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县五中高2021级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
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就宗法制的社会功能《礼记》曰:“自仁率亲,等而上之至于祖。自义率祖,顺而下之至于祢。是故,人道亲亲也,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敬宗故收族,收族故宗庙严。”这表明宗法制( )
A. 孕育了家国一体的情怀 B. 摆脱了神权政治的影响
C. 确立了国人的伦理观念 D. 具有一定的强制约束力
2. 岳麓秦简《徭律》规定:寡子单独与年老的父母居住,以及单独与患有足疾的父母居住的,当需要承担载粟的徭役时,可免去服役;农忙季节征发徭役,优先征发富有贤人,农闲时期则优先贫者。这反映秦律( )
A. 确立严苛法律体系 B. 具有理性治理色彩
C. 体现以礼代法思想 D. 松弛人身依附关系
3. 东晋的孙康家境贫寒,冬夜映着雪光读书,后官至御史大夫;东晋的车胤买不起灯油,夏夜借萤火虫的微光读书,后官至吏部尚书。这可用来说明当时( )
A. 士族门阀走向衰落 B. 民间向学风气浓厚
C. 读书可以改变命运 D. 儒学正统地位巩固
4. 郑和第一次下西洋到了东南亚的苏门答腊,对统治者宰奴里阿必丁举行了封王仪式。永乐三年,宰奴里阿必丁遣使入朝,贡方物。永乐十三年,郑和助苏门答剌王平乱后,“其王子荷蒙圣恩,常贡方物于朝廷”。由此可见,郑和下西洋( )
A. 发展了明朝的宗藩关系 B. 促进了民族交融
C. 遏制了西方殖民活动 D. 增加了财政收入
5. 明后期松江人何良俊记述:“(正德)以前,百姓十一在官,十九在田……今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昔日原无游手之人,今去农而游手趁食(谋生)者又十之二三也。大抵以十分百姓言之,已六七去农。”据此可知
A. 工商业的发展造成了农业的衰退
B. 财富分配不均引起贫富分化加剧
C. 工商业发展导致了社会结构变动
D. 无业游民增加促成了工商业的发展
6. 中国启蒙思想家对戊戌维新的失败和辛亥革命的流产进行思考,认为少数先觉者的救国斗争之所以成效甚少,中国国民对之“若观对岸之火,熟视无所容心”是根本原因。由此,他们提出了改造国民性这个任务。此后他们
A. 建立了中国共产党 B. 发动了国民大革命
C. 提出扶清灭洋思想 D. 开展了新文化运动
7. 1938年3月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通过《抗战建国纲领》和《非常时期经济方案》,提出八条战时经济方针,强调战时生产以供应前方军需为“第一任务”。会后,国民政府调整经济行政机构,采取一系列经济统制政策与措施。这表明
A. 中国进入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B. 国民政府着手建立战时经济体制
C. 国民政府加重了对人民的剥削
D. 国民党强化独裁统治
8. 1936年南京国民政府完成了货币本位的制度构建,正式由银本位制转向金本位制,使中国货币与美元挂钩。在法币制度下,政府印钞票时不必顾及白银的储备数量,这为财政赤字的货币化铺平了道路。促使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A. 当时严重的恶性通货膨胀 B. 白银国有化并禁止流通
C.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影响 D. 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9. 如表“一五”、“二五”时期我国化肥国内生产和进口统计表(单位:万吨),据如表可知,当时
“一五”时期 “二五”时期
国内生产和进口合计 663.3 1543.4
国内生产 220.6 817.9
进口 442.7 725.5
进口占比(%) 66.7 47.0
A. 经济冒进政策的持续发展 B. 重工业优先战略得到调整
C. 我国工业生产已实现自给 D. 国家加强了对农业的支持
10. 16-17世纪,大批西班牙天主教教士来到拉丁美洲,成立了众多教会,组织印第安人迁入传教区进行劳动以获得上帝福音,还为原住民们建立医院和大学。由此可知
A. 文化殖民具有隐蔽性 B. 宗教改革具有进步性
C. 拉美经济具有落后性 D. 西欧文明具有包容性
11. 1760—1814年间,英国国产税(主要由制造业承担)从400万英镑增长到2750万英镑,五十多年间增长了687.5%。此外,1814年英国政府征收到关税1440万英镑、土地税790万英镑,这两项加起来还不如国产税多。这主要反映出英国
A. 工业优势地位得以确立 B. 奉行自由贸易政策
C. 圈地运动使土地收入锐减 D. 政府财政收入增加
12. 有学者指出,二战后,美苏“都把在经济上最终超过对方,建立更美好的社会,推广自己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和制度模式,争取到更多的追随者作为最终战胜对方的深层决定因素”。这表明
A. 美苏争霸中优势在美国 B. 美苏重视制度和发展模式竞争
