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浙江省台金七校联盟2023-2024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绝密★考试结束前
2023学年第二学期台金七校联盟期中联考高一年级历史学科试题
考生须知:
1.本卷共7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填涂相应数字。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 只需上交答题纸。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Ⅰ(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 《历史》记述了公元前6—前5世纪波斯帝国和希腊城邦之间战争,是西方学术界公认的第一部名副其实的历史著作,其作者也被誉为“史学之父”。他是( )
A. 亚里士多德 B. 修昔底德 C. 苏格拉底 D. 希罗多德
2. 贝希斯顿铭文中,波斯国王大流士一世宣称: “在我征服的国土上,凡忠信之士,我赐予恩典;凡不义之人,我严惩不贷……凡我给他们的一切命令,他们都遵行不误。”对此解释正确的是( )
A. 宣扬君权来自神授 B. 继承君主专制制度
C. 建立完善官僚体系 D. 国王注重法律教化
3. 古代世界文明在不同区域城邦、王国的相互征伐和交流中,不断联系、传播、进步。其中西亚神话、冶铁技术和字母文字的世界性传播最为典型。世界上字母文字的源头在( )
A. 腓尼基 B. 土耳其 C. 罗马 D. 希腊
4. 在中世纪的西欧,城市市民通过赎买等手段获得程度不等的自治权,在城市特别是法国城市争取自治的过程中,国王往往支持城市自治,抵制教会和封建贵族的掠夺。因此,城市的兴起( )
A. 致使封君封臣制已被破坏殆尽 B. 推动了西欧民族国家的建立
C. 确立了专制王权至高无上统治 D. 导致基督教会权力不断扩大
5. 俄国的伊凡四世向各地派遣许多出身低微的特使,他们拥有审判职能,监督职能以及为特别的开支进行征税的权力。这些“特使”的出现
A. 破坏了“特辖领地制” B. 加强了沙皇对地方的控制
C. 使基辅罗斯陷入分裂 D. 抵御了蒙古远征军的侵扰
6. “1453年,征服者征服了君士坦丁堡,一个新的纪元,帝国的纪元,正式开始了。这个新的巨人,跨博斯普鲁斯海峡而屹立,一只脚踏在亚洲,另只脚踏在欧洲。”材料中的“这个新的巨人”是指( )
A. 罗马帝国 B. 拜占庭帝国 C. 阿拉伯帝国 D. 奥斯曼帝国
7. 下列左侧为始铸于日本元明天皇和铜元年(公元708年)的“和同开珎”,仿照唐朝开元通宝铸造;右侧为朝鲜的“乾元重宝”,仿造的是唐朝的乾元重宝。这些钱币能够印证
①朝鲜和日本仿效中国的制度 ②唐朝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
③币制改革是大化改新的重点 ④儒家经典在朝鲜广为传播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8. 在古代美洲,发展了以种植玉米为主的农业,并知道了“零”的概念的是( )
A. 班图人 B. 玛雅人 C. 阿兹特克人 D. 印加人
9. 当葡萄牙航海家达伽马在1498年到达印度的卡里库特港时,当地的统治者问他想要什么时,他答道:“基督徒和香料。”这表明
A. 工业革命促进海外市场的开辟 B. 文化侵略的初衷大于经济掠夺
C. 对商品的渴望与传播宗教并行不悖 D. 宗教改革刺激了人们远洋探险
10. 16世纪,西班牙探险者绕过美洲南端进入太平洋,来到菲律宾群岛。1580年以后,西班牙的马尼拉当局,为生丝、丝织品、棉布、瓷器等中国商品,找到了一条通向墨西哥的航路。随后,中国产品通过“马尼拉大帆船”源源不断到达美洲地区。该贸易路线( )
A. 造成印度洋贸易衰落 B. 加速西班牙社会转型
C. 开启全球性物种交换 D. 推动太平洋贸易发展
11. 新航路的开辟,使人类第一次建立起跨越大陆和海洋的全球性联系,促进了全球物种的大交换。下列来自于美洲的有
①大麦 ②番茄 ③香料 ④玉米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12. 中世纪的欧洲,父母给孩子们起名字,大多取自圣经中的人物或基督教的圣哲,十五世纪后,按民间喜好起名蔚然成风,如“戴安娜”、“朱莉亚”等,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欧洲人放弃基督教信仰 B. 人性觉醒冲击神权统治
C. 宗教改革解放人们思想 D. 启蒙运动推动社会进步
13. 宗教改革发展了人文主义思想,对此表述准确的是
A. 肯定人的价值、追求现世幸福 B. 抨击教会权威,主张因信称义
C. 提倡生而平等,主张民主政治 D. 强调科学精神,主张分权制衡
14. 2023年是波兰某位科学家诞辰的550周年,下图是为纪念他的贡献所发行的纪念币。这位科学家的理论( )
A. 建立起了新的宇宙观 B. 否定了人文主义思潮
C. 建立完整的力学体系 D. 深受启蒙运动的影响
15. 日本历史上的两次崛起,第一次是19世纪中后期,日本逐渐走上资本主义强国之路;第二次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初期,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日本第一次崛起的关键因素是
A. 工业革命 B. 明治维新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国际环境优越
16. 如图所示为1761—1830年英国东印度公司从亚洲进口商品的结构变化(单位:百万英镑)。这一变化反映出( )
A. 工业革命影响进口贸易格局 B. 殖民扩张加剧了对原料的掠夺
C. 工业制成品国内市场已饱和 D. 圈地运动降低了农业生产效率
17. 19世纪90年代初,欧美各国工业品的价格一般比1873年低40%,其中钢和钢轨的价格下跌最为严重。 欧洲钢轨价格在1872年至1881年间降低了60%,美国钢轨在1898年的销售价格仅为1875年的1/10稍多一点。这表明欧美各国( )
A. 自由贸易体系走向崩溃 B. 工业发展差距不断缩小
C. 工业经济结构正调整 D. 经济发展过程隐藏危机
18. 有学者说:“在英国*狭窄的铁路跨过像绿色海洋一样的乡间'把沿途被装进他们自己火车里的英国人民”抛进城门口越来越稠密的人群之中'。在法国,所有的铁路干线和公路网都以巴黎为中心,导致巴黎人口急剧增加。到20世纪初,巴黎居住了全法国7.3%的人口。”该学者意在说明
A. 工业革命推动了城市化的进程 B. 英法两国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C. 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得到加强 D. 欧美各国普遍推行国家干预经济政策
19. 读下表。这些事件的发生表明
事件名称 时间 国别 过程 结果
里昂工人起义 1834年 法国 起义工人在红旗上书写“不共和毋宁死”的口号 被镇压
宪章运动 1836年 英国 “伦敦工人协会”向议会呈送要求普选权的请愿书 协会被解散
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1844年 德意志 从游行示威,发展为起义。最多时发展到3000多人 被镇压
A. 欧洲工人运动已实现了国际联合
B 早期工人运动从暴力捣毁机器开始
C. 无产阶级开始作为独立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D. 马克思主义对工人运动具有直接推动作用
20. 下图是社会主义运动的理论与实践的示意图。空白处应为( )
A. 法国大革命爆发 B.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C. 第一国际成立 D.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21. 1415-1876年,欧洲殖民国家强占非洲领土约320万平方公里,约为非洲大陆的10.6%;1876年后,欧洲殖民列强对非洲展开了疯狂瓜分,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除埃塞俄比亚和利比里亚表面上还维持独立外,其余地区全部变成了欧洲的殖民地和保护国。这种变化( )
