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2024年中考历史考前押题卷02(山东济南专用)(解析版)

2024年中考历史考前押题卷02(山东济南专用)
2024年济南中考历史试卷结构基本不变,仍然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考查的知识点都是以基础知识为主,基本上每题都能找到课标依据,题目在呈现方式上注重“三新”,即新材料、新情境、新问题。通过新材料,新情境等来呈现试题,要求考生具有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的能力,强化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重视重点知识的考查,重视“史实”“史论”“史识”三要素的考查,注重分析史实,得出科学结论。
新考法1:第2题、第6题、第12题考查济南地方史,不再单独放在选择题最后,而是穿插在通史的试题中,和通史相结合。
新考法2:第27题为开放性题目,通过考查学生的材料选择、概括和历史阐释能力,展现学生的核心素养达成度。
新考法3:第28题结合时政热点“脱贫攻坚”,考查学生联系实际和生活的能力。
在中考复习中,既要复习地方史,提高学生对家乡历史文化的认同感,也要将地方史放置在通史中,与通史相结合,此外要关注时政热点,如“脱贫”“小康”“核废水”“两岸关系”等,重点复习与之相关的史实。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选择题
1.甲骨文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图中的商周时期甲骨文可以印证当时的( )
甲骨文
现代汉字 马 犬 牛
A.土地制度 B.农耕生活 C.分封制度 D.天文历法
【答案】B
【解析】图片中的文字“马、犬、牛”都是家里饲养的动物,与人们开始农耕生活有关,B项正确;题干与土地制度没有关系,排除A项;分封制是西周重要的政治制度,材料没有涉及,排除C项;题干与天文历法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2.春秋时期,齐鲁两国在今天济南市莱芜区发生了一次战争,被称为( )
A.涿鹿之战 B.长勺之战 C.长平之战 D.巨鹿之战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长勺之战是发生在中国春秋时代齐国与鲁国之间的一场战役,发生于周庄王十四年(公元前684年)的长勺(今山东省莱芜)。此次战役是继干时之战后齐、鲁另一次重要战役。鲁国在此次战役取得胜利,间接促成数年后齐鲁息兵言和。因此,这一战争是长勺之战,B项正确;五六千年前,炎黄部落联盟在涿鹿大败蚩尤,与题干“春秋时期”不符,排除A项;前260年,长平之战使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国的进攻,与题干“春秋时期”不符,排除B项;前207年,项羽在巨鹿大败秦军主力,与题干“春秋时期”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3.一个朝代的兴衰与统治者的政策密切相关。从下列表格可以看出:加速三个王朝灭亡的共同政策因素是
统治者 商纣王 秦始皇 隋炀帝
政策 对外征伐,修筑豪华宫殿,征收繁重的赋税,施用酷刑等 对农民征收服沉重的赋税,大规模地征调民力徭役和兵役,实行严苛的法律等 纵情享乐,奢侈无度;征发大批的劳动力,营建一系列重大工程;屡次发动战争;等
A.实行残暴统治 B.加强中央集权 C.实行民族压迫 D.加强文化专制
【答案】A
【解析】根据“征收繁重的赋税,施用酷刑”、“大规模地征调民力徭役和兵役,实行严苛的法律等”、“营建一系列重大工程,屡次发动战争”等信息可知,这三个王朝的灭亡主要是统治者过度使用民力,采取了残暴的统治,A项正确;综上所述可知,加速三个王朝灭亡的共同原因是统治的残暴,而非加强中央集权、民族压迫和文化专制,排除BCD项。故选A项。
4.我国老百姓的主食一般呈现出“北麦南稻”的格局,但在魏晋南北朝时,南方老百姓的餐桌上除了稻米之外,还有各类北方面食。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南迁和民族融合的影响 B.面食的营养价值高
C.南方商品经济的发展 D.南方人口增多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江南经济的开发原因的理解能力,依据已学知识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由于战乱,劳动人民为了躲避战乱,大量南迁,不仅为南方增加了大量的劳动力,还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北方的生活方式,民族间的关系逐渐融合起来,其中把小麦等的种植方法也带去了南方,这样,南方老百姓的餐桌上除了稻米饭外,还有面食,粟米饭等北方食品,故选A。
5.如图,宋代以后,江苏、浙江的状元人数超过北方,这一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
A.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B.中央集权体制的建立
C.科举取士制度的开创 D.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
【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解读图表可知,在古代中国科举考试中的状元人数,南北方人数在唐朝时有一定的差距、北宋人数接近,之后的南宋、明清各朝南方人数远远超过北方且差
距越来越大;这种差距和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唐朝中后期以来的经济重心不断南移,导致南方文化教育发展超过北方,D项正确;百家争鸣的局面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与题干图示时间不符,排除A项;秦朝时创立了中央集权制度,与题干图示时间不符,排除B项;科举取士制度开创于隋朝,与题干图示时间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6.济南作为山东省的省会,这地位的确立始于
A.元朝 B.明朝 C.清朝 D.民国初年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初,置山东行省,济南始为山东首府,从此济南成为山东地区的政治中心。选项B符合题意;选项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7.1861年法国巴特雷上尉写信给雨果,要雨果歌颂他们。他认为,“这次远征行动是干得体面而漂亮,是法兰西和英格兰共享之荣耀。”材料中所谓的“荣耀”,表现为( )
A.割占香港岛 B.火烧圆明园 C.掀起瓜分狂潮 D.索银4.5亿两
【答案】B
【解析】依据题干“1861年”“这次远征行动是干得体面而漂亮,是法兰西和英格兰共享之荣耀。”可知是这次远征是法国和英国共同进行的,发生在1860年之前。结合课本所学,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其他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英、法两国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英法联军对北京的皇家园林——圆明园进行大肆抢劫,之后又放火烧毁。B正确;鸦片战争失败后,1842年清政府签订的《南京条约》,割占了香港岛,A排除;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1895年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狂潮,C排除;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1年清政府被迫签订《辛丑条约》,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D排除;故选B。
