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学情练习(3月)
九年级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河北尚义四台遗址距今10400年至6400年,经考古发现压印纹陶器、细石器等800余件;磨棒和磨盘上发现粟黍类淀粉粒;还发现成组房址,包括40余座半地穴房址。据此可知,这一时期北方地区( )
A. 气候炎热潮湿 B. 造房技艺高超 C. 定居村落出现 D. 农耕技术发达
2. 公元前219年皇帝东巡,登琅琊台,群臣请立石刻铭。以下语句中最适合作为这一石刻内容的是( )
A 今皇帝并一海内,以为郡县,天下和平。
B 汉祖起丰沛,乘运以跃鳞。手奋三尺剑,西灭无道秦。
C 汉兴,扫除烦苛,与民休息。
D 武帝施主父之册,下推恩之令,使诸侯王得分户邑以封子弟,不行黜陡。
A. A B. B C. C D. D
3. (汉武帝后)这些郡总是穿插在诸侯国之间,与诸侯国的土地犬牙交错,将诸侯国与诸侯国之间的土地完全隔开,有时连单个诸侯国的土地都不能连成片,并且直属于中央的郡县总是占据或扼守着有利地形。这一做法的目的在于( )
A. 削弱诸侯国对抗中央的力量 B. 促进民族间的交流与融合
C. 利用诸侯国牵制郡县的权力 D. 使尊崇儒术政策得以推行
4. 他算出的“π”值直到15世纪才由阿拉伯数学家卡西打破;他还给出“π”的两个分数形式,其中密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7位,在西方直到16世纪才由荷兰数学家奥托重新发现。材料反映了( )
A. 我国数学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 B. 祖冲之的数学成就领先世界
C. 《大明历》是当时最科学的历法 D. 古代世界数学体系已经成熟
5. 开元、天宝以后,“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现实憧憬为社会下层士子带来了更多的希望,进而引发整个社会对教育和文化的高度重视,重文之风开始向民间渗透。材料反映了科举制( )
A. 助长了追逐功名的社会风气 B. 推动重文之风在民间兴起
C. 使读书人思想观念日渐僵化 D. 促进民间私学教育的普及
6. 围棋是发源于中原的一种益智游戏。考古学家在辽墓中发现了辽代玛瑙双陆棋。南宋叶隆礼《契丹国志》记载:“辽人……夏月以布易毡帐,藉草围棋……”据此可知( )
A. 辽宋间商品交换频繁 B. 契丹族受汉文化影响
C. 契丹习俗受汉人喜爱 D. 女真族学习中原文化
7. 忽必烈统治时期,虽然依照中原王朝的统治方法,设立各种机构,推行汉法,但大量阻碍社会进步的蒙古旧制仍得以保留,并且统治集团内大多数人始终对汉族地区的典章制度、思想文化有比较深的隔膜。这一现象反映出,忽必烈统治时期( )
A. 政治体制学习中原王朝 B. 贵族集团的包容性强
C. 蒙古部落文明具有优势 D. 政权封建化困难重重
8. 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大镇,人口都在万户以上,例如南浔镇、乌青镇、盛泽镇、罗店镇、双林镇、濮院镇等。当时这些市镇,清朝文献记载其“名为镇,而实具郡邑城郭之势”。这一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 政府政策的转变 B. 经济重心的南移
C. 商品经济的发展 D. 行业分工的细化
9. 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颁令:“只身远渡挈眷同来之内地民人,应由地方官吏查明给照,移咨台湾入籍,按户编甲”,废除了禁止迁台、携带家眷的政策。这一政令的颁布( )
A. 有助于郑成功收复台湾 B. 标志着台湾正式建省
C. 为台湾开发注入新活力 D. 使西北边疆得到巩固
10. “雄师亲驻玉门关,不斩楼兰终不还。”1878年,他的壮举受到西方报纸关注:“今观中国之恢复回部(指新疆),足令吾欧人一清醒也。”他的壮举,在当时被誉为“中国人的气质”,与材料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 林则徐虎门销烟 B. 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C. 左宗棠收复新疆 D. 邓世昌黄海大战
11. 律海涛教授提到,甲午中日战争后,军国民体育得到维新派的大力提侣,在梁启超等人“改造文弱之风,铸英武之休魄”的呼吁下,国人逐渐认识到体育对国家和民族利益的重要性。据此可知,军国民体育( )
A. 推动了军事现代化 B. 促进了民族意识的觉醒
C. 促进了政治民主化 D. 冲击了重武轻文的观念
12. 辛亥年的最后一天,天安门对外开放,昔日天子脚下的臣民,第一次以公民的身份登上紫禁城,第一次借用皇帝的视角,眺望这座帝都。“庆祝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的大字标语,已悄然悬挂在天安门上。根据材料描述可知( )
A. 社会出现了新的气象 B.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 封建制度已完全终结 D. 辛亥革命取得彻底胜利
13. 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轨迹像一个元宝,开始是下降,降到谷底,然后上升,升出一片光明。下图中各阶段说法正确的是( )
A. ①段下降的原因是军阀混战,社会动乱
B. ②段降到谷底的原因是戊戌变法的失败
C. ③段上升跟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紧密相关
D. 近代中国社会各阶段发展违背世界潮流
14. 李华同学在项目化学习中,收集了下表所示多种类型的资料。依据资料包可判断,他研究的主题是( )
资源 项目主题
祝频 《我的1919》《开国大典》
地图 1929-1932年农村革命根据地分布示意图
文献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遗址 井冈山茅坪革命旧址
A. 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胜利 B. 国民大革命的苦难历程
C. 中国革命道路的艰难探索 D. 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历程
15. 胡适说:“张季直(张謇)先生在近代中国史上是一个很伟大的失败的英雄,这是谁都不能否认的。他独立开辟了无数新路,做了三十年的开路先锋,养活了儿万人,造福于一方,而影响及于全国。”由此可知,胡适称张謇为“英雄”主要是基于他( )
A. 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B. 主张“实业救国”
C. 加速了国人民族意识觉醒 D. 促进了教育近代化
16. 1938年9月,三十多位画家历时一个多月,在武昌的黄鹤楼绘制完成了题为《誓死抗战到底》的巨型抗日壁画。其内容包括“前方作战”和“后方支援”的场景和数百人的形象,呈现出中华民族军民合作画面。这幅壁画( )
A. 反映了抗美援朝宣传深入人心 B. 寄托了对军民团结抗战的美好愿望
C. 促成了抗战相持阶段的迅速到来 D. 奠定了国共第一次合作的群众基础