A. 导致非洲人口大量迁移美洲 B. 是欧洲列强竞争加剧的结果
C. 体现了欧洲侵略性质的变化 D. 促进了非洲的民族独立运动
22. 为了对付三国同盟,重新瓜分殖民地,1892年法俄签署协约,这意味着双方已经放弃了意识形态的分歧——法国代表激进,而俄国代表反动和独裁。之后“法国资本源源不断地输进俄国,而沙皇则伸出头去倾听《马赛曲》”。从根本上说,法俄签署协约的目的是( )
A. 维持大陆均势 B. 争夺世界霸权 C. 进行扩军备战 D. 维护世界和平
23. 一战结束后,英、法等国公开践踏他们曾经宣称过的每个民族都有决定自己的政治制度和发展道路的自由的诺言。英国外交部的一份备忘录中写道:“即使是在承认美国黑人或南爱尔兰在权利方面最微小的进步都被认为是不明智的。”这表明一战后( )
A. 西方国家维护传统殖民体系 B. 非殖民化运动成为国际潮流
C. 殖民主义势力试图卷土重来 D. 民族自决原则得以普遍实施
24. 十月革命借助战争完成了一次历史性转折:俄国不再是西欧资本主义的仿效者,而是世界历史的引领者。其主要理由是,十月革命( )
A. 开创了市场经济的新模式 B. 推翻了沙皇的专制统治
C. 使俄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D. 开始两个政权并存局面
25. 如表反映了斯大林格勒战役前后双方军力,据如表可知,斯大林格勒战役( )
前期 后期
苏联 德国 苏联 德国
兵力(万人) 184 27 110.3 101.1
火炮(门) 2200 3000 15501 10250
坦克(辆) 400 500 1463 675
飞机(架) 300 1600 1115 732
A. 增强了苏联的战争实力 B. 改变了苏德力量对比
C. 成为西线战场的转折点 D. 导致纳粹德国的覆灭
二、选择题Ⅱ(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26. 受地理和历史条件影响,古代文明表现出明显的多元特征。观察下图四个古代文明区域,对应的文明表述准确的是( )
A. 区域①——苏美尔人的《吉尔伽美什》是目前所知世界上最早的史诗
B. 区域②———《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最早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C. 区域③——公元前3千纪恒河流域出现了贵贱分明的种姓制度
D. 区域④——司母戊鼎铭文“宅兹中国”是目前所见“中国”一词最早的实物见证
27. 下列有关中古时期西欧庄园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 庄园是中古西欧基本的农业经济组织
② 领主自营地由领主亲自经营和耕种,收入归领主
③农奴和自由农民都为领主服一定时间的劳役
④庄园法庭审理庄园内的案件,维护庄园秩序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8.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帝国议会是人民代表机构,建立在普遍、平等、直接、无记名的选举基础上。但是,帝国议会的立法必须获得联邦议会多数代表的同意,而联邦议会则由君主任命的各邦代表组成。这反映出德意志( )
A. 逐渐走上了和平渐进的发展道路 B. 传统政治与民主政治交织
C. 帝国议会的权力受到挤压和否定 D. 分权制衡的原则得到贯彻
29. 1921年3月,苏俄政府决定实行新经济政策,通过粮食税等市场机制建立工农联盟,同时允许私营企业有一定程度发展,并以租让制等形式在一些经济部门引入外国资本。这一政策的实施( )
①稳定和恢复了苏俄的国民经济 ②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③是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④使苏联成为工业强国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30. 宋恕在《六字课斋津谈》(1895年)中认为“纵观西国英雄,如法之拿破仑,英之格朗艺(即克伦威尔),其初皆起于民主党,及功成名立,仍谋世袭,独华盛顿坚拒诸将奉为皇帝世袭之请,异矣。”邹容在《革命军》(1903年)中则说:“若华盛顿,若拿破仑,此地球人种所推尊为大豪杰者也,然一华盛顿、一拿破仑倡之,而无百千万亿兆华盛顿、拿破仑和之,一华盛顿何如?一拿破仑何如?”这说明
A. 宋恕的评价符合从专制到民主的时代潮流,更加进步
B. 邹容以当时当地大多数人的利益为评价标准,更为客观
C. 历史评价需坚守客观立场,必须规避历史学家的主观认识
D. 人物评价应综合考量,看是否符合历史趋势并推动社会进步
非选择题部分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 31题15分、32题10分、33题10分, 共35分)
3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世纪的演说家阿利斯提德对罗马城作为商品汇聚地的描绘是:所有的货物,所有现存的和曾经存在的东西,贸易、航海、农业、金属加工,任何曾经创造出来或者生长出来的东西,都在这里汇合。这里看不到的东西,肯定不存在于这个世界上。
——编者摘译自阿利斯提德的演说《致罗马》英文版
材料二 大秦国,一名犁鞬,以在海西,亦云海西国。……其人民皆长大平正,有类中国,故谓之大秦。……以金银为钱,银钱十当金钱一。与安息、天竺交市于海中,利有十倍。其人质直,市无二价。谷食常贱,国用富饶。邻国使到其界首者,乘驿诣王都,至则给以金钱。其王常欲通使于汉,而安息欲以汉缯彩与之交市,故遮阖不得自达。至桓帝延熹九年,大秦王安敦遣使自日南徼外献象牙、犀角、玳瑁, 始乃一通焉。其所表贡,并无珍异,疑传者过焉。
———《后汉书·西域传》
材料三 西罗马帝国于公元476年灭亡后,拜占庭帝国依然保持着它的繁荣。公元6世纪,皇帝查士丁尼西征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加剧了帝国的危机。拜占庭的作用是绝对保守的。命运注定它只是保守,而不是创新。它诞生在一个古老的国度,生活在过去的势力和荣誉的阴影之中,这种势力和荣誉正是它所试图维持和恢复的。他们很少有人真正具有创造力。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国王亲率大军和几百艘战舰,兵临君士坦丁堡城下,经过鏖战,君士坦丁堡陷落。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罗马帝国在1-2世纪空前繁荣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概括汉朝与罗马帝国友好往来的主要史实
(3)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写出查士丁尼在位期间在法律上的伟大成就,并分析拜占庭帝国衰落和灭亡的原因。
32. 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世界贸易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6世纪美洲金银的流入所引起的欧洲社会财富和阶级结构的变化, 最终给予了君主专制政体以致命的冲击。英国比其他西欧国家更早地迈出了决定性的一步。新兴阶级对早期斯图亚特王朝统治的反抗,是在“保护私有财产的动机”的推动下进行的。英国革命的胜利也为那些同受美洲金银冲击的西欧国家树立了一个成功的样本。
——据张燕宇、高程《美洲金银和西方世界的兴起》整理
(1)对比图1和图2, 指出15-19世纪世界贸易发生的变化。结合所学,分析推动这些变化的主要因素。
(2)根据材料二,概括“16世纪美洲金银的流入”对欧洲社会的影响。结合所学,指出在美国独立战争中宣告美国诞生的文献(须注明颁布时间)。
33. 20世纪上半叶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战中,军人死亡上1000万, 战争耗费近3600亿美元,无数城镇化为废墟。沙皇国、德意志帝国和奥匈帝国土崩瓦解,第一个社会主义共和国诞生。英、法在战争中消耗了大量财富,美国则从债务国一跃成为债权国,并取代英国成为世界金融剥削的中心。由于战争,列强在一定程度上放松了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控制。战后初期,相继爆发了中国的五四运动、埃及的独立运动等。战后,和平主义者反对一切战争,要求维持战后的世界和平。
