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2024年高考历史押题-押第4题 宋元时期:民族政权并立(辽宁、黑龙江、吉林专用)(原卷版+解析版)

2024年高考历史押题-押第4题 宋元时期:民族政权并立(辽宁、黑龙江、吉林专用)
核心考点 考情统计 考向预测 备考策略
宋元经济 2023辽宁卷4 多利用文献资料、表格、地图、社会现象设计试题情境,侧重对信息获取和解读能力以及关联知识点的考查,要注意时代特征和经济发展与社会新气象 重点关注宋初中央集权的加强;王安石变法;元朝的边疆政策;辽夏金元的制度;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在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等内容
辽夏金元的制度 2022辽宁卷4
1.(2023·辽宁·高考真题)绍兴和议之后,金人所需茶叶“自宋人岁供之外,皆贸易于宋界之榷场”。1198年,金朝认为向南宋购茶“费国用而资敌”,次年在今山东、河南等地设坊制茶。然其茶叶价高味差,售卖不畅,遂“罢造茶之坊”,继续向南宋购茶。这表明( )
A.金朝辖境内不适宜茶树的种植 B.金朝财政负担沉重
C.茶在金人生活中具有重要地位 D.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答案】C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198年宋朝、金朝(中国)。材料反映了绍兴和议后,金朝从南宋购买茶叶,但由于金朝自己制茶的成本高、品质差,导致茶叶售卖不畅,于是继续从南宋购买茶叶,这说明茶在金人生活中具有重要地位,C项正确;材料未体现金朝辖境内不适宜茶树的种植,排除A项;材料主要反映出茶在金人生活中具有重要地位,材料未体现金朝财政负担沉重,排除B项;虽然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是在南宋时期,但是据材料信息无法得出当时经济重心南移是否完成,排除D项。故选C项。
2.(2022·辽宁·高考真题)金朝海陵王前期,宰执中女真宗室出身的大贵族占据重要地位,他们议国事、治国政。正隆元年(1156年),海陵王改革中央官制,宰执中没有宗室大贵族。这一变化反映了( )
A.官僚体系完善 B.宗室素质下降 C.吏治腐败严重 D.君主专制加强
【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2世纪中期,金朝统治者改革中央官制,不再让女真大贵族担任宰执,削弱贵族在国事、国政中的影响,反映了君主专制加强,D项正确;材料不足以说明金朝官僚体系完善,排除A
项;宰执中没有宗室大贵族不能说明宗室素质下降,排除B项;吏治腐败严重与宗室大贵族不再担任中枢高官等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精准解密1 宋元时期思想、科技、文化折射出的时代特征
(1)思想:理学出现,儒家思想逐渐成熟。理学是适应中央集权强化的需要而出现的,实质上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后期强化封建统治的需要。
(2)科技:宋元时期是火药、指南针、印刷术三大发明广泛使用的成熟阶段,更是传入西方的重要时期,反映了宋元时期社会经济的高度发展和中外交流的空前繁荣,也反映了社会生产发展的需要。三大发明的成熟和外传,大大推动了世界文明的发展进程。
(3)文学:宋词、元曲的平民化、世俗化反映了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壮大,适应市民生活的需要。
(4)书画艺术:宋代手工业、商业发展,城市经济兴盛,封建文化高度繁荣,涌现出一大批书法家、画家,风俗画盛行;绘画艺术强调意境,是理学在艺术中的体现。
精准解密2 唯物史观——全面理解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民族交融
民族迁徙与交错杂居分布格局的形成 辽宋夏金对峙时期,汉族与北方游牧民族之间通过大规模的双向流动,各民族间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形态进一步形成并不断发展
劝课农桑与经济上的相互依存 为维系统治,北方少数民族政权逐渐适应并在适宜农耕的区域“劝课农桑”,使农业经济逐渐进入北方传统的游牧经济区域,提升了北方游牧民族经济的发展水平
