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江苏省泰州市靖江市2023-2024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含解析)

江苏省靖江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新中国成立后,为纪念这一大义凛然的壮举,纪念林则徐这一伟大的民族英雄,中国政府于1957年在销烟池旧址上建立了林则徐纪念馆,竖起了林则徐纪念碑。”“这一大义凛然的壮举”是指( )
A.收复新疆 B.抗击日寇 C.拒签和约 D.虎门销烟
2.《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它的签订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下列属于该条约内容的是( )
A.割香港岛给英国 B.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工厂
C.增开天津为商埠 D.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区
3.法国皮诺家族2013年4月在北京宣布,向中国无偿捐赠150多年前被抢劫并流失海外的圆明园青铜鼠首和兔首。当年,这两件圆明园文物的流失与哪场战争有关( )
A.第一次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第二次鸦片战争 D.日本侵华战争
4.史学家范文澜说:“农民阶级消极方面的狭隘性、保守性、私有性.....正是这些特性的反映,也决定了太平天国的必然崩溃。”他所分析的是太平天国运动的
A.背景 B.过程 C.结果 D.失败原因
5.胡适曾说:“25年来,只有三个杂志可代表三个时代,可以说是创造了三个新时代。一是《时务报》(维新变法),一是《新民丛报》(辛亥革命),一是《新青年》(新文化运动)”。《时务报》《新青年》所代表的时代分别追求( )
A.自强求富、改革开放 B.变法图强、思想解放
C.师夷长技、民主共和 D.思想解放、抗日救亡
6.如图片反映的是近代中国人为挽救国家颓势而进行的一场现代化的探索运动。这场运动追求的目标是( )
江南制造总局制炮厂 福州船政局制造的军舰 中国第一批小留学生 轮船招商局
A.自强求富 B.变法图强 C.民主共和 D.民主科学
7.如图所示,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战争,Y轴的数值也在不断增加,“Y轴”的100%,对应着( )
A.近代中国抗击外来侵略的历程 B.中国人民救亡图存的探索历程
C.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 D.近代中国人开眼看世界的程度
8.“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天无雨,地焦干,全是教堂止住天……”这两段揭帖可以直接佐证义和团( )
A.兴起的背景 B.反洋的表现 C.发展的历程 D.斗争的影响
9.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的主要历史功绩有
①创办黄埔军校 ②领导辛亥革命 ③领导五四运动 ④创建中华民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武汉有“首义之城”的美誉,是中国民主革命的重镇。使武汉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有如此重要地位的历史事件是( )
A.萍浏醴起义 B.广西起义 C.黄花岗起义 D.武昌起义
11.下面的表格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农户 1914——1918年 减少1500万户
耕地 1914——1918年 减少2600万亩
荒地 1914——1918年 增加4900万亩
陆军 1914——1919年 增加92万多人
军费 1916——1918年 增加5000多万元
A.近代民族危机日益严重 B.近代农业的起步十分艰难
C.军阀割据造成社会动荡 D.共和政体促进中国的强大
12.“陈独秀、李大钊等人号召用现代西方的标准,重新评价中国的文化遗产,乐意与引致中国衰弱的那些因素决裂……就深度和广度而言,这场思想变革超过1895—1911年期间的变革。”由此推断,“他们”主张( )
A.自由平等 B.维新变法 C.民主共和 D.民主科学
13.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他接连发表了《庶民的胜利》《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等文章,在中华大地上第一次高高举起了马克思主义的旗帜。他是( )
A.胡适 B.鲁迅 C.李大钊 D.蔡元培
14.金一南将军曾说:“这次会议之后的中国工农红军完全转变为一支执行革命的政治任务的人民武装集团……一支新型人民军队就此诞生了。”这次确立思想建党、政治建军原则的会议是( )
A.中共二大 B.八七会议 C.古田会议 D.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15.“三大主力军,西北高原胜利会合了。欢呼三个方面军,百战百胜英雄弟兄。”材料中的“红军三大主力军”胜利会师的地点在( )
A.甘肃腊子口 B.甘肃会宁 C.陕西吴起镇 D.陕西延安
16.如下图是某同学的读书摘要,其中有错的是( )
A.时间 B.地点 C.制造者 D.影响
17.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主动对日作战取得的第一个重大胜利是( )
A.平型关大捷 B.台儿庄战役 C.武汉会战 D.百团大战
18.日本名古屋市长河村隆之访问南京,在与南京市政府代表团会谈时,公然怀疑南京大屠杀事件的真实性,我方予以驳斥。如果由你提供证据,下列选项中最有说服力的是(  )
