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8课阶段强化测试卷(2份打包)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8课阶段强化测试卷(学生版)
时间:7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三星堆遗址出土了大量青铜器,其中的青铜尊、罍与湖南华容、安徽六安、陕西城固等地出土的青铜尊、罍从形态到纹饰都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这表明( )
A.中华文明早期各地区之间已有交流 B.早期国家政权充满神权色彩
C.商朝时对长江流域实现了有效管理 D.长江流域文明发展水平较高
2.《周礼·大司徒》记载:“大司徒之职,掌建邦之土地之图……而辨其邦国都鄙之数,制其畿疆而沟封之。”对材料中“建邦”的认识正确的是( )
A.表明周王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B.诸侯在邦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
C.血缘关系是封邦建国的唯一依据 D.具有王权与神权相结合的色彩
3.西周的祭祀礼仪制度规定:天子用九鼎八簋、诸侯七鼎六簋、大夫五鼎四簋、士三鼎二簋。但考古发现,战国初期的曾国国君曾侯乙的墓中则完全采用了九鼎八簋的组合方法,并且陪葬的还有一套完整的编钟。这表明战国初期( )
A.分封制促进了青铜业发展 B.分封制度已被废除
C.诸侯开始威胁到王室权威 D.礼乐制度遭到破坏
4.商鞅变法中有一项重要内容即“制土分民”,并下令“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这一措施( )
A.有利于小农经济的发展 B.为秦国兵源提供有力保障
C.体现了重农抑商的思想 D.加强中央对地方严格控制
5.有子(孔子的弟子)认为“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孟子提出“施仁政于民”“得乎丘民而为天子”的主张。这反映儒家在政治上主张( )
A.以民为本 B.礼法并用
C.无为而治 D.教化民众
6.西汉初年的统治者先后废除“挟书令”“妖言令”和取消夷三族之刑;征发徭役注意期限,且尽量在农闲时进行。这反映了汉初( )
A.基本废止秦朝政制 B.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C.法家思想开始消亡 D.无为而治、与民休息
7.在西汉前期,教育主要依靠私学,传授内容仍是百家之学,但从西汉中期开始,官学广泛建立,传统的百家之学已逐渐受到冷落,经学成为教育的主要内容。这一变化反映了( )
A.百家之学逐渐走向了消亡 B.官学取代私学
C.汉行尊崇儒术的文教政策 D.汉代教育普及
8.《神农本草经》中提出:“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饮食不消以吐下药,鬼疰蛊毒以毒药,痈肿疮瘤以疮药,风湿以风湿药,各随其所宜。”这体现出《神农本草经》( )
A.奠定中医理论基础 B.注重医学经验总结
C.强调人与自然统一 D.倡导辨证用药思想
9.据统计,北魏最盛时期,黄河流域及其附近地区的户口“已恢复并超过东汉时的水平”。《齐民要术》中记载的黄河中下游农副业技术领先于长江流域。这表明南北朝时期( )
A.经济重心南移即将完成 B.经济重心仍然在黄河流域
C.土地改革推动经济发展 D.北魏农业技术比东汉先进
10.唐太宗及其祖辈数代与鲜卑族保持通婚关系,唐太宗即位后推行开明的民族政策。他认为“德泽恰,则四夷可使如一家;猜忌多,则骨肉不免为仇敌”。这一认识( )
A.消除了汉族与周边民族的差异 B.表明唐代统治者华夷观念强化
C.出发点是维护国家和平与稳定 D.为后世历代统治者所严格遵循
11.九品中正制最初由中央委派“贤有识鉴”的官吏兼任原籍地的中正官,负责评定其同籍士人的品第。到了中后期,世家大族的权力加大,不仅控制着地方的经济税收,还掌控着对人才举荐的权力。这一变化说明( )
A.选官制度的异化 B.地方行政机构的变化
C.中央集权的加强 D.国家治理效能的提高
12.唐朝时期参加科举考试的人,要“考核资叙、郡县、乡里名籍”等,而 “刑家之子,工贾殊类”以及部曲、杂户、奴婢等均无权参加科举考试。但是,科举选官的范围较九品中正制要广泛得多,一般地主子弟均有资格参加科举。据此可知( )
A.科举制不能选拔有用的人才 B.科举制扩大了封建统治基础
C.九品中正制有一定积极作用 D.科举制有益于加强中央集权
13.唐代三省长官每天上午齐集政事堂,根据皇帝的旨意,经过商议,取得一致意见。事毕,于下午各自回本省办理。政事堂集中办公旨在( )
A.奠定唐朝盛世的基础 B.弱化三省的分工
C.更快落实皇帝的意志 D.削弱宰相的权力
14.为了解决财政困难,780年,唐德宗接受宰相杨炎建议,实行两税法。它“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据此可知两税法( )
A.确保了农民能够有地可种 B.简化了税收名目
C.减轻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D.加重了百姓负担
15.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字混乱现象十分严重,汉字讹变丛生,异体纷呈,而唐朝书法强调书写的规范、统一,注重规范和法度。这一变化反映了( )
