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第27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 练习(含解析)--2023-2024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第27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 练习
一、单选题
1.1986年7月,国务院发布了国营企业劳动用工制度改革的规定:从1986年10月1日起,国营企业招用工人,“面向社会,公开招收,全面考核,择优录用”;必须实行劳动合同制,废止子女顶替等制度。该规定( )
A.全面打破了计划经济的束缚 B.表明市场经济得到普遍认可
C.加速了企业所有制形式变革 D.迎合了城市经济改革的需求
2.1984年起,国务院放宽了农村居民到集镇落户的政策。2000年,浙江率先取消地市级以下城市进城指标和“农转非”指标;2019年,河北省石家庄市成为第一个全面放开市区户口准入限制的省会城市。这一时期户籍制度的变化( )
①致力于加快城镇化的进程 ②顺应了深化改革的要求
③有利于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④反映了中央权力的下移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3.2001年前后,国内著名媒体《羊城晚报》先后刊载了《机遇轻叩广东人饭碗》《跨 国公司在想什么》 《“英语经济”应运而生》等多篇报道文章,这些报道的主题是基于深刻洞察,引发很大社会反响( )
A.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创业大潮 B.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状况
C.国企改革带来就业观念变化 D.亚洲金融危机产生持久影响
4.改革开放初期,中央发出通知提倡在新闻宣传以“勤劳致富”代替“劳动致富”。至此中国社会的舆论宣传“致富”的途径和方式不再限于“体力劳动”,并扩展到“体力劳动以外的技能、经验、经营管理”等方面。这一变化表明(  )
A.改革实践不断对理论提出要求 B.革命观念依然在束缚经济发展
C.多样化的生产分配方式逐步确立 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推动思想解放
5.1985年,国家改粮食统购制度为合同收购,合同之外,由政府议购改为市场收购;派购的132种农产品,只留桑丝、药材、烟草3种,其余均通过市场交易,由市场形成价格。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
A.全面推进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B.适应对外开放的新需求
C.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激发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6.1981年6月,中共《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的十条经验。其中第四条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在农业上要从我国农村生产力水平和农民管理水平的实际出发,建立中国独具一格的农村合作经济体制”。由此可知,当时我国( )
A.农民生活水平已有了显著改善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已全国推广
C.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需因地制宜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确立
7.1984年,石家庄市造纸厂职工马胜利请求承包亏损的企业,他通过改变“吃大锅饭”的现状等手段,承包第一年就为厂里盈利140万元,4年后利润增长21.94倍。当时全国范围内掀起了承包企业的高潮,十多个省份专门下达学习马胜利的红头文件。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
A.企业的经营自主权在扩大 B.市场经济体制初步确立
C.政企不分的弊端得以解决 D.生产资料公有制被冲击
8.1993年是我国的“公司法年”,国家颁布了以《公司法》为核心的《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1995年则是我国的“金融法年”,《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等相继出台。这些法律制度建设旨在( )
A.重建社会主义法制秩序 B.推动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
C.为经济体制改革保驾护航 D.适应对外开放扩大的新形势
9.下图是反映1978年1月四川省广汉县金鱼公社在全国率先推行“分组作业,定产定工,超产奖励”的“包产到组”改革试点的纪念画。 据此可知,该试点( )
A.改变了农村生产关系的性质 B.确立了产业转型升级的方向
C.促进了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D.反映了勇于创新的改革精神
10.据统计,1985年至1987年我国指令性计划的工业产品从120种减少到60种,国家统配物资由259种减少到26种,国家计划管理的商品由188种减少到23种。这表明( )
A.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推行 B.现代企业制度初步确立
C.计划经济退出历史舞台 D.对外开放取得显著成效
11.下表所示为1978—1990年中国乡镇企业的工业企业概况。对表格信息解读正确的是,这一时期我国( )
年份 企业单位数/个 从业人员/人 总产值/万元
1978 793977 17343595 3887634
1980 757806 19423033 5190782
1982 749290 20728083 6494106
1984 900981 25489125 10210096
1986 6354977 47619559 24434887
1988 7735213 57033912 49929043
1990 7320357 55716921 70970498
A.农村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初见成效
C.城乡经济实现均衡同步发展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12.据统计,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2001—2017年中国服务贸易出口额从310亿美元增长到2282亿美元,年均增长13.29%。进口额从364亿美元增长到4676亿美元,年均增长16.7%,同期中国服务贸易进口占全球服务贸易进口总额的比重从2.5%提高到10%。据此判断,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
A.促进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 B.为世界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动力
C.强化服务贸易在经济全球化中的作用 D.推动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
13.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前期,“法治”入宪前后的十多年,一系列规范国家治理和行政管理的法律、法规陆续出台。中国第一次确立“民告官”制度的《行政诉讼法》等体现时代要求的一大批法律,都是在这个时期制定和实施的。这时期的法制发展历程( )