——摘编自卢文璞《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世界现代历史进程的深远影响》
材料二 (第一次)战争结束后,战胜国召开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帝国主义的国际新秩序……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反法西斯同盟国的首脑相继在开罗、德黑兰、雅尔塔和波茨坦召开会议,缔结了一系列条约和协定,建立了以美、苏、英、中等战胜国为主导的战后国际秩序。
1945年10月24日成立的联合国,作为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体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政治秩序,其宗旨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加强国际合作,促进全球经济社会发展,联合国吸取了国联的教训。
——《中外历史纲要 (下) 》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并概括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写出两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国际新秩序的名称,并简述联合国在维护和平、制裁侵略方面“吸取国联的教训”的措施。绝密★考试结束前
2023学年第二学期台金七校联盟期中联考高一年级历史学科试题
考生须知:
1.本卷共7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填涂相应数字。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 只需上交答题纸。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Ⅰ(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 《历史》记述了公元前6—前5世纪波斯帝国和希腊城邦之间战争,是西方学术界公认的第一部名副其实的历史著作,其作者也被誉为“史学之父”。他是( )
A. 亚里士多德 B. 修昔底德 C. 苏格拉底 D. 希罗多德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以得出准确时空是公元前6—前5世纪(波斯帝国、希腊)。据所学可知,西方被称为“史学之父”,与希波战争有关的是历史学家是希罗多德,D项正确;据所学可知,亚里士多德的贡献主要在哲学上,排除A项;据所学可知,修昔底德的主要史学著作是《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书中记录的是斯巴达与雅典之间的战争,不符题意,排除B项;据所学可知,苏格拉底不是史学家,他的主要贡献也是在哲学领域,排除C项。故选D项。
2. 贝希斯顿铭文中,波斯国王大流士一世宣称: “在我征服的国土上,凡忠信之士,我赐予恩典;凡不义之人,我严惩不贷……凡我给他们的一切命令,他们都遵行不误。”对此解释正确的是( )
A. 宣扬君权来自神授 B. 继承君主专制制度
C. 建立完善官僚体系 D. 国王注重法律教化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波斯帝国)。根据材料“在我征服的国土上,凡忠信之士,我赐予恩典;凡不义之人,我严惩不贷……凡我给他们的一切命令,他们都遵行不误”,可以看出大流士一世对于忠诚他的人进行赏赐,对于不忠于他的人进行惩罚,他的命令都要遵行不误,这是大流士一世专权的表现,故大流士一世意在强调君主专制,B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君主专制,并不是君权神授,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大流士一世的专制权力,无法得出官僚体系的状况,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君主专制,未体现国王注重法律教化,排除D项。故选B项。
3. 古代世界文明在不同区域城邦、王国的相互征伐和交流中,不断联系、传播、进步。其中西亚神话、冶铁技术和字母文字的世界性传播最为典型。世界上字母文字的源头在( )
A. 腓尼基 B. 土耳其 C. 罗马 D. 希腊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是古代西亚地区。根据材料“其中西亚神话、冶铁技术和字母文字的世界性传播最为典型。”及所学可知,字母文字起源于西亚地区的腓尼基,在东方演化为阿拉马字母,进而发展出古代西亚、埃及以及印度等地的多种字母;它向西传入希腊,形成希腊字母,再演化出拉丁字母,成为今天欧洲几乎所有字母文字的源头,A项正确;“土耳其、罗马、希腊”与题干信息及史实不符,排除BCD项。故选A项。
4. 在中世纪的西欧,城市市民通过赎买等手段获得程度不等的自治权,在城市特别是法国城市争取自治的过程中,国王往往支持城市自治,抵制教会和封建贵族的掠夺。因此,城市的兴起( )
A. 致使封君封臣制已被破坏殆尽 B. 推动了西欧民族国家的建立
C. 确立了专制王权至高无上统治 D. 导致基督教会权力不断扩大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中世纪的西欧。根据材料可知,城市市民通过赎买等手段获得程度不等的自治权,城市自治管理的内容与实践,直接为近代西欧民族国家的发展提供了经验借鉴,B项正确;“致使封君封臣制已被破坏殆尽”说法绝对且夸大,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A项;城市的兴起推动了西欧民族国家的建立,并不会确立专制王权至高无上统治,排除C项;城市自治抵制教会和封建贵族的掠夺,并不会使基督教会权力不断扩大,排除D项。故选B项。
5. 俄国的伊凡四世向各地派遣许多出身低微的特使,他们拥有审判职能,监督职能以及为特别的开支进行征税的权力。这些“特使”的出现
A. 破坏了“特辖领地制” B. 加强了沙皇对地方的控制
C. 使基辅罗斯陷入分裂 D. 抵御了蒙古远征军的侵扰
【答案】B
【解析】
【详解】伊凡四世派遣易于操控的“特使”到各地进行监督、审判和征税,加强了沙皇对地方的控制,B项正确;特使和“特辖领地制”均为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双方并不矛盾,A项错误;伊凡四世即位时,基辅罗斯时代已经结束了近三百年,C项错误;特使不是军事力量,与抵御蒙古远征军的侵扰无关,D项错误。
6. “1453年,征服者征服了君士坦丁堡,一个新的纪元,帝国的纪元,正式开始了。这个新的巨人,跨博斯普鲁斯海峡而屹立,一只脚踏在亚洲,另只脚踏在欧洲。”材料中的“这个新的巨人”是指( )
A. 罗马帝国 B. 拜占庭帝国 C. 阿拉伯帝国 D. 奥斯曼帝国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只脚踏在亚洲,另只脚踏在欧洲”,结合所学可知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人灭亡了拜占庭帝国,建立起地跨欧亚非的大帝国,D项正确;材料中的被征服者君士坦丁堡即东罗马帝国国的首都,排除A项;拜占庭帝国是被征服者,排除B项;7世纪中期,阿拉伯大规模向外扩张,到8世纪中期建立起地跨亚欧非的大帝园,1258年灭亡,排除C项。故选D项。
7. 下列左侧为始铸于日本元明天皇和铜元年(公元708年)的“和同开珎”,仿照唐朝开元通宝铸造;右侧为朝鲜的“乾元重宝”,仿造的是唐朝的乾元重宝。这些钱币能够印证
①朝鲜和日本仿效中国的制度 ②唐朝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