A.近代学者相关研究成果 B.“南京大屠杀”相关影视资料
C.一位中国守军的回忆录 D.档案馆中保存的相关照片资料
19.在1945年中共七大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了第一次历史性飞跃。这次“历史性飞跃”是指( )
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科学发展观
20.毛泽东1947年时说过,“蒋介石先后发动了对陕北和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犹如蒋介石伸出的两个拳头。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要把这两个拳头紧紧拖住,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这里说的“插上一刀”指解放战争中刘邓大军开展的哪一军事行动?( )
A.千里挺进大别山 B.红军飞夺泸定桥 C.关门打狗锁锦州 D.蘑菇战术胜陕北
21.毛泽东曾经写过这样的诗句:“钟山(注:“南京”的旧称)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该诗句再现的军事行动( )
A.抗日战争赢得了反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
B.挺进大别山揭开解放战争战略反攻序幕
C.三大战役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
D.渡江战役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22.下图反映了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下列描述最准确的是( )
A.高歌猛进 B.奄奄一息 C.朝气蓬勃 D.夹缝求生
23.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在夹缝中顽强挣扎。中华民国实行鼓励发展实业的政策,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经济侵略,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获得发展良机,出现“短暂的春天”。这段历史对应哪一序号?( )
A.①段 B.②段 C.③段 D.④段
24.报纸因其报道及时,覆盖面广,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是( )
A.《大公报》 B.《申报》 C.《民报》 D.《国闻报》
二、综合题
25.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也是一部探索史和抗争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屈辱中沉沦】
材料一 三幅漫画
图1道光朝之辱 图2时局图 图3洋人的朝廷
(1)图1漫画反映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图2发生在甲午战争后签订的哪一不平等条约之后?图3是哪一侵略战争后的结果?
【救亡中学习】
材料二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从图4到图5、再到图6体现了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过程?图7企业的创办,体现了张謇怎样的救国主张?
【危机中抗争】
材料三
恭送左公西行甘棠·其二清·杨昌浚 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 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 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光绪帝所书甲午海战牺牲英雄挽联
(3)材料三中的“赴新疆筹边的大将”和甲午海战中牺牲的“公”分别指谁?结合你所了解的两人事迹,谈谈你能感受到怎样的民族精神?
26.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辟了中国革命新道路,实现了近代中国社会由“沉沦”到“奋起”的转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1五四运动 图2《启航·中共一大会议》
(1)观察上面两幅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是什么?五四运动具有什么划时代的意义?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图2画作“启航”的寓意。
材料二
图3油画《八一南昌起义》 图4油画《向井冈山进军》
(2)从“南昌”到“井冈山”,表明中国共产党终于找到了一条怎样的革命道路?简述“八一南昌起义”的历史意义。
材料三 中国共产党自参加共产国际后,对于共产国际的决议和共产国际代表的意见,往往照抄照搬。在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的过程中,共产国际派来的李德,因军事指挥上的错误,而在会议上遭遇批判,失去发号施令权。其直接结果是,中国共产党能够独立自主地根据实际情况决定自己的行动和主张。
——摘编自《中国红军长征记》
(3)材料三中的“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指什么事件?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指出早期中国共产党对共产国际决议和共产国际代表意见往往持什么态度?这一态度在哪次会议召开后得到了改变?
