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2024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高频考点追踪与预测(专题04 明清(鸦片战争前):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课件+练习

(共42张PPT)
2024
专题04
明清(鸦片战争前):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危机
目录
CONTENTS
5 1P PT模板网 www.5 1 pptmoban.com
专题网络·时空导图
高频考点·考法解读
核心素养·历史解释
创新好题·分层练
1
2
3
4
5
考情分析·解密高考
01 / 专题网络·时空导图
02 / 考情分析·解密高考
结合明清时期(鸦片战争前)统一全国和经略边疆的相关举措,创设学术情境和综合情境,考查这一时期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奠定的重要史实,突出考查时空观念和历史价值观。
明清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一直是高考的重点,新教材实施后,社会治理被编入选择性必修1,成为高考新的重点。考生需要将君主专制、社会治理联系起来,将社会治理作为君主专制延伸到基层的产物,形成对明清政治环境的整体认识。
明清时期,中国传统的农耕经济继续发展,但是,西方已经进入工业文明,中国在对外关系中逐渐陷入被动,走向衰落。探究这一历史趋势形成的原因是学术界的热点,也是高考命题的主要角度,本考点在高考中非常重要。
考点预测
考点 由高考知核心知识点
明至清中叶政治的变化与版图奠定 (2023 辽宁高考 05)清朝疆域的奠定
(2023 北京高考 05)清朝时期的君主专制
(2023 高考乙卷 27) 基层治理
(2022 湖南卷 05)清代军机处的设置
(2022 山东卷 04)明朝的监察制度
(2022 全国甲卷 04)清朝华夏传统与文化认同
(2022 辽宁卷 06)谪戍流人与东北地区文化
(2022 海南卷 05)明清时期社会教化的目的
(2021 海南卷 06)统治危机的初显
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对外关系 (2023 河北高考 03)明清农业发展
(2023 北京高考 04)明清农业发展和海禁政策
(2023 福建高考 05)明清农业发展
(2022 北京卷 04)明商品经济发展
(2022 湖北卷 05)明代商品经济发展
(2022 全国乙卷 04)明商业繁荣与社会生活
(2022 江苏卷 05)明朝中后期工商业发展
(2022 广东卷 05)清代的对外贸易
(2021 河北卷 05)明代商品经济发展
(2021 江苏卷 05)明代商品经济发展
(2021 福建高考 05)明清农业发展
明至清中叶的文化与中西文化交流 (2023 广东高考 06)明清小说
(2023 全国甲卷 27)宋明理学
(2021 辽宁卷 04)明清进步思潮出现
明至清中叶是中国封建社会的衰落时期,这一时代特点深刻影响了思想文化,陆王心学的叛逆色彩、进步思想家的启蒙色彩、文学艺术的世俗化都与商品经济相联系,思想文化背后的社会存在是高考考查的重点
从史料实证、历史解释角度考查农耕经济高度发展、手工业经济发生重大变化、城市和商业繁荣的表现和作用。
03/高频考点
考点二 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对外关系
考点三 明至清中叶的文化与中西文化交流
考点一 明至清中叶政治的变化与版图奠定
【2024命题预测】
【要点知识解密】
【高考真题解密】
考点一
明至清中叶政治的变化与版图奠定
【要点知识解密】
一、明至清中叶政治的变化与版图奠定
(1)中央机构
①明:废宰相设内阁(秘书机构,参与决策“票拟”);宦官专权
②清:奏折制度,迅速、机密,提高决策效率,强化对官僚机构控制;设军机处,君主专制加强
③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特点
特点:
①既有继承又有发展。明清时期加强君主专制制度,既继承了前代的一些制度和做法,又在此基础上实行了新的举措。
②内容详尽而全面。其制度和措施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监察、司法、思想文化等各个方面。
③以强化君权为核心,程度空前。主要体现在废除宰相、设置军机处、设立特务机构和大兴“文字狱”等方面。
④体现了时代特征。君主专制逐渐达到顶峰,并且走向反动,反映了我国封建社会渐趋衰落的时代特征。。
1.君主专制的强化
2.边疆治理与版图奠定
(1)明:边疆治理
①经略西藏:册封僧俗首领法王、王等称号,设立行都指挥使司等机构管理西藏。
②管理东北:设立奴儿干都司,并对东北女真各部落首领封授官号。
③管理机构:礼部、鸿胪寺,还有培养翻译人才的提督四夷馆。
一、明至清中叶政治的变化与版图奠定
(2)地方行政
①明:废行省,设三司,后设巡抚;形成省、府、县三级行政制度
②清:清承明制,巡抚为一省长官,又设总督掌管一省或数省军政大权(提升效率,维护中央集权),形成省、府、县三级行政制度
明朝 省、府、县 三级制
清朝 省、府、县 三级制
(2)清:清朝设立理藩院管理边疆民族事务,通过满蒙联姻、军事斗争、册封首领、改土归流等形式管辖边疆地区
清朝边疆治理政策特点与疆域奠定的意义
(1)边疆治理政策特点
①采取因地制宜的政策尊重各民族习俗和信仰
②设置中央直辖管理机构:如台湾府、伊犁将军、驻藏大臣等,使边疆隶属关系有了无可争议的制度基础。
③采用法律手段明确管辖权:1793年《钦定藏内善后章程》,以法律形式明确中央政府对西藏地方的管辖权。
④总体上看,清朝的边疆治理政策从以往以羁縻招抚为主转变为政府直接治理,中央对边疆的管理力度空前加强。
(2)历史意义
①对内:国家疆域的奠定有利于促进各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有利于加强边疆与内陆地区的交流与联系,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意味着清朝对其疆域、边界具备了有意识的自我认定、法律确定。
②对外:国家疆域的奠定意味着清朝的疆域、边界取得了国际法意义上的国家承认。
3.社会治理的加强
(1)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①选官制度:明清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与殿试三级;考试从四书五经中命题
②考核制度:明—考满和考察。清—京察和大计,分别考察京官和外省文官
③监察制度:主要有都察院和六科,合称“科道”,清将六科并入都察院(特点:逐渐制度化 、专职化、体系化、约下不约上)。
(2)法律教化
①法律:律例合一。明朝重视律法的编写,同时在司法实践中重视“例”,采取“律为正文,例为附注”的形式,开创了律例合编的体例。清朝法典沿袭明朝,同样重视“例”。
②教化:乡约法制化。明清时期,原本由儒学士人发起的教化百姓的乡约,经政府利用和推广而具有约束力,并与法律合流
一、明至清中叶政治的变化与版图奠定
明清乡约的作用
①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加强基层社会治理。
②有利于发展生产。
③促进了儒家文化和传统道德的传播。
(3)户籍制度与基层组织
①赋役制度:明—一条鞭法,赋役合并、一概折银。役由丁、田共同承担。清—康熙规定“滋生人丁,永不加赋”。雍正帝实行“摊丁入亩”,废除人头税,国家对百姓的人身束缚进一步减弱
一、明至清中叶政治的变化与版图奠定
3.社会治理的加强
②户籍制度:明——以职业定户籍,户籍分民籍、军籍、匠籍等。户籍册称“黄册”;清——户籍名存实亡。赋役实行固定丁银,摊丁入亩后,户籍作用削弱。乾隆年间户籍永停编审
③基层治理:明推行十家牌法;
清由里甲制到编制严密的保甲制。兼具区划和户籍
管理性质的乡里制与旨在维护社会治安的保甲制合一
中国古代基层治理的特点
①自我管理与相互监督(联保连坐);
②地方自治色彩鲜明;
③宗法关系扮演了重要角色,宗族组织逐步发挥重大作用
④官员治理与士绅管理相结合。
【高考真题解密】
命题点01:明清君主专制的强化-清朝奏章制度
(2023·北京高考·5)清乾隆帝曾诏谕山东巡抚,称其奏折所述事宜为日常公事,不合体制。此后,乾隆帝多次晓谕各省督抚,此类公事应当使用题本文书,经内阁等部门呈送;只有“案关重大,决不待时者”才可用奏折。由此判断(  )
A.奏折最早出现在乾隆年间 B.奏折制度有利于制衡皇权
C.奏折具有机密高效的特点 D.奏折需要经内阁中转呈送
最早出现在康熙时期
描述的是对奏折制度的规范和要求,与制衡皇权无
常规文书经内阁中转呈送,而奏折单独呈送皇帝

【核心点拨】本题考查清朝的奏章制度。理解“只有‘案关重大,决不待时者’才可用奏折”可知等内容可知, ,说明清朝的奏折具有机密高效的特点,便于皇帝对地方的控制故选C。
命题点02:明初国家基层治理的创新举措
(2023全国乙卷,27)明初,朱元璋要求百姓邻里之间必须互相知晓丁数、职业,即“某民丁几,受农业者几,受士业者几,受工业者几,受商业者几”。这一措施意在(  )
A.强调农商皆本     B.加强对民间的控制
C.禁止人口流动 D.促进经济均衡发展
朱元璋推行“重农抑商”的政策
材料中并没有禁止人口流动的信息,逻辑推理错误,
材料中没有涉及朱元璋针对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而采取相应的措施,无法推出促进经济均衡发展的结果

【核心点拨】本题考查明清的基层治理。由材料“百姓邻里之间必须互相知晓丁数、职业”可知朱元璋通过采取对社会百姓邻里之间的相互监视的措施,从而达到加强对民间社会控制的目的,故选B项;
(2023·辽宁高考·5)1749年,乾隆皇帝谕曰:“蒙古、汉人,同属臣民,如有书写之处,应称‘蒙古’‘内地’,不得以‘蒙’‘汉’字面混行填写,已屡经降旨。今马灵阿奏折,犹以‘夷’‘汉’二字分别名色,可见伊等全未留心。”此谕意在A.加强中央集权 B.维护国家一统
C.调整民族关系 D.规范文书体例
中央集权是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的,地方政府一切受制于中央,材料强调民族关系
规范文书体例是乾隆谕的内容,而不是根本目的
材料体现的是清朝统治者对蒙古族和汉族一视同仁的民族政策

【核心点拨】本题考查明清时期加强对地方和边疆治理。据材料“蒙古、汉人,同属臣民”“犹以‘夷’‘汉’二字分别名色”可知,乾隆皇帝认为蒙古、汉人都是清朝臣民,不应厚此薄彼,更不能将其视为歧视性的夷,体现了民族平等原则,以维护统一多民族国家,故选B项;
命题点03:明清时期加强对地方和边疆治理的制度创新
【2024命题预测】
《孟子节文》是朱元璋在洪武年间命翰林学士刘三吾等人删节《孟子》而成的。据所删的内容而言,包括“君位可以禅让,对暴君可易位、诛伐,国君要省刑罚、不嗜杀人,取于民有制”等八十余章,占《孟子》足本的三分之一。由此可见( )
A.时代发展推动了主流意识形态的更替 B.统治者的好恶影响了学术思想的传播
C.儒家思想的僵化阻碍了社会进步 D.儒家思想的政治化倾向进一步发展
考向01 考查明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D
考向02 考查清代边疆治理的特点
明清时期,闽南人大批渡台,从福建南靖梅林迁入台湾的简氏在《丰乐里简氏家谱》中作诗云:“江波源派向东流,寻溯源泉不见休。举眼纷纭南驿路,寄身寂寞古梅州。一行音讯烦君达,片纸家书为我酬。本欲归乡谒我祖,元龟未卜是何秋。”这说明( )
A.族谱编修顺应了大陆移民的需求 B.大陆移民促进了台湾文化的发展
C.族谱联结着两岸人民的血缘亲情 D.海峡两岸居民正常往来受到阻碍
C
考点二
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对外关系
【要点知识解密】
一、明清经济的发展与局限
(1)农业: ①玉米、甘薯等高产农作物引进、推广,粮食产量增加; ②耕地面积扩大,人口增长; ③农业多种经营,经济作物品种繁多,种植广泛; ④农民兼营产品初级加工或相关副业; 同时,过度的垦荒造田,也导致了水土流失.