C. 大国势均力敌维持和平 D. 美苏两国彰显大国的责任担当
二、非选择题:共160分。第36~4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43~47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135分。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工业革命早期,英国工厂对于失去土地的“自由劳动者”并没有吸引力,工作条件恶劣、工资低、工作时间长等使农民宁愿乞讨或等待政府救济而不愿到工厂做工。工业革命中后期,在工人阶级的斗争下,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如保证工资、普及中学教育等,使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相对容易。19世纪上半叶,英国离开土地的农民每10年为20余万人。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工厂需要的劳动力越来越多,而非农业部门的发展,特别是第三产业的兴起,拓宽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领域。由于失地农民的压力,英国政府主张将有劳动能力的贫民移民海外,1846—1850年英国每年向殖民地移民19.9万人。
——摘编自李世安《英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历史考察》
材料二 1840年后,沿海一带“自有船厂,趋工若鹜,仰食者不下万家”。在上海,车站、码头等公共场所游民比比皆是,有的以酬赏为生,有的以欺骗谋食,有的与乞丐为伍。在京师食力、食技之客民“不下数十万”。据《农情报告》1915年的调查资料,农民以城市为迁徙目标的占总数的59.1%,东南沿海的许多破产农民、小手工业者利用有利的地理条件,相率渡海到外洋谋生。
——摘编自王跃生《近代中国人口的地区流动》等
材料三
时间 人口迁移方向 人数(万) 目的
1950—1969年底 上海外迁 137.73 支援外地建设
1954—1956年底 黑龙江北大荒 37 垦荒
1954—1957年底 新疆建设兵团 31 屯垦戍边
——整理自赵入坤《20世纪五六十年代之交的人口流动与管理》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和中国在近代人口迁移上的异同。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其影响。
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历史是由生命书写的,近年来有学者提出“生命史学”的概念和研究方向。生命史学的核心是要在历史研究中引入生命意识,聚焦健康,谋求生存与发展,由于疾病与医疗问题直指生命,所以医疗史无疑是生命史学中十分重要的内容。疾病与医疗问题又不只是一个科学问题,更是社会文化问题,故生命史学还会思考:作为一种生物的人类如何与其它生物共生共存?如何改进、完善社会制度中不利于人类生存与健康的因素?如何克服人类身体、精神和社会的各种病?如何化解国家、民族、政治集团、群体之间的不协调乃至对立等等。
——摘编自冯尔康《从群体史、生活史到生命史的研究(提纲)》
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围绕“生命、生存与发展”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观点明确、论据有力、论述逻辑清晰、史实正确。)
(二)选考题:共25分。请考生从3道历史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题目对应的题号方框涂黑。按所涂题号进行评分,不涂、多涂均按每科所答第一题评分;多答按每科所答第一题评分。
15. 材料:20世纪30年代后期,中国政界学界逐步关注西南边疆民族问题,一再强调:“中国境内各民族本已融合而成为整个的国族。”1939年,中央研究院接到公函:“我国边疆民族之名称常因‘猺族’、‘獞族’、‘猡猡’等犬旁名词,引起国人之歧视,请予纠正……应如何修改方为妥善,拟请贵院详加研究。”经研究,修改西南少数民族名称的原则如下:(一)(1)凡属虫兽鸟偏旁之命名,一律去虫鸟偏旁,改为人旁。(2)凡不适用于(1)项原则者,则改用同音假借字,如蜒、蛮等是。(二)少数民族成为其根据生活习惯而加之不良形容词,应概予废止,如“猪屎仡佬族”,“狗头猺”之“猪屎”、“狗头”等形容词。故《云南省边民分布册》所载云南少数民族的名称,不再有虫兽鸟及反犬等字样,全部改为“亻”字旁,不再用歧视性的民族名称。
——摘编自王连浩、陈勇《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及知识界对大泰族主义之回应》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修改西南少数民族名称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修改西南少数民族名称的意义。