材料四 抗日战争的经验,给了我们和中国人民这样一种信心。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努力,没有中国共产党人做中国人民的中流砥柱,中国的独立和解放是不可能的,中国的工业化和农业近代化也是不可能的。
——毛泽东《论联合政府》
(4)据材料四回答,毛泽东指出了中国赢得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三、论述题
27.国共两党决定了近代史后期中国的政局和历史走向。这两个政党,曾两次合作,谱写了中华民族的壮丽诗篇。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在广州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通过了国民党新的党纲,同意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通过的宣言接受了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主张。这样,国民党同共产党实现了第一次合作。国共两党合作后,领导了国民革命。
(1)据材料一回答,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共同宣言都认同了哪一主张?依次为基础,国共两党联手进行了那一场战争?
材料二 我们亲爱的将士们:双十二抗日救国运动……为争地盘吗?不是。为泄私愤吗?也不是……我们主张的核心是集合全国各党各派的力量,以民众的动员,去抗日救国。”
——《张、杨告东北军、十七路军将士书》
(2)材料二中的“张学良、杨虎城发动双十二抗日救国运动”是指什么历史事件?请简要描述这一事件对国共关系产生了怎样的变化?
材料三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企图恢复抗战前“一党专制,一人独裁”的局面,1945年8月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合法地位与国民党在谈判桌上进行了一次激烈的较量,但是国民党始终不承认解放区民主政权和人民军队的合法地位。随后,通过三年的军事较量,中国共产党终于推翻了国民党的独裁统治,赢得了执政党的合法地位,领导人民当家作主。
(3)材料中“谈判桌上的较量”指的是哪一事件?“三年的军事较量”指的是什么战争时期?
材料四 国共两党关系决定了中国现代史的发展。第一次国共合作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的民主革命;第二次国共合作打败了日本侵略者:反之,每当国民党不顾国家、民族大义,发动对共产党和人民的围剿、内战,就会给中华民族带来灾难……
——汪景丽《试论国共关系对中国革命的影响》
(4)阅读上述材料,提炼有关国共关系与中国革命结局之间关系的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论述充分,史论结合)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1839年6月,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全部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被誉为是“中国禁烟第一人”,故“这一大义凛然的壮举”是指虎门销烟,D项正确;左宗棠收复新疆,排除A项;清朝晚期日本还未入侵中国,排除B项;以顾维钧为代表的中国代表团在巴黎和会上拒签对德和约,排除C项。故选D项。
2.A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有:开放广州、福州、厦 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 协议,A项正确;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工厂的是《马关条约》,排除B项;增开天津为商埠的是《北京条约》,排除C项;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区的是《辛丑条约》,排除D项。故选A项。
3.C
【详解】根据题干给出的“法国”“150多年”“圆明园”等重点信息可知这两件文物的流失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大门,英国伙同法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10月英法联军攻入北京,闯进圆明园,疯狂抢掠园中珍宝,为了掩人耳目,又放火焚毁了这座著名的皇家园林,C项正确;第一次鸦片战争是英国发动的,排除A项;甲午中日战争为日本发动的侵略战争,排除B项;日本侵华战争与题干法国和圆明园等信息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4.D
【详解】依据“农民阶级消极方面的狭隘性、保守性、私有性.....正是这些特性的反映,也决定了太平天国的必然崩溃。”可见作者认为太平天国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如狭隘性、保守性、私有性等,因此他分析的是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原因,D项正确;题干没有涉及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和过程,排除AB项;题干虽然提到太平天国结果以失败告终,但是侧重于分析失败原因,排除C项。故选D项。
5.B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时务报》(维新变法)……《新青年》(新文化运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维新人士在各地组织学会,创办报刊,宣传变法图强,其中影响最大的报刊是上海的《时务报》和天津的《国闻报》;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并发表《敬告青年》一文,倡导民主与科学两大口号,掀起新文化运动,这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为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因此《时务报》《新青年》所代表的时代分别追求变法图强、思想解放,B项正确;自强求富,与洋务运动相关,排除A项;民主共和,与辛亥革命相关,排除C项;抗日救亡,与抗日战争相关,排除D项。故选B项。
6.A
【详解】根据题干“一场现代化的探索运动”以及图片,结合所学可知,地主阶级洋务派以自强求富为口号发起洋务运动,创办近代军事企业江南制造总局和福州船政局,民用企业轮船招商局等,派遣留学生等措施,洋务运动是近代化的开端,A项正确;变法图强是戊戌变法中维新派的主张,排除B项;民主共和是辛亥革命的主张,排除C项;民主科学是新文化运动都口号和内容,排除D项。故选A项。
7.C