尊孔习儒与政治文化制度的趋同 北方少数民族政权为了维护和稳定自身的统治,在承袭自身文化传统的同时,不断学习中原的汉文化和统治制度
“海内一家”的政治理念 少数民族政权统治者以“中国之主”自居,拓展了传统意义上的“中国”的内涵
1.(2024·河北邯郸·一模)据西湖老人《西湖繁胜录》记载:南宋临安城内,各行头、行老熟悉行内商品物价、供求状况,“凡雇请人力及干当人,如解库掌事、贴窗铺席、主管酒肆食店博士……俱各有行老引领”;行老为政府旬估定价提供商业信息。这一记载可以印证南宋( )
A.经营模式日趋市场化 B.商业信息传播方式灵活
C.生产理念具有开放性 D.城市时空限制彻底打破
【答案】B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南宋(中国)。根据材料可知,行头、行老熟悉城市内的各类商业信息,一切商业活动都可依靠行老引领和咨询信息,这一记载可以印证南宋商业信息传播方式灵活,B项正确;材料可以印证南宋商业信息传播方式灵活,“经营模式日趋市场化”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A项;材料可以印证南宋商业信息传播方式灵活,材料未体现生产理念等相关内容,排除C项;这一记载可以印证南宋商业信息传播方式灵活,未涉及城市时空限制变化,排除D项。故选B项。
2.(2024·北京朝阳·一模)唐代后期以来,“田亩转易、丁口隐漏、兼并伪冒者未尝考按”。北宋中期清查出漏税耕地三百六十万亩,又对全国耕地按照肥瘠程度进行征税。该项政策的实施( )
A.节约了政府财政开支 B.有利于稳定农产品价格
C.使农民负担有所减轻 D.保障了地主官僚的利益
【答案】C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代的中国。材料表明北宋时期清查出了大量漏税耕地,并且对全国耕地按肥瘠征税,这都有利于农民赋税负担的减轻,C项正确;材料涉及的征税,不是政府的财政开支,排除A项;材料不涉及农产品价格问题,排除B项;材料中有清查出漏税耕地三百六十万亩,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地主官僚的利益,排除D项。故选C项。
3.(2024·湖北·一模)唐代以前,官员的私人书信不允许利用官方驿传系统传递。宋代允许官员通过递铺传送私人书信,书信中可见异地官员频繁书信往还,叮嘱家事、诗词唱和或交流政见。行旅之中,亦可收寄家书。宋朝允许官员私书入递主要反映了( )
A.中原与边疆文化联系密切 B.跨区域间的经济交流增多
C.士大夫群体政治影响增强 D.基层民众联络需求的扩大
【答案】C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朝(中国)。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宋代递铺系统允许官员传递私人书信,这反映出宋代士大夫群体作为一种政治力量影响增强,C项正确;材料主要反映了士大夫群体政治影响增强,材料未体现中原与边疆文化联系,排除A项;材料主要反映了士大夫群体政治影响增强,材料未涉及区域经济活动增长,排除B项;政府官员并非基层民众,排除D项。故选C项。
4.(2024·湖南长沙·二模)北宋时期,赵普为太祖,太宗两朝宰相,于厅中坐屏后置二大翁,凡有人进利害文字皆投置其中,满则焚之。太宗后期,任命有“为人糊涂”之称的吕端为相,制辞中明确勉励他“思尧舜以致君,无使其不及,体黄老而行化,用致乎无为”。这些做法( )
A.推动了崇文抑武的确立 B.加强了君主专制制度
C.助长了因循守旧的风气 D.促进了三教合流出现
【答案】C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选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宋代。结合材料中赵普“凡有人进利害文字皆投置其中,满则焚之”、“为人糊涂”、“体黄老而行化,用致乎无为”等信息可知,北宋初期,政治上强调无为的黄老之学,重视无为的观念,容易滋生政治上的保守和官员因循守旧,C项正确;材料不涉及武官信息,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官员的政治方式,排除B项;三教合流出现是在隋唐时期,排除D项。故选C项。
5.(2024·湖北·二模)下表为《旧唐书》与《新唐书》相关内容的对比,据此可知( )
