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永州市双牌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毒品是人类的公害,联合国确定每年6月26日为国际“禁毒日”。被誉为“中国禁毒第一人”、“世界禁毒先驱”的近代伟人是( )
A.林则徐 B.郑成功 C.关天培 D.左宗棠
2.陈旭麓说:“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因在“这场战争”中战败,清政府被迫签订了( )
A.《尼布楚条约》 B.《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3.有人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海盗式的扩张”,给中国文化和人类文明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下列各项最能说明这二点的是( )
A.外国列强侵占了中国的大片领土 B.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C.列强获取大量赔款 D.英法联军攻占北京·洗劫并烧毁了圆明园
4.在一次校内历史知识竞赛中,主持人提示关键词:“金田起义”、“定都天京”、“天王”,参赛选手根据这些提示,可以判断出主持人描述的历史人物是( )
A.杨秀清 B.李秀成 C.洪秀全 D.石达开
5.史学界一般认为,天平天国有两个革命纲领,一个主张经济公有,另一个主张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其中,主张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的是( )
A.《资政新篇》 B.《天朝田亩制度》 C.《定国是诏》 D.《海国图志》
6.“中国没有得罪任何人,她只是一位老者,经过了若干岁月,渐渐变形消失了活力。现在,当她正慢慢苏醒过来时,却被这短小精悍的日本扑到身上。”这次战争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中日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7.近代迫使中国“割让台湾”“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的不平等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天津条约》 D.《马关条约》
8.维新派提倡新学,批判旧学,着重宣传“兴民权”,大大提高了全社会的民主意识和参政意识。从这个角度看,“百日维新”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是( )
A.推动了近代教育的变革 B.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C.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D.传播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
9.“20世纪的大幕拉开了,紫禁城依然巍峨庄严。但太和殿前却留下来中国在20世纪的第一年所遭受的国耻1900年,甲午战争失败五年后,列强再次侵入北京。”这次战争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0.下列有关太平天国运动的事件,其中发生在今南京的有( )
①金田起义 ②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③定都天京 ④提出《资政新篇》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1.1919年,《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发表在《新青年》杂志上,文章介绍了唯物史观、剩余价值理论和阶级斗争学说。这篇文章的作者是
A.胡适
B.鲁迅
C.李大钊
D.陈独秀
12.英国哲学家罗素在《中国问题》一书中说:“甲午战争,中国被日本打败,义和团运动后,中国又遭到列强的报复,这终于使中国的有识之士看到中国的当务之急是要有一个更好的更现代化的政府,而不是一个濒于崩溃的帝王之家。”这里的有识之士应该是( )
A.洋务自强的践行者 B.维新图强的呼吁者
C.民主科学的倡导者 D.民主共和的实践者
13.现身变法,临刑时慷慨陈词“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的湖南维新志士是( )
A.宋教仁 B.黄兴 C.谭嗣同 D.蔡锷
14.对联:废两千年帝制,首义归功先行者;积四十载经验,遗言启迪后来人,此对联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戊戌变法 B.洋务运动 C.黄花岗起义 D.辛亥革命
15.1912年后,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和以袁世凯为首的军阀进行了一系列斗争,按照事件发生顺序进行排序,正确的是( )
①袁世凯称帝②护国战争 ③二次革命④宋教仁遇刺
A.④①②③ B.④③①② C.①③④② D.①③④②
16.青年,总是用他们的满腔热血与辛勤汗水书写着永不褪色的青春传奇。1919年,就是这样一群青年掀起了一场运动,揭开了一个新时代的序幕。“一场运动”是( )
A.义和团运动 B.新文化运动 C.戊戌变法 D.五四运动
17.假如你生活在1919年的上海,你有可能看到或听到( )
A.工人罢工,商人罢市,支持学生爱国运动
B.中国共产党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C.中国国民党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D.黄埔军校创办
18.仔细观察如图你认为以下选项中与图片内容最为符合的是
A.辛亥革命 B.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C.秋收起义 D.遵义会议
19.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新文化运动的旗帜是:
A.自强、求富 B.民主共和
C.民主、科学 D.师夷长技以制夷
20.胡适在1923年的一封信中说:“二十五年来,只有三个杂志可代表三个时代,可以说是创造了三个新时代:一是《时务报》;一是《新民丛报》;一是《新青年》。”胡适所说的《新青年》是( )
A.辛亥革命 B.戊戌变法 C.新文化运动 D.护国运动
21.在中国古文中没有第三人称的女性代词。提倡白话文以后,刘半农勇于破旧立新,以一句话为例,创造了“她”字——她说:“他来了,诚然很好;不过我们总要等她。”“她”字的创造反映了
A.洋务运动创办新式学堂
B.戊戌变法改革科举制度
C.辛亥革命传播民主共和
D.新文化运动倡导文学革命