1.发展
(2)手工业:
①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
②明朝后期,中国丝绸、瓷器大量出口,推动了东南沿海经济的发展
③新的经营方式出现,即开设工场,使用自由雇佣劳动进行生产
(3)商业
货币 明朝中期,白银逐渐成为国家财政和民间交易的基本支付手段,清朝完全承认白银的法定货币地位
市场 全国范围的商业贸易网络形成,与周边少数民族的边界贸易繁荣,通过丝银贸易,中国商品远销海外
商帮 一些地方的人以经商闻名,形成实力雄厚的商人群体(实力最强的是徽商和晋商),但是,他们没有从封建营垒中分化出来形成新的阶级。
城市 在工商业发达地区和交通要冲,兴起一大批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
一、明清经济的发展与局限
1.发展
会馆是商帮停宿、储运、交际的重要场所。
2.局限
一、明清经济的发展与局限
核心深化 拓展
农业 高产农作物的引进和经济作物的广泛种植
手工业 东南沿海地区产生以雇佣关系为特征的新的经营方式
商业 东南沿海地区商业发达,并涌现出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大宗白银交易普遍盛行;对外贸易中出超明显
政府干预 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对人身依附关系的控制逐渐减弱
明清时期经济领域出现的新现象
图示新航路开辟对中国的经济影响。
【高考真题解密】
命题点01:明代对外贸易及经济新现象(明清时期的商业贸易)
(2023·全国高考新课标卷·28)我国东南沿海某港口,在15世纪只是一个“结茅而居”的渔村,到16世纪,已成为“繁华世界”,“宝货塞途,家家歌舞赛神,钟鼓管弦,连飙响答”,时称“小苏杭”。能够说明这一现象的是(  )
A.朝贡贸易繁荣 B.农业生产技术进步
C.白银大量流入 D.海上丝绸之路兴起
明朝朝贡贸易厚往薄来的政策对东南沿海港口城市发展有限
材料是商品经济繁荣的景象,不是农业生产技术进步
兴起是汉武帝时期

【核心点拨】本题考查明清手工业发展与经济因素,据材料“渔村......‘小苏杭’”可知,体现了16世纪我国东南沿海某港口繁荣的景象,新航路的开辟中国手工业发达,在对外贸易中占优势,因此白银大量流入中国,促进了东南沿海港口城市的兴起.
(2023·福建高考·5)清前期,苏州女性流行以鲜花为头饰,当地又有“莺语东风二月过,山中花少市中多。桑畦尽作栽花地,那得缫丝有绮罗”之语。这反映了该地区A.消费观念的奢靡化 B.产品加工的专业化
C.土地利用的精细化 D.农业生产的市场化
以鲜花取代桑树种植只能反映土地种植作物的变化,并未体现农民对土地利用和管理的精细化
“流行以鲜花为头饰”说明头戴鲜花只是当地平常的流行头饰,不存在奢侈的说法,
桑田中种植的鲜花是直接用于市场消费,材料中不存在产品加工的现象

【核心点拨】本题考查明清农业的发展,据材料“山中花少市中多”“桑畦尽作栽花地”可知当地乡村地区原本种植桑树的土地用来种植鲜花用于市场买卖,反映了当地农业生产市场化程度高,故选D
命题点02:明清时期的农业与经济政策
(1)该案主要是由哪些矛盾引发的?(6分)
(2)案件的处理体现了当时社会治理的哪些特点?(8分)
命题点03:明清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局限
(2023·山东高考·16)(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程元通控告棚民案
乾隆朝后期及嘉庆朝,大批异籍农民涌入安徽等地,就山搭棚,垦荒为生,被称为棚民。乾隆五十九年,安徽徽州休宁程氏的一些族人私下将山场租给棚民种苞谷。随着开种山场规模扩大,部分族人与棚民发生纠纷并持续多年,遂于嘉庆十二年以族长程元通名义派程怡仁到都察院控告棚民。
程氏状词
“我们住居地方,环抱皆山,祸遭流匪方会中等向无业地棍程金谷等盗租山场,搭棚纠集多人,私行开垦,种植苞谷,以致山倾石泄,涨塞河道,山上坟茔尽行挖掘,山下田庐皆受其害。该棚匪千百成群,实为地方之患”
嘉庆上谕
“或设立禁约,责令逐渐迁移,或勘定界址,就地妥为安插,不致无籍之徒愈聚愈多,日久为害地方,亦不至驱逐过骤,激成事端。……以期永杜争端,辑宁民业为要。”
地方处理意见
酌断山主退还部分租价银,“方会中等遵即拆棚领银,挈属回籍”。其他棚民,或“酌定章程,分年饬令退山”,或“呈明入籍,照旧编甲。”
程怡仁“照虚捏情节混供,……杖九十,徒二年半。据供母老丁单,斥县查明照例办理。”其他人等,按律处理。
嗣后,禁“山场混召异籍之人搭棚开垦”,“严定专条,有犯从重科罪”,令各族长、祠长“勒石公祠中,俾共知警惕。”
——摘编自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嘉庆朝安徵浙江棚民史料》
人地矛盾
棚民与土著的矛盾
生态环境破坏
玉米与传统农作物种植矛盾
一些族人将族产共产私下出租。
维护社会秩序为主要目的
中央批示地方实际处理
分类处理,兼顾多方利益
注重伦理孝道
发挥法律与乡约作用;
发挥地方民间组织协调作用
【2024命题预测】
钞关为明清两代内地征税的关卡,下表所示反映了其数量与分布情况。这折射出,明清时期( )
A.政府摒弃了重农抑商政策
B.江南市镇逐渐衰落
C.区域间长途贸易得到发展
D.南北经济趋于平衡
考向01 全国区域长途贩运贸易的发达
C
考向02 明朝白银货币化的发展
明中后期至清初,出版的有关辨银、秤银的书籍增多,例如《新刻天下四民便览三台万用正宗商旅门银色》《辨银谱》《银谱》《平秤市谱》《辨银谱总论》《幼学杂字银色门》等。这一现象折射出当时( )
A.白银货币化带来新问题 B.商品经济取得长足发展
C.海外白银大量流入中国 D.赋役折银损害商人利益
B
考点三
明至清中叶的文化与中西文化交流
一、思想领域的变化
【要点知识解密】
1.①明清程朱理学仍占据统治地位;
②明朝中期王阳明以“致良知”为核心,激励奋发立志;隐含一定的平等和叛逆色彩,带有主观唯心主义倾向
2.明朝中后期李贽的叛逆:明朝后期的李贽提倡个性自由,蔑视权威和教条,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震动。
3.明末清初进步思想家:明清之际,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等批判理学、抨击封建专制,倡导经世致用、“工商皆本”,带有一定的早期启蒙色彩。
1.科技:出现总结性科技著作。明朝后期,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徐光启的《农政全书》和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在各自领域对传统科学技术进行了总结。
2.文学艺术
(1)背景:城市商品经济繁荣、社会娱乐活动丰富、文化知识进一步普及。
(2)成就:小说逐渐成为文学的主流,戏曲创作趋向长篇化,戏曲先后兴起昆曲和京剧。
二、科学与文学艺术的成就
对主流思 想的冲击 明清工商业地位日渐突出,重农抑商的传统思想受到挑战,进步思想家提出“工商皆本”的主张,反映了发展商品经济的要求,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
对书法 的影响 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明代书法呈现平民化、世俗化、个性化的趋势
对绘画 的影响 明清时期,城市商品经济繁荣、传统社会秩序松动和价值观念变化,致使这一时期出现了众多风格独特、不拘成法的画家和画派
对文学 的影响 明清时期,一大批工商业市镇兴起,这为通俗文学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市民阶层的壮大使小说这种文学形式的读者队伍扩大
对文化 教育 江南地区科举状元人数明显多于北方;小说等文学形式的成就,南方更为显著
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对思想文化的影响
1.西学东渐:西学东渐带来天文、地理、数学等方面的新知识,徐光启等人主张以开放的胸怀会通中西文化,清政府任用汤若望等,并招揽西方人才来到中国
利玛窦和徐光启
图中利玛窦着中国士人服饰
西方:新航路开辟,对外扩张;宗教改革下传教的需要;
西方近代自然科学的进步;
中国:经世致用之风;部分士大夫积极参与
明清西学东渐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
2.东学西渐:16—18世纪,孔子的思想、儒家经典、史学、科技、文学等成就传入欧洲,引起欧洲社会的热烈反响。
三、中西交往的加强
核心深化 拓展
明清时期的旧传统与近代化的曙光
旧传统 新因素
政治 专制制度空前加强,封建制度渐趋衰落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巩固发展,奠定近现代中国的政治版图
经济 重农抑商,小农经济仍占主导 农耕经济高度发展;民营手工业崛起,市场化、专业化程度加深;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并缓慢发展
文化 理学主导束缚人性;文化专制空前强化;传统科技大成 西学东渐开始;产生早期启蒙思想;文艺大众化、世俗化
对外 由开放逐渐走向封闭保守,落后于世界潮流 欧洲国家与中国贸易大量增加,玉米等高产农作物传入中国,大批传教士来华,将一些西方自然科学知识带入中国,西学东渐局面开始出现
【高考真题解密】
(2023·全国甲卷·27)明代很多熟读儒经而从事商业活动的人,秉持“虽终日做买卖,不害其为圣为贤”的信条,尽心于实践“圣人之学”。与这种社会行为最契合的思想观念是(  )
A.“百姓日用即道” B.“心外无物”
C.“存天理,灭人欲” D.“工商皆本”
【核心点拨】本题考查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由材料“熟读儒经而从事商业活动的人”“虽终日做买卖,不害其为圣为贤”可知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明代商人从事牟利的商业活动,满足了社会需求,符合满足民众需求就是道的思想,故选A项