17. 重庆谈判前,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同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的通知》,指出:“在谈判中,国民党必定要求我方大大缩小解放区的土地和解放军的数量,并不许发纸币,我方亦准备给以必要的不伤害人民根本利益的让步。”由此可知共产党( )
A. 实现了和平建国纲领 B. 主动放弃革命的领导权
C. 维护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 为争取和平做出了努力
18. 如图是1954年创作的歌曲《在祖国和平的土地上》,其创作的背景是( )
我们工人劳动最热情,生产记录日日新。农民已经组织起来,年年都是好收成…… 我们热爱和平,从不侵略别人,也不准侵略者,破坏人类安宁……
A. “一五计划”提前完成 B. 农民全部加入农业合作社
C. 新生的人民政权得到巩固 D. 社会主义制度已基本确立
19. 下表是广东某银行的变更信息,其中成立股份有限公司的背景是( )
时间 名字
1952年 顺德第一家信用社--勒流众涌信用社成立
2001年 该银行开通国际业务
2007年 更名为广东佛山顺德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勒流众涌支行
A. 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 B. 进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C. 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D.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0. 集邮是旅游、体育以外的全球“三大业余爱好”之一,是一种高雅的文化活动。以下主题最适合下列邮票的是
A. 《航天梦—— 上九天揽月》 B. 《强军梦—— 火箭腾飞》
C. 《海洋梦—— 下五洋捉鳖》 D. 《中国梦—— 国家富强》
21. “古代人们把不理解的事物视为神意,法律也披上了神的外衣,如《汉谟拉比法典》中称其条文为太阳神之意。但罗马的法律很早就从宗教中分离出来了,如《十二铜表法》就是十人立法委员会制定的,根本未称是神意……当理论与实际发生矛盾和冲突时,罗马法总是致力于满足后者的需要。”罗马法形成这种特点的主要原因是( )
A. 重实际应用而不只专注理论 B. 罗马法深受基督教的影响
C. 为了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D. 早期东西方文明不同特色
22. “土地关系的变化和手工业的发展,推动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组织逐渐资本主义化,开始改变中世纪欧洲社会的整体面貌。”材料旨在说明影响中世纪欧洲社会面貌变化的因素是( )
A. 土地关系的变化 B. 决策者所起作用
C. 社会经济的发展 D. 人民的参与程度
23.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那时的西欧是无可匹敌的,它拥有向外猛冲的推动力——宗教动力、思想骚动、经济活力、技术进步和有效动员人力物力的民族君主国。”材料指出了( )
A. 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 B. 启蒙运动的历史影响
C. 近代科技发展的社会基础 D. 殖民扩张的客观作用
24. 在美式英语中,一些单词来自印第安语,如pone(玉米饼):还有一些单词来自非洲黑人语言,如tote(搬运)、okra(秋葵)。结合所学判断,美式英语最早可能出现于( )
A. 14世纪 B. 17世纪 C. 20世纪 D. 21世纪
25. 用示意图来勾画历史是学习历史的常用方法之一。下图史实反映了( )
A. 自由民主思想的传播 B. 资本主义制度扩张
C. 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D. 新航路开辟的作用
26. 鹿鸣馆是位于日本东京的一所欧式风格的类似于沙龙的会馆,建成于1883年。由于来客大都是日本近代化的重要人物,很多政策都出自于鹿鸣馆,于是人们把这一时期称为“鹿鸣馆时代”。据此,“鹿鸣馆时代”的内涵应该是( )
A. 针砭时弊抨击锁国政策 B. 推翻幕府建立近代国家
C. 培养为天皇服务的人才 D. 学习西方以助社会进步
27. 如表为1928年、1932年和1937年苏联工业生产总值排位与农业集体化发展状况统计表。这表明苏联( )
时间 工业生产总值在世界、欧洲排位 参加农业集体组织农户占全国农户比例(%)
1928年 世界第5 1.7
1932年 世界第3欧洲第2 61.5
1937年 世界第2欧洲第1 93.0
A. 由农业国变为强盛的工业国 B. 国际政治经济地位提升
C. 农业集体化推动工业化发展 D. 国民经济结构比例失调
28. 纽伦堡审判同时承担着结束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开启战后和平的历史重任,它试图运用法律,使那些掌握着政府大权和人民命运的人较少地动辄进行战争。材料表明纽伦堡审判( )
A. 粉碎了德意日法西斯的侵略野心 B. 对维护世界和平产生了深远影响
C. 促进了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瓦解 D. 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的优势地位
29. 如图出自冷战时期苏联著名的杂志《鳄鱼》,手风琴上方文字为“”,即“联合国”。据此,漫画反映了( )
A. 美国与西方国家为谋利而互相倾轧 B. 美国通过压榨北约盟国来扩充军备
C. 西方国家受到了美国的操控和支配 D. 美国通过经济实力驱使北约成员国
30. 有观点认为:“21世纪全球将出现‘大国群体体系’:美国支配下的北美、一体化的欧洲、日本和中国居突出地位的东亚、印度称雄的南亚、横跨北非和中东的新月形地带,其中北美、欧洲、东亚三大群体将起决定性作用。”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 世界多极化趋势日趋明显 B. 大国群体体系消除了各国矛盾
C. 国际政治新秩序已经建立 D. 世界政治格局出现新三足鼎立
二、综合题(31题15分;32题11分;33题14分;共40分)
31. 民族独立和国家统一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维护和巩固国家统一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统一全国后,创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并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郡县制,把政治、法律、军事、土地及赋役等制度推向全国。唐朝时期,先后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管辖西域的天山南北地区;唐玄宗封渤海国首领为渤海郡王、回纥首领为怀仁可汗、南诏首领为云南王。元朝建立后,在东北、西北、东南、西南等地区设置相应的管理机构,加强中央对这些地区的统治。清政府平定噶尔丹叛乱和大、小和卓叛乱,在西藏设置驻藏大臣,稳定和巩固边疆地区,进一步维护政治上的大一统。
——摘编自人教版《中国历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古代“大一统”的主要内容。你认为古代“大一统”有哪些积极作用?
