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2024年河南省周口市扶沟县九年级一模历史试题(无答案)

2024年河南省中考模拟试题
九年级历史

(注:请在答题卷上答题)
题号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下列三幅图片中的文物共同反映了古代河南
A.手工制品,享誉海外

B.礼器制度,规范完备

C.陶瓷工艺,源远流长
D.商业贸易,繁荣兴旺
原始进等,商代
三影璐驼及骆乖霉,背代,汝密天蓝稍刻花熟颈瓶,米代

郑州人民公园商代紫出士
浴肌断荟出土
河南背蜜丰叁汝官它速址出土
2.先秦时期的青铜器制作精美,
在世界享有极高的声誉,青铜器是古代贵族用于祭祀、朝

聘、丧莽等重大活动的用器,它可以代表使用者的身份等级和权利,是立国传家的宝器,

这反映的青铜器的功能是
()

A.食器
B.礼器
C.兵器
D.乐器
K
3.都江堰选择在高山与平原的交接处,利用地势和河道建造而成:隋潮大运河利用了运河
南北水流的自然地形趋势,在已有的天然河道和古运河的基础上开凿出来。这体现了古

()

A.劳动人民的智慧B.水利工程的便利C.运输工具的改进
D.科学技术的提高

4.杨宁一在《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中写道:“秦代重在‘禁’,采用简单粗暴的行政

手段强制解决意识形态问题…汉代重在‘尊’,将其赏穿于学校教育和入仕途径之

中。”这里“禁”和“尊”的共同目的是
()
A.以法治国,巩固统治
B.顺应自然,保障民生
C.统一思想,加强皇权
D.选贤任能,反对攻伐
5.《东京梦华录》记载:“潘楼东去十字街,谓之土市子,又谓之竹竿市。又东十字大街,

曰从行裹角,茶坊每五更点灯,博易、买卖衣物、图画、花环、领抹之类,至晓即散,
谓之‘鬼市子’”。材料反映出北宋
()
A.经济重心南移B.粮食作物增产
C.海外贸易发达
D.商业贸易繁荣
6.未代《岁朝图》、清代《龙舟盛会图》和清代《清明戴柳图》是七年级历史课本中的插图。
从内容上看,这些作品共同的史学价值是有助于了解我国的
()
A.书画艺术的起源B.节日习俗的传承C.文艺的世俗化
D.美学的革新

7.马铃薯(土豆)原产于美洲。明代《农政全书》记载:“土芋,一名土豆,一名黄独:
仍史-1-(共6页)
蔓生叶如豆,根圆如鸡卵,肉白皮黄…煮食,亦可蒸食。”我国出现这一记载的历史
背景是
A.遣唐使来华
B.中世纪城市兴起
C.封建庄园的衰落
D.新航路的开辟
8.下列诗句反映了明朝对外交往的是
(
A.皇华使者承天救,宣布纶音往夷域
B.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
C.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D.不是张鸯通西域,安有佳种自西来
9.《南京条约》第八条规定:“此后英国商民如有与内地人民交涉亭件,应明定章程,英
商由英国办理,内民由内地惩办。”清政府本想彰显大国风范,但并没有意识到将中国
司法主权中的审判权割让出去了。可以看出当时的清政府
()
A.在外交中体现包容的大国风范
B.对英国商人给予一定优惠政策
C.尊重英国在中国的平等司法权
D.还未形成现代国家的主权观念
10.以下两幅图片共同反映了近代上海
上海街道上行使的有轨电车
上海南京路上的行人
A.是西式服饰潮流的引领
B.是新式交通工具的尝试
C.是社会生活变迁的缩影
D.是近代民主思想的启蒙
11.1920年的五一国际劳动节,北京、上海、广州、长沙、唐山、哈尔滨等地的城市工人
举行了纪念活动,参加的工人达五六万人之多,他们高呼“劳工万岁”“共产主义万
岁”等口号。这次纪念活动表明
()
A.工人阶级成为五四运动的主力
B.中国工人阶级的队伍不断壮大
C.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
D.党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工人运动
12.1937年10月25日,毛泽东与英国记者贝特兰的谈话中指出:“日寇已在短期内取得
了河北、察哈尔、绥远三省。山西亦在危急中,在战略上,八路军正以山西为中心进行
战争。如你所见,八路军曾经取得了多次胜利…”符合这一胜利的战役是()
A.台儿庄战役
B.平型关大捷
C.淞沪会战
D.百团大战
13.宪法第十一条增加规定:“国家允许私营经济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存在和发展。私营经
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国家保护私营经济的合法权益,对私营经济实行引导、
监督和管理。”增加这些规定的背景是
()
A.我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展
C.党中央纠正“文革”时期的冤假错案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14.1978年一2016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表,出现图表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历史-2-(共6页)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2024年河南省周口市扶沟县九年级一模历史试题(无答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