西藏林芝市第二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文综历史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西周时期诸侯或王官第一次受命为王臣,包括诸侯及王官的后嗣如继续担任诸侯或王官,周王必须进行再一次的任命。只有经过周王册命的诸侯或王官的继承人,其身份和地位才是合法的。据此可知,这一制度( )
A.保障了贵族阶层的政治特权 B.彰显了周天子的共主地位
C.维系了家国一体的统治格局 D.强化了君臣间的契约关系
2.春秋战国时期,孔子提出了“学而优则仕”的口号;孟子则称“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墨家主张“兼爱”“非攻”;法家则以研讨政治权术、建立政治统治、实现富国强兵为宗旨。这反映出当时( )
A.士人阶层参政意识强烈 B.政府推崇思想自由理念
C.人的自我意识开始觉醒 D.思想发展促进政治统一
3.关于上行文体(下级向上级所呈递公文的一种文体),先秦时期,一般臣庶向君主言事,多称“上书”,而秦朝则把臣下上书改称为“奏”。从字形、字义上,“奏”蕴含以手恭敬、惧畏地进献的意思。这种文体称谓的转变( )
A.说明封建等级制度正式确立 B.体现了皇权的政治文化诉求
C.反映了秦朝实现统一的愿望 D.表明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尖锐
4.汉朝初年,最高执政集团多由创业功臣构成,学者称之为“功臣政治”。汉武帝时代,大体完成了由“功臣政治”向“贤臣政治”的转变。下列选项中符合这一转变理念的是( )
①“九品访人,唯问中正”
②“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
③“官无常贵,民无终贱”
④“兴太学,置明师,养天下之士”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5.对历代帝王陵墓的保护是中国古代固有的文化传统。北魏孝文帝在恢复祭陵制度的同时,对汉、魏、晋诸陵的维护沿袭了魏明帝的做法,并以古代帝王祭祀的礼仪“太牢之礼”祭汉光武及明、章三帝陵。孝文帝这一做法旨在( )
A.尊重历代的贤明君主 B.传承和弘扬鲜卑族文化传统
C.彰显其人道主义情怀 D.表明北魏入主中原的正统性
6.唐代中后期文人间流行诗歌唱和之风,“江南”成为唱和的重要主题。杭州、苏州、湖州、宣州(今安徽宣城)等地名常在唱和诗歌中出现。这种风尚( )
A.得益于稳定的地方秩序 B.缘于坊市制度的崩溃
C.助推山水田园诗的兴起 D.导致经济重心的南移
7.唐朝,尚书省既参与机要决策,又掌管国家政务,但尚书令多阙而不设。对此,《新唐书·职官志》解释:因为唐太宗担任过尚书令,所以臣下都不再担任这一职务。但《新唐书·太宗本纪》中记载,李世民还曾担任过中书令。由此可知,对于尚书令多阙而不设的合理解释是( )
A.皇帝不在意中书令职位 B.借此削弱尚书省的权力
C.唐朝基本遵循避讳制度 D.三省体制由此开始瓦解
8.西晋时期在九品中正制外,还有“拔寒素”,即不以出身、门第等“资”为限制,而是以乡论、清议的方式对候选者进行德、才评定,中正官全程参与并主导对“寒素”的选拔。“拔寒素”的实行( )
A.为科举制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B.有利于消除士族与寒门差异
C.打破了士族对选官权的垄断 D.旨在弥补九品中正制的不足
9.“禁榷”是中国古代对重要商品采取政府垄断经营制度。北宋政府禁榷的范围包括盐、茶、酒、醋、铁等,其禁榷范围之广、攫取商品利益之大是其他朝代无法比拟的。宋代这一局面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城市经济的繁荣 B.重农抑商的强化 C.政府财政的紧张 D.社会治理的完备
10.朱熹在主持白鹿洞书院期间,制定了著名的“白鹿洞书院揭示”,成为全国性的学校和书院的“教规”。这表明书院教育的目的是( )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
正其谊(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A.修德成材 B.弘扬经典 C.传播文化 D.服务政治
11.中国古代历来有“太子者,国之根本”之说,明朝皇帝明神宗为册立太子与大臣及后宫势力前后纷争十五年之久,史称国本之争。明神宗有意放弃皇长子,立宠妃郑氏的儿子为太子,但受到阁臣与皇太后的极力反对,最终立皇长子为太子。这说明( )
A.外戚势力左右政局 B.中央集权制度逐步走向衰弱
C.内阁行使决策大权 D.祖制和封建礼制制衡着皇权
12.雍正帝在成立军机处后,可通过军机处将机密谕旨直接寄给地方督抚;同时各地督抚可将重大问题直送军机处转皇帝本人审批。这说明军机处( )
A.具有最高的决策大权 B.完善了中央行政体制
C.取代了内阁的票拟权 D.有助于强化君主专制
二、材料题
13.政治制度是现实的,每一制度,必须针对现实,时时刻刻求其能变动适应。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汉有天下,矫秦之枉,徇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
——柳宗元《封建论》
材料二 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则分之为郡,分之为县,俾才可长民者(“长民者”指管理百姓的人)皆居民上,以尽其才,而治民之纪,亦何为而非天下之公乎?
