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5张PPT)
2024
专题01
先秦至秦汉:
中华文明的起源到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目录
CONTENTS
5 1P PT模板网 www.5 1 pptmoban.com
专题网络·时空导图
高频考点·考法解读
核心素养·史料实证
创新好题·分层练
1
2
3
4
5
考情分析·解密高考
01 / 专题网络·时空导图
时空定位
02 / 考情分析·解密高考
考点 考题
中华文明探源 2023新课标T24;2023湖南T1;2023湖北T1;2023山东T1;2021辽宁T1
西周的政治制度 2023广东T1;2023辽宁T1;2022.1浙江T1;2021湖北T1;
商和西周的经济 2023全国卷乙T24;2023海南T1;2022全国卷乙
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 2023湖南T2;2022广东T1;2021江苏T1
孔子和老子 2022全国甲T24;2021海南T1;2021河北T1
百家争鸣 2023新课标T26;2023全国甲T24;2022湖南T1;2021山东T1;
西汉的建立与“文景之治” 2023广东T2;2021湖南T2、T20
西汉的强盛 2023新课标T26;2022湖南T2; 2021山东T2;2021北京T16(1);
东汉的兴衰 2023山东T2;2022广东T2;2021辽宁T2
两汉的文化 2023湖北T2;2023辽宁T2;2021江苏T2
结合考古学成就和历史文献,考查原始社会后期和商周时期的文化内涵以及空间分布规律,理解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特征
考点预测
考查夏、商、西周的国家治理体系,特别注意分封制是如何推动开疆拓土、民族交融与文化认同的
春秋战国时期贵族政治变迁的趋势、民族交融,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可能成为新的命题点
多注重对诸子百家思想观点的比较,进行纵向和横向比较。特别注意诸子百家思想促进中国文化认同意识的形成与发展的考向
高考试题多创设新情境考查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措施及对其治国理政思想的认识
从史学研究角度考查汉代的科技成就
03/高频考点
考点二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转型
考点三 汉代巩固“大一统”的措施及影响
考点一 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起源
【要点知识解密】
【高考真题解密】
【2024命题预测】
考点一
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起源
【要点知识解密】
1.如何理解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
多元性 (1)从文化遗存看,有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河姆渡文化、龙山文化、红山文化和良渚文化等。
(2)从文化的特点看,不同地域有不同的特征,如农作物种植上为南稻北粟。
(3)从区域分布看,涉及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和辽河流域等
一体性 (1)从社会生活看,各地有共同点,如制作陶器、从事原始农业、饲养家畜、定居生活等。
(2)从遗存分布看,中原地区是中华文明起源的核心地区
约250万年前
1万年前
新石器时代
旧石器时代
原始人群
母系氏族社会
父系氏族社会
采集渔猎 群居生活
学会用火 直立行走
共同劳动 财产共有
尚未产生贫富分化
私有制产生
贫富分化
部落联盟、万邦时代
新石器时代晚期
旧石器时代晚期
2. 两个时期、三个阶段
新旧石器时代的对比 旧石器时代 新石器时代
时间 距今约250万年-1万年 距今约1万年前,进入新石器时代
主要文化遗存 元谋人和北京人遗址 红山文化、龙山文化、仰韶文化、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等
生产工具 打制石器 磨制石器
社会形态 从氏族到部落 从部落到国家
生产生活方式 采集渔猎 走向农耕定居
2. 两个时期、三个阶段
【高考真题解密】
命题点01:文明起源的推动力
(2023·全国新课标卷·01)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南方的良渚文化与北方的龙山文化都呈现出向更高社会阶段发展的迹象,这主要表现在( )
A.公共墓地出现 B.农业的产生 C.贫富分化加剧 D.文字的使用
氏族血缘观念的集中体现
产生于新时期时代
不是“更高社会阶段”的主要表现
√
【核心点拨】本题考查生产力的影响。理解“更高社会阶段”这一关键词;要判断新石器时代晚期这一阶段相对于旧石器时代,生产力有所发展和进步,私有制产生,阶级分化和贫富分化明显。故选C。
命题点02:文明起源的特征
(2023·湖南高考·1)湖南澧县城头山古城遗址距今约6000年,是中国迄今已知最早的新石器时代城址。城址内外发掘出大片房屋建筑遗迹、多座陶窑以及中国迄今已知最早的祭坛和古稻田。这说明( )
A.城市是最早出现的人类文明要素 B.长江流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
C.古城先民已摆脱对渔猎采集的依赖 D.遗址所处时代已迈入阶级社会门槛
金属工具的出现是最早文明要素
过于绝对
中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夏朝公元前BC2070,距今约4100年
√
【核心点拨】本题考查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理解“迄今已知最早的新石器时代城址”、“迄今已知最早的祭坛和古稻田”这一关键词:得出城头山古城遗址与同时期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等遗址都是孕育中华文明的摇篮,理解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特征。故选B。
命题点03:石器时代的文化预存及其影响
(2021·辽宁高考·1)如图为浙江杭州严家桥良渚文化遗址出土的距今约4000年的双钱结藤编残件图。它体现了( )
A.历史传承与民族认同的统一 B.社会组织的复杂
C.劳动技能与艺术审美的结合 D.等级秩序的确立
【核心点拨】本题考查石器时代的文化预存及其影响。理解“约4000年的双钱结藤编残件图” 这一关键词:双钱结藤编残件既体现了编织过程中的结绳技能,又体现出作为艺术品所具有的审美价值,故选C。
民族认同是指该民族人民对自己民族特有文化风俗的认同
无法证实当时社会组织情况
等级秩序指的是社会等级地位、统治等级地位
√
【2024命题预测】
黄土高原北部的石峁古城属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石峁居民利用谷物发芽和酒曲等方法,酿造出以黍、小麦、水稻、百合、芡实、野豌豆等为原料的多种酒类,其酿造方法和原料与新石器时代早、中期黄河中游地区基本一致。这一现象反映出( )
A.原始农业的多地起源 B.生产领域的专业分工
C.区域文化的传播交流 D.酿酒技术的发展成熟
考向01 通过“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考查“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特征”
C
考向02 通过“马家窑文化遗址的墓葬”考查“私有制、阶级与国家之间的关系 ”
