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高中高2023级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时间:75分钟 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题3分,共48分)
1. 人类在早期区域文明诞生过程中创造了诸多成就:如古埃及象形文字、孟斐斯城;古代中国的甲骨文、二里头宫殿遗址;古希腊的字母文字、雅典城等。据此判断,人类走向文明时代的显著特征是( )
A. 文字的出现和社会分工的发展 B. 文字的出现和城市的兴起
C. 私有制的产生和王宫建筑出现 D. 阶级的出现和农业的产生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如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孟斐斯城;古代中国的甲骨文、二里头宫殿遗址;古希腊的字母文字、雅典城等。”早期 文明出现的标志是文字与城市,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社会分工、私有制、农业,且这些也不是其显著标志,排除ACD项。故选B项。
2. 公元前8世纪到前6世纪,古希腊人在地中海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殖民运动,建立了众多殖民地。可以说,古希腊殖民地是希腊城邦制在海外的复制。这场运动
A. 客观上传播了希腊文明 B. 促使希腊进入帝国时代
C. 意在推广希腊民主制度 D. 局限于爱琴海沿岸地区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古希腊人在地中海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殖民运动,建立了众多殖民地”可知殖民过程当中,会将本民族的文明带到殖民地,客观上传播了希腊文明,A项正确;希腊是城邦体制,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被动,不是主动,排除C项;已经超出了爱琴海的范围,排除D项。故选A项。
3. 公元2世纪,有人曾这样描述当时的罗马城:“所有的货物,所有现存的和曾经存在的东西,贸易、航海、农业、金属加工,任何曾经创造出来或者生长出来的东西,都在这里汇合。这里看不到的东西,肯定不存在于这个世界上。”这反映出当时( )
A. 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形成 B. 罗马城商品经济繁荣的景象
C. 古罗马对外贸易处于出超地位 D. 古罗马加紧了对外侵略扩张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公元2世纪(罗马城)。据材料“贸易、航海、农业、金属加工,任何曾经创造出来或者生长出来的东西,都在这里汇合”,说明当时的罗马城汇集多种商品,是重要的商品交易地点,反映其商品经济的繁荣,B项正确;新航路开辟的推动下,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排除A项;无数据对比,无法得出古罗马对外贸易的状况,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商品经济繁荣,无法得出对外侵略状况,排除D项。故选B项。
4. 封君封臣制度是西欧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授予土地者为封君,领取土地者为封臣,两者是领主与附庸的关系。最高统治者和最底层农奴之间有若干层领主,各大中小领主仅在自己的领地内享有各种权力,并没有权力干涉封臣权力的运行实施。由此可知,封君封臣制度( )
A. 容易形成政治上的分裂割据局面 B. 实现了中央王权的高度集中
C. 实现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垂直管理 D. 以血缘关系作为维系的纽带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中世纪的西欧。根据“最高统治者和最底层农奴之间有若干层领主,各大中小领主仅在自己的领地内享有各种权力,并没有权力干涉封臣权力的运行实施”可知,在封君封臣制度下,各级领主只能在自己的领地内享有各种权力,说明各级领主都具有较大的自由权力,从而容易导致政治上的分裂割据局面,A项正确;封君封臣制度容易导致政治上的分裂割据,并没有实现从中央到地方的垂直管理,更没有确保中央王权的高度集中,排除B、C项;封君封臣制度以土地为纽带,而非以血缘为纽带,排除D项。故选A项。
5. 1289—1304年,在英国辛德雷克庄园中,农民之间的诉讼多因被告满足原告的诉求而在庄园法庭外解决,只有31%的诉讼最终通过庄园法庭裁决。庄园法庭在裁决农民之间纠纷时往往强调情理而非法律。据此可知,该庄园法庭( )
A. 注重维护庄园秩序稳定 B. 主要处理庄园主和农民的纠纷
C. 以保护农民利益为宗旨 D. 依据法律裁决庄园内经济诉讼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中古时期的西欧。材料表明农民之间的诉讼多因被告满足原告的诉求而在庄园法庭外解决,并且庄园法庭在裁决农民之间纠纷时往往强调情理而非法律,可知庄园法庭在裁决农民之间的诉讼时往往强调情理而非法律,这有利于维护庄园秩序稳定,A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农民之间的诉讼,所以得不出庄园法庭主要处理庄园主和农民的纠纷,排除B项;根据所学庄园法庭以维护庄园主的利益为宗旨,不是保护农民利益为宗旨,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庄园法庭多用情理协调纠纷,而不是依据法律裁决,排除D项。故选A项。