A.完成了中国民主法治建设 B.适应了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C.使依法治国成为宪法原则 D.体现了法治建设艰难历程
14.1978年6月,中央分管宣传工作的负责人召集中宣部和中央直属新闻单位的负责人开会,批评了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和另一篇经邓小平、陈云审阅的关于按劳分配的文章的刊发,并指责《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和新华社等单位负责人党性不强、把关不严。这说明当时( )
A.思想解放依然任重道远 B.按劳分配原则获得普遍赞许
C.改革开放成为社会共识 D.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15.1993年,郑州商品交易所在全国率先开展期货交易,1994年,河南省证券交易中心成立。与此同时,河南的房地产、劳动力、金融、信息技术等市场建设开始起步,市场中介结构逐步规范化。据此可知( )
A.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实现 B.中国的改革开放逐步深化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完成 D.国际市场向中国全面开放
16.1978年10月,国务院在四川选择了6家企业开始进行扩大自主权的试点改革。到1980年底,扩权试点企业增加到6600家,占全国预算内工业企业总数的16%、产值的60%、利润的70%。商业系统扩权试点企业,1980年为8900家,占商业系统独立核算单位的50%。通过改革( )
A.政府加强了对国民经济的调控 B.我国建立了多种所有制的企业
C.提高了企业积极性和经营活力 D.实现了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
二、材料分析题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的村民自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变革在小岗村取得成功之后,在1979年年底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通过了允许当时农村最贫困的“三靠队(吃粮靠返销、用钱靠救济、生产靠贷款)”从1980年开始首先实行“大包干”的决议。1980年年底进行清点时,发现全国有14%的生产队采用了“大包干”的形式,不管这些生产队原来的生产情况如何,在采取了包干到户的这一年内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从1981年开始政府将家庭联产承包制度推广到全国,在当年年底实行的生产队就达到了45%,第二年提高到80%,到1984年全国农村99%都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度。
——摘编自林毅夫《解读中国经济》
材料二 1998年以来,为解决我国部分农村地区收听不到广播、收看不到电视的突出问题,国家实施了“村村通”工程。这一工程的实施,有效扩大了农村广播电视的覆盖,解决了近1亿农民收听、收看广播电视的问题。实践证明,“村村通”是各级政府为广大农村群众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深受农民群众欢迎的民心工程,是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文化工程,对于传播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传播先进文化、普及科技知识,对于提高农民群众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对于促进广大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协调发展,巩固农村基层政权组织,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十一五”全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规划》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村村通”工程的意义。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中国共产党农村治理体现出的政治智慧。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中国式现代化既遵循现代化一般发展规律,又扎根中国历史传统和现实环境;既不同于西方以资本为核心的现代化模式,也不同于苏联东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因此,中国式现代化历史观,不仅包括如何认识和把握世界现代化的一般规律,还包括如何批判和扬弃其他国家的先行现代化模式,更包括如何总结和反思中国现代化探索的历史进程与经验。
——摘编自杨凤城叶子豪《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历史观探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傻子”大讨论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大量知青返乡给城市就业带来了空前压力,于是中共中央指出必须着重开辟在集体经济和个体经济中的就业渠道。“大门”开了一条缝,胆子大的人就先干了起来。年广久,安徽省芜湖市人,因炒得一手好瓜子,于是乘着“东风”开办了“傻子瓜子”,凭借着价廉物美和热情大方的售卖方式收获了大批顾客。尝到了甜头的年广久,请了12个雇工从事瓜子炒制和售卖,雇工人数短时间内快速扩大。而这却造成了长这几年的“大讨论”,围绕“个体户到底雇几个人算是剥削”“年广久是不是资本家”等一系列的讨论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在一次全国工商会议上,有人提出年广久雇工人数超过国家规定,对国营、集体商业形成不利影响,应该限制其发展,应用国营和集体的形式逐步代替个体。1984年,邓小平在中央顾问委员会上明确指出:“你解决了一个‘傻子瓜子’,会牵动人心不安,没有益处。让‘傻子瓜子’,经营一段,怕什么?伤害了社会主义了吗?”邓小平讲话以后,关于雇工问题的讨论渐渐消失无声了,年广久的“傻子瓜子”生意日益红火。
——摘编自孙一枚《1979:“傻子瓜子”引发雇工大讨论》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改革开放初期“傻子瓜子”问题的讨论进行探讨。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之后,合作社运动方呈复兴之象。各省市设置专门行政机关指导合作社工作,国民政府也于1934年颁布《中华民国合作社法》来进行规范。1928年,中国合作学社、中国合作运动协会等民间研究机构成立,从事合作事业的宣传、指导及调查研究等工作。同时,中外私人合作团体热心指导我国人民设立合作社。尽管南京国民政府采取许多措施促进合作社的发展,合作社社数和社员数年年有所增长,但合作社覆盖面仍然很小,并且各地发展不平衡,这就决定了其所起作用是很有限的。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时期的根据地和解放战争时的解放区大力推动合作社运动和合作社的发展。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陕甘宁边区和各敌后抗日根据地为了反对敌人的封锁和扫荡,建立独立的经济,恢复和发展生产,保障人民生活,都大力支持合作社经济。
——摘编自张念瑜《民国时期合作社发展的得与失》