材料二
宋代 元代
政治 太宗一朝,文臣成为政事堂和枢密长官的主要人选,先后任命的宰相9人,全部为文官……两宋共有枢密使、副枢密使724人,其中文臣659人,约占百分之九十一。 ——摘自《中国封建王朝兴亡史·两宋卷》 元朝疆域图(局部)
民族关系 元朝时,很多蒙古人迁入中原,同汉族杂居相处。来自中亚、西亚的波斯人、阿拉伯人等移居中国,同汉、蒙古、畏兀儿等民族长期相处、不断通婚,逐渐被吸收、融合而形成我国回族的前身——回回。 ——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元在政治、民族关系方面的特点(或举措)。
材料三 台湾的居民大都来自闵、粤两省。随着移民的大量入台,清朝前期,台湾逐步走向与大陆相似的“文治社会”。随着台湾各地的开发,书院设置逐渐增加,乾隆至道光年间,共新设26所书院。台湾书院的祭祀、学规、讲学内容等都和福建相似。
——摘编自陈孔立《台湾历史纲要》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朝时期台湾书院发展的原因。
32. 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在领导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中锻造出了具有鲜明特色与时代特点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一览表(部分)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 主要内涵
① 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
延安精神 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② 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不畏艰难困苦、保持高昂士气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为了人类和平与正义事业而奋斗的国际主义精神等
大庆精神 爱国、创业、求实、奉献
“两弹一星”精神 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攀登
③ 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求是品格;敢为人先、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独立自主、坚守原则的鲜明立场;不懈奋斗、务求实效的实干风貌;依靠人民、惠及民众的价值取向;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宽广胸怀
抗疫精神 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
——摘编自《人民日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系列评论员文章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按序号完成表格的填写。
(2)伟大实践孕育伟大精神,伟大精神推动伟大事业。请你从所填写的内容中任选一种精神,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释。(要求: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33. 科技改变人类社会,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次革命可以使人们乘坐轮船以更快的速度跨越海洋,乘坐火车进行长途旅行,还为生活在欧美地区成百上千万的人带去了高质量的服装、各种家居用品和娱乐活动。在此之前,这些是他们不敢想的。
——摘编自[英]安德鲁·玛尔《世界史》
材料二 1840年,正值以英国为中心的技术革命结束不久,故中国的大门可以认为是新技术这一重锤砸开的……就在中国人模仿这些技术达到高潮的时候,西方正酝酿着又一次技术革命……
——摘自杨德才主编《20世纪中国科学技术史稿》
材料三 电的发明和应用,打开了解放生产力的大门,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与第一次技术革命截然不同,第二次技术革命完全是在近代科学理论直接指导下兴起和发展起来的。科学通过先进的技术直接转化为强大的生产力,从而为工业开辟空前广阔的领域和提供空前的发展速度。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这次革命”使人们的生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砸开“中国的大门”这一历史事件对中国社会性质有何影响?“中国人模仿这些技术”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3)根据材料三,指出第二次技术革命与第一次技术革命相比有什么显著特点?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谈谈你对科技改变人类社会的看法。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学情练习(3月)
九年级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河北尚义四台遗址距今10400年至6400年,经考古发现压印纹陶器、细石器等800余件;在磨棒和磨盘上发现粟黍类淀粉粒;还发现成组房址,包括40余座半地穴房址。据此可知,这一时期北方地区( )
A. 气候炎热潮湿 B. 造房技艺高超 C. 定居村落出现 D. 农耕技术发达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材料“压印纹陶器、细石器等800余件”“磨棒和磨盘上发现粟泰类淀粉粒”“发现成组房址,包括40余座半地穴房址”可知,这些考古发现说明这一时期北方地区有了农作物的种植,有陶器、有房屋遗址,也说明出现了定居村落,C项正确;这些考古发现与气候炎热潮湿无关,排除A项;题干材料只是说明河北尚义四台遗址出现了成组房址,包括40余座半地穴房址,没有强调造房技艺高超,排除B项;题干材料只是说明有了粟泰类淀粉粒,说明有了原始农作物的种植,没有体现农耕技术发达,排除D项。故选C项。
2. 公元前219年皇帝东巡,登琅琊台,群臣请立石刻铭。以下语句中最适合作为这一石刻内容的是( )
A 今皇帝并一海内,以为郡县,天下和平。
B 汉祖起丰沛,乘运以跃鳞。手奋三尺剑,西灭无道秦。
C 汉兴,扫除烦苛,与民休息。
D 武帝施主父之册,下推恩之令,使诸侯王得分户邑以封子弟,不行黜陡。
A. A B. B C. C D. D
【答案】A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公元前221年,秦国完成统一大业,建立秦朝,定都咸阳。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争战混乱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今皇帝并一海内,以为郡县,天下和平”大意是说今皇帝统一天下,设立郡县,天下太平,因此可以看出是为秦始皇是为自己歌功颂德,强调国家统一以及推行郡县制度,A项正确;B项“汉祖起丰沛,乘运以跃鳞。手奋三尺剑,西灭无道秦。”说明的是汉高祖刘邦集合三千子弟响应起义,攻占沛县等地。公元前206年,刘邦率大军进入关中,进入咸阳后,秦朝灭亡。经历了长达4年的楚汉战争,终于战胜了项羽,登上了西汉皇帝的宝座,此事件发生在西汉,排除B项;C项“汉兴,扫除烦苛,与民休息。”反映的是汉初统治者推行的统治政策是休养生息政策。为解决这一问题,汉初统治者轻徭薄赋,充实劳动力,鼓励人民致力于农业生产,为了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汉高祖吸取秦朝因暴政导致速亡的教训,采取了休养生息的政策,排除C项;D项“武帝施主父之册,下推恩之令,使诸侯王得分户邑以封子弟,不行黜陡。”反映的是汉武帝实施推恩令。推恩令是汉武帝为了巩固中央集权而颁布的一项重要政令。这项政令要求诸侯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自己的子弟。后来根据这项政令,诸侯国被越分越小,汉武帝再趁机削弱其势力,此事件发生在西汉,排除D项。故选A项。
3. (汉武帝后)这些郡总是穿插在诸侯国之间,与诸侯国的土地犬牙交错,将诸侯国与诸侯国之间的土地完全隔开,有时连单个诸侯国的土地都不能连成片,并且直属于中央的郡县总是占据或扼守着有利地形。这一做法的目的在于( )
A. 削弱诸侯国对抗中央的力量 B. 促进民族间的交流与融合
C. 利用诸侯国牵制郡县的权力 D. 使尊崇儒术政策得以推行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题干材料“连单个诸侯国的土地都不能连成片,并且直属于中央的郡县总是占据或扼守着有利地形”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汉武帝削弱诸侯国势力的发展,使它们无法与中央抗衡,加强了中央集权,A项正确;材料表述的是诸侯国与郡县之间的情况,没有体现民族关系,排除B项;材料是为了限制诸侯国的势力,不是牵制郡县的权力,排除C项;尊崇儒术是汉武帝在思想方面巩固大一统的措施,与题干材料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4. 他算出的“π”值直到15世纪才由阿拉伯数学家卡西打破;他还给出“π”的两个分数形式,其中密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7位,在西方直到16世纪才由荷兰数学家奥托重新发现。材料反映了( )
A. 我国数学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 B. 祖冲之的数学成就领先世界