《旧唐书》 编撰于五代十国的后晋时期 史料来源主要是《唐实录》和唐朝国史。存在大量转抄《唐实录》和唐朝国史的原文的现象,体例较为混乱
《新唐书》 编撰于北宋时期 针对《旧唐书》中文字繁琐的问题,追求文字精练;效仿“春秋笔法”,叙事把纲常名教放在核心地位
A.《旧唐书》具有秉笔直书的特点 B.理学有利于《旧唐书》的传播
C.《新唐书》注重原始史料的保存 D.《新唐书》强化儒家伦理影响
【答案】D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是唐宋时期(中国)。根据材料“针对《旧唐书》中文字繁琐的问题,追求文字精练;效仿‘春秋笔法’,叙事把纲常名教放在核心地位”可知,《新唐书》成书于北宋时期,重视伦理纲常,D项正确;《旧唐书》并不具有秉笔直书的特点,排除A项;理学思想有利于《新唐书》的传播,排除B项;据材料“史料来源主要是《唐实录》和唐朝国史,存在大量转抄《唐实录》和唐朝国史的原文的现象”可知,《旧唐书》不注重原始史料的保存,排除C项。故选D项。
6.(2024·山东青岛·一模)下表为宋神宗时期商税数与户数统计。对其理解合理的是( )
地区 商税数 户数 户均
北方 3633392贯 5676606 640文
南方 4114751贯 10893868 377文
全国 7748143贯 16570474 467文
(注:商税数为熙宁十年额,户数为元丰初年额,两者统计时间接近。)
A.北方商人的社会地位更低 B.南北方经济差距继续扩大
C.北方商业活动依然较为活跃 D.全国商业重心已转移到南方
【答案】C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是北宋时期。根据材料“宋神宗时期商税数与户数统计”可知,宋神宗时期,北方地区的商税及户数均低于南方,但户均高于南方地区,说明此时北方地区的商业活动依然较为活跃,C项正确;材料并未对比南北方商人的社会地位,选项表述有误,排除A项;材料仅涉及南北方商税数与户数的相关信息,无法得出南北方经济差距继续扩大的结论,排除B项;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材料无法得出全国商业重心已转移到南方的相关信息,排除D项。故选C项。
7.(2024·陕西榆林·三模)下表为两汉以来粮食亩产量相对指数变化表(注:“+”“一”为后一朝代比前一朝代增减情况,单位:%)。据此可推知,两宋时期( )
A.农业经济的衰退 B.传统耕作方式急需转型
C.商税为主要财源 D.国家政局影响农业发展
【答案】D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据材料“两汉以来我国粮食亩产量相对指数变化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两宋时期国家处于分裂时期,相对于前后大一统王朝而言,战乱不断,影响农业发展,D项正确;农业经济的衰退与史实不符,排除A项; 传统耕作方式急需转型,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B项;土地税仍为主要的财政税收来源,排除C项。故选D项。
8.(2024·宁夏银川·模拟预测)据宋人记载,丈夫去世妻子守丧期满即可改嫁;丈夫犯罪或外出三年不归,亦听改嫁。范仲淹在其子死后将儿媳嫁给门生;王安石儿子对妻子不满意,王安石便为儿媳选婿另嫁。这一现象可以说明( )
A.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 B.传统婚姻观念的转变
C.封建礼教纲常的巩固 D.门阀士族群体的衰落
【答案】B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朝时期中国。古代婚姻上强调女子失去丈夫后不可再嫁,而且给女子立贞洁牌坊,材料反映了宋代女子可以改嫁,说明当时的婚姻观念发生变化,B项正确;儒学正统地位确立于汉代,时间不符,排除A项;材料中改嫁现象的出现说明封建礼教纲常遭到破坏,排除C项;材料中改嫁现象的出现与门阀士族群体的衰落没有直接关系,排除D项。故选B项。
9.(2024·山西·模拟预测)南宋陈居中的《文姬归汉图》是根据汉代文学作品《胡笳十八拍》的母题“文姬归汉”创作的画卷。这不是南宋以“文姬归汉”为题材创作的唯一画作,还有(金)张瑀《文姬归汉图》等版本。这一现象反映出当时( )
张瑀《文姬归汉图》 宫素然《明妃出塞图》局部
