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第六单元 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单元测试(含解析)--2024届高三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二轮复习

第五单元 战争与文化交锋 单元测试--2024届高三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二轮复习
一、单选题
1.建立从小学到大学的学校教育体制,其意义不在于(  )
A.是传统文化得以传承的载体 B.是推动科学技术发展的力量
C.是培养各级各类人才的摇篮 D.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动力
2.二战后,印度统治精英接受西方自由主义等基本价值取向,同时注重发展传统文化,使印度走上独特的发展道路。新加坡、韩国在经济发展中,在注意发扬儒家文化精华的同时,吸收西方文化的精华。这可用以说明,战后新兴民族国家( )
A.依然遭受西方殖民者文化侵略 B.通过发展经济维护民族独立
C.注重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结合 D.致力于民族民主意识的传播
3.关于文字起源有很多说法,如楔形文字是受陶筹启发,陶筹是呈现各种几何形状的陶制物,苏美尔人发现陶筹可以记数,于是产生了文字。《史记》中说仓颉见鸟兽蹄选之迹,初造书契。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这两种文字起源的共同点是( )
A.经历从图形到文字的演变 B.描绘自然景物时联想
C.在泥板上压出一道道笔画 D.雕刻在龟甲或兽骨上
4.1946年,国际博物馆协会在法国成立,1974年该协会将博物馆定义为“一个不追求盈利、为社会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公开的永久性机构,为研究、教育和欣赏的目的,对人类和人类环境见证物进行搜集、保存、研究、传播和展览”。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二战后法国成为世界文化中心 ②注重公益性是博物馆重要特点
③博物馆是文化传承的重要场所 ④建立博物馆源于对战争的反思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5.18世纪,法国出现多种形式的公共和私人阅读方式,有私立或公立、世俗或者宗教的图书馆,有“文学陈列馆的书店”以及各种“阅读会所”。这反映出当时的法国
A.革命运动影响民众文化生活 B.工业革命推动主流观念变化
C.公共空间兴起促进思想传播 D.民主共和观念成为社会共识
6.清末著名政治家、教育家李端棻曾上奏《请推广学校折》,针对当时教育制度中存在的弊病提出了“一经五纬”的教育改革方案。《请推广学校折》后被采用,成为清末教育改革的指针和纲领性文件。清廷支持教育改革的主要原因是( )
A.西学的影响力逐渐扩大 B.资本主义发展内在要求
C.力图推广新式教学方法 D.改革派救亡图存的需要
7.19世纪初,欧洲的君主们开始在尚不成熟的行政管理系统的帮助下直接干预大学事务,大学逐渐隶属于行政当局,政府也将大学的管理视作国家教育政策的一部分。其结果是,虽然为数众多的天主教神学院再度扩张,但也难以为继,并最终在公共教育中消失。上述变化表明,欧洲( )
A.政教合一的局面正缓慢消失 B.大学的世俗化趋向明显
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逐渐形成 D.二元政治格局濒于瓦解
8.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从事制浆造纸专业高等教育的机构有26家,其中本科大学20所、大专4所、研究院2所。我国制浆造纸工程领域已形成专科—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流动站的完整人才培养体系。由此可见( )
A.高等教育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B.制浆造纸专业成为热门专业
C.教育服务于国家建设的需要 D.中国建立了完整的教育体系
9.19世纪中后期,以英国为开端,欧洲各国兴起了建立公共图书馆浪潮。无论是城市还是偏远农村,地方政府纷纷设立公共图书馆。进入图书馆的读者没有性别、身份限制,除提供图书阅读服务外,读者还可以享受台球室、棋艺中心、咖啡屋等娱乐设施。公共图书馆运动的兴起( )
A.体现了工业时代的社会变迁 B.旨在提升民众对政治体制的认同
C.满足了精英群体的文化诉求 D.利于文艺复兴运动在英国的开展
10.2019年,湖北省博物馆推出在VR(虚拟现实技术)世界中试穿汉服、敲击曾侯乙编钟等活动,通过沉浸式的感官体验,博物馆藏品不再束之高阁,受众可以通过全新的方式来体会其中的价值。据此可知,虚拟现实技术的运用( )
A.引发了文化价值观的变化 B.加强了对易损文物的保护
C.促进了博物馆建设和发展 D.挖掘了旧文物的历史价值
11.截止2018年,意大利有49项历史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居世界第一。然而,其文化遗产景点的票价普遍不高,甚至相当多的文化遗址不收取门票。意大利政府此举意在( )
A.推动文化旅游业的发展 B.提高意大利的国际影响力
C.保护古迹的历史真实性 D.保护和宣传历史文化遗产
