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山东省备战2024年中考历史模拟卷03(原卷版 解析版)

山东省备战2024年中考历史模拟卷03
(考试时间:6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1.杜维运在《史学方法论》中说:“所谓原始史料,为目击者的陈述、文献以及事实自身的遗存,数者皆与事件同时。”按照该标准,下列各项为研究史前时期提供原始史料的是( )
A.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骨耜 B.传说中炎帝教民种植五谷
C.电视纪录片《解密甲骨》 D.《史记》中记载的大禹治水
2.历史图片蕴含了丰富的历史信息。对下列图片反映的史实描述正确的是( )
A.①反映了春秋时期冶铁技术提高 B.②使成都平原被称为“天府之国”
C.③反映了颜真卿高超的书法成就 D.④描绘了唐太宗接见求婚使者的场景
3.祖籍潍坊高密的东汉经学大师郑玄曾说:“师,教人以道者之称……尊师以教民……治政则无过差矣。”这一主张反映了他( )
A.潜心整理经学 B.宣传道家思想
C.强调道德教育 D.主张社会变革
4.综合以下文献史料,得出的推论符合史实的是( )
《三国志·吴书·张昭传》 “汉末大乱,徐方士民多避难扬土。”
《三国志·魏书·卫觊传》 “(汉末)关中膏腴之地,顷遭荒乱,人民流入荆州者十万余家。”
《三国志·吴书·全琮传》 “是时(汉末)中州士人避乱而南。”
A.三国时期吴国人口最多 B.东汉末年人口南迁
C.三国时期魏国经济繁荣 D.东汉末年社会稳定
5.对于科举制,郑从金在《从精英循环的角度看科举制度的历史功用》中写道:“科举不重门第,对于有志于仕途者,均给予应试机会,这为出身贫寒者跨入上层社会,参与政治提供了条件。”他认为该制度( )
A.保证官吏的廉明清正 B.官员选拔变得更加公平和公开
C.考试内容丰富 D.加强了中央集权
6.宋代经济文化高度发达。有外国学者曾这样评价十三世纪的中国:“在社会生活、艺术、娱乐、制度、工艺技术诸领域,中国无疑是当时最先进的国家。”下列关于宋代史实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宋词是中国历史上具有时代特色的文学成就之一
②丝绸开始成为“海上丝绸之路”外销的重要商品
③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实现了印刷史上的一大革命
④已出现火药箭、突火枪等多种火药武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清人在《论南洋事宜书》中写道:“南洋未禁之先,闽广家给户足。既禁之后,百货不通,民生自蹇。居者苦艺能之无用,使沿海居民,富者贫,贫者困,驱工商为游手,驱游手为盗贼耳!”材料意在说明海禁政策( )
A.导致许多农民和商人破产 B.引发了民生和社会问题
C.抵御了西方殖民者的侵略 D.严重阻碍对外贸易发展
8.1901年美国杂志《PUCK》发表了一幅漫画《亚洲的潜在忧患》,刀上的文字是Awakeningofchina(中国人的觉醒),只要悬吊大刀的绳一断……,从漫画中可以获取的信息是( )
A.列强团结一致并开始联合绞杀义和团 B.中国的民族意识觉醒引起列强的担忧
C.列强彻底放弃侵略并瓜分中国的野心 D.义和团运动使列强在华利益备受威胁
9.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说:“这是一个大约1个二十几岁年轻人参加的会议。会议是在上海法租界的一所女子学校召开的,成员们担心巡捕的监视,乘火车转移到嘉兴南湖上的一条游船中继续讨论。”费正清所说的“会议”( )
A.是开天辟地的大事,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B.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C.决定开始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D.生死攸关,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10.下图是抗日战争时期某著名战役示意图,其所属会战的特点是( )
A.正面战场的最大胜利 B.大规模主动出击日军
C.敌后战场的最大胜利 D.国共合作抗日的典范
11.1945年8月29 日,《大公报》社评∶“近来国家的喜事接二连三地来,真是令人喜不自禁……中苏订约,结为盟好,是一喜;毛泽东先生翩然到渝,又是一喜。”与社评中毛泽东先生翩然到渝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西安事变 B.重庆谈判 C.南京解放 D.开国大典
12.下图是“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实施的150项重点工程项目( )
A.均衡发展工业项目 B.大力发展了重工业
C.建立完整工业体系 D.忽视了农业的发展
13.下图为农民彭建业家1974、1980、1985年贴出的三幅春联,这三副春联的内容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1974年:过年只有两升米,押岁并无一分钱。横批:我也过年 ◆1980年:过年储米十余担,押岁存款上千元。横批:欢度春节 ◆1985年:人有勤劳致富两只手,家有吃穿住用四不愁。横批:永跟党走
A.进行土地改革 B.建立人民公社体制
C.设立经济特区 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4.《财富》杂志曾于1995年预言“香港将死”,但几年之后它的编辑总监却称香港为“活力之都”;2006年,澳门也被评为亚洲“最具经济发展潜力城市”。这充分证明( )
A.“求同存异”方针的成功 B.民族区域自治的伟大
C.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 D.“一国两制”政策的正确