材料二 (改革开放后)农民合作社是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引领广大农民进入市场的桥梁和纽带,与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一同构成了现代农业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是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重要渠道。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各地实践的不断丰富,农民合作社这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称谓也在不断变化,由最初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逐渐演变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合作社。在国家一系列政策、法规推动下,农民合作社发展迅猛。我国农村实行的是土地集体所有制,这是我国的农民合作社与世界上多数国家合作社的最大区别,也是中国农民合作社独具的特色。1995年9月,国际合作社联盟重新确定了合作社的基本价值,进一步修改了合作社原则,以指导世界合作社运动的发展。
——摘编自田友《农民合作社称谓演变及其原因分析》
(1)根据材料一、概括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农村合作社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改革开放新时期农民合作社称谓演变的原因。
参考答案:
1.D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86年(中国)。据材料可知,1984年,中国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到1986年对国营企业劳动用工制度进行改革,迎合了城市经济改革的需求,D项正确;全面打破了计划经济的束缚,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项;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排除B项;材料描述的是用工制度改革,与企业所有制形式变革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2.B
【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1984年至2019年(中国)。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1984年以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这一时期逐渐放开户籍限制,顺应了深化改革的要求,有利于推进城乡融合发展,②③符合题意,B项正确;这一时期户籍制度的变化服务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而非致力于加快城镇化的进程,与中央权力下移无关,材料内容没有体现地方权力的扩大,①④不符合题意,排除ACD项。故选B项。
3.B
【详解】本题是最佳选择题,时空是2001年前后(中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于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因此材料“《羊城晚报》先后刊载了《机遇轻叩广东人饭碗》《跨国公司在想什么》《“英语经济”应运而生》等多篇报道文章”反映的是中国经济全面步入世界轨道,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状况,B项最佳;《机遇轻叩广东人饭碗》体现市场经济下的创业浪潮,但材料主要强调的是中国经济同世界的接轨,A项次佳;C项错在1984年国有企业改革已经开始,并且三篇文章和国企改革无关,排除C项;金融危机更多侧重的破坏性,排除D项。故答案为:B项(3分);A项(1分);C项(0分);D项(0分)。
4.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根据材料“改革开放初期,中央发出通知提倡在新闻宣传以‘勤劳致富’代替‘劳动致富’”可知,改革开放初期,为了推动经济的发展,中央在社会舆论上对致富的途径和方式进行了新宣传,说明致富理论的创新是为了适应改革的需要,A项正确;根据材料“以‘勤劳致富’代替‘劳动致富‘”可知,其改变的是一种社会致富途径思想,未体现革命观念依然在束缚经济发展,排除B项;根据材料“中央发出通知提倡在新闻宣传以‘勤劳致富’代替‘劳动致富’”可知,其体现的是中央在宣传上的变化,这种变化并不能说明多样化的生产分配方式逐步确立,排除C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84年,城市改革全面开展,仅仅凭借“初期”无法确定当时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是否已经推行,另外,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以扩大企业自主权为主要内容,而材料仅仅强调了中央宣传新的致富途径和方式,无从推断该提倡是否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有关,排除D项。故选A项。
5.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据材料“粮食统购制度为合同收购,合同之外,由政府议购改为市场收购;派购的132种农产品,只留桑丝、药材、烟草3种,其余均通过市场交易,由市场形成价格”及所学知识可知,这项政策打破了计划经济的束缚,加快了农村经济商品化的进程,提高了农民生产的自主权,有利于激发农民生产积极性,D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农村改革,并非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排除A项;对外开放主要是吸引外资、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与农民生产自主权没有直接关系,排除B项;1992年中国十四大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6.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中国)。由“在农业上要从我国农村生产力水平和农民管理水平的实际出发,建立中国独具一格的农村合作经济体制”可知,党中央强调要根据当时农村实际情况进行改革,体现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需因地制宜,C项正确;“农民生活水平已有了显著改善”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要从实际出发,排除A项;1982年,党中央以“一号文件”的形式对包产到户和包干到户的生产责任制给予肯定,并在政策上积极引导,从而使包产到户和包干到户的责任制迅速在全国推广,排除B项;21世纪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确立,时间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7.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展开,核心是增强企业活力。因此根据材料关键信息“1984年”“承包第一年为厂里盈利140万元,4年后利润增长21.94倍”可知,当时的企业的经营自主权扩大,A项正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确立是在21世纪初,排除B项;当时政企不分的现状仍然存在,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是管理权的变动,非所有权,排除D项。故选A项。
