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度下学期期中检测试卷 高二历史
(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本人的学校、班级、姓名、考试号填在答题卡上。
2.将每题的答案或解答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答题无效。
3. 考试结束,只交答题卡。
一、选择题共16题,每题3分,共48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 西周城邑的建置和规模有严格规制。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掀起筑城高潮,史载列国间夺城割邑,动辄数十;城邑结构布局也随之变革,齐国都城临淄在宫城外新建郭城;宫城地势高亢、格局方正,主体建筑遵循中轴对称形制,郭内则是工商业区和居民区,并无严格规制。这一变化说明( )
A. 礼制秩序完全崩坏 B. 城市功能发生异变
C 兼并战争异常激烈 D. 社会发展更具活力
2. 客家土楼是福建龙岩、漳州一带普遍存在的一种极具特色的“抵御性”城堡式集体建筑,在其庞大的建筑内,同一祖先的子孙形成了一个独立的社会,共存共荣。据此可知,客家土楼( )
A. 代表了传统建筑技术最高水平 B. 体现了御外凝内的宗法色彩
C. 反映了自然经济发展的普遍要求 D. 强化了对农村基层社会的管控
3. 1860年,巴黎人口不断增加,生活污水横流。法兰西第二帝国皇帝开启了一项庞大的巴黎市政改造工程:巴黎市区建立起60千米的宽敞明亮的新下水道,解决城市污水问题。巴黎同时建立长达26千米林荫大道,最宏伟的就是凯旋门景观,钢铁框架的歌剧院、大型商业百货公司、餐厅、咖啡馆、茶馆随处可见。这说明( )
A. 城市化与城市管理同步提升 B. 城市主要职能是经济功能
C. 经济发展促进城市治理改善 D. 工业革命导致了严重污染
4.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热销,中国的充电桩建设不断加快。下图所示为2015—2021年中国充电桩保有量状况。对此解读最合理的是,这一时期的中国( )
A. 低碳出行方式更趋便利 B. 传统汽车产销结构受阻
C. 民间资本主导交通发展 D. 能源紧缺影响经济发展
5. 唐代驿传制度有很大发展。在水陆交通要道上,大约每三十里设一驿,全国共有驿一千六百四十三所,其中陆驿一千二百九十七所,水驿二百六十所,水陆相兼驿八十六所。这说明了唐代驿传制度( )
A. 开启了中国最早的邮政制度 B. 促进了中外经济的交流
C. 便利了官吏往来和政策颁行 D. 加强了基层政治的治理
6. 如表为2020年中国四大区域高速铁路密度表。据表可知( )
范围 高速铁路里程 (公里) 面积(万平方公里) 高速铁路密度(公里/万平方公里)
东北 3712 79 47
东部 11543 92 125
中部 9966 103 97
西部 8589 688 12
A. 高铁建设与各地经济水平相关 B. 中国的路网规模引领全世界
C. 中国高铁建设领先于时代要求 D. 高铁建设推动了城市化进程
7. 1952年抗美援朝战争期间,第二届全国卫生会议召开。毛泽东题词号召:动员起来,讲究卫生,减少疾病,提高健康水平,粉碎敌人的细菌战争。大会把“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确立为新中国卫生工作四大方针之一。同年,中央防疫委员会成立,后更 名为中央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这阶段运动以除“四害”为中心,以卫生工作为抓手开展。这些举措旨在( )
A. 为人类提供有效预防疫病经验 B. 促进现代医疗体系的建立
C. 体现中国卫生事业的鲜明特色 D. 强化中国人民的卫生意识
8. 中世纪西欧的医师在医治病人时,首先根据脉搏和尿液,然后以肿胀、发烧、恶心、呕吐、头痛、脓液等症状为基础来进行诊断,此后,医生不仅要开出治疗方案,而且还必须根据进一步的症状以及外部(通常是气象和星象)状况或“体征”来制定预后。这套流程( )
A. 摆脱了宗教神学束缚 B. 表明西医治疗的效率较低
C. 体现了理性主义色彩 D. 促成医患之间关系的和谐
9. 西汉时期,淮南王刘安召集宾客撰写的《淮南子》一书,对《老子》极为推崇,还化用了《庄子》中的很多思想。同时,书中引用其他学派著作的地方达八百处之多。“虽以道为归,但杂采众家。”这一状况反映了当时( )
A. 道家思想受其他学派的冲击 B. 统治者适应社会现实调整政策
C. 黄老思想是当时社会主流 D. 思想发展具有一定的融合倾向
10. 下表所示为整理自某现代日本学者的关于古代中国对包含日本在内的东亚地区影响的描述。该学者的研究最能说明( )
中国对东亚世界(包括日本)的三度“支配” 主要载体
第一次 武力
第二次 儒教(儒家思想)
第三次 (隋唐)律令制度
A. 中华传统文化对东亚多元影响 B. 古代东亚各国间不存在经贸往来
C. 日本遣唐使偏重学习和弘扬儒学 D. 古代中国对周边国家的武力征服
11. 1884年,德国考古学家施里曼在《荷马史诗》所说的“大城墙的梯林斯”遗址发现了一座坚固雄伟的宫殿残迹,它的正厅、门廊、庭院和整个轮廓与《荷马史诗》描述的奥德修斯等人的王宫非常相似。据此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 文献资料的真伪必须经过考古证实 B. 《荷马史诗》的内容全部真实可信
C. 考古发掘可以与文献资料相互印证 D. 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实的唯一途径
12. 在土耳其人的威胁下,拜占庭帝国的许多学者和艺术家逃离巴尔干西迁。他们随身携带了许多手抄稿,其中许多希腊思想家和作家的著作是西欧人前所未闻的。这可以用来解释( )
A. 欧洲文化的起源 B. 拜占庭文明的先进