A.三纲五常出现异化 B.多民族政权交流密切
C.社会观念较为开放 D.重文轻武观念较浓厚
【答案】B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朝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胡笳十八拍》的母题“文姬归汉’创作”“不是……唯一画作”“还有(金)张瑀《文姬归汉图》等版本”再结合当时民族关系的时代特征可知,这一现象反映出当时民族关系的发展影响绘画创作,即当时多民族政权交流密切,B项正确;当时三纲五常并未出现异化,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民族关系和绘画创作的关系,不能反映社会观念的开放与否,排除C项;“重文轻武观念较浓厚”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排除D项。故选B项。
10.(2024·北京东城·一模)下图是元代刻本《百家姓》的首页,为方便汉族人学习八思巴字而编撰。其中左侧是八思巴字与汉字的对照,右侧是汉文序言。对此判断正确的是( )
①八思巴字是由汉字改制而形成 ②体现了元朝对汉族士人的吸纳
③是民族间文化交流的典型例证 ④反映了理学成为科举考试内容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C
【解析】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元朝的中国。根据材料“元代刻本《百家姓》的首页,为方便汉族人学习八思巴字而编撰”与“蒙古之学,设为专门。初学能复热此编,亦可以为入仕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通过双语文体对照,有利于促进民族文化交流,推动民族文化的发展,③正确;元朝政府也将蒙古学与八思巴字纳入到科举取士的考察范围内,这有利于吸纳汉族士人进入政府,②正确;八思巴字是在西藏、印度文字的基础上,根据蒙古语言音词创制出来的一种文字,①错误;理学思想主旨“理生万物”,“存天理,灭人欲”,但是材料主要表现元朝的八思巴字推广,与材料主旨不符,④错误。综合以上,②③正确,故选C项。
11.(2024·湖南益阳·三模)阅读下列地图,可知 ( )
南宋农业新种植分布图
A.南方经济超过北方 B.经济结构调整加快
C.精耕细作得到发展 D.土地开发得到加强
【答案】C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朝时期的中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精耕细作指的是在有限的土地上尽可能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因此根据材料“南宋时期,双季稻种植区、两季作物区得到发展”可知,当时精耕细作得到发展,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南北方经济的对比,排除A项;经济结构指的是各种经济活动和生产方式如何组织和分布,这包括农业、手工业、商业等方面,材料未涉及,排除B项;仅从材料中农业新种植的分布图来看,是无法得出土地开发得到加强的说法,排除D项。故选C项。
12.(2024·黑龙江吉林·一模)南宋理学家朱熹认为:“(司马)迁之学也说仁义,也说诈力,也用权谋,也用功利,然其本意却只在于权谋功利”;“今求义理下于六经,而反取疏略浅陋之子长,亦惑之甚矣。”据此可知,朱熹希望( )
A.以理学为指导对史学革新 B.否定《史记》的史料价值
C.史学研究者关注时势变化 D.探究万物以获取历史真相
【答案】A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南宋(中国)。根据材料“(司马)迁之学也说仁义,也说诈力,也用权谋,也用功利,然其本意却只在于权谋功利”“今求义理下于六经,而反取疏略浅陋之子长,亦惑之甚矣”可知,朱熹主张在六经中寻找义理,强调历史书写要传达儒家的道德和价值观,说明他重视历史书写的价值引领,希望以理学为指导对史学革新,A项正确;朱熹希望以理学为指导对史学革新,并没有完全否定《史记》的史料价值,排除B项;朱熹希望以理学为指导对史学革新,“史学研究者关注时势变化”材料未体现,排除C项;朱熹希望以理学为指导对史学革新,并不是主张探究万物以获取历史真相,排除D项。故选A项。