8.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目的题。时空是:1993-1995年中国。20世纪90年代《公司法》《商业银行法》等法律的颁行,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营造了良好的法制环境,C项正确;这些法律制度建设旨在完善而非重建社会主义法制秩序,排除A项;材料所述法律并不只针对国有企业,排除B项;材料所述经济立法属于经济体制改革的范畴,而非对外开放,排除D项。故选C项。
9.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中国。根据材料“‘包产到组’改革试点的纪念画”可知,1978年1月,改革开放尚未开始,四川广汉县金鱼公社率先进行包产到组,在改革开放前就已经进行了尝试,体现了勇于创新的改革精神,D项正确;仅凭一个地区的试点,并未改变全国农村的生产关系性质,排除A项;农村实行包产到组,在1978年1月仅仅是试点,不能得出升级方向,且材料信息与产业升级无关,排除B项;1992年中共十四大才提出确立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排除C项。故选D项。
10.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实质题。根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80年代(中国)。根据材料信息,1985年以后,我国指令性计划的工业产品、国家统配物资、国家计划管理的商品种类均有大幅度减少,这主要是此时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推行的结果,市场作用得到了加强,A项正确;现代企业制度是1993年以后开始确立的,排除B项;此时计划经济还未退出历史舞台,排除C项;材料是经济体制改革,不是对外开放,排除D项。故选A项。
11.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内容,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时空是:1978—1990年(中国)。本题考查新时期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分析表格数据可知,改革开放初期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企业单位数、从业人员、总产值都呈现上升趋势,说明我国乡村工业迅速发展,农村经济结构随之发生重大变化,A项正确;乡镇企业分布于农村,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没有直接关系,排除B项;材料缺乏城乡经济发展的对比,无法判定城乡是否“均衡发展”,排除C项;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于21世纪初,排除D项。故选A项。
12.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中国)。根据材料“2001—2017年中国服务贸易出口额从310亿美增长到2282亿美元年均增长13.29%”“进口额从364亿美元增长到4676亿美元,年均增长6.7%,同期中国服务贸易进口占全球服务贸易进口总额的比重从2.5%提高到10%”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促进了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缩小了中国与世界产业结构的差异,为世界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动力,B项正确;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是在1984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材料体现了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服务贸易的发展,但没有反映服务贸易在经济全球化中的地位,排除C项;1992年中共十四大就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排除D项。故选B项。
13.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本题题干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推断题。依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前期的中国。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法治入宪适应了现代化建设的需要,B项正确;中国法制是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发展的,排除A项;根据材料,这是“入宪前后的十多年”可知,使依法治国成为宪法原则,表述不准,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法治建设的艰难历程,排除D项。故选B项。
14.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78年6月(中国)。根据材料可知,针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与关于按劳分配的文章的刊发,中央分管宣传工作的负责人进行了批评指责,体现出当时“左”的束缚依然存在,思想解放依然任重道远,A项正确;材料中中央分管宣传工作的负责人批评按劳分配,说明这时期按劳分配原则没有获得普遍赞许,排除B项;1978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不符合材料时间,并且材料内容反映出当时党内有不同的认识,说明改革开放还未成为社会共识,排除C项;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不符合材料,排除D项。故选A项。
15.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当代(中国)。据题意可知,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国出现了商品交易所、证券交易中心等,同时房地产、劳动力、金融、信息技术等市场建设开始起步,市场中介结构逐步规范化,由此可以说明当时中国改革开放在逐渐深化,B项正确;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尚未实现,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也还没有完成,排除A、C项;材料体现的是中国国内改革开放的深化,并不是国际市场向中国开放,排除D项。故选B项。
16.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是影响题。时空是:20世纪70-80年代中国。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题干信息,1978 年 12 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进入改革 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对企业进行扩大自主权的试点改革,提高了企业的积极性和经营活力,C项正确;扩大企业自主权体现发挥市场的作用,而非加强国家调控,排除A项;扩大企业自主权主要涉及企业经营管理体制改革,而非企业所有制变化,排除B项;我国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在21世纪初,排除D项。故选C项。