C. 文艺复兴的起因 D. 新航路开辟的根源
13. 公元前2000-前1000年左右,使用原始雅利安语的游牧民族迁徙到欧洲、印度等广大地区,猛烈冲击爱琴文明、两河流域文明和印度河流域的哈拉巴文明,并最终形成了创建第二代文明的希腊人、罗马人、波斯人、印度人等。材料说明( )
A. 民族迁徙推动文明发展 B. 冲突成为文明发展的最主要动力
C. 游牧民族文明较为先进 D. 游牧文明比农业文明更加有优势
14. 近日,英国皇家化学学会公布的调查报告指出,全英575名化学教授中仅有1名是非洲裔,而非洲裔占英国总人口的3%。在科研资助方面,获得资助的少数族裔研究人员占12% ,其中非洲裔仅占1%。非洲裔化学教授罗伯特·莫卡亚表示,自己在诺丁汉大学执教15年期间,所有研究经费申请均被政府主要科学资助机构拒绝。这表明( )
A. 冷战思维新形势下“僵而不死” B. 英国深受美国种族主义的影响
C. 英国仍然存在着种族主义歧视 D. 西方国家人权理论极具虚伪性
15. 莱布尼茨(1646~1716 ,德国哲学家、数学家)曾和在华传教士白晋维持了6年的通信联系,他们有关《易经》的讨论对莱布尼茨的数学研究很有帮助。他们发现,《易经》卦图和莱布尼茨的数学二进位十分相似,从而推动了莱布尼茨二进制算数的完善。这种现象表明当时( )
A. 东学西传推动了西方科技的发展 B. 中国传统科技发展领先于西方国家
C. 传教士占据文化交流的主导地位 D. 东方文化点燃了西方思想解放之路
16. 在汉语中,“茶”有不同的发音,随着茶叶海外贸易的扩展,茶字的不同发音也传入亚、非、欧等地。读《“茶”的两大发音系统在亚、非、欧三大洲分布示意图》如图,下列关于该图的解读,正确的是( )
A. 茶叶沿两大路线传播中均推动沿线国家文明的转型
B. 发音传播路线出现的时间早于tea发音传播路线
C. 同传播路线主要受传播对象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
D. “茶”字不同发音的传播主要由中国的对外政策决定
二、非选择题 本大题共4题,满分52分。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维多利亚时期(1837-1901年)的伦敦是最早出现近代贫民窟的城市之一。1851年, 作为英国首都的伦敦,是全国制造业中心与主要贸易港口,吸引着全英及欧洲其他地区的就 业人口。同时,圈地运动导致大量失去生产资料的农民被迫进城务工,他们的收入水平普遍 很低。当时英国市场经济并不稳定,许多工厂雇有大量的临时工与季节工。伦敦高昂的房租 和物价水平远超其他城市。政府中的自由主义者认为,经济活动中的自由竞争能解决所有问题,这导致政府更愿意将住房问题交给市场去处理。于是,大量非熟练工、临时工、季节工与失业群体只好搬进过度拥挤、卫生状况恶劣但租金相对较低的居民区生存,而这些居民区也随着人口密度的不断增长逐渐成了贫民窟。
材料二 新加坡是一个地狭人稠的城市国家。住房问题上,新加坡拥有保障性住房和商品房两大体系,其中,以“组屋”为代表的保障性住房始终占据主体地位,而商品房占比在20 世纪90年代一度降至不足1%。早在20世纪60年代,新加坡政府便大规模兴建公共住房。1966年颁布的《土地征用法令》规定,政府有权征用私人土地用于国家建设,这保证了大规模建设公共住房所需的土地。组屋售价由政府根据中低收入群体的承受能力而不是成本决定,建设组屋的亏损由财政补贴。政府还限制居民购买组屋次数,更不允许以投资为目的买房。
——摘编自郭伟伟《“居者有其屋”——独具特色的新加坡住房保障制度及启示》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影响19世纪伦敦贫民窟形成的历史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加坡“组屋”建设的特点。
(3)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近现代城市居住空间变化历程对你的启示。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2世纪末黄河夺淮入海以后,清江浦(今江苏淮安)成为黄、淮、运三河的交汇之处。明永乐年间,政府开凿清江浦河,使运河由此入淮,并修建船闸。当时由于北方运河水量不足,政府规定清江浦以北的运河只允许漕船通过,大量旅客必须在此进行“南船北马”交通方式的变更。明清时期许多重要机构驻扎在此。当时清江浦生产部门极其微弱,以商业和餐饮业为主,是典型的消费型城市。1853年南京被太平军占领,漕运为之断绝。19世纪70年代,轮船招商局承包了江南漕粮的运输后,采用新式轮船海运。1912年津浦铁路全线通车,清江浦的交通区位优势完全丧失。
——摘编自金兵、王卫平《论近代清江浦城市衰落的原因》
材料二 建国初期,美国中西部的产品极少运到纽约,主要是运费太贵,从布法罗经陆地运一吨重的货物到纽约要100美元。1825年伊利运河的开通突破了阿巴拉契亚山脉的阻隔,从而使纽约及东部工业区的经济辐射到中西部农业区,也催生了五大湖工业区的雏形。在1851年第一条贯穿阿巴拉契亚山脉的铁路建立之前的26年中,伊利运河一直是沟通美国东 西部经济贸易的唯一陆上经济动脉。纽约人口从1820年的12.37万增长到1860年的108万。1867年纽约州的商业贸易额与进出口总额达56亿美元,使纽约一跃成为美国的经济和金融 中心。伊利运河沿岸一些城市都发展成为经济多元化的工商业大都市,伊利运河被称为“城市之母”。
——摘编自许凯文《试析伊利运河对美国早期区域经济的影响》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江浦兴起与衰落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伊利运河对美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花押,指古代公文契约上的草书签名或代替签名的特定符号。宋代花押不仅体现在人民生活与贸易往来之间,还体现在朝廷公文上。宋末元初人周密在《癸辛杂识后集》中记载:“余近见先朝太祖、太宗时朝廷进呈文字,往往只押字而不书名”。北宋时,文人志士追求个性抒发、标新立异的生活方式,花押作为一种个性化与艺术化融合的产物应运而生。宋徽宗受当时文人墨客的影响,结合草书或者篆书以及古文等元素,形成“天下一人”的花押。