1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14年8月上旬,应英法军指挥部的再三请求,俄军没有完成动员和集结就开始了进攻,以粉碎德军主力对法国的进攻。8月19日,中路粉碎德第17军的正面攻击,德军遭到失败,开始向西撤退。这就造成了追击和彻底歼灭德国第8集团军的有利条件,但是8月21-22日第1集团军按兵不动,坐失战机。该集团军后来的进攻又相当缓慢,且没有与第2集团军会师,致使德军摆脱了打击,第2集团军开始孤军作战。德军指挥部利用了俄军两个集团军之间的缺口,并从截获的俄军明码电报中得知他们的行动计划,经过激战,德军击退俄第2集团军两翼部队,而对其中路3个军形成包围态势。28-29日,俄第13军、第15军和第23军第2师被围歼。此后,德第8集团军迅速北调,得到来自西线的近卫预备军、第11军和第8骑兵师的加强后,企图以第1预备军、第11、第20和第17军发动正面进攻,围歼伊第1集团军。1914年9月15日,俄第1集团军被俘4.5万人,伤亡约10万人,损失火炮150门。
——摘编自《东普鲁士战役》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俄军最终失败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此次战役对德军的影响。
17.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曾纪泽(1839~1890年),曾国藩次子,曾担任清政府驻英、法、俄国大使。面对西方各国“越海道数万里以与中华上国相通,商舶循环于海上”的局面,他认为:“中国不能闭门而不纳,束手而不问”。在向西方寻求富强根源的过程中,他认为:“近今百年西人之富,不专在机器之创兴,而其要领专在保护商会……其制造、军旅、水师诸大端,皆其末焉者也。”因此,“至商贾管什之利权,子母盈馀以蓄妻子养身家,此又人情所同,中外一致,非可歧而视之。”“欲拒绝通商,摒斥洋货,言国修德力政,而远人自然宾服者,此迂远而阔于事情者也。”为改变中西通商中“吾华之金钱日流于外洋,有出而无入”的不利局面,他极力主张“博心一志,自讲商务,上下同心,与洋人争利,然后可免坐国困之弊。
——据唐月民《论曾纪泽的近代开放观》
(1)据材料,概括曾纪泽“开放观”的具体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历史背景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曾纪泽“开放观”。泸县五中高2021级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
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就宗法制的社会功能《礼记》曰:“自仁率亲,等而上之至于祖。自义率祖,顺而下之至于祢。是故,人道亲亲也,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敬宗故收族,收族故宗庙严。”这表明宗法制( )
A. 孕育了家国一体的情怀 B. 摆脱了神权政治的影响
C. 确立了国人的伦理观念 D. 具有一定的强制约束力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古代(中国)。据材料“是故,人道亲亲也,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敬宗故收族,收族故宗庙严”可知,宗法制具有较强的社会功能,通过规范宗族关系,来约束成员的行为,具有一定的强制约束力,D项正确;材料并未提及家国一体的情怀,排除A项;“摆脱了”,表述夸大,排除B项;材料突出的是宗法制的强制约束力,并不是国人的伦理观念状况,排除C项。故选D项。
2. 岳麓秦简《徭律》规定:寡子单独与年老的父母居住,以及单独与患有足疾的父母居住的,当需要承担载粟的徭役时,可免去服役;农忙季节征发徭役,优先征发富有贤人,农闲时期则优先贫者。这反映秦律( )
A. 确立严苛法律体系 B. 具有理性治理色彩
C 体现以礼代法思想 D. 松弛人身依附关系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秦朝(中国)。据材料“寡子单独与年老的父母居住,以及单独与患有足疾的父母居住的,当需要承担载粟的徭役时,可免去服役”可知,秦律针对特殊的弱势群体有免徭役的规定,这体现了人文关怀,据材料“农忙季节征发徭役,优先征发富有贤人,农闲时期则优先贫者。”可知,秦律规定农忙富人优先,农闲贫者优先,这明显是为了保证农业生产,因此综合起来,材料中秦律具有理性治理色彩,B项正确;材料中的法律规定体现了对弱势群体的照顾,不能说明秦律严苛,排除 A项;材料中秦律的规定体现了秦律的理性的一面,不能说明以礼代法,排除C项;材料中的法律规定体现了对弱势群体的照顾,不能说明松弛人身依附关系,排除D项。故选B项。
3. 东晋的孙康家境贫寒,冬夜映着雪光读书,后官至御史大夫;东晋的车胤买不起灯油,夏夜借萤火虫的微光读书,后官至吏部尚书。这可用来说明当时( )
A. 士族门阀走向衰落 B. 民间向学风气浓厚