6. 中世纪的欧洲,人们结婚需教会主持,无需家长或封建主同意。17世纪的新教徒结婚,则需要家长的同意并到政府去登记,可以不采用宗教仪式。这一变化( )
A. 反映了世俗权力提升 B. 表明社会矛盾有所缓和
C. 体现了教会权力的增强 D. 保障了平民阶层的利益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中世纪(欧洲)。根据材料“中世纪时,……但需要教会主持,举行宗教仪式。17世纪的新教徒结婚,则需要家长的同意并到政府去登记,但可以不采用宗教仪式。”可知,反映了婚姻用世俗仪式,强调政府的权力,这就弱化了教会的作用,强调了世俗权力,A项正确;“社会矛盾有所缓和”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B项;C项与材料主旨相反,排除C项;材料主旨为“世俗权力”,而“平民阶层的利益”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7. “城市特许状最终确认了市民的身份自由,保障市民的人身安全,确认市民在城市中的土地自由使用权和所有权,免除市民各项封建赋税,确认市民享有某些特定的经济特权。”以上史实反映的经济现象形成于( )
A. 古典时期罗马 B. 中古时期的阿拉伯 C. 中古时期的西欧 D. 中古时期的奥斯曼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中世纪(欧洲)。根据材料“城市特许状最终确认了市民的身份自由,保障市民的人身安全,确认市民在城市中的土地自由使用权和所有权,免除市民各项封建赋税,确认市民享有某些特定的经济特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世纪的西欧,城市通过与封建主谈判,或以金钱赎买,或以武装暴动,赢得了一定的自治权,因此材料所述现象形成于中古时期的西欧,C项正确;古典时期的罗马是较为早期的罗马时期,这时期城市还未发展起来,排除A项;中世纪的阿拉伯世界是东西方的文明以及贸易传递者,而题干内容体现的是中古时期欧洲城市自治与发展的现象,排除B项;根据所学可知,中古时期的奥斯曼并未出现城市自治的状况,与材料中描述的信息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8. 14世纪以来,货币成为西欧普遍的交换手段,贵族用货币购买奢侈品,农民用货币缴纳地租,手工工场主、租地农场主和商人需要更多的货币以便扩大经营。这一状况( )
A. 植根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B. 反映了封建庄园经济的瓦解
C. 蕴含着新航路开辟主要动因 D. 引发了西欧社会的价格革命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原因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4世纪以来的西欧。根据材料得出主要结论:14世纪以来,西欧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货币成为普遍的交易手段,社会各阶层对货币格外需求,当时的货币大多由金银铸成,而欧洲不盛产金银,他们听说东方遍地黄金,这推动着他们开辟新航路,C项正确;14世纪西欧资本主义处于萌芽阶段,而不是发展阶段,排除A项;材料只体现当时西欧各阶层对货币的需求,不能体现封建庄园经济的瓦解,排除B项;价格革命是新航路开辟后引发的,而材料是新航路开辟前的情况,排除D项。故选C项。
9. 英国史学家奈杰尔·克里夫在其著作中对某位航海家在15世纪的一次航海活动作出了评价:“这次探险的航程极富戏剧性,人们花了两年时间与大海搏斗,与家乡失去联系,唯一的依靠就是基督教信仰,有时候连续三个月看不到任何陆地的影子,他们进入印度洋后情况变得更糟,没有地图,也没有任何已知信息。”据此可知,这次航海活动( )
A. 完成了首次环球航行 B. 到达了美洲最南端的岬角
C. 实现了与印度的直航 D. 开辟了通往美洲的新航路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范围为15世纪的欧洲。根据材料“两年时间”“进入印度洋”等信息可知,这是达·伽马的远洋航行,实现了与印度的直航,C项正确;麦哲伦完成了首次全球航行,排除A项;1578年,英国人德雷克到达美洲南端的一个岬角,即合恩角,排除B项;哥伦布开辟了从欧洲通往美洲的新航路,排除D项。故选C项。
10. 有学者不认同将早期新航路开辟的经济动因全部归为“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需要,认为西、葡两国开辟新航路真正的目的是封建主义的恶性贪欲,香料和奢侈品是第一需要。据此可知( )
A. 历史研究应该带着论点寻找论据 B. 学者的观点比教科书更具准确性
C. 历史研究随视角不同而趋于多元 D. 时代的发展变化决定了历史认识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范围为新航路开辟时期的欧洲。据材料可知,有学者认为新航路的开辟是基于封建主义的恶性贪欲,即对香料和奢侈品的迫切需求,这与历史教科书中“早期新航路开辟的经济动因”的观点是不同的,可见历史研究随视角不同而趋于多元,C项正确;历史研究要综合多种不同类型的史料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史论结合、论从史出才是正确的做法,排除A项;学者的观点也应寻找更多证据,通过多种史料相互印证才可以判断准确性,排除B项;D选项表述过于绝对,时代的发展变化是影响历史认识的因素之一,而不是起决定作用,排除D项。故选C项。