15.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我国百年的屈辱外交,翻开了外交事业的新篇章。下列新中国外交成就搭配正确的是( )
A.尼克松访华——中日建交
B.万隆会议——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田中角荣访华——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D.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布局——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
16.为了消除人与人之间的不安全感,美索不达米亚人试图通过编制完备的法典,阐明法律制度,明确、永久地调节一切社会关系。基于此,他们创造的文明成果是( )
A.楔形文字 B.《汉谟拉比法典》
C.种姓制度 D.《查士丁尼法典》
17.拜占庭帝国即是东罗马帝国,信仰东正教并传承着希腊文化。14世纪时,信仰伊斯兰教的奥斯曼土耳其不断入侵,使拜占庭学者带着大批的古希腊和罗马的艺术珍品及文学、历史、哲学等书籍,纷纷逃往西欧避难,在那里讲授希腊辉煌的历史和文化。由此可知( )
A.天主教文化受到批判和改造 B.奥斯曼帝国兴起使文化中心转移
C.意大利具有成熟的文化体系 D.政治格局的变动会影响文化发展
18.傅雷评价《蒙娜丽莎》时说:“吸引你的,就是这神秘。因为她的美貌,你永远忘不掉她的面容,于是你就仿佛在听一曲神妙的音乐,对象的表情和含义,完全跟着你的情绪而转移。”这说明该面作体现的主要精神是( )
A.浪漫主义 B.理性主义 C.人文主义 D.现实主义
19.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以下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1640年,英国议会重新召开,查理一世派军队闯入议会。
B.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君主立宪制逐渐形成。
C.1773年12月,一些波士顿市民把东印度公司商船上300多箱茶叶抛入大海。
D.1812年,拿破仑远征俄国。
20.马克思说:“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他还说:“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资本主义既有进步性又有局限性 B.资本原始积累具有残酷性
C.资本主义推动了人类历史的进程 D.工业革命创造巨大生产力
21.某班同学在学习两次工业革命相关知识的过程中,排演了历史剧《交通的变革》。以下他们设计的情节中符合史实的是( )
A.美国人亨利·福特制造出世界上第一辆汽车
B.德国工程师狄塞尔发明柴油内燃机
C.英国人斯蒂芬森在电灯下绘制火车机车图纸
D.美国人卡尔·本茨首先在汽车生产中使用了流水线装配工艺
22.《欧洲史》中写道:“第一次世界大战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欧洲强国在战争中失去了世界霸权。人们从此转向华盛顿和莫斯科。”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A.这里的“时代”是资本主义时代 B.一战使传统的国际格局发生改变
C.欧洲因一战失去国际政治话语权 D.美国、苏联因参加一战实力大增
23.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与美国经济发展措施比较,共同点有( )
A.利用市场货币关系发展生产 B.体现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C.调动农民和工人生产积极性 D.都逐渐摆脱了经济大危机
24.下图为“1950~1970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年均增长率统计图”。从中可以获得正确的信息是( )
A.日本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 B.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
C.日本和联邦德国经济迅速发展 D.欧洲联盟加快了欧洲一体化进程
25.“滴滴出行”“美团外卖”等手机APP,让我们体验到了“互联网+”时代的便利。所谓的“互联网+”强调互联网(Online)与实体经济(Offline)融合互动并促进后者的转型升级。“互联网+”体现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哪一特点( )
A.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加快
B.科技革命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
C.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因素中,科技进步所占比例不断增大
D.科学技术在各个领域相互渗透、影响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0分)
26.(18分)伟大的民族精神为中国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的外交大失败了!……我们学界今天排队到各公使馆去要求各国出来维持公理。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今与全国同胞立两个信条道: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国亡了!同胞起来呀!