【详解】读图可知,X轴表示时间,以鸦片战争为起点,至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Y轴数值达到100%,说明某事件的历程或程度达到顶点。联系所学知识,从鸦片战争的“0”到八国联军的“100%”,中国社会的性质发生了某种程度上的变化,即从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 会,故Y轴表示的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C项正确;近代中国抗击外来侵略的历程直至抗日战争的胜利,排除A项;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先进中国人进行了新文化运动、辛亥革命等救亡图存的探索历程,排除B项;近代中国人开眼看世界的程度逐步展开,至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并未结束,排除D项。故选C项。
8.A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只因鬼子闹中原……洋鬼子,尽除完……”可知,这里体现出,前者是原因,后者是方式,故佐证的是义和团运动兴起的背景,A项正确;义和团反洋的表现是对洋人、洋教以及轮船、铁路等的排斥,题干信息没有体现,排除B项;19世纪末,义和团运动兴起,1900年8月,义和团在中外反动势力的镇压下失败,题干信息没有反映其发展历程,排除C项;义和团运动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使侵略者不得不承认中国“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这是义和团运动的影响,材料没有体现,排除D项。故选A项。
9.B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在中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中华民国;1924年5月,孙中山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帮助下,在广州黄埔创办“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即“黄埔军校”,所以孙中山的主要历史功绩有①②④,B项符合题意;而③领导五四运动与孙中山无关,排除。综上所述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
10.D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可知,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武昌城被起义军占领,随后,汉口和汉阳的新军起义响应,革命在武汉三镇取得胜利,以武昌起义为首义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D项正确;萍浏醴起义发生在江西萍乡,湖南浏阳、醴陵地区,与武汉无关,排除A项;广西起义发生在广西,与武汉无关,排除C项;黄花岗起义发生在广州,与武汉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11.C
【详解】根据表格和所学可知,1914——1918年间农户、耕地减少,荒地、军队人数和军费增加,说明此间战争不断,导致农民流离失所,土地荒芜,生产遭到严重破坏,造成的原因是1916年,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出现了军阀割据造成社会动荡,C项正确;从时间上看,1914年到1918年没有发生侵略战争,此时列强正忙于一战,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排除A项;题干显示的是农业生产是受到战争之间的影响,与近代农业起步无关,排除B项;表格体现不出中国的强大,且此时处于北洋军阀的专制统治之下,排除D项。故选C项。
12.D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陈独秀、李大钊等人号召”,“这场思想变革超过1895—1911年期间的变革”,可知与1915年兴起的新文化运动相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并发表《敬告青年》一文,倡导民主与科学两大口号,掀起新文化运动。这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为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D项正确;与辛亥革命时期宣传西方的自由平等学说,与题意不符,排除A项;维新变法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民主共和是资本主义国家的一种政体形式,与题意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13.C
【详解】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9年,《新青年》出版“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号”,刊载了李大钊的文章《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对马克思主义作了较为系统的介绍,李大钊也成为了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第一人,故C符合题意;胡适写了《文学改良刍议》,鲁迅写了《狂人日记》,蔡元培曾任北大校长,故AB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C。
14.C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9年12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第九次党的代表大会,在福建上杭县古田召开,古田会议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C项正确;中共二大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排除A项;八七会议确定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方针,排除B项;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决定将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转移到城市,排除D项。故选C项。
15.B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标志长征的胜利结束,B项正确;1935年9月,中国工农红军达到腊子口,与国民党军队展开了腊子口战役,排除A项;1935年10月,红军达到陕北革命根据地吴起镇,与陕北红军会师,中央红军完成了从湘赣边界到陕北的战略战役,排除C项;陕西延安是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的指挥中枢,与“红军三大主力会师”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16.B