12.1951年5月18日,新中国教育部部长马叙伦在政务院第85次政务会议上讲话:“首先调整工学院各系,或增设新系”“举办政法干部训练班,整顿与加强各高等学校的政治、法律等系”“调整各大学现有的师范学院、教育学院、教育系”。这一讲话意在( )
A.扩大教育规模以提高国民整体素质
B.调整高等教育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C.满足国家对于政法人才的迫切需求
D.提升高等教育在国民教育中的地位
13.《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自诞生至今,已经有194个国家批准了该公约,167个国家的897处文化遗产、218处自然遗产、39处文化和自然混合遗产共1154处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数据截至2022年11月中旬)。这体现了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 )
A.具有普遍性和多样性 B.彰显鲜明的人文价值
C.得到了政府有效保护 D.有利于传承民族文化
14.1964年的《国际古迹保护与修复宪章》规定:古迹保护与修复目的旨在保存和展示古迹的美学与历史价值,并以尊重原始材料和确凿文献为依据。一旦出现臆测,必须立即予以停止。这一规定( )
A.肯定文化遗产的“突出的普遍价值” B.说明古迹保护以艺术性为审美追求
C.强调古迹保护以真实性为第一要义 D.提出古迹修复以完整性为修复目标
15.下表为几个常见字的不同字体对照表。对其认识最合理的是,汉字字体的演变( )
鱼 鸟 羊
甲骨文 曲 全
金文 费 重易 中羊
小篆 奥 羊
隶书 便 鳥 羊
楷书 魚 岛
草书 年
A.兼顾艺术审美和实用功能 B.得益于统一国家的政策激励
C.承载民族记忆和理想人格 D.寄托了文人学士的个性追求
16.有人说“埃及金字塔是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迹”,下列不能佐证该观点的是
A.金字塔是法老权力的象征 B.金字塔历时数千年风雨岿然不倒
C.金字塔规模巨大精确度相当高 D.胡夫金字塔曾是世界最高建筑
二、材料分析题
17.读图,回答问题:
对比两幅图片,结合所学比较中西古代学校教育的异同。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历史上有多种形式的图书馆,虽具有一定的公共性质,但用户都需要直接或间接地支付费用,因此要求图书馆降格到“贫民阶层”的呼声与日俱增。1850年,经过改革派和激进派议员的据理力争,英国议会通过了世界上第一部公共图书馆法,规定一万人口以上的城镇应当建设公共图书馆,地方政府为公共图书馆提供必要的发展资金,公共图书馆逐渐成为民众教育的基地,成为“人民的大学”,成为广大技工进行自我教育、提升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的重要渠道。公共图书馆在普通借阅外,还开设游戏室、台球室、咖啡屋等休闲场所和针对儿童、老人、残障人士的特殊阅读室。20世纪初,部分英国公共图书馆还致力于将图书传递给不能前往图书馆的读者,如住在偏远地区、长时间工作的人。
——摘编自郑永田《英国近代公共图书馆服务及其启示》
材料二 为进一步推进全民阅读,坚定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增强人民群众对公共文化服务的获得感,国家积极推进全国公共图书馆建设、馆藏文献修缮、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等重大文化项目。在政府资金投入和扶持下,目前我国公共图书馆设施条件不断完善,公共文化产品日益丰富,服务能力有所提高,社会效益显著增强。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要日益增长,我国公共图书馆还存在总量不足、地区发展不平衡、经费不足等问题。
——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网站《“十五”以来全国公共图书馆发展情况分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近代公共图书馆发展的原因及其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国当代公共图书馆发展的启示。
19.敦煌石窟
敦煌莫高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历经北朝至宋元1000多年的不断开凿修建,形成了历史悠久的文化体系。现有洞窟735个,保存壁画4.5万多平方米,彩塑2400余尊,唐宋木构窟檐5座,是中国石窟艺术发展演变的一个缩影。
隋唐时期是莫高窟艺术发展的鼎盛时期。这一时期,开凿石窟数量多达1000余个,保存下来的有200多个,壁画和塑像都达到很高的艺术水平。石窟装饰纹样既保留了北朝时期敦煌本地图案和一些西域纹样图案的特点,又吸收中原地区石窟、陵墓雕饰、丝织物上的纹样特征,还吸取了中亚地区的一些纹样风格。以花卉、禽兽等图案为代表,内容丰富,富于变化,色彩绚丽。
莫高窟现存西夏和元代的洞窟有85个。一些西夏中期的洞窟出现回鹘王的形象,可能与回鹘人有关。西夏石窟的图案装饰纹样受到北方辽政权的影响,也明显模仿宋代建筑彩画的纹样。西夏晚期和元代的洞窟,壁画和雕塑中都出现藏传佛教的内容。
莫高窟藏经洞是中国考古史上的一次重大发现,其出土文书多为写本、刻本,汉文书写的约占六分之五,其它则为古代藏文、梵文、和阗文、希伯来文等。文书内容主要是佛经,还有道经、儒家经典、小说、诗赋、史籍、地籍、帐册、历本、契据、信札等,其中不少是孤本和绝本。
