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 同步练习(答案)--2023-2024中职高一上学期高教版(2023)中国历史全一册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
一、思维导图
二、学习提示
1.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进行了哪些斗争?结果如何?
2.全面内战是如何爆发的?中国共产党如何应对国民党军队的进攻?
3.抗战胜利后,国民党统治的危机有哪些?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的统治为什么会走向崩溃?
4.人民解放战争是如何一步步夺取全国胜利的?
5.如何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原因和意义?
三、能力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 1945年8月中共代表抵达重庆,与国民政府展开了为期6周的重庆谈判。关于这一谈判表述正确的是( )
A.签署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 B.表达了国民政府和平建国的愿望
C.通过了和平建国纲领 D.在政治民主化等问题上达成一致意见
2. 20世纪40年代,在西南地区流行着这样一首歌:“坏东西,拉夫抽丁,征粮征米,拆散父子,拆散夫妻都是你,你的心肠和魔鬼一样的,别国在和平里复兴建设,只有你成天的在内战上玩把戏。你这个坏东西,真是该枪毙!”下列选项中,对这一歌词理解正确的是( )
A.表达了人民对日本侵略者的控诉 B.表达了人民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控诉
C.创作于国民大革命时期 D.内战指国民党反动派围剿红军
3. 1946年6月至1947年春,人民解放军以运动战为主,采取集中优势兵力消耗国民党军队的有生力量。国民党军受挫后实施的战略是( )
A.全面进攻中原解放区 B.进攻晋冀鲁豫解放区
C.集中抢占交通线和战略要地 D.重点进攻山东和陕北解放区
4.面对国民党在军队数量、装备、资源等方面的优势,中国共产党采取了下列哪些正确的措施来粉碎国民党的进攻( )
①建立最广泛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②坚持党的领导
③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 ④广泛采取地道战和地雷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5. 1947年5月,毛泽东在《蒋介石政府已处在全民的包围中》一文中指出:“现在又出现了第二条战线,这就是伟大的正义的学生运动和蒋介石反动政府之间的尖锐斗争。学生运动的口号是要饭吃,要和平,要自由。”下列选项中,关于“第二条战线”表述正确的是( )
A.以工人为先锋
B.形成于解放区
C.核心是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
D.形成于解放战争的防御阶段
6. 1947年夏,中共中央工作委员会在河北平山西柏坡村召开全国土地会议,制定了《中国土地法大纲》。下列选项中,对这次土地改革分析正确的是( )
A.打土豪、分田地
B.实行土地国有制
C.实行耕者有其田
D.实行地主减租减息的政策
7.消灭了国民党在南线的精锐部队,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地区的战役是( )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8.综合分析下表中解放战争时期的信息,可以得出( )
中国共产党 中国国民党
1946年7月人民解放军人数约127万。1946年至1948年,山东580多万人、冀中480多万人随解放军出征。1947年夏,中共中央制定《中国土地法大纲》,掀起土地改革运动,亿万农民在政治上、经济上获得了解放 1946年11月至12月,国民党召开包办的“国民大会”。1946年冬,国统区爆发“抗议美军暴行”运动。国民党军队内部派系众多,部分士兵期待归乡获得土地,军心动摇
A.国共两党军事力量始终相差悬殊 B.土地改革使全国农民获得了土地
C.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最后的胜利 D.民心向背是国共两党成败的关键
9.在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主题的小组活动中,某学习小组重温党史,把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发生过的重大事件进行了归纳总结。下面是某同学整理的部分笔记,其主题应该是( )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爆发 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1945年8月29日至10月10日,重庆谈判 1946年6月,全面内战爆发
A.统一战线的建立 B.国共关系的变化
C.国共合作抗击侵略 D.三民主义的新发展
10.平津战役后,北平的文物古迹和古城墙完好无损地保存下来,北平200万人民的生命财产免遭战火的破坏和损伤。这主要是因为( )
A.北平人民群众的全力保护 B.国民党军队接受和平改编
C.解放军采取速战速决策略 D.国民党军队选择不战而退
(二)材料解析题
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认为,挽救目前抗战危机,准备反攻的急救办法,必须对政府的机构人事政策迅速来一个改弦更张……因此我坦白的提出,希望国民党立即结束一党统治的局面。
——林伯渠《在国民参政会上关于国共谈判的报告》(1944年9月15日)
材料二 政协代表人数如此之多,质量又相当整齐,而革命发展,人民需要它担负的任务更大,所以“新政协”这一名词已不能包括其全部意义,筹备会的常委会已决定改称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董必武《关于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及团结民主人士问题》(1949年8月25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提出组织联合政府的目的,概括抗战胜利前后中国共产党为此而进行的努力。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政协”改名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目的。
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民党政府财政严重入不敷出的状况,由于内战军费的激增和豪门资本恣意中饱,本来已病入膏肓,无药可救。……法币的发行量,从1945年8月抗战胜利到1948年6月增加近370倍。货币飞速贬值,物价如脱缰野马般猛涨。蒋介石感叹道:“经济危险至此,比军事更足忧虑。”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二 解放战争时期,面对国民党反动派悍然发动的全面内战,党领导广大军民逐步由积极防御转向战略进攻,打赢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向中南、西北、西南胜利进军,消灭国民党反动派八百万军队,推翻国民党反动政府,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在人民支持下,以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同穷凶极恶的敌人进行殊死斗争,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了历史功勋。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全面内战爆发后国统区经济危机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带领人民取得解放战争胜利的,分析中国共产党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根本原因。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A 2.B 3.D 4.A 5.C 6.C 7.B 8.D 9.B 10.B
(二)材料解析题
11.(1)目的:结束国民党一党专政;争取抗战胜利。
努力:中共七大提出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的目标;毛泽东赴重庆谈判推动召开政治协商会议。
(2)目的:为区别于1946年的“政治协商会议”,更名后具有更广泛的代表性;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筹建新中国。
12. (1)表现:财政入不敷出;货币贬值,物价飞涨,通货膨胀严重。
(2)采用正确的战略战术,由积极防御转向战略进攻,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战略进攻的序幕;三大战役,消灭国民党的主要军事力量;渡江战役后占领南京,国民党反动统治覆灭;最后消灭残余敌人,解放广大国土。
根本原因:中国共产党始终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代表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得到了广大民众的支持。江山就是人民就是江山。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 同步练习(答案)--2023-2024中职高一上学期高教版(2023)中国历史全一册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