A.书法审美功能的发展 B.文化的发展具有多样性
C.政治局势影响文化走向 D.汉字书写体系开始成熟
二、非选择题(共55分)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除了军事与经济资源的互为挹注,这些封君与周王室之间,也倚仗宗族纽带,用祖先崇拜的繁缛礼仪,以朝贡、觐见、馈赠、通婚、封赏……不断加强亲戚之间的关系。……亲缘网络的伦理要求,是敦睦亲戚的孝道。于是,周人统治的机制,取得了道德的意义。
——许倬云《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
材料二 我将我享(祭献),维羊维牛,维天其右(保佑)之。仪式刑(效法)文王之典,日靖四方。伊嘏(伟大)文王,既右飨(祭献)之。我其夙夜,畏天之威,于时保之。
——《诗经》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周人统治的机制”是什么。概括这种机制在当时的积极作用。(6分)
(2) 结合所学,概括材料二内容所蕴含的主要意义。概括指出材料一、二所反映的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6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9分)
材料一 唐太宗与唐玄宗前期的统治
唐太宗 唐玄宗前期
政治 勤于政事,善于用人,虚心纳谏 重用贤能,整顿吏治
经济 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发展经济,改革税制
文化 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 注重文教,编修经籍
材料二 (隋唐开始的)科举选官制度,使一些本来无立锥之地的平民书生,通过科场也得以进入官僚、贵族的行列,其中包括一大批极为出色的、有着高度文化素养的政治家和行政管理专家。这样一来,在社会的等级阶层之间,也就必然会出现等级中的升降,甚至“贵贱”间的对流,这种流动性同时为那些原来既非官僚也不是地主的人步入官僚队伍提供了可能性。
——摘编自胡平《试论科举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影响》
材料三 唐朝与很多国家和地区保持友好往来。来到唐朝的各国使者、商人、教徒、艺人等络绎不绝,日本派遣“遣唐使”近20次。佛教盛行,景教、祆教、摩尼教也在唐朝得到尊重。外国人还可以通过科举考试在唐朝入仕为官。据韩愈记载,“外国之货日至,珠香象犀,玳瑁奇物,溢于中国,不可胜用”。唐朝在广州设置了管理对外贸易的官职市舶使,在一些地区为来华经商的波斯、阿拉伯侨民设置的“蕃坊”也发展为繁华的商业区。
——摘编自李庆新《唐代广州贸易与岭南经济社会变迁》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太宗时期与唐玄宗前期分别出现了什么盛世局面。根据材料一概括盛世局面出现的共同原因。(7分)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科举制对中国古代政治的影响。(4分)
(3) 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唐朝对外开放的表现,并分析唐朝对外开放形成的条件。(8分)
18.阅读材料,完成要求。(12分)
材料 汉武帝在位时期采取的主要措施
建立中朝制度
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开辟“陆上丝绸之路”
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尊崇儒术
确立以举孝廉为主要科目的察举制
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
派卫青、霍去病出击匈奴,颁布“算缗令”“告缗令”,征取商人资产税
实行盐铁官营
下令铸造五铢钱,禁止郡国铸币
进军西南夷和南越,在西南夷、南越设郡
采纳桑弘羊的建议,推行均输法、平准法
将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分设刺史
根据材料,从中提炼一项汉武帝治理国家的智慧,并予以说明。(要求:持论有据,逻辑清晰,论证充分)
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
人物 主要事迹
秦始皇(公元前259—前210年) 统一六国,正式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对中国历史产生深远影响,奠定中国两千余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他被明代思想家李贽誉为“千古一帝”。
曹操(155—220年) 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人。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曹操以汉天子的名义征讨四方,统一了中国北方,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