C 读书可以改变命运 D. 儒学正统地位巩固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东晋(中国)。据材料可知,东晋时期,家境贫寒的学子,通过各种途径读书,最终取得较为理想的结果,体现了在东晋时期,民间学习风气的浓厚,B项正确;东晋时期,士族门阀势力正盛,排除A项;读书可以改变命运,与材料描述的观点不符,同时,说法过于夸大,排除C项;两晋时期,儒家的正统地位正受到佛教和道教的挑战,排除D项。故选B项。
4. 郑和第一次下西洋到了东南亚苏门答腊,对统治者宰奴里阿必丁举行了封王仪式。永乐三年,宰奴里阿必丁遣使入朝,贡方物。永乐十三年,郑和助苏门答剌王平乱后,“其王子荷蒙圣恩,常贡方物于朝廷”。由此可见,郑和下西洋( )
A. 发展了明朝的宗藩关系 B. 促进了民族交融
C. 遏制了西方的殖民活动 D. 增加了财政收入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题干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根据材料中“举行封王仪式”“遣使入朝”“常贡方物”可知,明朝将苏门答腊列为其藩属,发展了明朝的宗藩关系,A项正确;材料现象反映的是明朝的对外交往,没有涉及民族文化交融,排除B项;遏制了西方的殖民活动与题干信息无关,排除C项;郑和下西洋每次耗费数百万两白银,明朝赏赐的财物多于藩属国进贡的财物,财政收入没有增加,排除D项。故选A项。
5. 明后期松江人何良俊记述:“(正德)以前,百姓十一在官,十九在田……今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昔日原无游手之人,今去农而游手趁食(谋生)者又十之二三也。大抵以十分百姓言之,已六七去农。”据此可知
A. 工商业的发展造成了农业的衰退
B. 财富分配不均引起贫富分化加剧
C. 工商业发展导致了社会结构的变动
D. 无业游民增加促成了工商业的发展
【答案】C
【解析】
【详解】明清商品经济的发展。注意题中时间(明后期)百姓十分之六七不务农而经营手工业、商业这一现象的历史原因,即工商业的发展导致了社会结构(人口职业结构)的变动,这也符合经济基础的变化带来上层建筑变化的原理。故选C项。A项中的农业的衰退和B项中的贫富分化的问题材料无法体现;故AB项错误。材料中的无业游民指的是从事工商业者,D项错误。
6. 中国启蒙思想家对戊戌维新的失败和辛亥革命的流产进行思考,认为少数先觉者的救国斗争之所以成效甚少,中国国民对之“若观对岸之火,熟视无所容心”是根本原因。由此,他们提出了改造国民性这个任务。此后他们
A. 建立了中国共产党 B. 发动了国民大革命
C. 提出扶清灭洋思想 D. 开展了新文化运动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中国国民对之‘若观对岸之火,熟视无所容心’是根本原因。”可分析出他们认为救国斗争之所以成效甚微是因为没有解放多数人的思想,所以他们开展了新文化运动,D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改造国民,排除A项;国民大革命的主要任务是“打倒列强,除军阀”不是改造国民,排除B项;扶清灭洋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7. 1938年3月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通过《抗战建国纲领》和《非常时期经济方案》,提出八条战时经济方针,强调战时生产以供应前方军需为“第一任务”。会后,国民政府调整经济行政机构,采取一系列经济统制政策与措施。这表明
A. 中国进入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B. 国民政府着手建立战时经济体制
C. 国民政府加重了对人民的剥削
D. 国民党强化独裁统治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1938年国民党临时颁布《战时建国纲领》《非常时期经济方案》来供应前方生产,采取经济统制政策与措施,这可以看出在抗日战时时期国民政府着手建立战时经济体制,故B正确;材料信息无法判断中国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故A错误;国民政府的做法是为了适应战争的需要,故C错误;材料与独裁统治无关,故D错误。
8. 1936年南京国民政府完成了货币本位的制度构建,正式由银本位制转向金本位制,使中国货币与美元挂钩。在法币制度下,政府印钞票时不必顾及白银的储备数量,这为财政赤字的货币化铺平了道路。促使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A. 当时严重的恶性通货膨胀 B. 白银国有化并禁止流通
C.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影响 D. 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正式由银本位制转向金本位制,使中国货币与美元挂钩。”可分析出中国货币与主要国家货币本位制度衔接,增加了中国经济对美国的依赖,C项正确;当时没有出现恶性通货膨胀,排除A项;材料只提到了由银本位转向金本位,国有化并禁止流通说法错误,排除B项;全面侵华战争爆发的时间是1937年七七事变,排除D项。故选C项。
9. 如表“一五”、“二五”时期我国化肥国内生产和进口统计表(单位:万吨),据如表可知,当时