随着岁月的流转,因长期受风沙等自然原因的影响,敦煌石窟正在以“比古代快100倍的速度走向死亡”。鉴于此,让文物在数字档案中永生的构想被提出。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武汉大学研究团队、敦煌研究院等多方力量的共同努力下,已有289个洞窟完成数字化摄影采集,140个洞穴进行了三维重建,敦煌石窟建立了全方位的数字档案,开发出根据图片高精度三维模型的云计算共享平台。文化遗产转化为数字形态被永久保存、永续利用,尘封的文物由此获得新生和永恒。
——摘编自关友惠《敦煌装饰图案》、高宇飞《人类敦煌:敦煌文化特色与形态》、胡珊《数字档案“让敦煌永生”》等
(1)依据材料,概括隋唐时期敦煌莫高窟的特点。结合所学,分析原因。
(2)指出敦煌莫高窟的史料价值。结合敦煌莫高窟数字档案建设的具体做法,谈谈你的认识。
三、论述题
20.【街道命名与人文内涵】
街巷的命名可以体现一座城市的历史变迁和文化内涵。表4为我国部分城市街道名及命名原因:
街道名 地点 名称来源
先烈路 广东广州 在这条不到4公里的先烈路上,分布着广州起义烈士陵园、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园等多处纪念场所。
延乔路 安徽合肥 1927年7月4日晚,29岁的陈延年被秘密押赴刑场执行死刑。他拒不下跪,被乱刀杀害。1928年,26岁的陈乔年被杀害于上海龙华。这条路就是为纪念革命烈士陈延年、陈乔年而命名,路的尽头是“繁华大道”。
刘家麒路 湖北武汉 1937年10月,山西忻口保卫战开始,刘家麒亲自指挥部队反复冲锋,战斗十分惨烈。16日,刘家麟在前线督战中英勇殉国。刘家麟生前路过武汉时,他只在武昌的家中与亲人相会了不到两个小时。为纪念这位抗战英雄,将原日租界内一条路命名为“刘家麟路”。
金石路 陕西西安 近年命名的一条新建道路,位于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设有火炸药燃烧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由于火药研制的相关原料在古代也被称为“金石药”,故采词“金石”作为道路专名,同时寓意“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科研精神。
夏弦街 湖北武汉 1966年“围湖造田”产生的汉阳四新国营农场在进入21世纪发展成现代化的宜居新城四新片区。片区有处由春诵街、夏弦街、秋礼街、冬书街组成四季街,多所优质小、初、高学校在此办学,街名源于《礼记·文王世子》里的“春诵夏弦,大师诏之。瞽宗(商代的大学)秋学礼,执礼者诏之;冬读书(指《尚书》),典书者诏之。”
请从材料中选取2个或2个以上城市街道名,围绕“街道命名的人文内涵”自拟论题并加以论述。(要求:论点明确,论述清晰,史论结合。)
参考答案:
1.D
【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建立从小学到大学的学校教育体制能够使传统文化得以传承,能够培养人才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但学校教育体制的建立与经济体制改革没有直接联系,故选D,排除ABC。
2.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二战后(亚洲)。据本题材料信息可知,独立后,印度、新加坡、韩国等国在接受外来文化的同时,注重发展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做法,可用来说明二战后新兴民族国家注重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结合,C项正确;依然遭受西方殖民者文化侵略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新兴民族国家发展经济的相关信息,排除B项;材料并未强调亚洲新兴民族国家致力于民族民主意识传播,排除D项。故选C项。
3.A
【详解】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正向题。时空范围为古代(中国、苏美尔)。苏美尔的楔形文字受陶筹启发,而陶筹是呈现各种几何形状的陶制物,说明楔形文字产生之初是图形特征,而仓颉造字同样依类象形,这说明两种文字经历从图形到文字的演变,A项正确;陶筹不属于自然景物,排除B项;C项与楔形文字相符,排除C项;D项属于甲骨文,不属于楔形文字,排除D项。故选A项。
4.C
【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1946年至1974年(法国)。据材料“一个不追求盈利、为社会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公开的永久性机构,为研究、教育和欣赏的目的,对人类和人类环境见证物进行搜集、保存、研究、传播和展览”,可知,博物馆不追求盈利、为社会和社会发展服务,体现其公益性的特点。而博物馆可以对人类和人类环境见证物进行搜集、保存、研究、传播和展览,有利于文化传承,②③正确,C项正确;无数据对比,无法得出二战后法国是文化中心。仅从材料,无法得出博物馆建立与战争之间的关系,①和④错误,排除A、B、D项。故本题选C项。
5.C
【详解】多种形式的阅读方式、图书馆、“书店”和“阅读会所”的出现,反映出18世纪法国公共空间的成长,这有利于启蒙思想的传播,C项正确;公共空间的发展不是“革命运动”影响文化生活的结果,A项错误;18世纪末开始的法国工业革命不是整个18世纪法国主流观念变化的原因,B项错误;“共和”观念不是18世纪法国社会的“共识”,D项错误。