与材料中商人学习儒家文化和追求经济利益的观点不符
陆九渊强调“心外无物”,主张要通过内心寻求道,与材料不符,

命题点01:明代心学的积极意义
材料只提及商业并未提及手工业
(2023·湖南高考,5)永乐年间,明成祖应朝鲜使臣请赐,赐予朝鲜“五经”“四书”等经籍;又应日本使臣请赐,将皇后徐氏所制《劝善》《内训》赐予日本。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
A.儒家学说在明初有新发展 B.书籍向外流通渠道不畅通
C.请求赐书是为了吸收中国先进思想 D.朝日两国借助明王朝强化政权权威
【核心点拨】本题考查明代中外文化交流,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应朝鲜、日本使臣请赐,明成祖赐重要经籍予朝日,明朝初年中国国力强盛,朝日希望通过请赐行为加强与明朝的联系进而得到本国民众的支持可知朝日两国请赐为手段,旨在以此强化政权权威
命题点02:明代中外文化交流
明初儒学未有新的发展
成祖赐予了书籍而已,无法非书籍向外流通渠道畅通与否
朝日使者要求请赐是为了获得中国政府的外交支持,排除C项。

(2023·广东高考·6)明代小说《二刻拍案惊奇》载,浙江人蒋生行商至汉阳,看中了缙绅马少卿的女儿。蒋生本来以为“经商之人,不习儒业,只恐有玷门风”,怕婚事不成。马少卿却认为“江浙名邦,原非异地,经商亦是善业,不是贱流”,遂许婚。这虽是文学描述,但从中可见明中后期(  )
A.纲常礼教束缚被打破 B.自然经济结构逐步解体
C.市民阶层的分化加剧 D.重农抑商观念受到冲击
【核心点拨】本题考查明清代思想文学艺术,据材料“经商亦是善业,不是贱流”可知明中后期人们对商业的态度逐渐从排斥转向认可,说明当时商品经济的繁荣对传统的重农抑商观念产生了冲击,新的市民价值观逐渐形成,故选D项;
命题点03:明代文学新变化
纲常礼教束缚被打破是新文化运动时期
材料中马少卿的身份是缙绅,广义上属于传统士大夫阶层
鸦片战争后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开始逐渐解体

考向01 历史概念——王阳明的心学
王阳明认为:“立志用功,如种树然。方其根芽,犹未有干;及其有干,尚未有枝;枝而后叶,叶而后花实。初种根时,只管栽培灌溉,勿作枝想,勿作叶想,勿作花想,勿作实想。悬想何益?但不忘栽培之功,怕没有枝叶花实?”这表明心学思想(  )
A.提倡追求个性自由 B.强调探究客观世界
C.激励人们奋发进取 D.引导人们学以致用
【2024命题预测】
C
考向02 引用文献著作考查明清科技的发展
如表是明清时期火器技术著作一览表,对表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A.传统科技进入总结阶段
B.说明对西学吸纳包容的心态
C.西学东渐成为时代潮流
D.体现了经世致用思想的盛行
书名 作者 完成年代
西法神机 孙元化 崇祯五年(1632)
守圉全书 韩霖 崇祯九年(1636)
火攻挈要 汤若望、焦勖 崇祯十六年(1643)
西洋自来火铳制法 丁守存 道光二十年(1840)
B
04/核心素养·历史解释
历史解释
课标要求
唯物史观
时空观念
史料实证
历史解释
家国情怀
立德树人
理论保证
学科本质
必要途径
能力 要求
追求 目标
唯物史观是指导,时空观念是基础,史料实证是方法,历史解释是能力,家国情怀是取向
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
历史解释是能力
历史学科素养之历史解释
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
所有历史叙述在本质上都是对历史的解释,即便是对基本事实的陈述也包含了陈述者的主观认识。人们通过多种不同的方式描述和解释过去,通过对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辨析,辩证、客观地理解历史事物,不仅要将其描述出来,还要揭示其表象背后的深层因果关系。通过对历史的解释,不断接近历史真实。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20修订版)
历史解释: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实进行分析评判。
历史事实:客观的真实发生过的历史事件/人物。
历史观点:某人、某类人对历史的某种看法(主观性)。
历史结论:对历史做出的主观的、总结性认识(有一定生命力,被较多人认可)。
历史现象:历史事实表现出来的历史情节。
现象与本质
历史叙述:运用一定载体描述历史事实。(主观性)
历史
解释
历史学科素养之历史解释
影响历史解释的因素
个人所处历史条件(时代背景)
社会经济地位
立场不同:评价者的政治立场、知识基础、价值取向、生活经验、主观情绪等。
方法差异(研究的角度、方法和史观。)
史料的局限性(史料的多寡差异)
历史学科素养之历史解释
历史解释的原则
尊重材料本意
与时俱进
历史学科素养之历史解释
历史解释的方法和步骤
方法:1.整理归类史料
2.探究因果
步骤:1.了解事实(历史叙述)
2.寻找关系(史实论证)
3.做出判断(总结观点)
历史解释在高考题型中的体现
1.选择题: “原因-结果型”和“现象-本质型(原因)”选择题的解题基础就是要求考生能解读材料,进行因果逻辑推理,并把握历史事物的本质,作出理性地判断和解释。
2.主观题: 概括主张、内容,指出特点(是什么?),说明、指出原因,分析背景(为什么?),都属于该能力的考核要求。
开放题的答题第二步骤根据材料和史实进行论证解释也要求学生对历史解释这一学科能力要扎实并能灵活运用。
历史学科素养之历史解释
1.(2023.山东卷.4)北宋理学家张载认为:“封建者,天下之事,分得简则治之精,不简则不精,故圣人必以天下分之于人,则事无不治者。……为天下者,奚为纷纷必亲天下之事 ”这表明张载主张( )
A. 扩大地方权力 B. 恢复郡国并行制度
C. 健全中央机构 D. 简化官员选任程序
A
解析:此题考察学生历史解释的能力:古人说的“封建”,是封邦建国的意思,指西周的分封制,从张载“必以天下分之于人,则事无不治者”可看出作者的态度是提倡“封建”的,这和当时的时代背景有关,宋朝加强中央集权的同时,也造成过分集权的弊病、边防的无力,张载提倡“封建”主观上是企图适当调整中央与地方的权限。因此,A正确。
高考链接
2.(2022·山东卷·18) (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历史的透视:一幅宣传画
图5 《工人新村》(1952年,孙佳桐 何正慈作)
结合所学知识,以“《工人新村》赏析”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14分)
(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工人新村》赏析
《工人新村》是1952年由孙佳桐、何正慈所作的宣传画。在画卷中,整齐的房子、干净的街道,;远处工厂里的红旗高高飘扬,近处人人面带喜悦的表情,天空中鸽子欢快的飞翔。呈现出老有所养,壮有所用,幼有所长,主人们生活甜美、氛围和谐融洽的景象。 (是什么)
新中国成立,人民当家做主;政府推动土地改革等一系列措施,使经济恢复得以完成。工业有了一定发展,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壮大,工人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移风易俗,革除陋习,政府提倡和谐、劳动与节俭。(为什么)
《工人新村》有着震撼人心的驱动力。激发了工人的积极性;推动了一五计划与三大改造的开展,加速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影响)
该宣传画以写实的风格,描画了一幅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生活出现翻天覆地巨变。这也使得《工人新村》画卷有着极强的艺术和史料价值。(实质)
05/创新好题·分层练——见Word
谢谢您的观看
专题04 明清(鸦片战争前):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
内容概览
A·高考真题争满分
【命题点01 明至清中叶政治的变化与版图奠定】
【命题点02 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对外关系】
【命题点03 明至清中叶的文化与中西文化交流】
B·核心素养拿高分
【命题点01 明至清中叶政治的变化与版图奠定】
1.(2023·辽宁高考·5)1749年,乾隆皇帝谕曰:“蒙古、汉人,同属臣民,如有书写之处,应称‘蒙古’‘内地’,不得以‘蒙’‘汉’字面混行填写,已屡经降旨。今马灵阿奏折,犹以‘夷’‘汉’二字分别名色,可见伊等全未留心。”此谕意在(  )
A.加强中央集权 B.维护国家一统 C.调整民族关系 D.规范文书体例
【答案】B
【解析】据材料“蒙古、汉人,同属臣民”“犹以‘夷’‘汉’二字分别名色”可知,乾隆皇帝认为蒙古、汉人都是清朝臣民,不应厚此薄彼,更不能将其视为歧视性的夷,体现了民族平等原则,以维护统一多民族国家,故选B项;中央集权是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的,其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一切受制于中央,而材料强调民族关系,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清朝统治者对蒙古族和汉族一视同仁的民族政策,而不是调整民族关系,排除C项;规范文书体例是乾隆谕的内容,而不是目的,排除D项。