——罗家伦《北京学界全体宣言》
(1)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一反映了五四运动怎样的性质?(2分)五四运动后,中国革命进入了什么新时期? (2分)
材料二 它成功地遏制了美国势力在中国周边的扩张,给国家争取了一个相对安全的发展环境。当时的西方世界看到中国如此落后的一个国家,竟然敢出兵和世界头号军事强国相抗衡,并且成功地迫使强敌做出了前所未有的妥协。
——摘编自凤凰卫视《世纪大讲堂》专题评述
(2)材料二所述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哪一次战争?(2分)依据材料二简述这场战争对我国有何重要影响?(4分)
材料三 “两弹一星”的研制,汇集了中国一大批杰出的科学家和科研人员、工程技术与管理人员。他们在戈壁荒滩、深山峡谷建立基地,风餐露宿,披星戴月,艰苦创业。出于保密的需要,他们隐姓埋名,断绝与外界有碍工作的往来,默默无闻地为祖国无私奉献,有的甚至献出宝贵的生命,真正是“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
——李颖《文献中的百年党史》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一位为我国“两弹一星”研究做出卓越贡献的科学家,并举出“两弹一星”研制中的一个具体成就。(4分)
(4)上述材料体现了五四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应如何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4分)
27.(16分)某校九年级(1)班的历史兴趣小组围绕“人民群众”这一主题开展探究活动,请你一起参与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相关任务。
材料一 这次革命如暴风,如骤雨,迅猛异常,摧枯拉朽。革命开始以后,经过了深入和高潮阶段,到雅各宾派专政时期,完成了摧毁和根除封建制度、扫除阻碍生产力发展的羁绊的任务,使这次革命成为一次比较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在革命的三个阶段里,人民群众都积极参与,而且一再从危急中把革命挽救过来,进一步推动它向前发展。
——李纯武主编《简明世界通史》
材料二 历史总是在一些特殊的年份,给我们汲取智慧、继续前行的力量。1978年冬,小岗生产大队的18位农民以“托孤”的方式,在包干到户的“生死契约”上按下鲜红的手印,实施了“大包干”。一场改变中国亿万农民命运的实践,正由他们拉开序幕。
——摘编自《小岗人家四十年》解说词
(1)结合所学知识并根据材料一归纳它的特点。(4分)
(2)根据材料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小岗村的经验在全国范围得以推广的原因。(4分)
(3)根据上述材料,请你围绕“人民”这一主题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的相关知识进行论述。(要求:围绕主题,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8分)
28.(16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在1500年前后,世界历史……开始了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发展及其从欧洲向外界的传播……世界各地区间的关系发生了某种急剧的变化。
——贡德 弗兰克《白银资本》
材料二 英国革命的最大成果,就是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政体……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占了先机,一步步稳健地走向世界的中心,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
——《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1899年12月,德国外长皮洛夫在国会发表演说称:“让他们的一个邻国得到陆地、另一个邻国得到海洋,而给自己留下天空……这样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不想把别人挤到阴影中去, 但是我们也要在阳光下取得一席之地。”
——《世界近代史资料选辑》
材料四 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阿登纳说:“如果欧洲人不想在起了变化的世界里走下坡路的话 必须走向联合…否则欧洲各国将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
——何春超主编《国际关系史》
(1)材料一提到资本主义从欧洲向外界传播,是由哪一历史事件促成的?(2分)在此后“世界各地区间的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
(2)材料二中的“一种全新的政体”指的是哪一政体?(2分)哪一事件的完成使它“傲视全球” (2分)
(3)材料三中皮洛夫的演说反映了德国当时对外有着怎样的要求?(2分)
(4)材料四说明了二战后欧洲走向联合的原因。写出20世纪90年代欧洲联合组织的名称。(2分)
(5)根据以上探究,请归纳影响欧洲兴衰的因素。(4分)山东省备战2024年中考历史模拟卷03
(考试时间:6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1.杜维运在《史学方法论》中说:“所谓原始史料,为目击者的陈述、文献以及事实自身的遗存,数者皆与事件同时。”按照该标准,下列各项为研究史前时期提供原始史料的是( )
A.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骨耜 B.传说中炎帝教民种植五谷
C.电视纪录片《解密甲骨》 D.《史记》中记载的大禹治水
【答案】A
【详解】按照史料价值的不同,史料可分为第一手史料(直接史料、原始材料)和第二手史料(间接史料),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骨耜是原始材料,属于第一手资料,在历史研究过程中,第一手史料更为可信,第一手资料没有掺杂个人观点,A项正确;传说的真实性有待考究,属于二手史料,排除B项;电视纪录片《解密甲骨》《史记》中记载的大禹治水都是经过后人加工,属于第二手史料,排除CD项。故选A项。
2.历史图片蕴含了丰富的历史信息。对下列图片反映的史实描述正确的是( )
A.①反映了春秋时期冶铁技术提高 B.②使成都平原被称为“天府之国”
C.③反映了颜真卿高超的书法成就 D.④描绘了唐太宗接见求婚使者的场景
【答案】B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都江堰水利工程的修建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被称为“天府之国”,B项正确;司母戊鼎是商朝时期的青铜器,排除A项;《兰亭集序》是王羲之的代表作,排除C项;《送子天王图》是唐代吴道子根据佛典《瑞应本起经》创作纸本墨笔画,排除D项。故选B项。
3.祖籍潍坊高密的东汉经学大师郑玄曾说:“师,教人以道者之称……尊师以教民……治政则无过差矣。”这一主张反映了他( )
A.潜心整理经学 B.宣传道家思想
C.强调道德教育 D.主张社会变革