13.(2024·新疆·二模)两宋法制完备,“今内外上下,一事之小,一罪之微,皆先有法以待之”,以至“细者愈细,密者愈密,摇手举足,辄有法禁”,民众因细事小过犯罪者极多。因而“国家素尚宽仁,数下赦令,或一岁之间至于数三”。据此可知,宋代“数下赦令”的主要原因是( )
A.儒家仁政思想的影响 B.法律无法得到正常运转
C.巩固新生政权的需要 D.严刑酷法激化社会矛盾
【答案】A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朝(中国)。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代“数下赦令”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国家素尚宽仁”,深受儒家仁政思想影响,A项正确;“法律无法得到正常运转”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新生政权”表述错误,排除C项;法律细密不代表严刑酷法,排除D项。故选A项。
14.(2024·江西抚州·二模)小麦本是北方的旱地作物。东晋南朝,小麦在南方的种植有所增多,但是分布非常有限。两宋之际,一方面,由于习惯面食的北方人大量南迁,人们对于麦子的需求量大幅增加,麦价
飞涨;另一方面,南宋政府大力推广小麦种植,并且制定了相关的优惠政策。因此,小麦的种植面积扩大。据此可知,影响南方小麦种植面积扩大的主要因素是( )
A.商品经济的发展 B.政府政策的推动
C.小麦种植技术推广 D.政治局势的变动
【答案】D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东晋南朝和两宋之际(中国)。根据材料“两宋之际,一方面,由于习惯面食的北方人大量南迁,人们对于麦子的需求量大幅增加,麦价飞涨;另一方面,南宋政府大力推广小麦种植,并且制定了相关的优惠政策。因此,小麦的种植面积扩大”可知,小麦种植由北扩展到南,并且耕种面积不断扩大与东晋南朝和南宋时期的北民南迁有关。据此可知,影响南方小麦种植面积扩大的主要因素是政治局势的变动,D项正确;影响南方小麦种植面积扩大的主要因素是政治局势的变动,“商品经济的发展”不属于主要因素,排除A项;政府政策的推动只是其中的因素之一,但不属于主要因素,排除B项;影响南方小麦种植面积扩大的主要因素是政治局势的变动,“小麦种植技术推广”不属于主要因素,排除C项。故选D项。
15.(2024·江苏南通·二模)北宋天圣五年十一月,朝廷下诏:“自今后,客户起移,更不取主人凭由,须每年收田毕日商量去住,各取稳便,即不得非时衷私起移。如是主人非理拦占,许经县论详。”该诏书的颁布( )
A.反映出社会成员身份平等 B.有利加速宋代人口流动
C.旨在促进商品经济发展 D.表明政府放松了土地交易
【答案】B
【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时空是:宋代(中国)。据材料“自今后,客户起移,更不取主人凭由,须每年收田毕日商量去住,各取稳便,即不得非时衷私起移。如是主人非理拦占,许经县论详”及所学知识可知,宋朝时期,地主和佃户的身份在法律上趋于平等,佃户可以不受除了租佃契约之外的束缚,这有利于推动人口的流动,B项正确;虽然宋朝时期佃户的地位有所上升,但宋朝尚未实现社会成员身份的平等,A项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该诏书的目的是为了缓和佃户与地主之间的关系,并非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排除C项;材料涉及的是佃户与地主之间的关系,没有涉及土地交易,不能得知政府对土地交易的态度,排除D项。故选B项。
16.(2024·山西晋中·二模)如表为宋代时人的相关记载,类似现象在宋代相关史籍中记载颇多。这折射出宋代( )
相关记载 出处
曹州商人于令仪“择子侄之秀者,起学堂,延名儒以掖之。子、侄杰仿举进士第” 王辟之《渑水燕谈录》
潞州商人张仲宾“因尽买国子监书,筑学馆延四方名士,与子孙讲学,从孙仲容仲宾同暨科,仲安次榜登甲科” 邵伯温《邵氏闻见浪》
北宋高官许骧,“其父许唐尝拥商费于汴.洛间,见进士级行而出。窃叹曰:‘生子当令如此。因不复行贾,卜居睢阳,娶李氏女,……生骧……’” 脱脱《宋史·许骧传》
A.官商勾结现象严重 B.封建统治基础扩大
C.商人政治地位较低 D.基层教化成效显著