17.(1)特点:村民自发推动;由试点到推广;成效显著。(言之成理即可)
(2)意义:有利于传播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巩固农村基层政权组织;满足了民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丰富了百姓生活;传播先进文化.普及科技知识,提高了农民群众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拓宽了农民的视野,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任答3点,言之成理即可)
(3)政治智慧: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注重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任答2点,言之成理即可)
【详解】(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978年后中国。特点:根据材料“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的村民自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可以得出,村民自发推动;“从1981年开始政府将家庭联产承包制度推广到全国”可以得出,由试点到推广;根据材料“1984年全国农村99%都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度”可以得出成效显著。
(2)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998年后中国。意义:根据材料“对于传播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传播先进文化、普及科技知识,对于提高农民群众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对于促进广大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协调发展,巩固农村基层政权组织,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得出,有利于传播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巩固农村基层政权组织;满足了民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丰富了百姓生活;传播先进文化.普及科技知识,提高了农民群众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拓宽了农民的视野,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点睛】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现代中国。智慧:根据材料“不管这些生产队原来的生产情况如何,在采取了包干到户的这一年内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结合实际成效从试点到推广说明,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根据材料“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文化工程”并结合所学可知,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根据材料“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可以得出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结合所学可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注重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18.标题: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性和创新性
论述:在近代中国历史的舞台上,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压迫迫使中国卷入了现代化的浪潮。经过应激性的模仿和自主性的探寻,中国式现代化在党的十二大以后进入了创造性的提出阶段; 党的十二大后,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提出中国式现代化,这一理论创新主要是基于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深入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强调社会主义现代化不仅仅是经济的现代化,更是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在实践上,此时的中国式现代化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具体的实践主要表现在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方面,这些都是根据中国的国情进行的实践创新。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既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又立足本国国情,走出了一条适合自己的现代化道路。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
总的来说,中国式现代化的创造性提出阶段是中国共产党在探索国家现代化道路中的重要历程。这一阶段的实践既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性和创新性,同时也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在引领国家现代化进程中的智慧和勇气。
【详解】本题是论述题之历史事物阐释题,时空是近现代(中国)。首先,根据材料“中国式现代化既遵循现代化一般发展规律,又扎根中国历史传统和现实环境;既不同于西方以资本为核心的现代化模式,也不同于苏联东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可拟定论题: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性和创新性。其次,结合所学知识,可从中国吸取国外先进经验、立足本国国情的创新、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等方面分析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历程和特点。最后,总结概括,可知中国式现代化的创造性提出阶段是中国共产党在探索国家现代化道路中的重要历程。这一阶段的实践既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性和创新性,同时也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在引领国家现代化进程中的智慧和勇气。