【答案】C
【详解】根据所学和材料“以道、教民……治政”可知,以儒家主张教化民心、治政理国,这体现的是道德教育,C项正确;以儒家之道教民是教化民心,这是德治,不是整理经学、 道家思想、社会变革,排除ABD三项。故选C项。
4.综合以下文献史料,得出的推论符合史实的是( )
《三国志·吴书·张昭传》 “汉末大乱,徐方士民多避难扬土。”
《三国志·魏书·卫觊传》 “(汉末)关中膏腴之地,顷遭荒乱,人民流入荆州者十万余家。”
《三国志·吴书·全琮传》 “是时(汉末)中州士人避乱而南。”
A.三国时期吴国人口最多 B.东汉末年人口南迁
C.三国时期魏国经济繁荣 D.东汉末年社会稳定
【答案】B
【详解】根据图片,“汉末大乱,徐方士民多避难扬土”、“(汉末)关中膏腴之地,顷遭荒乱,人民流入荆州者十万余家”、“是时(汉末)中州士人避乱而南”,可以得出荆州、扬州都属于南方地区,所以得出结论东汉末年人口南迁,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三国时期吴国人口最多,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体现三国时期魏国经济繁荣,排除C项;材料中没有体现东汉末年社会稳定,排除D项。故选B项。
5.对于科举制,郑从金在《从精英循环的角度看科举制度的历史功用》中写道:“科举不重门第,对于有志于仕途者,均给予应试机会,这为出身贫寒者跨入上层社会,参与政治提供了条件。”他认为该制度( )
A.保证官吏的廉明清正 B.官员选拔变得更加公平和公开
C.考试内容丰富 D.加强了中央集权
【答案】B
【详解】根据题干“为出身贫寒者跨入上层社会,参与政治提供了条件”可知,科举制使官员选拔变得更加公平和公开,使有才能的人能够由此参政,B项正确;科举制与官吏的廉明清正没有直接关系,排除A项;题干未体现科举制考试内容,排除C项;题干未体现中央集权的加强,排除D项。故选B项。
6.宋代经济文化高度发达。有外国学者曾这样评价十三世纪的中国:“在社会生活、艺术、娱乐、制度、工艺技术诸领域,中国无疑是当时最先进的国家。”下列关于宋代史实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宋词是中国历史上具有时代特色的文学成就之一
②丝绸开始成为“海上丝绸之路”外销的重要商品
③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实现了印刷史上的一大革命
④已出现火药箭、突火枪等多种火药武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C
【详解】宋代文学的主流形式是词,在词史上,宋词占有无与伦比的巅峰地位,①正确;唐宋以来,瓷器成为“海上丝绸之路”外销的重要商品,因此②说法中的“开始”错误;北宋平民毕昇发明了胶泥活字印刷术,是印刷史上一次伟大的技术革命,③正确;唐末宋初的战争中已经使用火药箭,北宋时还;发明了火炮、火球、火蒺藜,提高了北宋的军事战斗力,④正确,①③④正确,C项正确;②不正确,排除ABD项。故选C项。
7.清人在《论南洋事宜书》中写道:“南洋未禁之先,闽广家给户足。既禁之后,百货不通,民生自蹇。居者苦艺能之无用,使沿海居民,富者贫,贫者困,驱工商为游手,驱游手为盗贼耳!”材料意在说明海禁政策( )
A.导致许多农民和商人破产 B.引发了民生和社会问题
C.抵御了西方殖民者的侵略 D.严重阻碍对外贸易发展
【答案】B
【详解】在海禁政策前"闽广家给户足",海禁政策实施后"百货不通,民生白整""富者贫,贫困,驱工商为游手,驱游手为盗贼耳",说明海禁政策导致沿海地区人民生活贫困、社会动荡,引发了民生和社会问题,B项正确;材料强调海禁政策对沿海居民生活的影响,与农民无关,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没有对于西方侵略者和对外贸易相关的内容,排除 CD 项。故选B项。
8.1901年美国杂志《PUCK》发表了一幅漫画《亚洲的潜在忧患》,刀上的文字是Awakeningofchina(中国人的觉醒),只要悬吊大刀的绳一断……,从漫画中可以获取的信息是( )
A.列强团结一致并开始联合绞杀义和团 B.中国的民族意识觉醒引起列强的担忧
C.列强彻底放弃侵略并瓜分中国的野心 D.义和团运动使列强在华利益备受威胁
【答案】B
【详解】根据漫画“《亚洲的潜在忧患》,刀上的文字是Awakeningofchina(中国人的觉醒),只要悬吊大刀的绳一断……”结合所学可知西方国家看到象征觉醒的刀在他们头上悬着,说明西方列强对自己入侵中国的担忧,即西方人担忧中国人民族意识的觉醒,会被赶出中国,不能在掠夺中国,B项正确;义和团运动开始于1900年,排除A项;C项说法不符史实,列强没有放弃侵略中国,排除C项;义和团运动在1901年失败,排除D项。故选B项。
9.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说:“这是一个大约1个二十几岁年轻人参加的会议。会议是在上海法租界的一所女子学校召开的,成员们担心巡捕的监视,乘火车转移到嘉兴南湖上的一条游船中继续讨论。”费正清所说的“会议”( )
A.是开天辟地的大事,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B.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C.决定开始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D.生死攸关,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答案】A
【详解】根据题干关键信息“上海法租界”、“转移到嘉兴南湖上的一条游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秘密召开期间,因受到法租界运捕的干扰,遂转移到浙江省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以游客泛舟为掩护,继续进行,最终完成会议议程。中共一大召开,标志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选项A符合题意;中共二大,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B排除;南昌起义开始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C排除;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D排除。故选A项。
10.下图是抗日战争时期某著名战役示意图,其所属会战的特点是( )
A.正面战场的最大胜利 B.大规模主动出击日军
C.敌后战场的最大胜利 D.国共合作抗日的典范
【答案】D
【详解】材料反映的是平型关大捷的作战形势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平型关大捷发生在太原会战之中,材料中还有国民党的防线,能够看出是国共合作抗战的表现,D符合题意;台儿庄战役是正面战场的最大胜利,A排除;大规模主动出击日军的是百团大战,B排除;平型关大捷属于正面战场的战役,C排除。故选D项。
11.1945年8月29 日,《大公报》社评∶“近来国家的喜事接二连三地来,真是令人喜不自禁……中苏订约,结为盟好,是一喜;毛泽东先生翩然到渝,又是一喜。”与社评中毛泽东先生翩然到渝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西安事变 B.重庆谈判 C.南京解放 D.开国大典
