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高考历史《制度创新——中国古代中枢机构的演变》典型模拟题复习资料(含解析)


主题3 制度创新——中国古代中枢机构的演变
[主题解读] 相权的不断削弱、皇权的不断加强是中国古代中枢机构演变的基本趋势。秦朝以后历朝历代,通过分割相权,使皇权不断加强;汉代的中外朝制度、隋唐的三省六部制、宋代的二府三司制都着眼于削弱相权。到明朝时,明太祖朱元璋废除宰相制度,最终解决了这一矛盾。明清分别设置了内阁和军机处,两者都不具有决策权,成为皇帝的内侍机构,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考向一 秦汉时期专制体制的确立
1.(2021·河北高考,2)下图为中国古代某皇帝在位期间政令信息承转运行关系示意图,对图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A.尚书是中央最高行政机构
B.分权造成了冗官现象
C.决策权与执行权出现分离
D.王国问题得到了解决
答案 C
解析 根据图示内容可以看出,皇帝的诏令最终是由外朝的“三公”及其僚属执行的,参与朝见和朝会的公卿百官以及中朝“尚书”协助皇帝进行决策,说明当时决策权和执行权出现分离的情况,C项正确;图示内容不能说明尚书是中央最高的行政机构,更不能说明分权造成了冗官现象,排除A、B项;根据“郡国”可知当时王国还存在,无法判定王国问题是否得到解决,排除D项。
2.(2021·湖南高考,2)汉初,丞相陈平、太尉周勃与宗室大臣平定“诸吕之乱”后,商议新帝人选,经再三讨论,认为代王刘恒在高祖刘邦在世诸子中,“最长,仁孝宽厚,太后家薄氏谨良”,决定迎立刘恒为帝,是为汉文帝。这一做法(  )
A.反映嫡长子继承制得到执行
B.旨在预防外戚干政的重演
C.推动仁孝成为选帝主要标准
D.表明相权对皇权构成威胁
答案 B
解析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汉初的“诸吕”属于外戚,所以大臣在迎立刘恒为帝时的标准是刘恒本人的仁孝以及太后薄氏的谨良,所以这一做法是为了预防外戚干政的重演,故选B;刘恒是刘邦的第四子,不是嫡长子,排除A;仁孝只是选帝的标准之一,这一做法也不是为了确立选帝的标准,排除C;材料未涉及相权与皇权的矛盾,排除D。
3.(2021·广东高考,2)汉代设尚书台,其首领是尚书令、尚书仆射。魏晋时期,“事无大小,咸归令、仆”。这一现象说明(  )
A.皇权旁落 B.相权转移
C.地方权力削弱 D.行政效率降低
答案 B
解析 根据“事无大小,咸归令、仆”可得出国家大事都掌握在尚书令、尚书仆射手中,说明魏晋时期相权转移到尚书令、尚书仆射手中,故B正确;材料中的现象是皇权加强的体现,排除A;材料没有体现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排除C;材料与行政效率无关,排除D。
考向二 唐宋时期中枢机构调整
1.(2022·1月浙江选考,5)唐初,三省长官是当然的宰相,他们常在政事堂共商国家大事。后来,皇帝又时而指定某些级别略低的官员参加政事堂会议,这些人事实上已加入宰相集团。会议所作决策以文字形式报皇帝批准,付外执行。皇帝此举的主要目的是(  )
A.调整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B.将知识分子引入统治集团
C.集思广益以减少决策失误
D.分散相权以强化君主权力
答案 D
解析 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长官是当然的宰相,并且“皇帝又时而指定某些级别略低的官员参加政事堂会议,这些人事实上已加入宰相集团”,宰相数量增多,分散了相权,加强了君主权力,故D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君权与相权的关系,属于君主专制问题,不属于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排除A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级别略低的官员”是否是知识分子,排除B项;皇帝此举的主要目的是强化君权,C项不是最主要目的,排除。