甘肃、青海一带发现的距今4500年前的马家窑文化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的墓葬。这些墓葬中出现了合葬墓24座,其中有数座为夫妻合葬。在马家窑的一座个人墓葬里,发现的陪葬品仅陶器就有91件。据此可知,马家窑文化( )
A.出现阶级分化 B.父权制已取代母权制
C.萌生出私有制 D.具备国家的初始形态
C
考点二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转型
【要点知识解密】
政治 各国通过变法改革,寻求富国强兵的道路;官僚制出现,为中央集权政治的巩固和发展提供了制度上的有效保障;郡县制逐步取代分封制,是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由奴隶制贵族政治向封建官僚政治演变
经济 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提高了生产力,社会经济得到发展;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逐步确立,以小农经济为主体的农耕经济开始形成
思想 礼乐制度崩溃,形成了百家争鸣局面,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在政治学、哲学、伦理学等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的基础
教育 从西周到春秋时期,教育一直被贵族垄断;春秋晚期,私学兴起,平民阶层获得受教育的资格
1.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转型
学派 代表人物 思想主张
儒家 孔子 ①政治思想(“仁”和“礼”,为政以德、以礼治国);②天命思想(敬鬼神而远之);③教育思想(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孟子 ①政治思想(仁政);②人性论(人性本善);③义利观(重义轻利)
荀子 ①天人观(“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②人性论(人性本恶);③政治思想(礼法并用)
道家 老子 ①哲学思想(“道”、朴素辩证法);②政治思想(无为而治)
庄子 ①哲学思想(齐物);②人生态度(逍遥);③天人观(天与人“不相胜”)
法家 韩非子 ①法、术、势相结合,建立一个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②变法革新。
墨家 墨子 ①兼爱;②非攻;③尚力;④节用、节葬;⑤尚贤
2.百家争鸣
拓展 先秦时期的“德治”与“法治”
项目 德治 法治
政治思想 “礼”是维持社会秩序的工具 “法”是维持社会秩序的工具
人性论 性本善 性本恶
统治方法 重视统治者的教化和道德 君主应当实现专制,提倡法、术、势
战争观 反对不义之战,希望实现礼治 主张武力统一,加强中央集权
拓展:诸子百家思想的相似性与差异性
要求统一的思想 春秋战国时期,由于诸侯分裂割据,人民渴望统一,诸子百家在自己的思想中都提出了统一的观念
爱民思想 法家的“爱民”是从法律与民众的关系着眼,儒家的“爱民”是从仁政入手,墨家的“爱民”源于兼爱,道家则立足于“无为”
限制君权 思想 孟子强调只有取得百姓的信任,方可以作为天子,天子不能为所欲为;法家提出法令高于君主,要求君主带头守法;老子认为统治者必须清静无为,努力克制自己的欲望,切忌过分压榨人民;墨子主张“尚贤”,在一定程度上有制约君权的作用
(1)相似性
治国理念 儒家主张“仁政”“德治”,反对严刑峻法;法家强调严刑峻法;道家主张“无为而治”
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荀子主张“制天命而用之”;而老子和庄子则主张顺应自然
人生态度 儒家主张积极入世,强调社会责任;道家则主张“逍遥”的人生态度,强调“超脱”;墨家提倡“非命”,即不从命;阴阳家主张“天命观”
(2)相似性
(2023·湖南高考·1)战国时期,关东六国国君任相多用其宗族及国人。数代秦王所用秦相,商鞅为卫人,楼缓为赵人,张仪、魏冉、范雎为魏人,蔡泽为燕人,吕不韦为韩人,李斯为楚人。据此可推知( )
A.秦国官僚制相对完善 B.秦国用人政策不断改变
C.六国严格遵行宗法制 D.法家人物在六国遭排挤
【核心点拨】本题考查战国时期分封制宗法制的瓦解。理解“六国任相多用其宗族及国人”“数代秦王所用秦相为关东六国人” 这一关键词,可知这与秦国变法较六国彻底相关,血缘政治体制崩溃,官僚政治制度基本确立,故选A项
关东六国有李悝变法、吴起变法等,只是没有商鞅变法彻底
偷换了概念
法家在各国都较受欢迎
√
【高考真题解密】
命题点01:战国时期变法运动
(2023·湖南高考·1)荀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儒家学者,他的学生韩非、李斯则是法家学派代表人物。下列能代表三人在治国方略上共同主张的是( )
A.“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
B.“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
C.“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D.“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核心点拨】本题考查百家争鸣。理解“荀子”“韩非、李斯法家学派代表” 这一关键词,可知儒家学派荀子,主张礼法并用、隆礼重法,他与法家学派代表人物韩非、李斯在治国方略的共同主张应体现在法家理念上, “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属于法家思想主张故选A项
儒家代表人物孟子的思想主张
√
命题点02:百家争鸣
孔子的“德治”的治国主
这属道家“无为而治”
【2024命题预测】
李悝变法提出“食有劳而禄有功,使有能而赏必行,罚必当”的名言;墨家提出“不党父兄,不偏贵富,不嬖颜色,贤者举而上之”的思想;名家邓析提出“无厚”主张,他说“君有三累……惟亲所信”。这反映出战国时期( )
A.主要思想流派阶级属性相同 B.思想领域趋同色彩明显加强
C.时局变动促进思想领域多元化 D.新兴阶层要求变革现实政治
考向01 从唯物史观角度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转型
D
考向02 从历史解释角度考查儒家和道家关于治国理念的差异
孔子重视礼,主张“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即“叛”,叛乱)矣夫”;庄子认为“礼者,道之华而乱之首也”。两位思想家对礼的认识反映了他们( )
A.阶级立场的不同 B.都旨在维护统治秩序
C.思想主张的趋同 D.都强调礼与法相结合
B
考点三
汉代巩固“大一统”的措施及影响
1.汉代巩固“大一统”的措施及影响
【要点知识解密】
(1)政治方面:
①改革官制,加强皇权。形成“中外朝”
②实行察举制,大量选拔人才,重视官吏的任用和考核,加强皇帝对地方官吏的控制。
③逐步削弱王国势力,汉武帝时推行“推恩令”,使王国问题得以解决。
④实行刺史制度,将全国分为13个州部,分设刺史,代表中央行使巡视监察权力。
察举制 中央和地方高级官员将经过考察的优秀人士推荐给朝廷,以备录用。
自下而上的选拔方式
征辟制 皇帝或地方官僚直接向当地有名望和才能的名士发起聘请,将其引入朝廷官僚系统。
自上而下的选拔方式
(2)经济方面:继续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实行均输平准、盐铁官营等经济政策,打击私营工商业者;同时加强对土地的管理。
【知识拓展】“盐铁官营”
“盐铁官营”政策是中国封建社会政府为打击富商大贾,增加财政收入而实行的对盐和铁的垄断经营政策。始于春秋战国时期,汉武帝时加强,此后历朝历代都不同程度地加强了盐铁专卖。盐铁专卖的收入是历代政府的重要财源,增强了政府对经济的控制,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商品流通及商业的发展。