【答案】B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45年8月,蒋介石先后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面商国家大计,蒋介石的目的,方面是 为发动内战争取时间,另一方面是想在政治舆论,上获得主动,把不愿和平的罪名强加到中国共产党身上,为了尽切可能争取和平,毛泽东高瞻远瞩,以惊人的胆魄亲赴重庆,与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故B正确;西安事变发生于1936年,南京解放是在1949年4月,开国大典是1949年10月1日,三者时间与题意不符,故A、C、D错误。故选B项。
12.下图是“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实施的150项重点工程项目( )
A.均衡发展工业项目 B.大力发展了重工业
C.建立完整工业体系 D.忽视了农业的发展
【答案】B
【详解】根据图片信息可以看到,“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实施的150项重点工程项目中,重工业所占比重非常大。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优先发展重工业,使我国初步建立起了工业化体系,B符合题意,A排除;建立完整工业体系表述与史实不符,C排除;忽视了农业的发展表述与史实不符,D排除。故选B项。
13.下图为农民彭建业家1974、1980、1985年贴出的三幅春联,这三副春联的内容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1974年:过年只有两升米,押岁并无一分钱。横批:我也过年 ◆1980年:过年储米十余担,押岁存款上千元。横批:欢度春节 ◆1985年:人有勤劳致富两只手,家有吃穿住用四不愁。横批:永跟党走
A.进行土地改革 B.建立人民公社体制
C.设立经济特区 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答案】D
【详解】根据题干“过年只有两升米,压岁并无一分钱”说明改革开放前农民生活水平较低,“过年储米十余担,压岁存款上千元”“人有勤劳致富两只手,家有吃穿住用四不愁”和所学知识可知,材料说明改革开放以来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根本原因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行(或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即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D项正确;1950年—1952年进行了土地改革,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A项;1958年建立人民公社,与题干事件不符,排除B项;1980年,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建立经济特区,这不是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排除C项。故选D项。
14.《财富》杂志曾于1995年预言“香港将死”,但几年之后它的编辑总监却称香港为“活力之都”;2006年,澳门也被评为亚洲“最具经济发展潜力城市”。这充分证明( )
A.“求同存异”方针的成功 B.民族区域自治的伟大
C.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 D.“一国两制”政策的正确
【答案】D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在“一国两制”政策正确指导下,香港、澳门顺利回归,并表现出巨大而迅速地发展速度,充分体现了一国两制是实现祖国统一的有效途径,D项正确;香港、澳门回归是祖国统一问题,不是外交方针、民族区域自治,排除AB两项;香港、澳门仍是资本主义制度,排除C项。故选D项。
15.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我国百年的屈辱外交,翻开了外交事业的新篇章。下列新中国外交成就搭配正确的是( )
A.尼克松访华——中日建交
B.万隆会议——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田中角荣访华——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D.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布局——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
【答案】D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成为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的坚定力量,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D项正确;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排除A项;1971年10月25日,联合国第26届大会以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的压倒多数,通过提案,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合法席位,排除B项;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建交,排除C项。故选D项。
16.为了消除人与人之间的不安全感,美索不达米亚人试图通过编制完备的法典,阐明法律制度,明确、永久地调节一切社会关系。基于此,他们创造的文明成果是( )
A.楔形文字 B.《汉谟拉比法典》
C.种姓制度 D.《查士丁尼法典》
【答案】B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为了消除人与人之间的不安全感,美索不达米亚人试图通过编制完备的法典,阐明法律制度,明确、永久地调节一切社会关系,基于此,他们创造的文明成果是《汉谟拉比法典》,这体现了人类法制历史的久远,B项正确;材料说的是法典,楔形文字、 种姓制度不是法典,排除AC两项;《查士丁尼法典》是东罗马帝国法典,不是古两河流域法典,排除D项。故选B项。
17.拜占庭帝国即是东罗马帝国,信仰东正教并传承着希腊文化。14世纪时,信仰伊斯兰教的奥斯曼土耳其不断入侵,使拜占庭学者带着大批的古希腊和罗马的艺术珍品及文学、历史、哲学等书籍,纷纷逃往西欧避难,在那里讲授希腊辉煌的历史和文化。由此可知( )
A.天主教文化受到批判和改造 B.奥斯曼帝国兴起使文化中心转移
C.意大利具有成熟的文化体系 D.政治格局的变动会影响文化发展
【答案】D
【详解】从材料内容可以看出由于奥斯曼帝国的入侵,所以使得以前东罗马帝国大量的学者转移到西欧,反映出政治格局变动影响了文化的发展,D项正确;材料并没有涉及到天主教文化受到批判和改造的信息,排除A项; 材料只反映出了古代拜占庭帝国大量学者逃到西欧,但并没有说文化中心转移,排除B项;材料看不出意大利具备成熟的文化体系,排除C项。故选D项。
18.傅雷评价《蒙娜丽莎》时说:“吸引你的,就是这神秘。因为她的美貌,你永远忘不掉她的面容,于是你就仿佛在听一曲神妙的音乐,对象的表情和含义,完全跟着你的情绪而转移。”这说明该面作体现的主要精神是( )