2.(2023·北京高考·5)清乾隆帝曾诏谕山东巡抚,称其奏折所述事宜为日常公事,不合体制。此后,乾隆帝多次晓谕各省督抚,此类公事应当使用题本文书,经内阁等部门呈送;只有“案关重大,决不待时者”才可用奏折。由此判断(  )
A.奏折最早出现在乾隆年间 B.奏折制度有利于制衡皇权
C.奏折具有机密高效的特点 D.奏折需要经内阁中转呈送
【答案】C
【解析】据材料“只有‘案关重大,决不待时者’才可用奏折”可知,乾隆时期规范了对奏折使用的要求,只有那些特别重要、紧急的事务,才可通过奏折进行上奏,说明清朝的奏折具有机密高效的特点,便于皇帝对地方的控制,故选C项;奏折最早出现在康熙时期,排除A项;材料中描述的是对奏折制度的规范和要求,与制衡皇权无关,排除B项;常规文书经内阁中转呈送,而奏折单独呈送皇帝,不经中转,排除D项。
3.(2023·高考全国乙卷·27)明初,朱元璋要求百姓邻里之间必须互相知晓丁数、职业,即“某民丁几,受农业者几,受士业者几,受工业者几,受商业者几”。这一措施意在(  )
A.强调农商皆本 B.加强对民间的控制
C.禁止人口流动 D.促进经济均衡发展
【答案】B
【解析】由材料“百姓邻里之间必须互相知晓丁数、职业”可知朱元璋通过采取对社会百姓邻里之间的相互监视的措施,从而达到加强对民间社会控制的目的,故选B项;朱元璋推行“重农抑商”的政策,明末清初,黄宗羲等早期启蒙思想家提倡工商皆本的理念,排除A项;材料中朱元璋的做法意在通过对社会成员从事职业的掌握来达到强化社会控制的目的,材料中并没有禁止人口流动的信息,逻辑推理错误,排除C项;材料中没有涉及朱元璋针对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而采取相应的措施,无法推出促进经济均衡发展的结果,排除D项。
4.(2022·辽宁高考·6)明清时期,一些谪戍东北的流人著书立说,教书授徒。如胡世宁谪成辽东沈阳卫,“尝侨寓广宁,训诲生徒,学者宗焉”;陈梦雷曾指导修订地方志,“诸公卿子弟执经问字者踵接”。这反映出流人(  )
A.推动了东北民族融合 B.促进了东北文化发展
C.带动了东北人口迁徙 D.稳定了东北社会秩序
【答案】B
【解析】材料信息重心是强调被谪戍到东北地区的一些人“著书立说,教书授徒”,这有利于东北地区文化教育的发展。材料没有明确谪戍之人的民族成份,其对东北地区的人口流动和社会秩序的影响也微乎其微,所以排除ACD三项。
5.(2022·山东高考·4)明朝时期,朝廷除对各地的监察御史进行考核外,还要求地方按察使司按时据实上报御史巡按地方时有无铺张浪费以劳州县等情况。这些规定旨在(  )
A.保证监察规范有效 B.限制监察御史权力
C.协调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D.拓宽对地方的监察渠道
【答案】A
【解析】据材料可知,明朝对监察御史进行考核和监督,是要保证御史规范行使权力并对地方进行有效监察,故选A项;通过对御史的考核监督是为防止御史滥用权力,而非限制其行使监察权,排除B项;材料中御史制度设计意在加强对地方监察,而不是强调如何协调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排除C项;材料没有列举其他对地方监察渠道,“拓宽”说法错误,排除D项。
6.(2022·湖北高考·5)明代不少士子凭借记诵时文范文应试,而不注重阅读儒家经典。正德年间,官员徐文溥上奏:“近时时文流布四方,书肆资之以贾利,士子假此以侥幸,宜加痛革……其书坊刊刻一应时文,悉宜烧毁,不得鬻贩。”该奏疏主要针对的现象是(  )
A.士子应考投机取巧 B.书商刊刻时文牟利
C.儒学正统地位动摇 D.八股文体日益僵化
【答案】A
【解析】据材料“明代不少士子凭借记诵时文范文应试,而不注重阅读儒家经典”“士子假此以侥幸”可知,该奏疏主要针对士子凭借记诵时文范文应试,投机取巧,故选A项;“书肆资之以贾利”是“士子记诵时文范文应试”的结果,不是主要针对对象,排除B项;明代儒学仍居于正统地位,“动摇”说法错误,排除C项;八股文就是指文章的八个部分,文体有固定格式:由破题、承题、起讲、入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八股文章就四书五经取题,内容必须用古人的语气,绝对不允许自由发挥,而句子的长短、字的繁简、声调高低等也都要相对成文,字数也有限制,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
7..(2022·湖南高考·5)嘉庆七年(1802),户部侍郎兼管钱局二品大员周兴岱任江西主考时,却以南书房行走(即在南书房当值的官员)的身份擅发告示,收受贿赂。这反映当时(  )
A.君主的高度集权 B.官员俸禄入不敷出
C.南书房地位提高 D.中央吏治十分混乱
【答案】A
【解析】南书房行走实质上是皇帝的机要秘书,不属于正式官职,但是却常伴皇帝左右,而户部侍郎是官员在中央政府的任职,二者相比,“以南书房行走(即在南书房当值的官员)的身份擅发告示,收受贿赂”,等于是在借助皇帝的权威来行事,所以反映了清朝前期君主的高度集权,故选A项;题目主旨是要表达周兴岱更愿意使用“南书房行走”来代表自己的身份和地位,而相比之下不愿用“户部侍郎兼官钱局二品大员”的身份,官员俸禄并不是题目的主旨,且题目根本没有提到官员俸禄是否入不敷出,排除B项;南书房在军机处设置之后地位就不如军机大臣了,但是题目中是在拿“南书房行走”与“户部侍郎兼管钱局二品大员”作比较,来突出皇帝的高度集权,排除C项;题干并没有提到中央吏治是否混乱的问题,而是提到官员借助皇帝的权威为自己谋利问题,排除D项。
8.(2021·重庆高考·5)清军入关后即封禁东北。顺治十八年(1661)奉天府尹张尚贤上奏曰:合河东河之边海以观之,黄沙满目,一望荒凉,此外患之可虑者。独宁远等三地人民凑集,然仅有佐领一员,不知于地方如何料理。合河东河西之腹里以观之,有土无人,全无可恃,此内忧之甚者。此奏意在(  )
A.说明东北自然环境恶劣 B.呼吁东北边务亟待充实
C.强调东北地势易攻难守 D.弹劾东北官员疏于管理
【答案】B
【解析】由材料“合河东河之边海以观之,黄沙满目,一望荒凉,此外患之可虑者”、“合河东河西之腹里以观之,有土无人,全无可恃,此内忧之甚者”可知奉天府尹张尚贤在上任后看到奉天境内一片荒凉的景象,从内忧外患的角度向朝廷上奏希望加强东北边务,故选B项;材料强调长期战乱导致东北地区田野荒芜,人烟稀少,而非自然环境导致东北的落后,排除A项;由材料“黄沙满目,一望荒凉”、“有土无人”可知强调奉天地区经济落后,一片荒芜,并未说明东北的军事地位,排除C项;奉天府尹张尚贤掌握管理地方的行政权,弹劾是监察部门的职责,排除D项。
9.(2021·湖北高考·4)明代继承前代“以例辅律”的传统。律一经颁行,即成定制,因而难以应对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故朝廷不得不大量增补各类“例”以维护社会正常秩序,甚至将六部办定的“成案”提升为“现行则例”。此举(  )
A.提升了社会治理的能力 B.杜绝了司法腐败的可能
C.确保了审判结果的公正 D.导致了社会矛盾的激化
【答案】A
【解析】明代大量增补各类“例”辅佐、补充律,有利于司法官吏处理新出现的社会问题,维护社会秩序,故选A项;“杜绝”说法绝对,排除B项;司法官吏按增加的“例”处理新问题,不能确保结果公正与否,排除C项;司法官吏按“例”处理新问题,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巩固统治,排除D项。
【命题点02 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对外关系】
1.(2023·河北高考·3)明代《新刻天下四民便览三台万用正宗》中载有描绘农具制作、果木种植嫁接、蔬菜移栽等场景的全新耕织图(图1)
图1
这可用于说明,明代(  )
A.农业生产精耕细作 B.农具制造工艺革新
C.种植物种日渐增多 D.集体劳作形式盛行
【答案】A
【解析】据材料“描绘农具制作、果木种植嫁接、蔬菜移栽”“全新耕织图”并结合所学可知,精耕细作是指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劳动和技术,进行细致的土地耕作,最大限度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图中的农具制作、嫁接、移栽等都属于提高生产工具(生产力)、生产技术的精耕细作,故选A项;农具制作只是图1部分信息,并且仅凭图片无法得知“工艺革新”,排除B项;“种植”只是图片部分信息,并且仅凭图片无法得知“物种增多”,排除C项;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是封建社会农业的基本模式,不是“集体劳作”,是个体劳作,排除D项。
2.(2023·福建高考·5)清前期,苏州女性流行以鲜花为头饰,当地又有“莺语东风二月过,山中花少市中多。桑畦尽作栽花地,那得缫丝有绮罗”之语。这反映了该地区(  )
A.消费观念的奢靡化 B.产品加工的专业化
C.土地利用的精细化 D.农业生产的市场化
【答案】D
【解析】据材料“山中花少市中多”“桑畦尽作栽花地”可知当地乡村地区原本种植桑树的土地用来种植鲜花用于市场买卖,反映了当地农业生产市场化程度高,故选D项;“流行以鲜花为头饰”说明头戴鲜花只是当地平常的流行头饰,不存在奢侈的说法,排除A项;桑田中种植的鲜花是直接用于市场消费,材料中不存在产品加工的现象,排除B项;以鲜花取代桑树种植只能反映土地种植作物的变化,并未体现农民对土地利用和管理的精细化,排除C项。
3.(2023·北京高考·4)下图是明代经贸示意图(局部)。对图中信息理解正确的是(  )
①商帮都分布于南方稻作农业区 ②长江中下游农业生产水平总体较高
③海禁阻断了明代海外贸易路线 ④主要外贸港口所在省份都有商帮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B
【解析】据材料“山东商帮”“山西商帮”等可知,它们位于北方,“都分布于南方”说法错误,故①错误;据图可知,长江中下游农业生产力(亩产斤数)较其他地区高,说明此地农业生产水平总体较高,故②正确;据材料“主要外贸港口”“前往日本”“前往占城”可知,此时的海外贸易线路较多,说明明代海外贸易没有阻断,故③错误;据材料“广东商帮”“福建商帮”可知,广州、泉州、福州、宁波等外贸港口所在省份都有商帮,故④正确;选择B项符合题意。