【答案】C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朝(中国)。根据材料“择子侄之秀者,起学堂,延名儒以掖之。子、侄杰仿举进士第”“因尽买国子监书,筑学馆延四方名士,与子孙讲学,从孙仲容仲宾同暨科,仲安次榜登甲科”“见进士缀行而出,窃叹曰:‘生子当令如此’”可知,宋朝时期,商人社会地位不高,所以非常重视后代读书,参加科举进而步入仕途,C项正确;材料体现了富商大贾重视孩子的教育和科考,未体现官商勾结现象,排除A项;材料折射出宋代商人政治地位较低,“封建统治基础扩大”材料未体现,也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项;材料折射出宋代商人政治地位较低,未涉及基层教化,排除D项。故选C项。
17.(2024·福建·三模)下图为北宋粮食运输示意图。据此可推知,北宋( )
A.政治中心与经济重心分离 B.朝廷赋税主要来自江南地区
C.西北边防面临着严峻压力 D.区域间的长途贩运较为兴盛
【答案】C
【解析】本题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北宋(中国)。据材料信息可知,北宋时期粮食主要运往西北地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北地区
面临少数民族政权的边防压力,向西北地区运送粮食有利于维持西北地区的边防需要,C项正确;材料中粮食主要运往西北地区,西北地区既不是政治中心也不是经济中心,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粮食运输的情况,不能整体反映国家赋税的情况,不能得知朝廷赋税主要来自江南地区,排除B项;明清时期区域间长途贩运兴盛,材料中的粮食运输主要是为了应对边防需要,而非区域间的长途贩运,排除D项。故选C项。
18.(2024·广西·二模)下图为《金中都皇城示意图》,这一示意图可用于探究金朝( )
A.民众的生活方式 B.建筑技术的成熟
C.行政组织的结构 D.民族交融的成果
【答案】D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正向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金朝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信息和所学可知,图中设计的金中都规整、大气,皇城居于城市正中,城门的名称洋溢着金朝君臣对汉文化的推崇,体现了民族交融成果,D项正确;示意图中未涉及老百姓的生活方式,排除A项;示意图未显示具体的建筑样式,不能得出建筑技术,排除B项;示意图不能看出行政组织结构,排除C项。故选D项。2024年高考历史押题-押第4题 宋元时期:民族政权并立(辽宁、黑龙江、吉林专用)
核心考点 考情统计 考向预测 备考策略
宋元经济 2023辽宁卷4 多利用文献资料、表格、地图、社会现象设计试题情境,侧重对信息获取和解读能力以及关联知识点的考查,要注意时代特征和经济发展与社会新气象 重点关注宋初中央集权的加强;王安石变法;元朝的边疆政策;辽夏金元的制度;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在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等内容
辽夏金元的制度 2022辽宁卷4
1.(2023·辽宁卷)绍兴和议之后,金人所需茶叶“自宋人岁供之外,皆贸易于宋界之榷场”。1198年,金朝认为向南宋购茶“费国用而资敌”,次年在今山东、河南等地设坊制茶。然其茶叶价高味差,售卖不畅,遂“罢造茶之坊”,继续向南宋购茶。这表明( )
A.金朝辖境内不适宜茶树的种植 B.金朝财政负担沉重
C.茶在金人生活中具有重要地位 D.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2.(2022·辽宁卷)金朝海陵王前期,宰执中女真宗室出身的大贵族占据重要地位,他们议国事、治国政。正隆元年(1156年),海陵王改革中央官制,宰执中没有宗室大贵族。这一变化反映了( )
A.官僚体系完善 B.宗室素质下降
C.吏治腐败严重 D.君主专制加强
精准解密1 宋元时期思想、科技、文化折射出的时代特征
(1)思想:理学出现,儒家思想逐渐成熟。理学是适应中央集权强化的需要而出现的,实质上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后期强化封建统治的需要。