③币制改革是大化改新的重点 ④儒家经典在朝鲜广为传播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日本和朝鲜仿照唐朝的货币形制铸造本国货币,说明朝鲜和日本效仿中国的制度,同时也意味着当时的唐朝实行开放包容的对外政策,A正确;通过题干无法得出大化改新的重点是币制改革,而且题干信息并没有儒家思想的相关材料,排除B、C、D。
8. 在古代美洲,发展了以种植玉米为主的农业,并知道了“零”的概念的是( )
A. 班图人 B. 玛雅人 C. 阿兹特克人 D. 印加人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玛雅人发展了以种植玉米为主的农业,并知道了“零”的概念,B项正确;材料指的是玛雅人的文明成就,班图人属于非洲人,阿兹特克人和印加人并没有取得材料中的成就,ACD项不符合史实,排除ACD项。故选B项。
9. 当葡萄牙航海家达伽马在1498年到达印度的卡里库特港时,当地的统治者问他想要什么时,他答道:“基督徒和香料。”这表明
A. 工业革命促进海外市场的开辟 B. 文化侵略的初衷大于经济掠夺
C. 对商品的渴望与传播宗教并行不悖 D. 宗教改革刺激了人们远洋探险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当葡萄牙航海家达伽马在1498年到达印度的卡里库特港时,当地的统治者问他想要什么时,他答道:‘基督徒和香料。’”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寻找香料源地、传播基督教等推动了新航路的开辟,体现了对商品的渴望与传播宗教并行不悖,所以C正确;工业革命开始于十八世纪六十年代,与材料时间不符,所以A错误;新航路开辟的根本目的是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对资金、市场的需求增加,B项说法错误,所以B错误;宗教改革开始于1517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所以D错误。
10. 16世纪,西班牙探险者绕过美洲南端进入太平洋,来到菲律宾群岛。1580年以后,西班牙的马尼拉当局,为生丝、丝织品、棉布、瓷器等中国商品,找到了一条通向墨西哥的航路。随后,中国产品通过“马尼拉大帆船”源源不断到达美洲地区。该贸易路线( )
A. 造成印度洋贸易衰落 B. 加速西班牙社会转型
C. 开启全球性物种交换 D. 推动太平洋贸易发展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6世纪(世界)。根据材料可知,中国产品通过“马尼拉大帆船”源源不断到达美洲地区,推动太平洋贸易发展,D项正确;材料反映了该贸易路线推动太平洋贸易发展,未涉及印度洋贸易情况,排除A项;该贸易路线没有加速西班牙社会转型,B项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新航路开辟开启全球性物种交换,排除C项。故选D项。
11. 新航路的开辟,使人类第一次建立起跨越大陆和海洋的全球性联系,促进了全球物种的大交换。下列来自于美洲的有
①大麦 ②番茄 ③香料 ④玉米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新航路开辟后,番茄 、玉米等美洲特产传播到其他大洲,②④说法正确,故答案为B项;大麦原产于西亚地区,香料在东南亚地区早就出产,排除含有①或③的A、C、D项。
12. 中世纪的欧洲,父母给孩子们起名字,大多取自圣经中的人物或基督教的圣哲,十五世纪后,按民间喜好起名蔚然成风,如“戴安娜”、“朱莉亚”等,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欧洲人放弃基督教信仰 B. 人性觉醒冲击神权统治
C. 宗教改革解放人们思想 D. 启蒙运动推动社会进步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父母给孩子们起名字,由“大多取自圣经中人物或基督教的圣哲”到“按民间喜好起名蔚然成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人文主义思想的兴起和传播,思想得到解放,人性逐渐觉醒,教会的神权统治受到冲击,所以B正确;“欧洲人放弃基督教信仰”说法错误,不符合史实,所以A错误;宗教改革是在1517年开始,所以C错误;启蒙运动兴起于17、18世纪,所以D错误。
13. 宗教改革发展了人文主义思想,对此表述准确的是
A. 肯定人的价值、追求现世幸福 B. 抨击教会权威,主张因信称义
C. 提倡生而平等,主张民主政治 D. 强调科学精神,主张分权制衡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文艺复兴运动的核心是人文主义,到16世纪的宗教改革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进一步发展,抨击教会权威,主张因信称义,故选B;文艺复兴肯定人的价值,追求现世幸福,故排除A;“提倡生而平等,主张民主政治”“强调科学精神,主张分权制衡”均是启蒙运动的主张,故排除CD。
14. 2023年是波兰某位科学家诞辰的550周年,下图是为纪念他的贡献所发行的纪念币。这位科学家的理论( )
A. 建立起了新的宇宙观 B. 否定了人文主义思潮
C. 建立完整的力学体系 D. 深受启蒙运动的影响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波兰。根据材料“2023年是波兰某位科学家诞辰的550周年”和纪念币图像可知,这位科学家是哥白尼,他提出日心说,建立起新的宇宙观,冲击了宗教神学思想,A项正确;这位科学家的理论丰富和发展了人文主义思潮,而不是否定,排除B项;牛顿建立完整的力学体系,不符合材料,排除C项;这位科学家的理论影响了启蒙运动,而不是被启蒙运动影响,排除D项。故选A项。
15. 日本历史上的两次崛起,第一次是19世纪中后期,日本逐渐走上资本主义强国之路;第二次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初期,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日本第一次崛起的关键因素是
A. 工业革命 B. 明治维新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国际环境优越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中的“19世纪中后期,日本逐渐走上资本主义强国之路”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日本于1868年开始进行明治维新,废除封建等级制度,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B项正确;工业革命并非关键因素,排除A项;甲午战争并非关键因素,排除C项;国际环境优越并非日本崛起的关键因素,排除D。故选B项。
16. 如图所示为1761—1830年英国东印度公司从亚洲进口商品的结构变化(单位:百万英镑)。这一变化反映出( )
A. 工业革命影响进口贸易格局 B. 殖民扩张加剧了对原料的掠夺
C. 工业制成品国内市场已饱和 D. 圈地运动降低了农业生产效率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工业革命时期(英国)。据材料数据可知,1761—1830年英国东印度公司进口的纺织品在下降,而茶叶却在不断增加,这是因为英国工业革命生产了大量的棉纺织品,同时客观上提高了民众的收入,这使得茶叶的进口量增强,A项正确;茶叶是消费品,并不是生产所需的原料,排除B项:工业制成品国内市场日益饱和只会造成纺织品进口的减少,排除C项;圈地运动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并非降低农业生产效率,排除D项。故选A项。
17. 19世纪90年代初,欧美各国工业品的价格一般比1873年低40%,其中钢和钢轨的价格下跌最为严重。 欧洲钢轨价格在1872年至1881年间降低了60%,美国钢轨在1898年的销售价格仅为1875年的1/10稍多一点。这表明欧美各国( )
A. 自由贸易体系走向崩溃 B. 工业发展差距不断缩小