22.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后感言:青蒿素的发现是集体发掘中医药的成功范例……如果死啃老祖宗的宝贝、固步自封,中医只能是“一筐草”,无法变成“一块宝”。在这里,屠呦呦告诉人们对待传统文化应该秉持的态度是
A.否定传统,学习西方
B.取其精华,推陈出新
C.脱离传统,彻底创新
D.全部继承,发扬光大
23.中国共产党在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是在( )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中国同盟会成立时 D.中华民国成立时
24.号召工人“为自由而战,为人权而战”,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推向了顶峰的事件是( )
A.京汉铁路工人罢工 B.萍浏醴起义
C.广西起义 D.武昌起义
25.在历史学习中,我们经常会碰到“历史现象”或“历史结论”的区别问题。历史结论是对历史现象的理性认识和基本判断基础上形成的结论。下列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A.1839年6月,林则徐下令虎门销烟
B.1851年,洪秀全发动金田起义
C.1860年前后,沙俄侵占我国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
D.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
二、识图题
26.下面三幅图片分别对应中国近代史上列强发动的三次侵华战争,请仔细观察三幅图片,回答问题。
(1)请你分别指出这三次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性质的影响。
(2)在侵略者的炮口下,清政府被迫与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其中,最能体现中国领土主权开始遭到破坏、最终使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的分别是哪两个条约?
(3)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国人民奋起反抗。说说我们可以从前辈身上学习和继承哪些优良品质。
三、综合题
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材料二 “卢沟桥,卢沟桥,男儿坟墓在此桥!最后关头已临到,牺牲到底不屈挠……卢沟桥,卢沟桥,国家存亡在此桥!”
——《卢沟桥歌》
材料三 “伫马太行侧,十月雪飞白,战士仍衣单,夜夜杀倭贼”这是八路军总指挥朱德在炮火纷飞的抗日战争上写下的一首脍炙人中的五言绝句《寄语蜀中父老》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杀倭贼”战功显著。
材料四 中国人民经过长达14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在那场惨烈的战争中,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开始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面对侵略者,中华儿女不屈不挠、浴血奋战,彻底打败了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捍卫了中华民族5000多年发展的文明成果,捍卫了人类和平事业,铸就了战争史上的奇观,中华民族的壮举……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是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这一伟大胜利,彻底粉碎了日本军国主义殖民奴役中国的图谋,洗刷了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来侵略屡战屡败的民族耻辱。
——习近平主席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材料一的内容反映的是什么事件 它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如何
(2)卢沟桥事变爆发于哪一年 卢沟桥事变的爆发标志着什么
(3)根据材料三中所述的八路军杀倭贼的事迹,写出两个主要战役
(4)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中国设立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公祭日有何意义
28.融入情境,探究问题
材料一 让当时的清朝上层社会胆战心惊的是,魏源在这本书中,还介绍了英美等国民主制度,认为英美联邦制、选举和分权制衡的司法制度,值得中国人借鉴,正是如此,《海国图志》在中国被打入了冷宫。……与中国的情形很不同,1851年,一个偶然机会,《海国图志》传到了日本。……却让日本人如获至宝,在此后五年间,《海国图志》的日文版本竟然出了二十几个,深刻地启发了日本人的近代意识。
——钟颍川谈历史
材料二 洋务运动,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却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三 观大地诸国,皆以变法而强,守旧而亡。……以皇上之明,观万国之势,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臣故请皇上以俄大彼得之心为心法,以日本明治之政为政法也。
——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
(1)中国近代化思想主张发生变化的历史事件有哪些?(写出两个来)
(2)从这些思想主张的发展变化,请你谈谈对中国近代化探索过程的认识?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详解】根据题干“每年6月26日为国际‘禁毒日’”“中国禁毒第一人”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39年6月3日至25日,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虎门销烟是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林则徐成为无愧的民族英雄,1987年,联合国决定将每年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所以被誉为“中国禁毒第一人”、“世界禁毒先驱”的近代伟人是林则徐,A项正确;郑成功于1661年从荷兰手中收复台湾,排除B项;关天培是在鸦片战争中,英军进攻虎门炮台时为国捐躯,排除C项;左宗棠是洋务运动的地方代表,并于1878年带领洋务运动训练的新式陆军收复新疆,排除D项。故选A项。