——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一》
材料三 行省虽然拥有经济、军事、行政等权力,但这些权力都是元廷让渡给地方的,最终的决定权还操控在中央的手中,因此行省权力大而不专,这决定了它只能为朝廷集权服务。而行省行政区划中采取犬牙交错的划分原则,又从客观上瓦解了地方割据的地理条件。……
材料四 任何制度,断无二三十年而不变的,更无二三百年而不变的。但无论如何变,一项制度背后的本原精神所在,即此制度之用意的主要处则仍可不变,于是每一项制度,便可循其正常轨道而发展。此即是此一项制度之自然生长。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请回答:
(1)材料一论述到的西周、秦朝和汉初的三项政治制度分别是什么?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郡县之制”的历史作用
(3)据材料三,说明元朝行省制度为什么能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
(4)综合上述材料,说明材料四中的“本原精神”是指什么?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安抚向位之初议,归一处于永顺,归四处于酉阳,岂无故而为此。因此议出而永顺始有反唇。何以一立盟书称各照古界管业而遂贴然无譁[哗]乎 此四处之古界者若以归酉而帖然,则永顺何以反唇 若以归永而帖然,则酉阳岂甘尽弃。总之,土司田地,其本来得于何处,惟土司各自知之,必不尽吐于汉官也。若必以汉法绳之,则反激而多事。故明剖之不服,而模稜[棱]于古界二字,反为心服。非真模稜已也。古界二字汉官视为模稜,而在土司之自为根底,则不啻若苍素。但仍其古界之无言,即以夷治夷之道也。
以不分明之地而名称古界,是即夷人之所谓分明者耳。夷人以自私自利为恒情,但于自私自利之中而各有均得,则私而反以为公,此所以终为夷俗,而终不可以汉法绳之者也。此古界之言,向位所以解两家之结者,岂非必夷官乃能调夷俗者乎
——摘自《处理永顺酉阳土司争地仇杀案残稿》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朝管理民族事务的制度,并概括其特点。
(2)根据所学知识,补充一项明清政府管理民族事务的措施,并进行评价。
三、论述题
15.瓷器是东方文化的精髓之一,小小瓷器更能折射出宋文化的特质。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是世界瓷器技术的原创国。考古学证明,瓷器起于夏、商,成于战国两汉,作为产量巨大的手工业生产系统,它因胎土、釉色、造型、工艺、装饰等差异而逐渐形成产地特色,俗称“窑口”。从唐代开始,在文献中开始出现“越窑”“邢窑”等窑口名称。两宋时期,瓷业之“窑口”达到昌盛阶段。宋代陶瓷业中的不同窑系甚至同一窑系的不同窑口、窑场,都发育出自己的工艺体系,在印花、刻花、划花、塑花、嵌花、绞花、镂花、绘花,在书法、绘画、诗词、印章、铭刻及釉装饰等各方面都创造出至高的水平。
材料二 两宋时代的中国,在农业生产、城市发展、工商经济、科学技术、教育出版、文学艺术、国际贸易等各方面呈现出惊人的进步,考古发现的“宋瓷”正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展现了宋代文化的特质。考古学视野下的宋瓷特质鲜明,富于创造,高贵雅致,光耀古今,向我们诉说着中华宋文明的高度,折射着中国文化繁盛期的世道人心。既成就了一个划时代的工艺篇章,也成就了中华文明对世界的独特奉献。
——以上材料均摘自贺云翱《瓷器中折射出宋文化的特质》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宋瓷与宋文化关系”角度出发,自拟题目,撰写一篇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西周的统治制度。由材料可知,西周时期继任的诸侯或王臣必须经过周王的再次册封,其身份和地位才是合法的,这一制度形式上彰显了周天子作为天下共主的政治地位,因此B选项正确;材料中未能体现出贵族阶层的政治特权,因此A选项错误;家国一体的统治格局是通过分封宗法制来维系的,因此C选项错误;材料中未能体现出君臣的契约关系,因此D选项错误。
2.答案:A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材料中各派的主张都与政治现实紧密关联,这反映出当时士人阶层参政意识强烈,A项正确;春秋战国时期思想上出现百家争鸣局面,但不代表政府推崇思想自由理念,排除B项;早在西周时期,人的自我意识就已经觉醒,排除C项;材料未出现政治统一的信息,故排除D项。故选A项。