6.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末中国。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午战后各国列强虎视眈眈,维新派成为了救国最重要的力量,为解决日益加深的民族危机,维新派将教育改革作为变法之根本大计,寻求解决人才的问题,从而缓解民族危机和维护清廷统治,《请推广学校折》被推行适应改革派救亡图存的需要,D项正确;“西学的影响力逐渐扩大”对教育改革有一定作用,但不是主要原因,排除A项;维新变法主张学习西方先进制度,主要是为了维护统治,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具体的教学内容与方法,且推广新式教学方法是改革内容不是改革原因,排除C项。故选D项。
7.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可知,这是本质类题目,时空是19世纪的欧洲。根据材料“19世纪初,欧洲的君主们开始在尚不成熟的行政管理系统的帮助下直接干预大学事务,……虽然为数众多的天主教神学院再度扩张,但也难以为继,并最终在公共教育中消失。”可知,19世纪初,欧洲的大学逐渐取代了天主教神学院在公共教育中的地位,这说明欧洲大学的世俗化趋向较为明显,B项正确;“政教合一的局面正缓慢消失”发生在宗教改革之后,排除A项;“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逐渐形成”发生于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后,排除C项;“二元政治格局濒于瓦解”属于宗教改革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B项。
8.C
【详解】材料“我国制浆造纸工程领域已形成专科—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流动站的完整人才培养体系”体现的是我国教育发展为制浆造纸培养了完整的人才体系,服务于国家建设的需要,C项正确;材料与高等教育的多元化无关,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高等教育为国家建设服务,非制浆造纸专业成为热门,排除B项;中国建立完整的教育体系是在20世纪60年代,排除D项。故选C项。
9.A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目的题和影响题。时空是19世纪中后期(欧洲)。据材料“19世纪中后期,以英国为开端,欧洲各国兴起了建立公共图书馆浪潮……”,结合所学可知工业革命的推动下,对工人的要求越来越高,对知识的要求越来越高,对社会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在此背景下,欧洲各国兴起了建立公共图书馆浪潮,A项正确;公共图书馆是时代变迁的产物,并不是提升政治认同,排除B项;公共图书馆并没有性别和身份限制,普通群众也可以享受相应的服务,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工业革命的影响,并不是文艺复兴,排除D项。故选A项。
10.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中国。根据材料得出主要结论:通过虚拟现实技术试穿汉服、敲击曾侯乙编钟等感官体验,可拓宽人们对文物及博物馆的认知,增强博物馆的趣味性和吸引力,这有利于推动博物馆的建设和发展,C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VR技术对观众和博物馆的影响,并未体现它对文化价值观的影响,排除A项;虚拟现实技术的运用主要体现在对文物价值的认识上,不是在文物的保护方面,排除B项;材料突出人们对文物的新体验,主要体现的是文物的现代价值而非历史价值,排除D项。故选C项。
11.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意大利)。据材料“意大利有49项历史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居世界第一。然而,其文化遗产景点的票价普遍不高,甚至相当多的文化遗址不收取门票”并所学知识可知,意大利的历史文化遗产非常多,但是门票并不高,而且有很多地区是免票,这样做是为了吸引更多的游客,推动文化旅游事业的发展,A项正确;提高意大利的国际影响力不是主要目的,排除B项;保护古迹的历史真实性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材料体现不能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排除D项。故选A项。
12.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51年(中国)。据本题材料“举办政法干部训练班,整顿与加强各高等学校的政治、法律等系”,“调整各大学现有的师范学院、教育学院、教育系”,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教育部部长马叙伦对高等教育的调整,是基于适应新中国成立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而进行的调整,B项正确;材料描述的是调整教育方向,而非扩大规模,排除A项;国家对于政法人才的迫切需求,是对材料部分信息的描述,不全面,排除C项;材料描述的是高等教育教育方向的调整,而非提升高等教育在国民教育中的地位,排除D项。故选B项。