(3)民族和对外关系方面:北击匈奴,派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中西交通道路“丝绸之路”,加强了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管辖,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得以巩固和加强。
(4)思想方面:尊崇儒学,提倡“大一统”思想,逐步确立了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适应了汉武帝时期的统治需要。
(1)儒家法律思想的实质是“德主刑辅”,礼法结合。它综合了道德教化和刑罚镇压的两种统治策略,这立法指导思想更适合统治阶级的要求。
(2)儒家法律思想中所强调的贵贱、长幼、亲疏有别,适合封建社会的等级制要求。
(3)儒家学说中所强调的“亲亲、尊尊”原则,适合中国封建社会的家族观念。
(4)从政治制度上看,中国封建社会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也需要运用儒家学说来体现法律的等级性、特权性,以此来保障官僚地主阶级的特权。
2.汉代的法律儒学化
董仲舒
春秋决狱:以儒家经义作为指导思想的审判方式
儒法合流,形成“德主刑辅”的封建正统法律思想
【高考真题解密】
(2023·广东高考·2)汉初儒家代表人物陆贾的《新语》云:“昔舜治天下也,弹五弦之琴,歌南风之诗,寂若无治国之意,漠若无忧天下之心,然而天下大治……故无为者乃有为也。”陆贾的上述思想( )
A.适应了休养生息的政治需要 B.契合了德法并用的治国理念
C.为尊崇儒术提供依据 D.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核心点拨】本题考查汉初“休养生息”的治国策略,理解汉初“故无为者乃有为也”这一关键词;判断陆贾借助帝舜治理国家的经验表达了休养生息、无为而治的治国理念,故选A项
尊崇儒术所强调的积极有为的思想相违背,
是对法家严刑峻法和儒家积极有为思想的修正
减少对地方的干预,助长了地方势力的膨胀
√
命题点01:汉初国家治理措施
命题点02:从关注民生角度考查汉武帝经济政策的特点
(2022·湖南高考,2)汉武帝南征北伐,东巡西幸,奢靡无度,致府库告竭,遂用聚敛之臣,“至于卖爵、更币、算车船、租六畜、告缗、均输、盐铁、榷酤,凡可以佐用者一孔不遗,独于田租不敢增益”。武帝此举( )
A.体现以农为本 B.服务于汉初战事
C.意在藏富于民 D.解决了财政危机
【核心点拨】本题考查汉武帝汉武帝时期采取的经济措施,理解汉武帝聚敛财富解决财政危机,用尽了各种手段,但唯独没有增加田租这一关键词;判断当时坚持以农为本的治国理念故选A项
目的是解决“……奢靡无度,致府库告竭”的问题,
汉武帝时期已经是西汉的中期
单凭题干信息不能得出“解决了财政危机”的结论
√
命题点03:通过解读史学文献考查汉代思想
(2022·辽宁卷·2)《史记》《汉书》《后汉书》等文献中常见有“四海之内”“六合同风”“九州共贯”“方内安宁”“日月所照”等类似表述。这反映了汉代( )
A.边疆治理趋于完善 B.地方行政制度的发展
C.“大一统”的政治理念 D.“华夷之辨”的思想意识
【核心点拨】本题考查两汉文化,理解材料中的“四海、六合、九州、方内”关键词,这些等信息明显具有天下归一的理念,再结合汉代大一统盛世局面的形成等知识,可以确定答案选C项
汉代边疆治理相对后世只是刚起步远未达完善程度
材料也没有明确区分汉族与少数民族关系问题
未涉及地方行政制度
√
【2024命题预测】
汉武帝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年)诏曰:“今遣博士大夫等六人分循行天下,存问鳏寡废疾,无以自振业者贷与之……详问隐处亡位(被埋没而不任用的人),及冤失职,坚(奸)猾为害,野荒治苛者,举奏。”这可以用于说明,汉武帝时期( )
A.政府施政以救济为核心 B.中央监察权力下移
C.地方社会秩序日益紊乱 D.重视整顿地方吏治
考向01 从加强集权角度考查汉朝对地方的治理
D
考向02 从汉代儒家的发展考查汉武帝时期统治思想的转变
汉代太学五经博士享有较高的政治、经济待遇,地位很高,属于“高官厚禄”之爵。朝廷还为博士制作衣冠,经常赏给博士酒肉“劳赐”,表示尊师重道。加之汉代太学博士负有参政、议政等职责,使得太学博士成为受人仰慕的职位。汉代这些做法( )
A.表明政府注重民众教育 B.促进了儒学思想的传播
C.说明博士具有行政权力 D.弘扬了社会的清议之风
D
04/核心素养·史料实证
【史料阅读】
天生民而立之君,使司牧之,勿使失性。有君而为之贰,使师保之,勿使过度。是故天子有公,诸侯有卿……以相辅佐也。善则赏之,过则匡之,患则救之,失则革之。
——《左传·襄公十四年》
如何对不同的史料进行归类?
①②③④
实物史料
文献史料
其他史料
·
认识不同的史料及其价值
【史料阅读】
天生民而立之君,使司牧之,勿使失性。有君而为之贰,使师保之,勿使过度。是故天子有公,诸侯有卿……以相辅佐也。善则赏之,过则匡之,患则救之,失则革之。
——《左传·襄公十四年》
文献史料:史书、档案文书、报刊、碑铭简牍等。
实物史料:遗址、遗迹、器物、建筑物等。
口述史料:神话、传说等;回忆录与其他口述史记录。
图像史料:照片、古地图、绘画等。
考证历史之法——“二重证据法”
纸上之材料(文献资料)
+地下之新材料(考古资料)
=实证
认识不同的史料及其价值
05/创新好题·分层练——见Word
谢谢您的观看专题01
先秦至秦汉:中华文明的起源到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内容概览
A·高考真题争满分
【命题点01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命题点02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命题点03 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秦汉】
B·核心素养拿高分
【命题点01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1.(2023·辽宁高考·1)1955年,在今辽宁省朝阳市喀左县出土一批西周青铜器,其中一件盂造型雅致、纹饰精美,刻有“匽侯”等文字。“匽侯”即为“燕侯”,是周初分封的诸侯,封地在蓟。这反映了( )
A.青铜器的普遍使用 B.燕文化影响到辽西地区
C.分封制的日趋完善 D.诸侯祭祀礼仪活动频繁
【答案】B
【解析】据材料“今辽宁省……周初分封的诸侯”可知,辽宁朝阳市(属于辽西地区)出土了周初诸侯国燕国的青铜器,反映了西周礼乐文明通过分封制传播到了辽西地区,故选B项;“普遍”说法错误,材料强调一批青铜器中的一件,而不是强调数量多,排除A项;材料强调燕国青铜器的出土地点,可以体现燕国疆域大体范围,但不能说分封制“日趋完善”,排除C项;材料体现了青铜器的造型纹饰和文字,没有断定其功能为祭祀用具,排除D项。
2.(2023·广东高考·1)有学者认为西周时期周王能干预诸侯国的内政,下列史料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
A.《礼记》记载诸侯国君必须定期朝觐周王
B.《诗经》记载周王派遣官员协助诸侯国君营建都城
C.西周士山盘铭文记载周王命士山向诸侯国征收贡纳
D.西周豆闭簋铭文记载周王命豆闭掌管某诸侯国军事
【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西周豆闭簋属于一手实物史料,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周王命豆闭掌管某诸侯国军事”说明当时周王可以通过干预地方诸侯的人事任免,来干预地方诸侯国的内政,故选D项;诸侯国君朝觐天子是分封制前提下,地方诸侯本来的义务,不属于地方诸侯国的内政,排除A项;“协助诸侯国君”说明周王派遣的官员只能起到外在协助的作用,无法体现干预内政的特点,排除B项;诸侯国向中央政府缴纳贡赋是地方诸侯应尽的义务,不属于诸侯国的内政范围,排除C项。