3.答案:B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先秦至秦朝时期。根据材料“先秦时期,一般臣庶向君主言事,多称‘上书’,而秦朝则把臣下上书改称为‘奏’。……‘奏’蕴含以手恭敬、惧畏地进献的意思。”可知,秦朝时期臣下对君主的上书具有以手恭敬、惧畏地进献的含义,这是秦朝皇权至高无上的必然要求,说明文体称谓的转变具有强化专制统治的色彩,B项正确;秦朝废除了西周时期的封建等级制度,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秦朝实现统一的相关信息,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皇权与相权之间的矛盾,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B项。
4.答案:B
解析: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西汉时期(中国)。据材料“汉武帝时代,大体完成了由功臣政治向贤臣政治的转变”,可知汉武帝时期通过选官制度来选拔官吏为国家服务,而不是依靠功臣,“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体现的是察举制;“官无常贵,民无终贱”,体现的是仍是选官;“兴太学,置明师,养天下之士”,体现的是兴办教育,培养国家需要的人才,②③④正确,B项正确;“九品访人,唯问中正”,体现的是九品中正制,是魏晋时期的选官制度,排除A、C、D项。故本题选B项。
5.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北朝的“正统之争”贯穿始终,材料中北魏孝文帝维护前代帝王陵墓的做法,意在证明其入主中原的合法性和正统性,故选D项。A、C两项不是主要动机;材料中孝文帝维护前代帝王陵墓的做法不是传承和弘扬鲜卑族文化传统,B项错误。
6.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唐代中后期的唱和诗歌中经常出现江南地区的地名,说明在当时江南地区成为众多文人骚客心之向往、寄托情感的地方,这与唐代安史之乱后北方长期处于动荡,而南方社会环境相对安定有关,故A项正确。坊市制度崩溃是在宋代,排除B项;杭州、苏州等均为城市,故这种风尚没有助推山水田园诗的兴起,排除C项;经济重心南移并不是这种风尚导致的,排除D项。
7.答案:B
解析: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唐朝。根据材料“尚书省既参与机要决策,又掌管国家政务”“《新唐书·太宗本纪》中记载,李世民还曾担任过中书令”可知,尚书令多阙而不设的真正原因是尚书令职权过大,说明皇帝意在削弱尚书省的权力,B项正确;材未体现皇帝不在意中书令职位的信息,与题意无关,排除A项;“唐朝基本遵循避讳制度”只是表象,并不是题干的实质,排除C项;“三省体制由此开始瓦解”表述有误,与史实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8.答案:D
解析:九品中正制是以出身、门第作为选拔人才的标准,而“拔寒素”是以德、才为标准,因此“拔寒素”是对九品中正制只看重出身、门第所存在问题的弥补,故D项正确。科举制形成于隋朝,A项时间不符,排除;“拔寒素”本身就是对士庶差异的认可,不可能消除士族与寒门的差异,排除B项;西晋时,士族把持中正官职位,由题干中“中正官全程参与并主导”可知,士族垄断选官权的情况并未改变,排除C项。
9.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北宋政府禁榷的范围包括盐、茶、酒、醋、铁等,其禁榷范围之广、攫取商品利益之大是其他朝代无法比拟的”可知,“禁榷”是中国古代对重要商品采取政府垄断经营制度,北宋禁榷范围广,是因为政府财政紧张,需要从中攫取商品利益以增加财政收入,C项正确。
10.答案:A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南宋(中国)。根据材料可知,“白鹿洞书院揭示”蕴含着丰富的学术思想和人生哲理,对书院师生道德情操的养成有着积极作用,因此,书院教育的目的是修德成材,A项正确;书院教育的目的是修德成材,弘扬经典不属于主要目的,排除B项;书院教育的目的是修德成材,传播文化不属于主要目的,排除C项;材料表明书院教育的目的是修德成材,服务政治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项。故选A项。