“一五”时期 “二五”时期
国内生产和进口合计 663.3 1543.4
国内生产 220.6 817.9
进口 442.7 725.5
进口占比(%) 66.7 47.0
A. 经济冒进政策的持续发展 B. 重工业优先战略得到调整
C. 我国工业生产已实现自给 D. 国家加强了对农业的支持
【答案】D
【解析】
【详解】由表格数据看出,“二五”计划时期与“一五”计划时期相比,进口占合计比重大幅下降,结合所学可知,“一五”计划和“二五”计划促进了中国的工业化,提高了我国生产化学肥料的能力,农业资料的自给率提高,D项正确;材料数据无法体现经济冒进政策的持续发展,排除A项;材料无法体现重工业优先战略得到调整,排除B项;材料只是反映了一五”计划和“二五”计划时期化学肥料国内生产和进口情况,无法体现已实现自给,排除C项;故选D项。
10. 16-17世纪,大批西班牙天主教教士来到拉丁美洲,成立了众多教会,组织印第安人迁入传教区进行劳动以获得上帝福音,还为原住民们建立医院和大学。由此可知
A. 文化殖民具有隐蔽性 B. 宗教改革具有进步性
C. 拉美经济具有落后性 D. 西欧文明具有包容性
【答案】A
【解析】
【详解】西班牙的天主教教士在拉丁美洲成立教会,组织印第安人迁入传教区进行劳动以获得上帝福音,还为原住民们建立医院和大学,意在对原住民进行奴化教育,实行文化殖民,但是其方式带有明显的隐蔽性,A项正确;宗教改革主要针对的是天主教,材料内容与宗教改革无关,排除B项;材料中的殖民者进行文化殖民,不能体现拉丁美洲的经济发展情况,排除C项;对原住民进行文化殖民,是用西欧文明取代原住民文化,这不是西欧文明的包容性,排除D项。故选A项。
11. 1760—1814年间,英国国产税(主要由制造业承担)从400万英镑增长到2750万英镑,五十多年间增长了687.5%。此外,1814年英国政府征收到关税1440万英镑、土地税790万英镑,这两项加起来还不如国产税多。这主要反映出英国
A. 工业的优势地位得以确立 B. 奉行自由贸易政策
C 圈地运动使土地收入锐减 D. 政府财政收入增加
【答案】A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760—1814年即工业革命期间,主要由制造业承担的英国国产税迅猛增长,甚至超过了当时传统关税和土地税的总量,主要反映出英国工业的优势地位得以确立,A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英国奉行自由贸易政策,B项错误;圈地运动使土地收入增加而非锐减,C项错误;政府财政收入增加只是部分表现,没有揭示当时英国社会发展的主要趋势,D项错误。
12. 有学者指出,二战后,美苏“都把在经济上最终超过对方,建立更美好的社会,推广自己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和制度模式,争取到更多的追随者作为最终战胜对方的深层决定因素”。这表明
A. 美苏争霸中优势在美国 B. 美苏重视制度和发展模式竞争
C. 大国势均力敌维持和平 D. 美苏两国彰显大国的责任担当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二战后,美苏‘都把在经济上最终超过对方,建立更美好的社会,推广自己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和制度模式,争取到更多的追随者作为最终战胜对方的深层决定因素’”可以看出二战后美苏重视制度和发展模式竞争,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美苏重视制度和发展模式竞争,无法体现美苏争霸中优势在美国,排除A项;“维持和平”不符合美苏冷战和争霸的根本目的,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二战后的美苏争霸,不是“大国的责任担当”的体现,排除D项。故选B项。
二、非选择题:共160分。第36~4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43~47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135分。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工业革命早期,英国工厂对于失去土地的“自由劳动者”并没有吸引力,工作条件恶劣、工资低、工作时间长等使农民宁愿乞讨或等待政府救济而不愿到工厂做工。工业革命中后期,在工人阶级的斗争下,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如保证工资、普及中学教育等,使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相对容易。19世纪上半叶,英国离开土地的农民每10年为20余万人。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工厂需要的劳动力越来越多,而非农业部门的发展,特别是第三产业的兴起,拓宽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领域。由于失地农民的压力,英国政府主张将有劳动能力的贫民移民海外,1846—1850年英国每年向殖民地移民19.9万人。