3.(2023·全国高考新课标卷·24)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南方的良渚文化与北方的龙山文化都呈现出向更高社会阶段发展的迹象,这主要表现在( )
A.公共墓地出现 B.农业的产生 C.贫富分化加剧 D.文字的使用
【答案】C
【解析】据材料“新石器时代晚期......更高社会阶段”可知,新石器晚期生产力的发展和进步,推动了生产关系的变化,引发贫富分化和阶级分化,促使新石器时代的文化向更高社会阶段发展,这里的向更高级社会阶段发展的迹象是指人类从原始部落走向阶级社会,故选C项;进入新石器时代后,人们有了比较固定的氏族聚落,氏族公共墓地的出现是氏族血缘观念的集中体现,因此,公共墓地的出现不能呈现出阶级差别和向更高的社会阶段发展,排除A项;农业的产生时间早于良渚文化和龙山文化的时间,此时仍然处于原始社会时期,不能说明人类社会向更高的阶段发展,排除B项;目前已知我国最早使用的文字是商代的甲骨文,良渚文化与龙山文化时期并未出现确切的文字使用,排除D项。
4.(2022·天津高考·1)考古研究表明,在今渤海至泰山之间的海岱地区出土了具有代表性的鬻、觚等陶质酒器,这种器型的酒器后来也出现在五帝后期中原地区文化遗址中。这可用于说明( )
A.良渚文化的传承 B.红山文化的传承
C.龙山文化的传承 D.巴蜀文化的传承
【答案】C
【解析】由“今渤海至泰山之间的海岱地区”可以得出,这是今天山东地区,其“出土了具有代表性的鬻、觚等陶质酒器”“后来也出现在五帝后期中原地区文化遗址中”,说明这是新石器时代的山东龙山文化在中原地区的传承,故选C项;由“今渤海至泰山之间的海岱地区”、“五帝后期中原地区”可以得出,题干所述为北方黄河流域地区,良渚文化位于南方的浙江地区,二者在地理区域上不一致,排除A项;红山文化是在东北辽河流域,与今天山东地区不一致,排除B项;巴蜀文化位于今天西南的四川地区附近,与今天山东地区不符,排除D项。
5.(2022·北京高考·1)近年,考古工作者在江西国字山发现了战国中期的大型墓葬。该墓葬具有突出的越文化特征,同时又有楚文化和江淮文化等文化因素,墓葬形制也与中原墓葬有相似之处。此考古发现( )
A.印证了“春秋五霸”的政治格局 B.反映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特点
C.证明中原率先成为中华文明核心 D.说明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已经建立
【答案】B
【解析】“多元”指中华民族起源的多元,“一体”指中华民族共同体,该战国时期的墓葬具有越、楚和江淮文化等多种文化因素交融共存,其墓葬形制也与中原墓葬有相似之处,反映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特点,故选B项;“春秋五霸”是春秋时期相继称霸主的五个诸侯,主流说法为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与材料无关,排除A项;没有比较,无法得出“中原率先成为中华文明核心”的结论,排除C项;秦朝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排除D项。
6.(2021·福建高考·1)关于夏朝,先秦文献多次言及“夏”“有夏”;20世纪50年代以来,学者们开展了一系列考古实践,以探索“夏墟”的存在。这反映了( )
A.先秦文献的可靠性 B.出土古文字材料的关键性
C.考古发掘的重要性 D.文献与实物互补的必要性
【答案】D
【解析】据材料“先秦文献多次言及‘夏’‘有夏’……考古实践,以探索‘夏墟’的存在”可知文献与考古实物互证历史事实,故选D项;先秦文献在久远的历史传承中容易遗失和误传,排除A项;材料中提及考古实践,没有直接指明“出土的文字材料”,排除B项;材料中提及文献材料,以偏概全,排除C项。
【命题点02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1.(2023·海南高考·1)据《史记·周本纪》载,周武王“率戎车三百乘,虎贲三千人,甲士四万五千人,以东伐纣”。而战国晚期,秦、齐、楚等诸侯国都拥有人数近百万的军队,连七国中最小的韩国也有30万兵力。这一变化主要是因为( )
A.军事理论的形成 B.生产方式的变革
C.政治制度的演进 D.地形地势的利用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技术的推广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个体劳动取代了集体劳动,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繁荣,促进了社会人口的增长,也助推了当时社会矛盾规模的扩大,故选B项;军事理论只能影响作战的方式,对战争的规模的影响有限,排除A项;按照唯物观的相关原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当时社会政治制度的演进也是建立在生产力发展和经济繁荣的基础上,排除C项;地形地势属于客观自然条件,短时期内很难发生明显变化,对当时人口规模和社会冲突的影响有限,排除D项。
2.(2023·全国甲卷·24)西周分封制下,诸侯国君爵位由高到低称为公、侯、伯、子、男。楚国先祖在西周初被封以“子男之田”,春秋时期,楚国国君自称为王,称霸中原,争当华夏盟主,孔子编撰《春秋》,仍坚持称楚王为“楚子”。孔子此举目的是( )
A.实录历史事实 B.提升周王权威 C.维护等级秩序 D.强调文化差异
【答案】C
【解析】由材料“孔子编撰《春秋》,仍坚持称楚王为楚子”可知面对礼崩乐坏的社会现实,孔子不承认违背礼教秩序的行为,极力维护西周礼乐制下的等级秩序,故选C项;材料中楚国国君已经自称为王,而孔子坚持称其为“楚子”,“实录”表述错误,排除A项;孔子维护的不仅仅是周王的权威,而是整个社会的等级秩序,排除B项;楚国位居南方,楚王以王自居,意欲称霸中原,体现出对中原文化的认同,排除D项。
3.(2022·河北高考真题·1)“太子”在周代是对天子、诸侯权位继承人的称谓。该词在西周时期青铜器铭文和其他文献中绝少见到,而在春秋时期开始频繁出现。这一现象( )
A.反映社会尊卑有序 B.表明分封制逐渐瓦解
C.体现权力过渡平稳 D.说明宗法制遭到破坏
【答案】D
【解析】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宗法制指的是为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将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结合起来的一种制度,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西周时期的天子和诸侯继承上,较为严格的执行嫡长子继承制,嫡长子即为太子,所以太子一词“文献中绝少见到”,春秋战国时期,宗法制遭到破坏,嫡庶之争、庶子受封的情况增加,天子、诸侯的继承人出现变化频繁的情况,使得太子一词“频繁出现”,故选D项;太子一词在文献中由“绝少见到”到“频繁出现”,体现的是天子、诸侯继承上,宗法制遭到破坏,出现嫡庶之争、庶子受封的情况,冲击了分封宗法制度下的尊卑制度,排除A项;分封制,又称封邦建国,是周王室将亲族和功臣分派到各地,广建封国的制度,材料反映的是宗法制遭到破坏,与分封制没有直接关系,且据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时期分封制并未“逐渐瓦解”,排除B项;材料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宗法制遭到破坏,嫡庶之争、庶子受封的情况增加,体现出权力过渡并不平稳,排除C项。
4.(2022·重庆高考·1)有学者指出,“德”的观念至少在西周已经产生,它既是一种个人的品德,又与天命有关。春秋时期,“德”的神秘意味开始减弱,更强调人的品德和理性,如文献记载:“鬼神非人实亲,惟德是依。”推崇文献中这一观点的先秦思想流派是( )
A.墨家 B.兵家 C.儒家 D.法家
【答案】C