13.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1世纪(世界)。根据材料“167个国家的897处文化遗产、218处自然遗产、39处文化和自然混合遗产共1154处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可知,很多国家都有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且类型多样,A项正确;材料描述的是遗产的多样性和普遍性,而不是说明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的价值,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对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的保护情况,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民族文化的传承信息,排除D项。故选A项。
14.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世界。材料表明古迹修复与保护要尊重原始材料和确凿文献为依据,一旦出现臆测,必须立即予以停止可知强调古迹保护以真实性为第一要义,C项正确;材料重点强调的是古迹保护的真实性不是普遍价值,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展示古迹的美学与历史价值并尊重原始材料和确凿文献为依据,不单纯是古迹保护以艺术性为审美追求,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古迹保护与修复注重真实性,不是完整性,排除D项。故选C项。
15.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从商代到汉魏时期,汉字的字体不断丰富并逐渐成熟,随着书写载体和书写工具的进步,汉字在不断简化字形结构、强化实用功能的基础上,也孕育出一门新的艺术门类——书法,A项正确;从甲骨文到金文的演变,并未受到统一国家文化政策的影响,排除B项;C、D两项属于对不同历史时期具体的书法作品价值的解读,并不是从汉字字体演变进程得出的一般性认识,排除C、D两项。故选A项。
16.A
【详解】金字塔是法老权力的象征不能体现建筑物自身的问题,和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迹无关联,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金字塔历时数千年风雨岿然不倒,说明该建筑物牢固,是建筑史上的奇迹,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金字塔规模巨大精确度相当高,说明该建筑水平高,是建筑史上的奇迹,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胡夫金字塔曾是世界最高建筑说明该建筑物地位高,属于建筑史上的奇迹的表现之一,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
17.同:都是名人创办;都人数众多;都对学生传授知识,培养了人才;都教育学生注重个人的道德修养;都促进教育和学术发展;都对后世教育提供借鉴等;
异:中国的学校讲究礼乐等级名分,氛围庄严;西方的师生比较平等、氛围自由;中国的讲授在户外,简陋,西方的讲授在室内,豪华;中国的主要讲儒家经典,西方内容丰富,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侧重人文精神等;
【详解】同:材料一是孔子办私学,材料二是柏拉图兴办的,二者都是名人创办;从人数可得出都人数众多;根据所学可得出都对学生传授知识,培养了人才;结合办学的理念可得出都教育学生注重个人的道德修养;根据所学可得出都促进教育和学术发展;都对后世教育提供借鉴等;异:结合所学可得出中国的学校讲究礼乐等级名分,氛围庄严;西方的师生比较平等、氛围自由;中国的讲授在户外,简陋,西方的讲授在室内,豪华;中国的主要讲儒家经典,西方内容丰富,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侧重人文精神等;
18.(1)原因:人民阅读需要的增长;英国部分政治人士的努力;国家对公共图书馆发展的立法保障;工业革命发展的需要。
影响:扭转了图书馆只为社会上层服务的局面,推动了文化的普及;满足了民众教育、休闲的需求;促进了工人阶级文化水平的提升,利于生产力的进步和工人运动的开展。
(2)启示:应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鼓励社会参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挥公共图书馆的文化服务职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应兼顾民众教育与休闲的多重功能;关注特殊群体;统筹城乡和区域均衡发展等。
【详解】(1)原因:依据材料“虽具有一定的公共性质,但用户都需要直接或间接地支付费用”,得出人民阅读需要的增长;依据材料“1850年,经过改革派和激进派议员的据理力争”,得出英国部分政治人士的努力;依据材料“英国议会通过了世界上第一部公共图书馆法,规定一万人口以上的城镇应当建设公共图书馆”,得出国家对公共图书馆发展的立法保障;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工业革命发展的需要。