8.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写道:“泰西(西方)之所以富强,横绝地球者,不在其炮械军兵,而在其学校,今振兴之策,首在育人才。”基于这一观点,维新派在戊戌变法中的实践是()
A.裁撤冗官冗员 B.开办新式学堂 C.训练新式军队 D.发展农工商业
【答案】B
【解析】根据“泰西(西方)之所以富强,横绝地球者,不在其炮械军兵,而在其学校,今振兴之策,首在育人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基于这一观点,维新派在戊戌变法中兴办京师大学堂,B项正确;ACD项都是戊戌变法的内容,但没有体现“学校”“育人才”
等,排除ACD项。故选B项。
9.下图是1918 年沈伯尘针对时弊创作的漫画,该作品
A.揭露了晚清政府的腐败 B.描绘了二次革命的过程
C.反映了军阀割据的危害 D.说明了北伐战争的局限
【答案】C
【解析】依据漫画可知反映了这一时期军阀混战,民不聊生,再者,从时间上来看1918 年也符合北洋军阀割据, C 项正确;1918年已经不存在清政府,排除A项;二次革命是在1913年,排除B项;北伐战争开始于1926年,排除D项。故选C项。
10.“娄山关前鏖战急,遵义城头赤帜竖。舵手一易齐桨橹,革命从此上新途。”这是伍修权在某次会议期间所作《七律·历史转折》的诗,这次会议是( )
A.遵义会议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八七会议 D.中共七大
【答案】A
【解析】据“娄山关前鏖战急,遵义城头赤帜竖。舵手一易齐桨橹,革命从此上新途。”及所学知识可知,这次会议是遵义会议。1935年1月,党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集中全力解决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取消了博古在军事上的指挥权,肯定毛泽东的正确主张。会后确定军事上由毛泽东、周恩来等负责指挥。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遵义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A项正确;1978年召开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材料没有涉及,排除B项;八七会议中毛泽东作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排除C项;中共七大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材料没有涉及,排除D项。故选A项。
11.黄仁宇曾说:“(12月12日)这兵变的目的既达,中国的政治从此改观,间接也影响到全世界的历史。”其中“改观”的含义是( )
A.全国一致反对国民党统治 B.红军长征的胜利结束
C.全民族抗战局面到来 D.国共两党由对峙走向合作
【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12月12日)这兵变的目的既达,中国的政治从此改观,间接也影响到全世界的历史。”结合所学知识,题干描述的兵变是西安事变。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扣押了蒋介石,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中国共产党派周恩来到西安调停,促使西安事变获得和平解决,国共两党由对峙走向合作,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D项正确;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没有形成“全国一致反对国民党统治”,排除A项;红军长征的胜利结束,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排除B项;七七事变标志着全民族抗战局面到来,排除C项。故选D项。
12.莱芜历史上发生过两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其中一次是发生在近现代史上的莱芜战役。请指出莱芜战役发生在下列哪一时期?( )
A.北伐战争时期 B.抗日战争时期 C.解放战争时期 D.抗美援朝时期
【答案】C
【解析】本题难度适中,莱芜战役发生在1947年,正是解放战争时期,答案选C。
13.《续刊上海竹枝词》中描述清末近代上海:“举头铁索路行空,电气能收夺化工。从此不愁鱼雁少,音书万里一时通。”这反映了( )
A.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充分发展 B.辛亥革命后新闻出版事业的发展
C.资产阶级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科学技术进步对民众生活的影响
【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举头铁索路行空”、“音书万里一时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需要架设电线,另外还有传播信息的功能,由此可知,这是电报通讯,反映了科学技术进步对民众生活的影响,D项正确;题干的诗没有涉及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充分发展、 辛亥革命后新闻出版事业的发展、 资产阶级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的信息,排除ABC项。故选D项。
14.“20世纪50年代中国农村的变化是组织和心理上的。捐税和地租的重担从穷人的背上移开了;拥有土地不再意味着拥有支配别人的权力。”这种变化出现的原因是( )
A.土地改革的完成 B.农业合作化高潮的到来
C.人民公社的成立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
【答案】A
【解析】1950—1952年土地改革的完成,废除了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得到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A项正确;农业合作化与题干的“捐税和地租的重担从穷人的背上移开了;拥有土地不再意味着拥有支配别人的权力。”不符,排除B项;人民公社的成立与题干的“捐税和地租的重担从穷人的背上移开了;拥有土地不再意味着拥有支配别人的权力。”不符,排除C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是在1978年之后,排除D项。故选A项。
15.观察下图,1978—201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大幅增长,这主要得益于( )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情况
A.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 B.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
C.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 D.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
【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我国于1978年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改革开放的决策,通过改革开放促进了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大幅增长,A项正确;截止2017年我国的全面小康社会尚未建成,排除B项;国际经济新秩序还没有建立起来,排除C项;国际环境并不和平稳定,排除D项。故选A项。
16.西部12省(区、市)的人均GDP,1990年只有全国平均值的70%左右,2000年又下降到60%左右;2000年的人均GDP仅为东部地区的三分之一。基于此,国家全面实施了( )