【详解】依据题干“错误的”,结合课本所学可知,1931年9月18日,日本有预谋地制造了柳条湖事件,“九一八事变”爆发;“九一八事变”以后;蒋介石下令不抵抗,采取了不抵抗政策;结果导致东北三省沦陷。发生在卢沟桥的是七七事变。B符合题意;时间、制造者、影响是正确的,ACD排除;故选B。
17.A
【详解】据所学可知,1937年9月,日军向平型关开进。八路军第一一五师在师长林彪率领下,在平型关一带伏击日军,将日军全部歼灭。平型关大捷是全国抗战以来中国军队主动出击取得的第一个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A项正确;台儿庄战役是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胜利,排除B项;武汉会战使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排除C项;1940年下半年,八路军总部在彭德怀指挥下,组织了100多个团,在华北广阔的地域,对日军发动了一场大规模进攻,史称“百团大战”,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18.D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1937年12月,日军攻陷南京,国民政府迁往重庆,作为战时陪都。日军占领南京在六周之内,屠杀中国军民三十万人以上。我们在研究“南京大屠杀”时,最有说服力的史料包括当时的照片或日军直接参与者的口供等,D项正确;近代学者相关研究成果会有作者个人认识影响,不能确定真正客观,排除A项;“南京大屠杀”相关影视资料进行过了艺术加工,排除B项;一位中国守军的回忆录中会加入个人的思想认识,不能确定真正客观,排除C项。故选D项。
19.A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5年,中共七大通过的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针,A项正确;1997年,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排除B项;2002年,在中共十六大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排除C项;2012年,在中共十八大上,科学发展观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排除D项。故选A项。
20.A
【详解】根据题干“蒋介石两个拳头指蒋发动的对陕北和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要把这两个拳头紧紧拖住,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结合所学可知,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强渡黄河,千里挺进大别山,直接威胁南京、武汉,像一把尖刀插入了敌人的胸膛,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A项正确;红军飞夺泸定桥是在红军战略转移过程中,与题干1947年人民解放战争不符,排除B项;关门打狗锁锦州反映的是辽沈战役,排除C项;蘑菇战术胜陕北反映的是粉碎国民党的重点进攻,排除D项。故选A项。
21.D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钟山(注:“南京”的旧称)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兵分三路,横渡长江,占领南京,宣告了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D项正确;1945年,抗日战争的胜利赢得了反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排除A项;千里挺进大别山揭开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的序幕,排除B项;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排除C项。故选D项。
22.D
【详解】根据图片以及“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片反映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受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压迫,在夹缝中生存,D项正确;图片反映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受压迫,艰难生存,排除AC项;图片反映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受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压迫,但不能说是奄奄一息 ,排除B项。故选D项。
23.B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1912—1919年由于西方列强忙于一战,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获得了较快的发展,被称为“短暂的春天”,对应图中②段,B项正确;①段对应的是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和初步发展时期,排除A项;1919—1927年一战结束后帝国主义卷土重来,民族资本主义受到挫折,③段错误,排除C项;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采取一系列措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是到1937年全面侵华战争的爆发后,民族资本主义受到沉重打击,陷入困境,因此④段总体呈现下降趋势,排除D项。故选B项。
24.B
【详解】根据题干材料“报纸因其报道及时,覆盖面广,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可知,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是《申报》。鸦片战争后,外国人在上海等城市创办了外文报纸,后来中文报纸也出现了,其中最著名的是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申报》,它是中国近代第一份商业性报纸。它刊载新闻、评论、广告等内容。报纸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和了解社会的主要传媒工具,B项正确;《大公报》宣传变法维新、君主立宪,反对封建专制、黑暗吏治和外来侵略,排除A项;《民报》是同盟会的机关刊物,排除C项;《国闻报》是维新派的重要宣传工具,排除D项。故选B项。
25.(1)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马关条约》。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从学技术到学制度再学思想的过程,由表及里,层层深入。