A.浪漫主义 B.理性主义 C.人文主义 D.现实主义
【答案】C
【详解】根据材料“因为她的美貌,你永远忘不掉她的面容,是你就仿佛在听一曲神妙的音乐,对象的表情和含义,完全跟了你的情绪而转移。”和所学可知,《蒙娜丽莎》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作品,体现了对人的关注,体现了人文主义,C项正确;材料与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无关,排除AD项;B项是启蒙运动的内涵,排除B项。故选C项。
19.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以下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1640年,英国议会重新召开,查理一世派军队闯入议会。
B.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君主立宪制逐渐形成。
C.1773年12月,一些波士顿市民把东印度公司商船上300多箱茶叶抛入大海。
D.1812年,拿破仑远征俄国。
【答案】B
【详解】依据题干信息“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可知,B项是对英国《权利法案》的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属于历史解释,B项正确;ACD项是对历史事件的陈述,属于历史事实,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项。
20.马克思说:“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他还说:“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资本主义既有进步性又有局限性 B.资本原始积累具有残酷性
C.资本主义推动了人类历史的进程 D.工业革命创造巨大生产力
【答案】A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可知,资产阶级推动历史发展进程;“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可知,资产阶级对工人阶级的剥削和压迫,体现资本主义的局限性,最终要被工人阶级推翻,A项正确;BC都是对资本主义的片面理解,排除BC项;材料没涉及工业革命的作用,排除D项。故选A项。
21.某班同学在学习两次工业革命相关知识的过程中,排演了历史剧《交通的变革》。以下他们设计的情节中符合史实的是( )
A.美国人亨利·福特制造出世界上第一辆汽车
B.德国工程师狄塞尔发明柴油内燃机
C.英国人斯蒂芬森在电灯下绘制火车机车图纸
D.美国人卡尔·本茨首先在汽车生产中使用了流水线装配工艺
【答案】B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德国工程师狄塞尔发明柴油内燃机,B项正确;德国人卡尔·本茨制造出世界上第一辆汽车,排除A项;电灯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明成果,英国人斯蒂芬森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发明火车机车,排除C项;美国人亨利·福特首先在汽车生产中使用了流水线装配工艺,排除D项。故选B项。
22.《欧洲史》中写道:“第一次世界大战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欧洲强国在战争中失去了世界霸权。人们从此转向华盛顿和莫斯科。”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A.这里的“时代”是资本主义时代 B.一战使传统的国际格局发生改变
C.欧洲因一战失去国际政治话语权 D.美国、苏联因参加一战实力大增
【答案】B
【详解】由题干中的“欧洲强国在战争中失去了世界霸权。人们从此转向华盛顿和莫斯科”,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使得欧洲国家实力下降,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格局开始改变,形成了战后新的世界格局,即凡尔赛—华盛顿体系,B项正确;一战后资本资本主义经济仍在发展,排除A项;一战后,欧洲实力受到一定程度的削弱,但话语权没有失去,排除C项;美国因参加一战实力大增,俄国在一战中损失巨大,排除D项。故选B项。
23.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与美国经济发展措施比较,共同点有( )
A.利用市场货币关系发展生产 B.体现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C.调动农民和工人生产积极性 D.都逐渐摆脱了经济大危机
【答案】B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实行两个五年计划,实行计划经济,由国家强制实行发展计划;1933年,罗斯福上台后实施新政用国家干预的手段发展经济和缓解危机。因此,二者都体现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B项正确;利用市场货币关系发展生产与苏联实行计划经济不符,排除A项;苏联五年计划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排除C项;这一时期苏联正在大力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处于经济大发展时期,排除D项。故选B项。
24.下图为“1950~1970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年均增长率统计图”。从中可以获得正确的信息是( )
A.日本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 B.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
C.日本和联邦德国经济迅速发展 D.欧洲联盟加快了欧洲一体化进程
【答案】C
【详解】根据图示内容可以看出,日本和联邦德国的经济年均增长率是最高的,说明日本和联邦德国的经济迅速发展,C项正确;资本主义世界的头号强国是美国,排除A项;仅根据经济年均增长率不能体现美国的霸主地位,排除B项;欧盟到20世纪90年代才出现,排除D项。故选C项。
25.“滴滴出行”“美团外卖”等手机APP,让我们体验到了“互联网+”时代的便利。所谓的“互联网+”强调互联网(Online)与实体经济(Offline)融合互动并促进后者的转型升级。“互联网+”体现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哪一特点( )
A.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加快
B.科技革命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
C.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因素中,科技进步所占比例不断增大
D.科学技术在各个领域相互渗透、影响
【答案】D