2.B
【详解】题文的战争是鸦片战争。鸦片战争中,1842年中国被迫签订中英《南京条约》,破坏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和领土完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ACD和鸦片战争无关,故此题选择答案B。
3.D
【详解】根据题干关键信息“第二次鸦片战争”“给中国文化和人类文明”结合所学知识,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洗劫烧毁圆明园,大量精美的圆明园文物流散在国外,给中国文化和人类文明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有人说,发动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海盗式的扩张”,D项正确;侵占领土、签订不平等条约、赔款与“给中国文化和人类文明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不符,排除ABC项。故选D项。
4.C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50年未至1851年初,由洪秀全、杨秀清、萧朝贵等人组成的领导集团经过多年的筹备后,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组织发动对清廷的武装起义,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南京,并将其改为天京,天王称号是洪秀全加给自己的,C项正确;杨秀清是东王,与题干“天王”不符,排除A项;李秀成是忠王,与题干“天王”不符,排除B项;石达开是翼王,与题干“天王”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5.A
【详解】由题干“主张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并结合所学可知,太平天国运动后期,洪仁玕写成《资政新篇》,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外交主张,A项正确;《天朝田亩制度》主张经济公有,排除B项;《定国是诏》是戊戌变法的依据,排除C项;《海国图志》介绍了西方的历史地理和科学技术,并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排除D项。故选A项。
6.C
【详解】根据材料“中国没有得罪任何人,她只是一位老者,经过了若干岁月,渐渐变形消失了活力。现在,当她正慢慢苏醒过来时,却被这短小精悍的日本扑到身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日本强大起来后,走上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于1894年,在黄海偷袭清政府北洋舰队,发动了侵略中国的甲午中日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C项正确;鸦片战争是英国发动的,排除A项;第二次鸦片战争是英国、法国发动的,排除B项;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在中日甲午战争之后,且发动者不仅仅是日本,排除D项。故选C项。
7.D
【详解】由题干“割让台湾”“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并结合所学可知,1895年《马关条约》规定将台湾全岛割让给日本,并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D项正确;《南京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排除A项;《北京条约》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排除B项;《天津条约》不牵涉“割让台湾”等条款,排除C项。故选D项。
8.C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戊戌变法是一次资产阶级的爱国政治运动,加快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维新派在帝国主义侵略日益加深的紧要关头,要求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具有爱国和进步的意义,这次变法广泛传播了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对中国社会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的内容与题干描述“提倡新学,批判旧学,着重宣传‘兴民权’,大大提高了全社会的民主意识和参政意识”无关,不符合题意;故选C。
9.D
【详解】根据材料“在20世纪的第一年所遭受的国耻1900年,甲午战争失败五年后,列强再次侵入北京”和所学知识可知,甲午战争战败是在1895年,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攻入北京,D项正确;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发生在甲午战争前,排除AB项;材料“在20世纪的第一年所遭受的国耻1900年,甲午战争失败五年后,列强再次侵入北京”指的是甲午战争失败五年后,而不是甲午战争,排除C项。故选D项。
10.B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53年3月,太平天国攻占南京,将南京改名为天京,作为都城。定都天京后,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1856年秋,后天京事变,太平天国由盛转衰。为了改变不利局面,洪秀全封从香港来到天京的洪仁玕为干王,总理朝政,洪仁玕写成《资政新篇》,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外交主张。选项②③④符合题意;而选项①金田起义,发生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不符合题意,可排除。因此只有选项②③④符合题意,故选B。
11.C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是李大钊于1919年在《新青年》上刊登的一篇文章。该文章论述了李大钊对于马克思主义的见解,极大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胡适以倡导白话文、领导新文化运动闻名于世,他提倡新文学创作,但并不属于《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的作者;鲁迅是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但并不属于《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的作者;陈独秀是新文化运动的发起者,也是马克思主义的积极传播者,但并不是《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的作者。所以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