北魏孝文帝(467—499年) 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家、改革家。亲政后,进一步推行改革。其改革对各族人民的交融和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从表中提取信息,针对上述材料的整体或者局部自拟一个话题,并运用所学知识加以说明。(要求:话题简洁合理,史实充分,史论结合,表述清晰)《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8课阶段强化测试卷(教师版)
时间:7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三星堆遗址出土了大量青铜器,其中的青铜尊、罍与湖南华容、安徽六安、陕西城固等地出土的青铜尊、罍从形态到纹饰都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这表明( )
A.中华文明早期各地区之间已有交流 B.早期国家政权充满神权色彩
C.商朝时对长江流域实现了有效管理 D.长江流域文明发展水平较高
[解析]从材料可知,三星堆遗址中出土的青铜尊、罍与湖南华容、安徽六安、陕西城固等地出土的青铜尊、罍从形态到纹饰都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这说明当时四川三星堆地区与湖南华容、安徽六安、陕西城固等地有着文化交流,由此可知,中华文明早期各地区就已有了交流,故选A项。材料未涉及“神权色彩”的相关内容,排除B项;C、D两项由材料无法得出,排除。
2.《周礼·大司徒》记载:“大司徒之职,掌建邦之土地之图……而辨其邦国都鄙之数,制其畿疆而沟封之。”对材料中“建邦”的认识正确的是( )
A.表明周王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B.诸侯在邦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
C.血缘关系是封邦建国的唯一依据 D.具有王权与神权相结合的色彩
[解析]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建邦”即分封诸侯,建立邦国,诸侯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B项正确;分封制造成了权力的分散,不利于权力的高度集中,排除A项;分封制虽然以分封同姓贵族为主体,但也分封功臣等,血缘不是唯一依据,排除C项;D项表述是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而非分封制的特点,排除D项。
3.西周的祭祀礼仪制度规定:天子用九鼎八簋、诸侯七鼎六簋、大夫五鼎四簋、士三鼎二簋。但考古发现,战国初期的曾国国君曾侯乙的墓中则完全采用了九鼎八簋的组合方法,并且陪葬的还有一套完整的编钟。这表明战国初期( )
A.分封制促进了青铜业发展 B.分封制度已被废除
C.诸侯开始威胁到王室权威 D.礼乐制度遭到破坏
[解析]材料体现的是战国时期曾侯乙的墓中僭用周天子的丧葬礼仪,说明当时礼乐制度遭到破坏,D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分封制与青铜业发展的关系,排除A项;分封制被废除是在秦朝,排除B项;春秋时期的诸侯国就已经威胁到王室权威,排除C项。
4.商鞅变法中有一项重要内容即“制土分民”,并下令“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这一措施( )
A.有利于小农经济的发展 B.为秦国兵源提供有力保障
C.体现了重农抑商的思想 D.加强中央对地方严格控制
[解析]根据材料“制土分民”“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可知这一做法有利于推动一家一户的小家庭生产,有利于小农经济的发展,A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商鞅变法中“强制大家庭拆散为个体小家庭”的措施,这一规定与提供兵源、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无直接关系,排除B、D两项;材料并未体现抑制商业的思想,排除C项。
5.有子(孔子的弟子)认为“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孟子提出“施仁政于民”“得乎丘民而为天子”的主张。这反映儒家在政治上主张( )
A.以民为本 B.礼法并用 C.无为而治 D.教化民众
[解析]据“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施仁政于民”“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可知,有子和孟子均强调百姓的重要性,这体现出儒家主张以民为本,故选A项;材料中并未强调“礼”和“法”,排除B项;“无为而治”属于道家思想,排除C项;材料强调要以民为本,重视百姓的需求,而非教化民众,排除D项。
6.西汉初年的统治者先后废除“挟书令”“妖言令”和取消夷三族之刑;征发徭役注意期限,且尽量在农闲时进行。这反映了汉初( )
A.基本废止秦朝政制 B.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C.法家思想开始消亡 D.无为而治、与民休息
[解析]材料反映了西汉初年的统治者废除一系列严刑峻法,重视农业生产,减轻农民徭役负担,这说明汉初统治者奉行无为而治、休养生息的政策,故选D项;由所学可知,汉承秦制,材料提到的只是汉初废除了一些秦朝时期的苛法,排除A项;汉武帝时期儒学才成为正统思想,排除B项;汉初废除了一些苛法,并不意味着法家思想开始消亡,排除C项。