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扭转了图书馆只为社会上层服务的局面,推动了文化的普及;满足了民众教育、休闲的需求;促进了工人阶级文化水平的提升,利于生产力的进步和工人运动的开展。
(2)启示:依据材料“国家积极推进全国公共图书馆建设、馆藏文献修缮、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等重大文化项目”,得出应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鼓励社会参与;依据材料“为进一步推进全民阅读,坚定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增强人民群众对公共文化服务的获得感”,得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挥公共图书馆的文化服务职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依据材料“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要日益增长,我国公共图书馆还存在总量不足、地区发展不平衡、经费不足等问题。”,得出应兼顾民众教育与休闲的多重功能;关注特殊群体;统筹城乡和区域均衡发展等。
19.(1)特点:石窟开凿数量多、水平高;纹样内容丰富、富于变化;体现西域、中原、中亚文化特征,具有多元性;原因:隋唐政治统一;社会经济发展;陆上丝绸之路畅通;民族往来和对外交往活跃;三教并行、佛教的发展;历代传承。
(2)史料价值:石窟保留下了丰富的实物、图像、文献史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直观生动地传达历史信息,可对传世文献提供印证与补充,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石窟的内容反映了北朝至宋元时期的一些社会状况,可用于研究这些时期的建筑、艺术、宗教、文学、经济、民族交融等内容,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历史发展的见证。
认识:敦煌石窟的数字档案建设,利用数字技术来保存、传承敦煌千年文化,扩大了敦煌文化的影响力,利于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创造性,保护全人类的共同财富。
【详解】(1)本题是特点类、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隋唐时期的莫高窟。
第一问特点,由材料“隋唐时期是莫高窟艺术发展的鼎盛时期。这一时期,开凿石窟数量多达1000余个,保存下来的有200多个,壁画和塑像都达到很高的艺术水平。”可得出石窟开凿数量多、水平高;由材料“以花卉、禽兽等图案为代表,内容丰富,富于变化,色彩绚丽。”可得出纹样内容丰富、富于变化;由材料“石窟装饰纹样既保留了北朝时期敦煌本地图案和一些西域纹样图案的特点,又吸收中原地区石窟、陵墓雕饰、丝织物上的纹样特征,还吸取了中亚地区的一些纹样风格。”可得出体现西域、中原、中亚文化特征,具有多元性。
第二问原因,由材料“隋唐时期是莫高窟艺术发展的鼎盛时期。”及所学可得出隋唐政治统一,社会经济发展;由材料“石窟装饰纹样既保留了北朝时期敦煌本地图案和一些西域纹样图案的特点,又吸收中原地区石窟、陵墓雕饰、丝织物上的纹样特征,还吸取了中亚地区的一些纹样风格。”及所学可得出陆上丝绸之路畅通,民族往来和对外交往活跃,三教并行、佛教的发展;由材料“敦煌莫高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历经北朝至宋元1000多年的不断开凿修建,形成了历史悠久的文化体系。”可得出历代传承。
(2)本题是特点类、认识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当代中国。
第一问史料价值,由材料“现有洞窟735个,保存壁画4.5万多平方米,彩塑2400余尊,唐宋木构窟檐5座,是中国石窟艺术发展演变的一个缩影。”可得出石窟保留下了丰富的实物、图像、文献史料;由材料“莫高窟藏经洞是中国考古史上的一次重大发现,其出土文书多为写本、刻本,汉文书写的约占六分之五,其它则为古代藏文、梵文、和阗文、希伯来文等。文书内容主要是佛经,还有道经、儒家经典、小说、诗赋、史籍、地籍、帐册、历本、契据、信札等,其中不少是孤本和绝本。”可知,莫高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直观生动地传达历史信息,可对传世文献提供印证与补充,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由材料“敦煌莫高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历经北朝至宋元1000多年的不断开凿修建,形成了历史悠久的文化体系。”“莫高窟现存西夏和元代的洞窟有85个。一些西夏中期的洞窟出现回鹘王的形象,可能与回鹘人有关。西夏石窟的图案装饰纹样受到北方辽政权的影响,也明显模仿宋代建筑彩画的纹样。西夏晚期和元代的洞窟,壁画和雕塑中都出现藏传佛教的内容。”可得出石窟的内容反映了北朝至宋元时期的一些社会状况,可用于研究这些时期的建筑、艺术、宗教、文学、经济、民族交融等内容,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历史发展的见证。