11.答案:D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中国)。根据材料“明朝皇帝明神宗为册立太子与大臣及后宫势力前后纷争十五年之久,史称国本之争。明神宗有意放弃皇长子,立宠妃郑氏的儿子为太子,但受到阁臣与皇太后的极力反对,最终立皇长子为太子。”可知,皇帝意欲打破祖制,放弃皇长子,另立太子,遭到阁臣与皇太后的极力反对,最终立皇长子为太子,说明封建礼教与祖制对皇帝的权力具有制约作用,D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外戚势力信息,排除A项;材料描述的是册立太子之争,与中央集权制度是否逐步走向衰弱,排除B项;内阁做为皇帝的秘书机构,没有权力,更不会享受决策大权,排除C项。故选D项。
12.答案:D
解析:军机处将机密谕旨直接寄给地方督抚,各地督抚将重大问题直送军机处转皇帝审批,说明军机处的设立有助于强化君主专制,D项正确;军机处只负责谕旨和奏折的传递,最高决策大权属于皇帝,排除A项;材料不足以说明中央行政体制的完善,排除B项;材料并未说明军机处取代了内阁的票拟权,排除C项。故选D项。
13.答案:(1)西周:分封制;秦朝:郡县制;汉初:郡国并行制。
(2)利于维护国家稳定;任用有才之人管理百姓;形成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
(3)行省权力大而不专;采取犬牙交错的区划原则。
(4)加强中央集权,抑制地方独立性。
解析:(1)西周:据所学可知,西周、秦朝和汉初的三项政治制度分别是分封制;郡县制;郡国并行制。
(2)据所学可知,郡县制有利于维护国家稳定;任用有才之人管理百姓;据材料“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并结合所学可知,形成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
(3)据材料“行省虽然拥有经济、军事、行政等权力……因此行省权力大而不专,这决定了它只能为朝廷集权服务。”可知,行省权力大而不专;据材料“而行省行政区划中采取犬牙交错的划分原则,又从客观上瓦解了地方割据的地理条件”可知,采取犬牙交错的区划原则。
(4)据上述材料可知,无论是郡县制、行省制,其“本原精神”(目的)都是加强中央集权,抑制地方独立性。
14.答案:(1)土司制度;尊重传统;因俗而治。
(2)都司制度(明);维护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维护国家统一;增强经济交流,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解析:(1)制度:根据材料信息“总之,土司田地,其本来得于何处,惟土司各自知之,必不尽吐于汉官也。”可推出土司制度;根据材料“惟土司各自知之,必不尽吐于汉官也。”并结合所学可推出尊重传统;因俗而治。
(2)结合所学可知,明朝管理民族事务的措施有都司制度。结合所学可知,明朝的都司制度有利于维护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维护国家统一;有利于增强经济交流,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15.答案:示例:
宋瓷折射宋文化
宋瓷是宋文化的直观反映,通过宋瓷可以直观感受到两宋文化上的繁荣,而宋瓷发展的繁荣又是当时宋朝社会发展的体现。
两宋时期手工业、商品经济较为发达,城市经济相对繁荣。宋代海外贸易兴盛,宋瓷成为海外贸易的主要商品。市民阶层的壮大,促使宋代市井文化的发展,推动了文学艺术的进步。理学、书法、词等在两宋时期发展到了一定新高度,推动着宋瓷的创新。统治者崇尚文治,整个社会呈现出尚学的氛围。宋人的审美情趣日益多元,并通过瓷器一一展现出。
宋瓷能够折射出宋文化,而透过宋瓷高品质之美可见整个宋朝繁荣昌盛。(若从其它关系出发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本题是论述题之历史短文撰写类,时空是宋代中国。据材料“两宋时代的中国,在农业生产、城市发展、工商经济、科学技术、教育出版、文学艺术、国际贸易等各方面呈现出惊人的进步”得出两宋时期手工业、商品经济较为发达,城市经济相对繁荣。宋代海外贸易兴盛,宋瓷成为海外贸易的主要商品。据材料“在书法、绘画、诗词、印章、铭刻及釉装饰等各方面都创造出至高的水平”结合宋代思想文化的发展得出市民阶层的壮大,促使宋代市井文化的发展,推动了文学艺术的进步。理学、书法、词等在两宋时期发展到了一定新高度,推动着宋瓷的创新。据材料“考古学视野下的宋瓷特质鲜明,富于创造,高贵雅致,光耀古今,向我们诉说着中华宋文明的高度,折射着中国文化繁盛期的世道人心”得出宋人的审美情趣日益多元,并通过瓷器一一展现出。宋瓷能够折射出宋文化,而透过宋瓷高品质之美可见整个宋朝繁荣昌盛。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西藏林芝市第二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文综历史试卷(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