【解析】材料中围绕“德”的观念的转变,春秋时期的“德”强调品德、理性,问的是推崇这一观点的先秦思想流派,结合所学知识易得,儒家思想中强调“德”,故选C项。墨家推崇“兼爱”“非攻”等,排除A项;兵家主要为军事思想,排除B项;法家崇尚法治,排除D项。
5.(2022·山东高考·1)战国时期,法家两大派之一的田齐法家主张“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群臣不用礼仪教训则不祥。”这反映其思想特点是( )
A.尚法存礼 B.尊法敬天 C.崇德重法 D.外儒内法
【答案】A
【解析】“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大意是君臣上下无论地位贵贱都服从法律;“君臣不用礼仪教训则不详。”说明法家主张君臣需要用礼仪来教育百姓,不然则不详,即尚法存礼,故选A项;中国古代流行自然崇拜,以后发展为对最高神天的崇拜,敬天成为古老的自然崇拜仪式之一,材料不涉及敬天,排除B项;崇德指崇尚道德,推崇德行,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外儒内法是一种中国从汉代到清代长时间内国家政权实行的一系列国家政策的内在指导思想。即表面上推崇儒家思想,但是实际操作上也依赖法家的思想,往往是儒法结合、儒法互济,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
6.(2022·湖南高考·1)儒家起于鲁,传布于齐、晋、卫;墨家始于宋,传布于鲁、楚、秦;道家起源于南方,后在楚、齐、燕有不同分支;法家源于三晋,盛行于秦。这( )
A.促进了政治统一 B.维系了“学在官府”的局面
C.冲击了贵族政治 D.导致了各诸侯国之间的矛盾
【答案】C
【解析】儒、墨、道、法等学派的出现本身是私学兴起和发展的表现,其传播更是冲击了“学在官府”的局面,贵族政治是与“学在官府”局面相统一的,“学在官府”的局面被冲击,就等于冲击了贵族政治,故选C项;题干中提到儒家、墨家、道家、法家分别产生于不同的地区,传播的区域有重合、也有不同,这就导致了有的地区多种学派共同存在,有的地区只有一种学派,这样发展的结果是各诸侯国的思想并不统一,而思想不统一是不利于政治统一的,所以不能说上述现象促进了政治统一,排除A项;儒、墨、道等学派的出现本身是私学兴起和发展的表现,而私学的出现冲击了“学在官府”的局面,所以并不是维系了“学在官府”的局面,排除B项;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之间的矛盾主要是围绕土地和人口,或者说是围绕争夺霸权,而不是围绕思想学派的争夺,而当时各诸侯国多采用法家思想作为治国思想,所以围绕民间思想的传播并不会导致各诸侯国之间的矛盾和争夺,排除D项。
【命题点03 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秦汉】
1.(2023·山东高考·2)先秦贵族尚马车,贱牛车,此风秦汉犹存。及至东汉晚期,天子至士因牛车慢、稳、宽敞、严密,可障帷设几、任意坐卧而竞相乘坐,出行乘牛车遂成为一种风尚。这种“风尚”反映了( )
A.政治衰颓的时代景象 B.戒奢尚俭的社会风气
C.重农崇耕的思想观念 D.豪强势重的政治现实
【答案】A
【解析】据题干“慢、稳、宽敞、严密”、“可障帷设几、任意坐卧”可知,在东汉后期,从统治者到士大夫阶层都竞相追求享受,体现出此时期政治的衰颓现象,故选A项;据题干“任意坐卧”可知从统治者到士大夫阶层都追求个人享受,与“戒奢尚俭”无关,排除B项;虽然牛是当时农业耕种的主要动力,但是题干述及的却是“牛车慢、稳”,而不是强调耕牛的作用,排除C项;据所学可知,在东汉后期,社会确实出现了地主豪强政治,如地主庄园经济、拥兵自重等,但是题干所述现象(天子至士……出行乘牛车遂成为一种风尚)与地主豪强政治无关,排除D项。
2.(2023·海南高考·2)据东汉《乙瑛碑》载,鲁相乙瑛向朝廷陈请,为孔庙增设一名百石卒史来守庙并掌管礼器(流程如图1)。这一史实最适合用来说明,当时( )
图1
(注:①—⑦表示处理此事的先后步骤)
A.国家行政中枢权力的逐渐扩大 B.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日益巩固
C.传统社会道德秩序的渐趋规范 D.封建国家不同职能的有效履行
【答案】D
【解析】据图片信息,从鲁相乙瑛向朝廷陈请到三公进行调查核实,再到三公向尚书传达请求,经皇帝裁决,尚书将皇帝决策结果经三公传达到地方执行,并将执行情况汇报三公,整个过程体现出三公、尚书、皇帝和地方官员之间的不同职能与相互配合,以确保整个国家机器良性运转,故选D项;东汉时期国家的行政中枢是尚书台,但是材料中尚书台只是负责信息的上传下达,无法体现权力扩大,排除A项;东汉时期,在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的背景下,地方豪强地主势力不断扩大,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逐渐受到冲击,排除B项;材料主要强调的是国家职能部门的运转关系,而不是传统道德秩序的执行情况,排除C项。
3.(2023·湖北高考·2)司马迁认为,在推翻秦王朝过程中,项羽是天下诸侯的盟主,“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故而在《史记》中将项羽列入本纪。唐代史学家刘知几则指出:“霸王者,即当时诸侯。诸侯而称本纪,求名责实,再三乖谬。”两者认识不同的根源在于( )
A.史书编纂体例的选择 B.正统观念的左右
C.历史叙述原则的取向 D.情感倾向的影响
【答案】C
【解析】由材料“在《史记》中将项羽列入本纪”“诸侯而称本纪,求名责实,再三乖谬”可知司马迁基于项羽对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故将项羽列入本纪,而刘知幾认为必须身为天子才能立为本纪,如果身为诸侯,就绝无设为本纪之理,所以两者认识不同的根源在于历史叙述原则的取向,故选C项;材料中没有涉及刘知幾对史书编纂体例的选择,排除A项;正统观念主要是指能够一脉相承,并且能够统一全国的某个政权的合法性,与材料“在推翻秦王朝过程中,项羽是天下诸侯的盟主”不符,排除B项;材料“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霸王者,即当时诸侯。诸侯而称本纪,求名责实,再三乖谬”属于叙事原则而非情感因素,排除D项。
4.(2023·全国高考新课标卷·26)汉武帝时设置十三州部,州部可以推举秀才。东汉,“州里”“州闾”“州党”等语汇逐渐行用,意为同乡,州刺史被尊称为“使君”。东汉后期,以州为中心的地域观念逐渐形成,这在当时( )
A.推动了察举制度的形成 B.不利于统一国家的巩固
C.有利于抑制豪强的势力 D.强化了监察制度的效力
【答案】B
【解析】据材料“以州为中心的地域观念逐渐形成”可知,东汉后期,刺史开始成为一州的军政长官,正式跃升为长史、太守的上级,州作为行政区出现,原本的“十三州”监察区开始正式成为行政区划,州刺史和州牧权力大增,以州为中心的地域观念逐渐形成,不利于统一国家的巩固,故选B项;察举制,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确立于汉武帝时期,这与题中东汉时期的时间不符,排除A项;东汉后期各州刺史、州牧全面掌握辖区内军政财大权,于中央而言,不利于抑制豪强的势力,排除C项;据材料“州刺史被尊称为‘使君’”可知,此举增强了地方州长官的权利,弱化了监察制度的效力,排除D项。
5.(2022·江苏高考·2)汉初,朝廷让功臣和他们的子弟们占据要津,但具体政务依然委之文吏,把“能书会计”和“颇知律令”规定为文吏的基本技能。由此可知,汉初( )
A.选官重视品德才能 B.将儒学作为主导思想
C.注重任用专业吏员 D.皇权与士族相互依赖
【答案】C
【解析】据材料“但具体政务依然委之文吏,把‘能书会计’和‘颇知律令’规定为文吏的基本技能”,可知汉初具体政务由具备一定专业技能的文吏担任,说明汉初注重任用专业吏员,故选C项;察举制重视品德才能,排除A项;汉初的主导思想是黄老之学,排除B项;魏晋南北朝时皇权与士族相互依赖,时间不符,排除D项。