4.(2023·广东高考·6)明代小说《二刻拍案惊奇》载,浙江人蒋生行商至汉阳,看中了缙绅马少卿的女儿。蒋生本来以为“经商之人,不习儒业,只恐有玷门风”,怕婚事不成。马少卿却认为“江浙名邦,原非异地,经商亦是善业,不是贱流”,遂许婚。这虽是文学描述,但从中可见明中后期(  )
A.纲常礼教束缚被打破 B.自然经济结构逐步解体
C.市民阶层的分化加剧 D.重农抑商观念受到冲击
【答案】D
【解析】据材料“经商亦是善业,不是贱流”可知明中后期人们对商业的态度逐渐从排斥转向认可,说明当时商品经济的繁荣对传统的重农抑商观念产生了冲击,新的市民价值观逐渐形成,故选D项;明朝时期的心学进一步强化了人们的儒学信仰,封建礼教纲常到新文化运动时期才逐渐发生动摇,排除A项;鸦片战争后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开始逐渐解体,当时中国的经济结构依然以自然经济为主导,排除B项;材料中马少卿的身份是缙绅,广义上属于传统士大夫阶层,排除C项。
5.(2021·海南高考·6)表1反映了(  )
表1 清代前期主要财政岁入一览表 单位:万两(银)
年代 总额 地丁银 % 盐课 % 关税 % 杂赋 %
1685年(康熙二十四年) 3424 2823 82.4 388 11.3 122 3.6 91 2.7
1724年(雍正二年) 3649 3028 83.0 387 10.6 135 3.7 99 2.7
1753年(乾隆十八年) 4266 2964 69.5 701 16.4 459 10.8 142 3.3
1766年(乾隆三十一年) 4254 2991 70.3 574 13.5 540 12.7 149 3.5
A.繁荣背后潜藏危机 B.近代前夜发展停滞
C.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D.土地兼并程度加深
【答案】A
【解析】题干提及从1685年到1753年,清朝财政收入总额增长,而在1766年却下滑,地丁银总体稳定的情况下,关税有增长但比重不大,并结合所学可知,康雍乾时期政局稳定,经济繁荣,但增长乏力,未抓住新航路开辟后世界连为一个整体的时机,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故选A项;“发展停滞”不合史实,与关税收入不断增长相悖,排除B项;“出现”不合时空,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于明朝后期,排除C项;“土地兼并”不合题意,题干未见地主兼并农民土地的信息,排除D项。
6.(2022·江苏高考·5)明代中后期,江南地区“耕渔之外,男妇并工……织布、织席、采石,造器营生”,妇女收入在家庭经济来源中占有很大比重。社会上追求财富、重视自我的风气颇为兴盛。与这些现象密切相关的是(  )
A.经济社会多元发展 B.重农抑商政策明显松驰
C.朝廷放松社会控制 D.宋明理学强化家庭伦理
【答案】A
【解析】据材料“耕渔之外,男妇并工……织布、织席、采石,造器营生”,可知明朝中后期除农业、渔业外,手工业在家庭收入中比重不断上升,说明经济社会多元发展,故选A项;明朝中后期仍然坚持重农抑商政策,排除B项;明清时期朝廷加强了对社会的控制,排除C项;宋明理学强化家庭伦理属于思想教化方面,而材料强调经济生活,排除D项。
7.(2022·北京高考·4)下图的封面形式常见于明代刻本书籍,图中读书的人物为该书编刻者。该图可以佐证明代(  )
A.开始出现雕版印刷技术 B.戏曲表演艺术日趋成熟
C.文化产品商品化程度加深 D.士人思想摆脱了专制束缚
【答案】C
【解析】据材料“图中读书的人物为该书编刻者”及图可知,编刻者画像印在版画上,上下左三处配以刻书堂名、书名,以及本书主要内容,构成了一幅很好的图书形象广告,塑造了品牌,即文化产品商品化程度加深,故选C项;唐代就已经出现雕版印刷技术,排除A项;材料是明代刻本书籍的广告,与戏曲表演艺术日趋成熟无关,排除B项;“摆脱”说法过于绝对,且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
7.(2022·广东高考·5)清代从广州出口的瓷器中,除了江西、浙江的名窑产品外,还有广东、福建专门烧制的贸易瓷。广州等地有的瓷窑还聘请来自欧洲的画师,负责在瓷坯上绘制欧风图像。这种现象反映当时(  )
A.广州处于中外交流的前沿 B.出口瓷器产自官营手工作坊
C.西方艺术在中国颇受欢迎 D.重农抑商政策受到明显削弱
【答案】A
【解析】清代出口瓷器众多,“广州等地有的瓷窑还聘请来自欧洲的画师,负责在瓷坯上绘制欧风图像”的现象,这说明当时广州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处于中外交流的前沿,A项正确;明朝中叶以后,制瓷业等手工业领域,私营手工业已超过官营手工业,且官营手工作坊的产品是不进入市场流通的,排除B项;“在中国颇受欢迎”的说法范围扩大了,排除C项;清代仍坚持重农抑商的政策,排除D项。
8.(2022·全国乙卷·27)明后期有士人称,江南流行“好名喜夸”之风,家中但凡有千金之产,必定会营建一园,“近聚土壤,远延木石,聊以矜眩于一时耳”,但“俗气扑人”。这可用于说明(  )
A.士大夫传统观念的颠覆 B.世俗化审美趣味的初现
C.士农工商社会结构解体 D.江南市镇工商业的繁荣
【答案】D
【解析】据材料“家中但凡有千金之产,必定会营建一园”结合所学可知,明后期江南市镇工商业繁荣,人们才有财力修建园林,且园林俗气扑人,说明园林主人文化素养不高,故选D项;材料主旨是江南中产以上的人家喜建园林,且园林俗气扑人,他们不一定是士大夫之家,更多的是市民阶层,排除A项;据所学,世俗化审美趣味早在宋代已经出现,排除B项;据所学,明后期士农工商社会结构有松动,有弃儒经商、弃农经商的士农,但达不到“解体”的程度,排除C项。
9.(2021·河北高考·5)明朝重新疏通大运河后,有些年份南粮北运达五六百万石,超过元朝海运漕粮年度最高额。同时,运粮船夹运的南方丝织品、棉布、瓷器等广销北方各地,返航时装载的大批棉花、杂粮等销往东南沿海。据此可知,明朝大运河航运(  )
A.加速了经济重心南移 B.导致了重农抑商政策松动
C.引发了“海禁”政策出台 D.推动了长途贩运贸易发展
【答案】D
【解析】明朝重新疏通大运河后,南方的粮食、商品通过大运河运往北方,北方的商品销往东南沿海,这说明大运河航运推动了长途贩运贸易的发展,故选D项;经济重心在南宋时期就已经完成了南移,排除A项;重农抑商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最基本的经济指导思想,明代的重农抑商政策并没有松动,排除B项;明初为防沿海军阀余党与海盗滋扰而实施“海禁”政策,排除C项。
10.(2021·福建高考·5)据文献记载,乾隆年间,河南巡抚陈宏谋“募闽人种红薯”:江西大廣县知县余光璧也在当地大力推广种植并“告以种法”。上述史料可用来说明当时(  )
A.富民思想的践行 B.新农作物的传播
C.饮食结构的改变 D.人地矛盾的加剧
【答案】B
【解析】据材料“‘募闽人种红薯’……大力推广种植”可知红薯种植传播,故选B项;材料中没有提及红薯种植的效果,不能体现富民思想,排除A项;饮食结构仍然是南稻北麦,没有改变,排除C项;新农作物的传播缓解人地矛盾,排除D项。
11.(2023·山东高考·16)(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程元通控告棚民案
乾隆朝后期及嘉庆朝,大批异籍农民涌入安徽等地,就山搭棚,垦荒为生,被称为棚民。乾隆五十九年,安徽徽州休宁程氏的一些族人私下将山场租给棚民种苞谷。随着开种山场规模扩大,部分族人与棚民发生纠纷并持续多年,遂于嘉庆十二年以族长程元通名义派程怡仁到都察院控告棚民。
程氏状词
“我们住居地方,环抱皆山,祸遭流匪方会中等向无业地棍程金谷等盗租山场,搭棚纠集多人,私行开垦,种植苞谷,以致山倾石泄,涨塞河道,山上坟茔尽行挖掘,山下田庐皆受其害。该棚匪千百成群,实为地方之患”
嘉庆上谕
“或设立禁约,责令逐渐迁移,或勘定界址,就地妥为安插,不致无籍之徒愈聚愈多,日久为害地方,亦不至驱逐过骤,激成事端。……以期永杜争端,辑宁民业为要。”
地方处理意见
酌断山主退还部分租价银,“方会中等遵即拆棚领银,挈属回籍”。其他棚民,或“酌定章程,分年饬令退山”,或“呈明入籍,照旧编甲。”
程怡仁“照虚捏情节混供,……杖九十,徒二年半。据供母老丁单,斥县查明照例办理。”其他人等,按律处理。
嗣后,禁“山场混召异籍之人搭棚开垦”,“严定专条,有犯从重科罪”,令各族长、祠长“勒石公祠中,俾共知警惕。”
——摘编自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嘉庆朝安徽浙江棚民史料》
(1)该案主要是由哪些矛盾引发的?(6分)
(2)案件的处理体现了当时社会治理的哪些特点?(8分)
【答案】(14分)
(1)矛盾:人地矛盾;棚民与土著的矛盾;生态环境破坏;玉米与传统农作物种植矛盾;一些族人将族产共产私下出租。
(2)特点:以维护社会秩序为主要目的;中央批示地方实际处理;发挥地方民间组织协调作用;注重伦理孝道;分类处理,兼顾多方利益;发挥法律与乡约作用。
【解析】
(1)据材料“大批异籍农民涌入安徽等地,就山搭棚,垦荒为生”可知人地矛盾;据材料“部分族人与棚民发生纠纷并持续多年”可知棚民与土著的矛盾;据材料“山倾石泄,涨塞河道,山上坟茔尽行挖掘,山下田庐皆受其害”可知生态环境破坏;据材料“随着开种山场规模扩大”可推知玉米与传统农作物种植矛盾;据材料“一些族人私下将山场租给棚民”可知一些族人将族产共产私下出租。
(2)据材料“不致无籍之徒愈聚愈多,日久为害地方,亦不至驱逐过骤,激成事端”可知以维护社会秩序为主要目的;据材料“嘉庆上谕”、“或设立禁约,责令逐渐迁移,或勘定界址,就地妥为安插”可知中央批示地方实际处理;据材料“其他棚民,或‘酌定章程,分年饬令退山’,或‘呈明入籍,照旧编甲’”可知分类处理,兼顾多方利益;据材料“据供母老丁单,斥县查明照例办理”可知注重伦理孝道;据材料“严定专条,有犯从重科罪”、“令各族长、祠长‘勒石公祠中,俾共知警惕’”可知发挥法律与乡约作用;据材料“地方处理意见”可推知发挥地方民间组织协调作用。