C. 工业经济结构正在调整 D. 经济发展过程隐藏危机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世纪后期的欧美。据材料“钢和钢轨的价格下跌最为严重”等信息并结合所学,当时第二次工业革命正在开展,欧美资本主义发展迅速,以致工业产品的增长幅度暂时超过了世界市场需求的增长幅度,结果使价格和利润普遍下降。产品的增长超过市场的需求,容易导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爆发,D项正确;当时自由贸易体系尚未走向崩溃,1929年至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使自由贸易体系逐渐走向崩溃,排除A项;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由于资本主义各国工业基础、人力资源和自然资源以及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差异,资本主义各国工业发展差距继续拉大,排除B项;材料只体现了工业品的价格,不涉及工业经济结构是否调整,排除C项。故选D项。
18. 有学者说:“在英国*狭窄的铁路跨过像绿色海洋一样的乡间'把沿途被装进他们自己火车里的英国人民”抛进城门口越来越稠密的人群之中'。在法国,所有的铁路干线和公路网都以巴黎为中心,导致巴黎人口急剧增加。到20世纪初,巴黎居住了全法国7.3%的人口。”该学者意在说明
A. 工业革命推动了城市化进程 B. 英法两国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C. 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得到加强 D. 欧美各国普遍推行国家干预经济政策
【答案】A
【解析】
【详解】考查工业革命的影响。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在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过程中,运输业的蓬勃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铁路、公路和水路把繁华的都市与荒僻的村庄联系起来。而铁路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产物,故该学者实质上意在说明工业革命推动了城市化的进程,故A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人口迁移,并未涉及经济结构,故排除B项;材料只涉及英法两国,故排除C项;欧美各国普遍推行国家干预政策是在罗斯福新政后,而工业革命时期欧美各国普遍推行的是自由主义的经济政策,故排除D项。故选A项。
19. 读下表。这些事件发生表明
事件名称 时间 国别 过程 结果
里昂工人起义 1834年 法国 起义工人在红旗上书写“不共和毋宁死”的口号 被镇压
宪章运动 1836年 英国 “伦敦工人协会”向议会呈送要求普选权的请愿书 协会被解散
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1844年 德意志 从游行示威,发展为起义。最多时发展到3000多人 被镇压
A. 欧洲工人运动已实现了国际联合
B. 早期工人运动从暴力捣毁机器开始
C. 无产阶级开始作为独立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D. 马克思主义对工人运动具有直接推动作用
【答案】C
【解析】
【详解】据所学可知,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三大工人运动(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的宪章运动,德意志在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把斗争的矛头指向了资本主义制度,标志着工人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C正确;1864年第一国际的成立,标志着欧洲工人运动实现了国际联合,A不符题意;工业革命后独立的工人运动兴起,早期工人运动从暴力捣毁机器开始,B与题意无关;1848年2月马克思主义诞生,D与材料时间不符。
20. 下图是社会主义运动的理论与实践的示意图。空白处应为( )
A. 法国大革命爆发 B.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C. 第一国际成立 D.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B项正确;法国大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与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不符,A项错误;第一国际成立并非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C项错误;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是列宁对马克思主义发展和实践的结果,D项错误。
21. 1415-1876年,欧洲殖民国家强占非洲领土约320万平方公里,约为非洲大陆的10.6%;1876年后,欧洲殖民列强对非洲展开了疯狂瓜分,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除埃塞俄比亚和利比里亚表面上还维持独立外,其余地区全部变成了欧洲的殖民地和保护国。这种变化( )
A. 导致非洲人口大量迁移美洲 B. 是欧洲列强竞争加剧的结果
C. 体现了欧洲侵略性质的变化 D. 促进了非洲的民族独立运动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1876年后,欧洲殖民列强对非洲展开了疯狂瓜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到帝国主义阶段,竞争加剧,纷纷在非洲抢占殖民地,尤其是1884年的柏林会议后,列强争相瓜分非洲的速度大大加快,19世纪末20世纪初,侵占了几乎整个非洲,B项正确;材料反映了欧洲殖民国家强占非洲,把绝大部分国家变成了欧洲的殖民地和保护国,人口没有大量迁移美洲,“三角贸易”导致非洲人口大量迁移美洲,排除A项;无论是1415——1876年还是1876年后,欧洲对非洲的侵略性质没变,排除C项;材料显示了1876年后,欧洲殖民列强对非洲的瓜分程度比1415——1876年深得多,这是因为欧洲列强竞争加剧的结果,非洲的民族独立运动不是材料要表达的主要内容,排除D项。故选B项。
22. 为了对付三国同盟,重新瓜分殖民地,1892年法俄签署协约,这意味着双方已经放弃了意识形态分歧——法国代表激进,而俄国代表反动和独裁。之后“法国资本源源不断地输进俄国,而沙皇则伸出头去倾听《马赛曲》”。从根本上说,法俄签署协约的目的是( )
A. 维持大陆均势 B. 争夺世界霸权 C. 进行扩军备战 D. 维护世界和平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92年法俄。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末,法俄为了对付三国同盟,重新瓜分殖民地,签署结盟协约,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互相妥协等,从根本上说明法俄签署协约的目的是争夺世界霸权,B项正确;法俄签署协约的目的是争夺世界霸权,法俄签署协约并不能维持大陆均势,排除A项;法俄签署协约的目的是争夺世界霸权,“进行扩军备战”属于表现和手段,排除C项;维护世界和平与“为了对付三国同盟,重新瓜分殖民地”等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23. 一战结束后,英、法等国公开践踏他们曾经宣称过的每个民族都有决定自己的政治制度和发展道路的自由的诺言。英国外交部的一份备忘录中写道:“即使是在承认美国黑人或南爱尔兰在权利方面最微小的进步都被认为是不明智的。”这表明一战后( )
A. 西方国家维护传统殖民体系 B. 非殖民化运动成为国际潮流