6.(2023·海南高考·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
“古典”指以“六经”为代表的先秦典籍。《史记》太史公曰:“书缺有间矣。”唐司马贞解释说:“言古典残缺有年栽,故曰有间。”《后汉书》称孝明皇帝“垂情古典,游意经艺……正坐自讲,诸儒并听”。
有学者提出,对“中国古典”的学术研究可称为“中国古典学”,它至少涵盖三个层面。其一,商周文献、诸子之学、秦汉典籍,以《汉书·艺文志》中所列六类书目为代表。其二,与典籍相关的文字学,如陶玉石器上的刻划文字、甲骨文、金文、简帛文字、两汉今古文以及相关的音韵学、训诂学,以汉代的《尔雅》《释名》《说文解字》为代表。其三,以传世经典与文字资料为线索,充分利用考古资料,统合研究“中国古典”,如古代文明、思想文化、学术史研究等。
有西方学者认为,从西周到魏晋时期为中华文明的“古典时代”。进入古典时代后,技术发展使得农业和整个文明的扩展速度与强度都大大超越过去。秦汉帝国确立了其后中华文明发展的基本要素。该文明要素的结构不仅包括庞大官僚体系和国内服务系统,还包括把这个广大的文明连接起来的道路和运河,支持着农业基础的灌溉网络,以及保护中国内地免于游牧民族袭扰的庞大的边墙。正如这些成就所表明的,中华文明是全部人类历史上最具创造力和影响力的文明之一。
——摘编自《百年考古推动中国古典学步入黄金时代》《全球文明史》等
(1)根据材料,概括“中国古典学”的研究对象。(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在“古典时代”的开创性贡献。(8分)
【答案】(14分)
(1)先秦及秦汉典籍;文字学、金石学、音韵学、训诂学;考古资料;等等。
(2)宗法分封制,中央集权制,统一多民族国家;铁犁牛耕,小农经济;甲骨文、金文等;百家争鸣,儒学成为主流思想;长城的修建等。
【解析】
(1)据材料“以‘六经’为代表的先秦典籍”“其一,商周文献、诸子之学、秦汉典籍”可知研究对象包括了先秦诸子百家和经典文献,以及秦汉时期的典籍;据材料“与典籍相关的文字学……刻划文字、甲骨文、金文、简帛文字……音韵学、训诂学”可知传统的文字学、金石学、音韵学、训诂学也是“中国古典学”的研究对象;据材料“以传世经典与文字资料为线索,充分利用考古资料”可知考古资料具有较高的可靠性,能为学术研究提供很强的史料支撑,也是“中国古典学”的重要研究对象。
(2)结合所学知识,中国在“古典时代”的开创性贡献涉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对国家后期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从制度创新的角度来看,据材料“包括庞大官僚体系和国内服务系统”可知秦朝创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西周时期开创了分封制、宗法制和礼乐制,奠定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础;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据材料“技术发展使得农业和整个文明的扩展速度与强度都大大超越过去”可知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铁制农具和牛耕技术,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小农经济逐渐形成,成为中国古代的基本经济形态;从文化发展的角度看,先秦时期的甲骨文、金文奠定了汉字发展的基础,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是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汉武帝通过尊崇儒术使儒学成为后世封建统治的主流思想;从民族关系来看,在长期民族交融和大一统的环境下,各个民族相互融合,出现了华夏认同,奠定了古代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基础;从国家基础设施发展来看,据材料“支持着农业基础的灌溉网络,以及保护中国内地免于游牧民族袭扰的庞大的边墙”可知先秦至秦汉时期,国家修建了大量的水利工程和交通网络,还建立了长城,用于抵御少数民族袭扰,维护中原地区社会秩序的稳定。
一、选择题
1.(2024·江西赣州南康区检测一·10)新石器时代,先民们在思考如何发展农事生产以满足生存需要时,逐步认识到“天时”的重要性,于是形成了天象观测的传统。如距今5300年的青台遗址遗存中,指导农业的“斗柄授时”证明当时已观测出“北斗”天象。这表明我国原始农业( )
A.呈现出精耕细作的特征 B.提升了历法的准确程度
C.加速了早期国家的形成 D.促进了早期文明的发展
【答案】D
【立意】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与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的素养。
题干中有时空(距今5300年))考查学生的历史解读能力(这表明),同时对我国原始农业先进性的了解有助于家国情怀的素养培养。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天象观测”属于人类创造的科学文化,是文明的组成部分,材料中新时期时代“指导农业”的“斗柄授时”证明当时已观测出“北斗”天象,表明我国原始农业促进了早期文明的发展,故选D项;精耕细作是中国古代农业的生产模式,指的是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劳动和技术,进行细致的土地耕作,最大限度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形成条件是铁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而新石器时代是原始农业,农业的主要特征是粗放式的刀耕火种,排除A项;新石器时代先民认识到“天时”的重要性,注重观测天象,但不能说明当时已经有了“历法”和“历法的准确程度提升了”,夏朝的夏历又称农历是我国最早的历法,排除B项;材料主旨是原始农业促进了早期文明的发展,并无直接证据表明天象观测加速了早期国家的形成,排除C项。
2.(2024·江西部分学校10月联考·2)图1所示是出土的西周中晚期青铜器——格伯簋,其内底有铭文83字,记述格伯以三十亩土地交换倗生的四匹马,双方剖木为证,并在书记官吏的见证下确定了土地的界域,倗生遂作此簋以记录田产。该铭文反映出西周( )
图1
A.分封制度推行受阻 B.青铜铸造水平较高
C.井田制度受到冲击 D.文字向简约化发展
【答案】C
【立意】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与时空观念、史料实证的素养。
题干中有时空(西周)),有史料(青铜器——格伯簋)考查学生的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解析】 据材料“记述格伯以三十亩土地交换倗生的四匹马”并结合所学可知,商和西周实行奴隶主土地国有制,周天子名义上占有全国的土地和臣民,土地不能随意买卖,材料表明西周中晚期出现了土地交易现象,反映了当时的奴隶主土地国有制受到了破坏,故选C项;分封制分封的对象是与周天子有血缘关系的同姓贵族、异姓功臣或旧贵族,材料反映的是民间交易行为,与贵族没有直接关系,排除A项;青铜器本身体现了青铜铸造水平,但铭文无法反映青铜铸造技术,排除B项;文字简约化是一个过程,仅凭一篇铭文看不出文字发展的历程,排除D项。
3.(2024·河南信阳一模·1)许倬云在《中国古代社会史论一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流动》一书中统计了战国时期主要诸侯国的宰相人数及出身(见下表)。表中情况反映了( )
赵国 赵国 齐国 秦国 楚国 韩国 魏国 燕国
宰相人数 13 9 18 7 12 18 不详
出身 宗法贵族 5 8 5 3 11 9 不详
寒微之士 8 1 13 4 1 9 4
A.礼崩乐坏,陪臣执国命 B.贵族政治走向官僚政治