——摘编自李世安《英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历史考察》
材料二 1840年后,沿海一带“自有船厂,趋工若鹜,仰食者不下万家”。在上海,车站、码头等公共场所游民比比皆是,有的以酬赏为生,有的以欺骗谋食,有的与乞丐为伍。在京师食力、食技之客民“不下数十万”。据《农情报告》1915年的调查资料,农民以城市为迁徙目标的占总数的59.1%,东南沿海的许多破产农民、小手工业者利用有利的地理条件,相率渡海到外洋谋生。
——摘编自王跃生《近代中国人口的地区流动》等
材料三
时间 人口迁移方向 人数(万) 目的
1950—1969年底 上海外迁 137.73 支援外地建设
1954—1956年底 黑龙江北大荒 37 垦荒
1954—1957年底 新疆建设兵团 31 屯垦戍边
——整理自赵入坤《20世纪五六十年代之交的人口流动与管理》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和中国在近代人口迁移上的异同。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其影响。
【答案】(1)同:因经济结构变动引发;由农村移向城市;一定程度推动城市化进程;都有向海外移民。
异:从事行业不同:英国移民进城主要从事工业及第三产业,中国部分进入工厂,更多是进城谋生;造成影响不同:英国移民加快城市化进程,中国移民带来更多的社会问题;主导力量不同:英国海外移民由政府组织,中国属于自发行为。
(2)特点:政府主导(计划移民);时间集中、规模大;主要向边疆和内地;服务国家建设需要。
影响:有利于边疆地区的开发建设;巩固国家边防;推动工业布局的调整;促进人口合理分布。
【解析】
【详解】(1)综合材料内容可以看出,英国人口迁移的原因主要是工业革命导致的,方向是从农村项城市转移,后来英国政府也鼓励有能力的贫民移民海外;而中国近代的人口迁移则是由于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和自然经济的解体导致的,也是从农村向城市转移,之后有向海外移民的内容。所以中英两国人口迁移的相同之处在于都是因为经济结构变动引发;由农村移向城市;一定程度推动城市化进程;都有向海外移民的内容。不同之处在于从事行业不同:英国移民进城主要从事工业及第三产业,中国部分进入工厂,更多是进城谋生;造成的影响不同,英国移民加快城市化进程,中国移民带来更多的社会问题;主导力量不同:英国海外移民由政府组织,中国属于自发行为。
(2)根据材料三内容可知,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人口迁移的特点主要是政府主导;时间主要集中在五六十年代,移民规模大;方向主要向边疆和内地;服务国家建设需要。带来的影响结合所学可知主要是有利于边疆地区的开发建设;巩固国家边防;推动工业布局的调整;促进人口合理分布。
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历史是由生命书写的,近年来有学者提出“生命史学”的概念和研究方向。生命史学的核心是要在历史研究中引入生命意识,聚焦健康,谋求生存与发展,由于疾病与医疗问题直指生命,所以医疗史无疑是生命史学中十分重要的内容。疾病与医疗问题又不只是一个科学问题,更是社会文化问题,故生命史学还会思考:作为一种生物的人类如何与其它生物共生共存?如何改进、完善社会制度中不利于人类生存与健康的因素?如何克服人类身体、精神和社会的各种病?如何化解国家、民族、政治集团、群体之间的不协调乃至对立等等。
——摘编自冯尔康《从群体史、生活史到生命史的研究(提纲)》
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围绕“生命、生存与发展”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观点明确、论据有力、论述逻辑清晰、史实正确。)
【答案】
示例一:论题:关注人的身体健康,需大力发展医学。
阐述:古代劳动人民在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逐渐积累了丰富的医学知识,扁鹊提出“四诊法”,华佗发明“麻沸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集古代医学之大成。政府也非常重视医学的发展,如唐朝《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编定和颁布的药典。医学事业的不断发展使人均寿命不断增长,也少有全国性的传染病流传。近代以来,中医学的发展提出中西医汇通和中医科学化,为保障生命健康提供更大的保障。
结论:随社会发展进步,人们对身体健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大力提高医学水平。
示例二:论题:中国古代民本思想体现出对生命的尊重和强烈的人文关怀。
阐述:春秋战国时期,孔子主张实行“德治”;孟子提出“仁政”和“民贵君轻”;荀子提出“君舟民水”的思想。唐太宗认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开创“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明末清初,黄宗羲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君的责任就在于“以天下万民为事”,从而成为中国早期民主思想的启蒙。