——摘编自华叶《“花押”谈趣》
材料二
图宋徽宗狂草作品《千字文》(部分,左侧为其花押)
从材料中提取信息,以“花押文化的作用”为题,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述。(要求:突出主题,持论有据,表达清晰)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世纪中叶,欧洲机械钟表通过商贸途径传入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明清时期,我国士人对机械钟表计时性能有所关注,这一定程度上是延续了我国古代以漏壶为核心的守时传统。机械钟表在明清时代主要局限于天学领域,清代钦天监则已多用机械钟表计时;装饰功能的“玩具”或许是清代机械钟表最常见的社会身份。明清钟表那些精致、复杂的自动显时功能是会让人心旷神怡、兴趣盎然的。礼品则是明清时期钟表另一个重要的社会功用,无论是在国际外交场合,还是君臣间的贡献、赏赐,乃至亲友间的馈赠,机械钟表都扮演着一个重要角色。晚清时代,伴随着西洋钟表的大量流入,西方式的hms(时、分、秒)制在中国进一步流传开来,与此同时,很多中国人开始放弃十二时辰制中的专名。到了19世纪后半叶,钟表在社会中层已达到了一定的普及率。
——摘编自任杰《中国近代时间计量探索》
材料二 我国早期国产表设计均仿自外国表,以瑞士表为主。1966年,天津手表厂设计研发出我国第一只摆脱仿制机芯手表——“东风牌”手表。这一时期民用表设计的装饰题材多取自体现民族特色,爱国爱党,反映人民当家作主以及向往新生活的内容,阳刚、健康、粗犷的工人、农民、战士形象主导了这一时期社会主流审美。至七十年代民用表的用户群开始迅速扩大,民用表已然成为大众化的日用工业品四大件之一。在短缺经济和计划体制的背景下,如何降低生产成本、如何延长使用寿命,以充实市场上民用表的数量供应,及降低用户民用表更新频率,成为该时期的民用表功能设计需要突破的首要问题。民用表初创期的积累为我国民族制表业在下一阶段的成功调整转型突破打下了坚实基础。
——摘编自黄舟子《建国以来国产民用表的设计发展研究》
(1)根据材料一,简述中国近代计时方面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机械钟表在近代不断涌入中国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国产民用表在初创时期的设计特点,并简析国家大力发展民用表的时代价值。2023-2024学年度下学期期中检测试卷 高二历史
(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本人的学校、班级、姓名、考试号填在答题卡上。
2.将每题的答案或解答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答题无效。
3. 考试结束,只交答题卡。
一、选择题共16题,每题3分,共48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 西周城邑的建置和规模有严格规制。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掀起筑城高潮,史载列国间夺城割邑,动辄数十;城邑结构布局也随之变革,齐国都城临淄在宫城外新建郭城;宫城地势高亢、格局方正,主体建筑遵循中轴对称形制,郭内则是工商业区和居民区,并无严格规制。这一变化说明( )
A. 礼制秩序完全崩坏 B. 城市功能发生异变
C. 兼并战争异常激烈 D. 社会发展更具活力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周时期的中国。材料反映的是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工商业的繁荣,人口增加且相对集中,带动了城市的繁荣与发展,所以社会发展更具活力,D项正确;宫城依然遵循一定的礼制,不能说礼制秩序完全崩溃,排除A项;城市功能依然是以政治、军事为主,没有发生异变,排除B项;城郭制的形成,与经济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不是兼并战争异常激烈,排除C项。故选D项。
2. 客家土楼是福建龙岩、漳州一带普遍存在的一种极具特色的“抵御性”城堡式集体建筑,在其庞大的建筑内,同一祖先的子孙形成了一个独立的社会,共存共荣。据此可知,客家土楼( )
A. 代表了传统建筑技术的最高水平 B. 体现了御外凝内的宗法色彩
C. 反映了自然经济发展的普遍要求 D. 强化了对农村基层社会的管控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材料可知,远迁而来的客家人为防御当地人袭扰和战争,选择了一种有利于维护族群安全和家族团聚的自卫式城堡建筑,每个宗族成员在一幢土楼里共存共荣,这体现了土楼御外凝内的宗法制色彩,B项正确;“最高水平”说法绝对,与事实不符,排除A项;客家土楼独具特色,是特定地域、特定历史环境下形成的,而非反映普遍要求,排除C项;客家土楼是客家人的居所,而非基层管控举措,排除D项。故选B项。
3. 1860年,巴黎人口不断增加,生活污水横流。法兰西第二帝国皇帝开启了一项庞大的巴黎市政改造工程:巴黎市区建立起60千米的宽敞明亮的新下水道,解决城市污水问题。巴黎同时建立长达26千米林荫大道,最宏伟的就是凯旋门景观,钢铁框架的歌剧院、大型商业百货公司、餐厅、咖啡馆、茶馆随处可见。这说明( )
A. 城市化与城市管理同步提升 B. 城市主要职能是经济功能