(2)科技:宋元时期是火药、指南针、印刷术三大发明广泛使用的成熟阶段,更是传入西方的重要时期,反映了宋元时期社会经济的高度发展和中外交流的空前繁荣,也反映了社会生产发展的需要。三大发明的成熟和外传,大大推动了世界文明的发展进程。
(3)文学:宋词、元曲的平民化、世俗化反映了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壮大,适应市民生活的需要。
(4)书画艺术:宋代手工业、商业发展,城市经济兴盛,封建文化高度繁荣,涌现出一大批书法家、画家,风俗画盛行;绘画艺术强调意境,是理学在艺术中的体现。
精准解密2 唯物史观——全面理解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民族交融
民族迁徙与交错杂居分布格局的形成 辽宋夏金对峙时期,汉族与北方游牧民族之间通过大规模的双向流动,各民族间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形态进一步形成并不断发展
劝课农桑与经济上的相互依存 为维系统治,北方少数民族政权逐渐适应并在适宜农耕的区域“劝课农桑”,使农业经济逐渐进入北方传统的游牧经济区域,提升了北方游牧民族经济的发展水平
尊孔习儒与政治文化制度的趋同 北方少数民族政权为了维护和稳定自身的统治,在承袭自身文化传统的同时,不断学习中原的汉文化和统治制度
“海内一家”的政治理念 少数民族政权统治者以“中国之主”自居,拓展了传统意义上的“中国”的内涵
1.(2024·河北邯郸·一模)据西湖老人《西湖繁胜录》记载:南宋临安城内,各行头、行老熟悉行内商品物价、供求状况,“凡雇请人力及干当人,如解库掌事、贴窗铺席、主管酒肆食店博士……俱各有行老引领”;行老为政府旬估定价提供商业信息。这一记载可以印证南宋( )
A.经营模式日趋市场化 B.商业信息传播方式灵活
C.生产理念具有开放性 D.城市时空限制彻底打破
2.(2024·北京朝阳·一模)唐代后期以来,“田亩转易、丁口隐漏、兼并伪冒者未尝考按”。北宋中期清查出漏税耕地三百六十万亩,又对全国耕地按照肥瘠程度进行征税。该项政策的实施( )
A.节约了政府财政开支 B.有利于稳定农产品价格
C.使农民负担有所减轻 D.保障了地主官僚的利益
3.(2024·湖北·一模)唐代以前,官员的私人书信不允许利用官方驿传系统传递。宋代允许官员通过递铺传送私人书信,书信中可见异地官员频繁书信往还,叮嘱家事、诗词唱和或交流政见。行旅之中,亦可收寄家书。宋朝允许官员私书入递主要反映了( )
A.中原与边疆文化联系密切 B.跨区域间的经济交流增多
C.士大夫群体政治影响增强 D.基层民众联络需求的扩大
4.(2024·湖南长沙·二模)北宋时期,赵普为太祖,太宗两朝宰相,于厅中坐屏后置二大翁,凡有人进利害文字皆投置其中,满则焚之。太宗后期,任命有“为人糊涂”之称的吕端为相,制辞中明确勉励他“思尧舜以致君,无使其不及,体黄老而行化,用致乎无为”。这些做法( )
A.推动了崇文抑武的确立 B.加强了君主专制制度
C.助长了因循守旧的风气 D.促进了三教合流出现
5.(2024·湖北·二模)下表为《旧唐书》与《新唐书》相关内容的对比,据此可知( )
《旧唐书》 编撰于五代十国的后晋时期 史料来源主要是《唐实录》和唐朝国史。存在大量转抄《唐实录》和唐朝国史的原文的现象,体例较为混乱
《新唐书》 编撰于北宋时期 针对《旧唐书》中文字繁琐的问题,追求文字精练;效仿“春秋笔法”,叙事把纲常名教放在核心地位
A.《旧唐书》具有秉笔直书的特点 B.理学有利于《旧唐书》的传播
C.《新唐书》注重原始史料的保存 D.《新唐书》强化儒家伦理影响
6.(2024·山东青岛·一模)下表为宋神宗时期商税数与户数统计。对其理解合理的是( )
地区 商税数 户数 户均
北方 3633392贯 5676606 640文
南方 4114751贯 10893868 377文
全国 7748143贯 16570474 467文
(注:商税数为熙宁十年额,户数为元丰初年额,两者统计时间接近。)
A.北方商人的社会地位更低 B.南北方经济差距继续扩大
C.北方商业活动依然较为活跃 D.全国商业重心已转移到南方
7.(2024·陕西榆林·三模)下表为两汉以来粮食亩产量相对指数变化表(注:“+”“一”为后一朝代比前一朝代增减情况,单位:%)。据此可推知,两宋时期( )
A.农业经济的衰退 B.传统耕作方式急需转型
C.商税为主要财源 D.国家政局影响农业发展