11. 首航归来的哥伦布向其同胞宣称:“新发现的地方有许多神奇的东西,从带回来的黄金制品来看,可以证明那里矿藏丰富……那里的人是如此的欢喜,少有欲望,他们用甜美的言语相互交谈,显得十分友好。”这一描述客观上( )
A. 促进了拉美文化繁荣 B. 拉开了开辟新航路的序幕
C. 推动了洲际间的交流 D. 引发了欧洲政治格局变革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世界。根据材料“那里矿藏丰富”“显得十分友好”,再结合新航路开辟的时代背景可知,这一描述容易引起欧洲人对美洲的向往,客观上推动了洲际间的交流,C项正确;虽然欧洲人的到来对拉丁美洲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但哥伦布的描述本身并不足以直接促进拉美文化的繁荣,排除A项;新航路开辟的序幕在这之前就已拉开,排除B项;哥伦布发现美洲以及欧洲人大量涌入美洲,这都与欧洲政治格局没有直接关联,排除D项。故选C项。
12. 1500年欧洲人口在8000至8500万之间,1600年人口为1亿至1.1亿之间,1700年为1.2亿,1800年为1.9亿。1800年的欧洲人口是1500年的2.23倍。这一时期欧洲人口的增长主要得益于
A. 社会环境的相对安定 B. 动植物跨区域的交流
C. 病毒传播途径的阻隔 D. 家庭生育观念的变化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可知,从1500年到1800年欧洲人口增长迅速。结合所学可知,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开展,加强了世界各地的交往,引起了人口迁移和物种交流,推动了欧洲人口的增长,B项正确;AD两项不是主要原因,排除;新航路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引起了人口迁移和物种交流,加剧了病毒传播途径,而非阻隔,排除C项。故选B项。
13. 下表为16—17世纪欧洲部分新型商贸机构统计表。该表反映了当时欧洲( )
时间 国家 机构名称
1531年 荷兰 安特卫普商品交易所、证券交易所
1580年 意大利 里亚尔布市场银行
1600年 英国 大不列颠东印度公司
1621年 德国 纽伦堡银行
A. 封建经济已经崩溃 B. 银行垄断了商业的发展
C. 价格革命影响巨大 D. 商业经营方式发生变化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16—17世纪(欧洲)。据本题材料信息可得出主要结论:16—17世纪欧洲出现了部分新型的商贸机构,如:证券交易所、里亚尔布市场银行、纽伦堡银行等,说明其经营方式发生了变化,是新航路开辟推动下,商业革命的表现,D项正确;“已经崩溃”的表述夸大,排除A项;仅从部分商贸机构,无法得出银行垄断了商业的发展,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商业革命的影响,并不是价格革命,排除C项。故选D项。
14. “马尼拉大帆船”贸易是指16世纪下半叶至19世纪初航行于菲律宾马尼拉与墨西哥之间的贸易。大量的丝织品通过马尼拉大帆船运往南美及欧洲市场,产自美洲的白银则大量流入中国。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
A. 西班牙积累了巨额的原始资本 B. 中国传统经济有一定竞争力
C. 引发了西班牙国内的“商业革命” D. 中国对外贸易格局发生逆转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世界)。根据材料“丝织品通过马尼拉大帆船运往南美及欧洲市场,产自美洲的白银则大量流入中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丝绸通过马尼拉大帆船运往南美及欧洲市场,使白银大量流入中国,反映出当时中国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优势地位,中国传统经济有一定竞争力,B项正确;A项与史实不符,西班牙并未积累大量原始资本,排除A项;商业革命是16世纪随着新航路开辟引起的欧洲商业和世界市场的一系列新变化,并不是只在西班牙国内,排除C项;在马尼拉大帆船贸易前后中国对外贸易都处于出超地位,对外贸易格局没有发生逆转,排除D项。故选B项。
15. 新航路开辟后,西葡两国在对外殖民扩张中矛盾激化。1493年在教皇仲裁下划定了如图中右侧实线为他们的殖民地分界线。这意味着( )
A. 开辟新航路的主要目的是传播基督教 B. 大西洋是当时两国争夺的焦点
C. 其他国家被永远排除在殖民争夺之外 D. 两国划分的势力范围得到承认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影响题。时空范围为近代(世界)。教皇子午线立足于两国原划定界线,说明两国划分的势力范围得到了承认,D项正确;新航路开辟的主要目的是发展经济,排除A项;两国划分的范围不仅仅是大西洋,排除B项;C项表述绝对,排除C项。故选A项。
16. 马克思指出:“世界市场的突然扩大,流通商品种类的倍增,欧洲各国竭力想占有亚洲产品和美洲宝藏的竞争热、殖民制度——所有这一切对打破生产的封建束缚起了重大作用。”据此可知,新航路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 )
A. 使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B. 促进了世界各地人口的迁移