12.D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终于使中国的有识之士看到中国的当务之急是要有一个更好的更现代化的政府,而不是一个濒于崩溃的帝王之家” ,可知,当时人们对清王朝的不满,希望用“更现代化的政府”取代之,这表明人们要用革命的手段推翻满清建立民主共和的新政府。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建立中华民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选项D符合题意;选项ABC与题干内容不符,故选D。
13.C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甘愿为变法流血牺牲的湖南维新志士谭嗣同,在被捕入狱后泰然自若,题诗于壁曰:“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行刑时,仰天大呼,“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C项正确;宋教仁和黄兴是资产阶级革命派,没有现身变法,排除AB项;蔡锷积极参与民主革命,曾领导护国运动,排除D项。故选C项。
【点睛】
14.D
【详解】根据题干中“废两千年帝制,首义归功先行者”结合所学可知,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所以对联反映的历史事件是辛亥革命,D项正确;戊戌变法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制,与题干“废两千年帝制”不符,排除A项;洋务运动是清朝统治集团内部一些比较开明的官员,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维护清王朝的统治而发起的运动,排除B项;黄花岗起义失败,没有废除帝制,排除C项。故选D项。
15.B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15年末,袁世凯下令以1916年为“中华帝国洪宪元年”,准备在元旦举行登基大典;1915年-1916年,护国战争是辛亥革命后发动的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运动;宋教仁遇刺事件发生于1913年3月,奉袁世凯电召北上的宋教仁在上海北站检票口突遭枪击;“宋案”发生后,袁世凯遭到国内舆论的谴责,他决定以武力镇压国民党,下令罢免由国民党人担任的江西、广东、安徽三省都督,并派兵南下,孙中山和黄兴等号召南方各省起来反袁,发动“二次革命”。因此,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④③①②,B项正确;ACD三项都不是正确排列顺序,排除ACD项。故选B项。
16.D
【详解】由题干“1919年,就是这样一群青年掀起了一场运动,揭开了一个新时代的序幕。”并结合所学知识,1919年“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中国工人正式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展现了伟大的力量,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所以,“一场运动”是五四运动,D项正确;义和团运动是农民阶级掀起的反帝爱国运动,与题干不符,排除A项;新文化运动1915年开始,由先进的知识分子领导,排除B项;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改良派发起的运动,排除C项。故选D项。
17.A
【详解】由题干“假如你生活在1919年的上海”并结合所学可知,1919年5月4日,五四运动爆发,6月5日运动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工人罢工,商人罢市,支持学生爱国运动,A项正确;1921年,中国共产党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B项;1924年,中国国民党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排除C项;1924年,黄埔军校创办,排除D项。故选A项。
18.B
【详解】依据图片中文字“开天辟地”,结合课本所学可知,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了。B项符合题意;排除ACD三项,故选择B。
19.C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能力,难度低,新文化运动的两大旗帜是民主与科学,答案选C。
20.C
【详解】根据题干“胡适在1923年的一封信中说:‘二十五年来,只有三个杂志可代表三个时代,可以说是创造了三个新时代:一是《时务报》;一是《新民丛报》;一是《新青年》。’胡适所说的《新青年》是”结合所学可知,胡适是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新青年》是新文化运动重要阵地之一,C项正确;辛亥革命的刊物是《民报》,排除A项;戊戌变法时影响最大的报刊是《时务报》和《国闻报》,排除B项;护国运动是讨伐袁世凯,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21.D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1917年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张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提倡白话文以后,刘半农勇于破旧立新,创造了“她”字,说明新文化运动是一场文学革命,故D符合题意;题干没有涉及洋务运动创办新式学堂、戊戌变法改革科举制度、辛亥革命传播民主共和,故ABC不合题意。故此题选D。
22.B
【分析】根据材料中屠呦呦的观点可知,她认为不能死守老祖宗的宝贝、固步自封,对传统文化应该有继承有创新,即取其精华,推陈出新,B项符合题意;ACD项说法错误,故选B。
【详解】
23.B