7.在西汉前期,教育主要依靠私学,传授内容仍是百家之学,但从西汉中期开始,官学广泛建立,传统的百家之学已逐渐受到冷落,经学成为教育的主要内容。这一变化反映了( )
A.百家之学逐渐走向了消亡 B.官学取代私学
C.汉行尊崇儒术的文教政策 D.汉代教育普及
[解析]据材料“从西汉中期开始,官学广泛建立……经学成为教育的主要内容”并结合所学可知,汉武帝时期尊崇儒术后,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经学成为教育的主要内容,C项正确;“百家之学已逐渐受到冷落”并不代表其逐渐走向消亡,排除A项;材料未强调私学被取代,且这一说法与史实不符,排除B项;汉代只有一部分人能接受教育,并未普及,排除D项。
8.《神农本草经》中提出:“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饮食不消以吐下药,鬼疰蛊毒以毒药,痈肿疮瘤以疮药,风湿以风湿药,各随其所宜。”这体现出《神农本草经》( )
A.奠定中医理论基础 B.注重医学经验总结
C.强调人与自然统一 D.倡导辨证用药思想
[解析]据材料可知《神农本草经》提出对症下药,体现了辨证用药思想,故选D项。
9.据统计,北魏最盛时期,黄河流域及其附近地区的户口“已恢复并超过东汉时的水平”。《齐民要术》中记载的黄河中下游农副业技术领先于长江流域。这表明南北朝时期( )
A.经济重心南移即将完成 B.经济重心仍然在黄河流域
C.土地改革推动经济发展 D.北魏农业技术比东汉先进
[解析]据材料可知,南北朝时期,黄河流域户口增加,农副业技术领先,这表明当时经济重心依然在黄河流域,故选B项,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土地改革,排除C项;材料未体现北魏农业技术比东汉先进,排除D项。
10.唐太宗及其祖辈数代与鲜卑族保持通婚关系,唐太宗即位后推行开明的民族政策。他认为“德泽恰,则四夷可使如一家;猜忌多,则骨肉不免为仇敌”。这一认识( )
A.消除了汉族与周边民族的差异 B.表明唐代统治者华夷观念强化
C.出发点是维护国家和平与稳定 D.为后世历代统治者所严格遵循
[解析]“德泽恰,则四夷可使如一家;猜忌多,则骨肉不免为仇敌”反映了唐太宗推行开明的民族政策,这一政策的出发点是维护国家和平与稳定,C项正确;A、D两项表述太绝对,也与史实不符,均排除;“与鲜卑族保持通婚关系”“四夷可使如一家”是在淡化华夷观念,排除B项。
11.九品中正制最初由中央委派“贤有识鉴”的官吏兼任原籍地的中正官,负责评定其同籍士人的品第。到了中后期,世家大族的权力加大,不仅控制着地方的经济税收,还掌控着对人才举荐的权力。这一变化说明( )
A.选官制度的异化 B.地方行政机构的变化
C.中央集权的加强 D.国家治理效能的提高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九品中正制开始是由中央掌握选官权,后来变成地方世家大族掌握选官权,说明选官制度的异化,A项正确;九品中正制是选官制度,不能说明地方行政机构的变化,排除B项;世家大族掌握选官权,削弱了中央集权,排除C项;材料没有说明国家治理效能的提高或降低,排除D项。
12.唐朝时期参加科举考试的人,要“考核资叙、郡县、乡里名籍”等,而 “刑家之子,工贾殊类”以及部曲、杂户、奴婢等均无权参加科举考试。但是,科举选官的范围较九品中正制要广泛得多,一般地主子弟均有资格参加科举。据此可知( )
A.科举制不能选拔有用的人才 B.科举制扩大了封建统治基础
C.九品中正制有一定积极作用 D.科举制有益于加强中央集权
[解析]从材料可知,唐代科举选官的范围较九品中正制要广泛得多,一般地主子弟均有资格参加科举,这说明与九品中正制相比,唐代科举制下有更多的人可以参与考试,入仕为官,这意味着封建政权的统治基础扩大,故选B项。
13.唐代三省长官每天上午齐集政事堂,根据皇帝的旨意,经过商议,取得一致意见。事毕,于下午各自回本省办理。政事堂集中办公旨在( )
A.奠定唐朝盛世的基础 B.弱化三省的分工
C.更快落实皇帝的意志 D.削弱宰相的权力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三省长官在政事堂集体议事有利于更快更好地贯彻落实皇帝的意志,提高行政效率,C项正确;唐朝盛世局面的出现是多种原因造就的,并非政事堂集中办公的作用,排除A项;材料强调政事堂集中办公可以更快落实皇帝的意志,B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三省六部制削弱宰相的权力,但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
14.为了解决财政困难,780年,唐德宗接受宰相杨炎建议,实行两税法。它“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据此可知两税法( )
A.确保了农民能够有地可种 B.简化了税收名目
C.减轻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D.加重了百姓负担
[解析]两税法“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说明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有所减轻,故选C项;两税法是唐朝在土地兼并严重、均田制和租庸调制无法实行的背景下推行的,并不能保证农民有地可种,排除A项;题干强调的是两税法不再以人身为主要征税标准,而不是强调税收名目的简化,排除B项;题干仅体现了两税法使征税标准发生了变化,没有提到税收的数量变化,所以无法判断百姓负担是否加重,排除D项。