C. 推动了西欧资本原始积累 D. 改变了世界的人文地理格局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根据材料及所学得出主要结论:新航路开辟后,欧洲通过殖民掠夺、商业贸易、奴隶贸易等方式获得大量财富并转化为资本,推动了西欧资本原始积累,C项正确;新航路开辟使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但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各地人口迁移影响,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新航路开辟与世界人文地理格局改变的关系,排除D项。故选C项。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共52分)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雅典民主政治在古代社会确实是最先进的,民主活动范围比过去大大扩大了,极大调动了公民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公民直接参政的国家管理形式得以实现,经济和文化事业得到推动。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和陪审法庭等民主机构的地位提高了,各种权力的相互交错和制衡,有助于防止个人或少数寡头专权现象的出现,这套体系也体现了雅典为现今许多学者称为“极端”民主制的基本原则。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第一编·古代文明与地域性历史)》
材料二 在共和国末期,皇帝与元老院的权力之争愈演愈烈,削弱了帝国的统治力量……人民为了逃避日益加重的赋税,纷纷出逃,致使政府财源减少,统治基础进一步动摇。其次,军事寡头政治的形成与军事实力的下降。在维护君主的幌子下,军队及其首领获得了越来越多的特权和力量……政局动荡和文化凋敝,人民趣味日趋低下,皇帝和贵族们生活奢侈糜烂,军队骄奢蛮横,青年“甚至连尚武精神也烟消云散了”……《福音书》的传播和教会的胜利反过来将罗马帝国进一步推向衰落。
——爱德华·吉本《罗马帝国衰亡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雅典民主政治在古代社会确实是最先进”的依据。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罗马帝国衰落的原因。
【答案】17. 依据:民主活动范围扩大调动了公民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公民直接参政的国家管理形式得以实现;经济和文化事业得到推动;民主机构地位提升;权力交错和制衡有助于防止专权现象的出现。
18. 原因:统治内部不稳定;社会矛盾激化,政府财政收入困难;军事首领权力增强,军队战斗力下降;充足的财富,腐蚀了罗马人的精神,传统的道德沦丧,尚武精神的失落;基督教和教会力量的增强。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为背景类材料题。时空范围为古代(希腊)。依据:根据材料“雅典民主政治在古代社会确实是最先进的,民主活动范围比过去大大扩大了,极大调动了公民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可知,民主活动范围扩大调动了公民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根据材料“公民直接参政的国家管理形式得以实现,经济和文化事业得到推动”可知,公民直接参政的国家管理形式得以实现、经济和文化事业得到推动;根据材料“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和陪审法庭等民主机构的地位提高了,各种权力的相互交错和制衡,有助于防止个人或少数寡头专权现象的出现”可知,民主机构地位提升、权力交错和制衡有助于防止专权现象的出现。
【小问2详解】
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古代(罗马)。据材料二“在共和国末期,皇帝与元老院的权力之争愈演愈烈,削弱了帝国的统治力量”可知,统治内部不稳定;据材料二“人民为了逃避日益加重的赋税,纷纷出逃,致使政府财源减少,统治基础进一步动摇”可知,社会矛盾激化,政府财政收入困难;据材料二“军事寡头政治的形成与军事实力的下降。在维护君主的幌子下,军队及其首领获得了越来越多的特权和力量”可知,军事首领权力增强,军队战斗力下降;据材料二“政局动荡和文化凋敝,人民趣味日趋低下,皇帝和贵族们生活奢侈糜烂,军队骄奢蛮横,青年‘甚至连尚武精神也烟消云散了’”可知,充足的财富,腐蚀了罗马人的精神,传统的道德沦丧,尚武精神的失落;据材料二“《福音书》的传播和教会的胜利反过来将罗马帝国进一步推向衰落”可知,基督教和教会力量的增强。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古时期的欧洲社会)存在一个带有军事性质的领主附庸集团,它是从日耳曼人的家族血缘制度、亲兵制度和罗马的军事体制中逐渐产生出来的,与同样带有军事色彩的领主、农奴制度相结合,形成一种特殊的贵族等级制度;教会开始拥有精神方面的领导权,掌握世俗的伦理和信仰。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上)》
材料二 14世纪后,欧洲人口缓慢地恢复到原先的水平,然后开始增长,在欧洲大陆……特别是在地中海沿岸和西北欧,贸易及制造业发展迅速。城市的规模愈发扩大,商人们也变得愈发富有。在每个国家,商人阶级都变得重要起来……1350年至1450年间,法兰西、西班牙、英格兰、苏格兰、丹麦、瑞典和匈牙利的统治者纷纷加强君主统治,在全国范围内扩大自身影响力,同时减少封建贵族和教会权力机构的土地。伊比利亚半岛的两个国家的女王伊莎贝拉和国王费迪南联姻而统一、至此现代的西班牙和葡萄牙已初步形成。