C. 经济发展促进城市治理改善 D. 工业革命导致了严重污染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选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近代法国。根据材料,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法国城市病出现,随后政府采取了一些措施加强了对城市的治理,因此说明经济发展促进城市治理的改善,C项正确;材料没涉及城市管理,排除A项;材料中看不出主要职能是经济功能,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针对工业革命引发的问题采取的措施,排除D项。故选C项。
4.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热销,中国的充电桩建设不断加快。下图所示为2015—2021年中国充电桩保有量状况。对此解读最合理的是,这一时期的中国( )
A. 低碳出行方式更趋便利 B. 传统汽车产销结构受阻
C. 民间资本主导交通发展 D. 能源紧缺影响经济发展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选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现代中国。根据材料,充电桩保有量持续快速增长,进一步推动新能源车的畅销,有利于民众的低碳出行,A项正确;B项和材料无关,排除B项;交通发展由国家掌握,排除C项;材料体现不出能源短缺,排除D项。故选A项。
5. 唐代驿传制度有很大发展。在水陆交通要道上,大约每三十里设一驿,全国共有驿一千六百四十三所,其中陆驿一千二百九十七所,水驿二百六十所,水陆相兼驿八十六所。这说明了唐代驿传制度( )
A. 开启了中国最早的邮政制度 B. 促进了中外经济的交流
C. 便利了官吏往来和政策颁行 D. 加强了基层政治的治理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选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唐朝。根据材料,唐朝在交通要道上设置了驿站,而驿站的设立是为了方便政府信息的传达和官吏的往来,C项正确;材料中看不出开启,排除A项;驿传制度是在国内,排除B项;材料和基层治理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6. 如表为2020年中国四大区域高速铁路密度表。据表可知( )
范围 高速铁路里程 (公里) 面积(万平方公里) 高速铁路密度(公里/万平方公里)
东北 3712 79 47
东部 11543 92 125
中部 9966 103 97
西部 8589 688 12
A. 高铁建设与各地经济水平相关 B. 中国的路网规模引领全世界
C. 中国高铁建设领先于时代要求 D. 高铁建设推动了城市化进程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20年(中国)。据本题材料表格信息可知,中国四大区域高速铁路中,东部地区经济发达,高铁密度大,西部地区经济相对发展慢,高铁密度小,说明高铁建设与各地经济水平相关,A项正确;材料并未与其他国家对比,无法说明中国的路网规模引领全世界,排除B项;材料对比了中国四大区域高速铁路密度的差异,主旨并非体现中国高铁建设引领时代要求,排除C项;材料只提到高铁的密度,并未涉及高铁对城市化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A项。
7. 1952年抗美援朝战争期间,第二届全国卫生会议召开。毛泽东题词号召:动员起来,讲究卫生,减少疾病,提高健康水平,粉碎敌人的细菌战争。大会把“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确立为新中国卫生工作四大方针之一。同年,中央防疫委员会成立,后更 名为中央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这阶段运动以除“四害”为中心,以卫生工作为抓手开展。这些举措旨在( )
A. 为人类提供有效预防疫病经验 B. 促进现代医疗体系的建立
C. 体现中国卫生事业的鲜明特色 D. 强化中国人民的卫生意识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型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时空是1952年的中国。根据材料“动员起来,讲究卫生,减少疾病,提高健康水平,粉碎敌人的细菌战争。”“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以除‘四害’为中心,以卫生工作为抓手开展”可知,新中国初期,为粉碎细菌战,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普遍开展了群众性卫生运动,改善了卫生状况,强化了全民的卫生意识,D项正确;材料信息与为人类提供有效预防疫病的经验无关,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现代医疗体系建立的相关信息,排除B项;“中国卫生事业的鲜明特色”并不是这些举措的目的,排除C项。故选D项。
8. 中世纪西欧的医师在医治病人时,首先根据脉搏和尿液,然后以肿胀、发烧、恶心、呕吐、头痛、脓液等症状为基础来进行诊断,此后,医生不仅要开出治疗方案,而且还必须根据进一步的症状以及外部(通常是气象和星象)状况或“体征”来制定预后。这套流程( )
A. 摆脱了宗教神学束缚 B. 表明西医治疗的效率较低