结论:民本思想是中国古人对人生命、生存的集中思考,闪烁着永恒的光芒。
其它论题:谋求生存发展必须注重制度、法令的变革。工业化下快节奏的生活导致人的物化和异化。西方人文精神。警惕种族主义。反思战争与和平。反思恐怖主义。发展是一个民族、国家不可剥夺的权利(贸易战)等。
【解析】
【详解】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首先,根据题干要求,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围绕“生命、生存与发展”,拟定论题。例如根据材料“生命史学的核心是要在历史研究中引入生命意识,聚焦健康,谋求生存与发展,由于疾病与医疗问题直指生命,所以医疗史无疑是生命史学中十分重要的内容”,拟定论题为“关注人的身体健康,需大力发展医学”;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中国古代著名医学家扁鹊、华佗、李时珍等关注人体健康的史实,说明发展医学的重要性;最后强调,人体健康需要大力提高医学水平。此外,还可以从其他角度拟定论题,例如“中国古代民本思想体现出对生命的尊重和强烈的人文关怀”,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中国古代孔子、孟子、荀子、唐太宗、黄宗羲等人的民本思想,并说明他们的民本思想蕴含着对生命的尊重和人文关怀。
(二)选考题:共25分。请考生从3道历史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题目对应的题号方框涂黑。按所涂题号进行评分,不涂、多涂均按每科所答第一题评分;多答按每科所答第一题评分。
15. 材料:20世纪30年代后期,中国政界学界逐步关注西南边疆民族问题,一再强调:“中国境内各民族本已融合而成为整个的国族。”1939年,中央研究院接到公函:“我国边疆民族之名称常因‘猺族’、‘獞族’、‘猡猡’等犬旁名词,引起国人之歧视,请予纠正……应如何修改方为妥善,拟请贵院详加研究。”经研究,修改西南少数民族名称的原则如下:(一)(1)凡属虫兽鸟偏旁之命名,一律去虫鸟偏旁,改为人旁。(2)凡不适用于(1)项原则者,则改用同音假借字,如蜒、蛮等是。(二)少数民族成为其根据生活习惯而加之不良形容词,应概予废止,如“猪屎仡佬族”,“狗头猺”之“猪屎”、“狗头”等形容词。故《云南省边民分布册》所载云南少数民族的名称,不再有虫兽鸟及反犬等字样,全部改为“亻”字旁,不再用歧视性的民族名称。
——摘编自王连浩、陈勇《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及知识界对大泰族主义之回应》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修改西南少数民族名称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修改西南少数民族名称的意义。
【答案】(1)特点:关注西南少数民族问题的时间相对较晚;国家较为重视,对于修改名称十分慎重;政界学界等多方面的参与组织,社会共识度高;修改内容包括偏旁、不良形容词,比较全面;少数民族称谓去歧视化;研究与落实十分迅速。
(2)意义:有利于保障西南后方的稳定;有利于推动民族平等与交融;有利于加强对西南边疆与民族问题的关注、研究;有利于维护多民族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有利于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争取抗战胜利;有利于建立现代民族国家。
【解析】
【详解】(1)依据材料中“20世纪30年代后期,中国政界学界逐步关注西南边疆民族问题”得出:关注西南少数民族问题的时间相对较晚;依据材料中“1939年,中央研究院接到公函:我国边疆民族之名称常因‘猺族’、‘獞族’、‘猡猡’等犬旁名词,引起国人之歧视,请予纠正……应如何修改方为妥善,拟请贵院详加研究”得出:国家较为重视,对于修改名称十分慎重;政界学界等多方面的参与组织,社会共识度高;依据材料中“(一)(1)凡属虫兽鸟偏旁之命名,一律去虫鸟偏旁,改为人旁。(2)凡不适用于(1)项原则者,则改用同音假借字,如蜒、蛮等是。(二)少数民族成为其根据生活习惯而加之不良形容词,应概予废止,如‘猪屎仡佬族’,‘狗头猺’之‘猪屎’、‘狗头’等形容词”得出:修改内容包括偏旁、不良形容词,比较全面;依据材料中“故《云南省边民分布册》所载云南少数民族的名称,不再有虫兽鸟及反犬等字样,全部改为‘亻’字旁,不再用歧视性的民族名称”得出:少数民族称谓去歧视化;依据材料中“20世纪30年代后期”“逐步关注”“1939年”开始修改,得出:研究与落实十分迅速。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有利于保障西南后方的稳定、有利于推动民族平等与交融、有利于加强对西南边疆与民族问题的关注和研究、有利于维护多民族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有利于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争取抗战胜利、有利于建立现代民族国家等角度回答。
