榕江县朗洞中学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3月质量监测
七年级 历史试卷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正确或符合题意的答案。)
1.朱元璋发表宣言:“慨念生民,久陷于胡,倡义举兵,恢复中原。”文中的“胡”是指( )
A.匈奴人 B.契丹人 C.女真人 D.蒙古人
2.按下面图示的编制思路,其空白处应为( )
A.废除丞相制度 B.设立“三司” C.设立锦衣卫 D.实行“八股取士”
3.郑和航海档案有如下歌谣:“迎云对风行,风雨转时辰。日没黑云接,风雨不可说。云布满山低,连霄雨乱飞。云从龙门起,飓风连急雨。”这反映郑和下西洋成功的原因是( )
A.明朝国力强盛 B.皇帝大力支持C.指南针的使用 D.掌握气象规律
4.如图为宣化辽代墓葬中发现的壁画《备茶图》,尽管辽地并不产茶,但壁画中描绘的茶具与烹茶程序,皆体现出唐宋茶法在辽地的影响。这一发现最能证明宋辽时期( )
A.农业生产的发展 B.海外贸易的兴盛 C.长期的争战不休 D.民族文化的交融
5.“服事辽主,几被诛,卒能奋志修身,收服属国,灭辽称帝。”该材料描述的是( )
A.澶渊之盟 B.金灭辽国 C.金灭北宋 D.元昊称臣
6.陆游《书愤》中有“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的诗句,诗中的“大散关”至淮水一线划定为分界线,是以下哪个历史事件后出现的情况( )
A.宋金和议 B.辽宋和议 C.夏宋和议 D.金灭辽
7.“……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这一千古传诵的爱国名篇,其作者是抗金名将( )
A.鉴真 B.岳飞 C.李白 D.屈原
8.宋代复种技术得到推广,江南种稻普遍分“早禾”和“晚禾”两种,种植和收获的时间不同。南宋时冬麦和晚稻两熟制也得到大面积推广。这都使得粮食产量大大提高。材料反映了复种技术( )
A.引进了优良品种 B.提高了耕地的利用率C.扩大了垦田面积 D.使经济作物得到发展
9.某同学在学习蒙古族先后灭亡其他政权的历史时画了如图的简易图,方框内的时间应是( )
A.1229 B.1231 C.1234 D.1268
10.“吾侪本蒙古裔,今俄罗斯种类不同,嗜好殊异,又复苦调丁赋,席不暇暖。今闻大皇帝……奚不弃此就彼,亦良禽择木智也。”说这段话的应是( )
A.努尔哈赤 B.噶尔丹 C.五世达赖 D.渥巴锡
11.下表所示纳税田亩数的变化反映了当时( )
时间 纳税田亩数比1683年增加的数量(%)
康熙五十一年 (1712年) 23
雍正四年 (1726年) 60 (此时耕地面积已超过明末耕地面积20.6%)
A.精耕细作的推广 B.手工业技术提高 C.农业经济的发展 D.水利工程的兴修
12.有人估算,17、18世纪,约占世界总产量一半的白银输入中国,大多成为流通货币。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
A.君主专制强化 B.商品经济发达C.科技领先世界 D.农业经济衰落
13.宋代造纸、制墨技术的提高,为印刷提供了优质材料,印刷业遍布全国,甚至还出现了一批以营利为目的的印刷作坊。材料表明宋代( )
A.活字印刷术应用广 B.重视书籍的印刷C.书籍印刷的质量高 D.印刷行业的繁荣
14.《宋史》记载:“……又造突火枪,以巨竹为筒,内安子窠(子弹),如燃放焰绝,然后子窠发出,如炮声,远闻百五十余步。”这描绘的是下列哪一重大发明的应用( )
A.造纸术 B.活字印刷术 C.火药 D.指南针
15.了解历史时序,初步掌握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要求。与图中③对应的朝代是( )
中国古代朝代更替示意图(局部)
A.隋朝 B.唐朝 C.两宋 D.元朝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6.明太祖朱元璋为强化中央集权、监视官民专门设立了 ,负责刑狱诸事,保护皇帝,镇压官民。后成为皇帝的耳目和爪牙。(2分)
17.明朝中后期,为扫清东南沿海的“倭患”,明朝军民英勇作战,在抗倭斗争中战功卓著,被称为伟大的民族英雄的爱国将领是 。(2分)
18.明朝在元大都的基础上对北京城进行大规模的扩建和改造,其中最为雄伟壮丽的紫禁城(今称 )是当时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建筑群。(2分)
19.随着市民阶层的不断壮大,市民的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开封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作“ ”。瓦子中圈出许多专供演出的圈子,称为“勾栏”。瓦子的存在,增添了城市的生气。(2分)
20.元朝统治区域辽阔,为加强同各地的联系,建立 ,修建了覆盖全国的陆路交通网。元代的陆路向西通往中亚、西亚及东欧等地区,使东西方的使臣、商人往来非常方便。(2分)
三、综合问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6分。)
2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国号 建立时间 都城 民族 建立者
辽 10世纪初 上京临潢府 ① 耶律阿保机
北宋 960年 ② 汉族 ③
西夏 11世纪前期 兴庆府 ④ 元昊
大金 1115年 会宁 女真族 ⑤
材料二 1005年,辽与宋议和,辽军撤回,宋朝给辽钱物,史称澶渊之盟。
材料三 岳飞死后,南宋与金达成和议: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钱物,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为界,形成宋金对峙局面。双方能够形成对峙局面主要原因还是实力上的势均力敌,如果说金的优势在于军事上的能征善战,那么南宋的优势则在于发达的经济和文化。
(1)结合所学知识完成材料一中的表格内容。(5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应该怎样评价“澶渊之盟” (4分)