A.科教兴国战略 B.人才强国战略
C.西部大开发战略 D.“三步走”发展战略
【答案】C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西部地区的人均GDP与东部相比越来越低,社会发展不均衡越来越突出,为了促进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国家全面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战略,C项正确;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三步走”发展战略都不是针对西部发展而提出的,排除ABD项。故选C项。
17.亚历山大东征期间,在各地建立起几十座兼具军事和经济功能的希腊化文明城市,还把从波斯劫掠来的金银铸成货币,投入流通领域。由于亚历山大打通了从印度到尼罗河广大的贸易地区,其规模之大、内容之丰富都是前无古人的。材料表明亚历山大东征( )
A.推动了东方文化的希腊化 B.对东方人民进行经济侵略
C.促进了东西方的经济交流 D.推动了东西方文化大交汇
【答案】C
【解析】材料反映了亚历山大东征期间建立的城市是东西方经济贸易的桥梁,沟通了东西方贸易,促进了货币流通和商业发展,据此可知,亚历山大东征促进了东西方的经济交流,C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亚历山大东征对东西方经济贸易发展的作用,没有涉及对东西方文化的作用,排除AD两项;对东方的经济侵略是对材料的片面解读,不能解释材料中“其规模之大、内容之丰富都是前无古人的”等内容,排除B项。故选C项。
18.代表们既想建立一个有足够权威的中央政府,又要竭力保护各州已经拥有的重要权力;他们既希望联邦政府的权威得到有效的施展,但又要防止不同利益集团对政府权力的垄断……正因为有这些忧虑,这部法律格外注重权力的分割与制约。材料中的“这部法律”是指( )
A.《人权宣言》 B.1787年宪法 C.《权利法案》 D.《拿破仑法典》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正因为有这些忧虑,这部法律格外注重权力的分割与制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787年宪法实行三权分立,注重权力的分割与制约,B项正确;《人权宣言》强调自由、民主平等,排除A项;《权利法案》主张限制国王权利,排除C项;《拿破仑法典》是欧洲其他国家制定民法的参照蓝本。排除D项。故选B项。
19.下图为“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占世界工业生产总值的比重(%)”示意图。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开展 B.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
C.两大敌对军事集团的形成 D.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高涨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图表可知,从1870年到1913年,英国、法国占世界工业生产总值的比重不断下降;美国、德国占世界工业生产总值的比重大幅度提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率先从美国和德国,第二次使资本主义国家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成为工业化强国,B项正确;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于18世纪,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A项;两大敌对军事集团的形成与题干无关,排除C项;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高涨与题干内容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20.下列小说在英国和德国出版后广泛传播。这些虚构作品扎堆出现有现实背景,就是( )
1904年《沙岸之谜》:一位英国水手挫败了德国人利用驳船入侵英国的预谋。 1906 年《1910入侵英伦》:德国将驳船改装为舰队,成功侵入英国。 1906年《海星》:英国特工潜入德国,对德国的新战舰实行先发制人。
A.欧洲推进第二次工业革命 B.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相互对立
C.德国崛起后英德矛盾激化 D.殖民地人民反抗斗争广泛兴起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德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迅速发展起来,20世纪初,一跃而位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同英国一样,德国发展工业也需要从海外获得原材料和市场,但是它占有的殖民地相对较少,只有英国的1/10。在世界基本被瓜分完毕的情况下,德国只能向英、法等国家“要求阳光下的地盘”。德国与英、法的冲突不斯加剧。小说体现了德国崛起后英国与德国矛盾激化,C项正确;第二次工业革命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与材料不符,排除A项;材料只体现了英德矛盾,没有体现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相互对立,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殖民国家间的矛盾,与殖民地
人民反抗斗争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21.下表为苏联航空工业拨款统计(万卢布):
年代 1929年 1930年 1931年 1932年
飞机制造 989.8 1805.8 4892.4 5881.9
发动机制造 531.8 1464 3669 3861.5
科技研发 0 28.1 1634.8 986.5
人员培训 0 0 558.8 604.1
其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新经济政策的促进 B.指令性计划经济的推行
C.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D.侵略战争阴云的迫近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和所学可知,1929年至1932年苏联航空工业包括飞机制造、发动机制造、科技研发和人员培训拨款数额剧增,得益于斯大林时期在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中大力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B项正确;列宁时期于1921年实行新经济政策,排除A项;1936年苏联确立社会主义制度,排除C项;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侵略战争阴云的迫近,排除D项。故选B项。
22.以下图片为两幅宣传画,是为20世纪30年代苏联和美国实施的两项经济措施所分别绘制的。这两项措施的实施都( )
A.体现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B.暴露了发展重工业的弊端
C.反映了经济体制日益僵化 D.迅速推进本国工业化完成
【答案】A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图左“五年计划”反映的是苏联在斯大林时期积极开展五年