C. 体现了理性主义色彩 D. 促成医患之间关系的和谐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中世纪(西欧)。材料表明在中世纪的西欧,医师给病人治病时更多关注的是病人的脉搏和尿液,再就是病人表现的一些症状,神学的影响较小,这都能体现医师的思考判断能力,也就体现了理性主义色彩,C项正确;根据材料中的还必须根据气象和星象做判断,说明没有完全摆脱宗教神学的束缚,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西医治疗的效果和效率,排除B项;材料不涉及医患关系,更得不出医患关系和谐的结论,排除D项。故选C项。
9. 西汉时期,淮南王刘安召集宾客撰写的《淮南子》一书,对《老子》极为推崇,还化用了《庄子》中的很多思想。同时,书中引用其他学派著作的地方达八百处之多。“虽以道为归,但杂采众家。”这一状况反映了当时( )
A. 道家思想受其他学派的冲击 B. 统治者适应社会现实调整政策
C. 黄老思想是当时社会主流 D. 思想发展具有一定的融合倾向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汉时期(中国)。由材料可知,《淮南子》是淮南王刘安及其宾客共同撰写的,此书以当时的道家思想为主,揉合了儒家、法家、阴阳家等思想,且材料强调“杂采众家”,客观上反映了当时思想界学术发展具有一定的融合倾向,D项正确;据材料“对《老子》极为推崇”“化用了《庄子》中的很多思想”可知,此时道家的地位依旧稳固,并没有受到其他学派的冲击,排除A项;汉武帝时期才“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此时统治者并没有转变治国思想,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社会和官方的统治思想,排除C项。故选D项。
10. 下表所示为整理自某现代日本学者的关于古代中国对包含日本在内的东亚地区影响的描述。该学者的研究最能说明( )
中国对东亚世界(包括日本)的三度“支配” 主要载体
第一次 武力
第二次 儒教(儒家思想)
第三次 (隋唐)律令制度
A. 中华传统文化对东亚的多元影响 B. 古代东亚各国间不存在经贸往来
C. 日本遣唐使偏重学习和弘扬儒学 D. 古代中国对周边国家的武力征服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材料“关于古代中国对包含日本在内的东亚地区影响的描述”及所学知识可知,中国传统文化对周边地区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A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古代东亚各国间是存在一定的经贸往来的,排除B项;材料没有对比,所以我们无法得出日本遣唐使偏重学习和弘扬儒学的结论,排除C项;根据材料可知,古代中国对周边国家除了武力征服,还有思想上和律令制度上的征服,排除D项。故选A项。
11. 1884年,德国考古学家施里曼在《荷马史诗》所说的“大城墙的梯林斯”遗址发现了一座坚固雄伟的宫殿残迹,它的正厅、门廊、庭院和整个轮廓与《荷马史诗》描述的奥德修斯等人的王宫非常相似。据此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 文献资料的真伪必须经过考古证实 B. 《荷马史诗》的内容全部真实可信
C. 考古发掘可以与文献资料相互印证 D. 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实的唯一途径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希腊)。据材料“德国考古学家施里曼在《荷马史诗》所说的‘大城墙的梯林斯’遗址发现了一座坚固雄伟的宫殿残迹,它的正厅、门廊、庭院和整个轮廓与《荷马史诗》描述的奥德修斯等人的王宫非常相似”及所学史料实证知识可知,德国考古学家的考古发现与《荷马史诗》的文献记载形成了一种印证,C项正确;据所学知识可知,文献史料的真伪也可以通过不同文献史料之间的对比进行印证,排除A项;材料只涉及《荷马史诗》的一个记载,不能说明其记载全部可信,排除B项;文献史料也是了解史实的途径,考古发现并非唯一途径,排除D项。故选C项。
12. 在土耳其人的威胁下,拜占庭帝国的许多学者和艺术家逃离巴尔干西迁。他们随身携带了许多手抄稿,其中许多希腊思想家和作家的著作是西欧人前所未闻的。这可以用来解释( )
A. 欧洲文化的起源 B. 拜占庭文明的先进
C. 文艺复兴的起因 D. 新航路开辟的根源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选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中世纪欧洲。许多希腊思想家和作家的著作传入欧洲,有利于推动欧洲的思想解放,可以用来解释文艺复兴的起因,C项正确;欧洲文化起源和材料无关,排除A项;材料中看不出拜占庭文明的先进,排除B项;新航路开辟的根源是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排除D项。故选C项。
13. 公元前2000-前1000年左右,使用原始雅利安语的游牧民族迁徙到欧洲、印度等广大地区,猛烈冲击爱琴文明、两河流域文明和印度河流域的哈拉巴文明,并最终形成了创建第二代文明的希腊人、罗马人、波斯人、印度人等。材料说明( )
A. 民族迁徙推动文明发展 B. 冲突成为文明发展的最主要动力
C. 游牧民族文明较为先进 D. 游牧文明比农业文明更加有优势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公元前2000-前1000年左右世界。据材料,使用原始雅利安语的游牧民族迁徙,冲击爱琴文明、两河流域文明和印度河流域的哈拉巴文明,对古典时期的希腊文明、古罗马文明、波斯帝国等文明的兴起产生了重要影响,反映民族迁徙推动文明发展,A项正确;冲突影响文明发展,但不是文明发展的最主要动力,排除B项;游牧民族文明通常总体上落后于同时期同地域的农耕文明,游牧文明没有比农业文明更加有优势,排除C、D项。故选A项。