C. 《大明历》是当时最科学的历法 D. 古代世界数学体系已经成熟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祖冲之算出“π”值直到15世纪才由阿拉伯数学家卡西打破,他还给出“π”的两个分数形式,其中密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7位,在西方直到16世纪才由荷兰数学家奥托重新发现,这体现出,祖冲之的数学成就领先世界,B项正确;材料是为了体现中国当时的数学成就领先世界,不是说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排除A项;材料说的是数学成就,不是历法,排除C项;材料是说,当时中国数学领先世界,不是说世界数学体系,排除D项。故选B项。
5. 开元、天宝以后,“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现实憧憬为社会下层士子带来了更多的希望,进而引发整个社会对教育和文化的高度重视,重文之风开始向民间渗透。材料反映了科举制( )
A. 助长了追逐功名的社会风气 B. 推动重文之风在民间兴起
C. 使读书人思想观念日渐僵化 D. 促进民间私学教育的普及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唐朝完善科举制,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进而引发整个社会对教育和文化的高度重视,重文之风开始向民间渗透,B项正确;助长了追逐功名的社会风气,不能体现材料意思,排除A项;使读书人思想观念日渐僵化,与材料表达意思不符,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私学教育普及,排除D项。故选B项。
6. 围棋是发源于中原的一种益智游戏。考古学家在辽墓中发现了辽代玛瑙双陆棋。南宋叶隆礼《契丹国志》记载:“辽人……夏月以布易毡帐,藉草围棋……”据此可知( )
A. 辽宋间商品交换频繁 B. 契丹族受汉文化影响
C. 契丹习俗受汉人喜爱 D. 女真族学习中原文化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辽代玛瑙双陆棋”和结合所学可知,围棋是源自中原的游戏,但是在辽的墓葬中发现了双陆棋,说明建立辽政权的契丹族受到了汉族文化的影响,B项正确;题干中没有体现商品的交换,排除A项;围棋是源自中原的游戏,题干中没有提到契丹习俗,排除C项;建立辽政权的使契丹族,排除D项。故选B项。
7. 忽必烈统治时期,虽然依照中原王朝的统治方法,设立各种机构,推行汉法,但大量阻碍社会进步的蒙古旧制仍得以保留,并且统治集团内大多数人始终对汉族地区的典章制度、思想文化有比较深的隔膜。这一现象反映出,忽必烈统治时期( )
A. 政治体制学习中原王朝 B. 贵族集团的包容性强
C. 蒙古部落文明具有优势 D. 政权封建化困难重重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材料“忽必烈统治时期,虽然依照中原王朝的统治方法,设立各种机构,推行汉法,但大量阻碍社会进步的蒙古旧制仍得以保留,并且统治集团内大多数人始终对汉族地区的典章制度、思想文化有比较深的隔膜”可知,统治集团大多数人对汉族的制度、文化始终有较深的隔膜,所以说这一现象反映出忽必烈统治时期政权封建化困难重重,D项正确;题干材料主要是阐述统治集团大多数人对汉族的制度、文化始终有较深的隔膜,不是政治体制学习中原王朝,排除A项;题干材料体现出统治集团大多数人对汉族的制度、文化始终有较深的隔膜,说明族集团的包容性不强,排除B项;题干材料没有涉及蒙古部落文明具有优势,排除C项。故选D项。
8. 明清时期江南地区的大镇,人口都在万户以上,例如南浔镇、乌青镇、盛泽镇、罗店镇、双林镇、濮院镇等。当时这些市镇,清朝文献记载其“名为镇,而实具郡邑城郭之势”。这一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 政府政策的转变 B. 经济重心的南移
C. 商品经济的发展 D. 行业分工的细化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清朝前期的商业很发达,各地商品贸易十分兴盛,形成了由农村集市、城镇市场、区域性市场和全国性市场组成的商业网,一些农村地区发展为工商业市镇,所以才会出现江南地区的大镇,人口都在万户以上,“名为镇,而实具郡邑城郭之势”,C项正确;明清时期仍采取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政府政策并未转变,排除A项;经济重心的南移在南宋时就已经完成,并不是明清时期市镇规模扩大的主要原因,排除B项;材料内容只是反映了江南出现人口过万的大镇,没有体现行业分工的细化,排除D项。故选C项。
9. 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颁令:“只身远渡挈眷同来之内地民人,应由地方官吏查明给照,移咨台湾入籍,按户编甲”,废除了禁止迁台、携带家眷的政策。这一政令的颁布( )
A. 有助于郑成功收复台湾 B. 标志着台湾正式建省
C. 为台湾开发注入新活力 D. 使西北边疆得到巩固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只身远渡挈眷同来之内地民人,应由地方官吏查明给照,移咨台湾入籍,按户编甲”,可知说的是内地人民携带亲眷远行到台湾的,当地官吏核实之后应该给入台湾籍,可以促进内陆人民前往台湾,为台湾开发注入新活力,C项正确;明末,荷兰殖民者出兵侵占台湾,郑成功收复台湾,与题干“乾隆”不符,排除A项;1885年,台湾正式建省,成为中国的一个行省,并非1788年,排除B项;乾隆在维吾尔等族人民支持下平定了大、小和卓的叛乱,设置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清军驻扎新疆各地,设置哨所,加强了对西北地区的管辖,与台湾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10. “雄师亲驻玉门关,不斩楼兰终不还。”1878年,他的壮举受到西方报纸关注:“今观中国之恢复回部(指新疆),足令吾欧人一清醒也。”他的壮举,在当时被誉为“中国人的气质”,与材料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 林则徐虎门销烟 B. 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C. 左宗棠收复新疆 D. 邓世昌黄海大战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雄师亲驻玉门关,不斩楼兰终不还。”“回部(指新疆)”结合所学知识,与材料相关的历史事件是左宗棠收复新疆。19世纪60年代,阿古柏侵入新疆,俄英支持。1871年俄国还直接出兵占领我国的伊犁地区,面对边疆地区出现的严重危机,左宗棠力主收复新疆。1876年左宗棠率军进入新疆,采取“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战术,1878年收复了除伊犁以外的整个新疆地区,C项正确;林则徐虎门销烟、太平军抗击洋枪队、邓世昌黄海大战等与新疆无关,排除ABD项。故选C项。
11. 律海涛教授提到,甲午中日战争后,军国民体育得到维新派的大力提侣,在梁启超等人“改造文弱之风,铸英武之休魄”的呼吁下,国人逐渐认识到体育对国家和民族利益的重要性。据此可知,军国民体育( )
A. 推动了军事现代化 B. 促进了民族意识的觉醒
C. 促进了政治民主化 D. 冲击了重武轻文的观念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国人逐渐认识到体育对国家和民族利益的重要性”可知,军国民体育促进了民族意识的觉醒,B项正确;抗美援朝推动了军事现代化,排除A项;辛亥革命促进了政治民主化,排除C项;军国民体育冲击了重文轻武的观念,排除D项。故选B项。
12. 辛亥年的最后一天,天安门对外开放,昔日天子脚下的臣民,第一次以公民的身份登上紫禁城,第一次借用皇帝的视角,眺望这座帝都。“庆祝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的大字标语,已悄然悬挂在天安门上。根据材料描述可知( )
A. 社会出现了新的气象 B.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 封建制度已完全终结 D. 辛亥革命取得彻底胜利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昔日天子脚下的臣民,第一次登上紫禁城,借用皇帝视角,眺望帝都”和所学可知,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中国社会出现了崭新的气象,A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出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排除B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已完全终结,排除C项;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取得彻底胜利,排除D项。故选A项。
13. 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轨迹像一个元宝,开始是下降,降到谷底,然后上升,升出一片光明。下图中各阶段说法正确的是( )
A. ①段下降的原因是军阀混战,社会动乱
B. ②段降到谷底的原因是戊戌变法的失败
C. ③段上升跟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紧密相关
D. 近代中国社会各阶段发展违背世界潮流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图片显示的时段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③段上升是因为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后,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并取得胜利,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历史,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C项正确;①段下降的原因是1840年后,列强先后发动了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排除A项;②段降到谷底的原因是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排除B项;近代中国资产阶级领导的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都是顺应世界发展资本主义潮流的,排除D项。故选C项。