C. 殖民主义势力试图卷土重来 D. 民族自决原则得以普遍实施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一战后(世界)。根据材料“英、法等国公开践踏他们曾经宣称过的每个民族都有决定自己的政治制度和发展道路的自由的诺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战后,英法等西方国家将宣称各民族自决的诺言抛弃,仍在维护其殖民利益,维护传统殖民体系,A项正确;非殖民化是指一个地方从外国殖民统治转而独立及自治的过程,与殖民主义相对,材料不涉及非殖民化运动,排除B项;C项说法有误,殖民主义势力并未消失,不存在卷土重来的说法,排除C项;D项与史实不符,民族自决原则没有得到普遍实施,排除D项。故选A项。
24. 十月革命借助战争完成了一次历史性转折:俄国不再是西欧资本主义的仿效者,而是世界历史的引领者。其主要理由是,十月革命( )
A. 开创了市场经济的新模式 B. 推翻了沙皇的专制统治
C. 使俄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D. 开始两个政权并存局面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17年(俄国)。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十月革命是俄国与世界历史进程中的划时代事件,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国家,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的飞跃,开辟了人类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新时代,C项正确;十月革命使俄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开创了市场经济的新模式”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的专制统治,排除B项;二月革命后,俄国开始两个政权并存局面,不符合材料,排除D项。故选C项。
25. 如表反映了斯大林格勒战役前后双方军力,据如表可知,斯大林格勒战役( )
前期 后期
苏联 德国 苏联 德国
兵力(万人) 18.4 27 110.3 101.1
火炮(门) 2200 3000 15501 10250
坦克(辆) 400 500 1463 675
飞机(架) 300 1600 1115 732
A. 增强了苏联的战争实力 B. 改变了苏德力量对比
C. 成为西线战场的转折点 D. 导致纳粹德国的覆灭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是1942年的苏联。根据表格数据可知,斯大林格勒战役改变了苏德力量对比,胜利的天平开始向苏联倾斜,B项正确;战争给苏联带来了巨大的破坏,排除A项;斯大林格勒战役位于东线战场,诺曼底登陆是西线战场的转折点,排除C项;斯大林格勒战役并没有导致德国的覆灭,排除D项。故选B项。
二、选择题Ⅱ(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26. 受地理和历史条件影响,古代文明表现出明显的多元特征。观察下图四个古代文明区域,对应的文明表述准确的是( )
A. 区域①——苏美尔人的《吉尔伽美什》是目前所知世界上最早的史诗
B. 区域②———《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C. 区域③——公元前3千纪恒河流域出现了贵贱分明的种姓制度
D. 区域④——司母戊鼎铭文“宅兹中国”是目前所见“中国”一词最早的实物见证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世界)。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颁布了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汉谟拉比法典》,②是古巴比伦王国,B项正确;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的《吉尔伽美什》是目前所知世界上最早的史诗,而①属于古埃及,排除A项;公元前3千纪印度河流域出现了贵贱分明的种姓制度,不是恒河流域,③属于恒河流域,排除C项;④是中国文明,但何尊“宅兹中国”是目前所见“中国”一词最早的实物见证,不是司母戊鼎,排除D项。故选B项。,
27. 下列有关中古时期西欧庄园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 庄园是中古西欧基本的农业经济组织
② 领主自营地由领主亲自经营和耕种,收入归领主
③农奴和自由农民都为领主服一定时间的劳役
④庄园法庭审理庄园内的案件,维护庄园秩序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中古时期(西欧)。有关中古时期西欧庄园的表述:①庄园是西欧中世纪时期最基本的农业经济组织,故①正确;②庄园中的自营地是由领主直接经营,农奴耕种,收入也归领主所有,故②错误;③农奴和自由农民都为领主服一定时间的劳役,故③正确;④庄园法庭审理庄园内的案件,维护庄园秩序,故④正确,综上所述,C项正确;排除A、B、D项。故选C项。
28.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帝国议会是人民代表机构,建立在普遍、平等、直接、无记名的选举基础上。但是,帝国议会的立法必须获得联邦议会多数代表的同意,而联邦议会则由君主任命的各邦代表组成。这反映出德意志( )
A. 逐渐走上了和平渐进的发展道路 B. 传统政治与民主政治交织
C. 帝国议会的权力受到挤压和否定 D. 分权制衡的原则得到贯彻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德意志帝国议会具有一定的民主特征,但是作用较小,贵族依然在政治中发挥重要作用,这是新旧政治碰撞的必然结果,体现了传统政治与民主政治交织,B项正确;德意志没有走上和平渐进的发展道路,而是在统一之后走上了殖民扩张的道路,排除A项;虽然材料涉及“帝国议会的立法必须获得联邦议会多数代表的同意”,但由此不能得出帝国议会的权力受到挤压和否定这一结论,排除C项;帝国议会无法对联邦议会进行制约,排除D项。故选B项。
29. 1921年3月,苏俄政府决定实行新经济政策,通过粮食税等市场机制建立工农联盟,同时允许私营企业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并以租让制等形式在一些经济部门引入外国资本。这一政策的实施( )
①稳定和恢复了苏俄的国民经济 ②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③是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④使苏联成为工业强国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20世纪20年代苏俄。1921年3月,苏俄政府决定实行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 策重心是调整国家与农民的关系,通过粮食税等市场机制 建立工农联盟,同时允许私营企业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并以 租让制等形式在一些经济部门引入外国资本。新经济政策的 实施,提高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稳定和恢复了国民经济,①正确。新经济政策受到广大工人和农民的支持,巩固了苏维埃政权,②正确。新经济政策是列宁对在小农占优势的俄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进一 步探索的结果。 他找到了一条使落后的俄国过渡到社会主义的途径, 这就是确立与落后的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 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 上, 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③正确。20世纪30年代,在斯大林领导下,苏联实施“社会主义工业化”,使苏联成为工业强国,④错误。A项正确;排除B、C、D项。故选A项。