14. 近日,英国皇家化学学会公布的调查报告指出,全英575名化学教授中仅有1名是非洲裔,而非洲裔占英国总人口的3%。在科研资助方面,获得资助的少数族裔研究人员占12% ,其中非洲裔仅占1%。非洲裔化学教授罗伯特·莫卡亚表示,自己在诺丁汉大学执教15年期间,所有研究经费申请均被政府主要科学资助机构拒绝。这表明( )
A. 冷战思维新形势下“僵而不死” B. 英国深受美国种族主义的影响
C. 英国仍然存在着种族主义歧视 D. 西方国家人权理论极具虚伪性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英国)。根据材料可知,英国高校中少数族裔的人数占比远远小于白人,非洲裔尤为突出,且高校非洲裔教授科研经费申请受阻,由此可以看出,英国仍然存在比较明显的种族歧视,C项正确;冷战思维主要表现为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上对峙,“非洲裔”“亚洲裔”“白人”则表现为种族、肤色差异,排除A项;英国同美国一样,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种族歧视,尽管伴随社会经济发展文明进步,有所缓解,但仍然存在,因此“英国深受美国种族主义的影响”的表述错误,排除B项;材料主旨为种族问题,“人权理论”范围过大,排除D项。故选C项。
15. 莱布尼茨(1646~1716 ,德国哲学家、数学家)曾和在华传教士白晋维持了6年的通信联系,他们有关《易经》的讨论对莱布尼茨的数学研究很有帮助。他们发现,《易经》卦图和莱布尼茨的数学二进位十分相似,从而推动了莱布尼茨二进制算数的完善。这种现象表明当时( )
A. 东学西传推动了西方科技的发展 B. 中国传统科技发展领先于西方国家
C. 传教士占据文化交流的主导地位 D. 东方文化点燃了西方思想解放之路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近代(世界)。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易经》促进了西方数学的发展,这表明当时东学西传对西方科技发展的影响,A项正确;根据材料“《易经》卦图和莱布尼茨的数学二进位十分相似,从而推动了莱布尼茨二进制算数的完善。”只能看出中国传统科技与西方某些方面的相似性,无法产生比较是否先进,排除B项;根据材料“莱布尼茨(1646~1716 ,德国哲学家、数学家)曾和在华传教士白晋维持了6年的通信联系,他们有关《易经》的讨论对莱布尼茨的数学研究很有帮助。”仅能得出传教士在文化交流中发挥着一定的作用,但无法得出是否占主导地位,排除C项;近代西方的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文艺复兴,这与中国文化《易经》的传播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16. 在汉语中,“茶”有不同的发音,随着茶叶海外贸易的扩展,茶字的不同发音也传入亚、非、欧等地。读《“茶”的两大发音系统在亚、非、欧三大洲分布示意图》如图,下列关于该图的解读,正确的是( )
A. 茶叶沿两大路线传播中均推动沿线国家文明转型
B. 发音传播路线出现的时间早于tea发音传播路线
C. 同传播路线主要受传播对象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
D. “茶”字不同发音的传播主要由中国的对外政策决定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近代世界。据材料及所学可知,“cha发音”是沿海上丝绸之路传播的,而“tea发音”是沿着新航路开辟后的海上交通线传播的,因此cha发音传播路线出现的时间早于tea发音传播路线,B项正确;材料中“cha发音”传播中并未促使所有国家文明转型,排除A项;传播路线的差异与传播对象经济发展水平无必然关系,与谁是路线的主要主导者有关,排除C项;“茶”字不同发音的传播不是由中国对外政策决定的,排除D项。故选B项。
二、非选择题 本大题共4题,满分52分。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维多利亚时期(1837-1901年)的伦敦是最早出现近代贫民窟的城市之一。1851年, 作为英国首都的伦敦,是全国制造业中心与主要贸易港口,吸引着全英及欧洲其他地区的就 业人口。同时,圈地运动导致大量失去生产资料的农民被迫进城务工,他们的收入水平普遍 很低。当时英国市场经济并不稳定,许多工厂雇有大量的临时工与季节工。伦敦高昂的房租 和物价水平远超其他城市。政府中的自由主义者认为,经济活动中的自由竞争能解决所有问题,这导致政府更愿意将住房问题交给市场去处理。于是,大量非熟练工、临时工、季节工与失业群体只好搬进过度拥挤、卫生状况恶劣但租金相对较低的居民区生存,而这些居民区也随着人口密度的不断增长逐渐成了贫民窟。
材料二 新加坡是一个地狭人稠的城市国家。住房问题上,新加坡拥有保障性住房和商品房两大体系,其中,以“组屋”为代表的保障性住房始终占据主体地位,而商品房占比在20 世纪90年代一度降至不足1%。早在20世纪60年代,新加坡政府便大规模兴建公共住房。1966年颁布的《土地征用法令》规定,政府有权征用私人土地用于国家建设,这保证了大规模建设公共住房所需的土地。组屋售价由政府根据中低收入群体的承受能力而不是成本决定,建设组屋的亏损由财政补贴。政府还限制居民购买组屋次数,更不允许以投资为目的买房。
——摘编自郭伟伟《“居者有其屋”——独具特色的新加坡住房保障制度及启示》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影响19世纪伦敦贫民窟形成的历史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加坡“组屋”建设的特点。