2.(2021·天津高考,3)845年,唐武宗发布敕书,“汉、魏已(以)来,朝廷大政,必下公卿详议,博求理道,以尽群情”,此后事关礼法,“令本司申尚书都省,下礼官参议”。这表明唐武宗(  )
A.强调顺承前制 B.反对改制创新
C.意在削弱藩镇 D.丧失决策大权
答案 A
解析 据材料可知,唐武宗顺承汉魏的制度,此后事情关系到礼法,令主管司署向尚书省申报,再下达给礼部的官员讨论,以寻求治理国家的办法,故选A项;材料强调顺承前制,凭材料信息看不出唐武宗对改制创新的态度,排除B项;材料涉及中央决策,与“削弱藩镇”无关,排除C项;皇帝具有最高的决策权,“丧失”说法错误,排除D项。
3.(2020·1月浙江选考,4)唐朝自太宗时起,有了以他官为宰相的记载。一些官员以“参议朝政”“参知政事”等名号预宰相事;一些元老重臣则以“平章事”或“同三品”等名号参与决策。唐代的宰相是一个集体,宰相议政办公的地方就是政事堂。政事堂的设立,反映了(  )
A.相权有所分散
B.官僚政治趋向贵族化
C.“外朝”参议要政
D.政治决策走向透明开放
答案 A
解析 材料“参知政事”为副宰相,“平章事”或“同三品”等参与决策,都是为了分割相权,加强君主专制,故选A项;材料不能推断参与决策的官员是贵族身份,无法体现出贵族化趋势,排除B项;政事堂是唐朝中央中枢机构,并非“外朝”,排除C项;材料介绍政事堂官员的组成,没有涉及决策过程的透明开放,排除D项。
考向三 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强化
1.(2023·北京高考,5)清乾隆帝曾诏谕山东巡抚,称其奏折所述事宜为日常公事,不合体制。此后,乾隆帝多次晓谕各省督抚,此类公事应当使用题本文书,经内阁等部门呈送;只有“案关重大,决不待时者”才可用奏折。由此判断(  )
A.奏折最早出现在乾隆年间
B.奏折制度有利于制衡皇权
C.奏折具有机密高效的特点
D.奏折需要经内阁中转呈送
答案 C
解析 据材料可知,乾隆时期,规范了对奏折使用的要求,只有那些特别重要、紧急的事务,才可通过奏折进行上奏,说明清朝的奏折具有机密高效的特点,C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奏折最早出现在康熙时期,排除A项;材料中描述的是对奏折制度的规范和要求,没有体现制衡皇权信息,排除B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常规文书经内阁中转呈送,而奏折单独呈送皇帝,不经中转,排除D项。
2.(2021·天津高考,4)明初“立中书省以总天下之文治”,胡惟庸任丞相时,“生杀黜陟,或不奏径行”。朱元璋以“擅权植党”罪名诛杀胡惟庸,取消中书省。造成丞相“擅权”的根本原因是(  )
A.丞相个人贪权揽政
B.制度导致权力失衡
C.中央集权受到削弱
D.君主专制逐步强化
答案 B
解析 明初中书省总管天下文治,没有对其权力进行制衡,导致丞相擅权,故选B项;丞相个人贪权揽政是原因之一,但不是根本原因,排除A项;中央集权是指在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分配,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君主专制指君主独揽国家大权,不受限制和约束,与材料无关,且其在明朝之前已经逐步强化,排除D项。
3.(2020·全国Ⅲ卷,27)明万历年间,神宗下令工部铸钱供内府用,内阁首辅张居正“以利不胜费止之”。神宗向户部索求十万金,张居正面谏力争,“得停发太仓银十万两”。这反映出当时(  )
A.内阁权势强大 B.皇权受到严重制约
C.社会经济凋敝 D.君权相权关系紧张
答案 A
解析 据材料“以利不胜费止之”和“得停发太仓银十万两”可知内阁成功地限制皇帝要求,对皇权起到一定限制作用,权势强大,故选A项;材料体现内阁对皇权的制约,“面谏力争”说明皇帝掌握最终决定权,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明代政治状况不是社会经济,排除 C项;据所学可知,内阁始终是内侍机构不是宰相,且此时宰相制度已经废除,排除D项。