12.(2022·广东高考·17)有同学研究明代白银货币化问题,收集了如下材料,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表2 明代财政收入
年份 米麦(万石) 布(万匹) 绢(万匹) 宝钞(万锭) 银(万两)
1430 3979 20.5 94.1 7388.9 32.9
1552 2659 13.3 32.0 2414.4 243.3
1621 2780 12.9 20.6 8.1 755.2
——摘《明实录》
材料二
《醒世姻缘传》、“三言”、“二拍”等小说中有关白银的描述不可胜数,大到如捐官、行贿、购房、买卖人口,小到如日常消费和社交馈赠,处处可见。铜钱的使用只是第二位的,以物易物也不频繁。
——据《醒世姻缘传》等
材料三
吾以为非废金银不可。废金银,其利有七:粟帛之属,小民力能自致,则家易足,一也。铸钱以通有无,铸者不息,货无匮竭,二也。不藏金银,无甚贫甚富之家,三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1)分别阐述每则材料对研究明代白银货币化的价值。(6分)
(2)综合上述材料,简述明代白银货币化的影响。(6分)
(3)除上述材料之外,研究明代白银货币化还可补充哪些类型的史料,请至少列出两种。(2分)
【答案】
(1)材料一是明代国家财政收入的官方统计数据,可用于研究明代白银货币化的原因、表现等问题;
材料二是小说对当时普遍使用白银的社会场景的描述,可用于研究明代白银使用的广泛性及其社会影响;
材料三是黄宗羲废金银的主张,可用于研究时人对白银货币化问题的认识。
(2)促进国家财政的货币化,有利于赋税制度改革;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区域性商帮群体出现;促进了市民文化的发展;影响了社会风气;加重了人民的负担。
(3)方志、笔记、外国文献、考古资料等。
【解析】
(1)第一小问价值,根据材料“明代财政收入”、“《明实录》”等信息可知,材料一属于官修史书,具有重要的史学价值,可用于研究明代白银在财政收入方面的状况,以及明代白银货币化的原因、表现等问题;根据材料“《醒世姻缘传》、‘三言’、‘二拍’等小说中有关白银的描述不可胜数”等信息可知,材料二属于文学类史料,描绘了当时普遍使用白银的社会场景,可用于研究明代白银使用的广泛性及其社会影响;根据材料“吾以为非废金银不可”、“黄宗羲《明夷待访录》”等信息可知,材料三属于学者研究类文献史料,可用于研究白银货币化存在的问题。
(2)简述明代白银货币化的影响,根据材料一中“表2 明代财政收入”可知,明代政府财政收入中银(万两)占比上升,白银逐渐成为主流货币,白银货币化有利于政府税收规范化、制度化,有利于推行“一条鞭法”赋税改革;根据材料二中“《醒世姻缘传》、‘三言’、‘二拍’等小说中有关白银的描述不可胜数”等信息可知,白银货币化促进了商品经济的繁荣,区域性商帮群体出现,促进了市民文化的发展,影响了社会风气。根据材料三中“吾以为非废金银不可”等信息可知,白银货币化加重了人民负担,扩大了贫富差距。
(3)除上述材料之外,研究明代白银货币化还可补充哪些类型的史料。除了上述材料中官修史书、文献史料、文学类史料、学者著作外,我们还可补充书信、日记、账本、方志、笔记等类型的史料,或补充外国文献、实物资料、口述资料、图像资料等类型的史料。
【命题点03 明至清中叶的文化与中西文化交流】
1.(2023·全国甲卷·27)明代很多熟读儒经而从事商业活动的人,秉持“虽终日做买卖,不害其为圣为贤”的信条,尽心于实践“圣人之学”。与这种社会行为最契合的思想观念是(  )
A.“百姓日用即道” B.“心外无物”
C.“存天理,灭人欲” D.“工商皆本”
【答案】A
【解析】由材料“熟读儒经而从事商业活动的人”“虽终日做买卖,不害其为圣为贤”可知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明代商人从事牟利的商业活动,满足了社会需求,读经和做生意并不违背,符合满足民众需求就是道的思想,故选A项;陆九渊强调“心外无物”,主张要通过内心寻求道,与材料不符,排除B项;程朱理学强调“存天理,灭人欲”,主张通过克服自身的欲望探索真理,与材料中商人学习儒家文化和追求经济利益的观点不符,排除C项;中国封建统治者固守“重农抑商”,明末清初黄宗羲提出“工商皆本”,且材料只提及商业并未提及手工业,排除D项。
2.(2021·辽宁高考·4)黄宗羲曾言:“明初以来,宗风(指佛教禅宗各派)寥落。万历间,儒者讲席遍天下,释氏亦遂有紫柏、憨山(禅宗高僧),因缘而起……而儒、释几如肉受串,处处同其义味矣。”这反映了明朝(  )
A.灭亡原因在于学风空疏 B.儒学地位受到佛教冲击
C.经世致用成为主流思想 D.儒学的禅学化趋势加强
【答案】D
【解析】据材料“儒、释几如肉受串,处处同其义味矣”可知,明万历年间,儒者讲席遍天下,禅宗借势而起,融佛入儒,即儒学的禅学化趋势加强,故选D项;阶级矛盾激化导致明朝灭亡,排除A项;儒学地位受到佛教冲击与“儒、释……处处同其义味矣”不符,排除B项;经世致用指学问必须有益于国事,与材料无关,且当时主流思想仍是程朱理学,排除C项。
3.(2021·江苏高考·5) 乾隆年间,淮扬文风达到鼎盛,“邗上时花二月中,商翁大半学诗翁”,商人与文人交相唱和,天下文人稍能言诗,辄思游食扬州,以至有“扬州遍地是诗人”之说。这种情况表明(  )
A.商业发展影响社会风气 B.八股取士扩大诗人群体
C.重学风气提升文人素养 D.财富增加助长奢侈之风
【答案】A
【解析】由材料“淮扬文风达到鼎盛”、“商人与文人交相唱和,天下文人稍能言诗,辄思游食扬州,以至有扬州遍地是诗人”可知扬州作为两淮盐业中心,经济发达,城市繁荣,进而推动文化的繁荣,说明商业发展影响社会风气,故选A项;八股取士是用排偶文体阐发经义的科举考试之法,材料并未提及,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不是文人素养,而是整个社会的文化氛围,排除C项;扬州重视文化的氛围与奢侈之风无关,排除D项。
4.(2021·江苏高考·4) 明代中叶,很多文学家大力推崇抒情写景的盛唐诗风,认为诗当“畅达情丝、感发志气”,概评“宋人主理作理语,于是薄风云月露,一切铲去不为”,使人不复知诗,这说明当时(  )
A.文人创作重必转向诗歌 B.程朱正统地位受到质疑
C.不同诗歌风格相互交融 D.诗歌力图突破理学束缚
【答案】D
【解析】由材料“大力推崇抒情写景的盛唐诗风”、“宋人主理作理语,于是薄风云月露,一切铲力不为”可知明代文学家倡导盛唐时期抒情写景的诗风,反对宋代深受理学束缚的“理作理语”,故选D项;“必转向”表述过于绝对,排除A项;材料强调反对理学对文学创作的束缚,明代程朱理学一直居于正统地位,排除B项;材料强调不同的诗歌创作风格,并未提及彼此的交融,排除C项。
5.(2023·辽宁高考·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一
我国对月的崇拜在原始社会中就存在,西周已形成较为完善的祭月之礼,后历朝历代因之。人们通过观测月亮的圆缺变化周期,逐渐形成了日、月等时间观念,并以此为依据制定了历法,称为阴历或太阴历。人们对月亮还充满各种想象,建构了月宫、嫦娥、玉兔、桂树等神话形象,用以寄托长寿、团圆等美好的期盼。
——摘编自王玉哲《中华远古史》等
材料二
明末清初,徐光启等编撰的《崇祯历书》和康熙皇帝召集学者编订的《历象考成》均吸纳了西方有关月亮的科学知识。民国时期,天文学家陈遵妫撰写的《天文学概论》详述了月地距离、月球大小、质量等内容。这一时期,教科书、大众期刊、学生丛书等也纷纷介绍月亮知识。
2004年,中国国家航天局正式启动探月工程。2013年,“嫦娥三号”着陆器和“玉兔号”月球车登上月球,国人真切地见到了月亮的“庐山真面目”。2020年,“嫦娥五号”返回器带回了月球样品,科学家对此进行研究,深化了人们对月亮的认知。
——摘编自谭丹《西学与近代国人的月亮新知》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人们对月亮的认知。(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以来国人对月亮认知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9分)
【答案】(15分)
(1)形成了日、月等时间观念,并以此为依据制定了历法;对月亮还充满各种想象,建构了月宫、嫦娥、玉兔、桂树等神话形象。
(2)变化:由对月亮的各种想象到形成对月亮的科学认识。
原因:明清以来西学东渐的影响;天文学家撰写了有关月亮知识的科技专著促进了人们对月亮的科学认识。
【解析】
(1)据材料一“通过观测……形成了日、月等时间观念……历法”结合所学得出形成了日、月等时间观念,并以此为依据制定了历法;据材料一“人们对月亮……神话形象”结合所学得出对月亮还充满各种想象,建构了月宫、嫦娥、玉兔、桂树等神话形象。
(2)第一小问变化:据材料二“吸纳了……科学知识”“详述了月地距离……介绍月亮知识”结合所学得出由对月亮的各种想象到形成对月亮的科学认识。
第二小问原因:据材料二“徐光启等编撰……吸纳了西方有关月亮的科学知识”结合所学得出明清以来西学东渐的影响;据材料二“天文学家……质量等内容”结合所学得出天文学家撰写了有关月亮知识的科技专著促进了人们对月亮的科学认识。
6.(2022·江苏高考·17)(16分)黄宗羲的学问和品行堪为楷模,后人敬仰其学行,屡有纪念之举。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吾邑号称文献之邦,代有名贤,社祭相望,独至黄宗羲先生,尚无专祠,无以崇礼先哲、讽励人民也。先生言“天下为主,君为客”,近人目之为东方卢梭。其为学也,上承阳明,知行合一;于经史历数之学,无不贯通。观乎方志之传记,著述之留遗,盖可想见其为人焉。查黄公学行风节,卓绝千古,晚清之季,从祀文庙。姚邑为公故里,理应设立专祠。
——摘编自《余姚知事请建先贤祠宇》(1917年)