【详解】由“所谓的互联网+强调互联网(Online)与实体经济(Offline)融合互动并促进后者的转型升级”可以看出,“互联网+实体经济”促进了各行业的融合、渗透、产生了重大影响,D项正确;材料没有强调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加快,排除A项;材料没有强调科技革命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因素中,科技进步所占比例的状况,排除C项。故选D项。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0分)
26.(18分)伟大的民族精神为中国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的外交大失败了!……我们学界今天排队到各公使馆去要求各国出来维持公理。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今与全国同胞立两个信条道: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国亡了!同胞起来呀!
——罗家伦《北京学界全体宣言》
(1)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一反映了五四运动怎样的性质?(2分)五四运动后,中国革命进入了什么新时期? (2分)
材料二 它成功地遏制了美国势力在中国周边的扩张,给国家争取了一个相对安全的发展环境。当时的西方世界看到中国如此落后的一个国家,竟然敢出兵和世界头号军事强国相抗衡,并且成功地迫使强敌做出了前所未有的妥协。
——摘编自凤凰卫视《世纪大讲堂》专题评述
(2)材料二所述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哪一次战争?(2分)依据材料二简述这场战争对我国有何重要影响?(4分)
材料三 “两弹一星”的研制,汇集了中国一大批杰出的科学家和科研人员、工程技术与管理人员。他们在戈壁荒滩、深山峡谷建立基地,风餐露宿,披星戴月,艰苦创业。出于保密的需要,他们隐姓埋名,断绝与外界有碍工作的往来,默默无闻地为祖国无私奉献,有的甚至献出宝贵的生命,真正是“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
——李颖《文献中的百年党史》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一位为我国“两弹一星”研究做出卓越贡献的科学家,并举出“两弹一星”研制中的一个具体成就。(4分)
(4)上述材料体现了五四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应如何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4分)
【答案】
(1)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2分)新民主主义革命。(2分)
(2)抗美援朝;(2分)遏制了美国势力在中国周边的扩张;给国家争取了一个相对安全的发展环境。(4分,答出两点即可)
(3)邓稼先;(2分)原子弹爆炸,人造地球卫星升空等。(2分,举一例即可)
(4)树立崇高理想目标;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为实现伟大中国梦而努力学习等。(4分,答出两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详解】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可知,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之后,中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2)1950-1953年,中国抗美援朝,迫使美国在停战协定上签字,中朝人民取得反侵略战争的胜利。依据材料三“竟然敢出兵和世界头号军事强国相抗衡”可知是抗美援朝战争;依据材料二“ 它成功地遏制了美国势力在中国周边的扩张,给国家争取了一个相对安全的发展环境”可得出抗美援朝战争制了美国势力在中国周边的扩张,给国家争取了一个相对安全的发展环境。
(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可以从邓稼先、钱学森等列举;成就依据所学可知,1964 年 10 月 16 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6 年,我国第一颗装有核弹头的地地导弹飞行试验取得成功,我国有了可用于实战的导弹。1970 年,我国用长征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东方红一号,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4)依据材料中提及的精神和所学可知,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应该树立崇高理想目标,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为实现伟大中国梦而努力学习。
27.(16分)某校九年级(1)班的历史兴趣小组围绕“人民群众”这一主题开展探究活动,请你一起参与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相关任务。
材料一 这次革命如暴风,如骤雨,迅猛异常,摧枯拉朽。革命开始以后,经过了深入和高潮阶段,到雅各宾派专政时期,完成了摧毁和根除封建制度、扫除阻碍生产力发展的羁绊的任务,使这次革命成为一次比较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在革命的三个阶段里,人民群众都积极参与,而且一再从危急中把革命挽救过来,进一步推动它向前发展。
——李纯武主编《简明世界通史》
材料二 历史总是在一些特殊的年份,给我们汲取智慧、继续前行的力量。1978年冬,小岗生产大队的18位农民以“托孤”的方式,在包干到户的“生死契约”上按下鲜红的手印,实施了“大包干”。一场改变中国亿万农民命运的实践,正由他们拉开序幕。
——摘编自《小岗人家四十年》解说词
(1)结合所学知识并根据材料一归纳它的特点。(4分)
(2)根据材料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小岗村的经验在全国范围得以推广的原因。(4分)
(3)根据上述材料,请你围绕“人民”这一主题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的相关知识进行论述。(要求:围绕主题,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8分)
【答案】
(1)这是一次比较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人民群众积极参与;推动法国大革命不断向前发展。(4分,答出两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带来了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使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有很大提高。(4分,答出两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3)此题相对开放,回答符合下列要点即可:观点必须正确,论述时,史实准确,能支持观点。