(3)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近现代城市居住空间变化历程对你的启示。
【答案】(1)历史因素:工业革命促使伦敦工商业发达,吸引大量就业人口,人口密度大;圈地运动导致大量农民进城务工,工人工作不稳定、工资低,伦敦住房租金价格高;政府主张自由主义,不解决住房问题。
(2)特点:属于保障性住房,占据住房的主体地位;政府主导;售价相对较低;建设目的是满足居住而非投资。
(3) 启示:城市居住空间变化受经济发展的影响;关注民生,建立健全住房保障制度。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9世纪(英国)。根据材料一“1851年,英国成为首个城镇化率突破50%的国家,作为英国首都的伦敦,是全国制造业中心与主要贸易港口,吸引着全英及欧洲其他地区的就业人口”并结合所学可得出,工业革命促使伦敦工商业发达,吸引大量就业人口,人口密度大;根据材料一“同时,圈地运动导致大量失去生产资料的农民被迫进城务工,他们的收入水平普遍很低。当时英国市场经济并不稳定,许多工厂雇有大量的临时工与季节工。伦敦高昂的房租和物价水平远超其他城市,1850-1880年,伦敦市中心普通住房的租金价格几乎翻了一番”可得出,圈地运动导致大量农民进城务工,工人工作不稳定、工资低,伦敦住房租金价格高;根据材料一“政府中的自由主义者认为,经济活动中的自由竞争能解决所有问题,这导致政府更愿意将住房问题交给市场去处理”可得出,政府主张自由主义,不解决住房问题。
【小问2详解】
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现代(新加坡)。根据材料二“其中,以‘组屋’为代表的保障性住房始终占据主体地位,而商品房占比在20世纪90年代一度降至不足1%”可得出,属于保障性住房,占据住房的主体地位;根据材料二“早在20世纪60年代,新加坡政府便大规模兴建公共住房”可得出,政府主导;根据材料二“组屋售价由政府根据中低收入群体的承受能力而不是成本决定,建设组屋的亏损由财政补贴”可得出,售价相对较低;根据材料二“政府还限制居民购买组屋次数,更不允许以投资为目的买房”可得出,建设目的是满足居住而非投资。
【小问3详解】
本题是认识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现代(世界)。根据材料一“1851年,英国成为首个城镇化率突破50%的国家,作为英国首都的伦敦,是全国制造业中心与主要贸易港口,吸引着全英及欧洲其他地区的就业人口”并结合所学可得出,城市居住空间变化受经济发展的影响;根据材料二“1994年,政府还推出住房特别援助计划,以各种形式向国民提供住房补贴,使组屋价格始终保持在普通居民能够承受的范围内”并结合所学可得出,关注民生,建立健全住房保障制度。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2世纪末黄河夺淮入海以后,清江浦(今江苏淮安)成为黄、淮、运三河的交汇之处。明永乐年间,政府开凿清江浦河,使运河由此入淮,并修建船闸。当时由于北方运河水量不足,政府规定清江浦以北的运河只允许漕船通过,大量旅客必须在此进行“南船北马”交通方式的变更。明清时期许多重要机构驻扎在此。当时清江浦生产部门极其微弱,以商业和餐饮业为主,是典型的消费型城市。1853年南京被太平军占领,漕运为之断绝。19世纪70年代,轮船招商局承包了江南漕粮的运输后,采用新式轮船海运。1912年津浦铁路全线通车,清江浦的交通区位优势完全丧失。
——摘编自金兵、王卫平《论近代清江浦城市衰落的原因》
材料二 建国初期,美国中西部的产品极少运到纽约,主要是运费太贵,从布法罗经陆地运一吨重的货物到纽约要100美元。1825年伊利运河的开通突破了阿巴拉契亚山脉的阻隔,从而使纽约及东部工业区的经济辐射到中西部农业区,也催生了五大湖工业区的雏形。在1851年第一条贯穿阿巴拉契亚山脉的铁路建立之前的26年中,伊利运河一直是沟通美国东 西部经济贸易的唯一陆上经济动脉。纽约人口从1820年的12.37万增长到1860年的108万。1867年纽约州的商业贸易额与进出口总额达56亿美元,使纽约一跃成为美国的经济和金融 中心。伊利运河沿岸一些城市都发展成为经济多元化的工商业大都市,伊利运河被称为“城市之母”。
——摘编自许凯文《试析伊利运河对美国早期区域经济的影响》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江浦兴起与衰落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伊利运河对美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答案】(1)兴起:清江浦成为三河交汇处,地理位置重要;漕运的发展;商业的发展。衰落:太平天国运动的打击;新式轮船海运的兴起;津浦铁路的通车。
(2)加强了国内各地经济联系;催生了新的工业区;推动纽约人口的增长和城市的发展;推动运河沿岸城市的发展。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是原因类材料分析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兴起原因,根据材料“清江浦(今江苏淮安)成为黄、淮、运三河的交汇之处”得出清江浦成为三河的交汇处,地理位置重要。根据材料“政府规定清江浦以北的运河只允许漕船通过,大量旅客必须在此进行“南船北马”交通方式的变更”得出漕运的发展。根据材料“以商业和餐饮业为主,是典型的消费型城市”得出商业的发展。衰落的原因,根据材料“1853年南京被太平军占领,漕运为之断绝”得出太平天国运动的打击。根据材料“轮船招商局承包了江南漕粮的运输后,采用新式轮船海运”得出新式轮船海运的兴起。根据材料“1912年津浦铁路全线通车,清江浦的交通区位优势完全丧失”得出津浦铁路的通车。
【小问2详解】