1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14年8月上旬,应英法军指挥部的再三请求,俄军没有完成动员和集结就开始了进攻,以粉碎德军主力对法国的进攻。8月19日,中路粉碎德第17军的正面攻击,德军遭到失败,开始向西撤退。这就造成了追击和彻底歼灭德国第8集团军的有利条件,但是8月21-22日第1集团军按兵不动,坐失战机。该集团军后来的进攻又相当缓慢,且没有与第2集团军会师,致使德军摆脱了打击,第2集团军开始孤军作战。德军指挥部利用了俄军两个集团军之间的缺口,并从截获的俄军明码电报中得知他们的行动计划,经过激战,德军击退俄第2集团军两翼部队,而对其中路3个军形成包围态势。28-29日,俄第13军、第15军和第23军第2师被围歼。此后,德第8集团军迅速北调,得到来自西线的近卫预备军、第11军和第8骑兵师的加强后,企图以第1预备军、第11、第20和第17军发动正面进攻,围歼伊第1集团军。1914年9月15日,俄第1集团军被俘4.5万人,伤亡约10万人,损失火炮150门。
——摘编自《东普鲁士战役》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俄军最终失败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此次战役对德军的影响。
【答案】(1)失败原因:准备不充分;双方力量对比失衡;军队间配合不够默契;情报泄露。
(2)影响:暂时缓解了德军压力;严重削弱了西线的突击力量,导致马恩河战役失利;德军不可能摆脱两线作战的困境。
【解析】
【详解】(1)原因:根据材料“俄军没有完成动员和集结就开始了进攻”可归纳出准备不充分;根据材料“中路粉碎德第17军的正面攻击,德军遭到失败,开始向西撤退”可归纳出军队间配合不够默契;根据材料“并从截获的俄军明码电报中得知他们的行动计划”可归纳出情报泄露;从材料中双方力量对比来看,可归纳出双方力量对比失衡。
(2)影响:结合上述分析和所学知识可知,可从暂时缓解德军压力、削弱西线的突击力量及德军不可能摆脱两线作战的困境等方面进行分析即可。
17.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曾纪泽(1839~1890年),曾国藩次子,曾担任清政府驻英、法、俄国大使。面对西方各国“越海道数万里以与中华上国相通,商舶循环于海上”的局面,他认为:“中国不能闭门而不纳,束手而不问”。在向西方寻求富强根源的过程中,他认为:“近今百年西人之富,不专在机器之创兴,而其要领专在保护商会……其制造、军旅、水师诸大端,皆其末焉者也。”因此,“至商贾管什之利权,子母盈馀以蓄妻子养身家,此又人情所同,中外一致,非可歧而视之。”“欲拒绝通商,摒斥洋货,言国修德力政,而远人自然宾服者,此迂远而阔于事情者也。”为改变中西通商中“吾华之金钱日流于外洋,有出而无入”的不利局面,他极力主张“博心一志,自讲商务,上下同心,与洋人争利,然后可免坐国困之弊。
——据唐月民《论曾纪泽的近代开放观》
(1)据材料,概括曾纪泽“开放观”的具体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历史背景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曾纪泽的“开放观”。
【答案】(1)主张:反对闭关锁国;主张重视商业,发展对外贸易;主张团结—致,与外商争利。
背景:鸦片战争后,民族危机日益深重;向西方学习的思潮兴起。
(2)评价:体现了曾纪泽的爱国主义精神;适应了世界历史的发展潮流,有利于中国近代化。但对西方富强的认识停留在表层,没有从政治体制、思想文化等方面进行深层挖掘。
【解析】
【详解】(1)本问主要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一小问主张:根据材料“中国不能闭门而不纳,束手而不问”可归纳为反对闭关锁国;根据材料“近今百年西人之富,不专在机器之创兴,而其要领专在保护商会”可归纳为主张重视商业,发展对外贸易;根据材料“吾华之金钱日流于外洋,有出而无入”可概括为与外商争利。第二小问背景:结合鸦片战争后的中国的社会状况,从民族危机和向西方学习两个方面即可得出答案。
(2)本问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博心一志,自讲商务,上下同心,与洋人争利,然后可免坐困之弊”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可从爱国精神和推动中国近代化两方面归纳曾纪泽的“开放观”;但曾纪泽的“开放观”也存在局限性,对西方富强的认识停留在表层,没有深入到政治体制、思想文化等层面。
点睛:解决本题时务必要对设问进行正确的解读。解决第一问时,紧抓“曾纪泽‘开放观’”,根据材料相关信息归纳主张即可;其主张的历史背景,主要是结合其所处的时代背景,运用所学知识作答。解决第二问时,务必要公正、客观地评价曾纪泽的“开放观”,主要从积极和局限两方面考虑即可得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