计划的工业化建设,图右“以工代赈”反映的是美国罗斯福新政时期推行“以工代赈”的措施,苏联斯大林模式和美国罗斯福新政都体现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前者建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后者强调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或调控,A项正确;苏联工业化开展过程中暴露了片面发展重工业的弊端,造成此后国民经济比例长期失调,但是美国罗斯福新政与此不符,排除B项;苏联斯大林体制这一时期基本适应了苏联的国情,美国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新模式,因此当时并不是日益僵化,排除C项;苏联斯大林模式化迅速推进本国工业化完成,使得苏联成为工业强国,而罗斯福新政旨在克服经济危机,恢复发展经济,维护资本主义民主制度,排除D项。故选A项。
23.如下图漫画反映了20世纪40年代美国某一对外政策,该漫画反映的是( )
A.杜鲁门主义 B.马歇尔计划 C.成立北约 D.成立华约
【答案】B
【解析】1947年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欧洲复兴计划”,即马歇尔计划,企图通过援助西欧恢复经济,稳定资本主义制度,B项正确;杜鲁门主义是美国奉行冷战政策的政治表现,排除A项;成立北约是美国奉行冷战政策的军事表现,排除C项;成立华约是苏联应对北约的策略,排除D项。故选B项。
24.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尽管发生了冷战和多次局部战争,但是70多年以来,没有发生过新的世界大战,一些局部冲突也得到政治解决。1948年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开始实施,到2018年,已经进行了71项,完成57项。这些维和行动,对控制局部战争扩大、解决地区冲突发挥了有效作用。这说明联合国( )
A.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增长 B.避免了局部战争的发生
C.助推了两极格局的结束 D.推动了世界和平与稳定
【答案】D
【解析】联合国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题干的“1948年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开始实施,到2018年,已经进行了71项,完成57项。这些维和行动,对控制局部战争扩大、解决地区冲突发挥了有效作用。”说明联合国推动了世界和平与稳定,D项正确;
联合国属于政治方面的国际组织,排除A项;联合国成立后,没有避免了局部战争的发生,排除B项;题干材料不能说明联合国助推了两极格局的结束,排除C项。故选D项。
25.基辛格等美国著名战略家均已预测美国的唯一超级大国地位只能持续15至25年时间。随着美国超级大国实力的相对衰落和影响力相对下降,美、欧、日、中、俄“五大力量中心”的综合国力对比大致趋于相对均衡化,形成系列互相影响、互相牵制的力量结构。这表明基辛格等人认为( )
A.两极对峙格局恐难以持久 B.和平与发展已成为时代主流
C.经济全球化趋势开始出现 D.世界多极化是历史发展趋势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随着美国超级大国实力的相对衰落和影响力相对下降,美、欧、日、中、俄‘五大力量中心’的综合国力对比大致趋于相对均衡化,形成系列互相影响、互相牵制的力量结构。”可知,实际多极化的趋势不断增强,D项正确;根据材料“美国的唯一超级大国地位只能持续15至25年时间”可知,此时苏联已经解体,两极格局不再存在,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流,排除B项;材料考查的是世界格局发展趋势,不是世界经济发展趋势,排除C项。故选D项。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0分。
26.(12分)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是一部充满互动与交融、从多元到-体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胡之名,初本专指匈奴,后为北族通称,以其形貌相同,不可无以为别,故以方位冠之。乌丸、鲜卑之先,称为东胡是也。其后循是例,施诸西北,则曰西胡,曰西域胡……其居地可以屡迁,俗尚亦易融合,惟形貌之异,卒不可泯,故匈奴、乌丸、鲜卑等,入中国后,胡名遂隐,惟西域人则始终蒙是称焉。
——摘编自吕思勉《读史札记·胡考》
(1)根据材料一,指出称“胡”的民族具体有哪些?分析“胡”由北族通称变成仅指西域人的原因。(4分)
材料二
(2)提取材料二中可以相互印证的历史信息。(4分)
材料三
沙陀族建立的后唐、后晋与后汉王朝,并未带来严重的种族歧视与压迫,反而历经摸爬滚打促成了各民族的融汇。恰恰在这一时期之后,所谓“蕃兵胡将”问题,河北、河东地区的“胡化”问题,不再成为纳入士大夫视野的严重问题。活动在中原地区的沙陀、粟特、回鹘等民族,有许多就地融入了汉族社会。
——摘编自邓小南《论五代宋初“胡/汉”语境的消解》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五代宋初“胡”“汉”观念有何变化?(4分)
【答案】(1)匈奴,乌丸,鲜卑,西域。(2分,至少写出两个)
原因:匈奴等少数民族大量内迁,与汉族融合加强。(2分)
(2)“君不闻胡笳声最悲,紫髯绿眼胡人吹”“紫髯深目两胡儿,鼓舞跳梁前致辞”可以相互印证唐朝时期汉人也受到少数民族乐舞的影响;(2分)“胡人高鼻动成群”可以与唐代胡人俑相互印证少数民族的相貌。(2分)
(3)“胡/汉”语境逐渐消解,一些少数民族已经被视为汉人,胡汉观念逐渐淡化(4分)
【解析】(1)根据材料一“胡之名,初本专指匈奴”“乌丸、鲜卑之先,称为东胡是也”“则曰西胡,曰西域胡……”,指出称“胡”的民族具体有匈奴,乌丸,鲜卑,西域。分析“胡”由北族通称变成仅指西域人的原因,据“故匈奴、乌丸、鲜卑等,入中国后,胡名遂隐,惟西域人则始终蒙是称焉”得出匈奴等少数民族大量内迁,与汉族融合加强,民族隔阂逐渐消失。
(2)提取材料二中可以相互印证的历史信息,依据岑参“君不闻胡笳声最悲,紫髯绿眼胡人吹”、白居易“紫髯深目两胡儿,鼓舞跳梁前致辞”可以相互印证唐朝时期汉人也受到少数民族乐舞的影响;依据杜甫“胡人高鼻动成群”与唐代胡人俑相互印证少数民族的相貌。
(3)根据材料三《论五代宋初“胡/汉”语境的消解》,可知“胡/汉”语境逐渐消解;根据材料三“活动在中原地区的沙陀、粟特、回鹘等民族,有许多就地融入了汉族社会”,可知一些少数民族已经融入汉族社会,被视为汉人,可见胡汉观念逐渐淡化。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材料 中国近现代史大事记(部分)
时间 事件
1900年 义和团运动高潮
1901年 《辛丑条约》签订
1912年 中华民国成立
1919年 五四运动
1921年 中国共产党成立
1929年 古田会议
1935年 遵义会议
1937年 七七事变,国共第二次合作实现
1940年 百团大战
1949年 渡江战役,国民党政权覆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56年 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据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等编制
阅读以上材料,选择两个历史事件,确定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1898-1956年中国历史知识加以论述。(10分。要求:观点明确,根据选择的两个历史事件,并结合所学1898-1956年中国历史至少一个历史事件,加以论述,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答案】
【示例一】
历史事件1:中国共产党成立。历史事件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2分)
观点: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2分)