14. 李华同学在项目化学习中,收集了下表所示多种类型的资料。依据资料包可判断,他研究的主题是( )
资源 项目主题
祝频 《我的1919》《开国大典》
地图 1929-1932年农村革命根据地分布示意图
文献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遗址 井冈山茅坪革命旧址
A. 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胜利 B. 国民大革命的苦难历程
C. 中国革命道路的艰难探索 D. 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历程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和所学可知,国民革命失败后,面对国民党的屠杀,中国共产党领导了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针对国民党政权在城市的强大势力,毛泽东决定向农村进军,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逐渐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革命道路,形成了工农武装割据局面,最终新中国成立,C项正确;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胜利是指新中国的成立,排除A项;题干描述的是国民大革命失败后的历史,不是国民大革命的苦难历程,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革命道路,没有体现出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历程,排除D项。故选C项。
15. 胡适说:“张季直(张謇)先生在近代中国史上是一个很伟大的失败的英雄,这是谁都不能否认的。他独立开辟了无数新路,做了三十年的开路先锋,养活了儿万人,造福于一方,而影响及于全国。”由此可知,胡适称张謇为“英雄”主要是基于他( )
A. 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B. 主张“实业救国”
C. 加速了国人民族意识觉醒 D. 促进了教育近代化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他独立开辟了无数新路,做了三十年的开路先锋,养活了儿万人,造福于一方”和结合所学可知,张謇创办大生纱厂,获利颇丰,他把挣来的钱用于兴办文化和公益事业,造福一方,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A项正确;题干中没有提到张謇的“实业救国”思想,排除B项;张謇创办的工厂、企业以及兴办的文化和公益事业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排除C项;题干中没有提到张謇兴办教育事业,看不出促进了教育近代化,排除D项。故选A项。
16. 1938年9月,三十多位画家历时一个多月,在武昌的黄鹤楼绘制完成了题为《誓死抗战到底》的巨型抗日壁画。其内容包括“前方作战”和“后方支援”的场景和数百人的形象,呈现出中华民族军民合作画面。这幅壁画( )
A. 反映了抗美援朝的宣传深入人心 B. 寄托了对军民团结抗战的美好愿望
C. 促成了抗战相持阶段的迅速到来 D. 奠定了国共第一次合作的群众基础
【答案】B
【解析】
【详解】题目内容反映的是武汉会战时期,在武昌的艺术家们的作品。壁画反映了抗战军民誓死抗战的决心,同时也体现了艺术家们对民众支持武汉会战的愿望,有助于军民团结保卫武汉,B项正确;题干材料反映的是抗日战争和抗美援朝无关,排除A项;抗日战争相持阶段的到来,是由于日本帝国主义在侵占武汉、广州后,因战线太长、兵力不足等原因而停止了大规模的侵华行动,与题中壁画无直接关联,排除C项;国共第二次合作在1937年已形成,排除D项。故选B项。
17. 重庆谈判前,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同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的通知》,指出:“在谈判中,国民党必定要求我方大大缩小解放区的土地和解放军的数量,并不许发纸币,我方亦准备给以必要的不伤害人民根本利益的让步。”由此可知共产党( )
A. 实现了和平建国纲领 B. 主动放弃革命的领导权
C. 维护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 为争取和平做出了努力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和材料“我方亦准备给以必要的不伤害人民根本利益的让步”可知,这体现出,为了和平,我方做出有原则的让步,也就是说,为争取和平做出了努力,D项正确;当时还没有实现和平建国纲领,排除A项;抗日战争胜利,中共没有主动放弃革命的领导权,排除B项;当时是和国民党谈判,谋求建立自由富强的新中国,不是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排除C项。故选D项。
18. 如图是1954年创作的歌曲《在祖国和平的土地上》,其创作的背景是( )
我们工人劳动最热情,生产记录日日新。农民已经组织起来,年年都是好收成…… 我们热爱和平,从不侵略别人,也不准侵略者,破坏人类安宁……
A. “一五计划”提前完成 B. 农民全部加入农业合作社
C. 新生的人民政权得到巩固 D. 社会主义制度已基本确立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的时间,以及“我们工人劳动最热情,生产记录日日新。农民已经组织起来,年年都是好收成……我们热爱和平,从不侵略别人,也不准侵略者,破坏人类安宁……”可得出其背景是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开展一五计划,进行经济建设,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巩固新生的政权,C项正确;1954年一五计划并没有完成,排除A项;BD项是1956年,排除BD项。故选C项。
19. 下表是广东某银行的变更信息,其中成立股份有限公司的背景是( )
时间 名字
1952年 顺德第一家信用社--勒流众涌信用社成立
2001年 该银行开通国际业务
2007年 更名为广东佛山顺德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勒流众涌支行
A. 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 B. 进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C. 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D.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成立股份有限公司的背景”和结合所学可知,改革开放后,在城市进行了经济体制改革,变成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所以出现了股份制公司,C项正确;三大改造时期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出现了全行业的公私合营,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排除A项;题干显示的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农村实行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排除B项;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与股份制公司的出现没有直接关系,排除D项。故选C项。
20. 集邮是旅游、体育以外的全球“三大业余爱好”之一,是一种高雅的文化活动。以下主题最适合下列邮票的是
A. 《航天梦—— 上九天揽月》 B. 《强军梦—— 火箭腾飞》
C. 《海洋梦—— 下五洋捉鳖》 D. 《中国梦—— 国家富强》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神舟飞船与天宫一号交会对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辽宁号航空母舰”“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可知四枚邮票体现了国家富强后科技发展的表现,是各民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想,因此可以确定一个主题,《中国梦—— 国家富强》,D项正确;ABC项说法都具有片面性,排除。故选D项。
21. “古代人们把不理解的事物视为神意,法律也披上了神的外衣,如《汉谟拉比法典》中称其条文为太阳神之意。但罗马的法律很早就从宗教中分离出来了,如《十二铜表法》就是十人立法委员会制定的,根本未称是神意……当理论与实际发生矛盾和冲突时,罗马法总是致力于满足后者的需要。”罗马法形成这种特点的主要原因是( )
A. 重实际应用而不只专注理论 B. 罗马法深受基督教影响
C. 为了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D. 早期东西方文明不同特色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当理论与实际发生矛盾和冲突时,罗马法总是致力于满足后者的需要”可知,罗马法产生这种特点的主要原因是重实际应用而不只专注理论,A项正确;根据材料“罗马的法律很早就从宗教中分离出来了,如《十二铜表法》就是十人立法委员会制定的,根本未称是神意”可知,罗马法的制定没有受基督教的影响,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排除C项;材料不能体现早期东西方文明不同特色,排除D项。故选A项。