C.天下为公,选贤任能 D.任人唯亲转向任人唯贤
【答案】D
【立意】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与时空观念、史料实证的素养。
题干中有时空(春秋战国),有史料(战国时期主要诸侯国的宰相人数及出身表)考查学生的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解析】据表格数据可知,春秋战国时期,出身寒微的宰相人数增加,且一些诸侯国甚至超过一半,体现了当时对出身寒微的士人的相对重视,侧面反映了当时诸侯纷争的背景下各诸侯国不拘一格重用人才的现象,即任人唯贤,故选D项;“陪臣执国命”的意思是出身低微的人控制君王,发号施令,材料仅体现宰相出身,看不出其“控制君王”,排除A项;贵族政治走向官僚政治的标志是郡县制的确立,与材料中宰相出身及人数等信息无关,排除B项;宰相出身寒微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选贤任能,但天下为公是指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C项。
4.(2024·安徽九师联盟10月检测·3)荀子认为:“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据此可知,荀子追求( )
A.构建出森严的封建秩序 B.引导人们遵循宗法制度
C.礼法并施构建社会秩序 D.以德治国遏制兼并战争
【答案】C
【立意】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与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的素养
题干中有时空(荀子:战国),考查学生的解读历史信息(荀子的主张)、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唯物史观(社会意识反映了社会存在)。
【解析】材料中荀子的意思是顺从人的本性和情欲,就一定会发生争夺从而引起暴乱,要通过师长和法制的教化、礼义的引导,才能维持正常秩序,实现社会的稳定,由此可知荀子主张对人民施以教化,使其明礼,用礼仪规范对其起到教化的作用;在礼仪教化的同时制定法律,对于违反礼仪教化的人予以制裁,用刑罚来禁止人们犯罪,这体现了荀子“倡导礼法并施”的思想,故选C项;封建秩序形成于秦朝,与荀子所处的战国时代不符,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礼法并施以维护社会秩序,没有提及体现血缘关系的宗法制度,排除B项;以德治国无法遏制战国时期各个诸侯的兼并战争,D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
5.(2024·广西北海一模·2)下表是汉武帝时期制定的刺史“六条问事”制度。据此可知,汉代刺史制度( )
一条 强宗豪右,田宅逾制,以强凌弱,以众暴寡
二条 二千石不奉诏书,遵承典制,倍公向私,旁诏守利,侵渔百姓,聚敛为奸
三条 二千石不恤疑狱,风厉杀人,怒则任刑,喜则任赏,烦扰苛暴,剥戮黎元
四条 二千石选置不平,苟阿所爱,蔽贤宠顽
五条 二千石子弟恃怙荣势,请托所监
六条 二千石违公下比,阿附豪强。通行货赂,割损政令
A.使刺史拥有超越一切的权力 B.是地方行政体制完善的标志
C.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D.遭到了地主豪强的强烈抵制
【答案】C
【立意】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与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的素养。题干中有时空(汉武帝时期),有史料(“六条问事)考查学生的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解析】 据材料刺史的“六条问事”制度,表格里刺史的“六条问事”详细地规定了刺史监察的范围,例如豪强地主、地方官员及其亲族等,刺史制度是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一项重要措施,其设置有利于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故选C项;刺史虽然有很大的监察权,可并不代表拥有超越一切的权力,该说法过于绝对化,排除A项;汉武帝时期设立的刺史制度属于监察体制的范畴,不是地方行政体制,且地方行政体制是不断在演变的,完善的标志说法错误,排除B项;据材料刺史以“六条问事”对地方进行监察,监察的对象不仅仅是地主豪强,还有地方官员,是否遭到地主豪强的抵制无法根据材料判断出来,排除D项。
6.(2024·江苏淮安五校联盟10月调研·1)“中国”一词,目前最早见于西周初期的青铜器“何尊”铭文,其铭辞曰“余其宅兹中国”。西汉中后期的铜镜中,亦开始出现“中国”,如“游中国”“中国安宁兵不扰”“中国大宁”等。东汉时期,此类铜镜铭文得到延续。结合下列图文可知,这类铜镜的出土( )
注:陕西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馆收藏的汉代铜镜,镜背铸有47字铭文,其中包含意义非凡的“人民昌、中国强”的吉语。
A.佐证汉代“中国”国家观念的形成 B.表明学术界对青铜时代的划分有误
C.印证汉代中央集权政策产生实效 D.彰显了汉代制镜师高超的雕刻技术
【答案】A
【立意】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与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家国情怀的素养。题干中有时空(西周、两汉),有史料(代铜镜)考查学生的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同时对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了解有助于家国情怀的素养培养。
【解析】汉代铜镜中多次出现关于“中国”的字样,而铜镜中有关“中国安宁兵不扰”、“中国大宁”、“人民昌,中国强”等词汇则寄托着对中国的美好祝愿,这可以用来佐证汉代“中国”国家观念已经形成并得到广泛认可,故选A项;题干所述是有关铜镜中的铭文价值的探讨,而不是对青铜时代划分的探究,B与题目主旨不符,排除B项;中央集权政策是否产生实效不能单纯根据“中国安宁兵不扰”、“中国大宁”、“人民昌,中国强”这些寄托着对中国美好祝愿的词汇来判断,而应该根据具体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文献史料或者相关出土文物来判断,排除C项;题干中的铜镜仅仅是关于“中国”等铭文的载体,汉代制镜师高超的雕刻技术不符合题目主旨,排除D项。
7.(2024·湖北武汉问津联盟10月联考·2)下表为汉代部分大司马大将军(中朝官员核心)概况,据此可知两汉时期( )
姓名 人物简介
卫青 西汉武帝皇后卫子夫的弟弟
霍去病 卫青的外甥、霍光同父异母的兄长
霍光 西汉宣帝第二皇后霍氏的父亲(废黜刘贺)
王莽 西汉平帝皇后王娥的父亲
何进 东汉灵帝皇后何氏的哥哥(召董卓进洛阳)
A.选官用官强调血缘关系 B.外戚政治具有两面性
C.宦官势力仍被外戚压制 D.中朝的设立威胁皇权
【答案】B
【立意】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与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唯物史观的素养
题干中有时空(两汉),考查学生的解读历史信息(中朝官员核心概况)、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唯物史观(辩证分析问题)。