论述: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为救亡图存,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了辛亥革命,建立中华民国,但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革命面貌从此焕然一新。1922年中共二大召开,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革命指明方向。1927年,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一系列武装起义,创造“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带领中国人民开始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道路。经过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的胜利。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4分)
结论:综上所述,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建立新中国,使中国人民当家作主。(2分)
【示例二】
历史事件1:《辛丑条约》签订。历史事件2:七七事变(2分)
观点:救亡图存是近代中国人民奋斗的基本目标。(2分)
论述:19世纪末,随着列强侵华和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不断加剧,中国社会各阶级进行救亡图存的探索。资产阶级维新派进行了戊戌变法,农民阶级掀起义和团运动以挽救民族危亡。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建立中华民国,但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挑起侵华战争,空前的民族灾难唤起了空前的民族觉醒,中国人民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抗战。1937年日本发动金面侵华战争,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中国共产党高举全民族抗战旗帜,推动国共第二次合作实现,并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经过14年抗战,中国人民终于取得反侵略战争的伟大胜利。(4分)
结论:综上所述,在民族危机不断加剧的背景下,中国人民百折不挠,不断探索救亡图存之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最终取得了反侵略斗争的伟大胜利。(2分)
【解析】分析题干要求,是选取材料2个史实形成一个观点进行论证,再结合1898-1956年的1个史实进行论证。根据示例,我们可以从材料中找出历史事件1:中国共产党成
立和历史事件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从这两件事形成一个观点,注意在进行论述的时候分三步走,第一步,提出观点: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第二步从用选取的这两件事来证明共产党在历史舞台的重要作用进行论证,并且再从1898-1956年找一件历史史实如1922年的党的二大召开在,或者1927年南昌起义等论述党的重要贡献,做到史论结合,史实为观点服务,如: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为救亡图存,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了辛亥革命,建立中华民国,但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革命面貌从此焕然一新。1922年中共二大召开,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革命指明方向。1927年,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一系列武装起义,创造“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带领中国人民开始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道路。经过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的胜利。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第三步:总结观点,进行升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建立新中国,使中国人民当家作主。如果选取《辛丑条约》签订和七七事变,也是同理,三步走,第一步形成观点:如救亡图存是近代中国人民奋斗的基本目标。第二步用这两件事论述为什么救亡图存是基本目标,阐述这两件事的具体影响,再结合1898-1956年的史实,如19世纪末的历史史实戊戌变法等救亡图存的探索进行论述;第三步进行升华,如综上所述,在民族危机不断加剧的背景下,中国人民百折不挠,不断探索救亡图存之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最终取得了反侵略斗争的伟大胜利。还可选取五四运动和国共第二次合作实现从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进行论述等等。
28.(12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疆域辽阔,村庄星罗棋布。全国的自然村落1990年是377.3万个,2010年减少到273万个,到2015年减少到264.5万个。近年大量村庄合并,新型社区崛起,极大地改变了乡村面貌和人们的生活方式。原来自然分散、熟人性的、以乡土生活为主的村落共同体,在快速消失,代之以更多集中化的陌生性的、以非农生活为主的新社区。这意味着整个农村社会发展已处于非常重要的转型阶段。
——张翼《改革开放40年社会发展与变迁》
(1)根据材料一,概括近年中国农村发生的主要变化。(4分)
材料二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在全国农村范围内开展扶贫开发。1986至1993年,农村扶贫工作的主要特点是把扶贫与开发结合起来,即把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与对农村贫困地区进行全面开发有机地结合起来。1994至2000年,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主要特点是在坚持以往行之有效的政策和措施基础上贯彻和执行《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1994—2000年)》。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主要特点是在坚持持之有效的政策和措施的基础上贯彻和执行《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
——整理自人民日报《中国扶贫改革的伟大历史进程》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扶贫改革的特点。(4分)
材料三 中国40年扶贫基本情况表
阶段 主要扶贫机制 贫困人口变化 农村居民可比人均纯收入
体制改革主导的扶贫开发(1978—1985年) 农村制度改革 从7.7亿人减少到6.6亿人 从133.6元提高到359.3元
解决温饱的扶贫开发(1986—2000年) 开发式扶贫战略和贫困县为主的瞄准机制 贫困人口下降到4.6亿人 从359.3元提高到646.0元
巩固温饱的扶贫开发(2001—2010年) 开发式扶贫战略和贫困村为主的瞄准机制 贫困人口下降到不足1.7亿人 从646.0元提高到1275.1元