1.历史理解——秦朝中央官制
2.历史理解——汉代的中外朝制度
3.历史解释——东汉中后期的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4.历史理解——三省六部制
5.历史解释——北宋中央机构设置
6.历史理解——清雍正时的中央机构图
7.时空观念——中央行政中枢体制的演变
阶段 秦汉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行政体制奠基时期,基本形成了中央和地方行政体系的框架和模式,其核心是三公九卿制
魏晋至隋唐 在中央形成了三省六部制
宋元时期 “三省制”向“一省制”过渡和转变
明清时期 内阁制的形成标志着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的进一步强化
趋势 由宰相开府辅政,到群体宰相辅政,再到御用秘书班子辅政
视角1 秦汉时期的中央官制
1.(2023·盐城高三期中)某教授在《秦无三公九卿制考辨》 一文中曾指出,“三公九卿制”并非秦制,实为汉制,秦代三公九卿制度的说法形成并流传于世,是班固根据司马迁所称“汉承秦制”的原则,将汉代的三公九卿制度推定为秦代的三公九卿而导致的结果。由此可知(  )
A.史书记载需要考古验证
B.文献考证只能依据原始史料
C.史学研究应摒除主观性
D.历史研究应该注重史料互证
答案 D
解析 该教授结合不同时期的史书内容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在历史研究中注重利用多重史料进行比较互证,故选D项;材料仅涉及史书记载,没有明确具体的考古内容与方式,排除A项;文献考证需要依据原始史料,但“只能”一词过于绝对,排除B项;历史是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总体来看历史研究离不开历史认识的主观性和历史本身的客观性,排除C项。
2.皇帝诏书在汉武帝时先由尚书郎起草,随后再经尚书令缮写,经令仆审核后,递呈于皇帝,经其画朱钩同意后,再度缮写,封以玉玺和尚书令仆之印,随后发往丞相、御史府或三公府执行。可见汉武帝时期(  )
A.尚书机构成为行政中枢
B.三公九卿的职权被内朝取代
C.文书制度制约行政效率
D.皇帝意见贯穿了决策的始终
答案 A
解析 据材料可知皇帝诏书经尚书郎起草、尚书令缮写、令仆审核、盖尚书令仆之印后,然后交由其他部门执行,体现了汉武帝时期尚书机构成为行政中枢,故选A项;材料说明三公九卿中仍有部分官员和部门发挥执行职责,“被内朝取代”说法不恰当,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行政效率的变化,排除C项;皇帝的意见仅体现在诏书递呈于皇帝后,再度缮写前,并非贯穿了决策的始终,排除D项。
3.(2023·沧州一模)汉武帝取消太尉,任命外戚卫青为大司马大将军,作为最高军事长官,不参与朝政。汉昭帝后,大司马大将军参预机密,兼管军政,与丞相、大司空合称三公,“大司马兼将军一官遂永为外戚辅政之职”。这一变化表明(  )
A.外戚干政的现象显现
B.三公九卿的职权日益明确
C.中枢权力实现再分配
D.决策权与行政权趋向分离
答案 C
解析 太尉作为最高军事长官执掌重要兵权,丞相辅助皇帝处理政务;汉武帝任命外戚为大司马大将军,由其执掌兵权,汉昭帝后又赋予大将军参与朝政的权力;综上,太尉和丞相的职权向外戚出任的内朝官员转移,西汉中枢权力实现再分配,故C项正确;汉初就已出现外戚干政现象,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三公九卿职权,B项排除;D项表述不符合材料信息,排除。
4.(2023·邯郸高三摸底考试)《汉书》记载:“是时征伐四夷,开置边郡,军旅数发,内改制度,朝廷多事……上令(严)助等与大臣辩论,中(天子之宾客)外(公卿大夫)相应以义理之文,大臣数诎。”该记载可以印证汉武帝时期采取了(  )