——摘编自(美)约翰·梅里受《欧洲现代史:从文艺复兴到现代》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古时期西欧社会主要的政治、经济制度。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世纪晚期欧洲社会出现的新变化。
【答案】18. 封君封臣制度;庄园制度;农奴制度。
19. 新变化:人口恢复增长;工商业等发展迅速;城市规模越来越大;商人阶层的力量不断增强;君主统治加强;现代国家的雏形开始出现。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中世纪的欧洲。根据材料一“存在一个带有军事性质的领主附庸集团,它是从日耳曼人的家族血缘制度、亲兵制度和罗马的军事体制中逐渐产生出来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封君封臣制度;根据材料一“与同样带有军事色彩的领主、农奴制度相结合,形成一种特殊的贵族等级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庄园制度以及农奴制度。
【小问2详解】
本题是对比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中世纪晚期(欧洲)。新变化:据材料二“欧洲人口缓慢地恢复到原先的水平,然后开始增长”可知,人口恢复增长;据材料二“在欧洲大陆……特别是在地中海沿岸和西北欧,贸易及制造业发展迅速”可知,工商业等发展迅速;据材料二“城市的规模愈发扩大,商人们也变得愈发富有。在每个国家,商人阶级都变得重要起来”可知,城市规模越来越大;商人阶层的力量不断增强;据材料二“法兰西、西班牙、英格兰、苏格兰、丹麦、瑞典和匈牙利的统治者纷纷加强君主统治”可知,君主统治加强;据材料二“伊比利亚半岛的两个国家卡斯带利亚和阿拉贡,1469年因女王伊莎贝拉和国王费迪南联姻而统一,至此现代的西班牙和葡萄牙已初步形成”可知,现代国家的雏形开始出现。
19. 对欧洲的中世纪,不同学者有不同的认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欧洲“中世纪”的概念,最早是由15世纪人文主义历史学家比昂多提出的。他认为这个时期的欧洲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权来统治,封建割据带来频繁的战争,教会禁锢了人的思想,人民生活在痛苦中,所以中世纪或中世纪早期被人文主义学者称为“黑暗时代”。19世纪以来的浪漫主义学者以及一些历史学家则认为中世纪并不黑暗,中世纪中期以来,西欧封建社会出现了许多新变化,在多方面取得进步。它对人类文明同样具有不可磨灭的贡献,是人类发展史上一个不可逾越的阶段。
——摘编自张广智《西方史学史》
根据材料,围绕“欧洲中世纪”,自拟一个论题,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答案】示例:中世纪是“黑暗时代”。论证:政治上,封君封臣制度和教权高于王权的现状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分裂割据局面;经济上,庄园经济与农奴制度束缚人身自由,基督教会拥有大量的庄园和广袤的土地,并向信徒征收什一税,不利于欧洲经济的发展;文化上,基督教会在中世纪的西欧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教会控制着人们的精神生活,宗教戒律严重束缚了人性的发展。总之,中世纪是欧洲历史上混乱、压抑的年代,许多因素阻碍了社会发展。
【解析】
【详解】本题为论述题之选择观点说明题,时空是欧洲中世纪。题目要求是观点正确,史论结合。首先,根据设问及材料信息提炼观点,根据材料“西罗马帝国的灭亡标志着古代史的结束,开启了另一个新的时期,即中世纪,它的历史绵亘千年,至14世纪初文艺复兴时代的来临。启蒙运动时期的思想家将中世纪称为‘黑暗时代’”可知,中世纪的历史是黑暗的。其次,结合所学知识,围绕提炼的观点“:中世纪是“黑暗时代”,对“黑暗”进行论述,如政治上,封君封臣制度和教权高于王权的现状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分裂割据局面;经济上,庄园经济与农奴制度束缚人身自由,基督教会拥有大量的庄园和广袤的土地,并向信徒征收什一税,不利于欧洲经济的发展;文化上,基督教会在中世纪的西欧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教会控制着人们的精神生活,宗教戒律严重束缚了人性的发展。最后对论证进行总结,得出:总之,中世纪是欧洲历史上混乱、压抑的年代,许多因素阻碍了社会发展。
20.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朝自认为对周边地区和国家负有保护、体恤、怀柔它们的责任,它们之间发生矛盾和冲突,明朝有责任来调解。作为经济大国,在交往中常常是赐予多于贡物。明朝靠这种礼制朝贡关系,维持着在亚洲的核心地位。这种核心地位,不含有恃强凌弱的霸道。
——摘编自王天有《郑和下西洋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材料二 新航路开辟后,葡萄牙人把海洋归所有人共有的习惯法说成仅仅适用于罗马法管辖的欧洲人;并认为,印度人和阿拉伯人在罗马法治之外,因而无权要求在亚洲水域航行。印度洋就从数千年来的公海变为葡萄牙人专有的禁区。为了行使这种“权利”,葡萄牙人采取恐怖主义手段。达伽马在一次航行中,捕获了从麦加返航的非武装商船,在搬光船上货物后,烧死了船上所有的人。在经过最初的杀人放火的阶段以后,葡萄牙人获得了“大洋海的主宰”的特权。