15.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字混乱现象十分严重,汉字讹变丛生,异体纷呈,而唐朝书法强调书写的规范、统一,注重规范和法度。这一变化反映了( )
A.书法审美功能的发展 B.文化的发展具有多样性
C.政治局势影响文化走向 D.汉字书写体系开始成熟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国家不统一、政局动荡,因此文字混乱,“汉字讹变丛生,异体纷呈”,而唐朝时期社会稳定、国家统一,因此书法注重规范和法度,这体现了政治局势对文化的影响,故C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共55分)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除了军事与经济资源的互为挹注,这些封君与周王室之间,也倚仗宗族纽带,用祖先崇拜的繁缛礼仪,以朝贡、觐见、馈赠、通婚、封赏……不断加强亲戚之间的关系。……亲缘网络的伦理要求,是敦睦亲戚的孝道。于是,周人统治的机制,取得了道德的意义。
——许倬云《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
材料二 我将我享(祭献),维羊维牛,维天其右(保佑)之。仪式刑(效法)文王之典,日靖四方。伊嘏(伟大)文王,既右飨(祭献)之。我其夙夜,畏天之威,于时保之。
——《诗经》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周人统治的机制”是什么。概括这种机制在当时的积极作用。(6分)
[答案]机制:分封制和宗法制。作用:稳定统治秩序;维护政治联系。(6分)
(2) 结合所学,概括材料二内容所蕴含的主要意义。概括指出材料一、二所反映的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6分)
[答案]意义:以乐歌形式歌颂上天和周文王的功德。特点: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神权与王权相结合。(6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9分)
材料一 唐太宗与唐玄宗前期的统治
唐太宗 唐玄宗前期
政治 勤于政事,善于用人,虚心纳谏 重用贤能,整顿吏治
经济 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发展经济,改革税制
文化 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 注重文教,编修经籍
材料二 (隋唐开始的)科举选官制度,使一些本来无立锥之地的平民书生,通过科场也得以进入官僚、贵族的行列,其中包括一大批极为出色的、有着高度文化素养的政治家和行政管理专家。这样一来,在社会的等级阶层之间,也就必然会出现等级中的升降,甚至“贵贱”间的对流,这种流动性同时为那些原来既非官僚也不是地主的人步入官僚队伍提供了可能性。
——摘编自胡平《试论科举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影响》
材料三 唐朝与很多国家和地区保持友好往来。来到唐朝的各国使者、商人、教徒、艺人等络绎不绝,日本派遣“遣唐使”近20次。佛教盛行,景教、祆教、摩尼教也在唐朝得到尊重。外国人还可以通过科举考试在唐朝入仕为官。据韩愈记载,“外国之货日至,珠香象犀,玳瑁奇物,溢于中国,不可胜用”。唐朝在广州设置了管理对外贸易的官职市舶使,在一些地区为来华经商的波斯、阿拉伯侨民设置的“蕃坊”也发展为繁华的商业区。
——摘编自李庆新《唐代广州贸易与岭南经济社会变迁》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太宗时期与唐玄宗前期分别出现了什么盛世局面。根据材料一概括盛世局面出现的共同原因。(7分)
[答案]盛世局面:“贞观之治”“开元盛世”。(2分)共同原因:善于用人;重视经济发展;完善科举制度。(5分)
[解析]盛世局面,联系所学即可作答。共同原因,可以根据材料一中“勤于政事,善于用人,虚心纳谏”“重用贤能”“鼓励发展农业生产”“发展经济,改革税制”“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等信息总结得出。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科举制对中国古代政治的影响。(4分)
[答案]影响: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扩大了统治基础;增强了官员任用的开放性和流动性;加强了中央集权。(4分)
[解析]影响,可以根据材料二中“科举选官制度,使一些本来无立锥之地的平民书生,通过科场也得以进入官僚、贵族的行列”“在社会的等级阶层之间,也就必然会出现等级中的升降,甚至‘贵贱’间的对流”等信息并结合所学回答。
(3) 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唐朝对外开放的表现,并分析唐朝对外开放形成的条件。(8分)