材料二
县长林泽,为崇敬先贤起见,特发起组织黄社。黄宗羲先生道德文史,彪炳千秋,明社既倾,力谋匡复,其悲愤忠义之气,充塞宇内。当此学术衰歇、民气消沉之际,极宜集社崇奉,以资表扬,而昭激励。
——摘编自《余姚县长发起组织黄社》(1936年)
(1)据材料概括黄宗羲的学行表现,指出当地人了解其学行的途径。(10分)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地方官倡导纪念黄宗羲的动机及其时代背景。(6分)
【答案】(16分)
(1)表现:提出进步的思想主张(2分)(答:批判君主专制/倡导人们的基本权利,得1分);知行合一(1分);博学多才(知识渊博)(1分);崇尚气节(2分)。
途径:地方史志、先贤著作(著述、遗作)、文庙、社团(集社)(4分)
(2)动机:劝勉时人、振兴学术。(2分)
背景:民主思想的传播(2分);君主专制的覆灭(1分);民族危机的加深(1分)。
【解析】
(1)第一小问表现,据材料一“天下为主,君为客”可知提出进步的思想主张;据材料一“上承阳明,知行合一”可知知行合一;据材料一“于经史历数之学,无不贯通”可知博学多才;据材料一“查黄公学行风节,卓绝千古”可知崇尚气节。 第二小问途径,据材料一“观乎方志之传记,著述之留遗”“从祀文庙”可知当地人了解其学行的途径包括地方史志、先贤著作(著述、遗作)、文庙、社团(集社)。
(2)第一小问动机,据材料二“当此学术衰歇、民气消沉之际,极宜集社崇奉,以资表扬,而昭激励”可知劝勉时人、振兴学术。第二小问背景,据材料二的时间“1936”年并结合其时代特征分析,可知民主思想的传播;君主专制的覆灭;民族危机的加深。
一、选择题
1.(2024·河北张家口张垣联盟11月月考·1)下表为《明史地理志》所载明代部分省区人口地理分布的变化情况表(部分)材料中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省份 1393年 1542年 人口增减数 增减比%
北直隶 1926595 4568259 2641644 137.1
山东 5255876 7187202 2462326 46.8
福建 3916869 2111027 —1805779 —46.1
广东 3007932 2052343 —995589 —31.8
A.经济重心的南移遭遇到阻碍 B.北方商品经济发展程度高
C.南北方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动 D.政府重农抑商政策已废弛
【答案】C
【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倭患和海禁。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考查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唯物史观等历史核心素养
【解析】据表格数据可知,明朝前期与后期相比,北直隶和山东人口数增加,福建和广东人口数减少,反映了北方在明朝前期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发展,人口数量增加,明朝中后期,东南沿海多遭受倭寇侵犯,人口大量外迁躲避战乱,因此表中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南北方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动,故选C项;南宋时期,经济重心的南移已经完成,经济重心的南移遭遇到阻碍的说法与史实不符,排除A项;表中数据反映的是人口数量的增减,但商品经济发展程度与人口的数据变化构不成因果关系,排除B项;明清时期,农耕经济依然占绝对主导,封建政府厉行重农抑商的政策,“已废弛”的说法与史实不符,排除D项。
2.(2024·福建高三11月质量检测·5)下图为清代《丕翁先生巡视台阳图卷》(局部)“丕翁先生”就是雍正十三年(1735年)巡视台湾的监察御史严瑞龙。这可以用来佐证当时(  )
A.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了发展 B.官僚对艺术的追求得以满足
C.中国古代监察体制日臻完善 D.文人意趣与市井风情相结合
【答案】A
【立意】本题主要考查清朝疆域的奠定。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考查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唯物史观和家国情怀等历史核心素养
【解析】材料反映出清政府加强对台湾地区的治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可以用来佐证当时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了发展,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官僚对艺术追求的信息,排除B项;材料无法体现中国古代监察体制日臻完善,排除C项;D项表述明显与材料主旨不符,故而不选。
3.(2024·湖北高中名校联盟联测二·5)康熙晚期,清廷在西北部和北部逐步推行绿营兵屯田、八旗屯田、流人屯田、民户屯田和维吾尔人屯田,先后在传统牧区兴建了太仆寺牧场、上驷院牧场、八旗牧场、绿营牧场等一系列官牧场。屯牧政策推行(  )
A.大大缓解内地严重的人口压力 B.一定程度抵御了西方列强扩张
C.支持了清廷的政治和军事活动 D.推动了游牧文明向内地的扩展
【答案】C
【立意】本题主要考查明清农业的发展。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考查时空观念、历史解释等历史核心素养
【解析】清政府在西北和北方实行屯田和建立牧场,有利于军队的长期驻扎,保证了军粮和军马的稳定供应,为清政府开展治边和巩固边疆的军事行动提供了支持,故选C项;由“绿营兵屯田、八旗屯田、流人屯田、民户屯田和维吾尔人屯田”可知,主要是由当地人参与的,所以屯牧政策与缓解内地人口压力关联度不大,排除A项;西方列强的扩张发生于近代,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B项;屯田政策说明北方和西北部农耕文明得以扩展,所以游牧文明向内地的拓展的说法,与史实不符,排除D项。
4.(2024·湘豫名校高三11月一轮复习诊断考试二·7)明朝时期,朱元璋令地方基层普遍设立申明亭,凡境内百姓犯有过失,即书写公布于亭上,使人知所惩戒。又另置旌善亭,书善人善事以示表彰。每里推选一年高有德之人负责书写善恶,称之为老人。这一做法旨在(  )
A.适应尊崇儒术政策 B.推动商品经济发展
C.加强地方行政干预 D.提升以德治国水平
【答案】D
【立意】本题主要考查明朝基层的治理。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考查时空观念、历史解释等历史核心素养
【解析】本题考查明朝德治。根据材料中“申明亭”“书善人善事以示表彰”等可知,朱元璋时期通过奖善惩恶以及给予有道德名望的老年人较高社会地位、特权等,来体现政府对民众道德水平建设的重视,这表明其出发点是提升以德治国的水平,故选D项。材料涉及的是明初对基层的教化管理,A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材料与发展商品经济无关,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对地方行政的干预,排除C项。
5.(2024·江苏连云港高三上期中·5)清朝前中期设置理藩院,起初仅处理蒙古事务,后来扩展到内外蒙古、青海、新疆之额鲁特部、回部与西藏喇嘛所属各处的事务,与俄国交涉事务亦由其掌管,《理藩院则例》也随之不断完善。这一职能的变化说明当时(  )
A.初步奠定了大一统国家疆域 B.边疆与内地治理呈现一体化趋势
C.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稳固 D.强化了对北部边疆少数民族管理
【答案】C
【立意】本题主要考查清朝疆域地区的管理。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考查时空观念、历史解释等历史核心素养
【解析】据材料“设置理藩院……后来扩展到……”“与俄国交涉事务亦由其掌管”“《理藩院则例》也随之不断完善”等并结合所学可知,理藩院起初仅处理蒙古事务,后来掌管边疆事务越来越广泛,而且还负责与俄国交涉的事务,《理藩院则例》也随之不断完善,这体现了清朝疆域的不断扩展,对于边疆和少数民族的管理愈加完善,并且注重边界(主权)问题,这些都反映出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稳固,故选C项;秦朝初步奠定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疆域,排除A项;元朝时对边疆地区实行了比较稳定有效的统治,边疆管理呈现出与内地一体化的趋势,排除B项;“强化了对北部边疆少数民族管理”只是材料体现的部分信息,材料不仅仅涉及北部边疆,还有西北、西南边疆、东北国界等,排除D项。
6.(2024·重庆南开中学高三质检四·6)毗卢寺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杜北乡上京村东,寺中保留着一幅珍贵的明代壁画。壁画将肩扛竹竿的盲人卜者、摇着货郎鼓的货郎、身强力壮的泥瓦匠,以及两个儿童描绘得活灵活现。该壁画(  )
A.反映了佛教文化对中国绘画艺术的影响
B.为研究明代商品经济繁荣提供可靠资料
C.以通俗易懂的内容表现佛教本土化趋势
D.以浓郁的世俗韵味迎合市民的文化需求
【答案】D
【立意】本题主要考查明清文学艺术特点。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考查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唯物史观等历史核心素养