8.(2024·宁夏银川·模拟预测)据宋人记载,丈夫去世妻子守丧期满即可改嫁;丈夫犯罪或外出三年不归,亦听改嫁。范仲淹在其子死后将儿媳嫁给门生;王安石儿子对妻子不满意,王安石便为儿媳选婿另嫁。这一现象可以说明( )
A.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 B.传统婚姻观念的转变
C.封建礼教纲常的巩固 D.门阀士族群体的衰落
9.(2024·山西·模拟预测)南宋陈居中的《文姬归汉图》是根据汉代文学作品《胡笳十八拍》的母题“文姬归汉”创作的画卷。这不是南宋以“文姬归汉”为题材创作的唯一画作,还有(金)张瑀《文姬归汉图》等版本。这一现象反映出当时( )
张瑀《文姬归汉图》 宫素然《明妃出塞图》局部
A.三纲五常出现异化 B.多民族政权交流密切
C.社会观念较为开放 D.重文轻武观念较浓厚
10.(2024·北京东城·一模)下图是元代刻本《百家姓》的首页,为方便汉族人学习八思巴字而编撰。其中左侧是八思巴字与汉字的对照,右侧是汉文序言。对此判断正确的是( )
①八思巴字是由汉字改制而形成 ②体现了元朝对汉族士人的吸纳
③是民族间文化交流的典型例证 ④反映了理学成为科举考试内容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1.(2024·湖南益阳·三模)阅读下列地图,可知 ( )
南宋农业新种植分布图
A.南方经济超过北方 B.经济结构调整加快
C.精耕细作得到发展 D.土地开发得到加强
12.(2024·黑龙江吉林·一模)南宋理学家朱熹认为:“(司马)迁之学也说仁义,也说诈力,也用权谋,也用功利,然其本意却只在于权谋功利”;“今求义理下于六经,而反取疏略浅陋之子长,亦惑之甚矣。”据此可知,朱熹希望( )
A.以理学为指导对史学革新 B.否定《史记》的史料价值
C.史学研究者关注时势变化 D.探究万物以获取历史真相
13.(2024·新疆·二模)两宋法制完备,“今内外上下,一事之小,一罪之微,皆先有法以待之”,以至“细
者愈细,密者愈密,摇手举足,辄有法禁”,民众因细事小过犯罪者极多。因而“国家素尚宽仁,数下赦令,或一岁之间至于数三”。据此可知,宋代“数下赦令”的主要原因是( )
A.儒家仁政思想的影响 B.法律无法得到正常运转
C.巩固新生政权的需要 D.严刑酷法激化社会矛盾
14.(2024·江西抚州·二模)小麦本是北方的旱地作物。东晋南朝,小麦在南方的种植有所增多,但是分布非常有限。两宋之际,一方面,由于习惯面食的北方人大量南迁,人们对于麦子的需求量大幅增加,麦价飞涨;另一方面,南宋政府大力推广小麦种植,并且制定了相关的优惠政策。因此,小麦的种植面积扩大。据此可知,影响南方小麦种植面积扩大的主要因素是( )
A.商品经济的发展 B.政府政策的推动
C.小麦种植技术推广 D.政治局势的变动
15.(2024·江苏南通·二模)北宋天圣五年十一月,朝廷下诏:“自今后,客户起移,更不取主人凭由,须每年收田毕日商量去住,各取稳便,即不得非时衷私起移。如是主人非理拦占,许经县论详。”该诏书的颁布( )
A.反映出社会成员身份平等 B.有利加速宋代人口流动
C.旨在促进商品经济发展 D.表明政府放松了土地交易
16.(2024·山西晋中·二模)如表为宋代时人的相关记载,类似现象在宋代相关史籍中记载颇多。这折射出宋代( )
相关记载 出处
曹州商人于令仪“择子侄之秀者,起学堂,延名儒以掖之。子、侄杰仿举进士第” 王辟之《渑水燕谈录》
潞州商人张仲宾“因尽买国子监书,筑学馆延四方名士,与子孙讲学,从孙仲容仲宾同暨科,仲安次榜登甲科” 邵伯温《邵氏闻见浪》
北宋高官许骧,“其父许唐尝拥商费于汴.洛间,见进士级行而出。窃叹曰:‘生子当令如此。因不复行贾,卜居睢阳,娶李氏女,……生骧……’” 脱脱《宋史·许骧传》
A.官商勾结现象严重 B.封建统治基础扩大
C.商人政治地位较低 D.基层教化成效显著
17.(2024·福建·三模)下图为北宋粮食运输示意图。据此可推知,北宋( )
A.政治中心与经济重心分离 B.朝廷赋税主要来自江南地区
C.西北边防面临着严峻压力 D.区域间的长途贩运较为兴盛
18.(2024·广西·二模)下图为《金中都皇城示意图》,这一示意图可用于探究金朝( )
A.民众的生活方式 B.建筑技术的成熟
C.行政组织的结构 D.民族交融的成果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2024年高考历史押题-押第4题 宋元时期:民族政权并立(辽宁、黑龙江、吉林专用)(原卷版+解析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