【详解】根据题干“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结合所学可知,1922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重申了党的最终奋斗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同时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纲领规定,在民主革命阶段,党的主要任务是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将中国统一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这样,中国共产党就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B项正确;中共一大诞生了中国共产党,是党的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排除A项;中国同盟会成立于1905年,中华民国成立于1912年元旦,当时中国共产党还没有诞生,排除CD项。 故选B项。
24.A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1922年京汉铁路工人罢工,号召工人“为自由而战,为人权而战”,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推向了顶峰,故A符合题意;萍浏醴起义、广西起义是在同盟会的影响下进行的反清武装斗争,故BC不合题意;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成功后,湖北军政府成立,故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A。
25.D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历史现象”是事物在发展、变化中所表现出来的外部形态;“历史结论”是从前提推论出来的判断,一般指对人或事物所下的最后论断。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是对鸦片战争的评价,属于历史结论,D符合题意;ABC项都是对历史事件的客观叙述,属于历史事件,排除。故选择D。
26.(1)影响:图一: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图二: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图三: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条约:《南京条约》和《辛丑条约》
(3)优良品质:热爱祖国、不畏强暴、英勇反抗、宁死不屈的优良品质。
【详解】(1)依据“图一英军炮轰广东海面”结合所学鸦片战争的历史可知,图一战争是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依据“图二黄海海战”结合所学甲午中日战争的历史可知,图二战争是甲午中日战争,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依据“图三八国联军在天津大沽口登录”结合所学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历史可知,图三战争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条约:依据所学可知,1842年,鸦片战争中国战败,与英国签订了《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给英国,最能体现中国领土主权开始遭到破坏;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运动,最终使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
(3)优良品质:依据所学关天培、陈化成、邓世昌、聂士成等前辈们英勇抗争的事迹可知,我们可以从前辈身上学习和继承他们热爱祖国、不畏强暴、英勇反抗、宁死不屈的优良品质。
27.(1)事件:九一八事变;
地位:揭开了抗日战争的序幕。
(2)年代:1937年;
标志:卢沟桥事变爆发标志着全民族抗战开始。
(3)战役: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
(4)意义: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详解】(1)事件:由题干“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反映的内容是九一八事变;
地位:结合所学可知,九一八事变揭开了抗日战争的序幕。
(2)年代:结合所学可知,卢沟桥事变爆发于1937年;
标志:结合所学可知,卢沟桥事变爆发标志着全民族抗战开始。
(3)战役:结合所学可知,平型关大捷是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主动对日作战取得的第一个重大胜利;百团大战是八路军主动出击日军的规模最大的战役。
(4)意义: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中国设立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公祭日的意义是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28.(1)事件: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2)认识:由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
【详解】(1)事件:由题干材料“他们的主张却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臣故请皇上以俄大彼得之心为心法,以日本明治之政为政法也”并结合所学可知,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洋务运动主张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自强求富;戊戌变法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变法图强;辛亥革命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提出三民主义;新文化运动主张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提倡民主科学。
(2)认识:从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思想主张的发展变化我们可以看到中国近代化探索由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湖南省永州市双牌县2023-2024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