30. 宋恕在《六字课斋津谈》(1895年)中认为“纵观西国英雄,如法之拿破仑,英之格朗艺(即克伦威尔),其初皆起于民主党,及功成名立,仍谋世袭,独华盛顿坚拒诸将奉为皇帝世袭之请,异矣。”邹容在《革命军》(1903年)中则说:“若华盛顿,若拿破仑,此地球人种所推尊为大豪杰者也,然一华盛顿、一拿破仑倡之,而无百千万亿兆华盛顿、拿破仑和之,一华盛顿何如?一拿破仑何如?”这说明
A. 宋恕的评价符合从专制到民主的时代潮流,更加进步
B. 邹容以当时当地大多数人的利益为评价标准,更为客观
C. 历史评价需坚守客观立场,必须规避历史学家的主观认识
D. 人物评价应综合考量,看是否符合历史趋势并推动社会进步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独华盛顿坚拒诸将奉为皇帝世袭之请,异矣”可得出宋恕认为只有华盛顿才是西方英雄的典范。而邹容则认为拿破仑和华盛顿都是西方民主革命的典型人物,二者是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评判,说明人物评价应综合考量,看是否符合历史趋势并推动社会进步,D项正确;宋恕的看法并不一定更进步,排除A项;邹容的也不一定更客观,华盛顿代表的也不是大多数人的得益,排除B项;历史评价肯定会带有个人的主观色彩,排除C项。故选D项。
非选择题部分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 31题15分、32题10分、33题10分, 共35分)
3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世纪的演说家阿利斯提德对罗马城作为商品汇聚地的描绘是:所有的货物,所有现存的和曾经存在的东西,贸易、航海、农业、金属加工,任何曾经创造出来或者生长出来的东西,都在这里汇合。这里看不到的东西,肯定不存在于这个世界上。
——编者摘译自阿利斯提德的演说《致罗马》英文版
材料二 大秦国,一名犁鞬,以在海西,亦云海西国。……其人民皆长大平正,有类中国,故谓之大秦。……以金银为钱,银钱十当金钱一。与安息、天竺交市于海中,利有十倍。其人质直,市无二价。谷食常贱,国用富饶。邻国使到其界首者,乘驿诣王都,至则给以金钱。其王常欲通使于汉,而安息欲以汉缯彩与之交市,故遮阖不得自达。至桓帝延熹九年,大秦王安敦遣使自日南徼外献象牙、犀角、玳瑁, 始乃一通焉。其所表贡,并无珍异,疑传者过焉。
———《后汉书·西域传》
材料三 西罗马帝国于公元476年灭亡后,拜占庭帝国依然保持着它的繁荣。公元6世纪,皇帝查士丁尼西征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加剧了帝国的危机。拜占庭的作用是绝对保守的。命运注定它只是保守,而不是创新。它诞生在一个古老的国度,生活在过去的势力和荣誉的阴影之中,这种势力和荣誉正是它所试图维持和恢复的。他们很少有人真正具有创造力。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国王亲率大军和几百艘战舰,兵临君士坦丁堡城下,经过鏖战,君士坦丁堡陷落。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罗马帝国在1-2世纪空前繁荣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概括汉朝与罗马帝国友好往来的主要史实
(3)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写出查士丁尼在位期间在法律上的伟大成就,并分析拜占庭帝国衰落和灭亡的原因。
【答案】(1)原因:奴隶制迅速发展;奴隶和平民的辛勤劳动;地中海变成罗马的内海,保持了长期的和平;帝国内不同地区经济联系加强以及贸易的发展;罗马法律体系建立和完善;发达的交通条件。(任答4点)
(2)史实:通过“丝绸之路”双方有间接的经贸和文化交流;班超曾派遣甘英出使大秦,到达波斯湾沿岸,开辟了通往西亚的路线,密切了与西亚的联系;2世纪罗马商人到达洛阳,此后不断东来与中国贸易;《后汉书》记载大秦王安敦遣使来汉。(任答3点)
(3)成就:编订《查士丁尼法典》,使罗马法成为系统、完整的法律体系;它与同时或稍后编纂的《法学汇纂》《法理概要》《新法典》,合称《罗马民法大全》
原因:连年的征服战争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陶醉于已有的辉煌成就,过于保守,缺乏改革创新;游牧民族的冲击和内部的矛盾;奥斯曼人入侵。(任答3点)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2世纪(罗马帝国)。原因:根据材料一“2世纪的演说家阿利斯提德对罗马城作为商品汇聚地的描绘是:所有的货物,所有现存的和曾经存在的东西,贸易、航海、农业、金属加工,任何曾经创造出来或者生长出来的东西,都在这里汇合”可知,帝国内不同地区经济联系加强以及贸易的发展;根据所学知识从经济、政治等方面可归纳为;奴隶制迅速发展;奴隶和平民的辛勤劳动;地中海变成罗马的内海,保持了长期的和平;罗马法律体系建立和完善;发达的交通条件。
【小问2详解】
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汉朝与罗马帝国)。史实:根据材料二“以金银为钱,银钱十当金钱一。与安息、天竺交市于海中,利有十倍。其人质直,市无二价。谷食常贱,国用富饶”可知:通过“丝绸之路”双方有间接的经贸和文化交流;根据材料二“至桓帝延熹九年,大秦王安敦遣使自日南徼外献象牙、犀角、玳瑁, 始乃一通焉”可知:《后汉书》记载大秦王安敦遣使来汉;根据所学知识可得出:2世纪罗马商人到达洛阳,此后不断东来与中国贸易;班超曾派遣甘英出使大秦,到达波斯湾沿岸,开辟了通往西亚的路线,密切了与西亚的联系。
【小问3详解】
本题是特点类、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拜占庭帝国。成就: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查士丁尼在位期间在法律上的伟大成就包括编订《查士丁尼法典》,使罗马法成为系统、完整的法律体系;它与同时或稍后编纂的《法学汇纂》《法理概要》《新法典》,合称《罗马民法大全》 。原因:根据材料三“公元6世纪,皇帝查士丁尼西征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加剧了帝国的危机”可知,连年的征服战争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根据材料三“拜占庭的作用是绝对保守的。命运注定它只是保守,而不是创新。它诞生在一个古老的国度,生活在过去的势力和荣誉的阴影之中,这种势力和荣誉正是它所试图维持和恢复的”可知,陶醉于已有的辉煌成就,过于保守,缺乏改革创新;根据材料三“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国王亲率大军和几百艘战舰,兵临君士坦丁堡城下,经过鏖战,君士坦丁堡陷落”可知,游牧民族的冲击和内部的矛盾;奥斯曼人入侵。
32. 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世界贸易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6世纪美洲金银的流入所引起的欧洲社会财富和阶级结构的变化, 最终给予了君主专制政体以致命的冲击。英国比其他西欧国家更早地迈出了决定性的一步。新兴阶级对早期斯图亚特王朝统治的反抗,是在“保护私有财产的动机”的推动下进行的。英国革命的胜利也为那些同受美洲金银冲击的西欧国家树立了一个成功的样本。
——据张燕宇、高程《美洲金银和西方世界的兴起》整理
(1)对比图1和图2, 指出15-19世纪世界贸易发生的变化。结合所学,分析推动这些变化的主要因素。
(2)根据材料二,概括“16世纪美洲金银的流入”对欧洲社会的影响。结合所学,指出在美国独立战争中宣告美国诞生的文献(须注明颁布时间)。
【答案】(1)变化:贸易的区域范围扩大;贸易的路线有了新的突破。原因: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工业革命。