A.北击匈奴 B.内外朝制度
C.尊崇儒术 D.刺史制度
答案 B
解析 据题干信息可知,汉武帝时期,对内改革制度,让天子宾客与公卿大夫彼此用义理来讨论国家事务,这说明属于内朝的天子宾客开始参与国家决策,外朝的权力被削弱,故选B;北击匈奴与“征伐四夷”有关,但只是材料的一部分内容,不全面,排除A;C、D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
视角2 唐宋时期的中央官制
1.(2023·重庆缙云教育高三检测)唐初,三省宰相几乎都是兼职,一般是“午前决朝政,午后决省事”,且每天上午政事堂宰相办公会议结束后,皇帝都要“出内厨食以赐宰相,馔可食十数人”,以慰劳忙碌了一上午的宰相们,从而形成了宰相会食(有如工作午餐)之制。由此可知,宰相“会食”(  )
A.旨在提高宰相办公效率
B.利于协调三省宰相关系
C.强化了君主对宰相控制
D.便于皇帝诏令顺利执行
答案 B
解析 由题干可知皇帝希望通过会食协调宰相们工作中的不同意见,利于“决朝政”“决省事”,故选B项;宰相会食发生在办公会议结束后,与“提高宰相办公效率”逻辑不大,排除A项;宰相会食并非是对宰相的控制,排除C项;执行皇帝诏令在决策形成后由六部完成,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
2.(2023·湖北教育联盟高三期中)唐初基本沿袭隋朝制度,三省分立,三省长官同为宰相之职。玄宗时期,任命亲信文人为翰林学士,专掌最机密的诏令起草,参与朝政决策。宪宗时期,由宦官出任枢密使,在皇帝与宰相、翰林学士之间宣旨传奏。唐朝中枢机构的演变(  )
A.说明了三省六部制度名存实亡
B.反映中枢大权逐渐向内廷转移
C.说明君主权力受到一定的制约
D.导致唐朝政治黑暗和朝政混乱
答案 B
解析 从唐初至宪宗时期,外朝宰相的权力受到削弱,而“亲信文人”“宦官”受到重用,说明中枢权力向以君主为核心的内廷转移,故选B项;隋唐时期形成的三省六部制对后世的影响深远,六部制度一直延续到明清时期,排除A项;宰相权力减弱,相应地君主权力加强而非受到一定制约,排除C项;政治黑暗和朝政混乱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
3.《资治通鉴·唐纪》载:“每议政之际,是非蜂起,上不能决也。”同时,当时也有“事不出中书,是为乱政”的说法。这反映了三省体制(  )
A.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皇权
B.推动了政治决策民主化
C.削弱了皇帝的专制权力
D.三省相互牵制,降低效率
答案 A
解析 三省六部制下,三省长官都是宰相,互相牵制,但是皇帝的命令也需要经过中书,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防止权力滥用,制约皇权,故选A项;三省长官虽争论激烈,但最终还是要皇帝决定,并未走向民主化,排除B项;三省六部制分散和削弱了相权,保证了君权的独尊,并未削弱皇帝的专制权力,排除C项;材料表明三省相互牵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办事效率,但这并非材料主旨,排除D项。
4.(2023·三明高三联考)宋太祖时期,建立了由中书、枢密院“对持大柄”的二府制度。中书“为宰相治事之所”,枢密院掌“天下兵籍”。太宗淳化元年(990年),凡政事送中书,机事送枢密院,财货送三司。这说明宋初体制的演变特点是(  )
A.事权分化,皇权加强
B.军权独立,形成割据
C.军政统一,效率提升
D.吸取教训,重文轻武
答案 A
解析 从宋太祖到宋太宗,事权得到进一步分化,原先的中书、枢密院的职权进一步细化,出现了独掌财权的三司,这说明宋初体制的演变特点是不断分化事权,使皇权得以加强,故选A项;宋代中央分化事权是为了加强君主专制,而不是形成割据,排除B项;宋代军政分权而不是统一,行政权、财政权和军权分立,这样会导致行政效率低下,排除C项;重文轻武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
视角3 元明清时期的中央官制