【解析】据所学可知,汉武帝任用卫青、霍去病为将出击匈奴,夺取了阴山以南和河西走廊的大片区域,安定了边疆,为汉武帝大一统政权的巩固和国家疆域的拓展做出了突出贡献,而外戚霍光、王莽和何进干预朝政,造成了国家政局的动荡,加速了两汉的灭亡,故选B项;据所学可知,中国古代选官用官强调血缘关系的说法指的是父系,这与表中人物均是母系血缘的说法不符,排除A项;据表格“人物简介”可知,所列举的人物均是外戚,未体现宦官势力,宦官势力仍被外戚压制与题中信息不符,排除C项;据所学可知,汉代司马大将军的地位相当于丞相,属于外朝官,而中朝是汉武帝设立的削弱丞相权力的内朝机构,排除D项。
【解析】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外戚宦官专权是东汉政治的典型特征,也是其走向衰落的重要表现,面对此种政治现实,部分官吏假装生病,或间接地表明态度,或离开政治舞台,故东汉后期“诈病官员”人数激增,反映了政治衰颓的时代景象,故选A项;题干仅提供了东汉官吏“诈病”现象增多的表现,而并未揭示其原因,所以无法得出统治者清除政治上异己势力的结论,排除B项;C项表述不符史实,儒家学者基本是积极入世的,而不是消极避世,排除C项;黄老之学是在西汉建立初期统治者采取的治国思想,而从汉武帝开始,儒家思想就成为了治国思想,所以黄老之学影响士人价值取向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
8.(2024·河北沧州普通高中高三10月复习质量监测·2)东汉建立后,刘秀改御史大夫为司空,不再承担监察百官之责;以御史中丞为御史台长官,负责监察百官。朝廷举行廷议、讨论重要事项时,往往会为御史中丞与尚书令特设专席。这反映了,东汉初年( )
A.中央行政体系完备 B.丞相失去参政机会
C.君主集权得到加强 D.监察官员擅权干政
【答案】C
【立意】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与时空观念、历史解释的素养
题干中有时空(东汉),考查学生的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解析】东汉初年,御史大夫丧失监察百官之权,皇帝身边的御史中丞的监察职权扩大,尚书令也分化宰相的权力,中枢官员职权重构使皇权得以加强,故C项正确。题干只是涉及东汉初年中枢机构部分官员职权变动,无法反映中央行政体系完备,排除A项;丞相制度依然存在,只是权力受到削弱,排除B项;材料中御史中丞监察百官,并没有擅权干政的信息,排除D项。
9.(2024·安徽九师联盟10月检测·5)东汉官吏诈病现象是东汉政治文化的一个重要侧面,诈病期间官吏们拥有一种“病人”身份,在行政程序上他们能够合理地拒绝进入或退出官僚队伍下表是有记录的东汉“诈病官员”人数统计:
时期 “诈病官员”人数 任职区域 “诈病官员”人数
东汉前期(光武至和帝) 30 地方 44
东汉后期(殇帝至献帝) 91 中央 84
(注:部分官员任中央官与地方官期间均出现诈病现象。)
表格数据体现了( )
A.政治衰颓的时代景象 B.统治者清除政治的异己势力
C.儒家学者的消极避世 D.黄老之学影响士人价值取向
【答案】A
【立意】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与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唯物史观的素养
题干中有时空(东汉),史料(诈病官员”)考查学生的解读历史信息(体现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唯物史观(社会意识反映了社会存在)。
【解析】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外戚宦官专权是东汉政治的典型特征,也是其走向衰落的重要表现,面对此种政治现实,部分官吏假装生病,或间接地表明态度,或离开政治舞台,故东汉后期“诈病官员”人数激增,反映了政治衰颓的时代景象,故选A项;题干仅提供了东汉官吏“诈病”现象增多的表现,而并未揭示其原因,所以无法得出统治者清除政治上异己势力的结论,排除B项;C项表述不符史实,儒家学者基本是积极入世的,而不是消极避世,排除C项;黄老之学是在西汉建立初期统治者采取的治国思想,而从汉武帝开始,儒家思想就成为了治国思想,所以黄老之学影响士人价值取向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
二、非选择题
10.(2023秋·山东枣庄·高三统考期末)西汉对西域的开拓与治理对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1 年降雨400毫米等值线与秦西北边邵位置关系图
——摘自韩茂莉《中国历史地理十五讲》
图2 西汉时期西北地区军事屯田图
——据郭沫 若主编(中国史稿地图集)编制
(注:年400毫米等值线一般为游牧区与农耕区分界线。突破农耕区的自然界线,大幅度地开疆拓土开始于西汉)
材料二 中国的西北边陲古称西域,即今天的新疆和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中亚地区。这里是一个南北西三面环山的区域,只有东边敞开,向东北可入蒙古草原,向东南沿河西走廊可达甘、青地区和富庶的关中平原。这里的许多古老的部落与民族或来自蒙古草原,或来自河西走廊,在此定居之后都以东部的中原和蒙古草原为主要的交流和发展方向。
葱岭以西的中亚河中地区,由一些山间盆地和绿洲组成,居住着一些经商务农的民族,这里是一个单独的地理区域。由于其西、北两边是干旱的草原与荒漠,活跃着强悍的游牧民族,南边是高山雪岭,为了经商和获得军事上保护的需要,使得这些部族与民族自古以蒙古草原和中原为主要外出活动的区域。
——摘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提取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以“西汉王朝对西域开拓与治理”为题写一篇历史短文。(要求:史论结合,逻辑清晰,层次分明,表述成文)
【答案】阐释:
(1)背景:
必要性:西域对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的重要性。
角度1:西北气候、地理环境等方面;
角度2:政治、军事、民族关系等方面。
可能性:秦汉国家统一、中央集权体制、国家实力、杰出人物雄才大略等。
(2)开拓与治理
开拓:西汉反击匈奴的战争,控制河西走廊,张骞出使西域。
治理:设河西四郡;设西域都护府;移民和军屯等。
(3)影响与评价
从以下角度分析:加强中央集权;民族交融;保障农耕地区安全;边疆的巩固和开发;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详解】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的素养
西汉王朝对西域开拓与治理
从开拓西域的背景分析,得出必要性,西域对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的重要性。从气候、地理环境、政治、经济、军事、民族关系等角度分析即可。从秦汉国家统一、中央集权体制、国家实力、杰出人物雄才大略等角度分析,得出西域开拓与治理的可能性。
开拓与治理,依据汉武帝对匈奴作战的知识分析,得出西汉反击匈奴的战争,控制河西走廊,张骞出使西域。从对西域的治理分析,得出设河西四郡;设西域都护府;移民和军屯等。
影响与评价,从中央集权角度分析,得出加强中央集权;从民族关系分析,得出有利于民族交融;从安全角度分析,得出保障农耕地区安全;从边疆的开发角度分析,得出边疆的巩固和开发;从经济的交流分析,得出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淘宝店铺:向阳百分百】
【淘宝店铺:向阳百分百】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2024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高频考点追踪与预测(专题01 先秦至秦汉:中华文明的起源到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课件+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