示例:观点:人民群众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2分)
论述:近代以来,农民阶级先后发动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沉重打击了清朝封建统治和外国侵略者,推动历史发展。1919年的五四运动是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因而说人民群众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6分,符合题意,意思相近可)
【详解】
(1)特点:根据所学和材料一“革命开始以后,经过了深入和高潮阶段,到雅各宾派专政时期,完成了摧毁和根除封建制度、扫除阻碍生产力发展的羁绊的任务,使这次革命成为一次比较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在革命的三个阶段里,人民群众都积极参与,而且一再从危急中把革命挽救过来,进一步推动它向前发展”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是法国大革命;这体现的它的特点是,一次比较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人民群众积极参与,推动法国大革命不断向前发展。
(2)原因:根据材料二“在包产到户的“生死契约”上按下鲜红的手印,实施了“大包干”。一场改变中国亿万农民命运的实践,正由他们拉开序幕”所学知识可知,这就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小岗村的经验在全国范围得以推广的原因是,它带来了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使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有很大提高。
(3)此问相对开放,回答符合下列要点即可,如,观点必须正确,论述时,史实准确,能支持观点,如,观点:人民群众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论述:近代以来,农民阶级先后发动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沉重打击了清朝封建统治和外国侵略者,推动历史发展。1919年的五四运动是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
28.(16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在1500年前后,世界历史……开始了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发展及其从欧洲向外界的传播……世界各地区间的关系发生了某种急剧的变化。
——贡德 弗兰克《白银资本》
材料二 英国革命的最大成果,就是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政体……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占了先机,一步步稳健地走向世界的中心,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
——《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1899年12月,德国外长皮洛夫在国会发表演说称:“让他们的一个邻国得到陆地、另一个邻国得到海洋,而给自己留下天空……这样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不想把别人挤到阴影中去, 但是我们也要在阳光下取得一席之地。”
——《世界近代史资料选辑》
材料四 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阿登纳说:“如果欧洲人不想在起了变化的世界里走下坡路的话 必须走向联合…否则欧洲各国将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
——何春超主编《国际关系史》
(1)材料一提到资本主义从欧洲向外界传播,是由哪一历史事件促成的?(2分)在此后“世界各地区间的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
(2)材料二中的“一种全新的政体”指的是哪一政体?(2分)哪一事件的完成使它“傲视全球” (2分)
(3)材料三中皮洛夫的演说反映了德国当时对外有着怎样的要求?(2分)
(4)材料四说明了二战后欧洲走向联合的原因。写出20世纪90年代欧洲联合组织的名称。(2分)
(5)根据以上探究,请归纳影响欧洲兴衰的因素。(4分)
【答案】
(1)新航路的开辟;(2分)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或世界由孤立分散走向统一联合等)(2分,意思相近即可)
(2)君主立宪制;(2分)《权利法案》(2分)
(3)重新瓜分世界(2分)
(4)欧盟(或欧洲联盟)(2分)
(5)改革创新、科技、进步、战争冲突、团结合作等(4分,答出两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详解】(1)根据材料一“在1500年前后,世界历史……开始了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发展及其从欧洲向外界的传播”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新航路的开辟;新航路开辟使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
(2)据材料二“英国革命的最大成果,就是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政体……”可知,英国“光荣革命”后的1689年,确立了君主立宪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体制。这种新制度对英国的影响是营造出一种宽松、自由和开放的环境,有利于和平地实现现代化。英国率先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成为资本主义头号强国,使它“傲视全球”。
(3)根据材料三“让他们的一个邻国得到陆地、另一个邻国得到海洋,而给自己留下天空……这样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不想把别人挤到阴影中去, 但是我们也要在阳光下取得一席之地。”可知,材料反映德国当时对外的要求是重新瓜分世界。
(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93年,大部分西欧国家在欧共体的而基础之上成立了欧洲联盟,促进了欧洲一体化进程。
(5)开放题,言之有理即可,如:改革创新、科技进步、战争冲突、团结合作等。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山东省备战2024年中考历史模拟卷03(原卷版 解析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