(2)影响:引起欧洲的价格革命,冲击了君主专制政体,商业资产阶级实力上升,推动了西欧的资产阶级革命。
文件:1776年《独立宣言》。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是对比类、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5-19世纪(世界)。第一小问变化,根据材料一内容,对比图1和图2中的贸易区域和贸易路线,可知贸易的区域范围扩大;贸易的路线有了新的突破。第二小问原因,根据材料一时间“15-19世纪”和地图中贸易线路,可从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工业革命等方面分析。
【小问2详解】
本题是影响类、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世界)。第一小问影响,根据材料二“16世纪美洲金银的流入所引起的欧洲社会财富和阶级结构的变化,最终给予了君主专制政体以致命的冲击”可知,引起欧洲的价格革命,冲击了君主专制政体,商业资产阶级实力上升;根据材料二“新兴阶级对早期斯图亚特王朝统治的反抗,是在‘保护私有财产的动机’的推动下进行的。英国革命的胜利也为那些同受美洲金银冲击的西欧国家树立了一个成功的样本”可知,推动了西欧的资产阶级革命。第二小问文件: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美国独立战争中宣告美国诞生的文献是1776年《独立宣言》。
33. 20世纪上半叶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战中,军人死亡上1000万, 战争耗费近3600亿美元,无数城镇化为废墟。沙皇国、德意志帝国和奥匈帝国土崩瓦解,第一个社会主义共和国诞生。英、法在战争中消耗了大量财富,美国则从债务国一跃成为债权国,并取代英国成为世界金融剥削的中心。由于战争,列强在一定程度上放松了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控制。战后初期,相继爆发了中国的五四运动、埃及的独立运动等。战后,和平主义者反对一切战争,要求维持战后的世界和平。
——摘编自卢文璞《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世界现代历史进程的深远影响》
材料二 (第一次)战争结束后,战胜国召开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帝国主义的国际新秩序……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反法西斯同盟国的首脑相继在开罗、德黑兰、雅尔塔和波茨坦召开会议,缔结了一系列条约和协定,建立了以美、苏、英、中等战胜国为主导的战后国际秩序。
1945年10月24日成立的联合国,作为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体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政治秩序,其宗旨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加强国际合作,促进全球经济社会发展,联合国吸取了国联的教训。
——《中外历史纲要 (下) 》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并概括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写出两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国际新秩序的名称,并简述联合国在维护和平、制裁侵略方面“吸取国联的教训”的措施。
【答案】(1)性质:列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的帝国主义之战
影响: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灾难;削弱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力量;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受到挑战;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或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战后反对战争、要求和平的运动日益高涨。(任答4点)
(2)秩序:一战: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二战:雅尔塔体系措施:将制裁侵略的权力集中于安理会;实行“大国一致”原则
【解析】
【小问1详解】
性质: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世界)。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是列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的帝国主义之战。影响: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世界)。根据材料“一战中,军人死亡上1000万,战争耗费近3600亿美元,无数城镇化为废墟”可知,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灾难;根据材料“沙皇国、德意志帝国和奥匈帝国土崩瓦解”可知,削弱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力量;根据材料“英、法在战争中消耗了大量财富,美国则从债务国一跃成为债权国,并取代英国成为世界金融剥削的中心”可知,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受到挑战;根据材料“由于战争,列强在一定程度上放松了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控制。战后初期,相继爆发了中国的五四运动、埃及的独立运动等”可知,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或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根据材料“战后,和平主义者反对一切战争,要求维持战后的世界和平”可知,战后反对战争、要求和平的运动日益高涨。
【小问2详解】
秩序: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两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根据材料“(第一次)战争结束后,战胜国召开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帝国主义的国际新秩序”可知,一战: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根据材料“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反法西斯同盟国的首脑相继在开罗、德黑兰、雅尔塔和波茨坦召开会议,缔结了一系列条约和协定,建立了以美、苏、英、中等战胜国为主导的战后国际秩序”可知,二战:雅尔塔体系。措施: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二战后(世界)。根据材料“其宗旨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加强国际合作,促进全球经济社会发展,联合国吸取了国联的教训”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将制裁侵略的权力集中于安理会;实行“大国一致”原则。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浙江省台金七校联盟2023-2024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