——摘编自【美】L.S.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分裂:第三世界的历史进程》
材料三 西方国家在亚洲的各个殖民据点里,构筑城堡,强征贡赋,垄断东西方贸易,进行不等价交换;为了保持欧洲市场上香料的垄断价格,葡萄牙殖民者限制印度香料西运,甚至将大量“过剩”香料销毁。此外,奴隶贸易在亚洲地区也常有可见,果阿就是当时亚洲地区最大的奴隶市场之一……但不可否认的是,由于新航路的开辟,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大汇合,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
——摘编自艾周昌程纯《早期殖民主义侵略史》
(1)阅读材料一、二、比较明代中国与同时期西方国家对待亚洲及印度洋地区的不同。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西方国家早期殖民活动的背景和影响。
【答案】20. 不同:中国:负有保护、体恤、怀柔它们的责任,若发生矛盾和冲突,有责任调解;朝贡关系。西方国家:采取恐怖主义手段,控制海洋权益;殖民统治。
21. 背景:新航路的开辟;资本原始积累的需要;殖民扩张的需要。影响:把世界的商业活动联系起来,推动了欧洲的发展;给西方国家带来巨额财富,提供了广阔的海外市场,促进制造业发展,工业革命开始;冲击亚洲原有的统治秩序,给亚洲人民带来灾难。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是对比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明朝(中国)、中世纪(欧洲)。中国:根据材料“明朝自认为对周边地区和国家负有保护、体恤、怀柔它们的责任,它们之间发生矛盾和冲突,明朝有责任来调解。”可知,负有保护、体恤、怀柔它们的责任,若发生矛盾和冲突,有责任调解;根据材料“明朝是经济大国,物产丰盈,在交往中常常是赐予多于贡物。明朝靠这种礼制朝贡关系,维持着在亚洲的核心地位。这种核心地位,不含有恃强凌弱的霸道。”可知,朝贡关系。西方国家:根据材料“葡萄牙人到来之后,印度洋就从数千年来的公海变为葡萄牙人专有的禁区。为了行使这种‘权利’,葡萄牙人采取恐怖主义手段。”可知,采取恐怖主义手段,控制海洋权益;根据材料“葡萄牙在印度的各个殖民据点里,构筑城堡,强征贡赋。葡萄牙垄断东西方贸易,进行不等价交换;掠夺印度的宝石、香料和丝、棉织品,运往里斯本,然后高价转卖到欧洲各国,牟取暴利。”可知,殖民统治。
【小问2详解】
本题是背景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明朝(中国)、中世纪(欧洲)。背景:根据材料“新航路开辟后,葡萄牙人来到印度洋。”可知,新航路的开辟;根据材料“葡萄牙垄断东西方贸易,进行不等价交换;掠夺印度的宝石、香料和丝、棉织品,运往里斯本,然后高价转卖到欧洲各国,牟取暴利。”可知,资本原始积累的需要;根据材料“葡萄牙在印度的各个殖民据点里,构筑城堡,强征贡赋。”可知,殖民扩张的需要。 影响:根据材料“为了保持欧洲市场上香料的垄断价格,葡萄牙殖民者限制印度香料西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把世界的商业活动联系起来,推动了欧洲的发展,给西方国家带来巨额财富,提供了广阔的海外市场,促进制造业发展,工业革命开始;根据材料“葡萄牙还从事奴隶贸易,果阿是当时最大的奴隶市场之一。无怪乎印度人民谈到葡萄牙殖民者时说,‘幸而葡萄牙人同狮虎一样少,否则他们会消灭整个人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冲击亚洲原有的统治秩序,给亚洲人民带来灾难。南充高中高2023级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时间:75分钟 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题3分,共48分)
1. 人类在早期区域文明诞生过程中创造了诸多成就:如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孟斐斯城;古代中国的甲骨文、二里头宫殿遗址;古希腊的字母文字、雅典城等。据此判断,人类走向文明时代的显著特征是( )
A. 文字的出现和社会分工的发展 B. 文字的出现和城市的兴起
C. 私有制的产生和王宫建筑出现 D. 阶级的出现和农业的产生
2. 公元前8世纪到前6世纪,古希腊人在地中海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殖民运动,建立了众多殖民地。可以说,古希腊殖民地是希腊城邦制在海外的复制。这场运动
A. 客观上传播了希腊文明 B. 促使希腊进入帝国时代
C. 意在推广希腊民主制度 D. 局限于爱琴海沿岸地区
3. 公元2世纪,有人曾这样描述当时罗马城:“所有的货物,所有现存的和曾经存在的东西,贸易、航海、农业、金属加工,任何曾经创造出来或者生长出来的东西,都在这里汇合。这里看不到的东西,肯定不存在于这个世界上。”这反映出当时( )
A. 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形成 B. 罗马城商品经济繁荣的景象
C. 古罗马对外贸易处于出超地位 D. 古罗马加紧了对外侵略扩张
4. 封君封臣制度是西欧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授予土地者为封君,领取土地者为封臣,两者是领主与附庸的关系。最高统治者和最底层农奴之间有若干层领主,各大中小领主仅在自己的领地内享有各种权力,并没有权力干涉封臣权力的运行实施。由此可知,封君封臣制度( )