[答案]表现:领域宽,突出经济交往,涵盖政治、文化、宗教等方面;范围广,涉及很多国家和地区;时间长,几乎贯穿整个唐代;设置专门机构、划定特定地区管理对外事务。(4分)条件:唐朝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国力强盛;农耕文明繁荣,文化、技术领先世界;唐朝统治者具有开放的意识和包容的心态;海陆交通发达。(4分)
[解析]表现,可以根据材料三中“来到唐朝的各国使者、商人、教徒、艺人等络绎不绝”“与很多国家和地区保持友好往来”“唐朝在广州设置了管理对外贸易的官职市舶使”等信息分析概括得出。条件,结合所学,从政治、经济、文化、统治者、交通等方面回答。
18.阅读材料,完成要求。(12分)
材料 汉武帝在位时期采取的主要措施
建立中朝制度
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开辟“陆上丝绸之路”
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尊崇儒术
确立以举孝廉为主要科目的察举制
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
派卫青、霍去病出击匈奴,颁布“算缗令”“告缗令”,征取商人资产税
实行盐铁官营
下令铸造五铢钱,禁止郡国铸币
进军西南夷和南越,在西南夷、南越设郡
采纳桑弘羊的建议,推行均输法、平准法
将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分设刺史
根据材料,从中提炼一项汉武帝治理国家的智慧,并予以说明。(要求:持论有据,逻辑清晰,论证充分)
[答案]示例
智慧:审时度势、改革创新。 (2分)
说明:王国问题和边疆问题上,汉武帝即位时,王国的势力仍然较强,他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成功削弱了诸侯王的势力;面对北方匈奴的袭扰,他派卫青、霍去病出击匈奴,占领河西走廊地区。政治上,汉武帝设立直接听命于皇帝的中朝,削弱丞相权力,加强皇权;建立以察举制为代表的新的官吏选拔制度;将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分设刺史,负责巡视监察辖区内郡级官员及子弟和豪强势力。经济上,为缓解财政压力,汉武帝下令铸造五铢钱,将铸币权收归中央;实行盐铁官营,由政府垄断盐、铁的生产和销售;推行均输平准,国家插手并经营商业贸易,增加财政收入;颁布“算缗令”“告缗令”,向商人征收资产税。思想上,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尊崇儒术,使儒学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思想。(10分)
[解析]据表格中的具体措施,可以提炼出汉武帝治理国家的智慧“审时度势、改革创新”,然后结合汉武帝加强大一统的具体措施加以说明。
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
人物 主要事迹
秦始皇(公元前259—前210年) 统一六国,正式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对中国历史产生深远影响,奠定中国两千余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他被明代思想家李贽誉为“千古一帝”。
曹操(155—220年) 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人。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曹操以汉天子的名义征讨四方,统一了中国北方,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
北魏孝文帝(467—499年) 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家、改革家。亲政后,进一步推行改革。其改革对各族人民的交融和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从表中提取信息,针对上述材料的整体或者局部自拟一个话题,并运用所学知识加以说明。(要求:话题简洁合理,史实充分,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答案]示例
话题:统治阶层致力于国家统一。(2分)
说明:秦完成国家统一,在全国废分封行郡县,书同文车同轨,北击匈奴南征百越,正式建立起中央集权制度,把中国推向大一统时代。东汉末年,曹操在北方实行屯田制,安抚流民,唯才是举,统一北方,奠定国家再次统一的基础。北魏孝文帝整顿吏治,实行均田制,迁都洛阳,全面改革鲜卑旧俗,促进了北方民族交融,促进了北魏时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为以后北方统一南方打下了基础。(8分)
总之,统治者阶层顺应历史潮流,为国家统一作出了历史贡献。(2分)
[解析]以表中内容可以看出,秦始皇、曹操、北魏孝文帝都为国家统一作出了贡献,可以以统治阶层致力于国家统一为话题,联系表格中所列举的史实进行说明。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8课阶段强化测试卷(2份打包)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