全面小康的扶贫开发(2011—2021年) 精准扶贫 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从1275.1元提高到12588元
(3)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分析取得我国扶贫成就的条件。(4分)
【答案】(1)变化:自然村落不断减少(或村庄合并);新型社区崛起;乡村面貌和人们生活方式改变。(4分)
(2)特点:扶贫对象是全国农村地区;扶贫主体是中国政府;扶贫过程具有持续性和计划性;扶贫方式是扶贫与开发相结合。(4分)
(3)民族独立,国家统一;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中国共产党的领导(4分)
【解析】(1)变化:根据“2010年减少到273万个,到2015年减少到264.5万个”得出自然村落不断减少;根据“新型社区崛起”得出新型社区崛起;根据“极大地改变了乡村面貌和人们的生活方式”得出乡村面貌和人们生活方式改变。
(2)特点:根据“我国在全国农村范围内开展扶贫开发”得出扶贫对象是全国农村地区;扶贫主体是中国政府;根据“1986至1993年”“1994至2000年”“进入21世纪以来”,概括得出扶贫过程具有持续性和计划性;根据“把扶贫与开发结合起来”得出扶贫方式是扶贫与开发相结合。
(3)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可从民族独立,国家统一;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等角度进行总结。
29.(16分)世界形势风云变幻,扫清迷雾追根溯源;国际关系错综复杂,抽丝剥茧正本清源。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世界政治家预言,19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舞台将日益受到正在兴起的德国、俄国和美国的影响。然而事实是,这三个国家中的第一个国家遭到了决定性的失败;第二个国家在革命中崩溃了。20世纪20年代和以后时期的国际事务似乎仍是以英国和法国的行动为中心。
——(英国)保罗 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德国“遭到了决定性的失败”、俄国“在革命中崩溃”分别指的是什么事件?(4分)
材料二:
(2)图一中两大军事集团武力较量后形成了哪一国际体系?图二与美国推行的哪一政
策有关?图三中现象的发生对世界格局有何影响?(6分)
材料三:二战中,美苏两国结成了反法西斯同盟,两国关系的主流是友好合作,……意识形态对立和国家利益相博,使美苏两国在战后初期国际关系中不可避免地产生对抗,导致“冷战”出现。
--张小明《“冷战”及其遗产》
(3)材料二反映了美苏两国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冷战”期间,美国为实现其政治利益经济化在欧洲采取了什么措施?(4分)
(4)你认为目前应该如何构建新型的国际关系?(2分)
【答案】(1)一战中德国战败;(2分)俄国十月革命。(2分)
(2)凡尔赛--华盛顿体系;(2分)冷战政策;(2分)两极格局结束。(2分)
(3)由合作到对抗;(2分)欧洲复兴计划(马歇尔计划)。(2分)
(4)加强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各国之间相互尊重,合作共赢,共同发展;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等。(2分)
【解析】(1)据材料一“19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舞台将日益受到正在兴起的德国、俄国和美国的影响。然而事实是,这三个国家中的第一个国家遭到了决定性的失败;第二个国家在革命中崩溃了。20世纪20年代和以后时期的国际事务似乎仍是以英国和法国的行动为中心”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德国“遭到了决定性的失败”是指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战败;俄国“在革命中崩溃”指的是俄国发生了十月革命。
(2)材料中图一是一战前的英法俄和德奥意两个军事同盟,两大军事集团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一战后帝国主义召开的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共同构成的国际秩序被称为“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图二是二战后,美国推行冷战政策,为主张遏制苏联,对抗共产主义运动,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对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冷战”政策,冷战政策表现在三个方面,政治上推行杜鲁门主义,经济上实行马歇尔计划,军事上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图三表示的是苏联解体,结合所学可知,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结束。
(3)据材料“二战中,美苏两国结成了反法西斯同盟,两国关系的主流是友好合作,... 意识形态对立和国家利益相悖,使美苏两国在战后初期国际关系中不可避免地产生对抗,导致冷战'出现。”可知, 材料反映了美苏两国关系由合作走向对抗。由于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和国家利益的冲突(或意识形态对立和国家利益相悖),所以导致出现这样的变
化。“冷战”期间,美国为实现其政治利益经济化,在欧洲实行马歇尔计划。1947年, 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欧洲复兴计划”,即马歇尔计划,企图通过援助西欧恢复经济,稳定资本主义制度。
(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只有合作才能实现共赢,当前应该加强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各国之间相互尊重,合作共赢,共同发展;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等。2024年中考历史考前押题卷02(山东济南专用)
2024年济南中考历史试卷结构基本不变,仍然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考查的知识点都是以基础知识为主,基本上每题都能找到课标依据,题目在呈现方式上注重“三新”,即新材料、新情境、新问题。通过新材料,新情境等来呈现试题,要求考生具有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的能力,强化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重视重点知识的考查,重视“史实”“史论”“史识”三要素的考查,注重分析史实,得出科学结论。
新考法1:第2题、第6题、第12题考查济南地方史,不再单独放在选择题最后,而是穿插在通史的试题中,和通史相结合。
新考法2:第27题为开放性题目,通过考查学生的材料选择、概括和历史阐释能力,展现学生的核心素养达成度。
新考法3:第28题结合时政热点“脱贫攻坚”,考查学生联系实际和生活的能力。
在中考复习中,既要复习地方史,提高学生对家乡历史文化的认同感,也要将地方史放置在通史中,与通史相结合,此外要关注时政热点,如“脱贫”“小康”“核废水”“两岸关系”等,重点复习与之相关的史实。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选择题
1.甲骨文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图中的商周时期甲骨文可以印证当时的( )
甲骨文
现代汉字 马 犬 牛
A.土地制度 B.农耕生活 C.分封制度 D.天文历法
2.春秋时期,齐鲁两国在今天济南市莱芜区发生了一次战争,被称为( )