A. 容易形成政治上的分裂割据局面 B. 实现了中央王权的高度集中
C. 实现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垂直管理 D. 以血缘关系作为维系的纽带
5. 1289—1304年,在英国辛德雷克庄园中,农民之间的诉讼多因被告满足原告的诉求而在庄园法庭外解决,只有31%的诉讼最终通过庄园法庭裁决。庄园法庭在裁决农民之间纠纷时往往强调情理而非法律。据此可知,该庄园法庭( )
A. 注重维护庄园秩序稳定 B. 主要处理庄园主和农民的纠纷
C. 以保护农民利益为宗旨 D. 依据法律裁决庄园内经济诉讼
6. 中世纪的欧洲,人们结婚需教会主持,无需家长或封建主同意。17世纪的新教徒结婚,则需要家长的同意并到政府去登记,可以不采用宗教仪式。这一变化( )
A. 反映了世俗权力提升 B. 表明社会矛盾有所缓和
C. 体现了教会权力的增强 D. 保障了平民阶层的利益
7. “城市特许状最终确认了市民的身份自由,保障市民的人身安全,确认市民在城市中的土地自由使用权和所有权,免除市民各项封建赋税,确认市民享有某些特定的经济特权。”以上史实反映的经济现象形成于( )
A. 古典时期的罗马 B. 中古时期的阿拉伯 C. 中古时期的西欧 D. 中古时期的奥斯曼
8. 14世纪以来,货币成为西欧普遍的交换手段,贵族用货币购买奢侈品,农民用货币缴纳地租,手工工场主、租地农场主和商人需要更多的货币以便扩大经营。这一状况( )
A. 植根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B. 反映了封建庄园经济的瓦解
C. 蕴含着新航路开辟主要动因 D. 引发了西欧社会的价格革命
9. 英国史学家奈杰尔·克里夫在其著作中对某位航海家在15世纪的一次航海活动作出了评价:“这次探险的航程极富戏剧性,人们花了两年时间与大海搏斗,与家乡失去联系,唯一的依靠就是基督教信仰,有时候连续三个月看不到任何陆地的影子,他们进入印度洋后情况变得更糟,没有地图,也没有任何已知信息。”据此可知,这次航海活动( )
A. 完成了首次环球航行 B. 到达了美洲最南端的岬角
C. 实现了与印度的直航 D. 开辟了通往美洲的新航路
10. 有学者不认同将早期新航路开辟的经济动因全部归为“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需要,认为西、葡两国开辟新航路真正的目的是封建主义的恶性贪欲,香料和奢侈品是第一需要。据此可知( )
A. 历史研究应该带着论点寻找论据 B. 学者观点比教科书更具准确性
C. 历史研究随视角不同而趋于多元 D. 时代的发展变化决定了历史认识
11. 首航归来的哥伦布向其同胞宣称:“新发现的地方有许多神奇的东西,从带回来的黄金制品来看,可以证明那里矿藏丰富……那里的人是如此的欢喜,少有欲望,他们用甜美的言语相互交谈,显得十分友好。”这一描述客观上( )
A. 促进了拉美文化繁荣 B. 拉开了开辟新航路的序幕
C. 推动了洲际间的交流 D. 引发了欧洲政治格局变革
12. 1500年欧洲人口在8000至8500万之间,1600年人口为1亿至1.1亿之间,1700年为1.2亿,1800年为1.9亿。1800年的欧洲人口是1500年的2.23倍。这一时期欧洲人口的增长主要得益于
A. 社会环境的相对安定 B. 动植物跨区域的交流
C. 病毒传播途径的阻隔 D. 家庭生育观念的变化
13. 下表为16—17世纪欧洲部分新型商贸机构统计表。该表反映了当时欧洲( )
时间 国家 机构名称
1531年 荷兰 安特卫普商品交易所、证券交易所
1580年 意大利 里亚尔布市场银行
1600年 英国 大不列颠东印度公司
1621年 德国 纽伦堡银行
A. 封建经济已经崩溃 B. 银行垄断了商业的发展
C. 价格革命影响巨大 D. 商业经营方式发生变化
14. “马尼拉大帆船”贸易是指16世纪下半叶至19世纪初航行于菲律宾马尼拉与墨西哥之间的贸易。大量的丝织品通过马尼拉大帆船运往南美及欧洲市场,产自美洲的白银则大量流入中国。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
A. 西班牙积累了巨额的原始资本 B. 中国传统经济有一定竞争力
C. 引发了西班牙国内的“商业革命” D. 中国对外贸易格局发生逆转
15. 新航路开辟后,西葡两国在对外殖民扩张中矛盾激化。1493年在教皇仲裁下划定了如图中右侧实线为他们的殖民地分界线。这意味着( )
A. 开辟新航路的主要目的是传播基督教 B. 大西洋是当时两国争夺的焦点
C. 其他国家被永远排除在殖民争夺之外 D. 两国划分的势力范围得到承认
16. 马克思指出:“世界市场突然扩大,流通商品种类的倍增,欧洲各国竭力想占有亚洲产品和美洲宝藏的竞争热、殖民制度——所有这一切对打破生产的封建束缚起了重大作用。”据此可知,新航路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 )
A. 使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B. 促进了世界各地人口的迁移
C. 推动了西欧资本原始积累 D. 改变了世界的人文地理格局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共52分)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雅典民主政治在古代社会确实是最先进的,民主活动范围比过去大大扩大了,极大调动了公民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公民直接参政的国家管理形式得以实现,经济和文化事业得到推动。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和陪审法庭等民主机构的地位提高了,各种权力的相互交错和制衡,有助于防止个人或少数寡头专权现象的出现,这套体系也体现了雅典为现今许多学者称为“极端”民主制的基本原则。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第一编·古代文明与地域性历史)》