22. “土地关系的变化和手工业的发展,推动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组织逐渐资本主义化,开始改变中世纪欧洲社会的整体面貌。”材料旨在说明影响中世纪欧洲社会面貌变化的因素是( )
A. 土地关系的变化 B. 决策者所起作用
C. 社会经济的发展 D. 人民的参与程度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中世纪的欧洲,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得土地关系发生变化和手工业的发展,进而推动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组织逐渐资本主义化,中世纪欧洲社会的整体面貌开始发生改变。根据题意,C项正确;土地关系的变化只是经济发展的一个方面,而影响中世纪欧洲社会面貌变化的因素是社会经济的发展,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决策者的作用”,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人民的参与程度”,排除D项。故选C项。
23.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那时的西欧是无可匹敌的,它拥有向外猛冲的推动力——宗教动力、思想骚动、经济活力、技术进步和有效动员人力物力的民族君主国。”材料指出了( )
A. 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 B. 启蒙运动的历史影响
C. 近代科技发展的社会基础 D. 殖民扩张的客观作用
【答案】A
【解析】
【详解】从材料西欧“宗教动力、思想骚动、经济活力、技术进步和有效动员人力物力的民族君主国”可知,这些都是是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A项正确;启蒙运动的历史影响是推动了欧洲的资本主义革命,题意未提及欧洲的资产阶级革命,排除B项;近代科技发展的社会基础是人类对自然规律的理论性概括,排除C项;殖民扩张的客观作用有利于殖民地人民的觉醒和进步,题意中未涉及,排除D项。故选A项。
24. 在美式英语中,一些单词来自印第安语,如pone(玉米饼):还有一些单词来自非洲黑人语言,如tote(搬运)、okra(秋葵)。结合所学判断,美式英语最早可能出现于( )
A. 14世纪 B. 17世纪 C. 20世纪 D. 21世纪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在美式英语中,一些单词来自印第安语,如pone(玉米饼):还有一些单词来自非洲黑人语言,如tote(搬运)、okra(秋葵)”,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16世纪起,为补充和增加美洲殖民地的劳动力,欧洲殖民者从非洲携获黑人运往美洲,把黑奴卖给美洲的种植园主,然后带着满船的金银和欧洲需要的蔗糖烟草等工业原料返回欧洲。这一灭绝人性的行为持续了三百多年,使非洲丧失了难以计数的人口,欧洲殖民者大发横财,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在美式英语中,一些单词来自印第安语,还有一些单词来自非洲黑人语言,美式英语最早可能出现于17世纪,B项正确;14世纪时,三角贸易还没开始,排除A项;20世纪、21世纪都比17世纪晚,排除CD项。故选B项。
25. 用示意图来勾画历史是学习历史的常用方法之一。下图史实反映了( )
A. 自由民主思想的传播 B. 资本主义制度扩张
C. 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D. 新航路开辟的作用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美国独立战争颁布《独立宣言》,法国大革命时期颁布《人权宣言》,1912年中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均受到启蒙运动赋人权;主权在民;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等思想的影响。启蒙运动思想的传播宣传了资产阶级革命思想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推动了人类社会民主化的进程。A项正确;资本主义制度扩张与题干内容不符,排除B项;美国独立战争早于法国大革命,排除C项;新航路开辟与题干内容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26. 鹿鸣馆是位于日本东京的一所欧式风格的类似于沙龙的会馆,建成于1883年。由于来客大都是日本近代化的重要人物,很多政策都出自于鹿鸣馆,于是人们把这一时期称为“鹿鸣馆时代”。据此,“鹿鸣馆时代”的内涵应该是( )
A. 针砭时弊抨击锁国政策 B. 推翻幕府建立近代国家
C. 培养为天皇服务的人才 D. 学习西方以助社会进步
【答案】D
【解析】
【详解】19世纪后期,日本实行明治维新,政治上,废藩置县,实现中央集权;军事上,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经济上,推行地税改革,“殖产兴业”(业:西方工业),发展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上,提倡文明开化,改造教育,学习西方文化和生活方式。这一措施促进了日本社会的进步,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D项正确;“鹿鸣馆时代”的内涵不是抨击闭关锁国政策,排除A项;幕府统治是明治维新之前被推翻,排除B项;培养为天皇服务的人才不符合“鹿鸣馆时代”的内涵,排除C项。故选D项。
27. 如表为1928年、1932年和1937年苏联工业生产总值排位与农业集体化发展状况统计表。这表明苏联( )
时间 工业生产总值在世界、欧洲的排位 参加农业集体组织农户占全国农户比例(%)
1928年 世界第5 1.7
1932年 世界第3欧洲第2 61.5
1937年 世界第2欧洲第1 93.0
A. 由农业国变为强盛的工业国 B. 国际政治经济地位提升
C. 农业集体化推动工业化发展 D. 国民经济结构比例失调
【答案】C
【解析】
【详解】1928年、1932年和1937年苏联的工业总产值不断上升,最终成为欧洲第一世界第二,同时期农业集体化程度不断提升,两者呈现正相关关系,这说明农业集体化推动工业化发展,C项正确;表格说明农业集体化推动工业化发展,不是强调苏联由农业国变为强盛的工业国,排除A项;通过材料只能看出苏联经济地位提升,无法得出政治地位提升,排除B项;材料没有提供农业、轻工业的数据,无法得出当时苏联国民经济结构比例失调,排除D项。故选C项。
28. 纽伦堡审判同时承担着结束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开启战后和平的历史重任,它试图运用法律,使那些掌握着政府大权和人民命运的人较少地动辄进行战争。材料表明纽伦堡审判( )
A. 粉碎了德意日法西斯的侵略野心 B. 对维护世界和平产生了深远影响
C. 促进了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瓦解 D. 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的优势地位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材料“纽伦堡审判同时承担着结束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开启战后和平的历史重任,它试图运用法律,使那些掌握着政府大权和人民命运的人较少地动辄进行战争。”可知,纽伦堡审判给全球带来了巨大的震动,不仅使纳粹战犯受到了惩罚,更为国际法和全球法治体系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它打破了《不受司法管辖权国家所有权原则》,将战争犯罪以及反人类罪行视为世界公认的国际罪行,对维护世界和平产生了深远影响,B项正确;题干主要强调纽伦堡审判对世界和平的影响,未涉及德意日侵略野心,排除A项;题干主要强调纽伦堡审判对世界和平的影响,未体现世界殖民体系,排除C项;题干主要强调纽伦堡审判对世界和平的影响,未阐述欧洲的优势地位,排除D项。故选B项。
29. 如图出自冷战时期苏联著名的杂志《鳄鱼》,手风琴上方文字为“”,即“联合国”。据此,漫画反映了( )
A. 美国与西方国家为谋利而互相倾轧 B. 美国通过压榨北约盟国来扩充军备
C. 西方国家受到了美国的操控和支配 D. 美国通过经济实力驱使北约成员国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出自冷战时期苏联著名的杂志《鳄鱼》”,同时根据材料漫画可以看出联合国已经被美国操控,反映出西方国家受到了美国的操控和支配,C项正确;漫画体现的是美国操纵了西方国家,没有体现互相倾轧,排除A项;材料没有提及扩充军备,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经济实力,排除D项。故选C项。
30. 有观点认为:“21世纪全球将出现‘大国群体体系’:美国支配下的北美、一体化的欧洲、日本和中国居突出地位的东亚、印度称雄的南亚、横跨北非和中东的新月形地带,其中北美、欧洲、东亚三大群体将起决定性作用。”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 世界多极化趋势日趋明显 B. 大国群体体系消除了各国矛盾
C. 国际政治新秩序已经建立 D. 世界政治格局出现新三足鼎立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根据材料“大国群体体系”指政治领域的多极化,故A项正确;B与实际不符;C错误,国际政治新秩序至今尚未建立;D在材料中未体现。
二、综合题(31题15分;32题11分;33题14分;共40分)