A.涿鹿之战 B.长勺之战 C.长平之战 D.巨鹿之战
3.一个朝代的兴衰与统治者的政策密切相关。从下列表格可以看出:加速三个王朝灭亡的共同政策因素是
统治者 商纣王 秦始皇 隋炀帝
政策 对外征伐,修筑豪华宫殿,征收繁重的赋税,施用酷刑等 对农民征收服沉重的赋税,大规模地征调民力徭役和兵役,实行严苛的法律等 纵情享乐,奢侈无度;征发大批的劳动力,营建一系列重大工程;屡次发动战争;等
A.实行残暴统治 B.加强中央集权 C.实行民族压迫 D.加强文化专制
4.我国老百姓的主食一般呈现出“北麦南稻”的格局,但在魏晋南北朝时,南方老百姓的餐桌上除了稻米之外,还有各类北方面食。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南迁和民族融合的影响 B.面食的营养价值高
C.南方商品经济的发展 D.南方人口增多
5.如图,宋代以后,江苏、浙江的状元人数超过北方,这一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
A.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B.中央集权体制的建立
C.科举取士制度的开创 D.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
6.济南作为山东省的省会,这地位的确立始于
A.元朝 B.明朝 C.清朝 D.民国初年
7.1861年法国巴特雷上尉写信给雨果,要雨果歌颂他们。他认为,“这次远征行动是干得体面而漂亮,是法兰西和英格兰共享之荣耀。”材料中所谓的“荣耀”,表现为( )
A.割占香港岛 B.火烧圆明园 C.掀起瓜分狂潮 D.索银4.5亿两
8.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写道:“泰西(西方)之所以富强,横绝地球者,不在其炮械军兵,而在其学校,今振兴之策,首在育人才。”基于这一观点,维新派在戊戌变法中的实践是()
A.裁撤冗官冗员 B.开办新式学堂 C.训练新式军队 D.发展农工商业
9.下图是1918 年沈伯尘针对时弊创作的漫画,该作品
A.揭露了晚清政府的腐败 B.描绘了二次革命的过程
C.反映了军阀割据的危害 D.说明了北伐战争的局限
10.“娄山关前鏖战急,遵义城头赤帜竖。舵手一易齐桨橹,革命从此上新途。”这是伍修权在某次会议期间所作《七律·历史转折》的诗,这次会议是( )
A.遵义会议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八七会议 D.中共七大
11.黄仁宇曾说:“(12月12日)这兵变的目的既达,中国的政治从此改观,间接也影响到全世界的历史。”其中“改观”的含义是( )
A.全国一致反对国民党统治 B.红军长征的胜利结束
C.全民族抗战局面到来 D.国共两党由对峙走向合作
12.莱芜历史上发生过两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其中一次是发生在近现代史上的莱芜战役。请指出莱芜战役发生在下列哪一时期?( )
A.北伐战争时期 B.抗日战争时期 C.解放战争时期 D.抗美援朝时期
13.《续刊上海竹枝词》中描述清末近代上海:“举头铁索路行空,电气能收夺化工。从此不愁鱼雁少,音书万里一时通。”这反映了( )
A.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充分发展 B.辛亥革命后新闻出版事业的发展
C.资产阶级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科学技术进步对民众生活的影响
14.“20世纪50年代中国农村的变化是组织和心理上的。捐税和地租的重担从穷人的背上移开了;拥有土地不再意味着拥有支配别人的权力。”这种变化出现的原因是( )
A.土地改革的完成 B.农业合作化高潮的到来
C.人民公社的成立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
15.观察下图,1978—201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大幅增长,这主要得益于( )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情况
A.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 B.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
C.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 D.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
16.西部12省(区、市)的人均GDP,1990年只有全国平均值的70%左右,2000年又下降到60%左右;2000年的人均GDP仅为东部地区的三分之一。基于此,国家全面实施了( )
A.科教兴国战略 B.人才强国战略
C.西部大开发战略 D.“三步走”发展战略
17.亚历山大东征期间,在各地建立起几十座兼具军事和经济功能的希腊化文明城市,还把从波斯劫掠来的金银铸成货币,投入流通领域。由于亚历山大打通了从印度到尼罗河广大的贸易地区,其规模之大、内容之丰富都是前无古人的。材料表明亚历山大东征( )
A.推动了东方文化的希腊化 B.对东方人民进行经济侵略
C.促进了东西方的经济交流 D.推动了东西方文化大交汇
18.代表们既想建立一个有足够权威的中央政府,又要竭力保护各州已经拥有的重要权力;他们既希望联邦政府的权威得到有效的施展,但又要防止不同利益集团对政府权力的垄断……正因为有这些忧虑,这部法律格外注重权力的分割与制约。材料中的“这部法律”是指( )
A.《人权宣言》 B.1787年宪法 C.《权利法案》 D.《拿破仑法典》
19.下图为“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占世界工业生产总值的比重(%)”示意图。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开展 B.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
C.两大敌对军事集团的形成 D.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高涨
20.下列小说在英国和德国出版后广泛传播。这些虚构作品扎堆出现有现实背景,就是( )
1904年《沙岸之谜》:一位英国水手挫败了德国人利用驳船入侵英国的预谋。 1906 年《1910入侵英伦》:德国将驳船改装为舰队,成功侵入英国。 1906年《海星》:英国特工潜入德国,对德国的新战舰实行先发制人。
A.欧洲推进第二次工业革命 B.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相互对立
C.德国崛起后英德矛盾激化 D.殖民地人民反抗斗争广泛兴起
21.下表为苏联航空工业拨款统计(万卢布):
年代 1929年 1930年 1931年 1932年
飞机制造 989.8 1805.8 4892.4 5881.9
发动机制造 531.8 1464 3669 3861.5
科技研发 0 28.1 1634.8 986.5
人员培训 0 0 558.8 604.1
其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新经济政策的促进 B.指令性计划经济的推行
C.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D.侵略战争阴云的迫近
22.以下图片为两幅宣传画,是为20世纪30年代苏联和美国实施的两项经济措施所分别绘制的。这两项措施的实施都( )
A.体现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B.暴露了发展重工业的弊端
C.反映了经济体制日益僵化 D.迅速推进本国工业化完成
23.如下图漫画反映了20世纪40年代美国某一对外政策,该漫画反映的是( )
A.杜鲁门主义 B.马歇尔计划 C.成立北约 D.成立华约