材料二 在共和国末期,皇帝与元老院的权力之争愈演愈烈,削弱了帝国的统治力量……人民为了逃避日益加重的赋税,纷纷出逃,致使政府财源减少,统治基础进一步动摇。其次,军事寡头政治的形成与军事实力的下降。在维护君主的幌子下,军队及其首领获得了越来越多的特权和力量……政局动荡和文化凋敝,人民趣味日趋低下,皇帝和贵族们生活奢侈糜烂,军队骄奢蛮横,青年“甚至连尚武精神也烟消云散了”……《福音书》的传播和教会的胜利反过来将罗马帝国进一步推向衰落。
——爱德华·吉本《罗马帝国衰亡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雅典民主政治在古代社会确实是最先进”的依据。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罗马帝国衰落的原因。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古时期的欧洲社会)存在一个带有军事性质的领主附庸集团,它是从日耳曼人的家族血缘制度、亲兵制度和罗马的军事体制中逐渐产生出来的,与同样带有军事色彩的领主、农奴制度相结合,形成一种特殊的贵族等级制度;教会开始拥有精神方面的领导权,掌握世俗的伦理和信仰。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上)》
材料二 14世纪后,欧洲人口缓慢地恢复到原先的水平,然后开始增长,在欧洲大陆……特别是在地中海沿岸和西北欧,贸易及制造业发展迅速。城市的规模愈发扩大,商人们也变得愈发富有。在每个国家,商人阶级都变得重要起来……1350年至1450年间,法兰西、西班牙、英格兰、苏格兰、丹麦、瑞典和匈牙利的统治者纷纷加强君主统治,在全国范围内扩大自身影响力,同时减少封建贵族和教会权力机构的土地。伊比利亚半岛的两个国家的女王伊莎贝拉和国王费迪南联姻而统一、至此现代的西班牙和葡萄牙已初步形成。
——摘编自(美)约翰·梅里受《欧洲现代史:从文艺复兴到现代》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古时期西欧社会主要的政治、经济制度。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世纪晚期欧洲社会出现的新变化。
19. 对欧洲的中世纪,不同学者有不同的认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欧洲“中世纪”的概念,最早是由15世纪人文主义历史学家比昂多提出的。他认为这个时期的欧洲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权来统治,封建割据带来频繁的战争,教会禁锢了人的思想,人民生活在痛苦中,所以中世纪或中世纪早期被人文主义学者称为“黑暗时代”。19世纪以来的浪漫主义学者以及一些历史学家则认为中世纪并不黑暗,中世纪中期以来,西欧封建社会出现了许多新变化,在多方面取得进步。它对人类文明同样具有不可磨灭的贡献,是人类发展史上一个不可逾越的阶段。
——摘编自张广智《西方史学史》
根据材料,围绕“欧洲中世纪”,自拟一个论题,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朝自认为对周边地区和国家负有保护、体恤、怀柔它们的责任,它们之间发生矛盾和冲突,明朝有责任来调解。作为经济大国,在交往中常常是赐予多于贡物。明朝靠这种礼制朝贡关系,维持着在亚洲的核心地位。这种核心地位,不含有恃强凌弱的霸道。
——摘编自王天有《郑和下西洋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材料二 新航路开辟后,葡萄牙人把海洋归所有人共有的习惯法说成仅仅适用于罗马法管辖的欧洲人;并认为,印度人和阿拉伯人在罗马法治之外,因而无权要求在亚洲水域航行。印度洋就从数千年来的公海变为葡萄牙人专有的禁区。为了行使这种“权利”,葡萄牙人采取恐怖主义手段。达伽马在一次航行中,捕获了从麦加返航的非武装商船,在搬光船上货物后,烧死了船上所有的人。在经过最初的杀人放火的阶段以后,葡萄牙人获得了“大洋海的主宰”的特权。
——摘编自【美】L.S.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分裂:第三世界的历史进程》
材料三 西方国家在亚洲的各个殖民据点里,构筑城堡,强征贡赋,垄断东西方贸易,进行不等价交换;为了保持欧洲市场上香料的垄断价格,葡萄牙殖民者限制印度香料西运,甚至将大量“过剩”香料销毁。此外,奴隶贸易在亚洲地区也常有可见,果阿就是当时亚洲地区最大的奴隶市场之一……但不可否认的是,由于新航路的开辟,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大汇合,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
——摘编自艾周昌程纯《早期殖民主义侵略史》
(1)阅读材料一、二、比较明代中国与同时期西方国家对待亚洲及印度洋地区的不同。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西方国家早期殖民活动的背景和影响。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四川省南充高级中学2023-2024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原卷版+解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