认识:由材料“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武汉大学研究团队、敦煌研究院等多方力量的共同努力下,已有289个洞窟完成数字化摄影采集,140个洞穴进行了三维重建,敦煌石窟建立了全方位的数字档案,开发出根据图片高精度三维模型的云计算共享平台。文化遗产转化为数字形态被永久保存、永续利用,尘封的文物由此获得新生和永恒。”可得出敦煌石窟的数字档案建设,利用数字技术来保存、传承敦煌千年文化,扩大了敦煌文化的影响力,利于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创造性,保护全人类的共同财富。
20.示例:
示例1:以先烈路、延乔路和刘家麟路为代表的城市街道名称凝结着不朽的革命文化和革命精神。
近代中国民族危机日益深重。甲午战争以后,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已面临着亡国灭种的现实威胁。为挽救民族危亡,资产阶级革命派在广州发动武装起义,起义军浴血奋战,终因寡不敌众而不幸失败;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初期,有无数像陈延年、陈乔年这样的爱国青年克服万难,甚至以生命的代价为后世开辟出了“繁华大道”;九一八事变发生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感召下,爱国将领们甘愿以身殉国,为民族的独立和解放而英勇斗争。
人们通过街道命名来纪念革命先烈,不仅为城市刻下历史印记,提升了城市的文化底蕴,更能将革命先烈们爱国、勇敢、坚毅、自强的革命精神薪火相传,不断激励着人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示例2:金石路、夏弦街等城市街道命名反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巨大进步。
改革开放前社会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兴修水利、开展农田基本建设受到高度重视,工农业取得巨大成就,但城市化进展总体较慢。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推进,教育和科技得到重视,城市化进程加快,第三产业迅猛发展。进入21世纪,城镇人口逐步超过总人口的一半。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推进,城市交通不断改善,市民居住条件优化,原先的城郊出现从村落(农场)到城区的跨越发展。新的时代要求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为奋进的中国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传统文化受到大力弘扬。
街道命名折射出开拓创新的时代精神和文化自信,反映出重视科技和教育成为社会良风美俗,起到激励人们积极向上的作用,增强城市文化氛围和浪漫气息,提升城市的魅力。
【详解】示例1:依据材料“分布着广州起义烈士陵园、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园等多处纪念场所”,“这条路就是为纪念革命烈士陈延年、陈乔年而命名”,“1937年10月,山西忻口保卫战开始,刘家麒亲自指挥部队反复冲锋,战斗十分惨烈”,得出以先烈路、延乔路和刘家麟路为代表的城市街道名称凝结着不朽的革命文化和革命精神。
从近代中国的民族危机角度入手,列举甲午战后,中国面临的状况,为挽救民族危亡,资产阶级革命派在广州发动武装起义,起义军浴血奋战,终因寡不敌众而不幸失败;列举新民主主义革命之初,有无数像陈延年、陈乔年这样的爱国青年克服万难,甚至以生命的代价为后世开辟出了“繁华大道”;列举九一八事变,民族危机的空前加深,爱国将领们甘愿以身殉国,为民族的独立和解放而英勇斗争。
最后总结,得出人们通过街道命名来纪念革命先烈,不仅为城市刻下历史印记,提升了城市的文化底蕴,更能将革命先烈们爱国、勇敢、坚毅、自强的革命精神薪火相传,不断激励着人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示例2:依据材料“近年命名的一条新建道路,位于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设有火炸药燃烧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产生的汉阳四新国营农场在进入21世纪发展成现代化的宜居新城四新片区”,得出金石路、夏弦街等城市街道命名反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巨大进步。
从改革开放之前和改革开放之后两个角度分析,得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推进,教育和科技得到重视,城市化进程加快,第三产业迅猛发展。进而得出街道命名折射出开拓创新的时代精神和文化自信,反映出重视科技和教育成为社会良风美俗,起到激励人们积极向上的作用,增强城市文化氛围和浪漫气息,提升城市的魅力。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第六单元 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单元测试(含解析)--2024届高三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二轮复习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