(3)根据材料三,分析宋金为什么能够形成对峙的局面。(4分)
(4)请结合所学知识绘制一幅辽宋夏金时期民族对立局面简图,并分析一下当时的时代特征。(3分)
2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如表
朝代 南方 北方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 数的比例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 数的比例
西汉 2 470 685 19.8% 9 985 785 80.2%
唐朝 3 920 415 43.2% 5 148 529 56.8%
北宋 11 224 760 62.9% 6 624 296 37.1%
材料二 苏湖熟,天下足。
——南宋谚语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宋史》
材料三 (宋代中国)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货币经济、纸钞、流通票据、高度发展的茶盐企业非常独特……在人民日常生活各方面,中国是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国家。
——[法]谢和耐《南宋社会生活史》
材料四 宋代的商业繁荣是建立在农业和手工业迅速发展、生产的专业化和产品的商品化程度大为提高的基础上的。宋代城市的数量和规模都较前代有较大幅度的扩展,城市人口大量增加,据估计已超过全国总人口的10%,在有些地区达到20%以上。
——史仲文、胡晓林主编《中国全史》
(1)材料一、材料二反映了南方经济有哪些新发展 (3分)
(2)材料二反映了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什么现象 这种变化是在何时完成的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变化出现的原因是什么。(4分)
(3)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举几例说明宋代中国“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的表现。(举2例即可)(4分)
(4)根据材料四,概括宋代城市商业繁荣的主要原因。(4分)
23.历代王朝在治国理政方面都做出了大胆的尝试。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如图所示
材料二 宋初统治者削弱相权,以防止宰相权力过大;大臣赵普针对“方镇太重,君弱臣强”的状况,提出“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统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三 在中央,分别设立掌管全国行政事务、全国军事事务、监察事务的机构……其他地区设置10个行省,之下设路、府、州、县……对边疆地区,采取因地制宜的方式,分别设置相应的管理机构……——统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1)材料一图示反映了唐朝在政治上实行哪一制度 (2分)
(2)材料二中的“宋初统治者”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削弱相权”的办法是什么 后来为“掌控财权”在地方设置了什么官职 (6分)
(3)材料三反映的元朝行政区划与管理制度被称为什么制度 其中负责“全国军事事务”的是什么机构 请分别举出元朝在台湾地区和西藏地区设置的管理机构的名称。(4分)
(4)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上述治国理政方针有什么共同的作用。(2分)答案:
1.(D)
2.(D)
3.(D)
4.(D)
5.(B)
6.(A)
7.(B)
8.(B)
9.(C)
10.(D)
11.(C)
12.(B)
13.(D)
14.(C)
15.是(C)
16. 锦衣卫
17. 戚继光 。
18. 故宫
19. 瓦子
20. 驿站
21.(1)答案:①契丹族;②开封(东京);③赵匡胤;④党项族;⑤阿骨打。
(2)答案:对于北宋来说,澶渊之盟是一个屈辱的和约,所送钱物成为北宋人民沉重的负担。但是澶渊之盟的订立有其积极的一面,它结束了辽宋之间几十年的战争(或维持了辽宋之间的和平关系),双方展开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或使辽宋的经济文化都得到了发展)。
(3)答案:双方实力势均力敌;军事上金国能征善战;经济和文化上南宋更为发达。
(4)答案:示例:
时代特征:民族政权并立,各民族在碰撞中走向交融,共同发展。(其他言之有理的答案亦可)
22.(1)答案:宋代南方户数大大超过北方;农业迅速发展;国家财赋仰仗南方。
(2)答案:现象:经济重心南移。时期:南宋。原因:南方战乱较少,社会安定;北方人口大批南迁,带去先进生产技术,增加劳动力;南方自然环境优越;统治者重视发展经济,采取有利于发展经济的措施。
(3)答案:商业繁荣(海外贸易)超过前代;设立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出现早市、夜市;沿街设立店铺;旅店业兴旺;使用纸币;出现娱乐兼营商业的瓦子。(任意两点,符合题意即可)
(4)答案:农业和手工业迅速发展、生产的专业化和产品的商品化程度大为提高。
23.(1)答案:三省六部制。
(2)答案:宋太祖。分化事权。转运使。
(3)答案:行省制度。枢密院。澎湖巡检司和宣慰使司都元帅府。
(4)答案: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统治等。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贵州省黔东南州榕江县朗洞中学2023-2024度七年级下学期3月质量监测历史试卷(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