实业救国。
(3)左宗棠;邓世昌。
反抗外来侵略,捍卫民族尊严;维护祖国领土安全;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担当和献身精神等。(答出符合题意的任意一点即可)
【详解】(1)影响:根据【屈辱中沉沦】材料一三幅漫画“图1道光朝之辱”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1842年8月,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国独立主权的完整性遭到破坏,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条约:根据【屈辱中沉沦】材料一三幅漫画“图2时局图”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图2发生在甲午战争后签订的《马关条约》这一不平等条约之后;战争:根据【屈辱中沉沦】材料一三幅漫画“图3洋人的朝廷”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图3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的结果。
(2)变化过程:根据【救亡中学习】材料二“图4汉阳铁厂”和所学知识可知,从19世纪70年代起,洋务派在继续发展军事工业的同时,又提出“求富”的主张,开办一些近代民用企业,以辅助军事工业。其中比较重要的有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根据【救亡中学习】材料二“图5谭嗣同就义”和所学知识可知,戊戌变法触犯了与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利益,慈禧太后等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搜捕维新人士,废除变法诏令。谭嗣同、刘光弟、林旭、杨锐、杨深秀、康广仁六人被捕遇害,史称“戊戌六君子”;根据【救亡中学习】材料二“图6《新青年》杂志”和所学知识可知,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并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正式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故从图4到图5、再到图6体现了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经历的变化过程是从学技术到学制度再学思想的过程,由表及里,层层深入。
救国主张:根据【救亡中学习】材料二“图7张謇的大生纱厂”和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状元实业家张謇主动放弃高官厚禄,毅然回到家乡创办大生纱厂,带动了很多中国人走上“实业救国”道路。
(3)“赴新疆筹边的大将”:根据【危机中抗争】材料三“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和所学知识可知,这首诗赞扬了左宗棠收复新疆后,对新疆地区的治理,绿树成荫,把春天带到了新疆。
“公”:根据【危机中抗争】材料三“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和所学知识可知,在1894年黄海海战中,北洋舰队致远舰管带邓世昌命令军舰撞向日敌主力舰,最后英勇牺牲。题文中的挽联,是清朝光绪帝为怀念邓世昌在黄海大战中壮烈牺牲的事迹而题写的挽联。
民族精神:根据材料三内容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邓世昌,他在黄海海战中英勇作战,不畏强敌,我们就可以学习他这种为国家利益不怕牺牲的精神;左宗棠更是率领湖湘子弟兵跋涉千里,远离家乡,奔赴新疆战场,为维护国家统一做出了卓越贡献。从所了解的两人事迹中可感受到如下的民族精神:反抗外来侵略,捍卫民族尊严,维护祖国领土安全,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担当和献身精神等。
26.(1)原因: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意义: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起点(或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 命 的转折点)。
寓意: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2)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意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端。
(3)事件:红军长征。态度:照抄照搬。会议:遵义会议。
(4)主要原因:中国共产党是争取抗日战争胜利的中流砥柱;中国人民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详解】(1)导火线:根据图1信息“五四运动”,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英、美、法、日等战胜国于1919年1月至6月在法国巴黎召开所谓的“和平会议”,作为战胜国之一的中国政府也派代表参加了会议;然而,英、法、美等列强操纵了会议,对中国的要求置若罔闻,竟然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全部转让给日本;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引发了五四爱国运动。意义: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或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起点)。寓意:根据图2信息“启航:中共一大会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2)道路:根据设问要求“从‘南昌’到‘井冈山’”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先后领导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一系列武装暴动;毛泽东在领导秋收起义过程中,逐渐将革命的重心放在偏僻的农村,开展工农武装割据的斗争,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意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端。