【解析】毗卢寺的明代壁画将肩扛竹竿的盲人卜者、摇着货郎鼓的货郎、身强力壮的泥瓦匠,以及两个儿童描绘得活灵活现,这些都是反映了世俗生活,所以具有世俗韵味,而作为壁画的艺术作品,本身迎合了当时市民的文化需求,故选D项;虽然壁画是在佛教寺院里保留,但是壁画的内容反映的是世俗人物的平常生活,与佛教文化无关,排除A项;盲人卜者、货郎、泥瓦匠都与商品经济相关,一定程度上也能反映商品经济的繁荣,但由于是属于艺术作品的壁画,所有不能为研究明代商品经济繁荣提供可靠资料,排除B项;壁画描绘的内容都是世俗生活中的平常人物,与佛教本土化无关,排除C项。
7.(2024·福建百校联考高三上期中·5)顾炎武在编写《天下郡国利病书》时,以骡马载着书籍,以实地考察来证实文献所载。但他的行旅所至重在西北.东南尤其是南洋一带并未涉足,在书写佛郎机(葡萄牙)时,仍把它纳入南蛮序列,与苏门答腊、锡兰、苏禄等放在一起。这体现出顾炎武(  )
A.在学术研究中仍缺少实证精神 B.延续了传统文人对外部世界的认知
C.对东西方文明的交流茫然无知 D.试图修正旧的华夷之辨的观念误区
【答案】B
【立意】本题主要考查明清进步思想出现。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考查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唯物史观等历史核心素养
【解析】据材料顾炎武在书写佛郎机(葡萄牙)时,“仍把它纳入南蛮序列,与苏门答腊、锡兰、苏禄等放在一起”并结合纲要下册第6课所学——新航路开辟可知,顾炎武未看到西班牙引领新航路开辟,已成为世界强国,将其与“苏门答腊、锡兰”等国相并列,故选B项;“缺少实证精神”不合题意、史实,与材料顾炎武“以实地考察来证实文献所载”相悖,排除A项;“茫然无知”绝对化、不合史实,梁启超认为顾炎武之所以能有如此高超的变革思想,有对晚明时局深刻而又细致的看法,是和他受到当时西学东渐的“崇实”精神相联系的,这种精神是兴除利弊的经世精神,放眼世界的科学精神,是承东林之绪而深受西学影响的结果,排除C项;“试图修正”不合题意,应为“仍然延续”,排除D项。
8.(2024·广西“贵百河”高三11月质量调研联考·6)明清时期,江南地区的盐商往往通过奢侈消费来炫耀自己的金钱财力,如马氏兄弟重金搜罗书画金石,并无偿供文人学者阅读品鉴。同时,为彰显自身雅趣,养士之风在盐商群体内盛行,吴门画派、扬州画派、桐城派等流派皆诞生于此。材料意在说明明清时期(  )
A.商品经济促进江南文艺繁荣 B.经济发展颠覆传统社会结构
C.市民需求推动地域文化形成 D.奢侈消费发掘传统文化意趣
【答案】A
【立意】本题主要考查明清文学艺术的发展、明清商业新发展。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考查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唯物史观等历史核心素养
【解析】由“马氏兄弟重金搜罗书画金石,并无偿供文人学者阅读品鉴”“养士之风在盐商群体内盛行,吴门画派、扬州画派、桐城派等流派皆诞生于此”可知,明清时期,江南盐商为彰显自身的财力和雅趣,进行文化奢侈品的消费和艺术投资,促进了江南地区的文艺传播,并助推一些文艺流派诞生,说明明清时期商品经济促进江南文艺繁荣,A项正确。明清时期传统的社会结构尚未完全打破,“颠覆”与史实不符,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盐商的奢侈消费推动江南地区文艺创作趋向繁荣,而非“市民需求”,也未涉及传统文化的意趣,C.D两项错误。
9.(2023·湖南长郡中学高三月考·7)图3为敦煌千佛洞发现的《玄奘取经图》,图中唐玄奘的徒弟“猴行者”带着东坡巾,是一个儒生打扮。同时代的南宋《大唐三藏取经诗话》里,唐僧的大徒弟“猴行者”也是个忠诚的“白衣秀士”。但明代成书的《西游记》里,孙悟空却变成了蔑视皇权,大闹天宫的妖王。这反映了(  )
图3
A.商品经济逐步发展 B.社会矛盾更加尖锐
C.正统思想发生变化 D.宗教观念影响文学
【答案】A
【立意】本题主要考查明清文学艺术的发展、明清商业新发展。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考查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唯物史观等历史核心素养
【解析】从忠诚的儒生,变成反对皇权的妖王,说明市民文化发展,反抗意识和自由意识在发展,而这源于商品经济的发展。但不能说明明代社会矛盾比南宋末年更尖锐,且这时期的正统思想都是儒家,这种追求自由的思想不是来自宗教,故B、C、D三项
10.(2024·湖南岳阳高三上期中·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材料一
所谓“富民”阶层,是中唐以来特别是宋代以来崛起的一个新的社会阶层。在以农业为基础的中国传统社会,他们主要以农业为致富的途径,但也包括以工商等其他途径致富者。宋人苏辙说:“惟州县之间,随其大小,皆有富民”。南宋叶适对富民的重要性作了最全面的阐述,他指出:“富人者,州县之本,上下之所赖也”。宋代以来,国家不断推行改革。历代改革均涉及社会和国家治理的方方面面,但一般来说,均平赋役和整顿吏治始终是国家改革的两个重点。而这两者又均与“富民”阶层紧密相关。“宋王朝对农民的统治是通过户等制而实现”,而乡村组织一级头目基本都是由户等靠前的富民群体来担任。
——摘编自林文勋、杨瑞憬《宋元明清的“富民”阶层与社会结构》
材料二
原本中国古代的城市以城为主,纯粹体现工商贸易功能的市镇,要到唐宋之际才出现,而明朝中后期是一个高峰。尤其是江南苏、松、杭、嘉、湖地区的许多著名市镇,都是在那时形成的。这些市镇中的居民,已经从农业人口中分离出来,大多从事纺织业。工商集贸性质市镇的兴起,使得农业人口与手工业和商业人口的比例发生了变化。而流向城市的大量游民,又成为雇佣工人的后备队伍。城市和商业进一步繁荣,具有明显经济职能的城市在增加。到清朝前期,广东佛山镇在内的“天下四大镇”在专业性市镇的基础上发展成为新兴的城市。
——摘编自朱汉国《历史学习精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富民”阶层崛起的原因并从国家发展与治理的角度分析“富民”阶层产生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江南市镇的变化。并从经济、思想方面等简析明清商品经济发展对中国社会转型产生的影响。
【答案】(20分)
(1)原因: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商品经济的发展;国家不断推行改革(或回答“均平赋役,整顿吏治”也可);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动;科举制度的发展。
作用:是国家稳定和发展的重要基础;成为国家控制乡村的重要力量;推动了国家改革和社会治理水平的发展。
(2)变化:市镇居民从业结构变化(或回答“居民已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大多从事纺织业”);新的生产关系萌芽(雇佣关系或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城市的经济职能在增强;专业性市镇发展为新兴城市。
影响:商品经济的发展,冲击着自然经济;传统重农抑商思想受到冲击(或工商皆本思想出现);市民阶层不断扩大,文化的世俗化倾向加强;要求个性解放、平等、自由的(或体现社会转型的)早期启蒙思想出现。
【立意】本题主要考查社会变化、明清手工业发展和新经济因素、工商业市镇兴起。考查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等历史核心素养以及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
【解析】
(1)第一小问原因,据材料一“农业为致富的途径......工商等其他途径”得出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据材料一“宋代......推行改革”得出国家不断推行改革;据所学可知,宋代城市发展,商品经济繁荣,得出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动;据材料一“改革......国家治理”可知,宋代实施重文轻武的治国理念,得出科举制的发展。第二小问作用,据材料一“富人者......上下之所赖”得出是国家稳定和发展的重要基础;据材料一“乡村组织......户等靠前的富民群体”得出成为国家控制乡村的重要力量、推动了国家改革和社会治理水平的发展。
(2)第一小问变化,据材料二“农业人口......比例”得出市镇居民从业结构发生变化;据材料二“游民......雇佣工人的后备队伍”得出新的生产关系萌芽(雇佣关系或资本主义萌芽)出现;据材料二“工商贸易功能......明朝中后期是一个高峰”得出城市的经济职能在增强、专业性市镇发展为新兴城市。第二小问影响,结合所学,从经济的角度分析,得出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冲击了当时的自然经济;从社会变化的角度分析,得出商品经济的发展也促进了市民阶层的不断壮大,使文化的世俗化倾向加强;从思想文化的角度分析,得出传统重农抑商思想受到冲击(或工商皆本思想出现)、要求个性解放、平等、自由的早期启蒙思想出现。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2024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高频考点追踪与预测(专题04 明清(鸦片战争前):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课件+练习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