1.(2023·泰安二模)中国古代历来有“太子者,国之根本”之说,明朝皇帝明神宗为册立太子与大臣及后宫势力前后纷争十五年之久,史称“国本之争”。明神宗有意放弃皇长子,立宠妃郑氏的儿子为太子,但受到阁臣与皇太后的极力反对,最终立皇长子为太子。这说明(  )
A.外戚势力左右政局
B.中央集权制度逐步走向衰弱
C.内阁行使决策大权
D.祖制和封建礼制制衡着皇权
答案 D
解析 据材料可知,明神宗最终放弃个人想法遵从祖宗制度和传统礼制,立皇长子为太子,故选D项;明神宗立皇长子为太子主要是受嫡长子继承制影响,无法得出外戚势力左右政局的结论,排除A项;明清时期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加强而非衰弱,排除B项;明朝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行政或决策机构,无决策大权,排除C项。
2.(2023·张家口二模)明穆宗时期,内阁首辅高拱“练习政体,负经济才,所建白皆可行”;神宗即位后,“拱以主上幼冲,惩中官(宦官)专政,条奏请诎司礼权,还之内阁”。这反映出当时(  )
A.君相矛盾凸显
B.宦官专权现象出现
C.内阁权势膨胀
D.权力制约机制成熟
答案 C
解析 由题干内阁首辅高拱“练习政体,负经济才,所建白皆可行”“条奏请诎司礼权,还之内阁”可知,内阁的权势日益膨胀,故C项正确;明初朱元璋已经废除丞相,所以此时不存在君相矛盾,排除A项;宦官专权现象在此之前已经出现,排除B项;材料无法体现权力的制约,排除D项。
3.(2023·沈阳三模)从雍正八年(1730年)到宣统三年(1911年)的182年间,陆续有150人担任军机大臣之职,其中满族(包括汉军旗)有70人,占总数的46.7%;汉族有69人,占总数的46%;蒙古族有10人,占总数的6.7%;族籍不明者1人,占总数的0.6%。据此可知清代统治者(  )
A.笼络各族精英联合执政
B.贯彻平等的民族政策
C.提高军机处的行政效率
D.致力于强化皇权专制
答案 A
解析 材料中军机大臣人员的构成,有利于各民族精英进入清朝统治集团之中,增强了各民族精英对政权的认同,起到了联合执政的目的,故选A项;平等的民族政策与史实不符,排除B项;材料与提升行政效率无关,排除C项;材料内容无法体现强化皇权专制,排除D项。
4.传统观点认为,军机处设立于清雍正朝,标志着专制皇权发展到顶峰。美国某学者研究满文档案后认为:军机处逐步建立的过程,始于雍正朝,乾隆初形成;军机处日益扩张,君主专制让位给了君主与大臣的合作,大臣有可能限制君主独断。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
A.军机处设立的时间尚无定论
B.拓展史料助于形成新的认识
C.军机处完善了君主专制机制
D.立场的差异造成认识的不同
答案 B
解析 美国学者通过研究满文档案,对军机处提出不同的看法,这说明拓展史料有助于形成新的认识,故选B项;传统观点和美国学者的观点都认为军机处设立于雍正朝,故排除A项;C项说法与美国学者的观点不符,故排除;从材料中看不出传统观点的立场,故排除D项。
5.(2023·北京丰台区高三期末)下表展示了清朝军机处的日常工作,从中可以看出(  )
发折 奏事处将官员奏折发送军机处
接折 军机章京将奏折送军机大臣阅
见面 军机大臣将奏折送皇帝处请旨
述旨 将皇帝旨意拟成谕旨再交皇帝御览
过朱 皇帝朱笔改定奏折
交发 将谕旨下发有关衙门实施
开面 将谕旨抄录备案
A.军机大臣统领百官 B.中枢机构相互制约
C.皇帝掌控军国要务 D.权力分割过于繁密
答案 C
解析 军机处的日常工作就是上传下达奏折、谕旨和抄录谕旨备案,整个流程中没有任何参与决策的信息,所有关于国家决策的军国要务全由皇帝掌控,故选C项;军机大臣没有统领百官的权限,排除A项;材料并未提到军机处与其他中枢机构的关系,排除B项;材料与权力分割无关,排除D项。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高考历史《制度创新——中国古代中枢机构的演变》典型模拟题复习资料(含解析)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