24.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尽管发生了冷战和多次局部战争,但是70多年以来,没有发生过新的世界大战,一些局部冲突也得到政治解决。1948年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开始实施,到2018年,已经进行了71项,完成57项。这些维和行动,对控制局部战争扩大、解决地区冲突发挥了有效作用。这说明联合国( )
A.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增长 B.避免了局部战争的发生
C.助推了两极格局的结束 D.推动了世界和平与稳定
25.基辛格等美国著名战略家均已预测美国的唯一超级大国地位只能持续15至25年时间。随着美国超级大国实力的相对衰落和影响力相对下降,美、欧、日、中、俄“五大力量中心”的综合国力对比大致趋于相对均衡化,形成系列互相影响、互相牵制的力量结构。这表明基辛格等人认为( )
A.两极对峙格局恐难以持久 B.和平与发展已成为时代主流
C.经济全球化趋势开始出现 D.世界多极化是历史发展趋势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0分。
26.(12分)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是一部充满互动与交融、从多元到-体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胡之名,初本专指匈奴,后为北族通称,以其形貌相同,不可无以为别,故以方位冠之。乌丸、鲜卑之先,称为东胡是也。其后循是例,施诸西北,则曰西胡,曰西域
胡……其居地可以屡迁,俗尚亦易融合,惟形貌之异,卒不可泯,故匈奴、乌丸、鲜卑等,入中国后,胡名遂隐,惟西域人则始终蒙是称焉。
——摘编自吕思勉《读史札记·胡考》
(1)根据材料一,指出称“胡”的民族具体有哪些?分析“胡”由北族通称变成仅指西域人的原因。(4分)
材料二
(2)提取材料二中可以相互印证的历史信息。(4分)
材料三
沙陀族建立的后唐、后晋与后汉王朝,并未带来严重的种族歧视与压迫,反而历经摸爬滚打促成了各民族的融汇。恰恰在这一时期之后,所谓“蕃兵胡将”问题,河北、河东地区的“胡化”问题,不再成为纳入士大夫视野的严重问题。活动在中原地区的沙陀、粟特、回鹘等民族,有许多就地融入了汉族社会。
——摘编自邓小南《论五代宋初“胡/汉”语境的消解》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五代宋初“胡”“汉”观念有何变化?(4分)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材料 中国近现代史大事记(部分)
时间 事件
1900年 义和团运动高潮
1901年 《辛丑条约》签订
1912年 中华民国成立
1919年 五四运动
1921年 中国共产党成立
1929年 古田会议
1935年 遵义会议
1937年 七七事变,国共第二次合作实现
1940年 百团大战
1949年 渡江战役,国民党政权覆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56年 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据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等编制
阅读以上材料,选择两个历史事件,确定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1898-1956年中国历史知识加以论述。(10分。要求:观点明确,根据选择的两个历史事件,并结合所学1898-1956年中国历史至少一个历史事件,加以论述,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28.(12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疆域辽阔,村庄星罗棋布。全国的自然村落1990年是377.3万个,2010年减少到273万个,到2015年减少到264.5万个。近年大量村庄合并,新型社区崛起,极大地改变了乡村面貌和人们的生活方式。原来自然分散、熟人性的、以乡土生活为主的村落共同体,在快速消失,代之以更多集中化的陌生性的、以非农生活为主的新社区。这意味着整个农村社会发展已处于非常重要的转型阶段。
——张翼《改革开放40年社会发展与变迁》
(1)根据材料一,概括近年中国农村发生的主要变化。(4分)
材料二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在全国农村范围内开展扶贫开发。1986至1993年,农村扶贫工作的主要特点是把扶贫与开发结合起来,即把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与对农村贫困地区进行全面开发有机地结合起来。1994至2000年,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主要特点是在坚持以往行之有效的政策和措施基础上贯彻和执行《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1994—2000年)》。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主要特点是在坚持持之有效的政策和措施的基础上贯彻和执行《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
——整理自人民日报《中国扶贫改革的伟大历史进程》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扶贫改革的特点。(4分)
材料三 中国40年扶贫基本情况表
阶段 主要扶贫机制 贫困人口变化 农村居民可比人均纯收入
体制改革主导的扶贫开发(1978—1985年) 农村制度改革 从7.7亿人减少到6.6亿人 从133.6元提高到359.3元
解决温饱的扶贫开发(1986—2000年) 开发式扶贫战略和贫困县为主的瞄准机制 贫困人口下降到4.6亿人 从359.3元提高到646.0元
巩固温饱的扶贫开发(2001—2010年) 开发式扶贫战略和贫困村为主的瞄准机制 贫困人口下降到不足1.7亿人 从646.0元提高到1275.1元
全面小康的扶贫开发(2011—2021年) 精准扶贫 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从1275.1元提高到12588元
(3)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分析取得我国扶贫成就的条件。(4分)
29.(16分)世界形势风云变幻,扫清迷雾追根溯源;国际关系错综复杂,抽丝剥茧正本清源。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世界政治家预言,19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舞台将日益受到正在兴起的
德国、俄国和美国的影响。然而事实是,这三个国家中的第一个国家遭到了决定性的失败;第二个国家在革命中崩溃了。20世纪20年代和以后时期的国际事务似乎仍是以英国和法国的行动为中心。
——(英国)保罗 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德国“遭到了决定性的失败”、俄国“在革命中崩溃”分别指的是什么事件?(4分)
材料二:
(2)图一中两大军事集团武力较量后形成了哪一国际体系?图二与美国推行的哪一政策有关?图三中现象的发生对世界格局有何影响?(6分)
材料三:二战中,美苏两国结成了反法西斯同盟,两国关系的主流是友好合作,……意识形态对立和国家利益相博,使美苏两国在战后初期国际关系中不可避免地产生对抗,导致“冷战”出现。
--张小明《“冷战”及其遗产》
(3)材料二反映了美苏两国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冷战”期间,美国为实现其政治利益经济化在欧洲采取了什么措施?(4分)
(4)你认为目前应该如何构建新型的国际关系?(2分)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2024年中考历史考前押题卷02(山东济南专用)(解析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