31. 民族独立和国家统一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维护和巩固国家统一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统一全国后,创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并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郡县制,把政治、法律、军事、土地及赋役等制度推向全国。唐朝时期,先后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管辖西域的天山南北地区;唐玄宗封渤海国首领为渤海郡王、回纥首领为怀仁可汗、南诏首领为云南王。元朝建立后,在东北、西北、东南、西南等地区设置相应的管理机构,加强中央对这些地区的统治。清政府平定噶尔丹叛乱和大、小和卓叛乱,在西藏设置驻藏大臣,稳定和巩固边疆地区,进一步维护政治上的大一统。
——摘编自人教版《中国历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古代“大一统”的主要内容。你认为古代“大一统”有哪些积极作用?
材料二
宋代 元代
政治 太宗一朝,文臣成为政事堂和枢密长官的主要人选,先后任命的宰相9人,全部为文官……两宋共有枢密使、副枢密使724人,其中文臣659人,约占百分之九十一。 ——摘自《中国封建王朝兴亡史·两宋卷》 元朝疆域图(局部)
民族关系 元朝时,很多蒙古人迁入中原,同汉族杂居相处。来自中亚、西亚的波斯人、阿拉伯人等移居中国,同汉、蒙古、畏兀儿等民族长期相处、不断通婚,逐渐被吸收、融合而形成我国回族的前身——回回。 ——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元在政治、民族关系方面的特点(或举措)。
材料三 台湾的居民大都来自闵、粤两省。随着移民的大量入台,清朝前期,台湾逐步走向与大陆相似的“文治社会”。随着台湾各地的开发,书院设置逐渐增加,乾隆至道光年间,共新设26所书院。台湾书院的祭祀、学规、讲学内容等都和福建相似。
——摘编自陈孔立《台湾历史纲要》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朝时期台湾书院发展的原因。
【答案】(1)内容:中央集权制度;皇权至高无上;中央对地方有绝对控制权;中央加强对边疆地区的治理;民族关系融洽。
积极作用:人民生活安定;各地区经济文化联系加强;有利于国家长期统一;经济文化高度发展;有效抵抗外来侵略,保持国家独立。
(2)政治:宋朝:重文轻武;元朝:行省制度。
民族关系:宋朝:民族政权并立;元朝:民族交融、形成新的民族(回族)。
(3)原因:1683年清朝统一台湾,台湾归入清朝版图;1684年设台湾府,清政府加强对台湾的管辖;大陆的大量移民入台;台湾社会经济的发展;深受大陆传统文化的影响。(任答其中3点即可)
【解析】
【小问1详解】
内容:根据所学和材料一“秦统一全国后,创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并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郡县制,把政治、法律、军事、土地及赋役等制度推向全国”可知,这体现的是,中央集权制度,皇权至高无上,中央对地方有绝对控制权;根据所学和材料一“元朝建立后,在东北、西北、东南、西南等地区设置相应的管理机构,加强中央对这些地区的统治。清政府平定噶尔丹叛乱和大、小和卓叛乱,在西藏设置驻藏大臣,稳定和巩固边疆地区,进一步维护政治上的大一统”“唐朝时期,先后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管辖西域的天山南北地区;唐玄宗封渤海国首领为渤海郡王、回纥首领为怀仁可汗、南诏首领为云南王”可知,这体现的是,中央加强对边疆地区的治理,民族关系融洽。
积极作用:根据所学可知,这些措施,使人民生活安定,各地区经济文化联系加强,有利于国家长期统一,经济文化高度发展,有效抵抗外来侵略,保持国家独立
【小问2详解】
政治:宋朝:根据所学和材料二“太宗一朝,文臣成为政事堂和枢密长官的主要人选,先后任命的宰相9人,全部为文官……两宋共有枢密使、副枢密使724人,其中文臣659人,约占百分之九十一”可知,这体现的是,重文轻武;元朝:根据所学和材料二“元朝疆域图(局部)”可知,这体现的是行省制度。
民族关系:宋朝:根据所学和材料二民族政权并立图片可知,这体现的是民族政权并立;元朝:根据所学和材料二“元朝时,很多蒙古人迁入中原,同汉族杂居相处。来自中亚、西亚的波斯人、阿拉伯人等移居中国,同汉、蒙古、畏兀儿等民族长期相处、不断通婚,逐渐被吸收、融合而形成我国回族的前身——回族”可知,这体现的是,民族交融,形成回族。
【小问3详解】
原因:根据所学可知,清朝时期台湾书院发展,这是因为,1683年清朝统一台湾,台湾归入清朝版图,1684年设台湾府,清政府加强对台湾的管辖。根据所学和材料三“台湾的居民大都来自闵、粤两省。随着移民的大量入台,清朝前期,台湾逐步走向与大陆相似的’文治社会’……台湾书院的祭祀、学规、讲学内容等都和福建相似”可知,这体现的原因是,大陆的大量移民入台,台湾社会经济的发展,深受大陆传统文化的影响。
32. 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在领导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中锻造出了具有鲜明特色与时代特点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一览表(部分)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 主要内涵
① 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
延安精神 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② 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不畏艰难困苦、保持高昂士气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为了人类和平与正义事业而奋斗的国际主义精神等
大庆精神 爱国、创业、求实、奉献
“两弹一星”精神 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攀登
③ 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求是品格;敢为人先、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独立自主、坚守原则的鲜明立场;不懈奋斗、务求实效的实干风貌;依靠人民、惠及民众的价值取向;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宽广胸怀
抗疫精神 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
——摘编自《人民日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系列评论员文章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按序号完成表格的填写。
(2)伟大实践孕育伟大精神,伟大精神推动伟大事业。请你从所填写的内容中任选一种精神,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释。(要求: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答案】(1)精神:①红船精神;②抗美援朝精神;③改革开放精神。
(2)选择①红船精神。
观点:伟大实践孕育伟大精神,伟大精神推动伟大事业。
论述: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秘密召开期间,因受到法租界巡捕的干扰,后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以游客泛舟为掩护,继续进行,最终完成会议议程。上海党的一大会址,嘉兴南湖红船,是中国共产党梦想起航的地方。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义无反顾地肩负起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作斗争,完成了新民主义革命,建立了新中国,从此中国人民站了起来。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了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领导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大力发展生产力,解放生产力。
综上所述: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充分展现了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红船精神就是其重要体现。
【解析】
【小问1详解】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秘密召开期间,因受到法租界巡捕的干扰,后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以游客泛舟为掩护,继续进行,最终完成会议议程。上海党的一大会址,嘉兴南湖红船,是中国共产党梦想起航的地方。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充分展现了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红船精神就是其重要体现,因此①是红船精神;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发扬高度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革命乐观主义、革命忠诚及国际主义精神,锻造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因此②是抗美援朝精神;1978 年12 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这次全会冲破长 期“ 左 ” 的错误的严重束缚,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果断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因此③是改革开放精神。
【小问2详解】
例1:选择①红船精神。
观点:伟大实践孕育伟大精神,伟大精神推动伟大事业。