19.探讨:①从背景上看,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推动了思想解放,在国家鼓励个体经济发展的情况下,个体经济得到一定发展,成为国营经济和集体经济外的经济重要组成部分;部分民众具有敢闯敢试的进取意识,抓住了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东风”;计划经济下的保守观念仍具有较大影响力。
②从讨论的实质角度看,“傻子瓜子”问题的讨论集中体现了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探索推进,以及部分人对社会主义本质等存在认识不深的问题。
③从讨论的结果和意义上看,这次讨论说明改革在新旧观念的冲突中推进,其进程必然具有曲折性,改革就是“摸着石头过河”,要有敢为人先的勇气,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集中一切力量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讨论促进了社会思想解放的进程,拓宽了新时期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的选择,增强了人们对发展生产力的追求意识,有助于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
【详解】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
根据材料“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大量知青返乡给城市就业带来了空前压力,于是中共中央指出必须着重开辟在集体经济和个体经济中的就业渠道。‘大门’开了一条缝,胆子大的人就先干了起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背景上看,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推动了思想解放,在国家鼓励个体经济发展的情况下,个体经济得到一定发展,成为国营经济和集体经济外的经济重要组成部分,以及部分民众具有敢闯敢试的进取意识,抓住了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东风”,但是计划经济下的保守观念仍具有较大影响力。
根据材料“而这却造成了长这几年的‘大讨论’,围绕‘个体户到底雇几个人算是剥削’‘年广久是不是资本家’等一系列的讨论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在一次全国工商会议上,有人提出年广久雇工人数超过国家规定,对国营、集体商业形成不利影响,应该限制其发展,应用国营和集体的形式逐步代替个体。”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讨论的实质角度看,“傻子瓜子”问题的讨论集中体现了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探索推进,以及部分人对社会主义本质等存在认识不深的问题。
根据材料“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大量知青返乡给城市就业带来了空前压力,于是中共中央指出必须着重开辟在集体经济和个体经济中的就业渠道。‘大门’开了一条缝,胆子大的人就先干了起来。”可知,从讨论的结果和意义上看,这次讨论说明改革在新旧观念的冲突中推进,其进程必然具有曲折性,改革就是“摸着石头过河”,要有敢为人先的勇气,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集中一切力量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根据材料“而这却造成了长这几年的‘大讨论’,围绕‘个体户到底雇几个人算是剥削’‘年广久是不是资本家’等一系列的讨论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在一次全国工商会议上,有人提出年广久雇工人数超过国家规定,对国营、集体商业形成不利影响,应该限制其发展,应用国营和集体的形式逐步代替个体。......邓小平讲话以后,关于雇工问题的讨论渐渐消失无声了,年广久的‘傻子瓜子’生意日益红火。”可知,讨论促进了社会思想解放的进程,拓宽了新时期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的选择,增强了人们对发展生产力的追求意识,有助于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
20.(1)特点:呈复兴之势;南京国民政府指导且以法律加以规范;民间组织是重要推动力量;根据地合作社运动发展迅速;整体数量呈现增长态势;覆盖面很小;各地发展不平衡;作用极其有限。
(2)原因:农村改革深化的推动;人们对合作化的认知不断加深;现代化农业发展的需要;世界合作化运动发展的影响。
【详解】(1)特点: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中国)。根据材料“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之后,合作社运动方呈复兴之象”可知,呈复兴之势;根据材料“各省市设置专门行政机关指导合作社工作,国民政府也于1934年颁布《中华民国合作社法》来进行规范”可知,南京国民政府指导且以法律加以规范;根据材料“1928年,中国合作学社、中国合作运动协会等民间研究机构成立,从事合作事业的宣传、指导及调查研究等工作。同时,中外私人合作团体热心指导我国人民设立合作社”可知,民间组织是重要推动力量;根据材料“尽管南京国民政府采取许多措施促进合作社的发展,合作社社数和社员数年年有所增长,但合作社覆盖面仍然很小,并且各地发展不平衡,这就决定了其所起作用是很有限的”可知,根据地合作社运动发展迅速,整体数量呈现增长态势,覆盖面很小,各地发展不平衡,作用极其有限。
(2)原因: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根据材料“(改革开放后)农民合作社是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引领广大农民进入市场的桥梁和纽带,与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一同构成了现代农业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是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重要渠道”可知,农村改革深化的推动;根据材料“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各地实践的不断丰富,农民合作社这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称谓也在不断变化,由最初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逐渐演变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合作社。在国家一系列政策、法规推动下,农民合作社发展迅猛。我国农村实行的是土地集体所有制,这是我国的农民合作社与世界上多数国家合作社的最大区别,也是中国农民合作社独具的特色”可知,人们对合作化的认知不断加深,现代化农业发展的需要;根据材料“1995年9月,国际合作社联盟重新确定了合作社的基本价值,进一步修改了合作社原则,以指导世界合作社运动的发展”可知,世界合作化运动发展的影响。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第27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 练习(含解析)--2023-2024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