(3)事件:根据材料三信息“在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的过程中,共产国际派来的李德,因军事指挥上的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由于中共临时中央负责人博古和军事顾问李德等人在军事指挥上“左”的错误,红军英勇奋战一年,付出了重大牺牲,1934年10月,中共中央率领中央红军8万多人突围西进,开始长征。态度:根据材料三信息“对于共产国际的决议和共产国际代表的意见,往往照抄照搬”,可得出:照抄照搬。会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集中全力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左”的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4)主要原因:根据材料四信息“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努力,没有中国共产党人做中国人民的中流砥柱,中国的独立和解放是不可能的,中国的工业化和农业近代化也是不可能的”,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中国共产党是争取抗日战争胜利的中流砥柱;中国人民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7.(1)反帝反封建;北伐战争。
(2)西安事变;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或由对抗到合作。
(3)重庆谈判;解放战争或国共第二次内战时期。
(4)观点:国共两党,合则两利,分则两伤。
论述:国共两党关系决定了中国现代史的发展。1924年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国共第一次合作形成。1924-1927年的国民革命是国共两党的第一次合作,通过北伐战争沉重打击了北洋军阀的封建统治,但最终以国民党右派发动政变宣告失败。1927年至1937年国共两党的十年内战时期,国民党与共产党展开了长达十年的武装对抗;1937-1945年的抗日战争期间,国共两党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进行了第二次国共合作,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1946-1949年的解放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打败了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派,最终取得了解放战争的胜利。在国民革命和抗日战争中国共两党合作打击了北洋军阀的封建统治和日本侵略者;在国共十年内战和解放战争中国共两党内战,给双方造成了伤害,不利于国内和平局面的形成。国共两党的关系极大程度地左右着中国历史的进程,影响到中华民族的昌盛;几十年的历史反复证明:国共两党,合则两利,分则两伤。
【详解】(1)主张及战争:根据材料一“通过的宣言接受了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主张。这样,国民党同共产党实现了第一次合作。国共两党合作后,领导了国民革命”,可知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共同宣言都认同了反帝反封建的主张。以此为基础,国共两党联手进行了北伐战争。
(2)事件:根据材料二“双十二抗日救国运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为了达到劝谏蒋介石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既定国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目的,在西安发动“兵谏”。1936年12月25日,在中共中央和周恩来主导下,以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而和平解决。可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双十二抗日救国运动”是指西安事变。变化: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或由对抗到合作。
(3)事件:根据材料三“1945年8月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合法地位与国民党在谈判桌上进行了一次激烈的较量,但是国民党始终不承认解放区民主政权和人民军队的合法地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共产党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揭露美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假和平的真面目,以利于团结和教育人民,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在周恩来、王若飞陪同下飞抵重庆,同国民政府进行谈判。可知“谈判桌上的较量”指的是重庆谈判。
战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6年6月,蒋介石公然违背“双十协定”,撕毁政协决议,全力围攻中原解放区,发动了全面内战。可知“三年的军事较量”指的是国共第二次内战时期。
(4)观点及论述:本题为开放性试题,答案言之成理即可。例如根据材料“国共两党关系决定了中国现代史的发展”,结合史实拟定一个观点:国共两党,合则两利,分则两伤。围绕两党关系的发展进行史实分析、归纳即可。如论述:国共两党关系决定了中国现代史的发展。1924年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国共第一次合作形成。1924—1927年的国民革命是国共两党的第一次合作,通过北伐战争沉重打击了北洋军阀的封建统治,但最终以国民党右派发动政变宣告失败。1927年至1937年国共两党的十年内战时期,国民党与共产党展开了长达十年的武装对抗;1937—1945年的抗日战争期间,国共两党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进行了第二次国共合作,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1946—1949年的解放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打败了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派,最终取得了解放战争的胜利。在国民革命和抗日战争中国共两党合作打击了北洋军阀的封建统治和日本侵略者;在国共十年内战和解放战争中国共两党内战,给双方造成了伤害,不利于国内和平局面的形成。国共两党的关系极大程度地左右着中国历史的进程,影响到中华民族的昌盛;几十年的历史反复证明:国共两党,合则两利,分则两伤。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江苏省泰州市靖江市2023-2024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含解析)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