论述: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秘密召开期间,因受到法租界巡捕的干扰,后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以游客泛舟为掩护,继续进行,最终完成会议议程。上海党的一大会址,嘉兴南湖红船,是中国共产党梦想起航的地方。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充分展现了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红船精神就是其重要体现。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义无反顾地肩负起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作斗争,完成了新民主义革命,建立了新中国,从此中国人民站了起来。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了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领导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大力发展生产力,解放生产力。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对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的新问题、新矛盾、新挑战,面对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攻坚期、深水区,面对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脱贫攻坚决胜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攻坚战,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做出科学的解决方案,同时科学回答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全面认清了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历史课题和时代课题。这些都是中国共产党人以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推动党和国家的事业不断前进、推动21世纪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不断向前发展的生动诠释。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将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作为自己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无数共产党人为了这远大理想和共同理想抛头颅、洒热血。在抗日战争中,千千万万的中华儿女以身许国,为了民族的解放、人民的幸福而奋斗甚至牺牲自己的生命。在新中国建设时期,我们党带领中国人民完成了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国家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期间也涌现出了一大批为了共同理想和远大理想而奋斗的勇士。这都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勇拼搏、百折不挠。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初,其性质和宗旨从根本上决定了党要围绕着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这个目标而不断奋斗,党和政府一切为了人民,紧紧依靠人民。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国,党中央高度重视疫情防控工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这些都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
综上所述: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始终保持开天辟地、敢为人先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勇前进。
例2:选择抗疫精神
观点:伟大实践孕育伟大精神,伟大精神推动伟大事业。
论述:2020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我国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开展抗击疫情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最大限度保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积极成果,铸就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议精神。
综上所述:抗疫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民深厚的仁爱传统和中国共产党人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
33. 科技改变人类社会,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次革命可以使人们乘坐轮船以更快的速度跨越海洋,乘坐火车进行长途旅行,还为生活在欧美地区成百上千万的人带去了高质量的服装、各种家居用品和娱乐活动。在此之前,这些是他们不敢想的。
——摘编自[英]安德鲁·玛尔《世界史》
材料二 1840年,正值以英国为中心的技术革命结束不久,故中国的大门可以认为是新技术这一重锤砸开的……就在中国人模仿这些技术达到高潮的时候,西方正酝酿着又一次技术革命……
——摘自杨德才主编《20世纪中国科学技术史稿》
材料三 电的发明和应用,打开了解放生产力的大门,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与第一次技术革命截然不同,第二次技术革命完全是在近代科学理论直接指导下兴起和发展起来的。科学通过先进的技术直接转化为强大的生产力,从而为工业开辟空前广阔的领域和提供空前的发展速度。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这次革命”使人们的生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砸开“中国的大门”这一历史事件对中国社会性质有何影响?“中国人模仿这些技术”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3)根据材料三,指出第二次技术革命与第一次技术革命相比有什么显著特点?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谈谈你对科技改变人类社会的看法。
【答案】(1)变化:①乘坐轮船、火车进行长途旅行(或出现了火车、轮船等新式交通工具;或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②出现了高质量的服装、家居用品,丰富的娱乐活动(或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或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2)影响: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或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历史事件:洋务运动 (3)显著特点: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或完全是在近代科学理论直接指导下兴起和发展起来;或科技与工业生产紧密结合,亦可给分)
(4)看法:科技是一把双刃剑,既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也不可避免的带来了诸如环境破坏、两极分化等社会问题。
【解析】
【小问1详解】
根据材料一信息,“这次革命可以使人们乘坐轮船以更快的速度跨越海洋,乘坐火车进行长途旅行”并结合所学知识,第一次工业革命出现轮船和火车新式交通工具,乘坐轮船、火车进行长途旅行,改变人们的出行方式。“还为生活在欧美地区成百上千万的人带去了高质量的服装、各种家居用品和娱乐活动”使人们生活出现了高质量的服装、家居用品,丰富的娱乐活动。
【小问2详解】
根据材料二信息,“1840年,正值以英国为中心的技术革命结束不久,故中国的大门可以认为是新技术这一重锤砸开的”并结合所学知识,是鸦片战争,清政府失败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根据所学知识,地主阶级为了维护清政府统治,向西方学习技术,掀起洋务运动。
小问3详解】
根据材料三信息,“第二次技术革命完全是在近代科学理论直接指导下兴起和发展起来的。科学通过先进的技术直接转化为强大的生产力”可知,第二次技术革命与第一次技术革命相比显著特点是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
【小问4详解】
本题属于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科技发展对社会的影响,科技是一把双刃剑,既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也不可避免的带来了诸如环境破坏、两极分化等社会问题。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2024年广东省茂名市高州市第一中学附属实验中学中考一模历史试题(原卷版+解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