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近代美国。根据材料“从而使纽约及东部工业区的经济辐射到中西部农业区,也催生了五大湖工业区的雏形”得出加强了国内各地的经济联系;催生了新的工业区。根据材料“纽约人口从1820年的12.37万增长到1860年的108万。1867年纽约州的商业贸易额与进出口总额达56亿美元,使纽约一跃成为美国的经济和金融中心”得出推动纽约人口的增长和城市的发展。根据材料“伊利运河沿岸一些城市都发展成为经济多元化的工商业大都市”得出推动运河沿岸城市的发展。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花押,指古代公文契约上的草书签名或代替签名的特定符号。宋代花押不仅体现在人民生活与贸易往来之间,还体现在朝廷公文上。宋末元初人周密在《癸辛杂识后集》中记载:“余近见先朝太祖、太宗时朝廷进呈文字,往往只押字而不书名”。北宋时,文人志士追求个性抒发、标新立异的生活方式,花押作为一种个性化与艺术化融合的产物应运而生。宋徽宗受当时文人墨客的影响,结合草书或者篆书以及古文等元素,形成“天下一人”的花押。
——摘编自华叶《“花押”谈趣》
材料二
图宋徽宗狂草作品《千字文》(部分,左侧为其花押)
从材料中提取信息,以“花押文化的作用”为题,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述。(要求:突出主题,持论有据,表达清晰)
【答案】阐述:花押指古代公文契约上的草书签名或代替签名的特定符号。宋代花押不仅体现在人民生活与贸易往来之间,还体现在朝廷公文上,这可以印证古代商贸交易活动,同时挖掘中华传统契约文化(社会属性)。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花押作为一种个性化与艺术化融合的产物应运而生,备受文人志士追求,尤以宋徽宗的《千字文》为代表。此时的花押承载艺术文化成就,增添书法艺术审美情趣,彰显文人个性风格。除此之外,花押在宋史研究方面的功能突出,它丰富了宋史研究的史料类型,可以与宋代的文献史料和实物史料相互佐证等等。总之,花押文化有着突出的艺术价值和史料价值。
【解析】
【详解】本题是论述题之历史事物阐释题,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题意要求,以“花押文化的作用”为题,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述。根据材料“花押,指古代公文契约上的草书签名或代替签名的特定符号。宋代花押不仅体现在人民生活与贸易往来之间,还体现在朝廷公文上”可知,花押印证古代商贸交易活动,同时挖掘中华传统契约文化(社会属性)。根据材料“北宋时,文人志士追求个性抒发、标新立异的生活方式,花押作为一种个性化与艺术化融合的产物应运而生。宋徽宗受当时文人墨客的影响,结合草书或者篆书以及古文等元素,形成‘天下一人’的花押”可知,花押承载艺术文化成就,增添书法艺术审美情趣,彰显文人个性风格。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花押在宋史研究方面的功能突出,它丰富了宋史研究的史料类型,可以与宋代的文献史料和实物史料相互佐证等等。最后,概括总结即可。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世纪中叶,欧洲机械钟表通过商贸途径传入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明清时期,我国士人对机械钟表计时性能有所关注,这一定程度上是延续了我国古代以漏壶为核心的守时传统。机械钟表在明清时代主要局限于天学领域,清代钦天监则已多用机械钟表计时;装饰功能的“玩具”或许是清代机械钟表最常见的社会身份。明清钟表那些精致、复杂的自动显时功能是会让人心旷神怡、兴趣盎然的。礼品则是明清时期钟表另一个重要的社会功用,无论是在国际外交场合,还是君臣间的贡献、赏赐,乃至亲友间的馈赠,机械钟表都扮演着一个重要角色。晚清时代,伴随着西洋钟表的大量流入,西方式的hms(时、分、秒)制在中国进一步流传开来,与此同时,很多中国人开始放弃十二时辰制中的专名。到了19世纪后半叶,钟表在社会中层已达到了一定的普及率。
——摘编自任杰《中国近代时间计量探索》
材料二 我国早期国产表设计均仿自外国表,以瑞士表为主。1966年,天津手表厂设计研发出我国第一只摆脱仿制机芯手表——“东风牌”手表。这一时期民用表设计的装饰题材多取自体现民族特色,爱国爱党,反映人民当家作主以及向往新生活的内容,阳刚、健康、粗犷的工人、农民、战士形象主导了这一时期社会主流审美。至七十年代民用表的用户群开始迅速扩大,民用表已然成为大众化的日用工业品四大件之一。在短缺经济和计划体制的背景下,如何降低生产成本、如何延长使用寿命,以充实市场上民用表的数量供应,及降低用户民用表更新频率,成为该时期的民用表功能设计需要突破的首要问题。民用表初创期的积累为我国民族制表业在下一阶段的成功调整转型突破打下了坚实基础。
——摘编自黄舟子《建国以来国产民用表的设计发展研究》
(1)根据材料一,简述中国近代计时方面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机械钟表在近代不断涌入中国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国产民用表在初创时期的设计特点,并简析国家大力发展民用表的时代价值。
【答案】(1)变化:从漏壶计时到钟表计时;从十二时辰制到hms的时间观念(从十二时辰称呼到24小时称呼)。
原因:西学东渐;深受统治阶层的推崇;工艺的精湛;社会交往的需要;工业革命的影响。
(2)特点:从仿制到自主研发(走自力更生道路)体现时代特色;大众化;致用务实(经济耐用)简洁质朴;讲求数量生产(降本增效)满足基本读时需求(功能单一)。
价值:满足人民生产生活需求;振奋民族精神;引导社会主义的主流审美;为钟表行业的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是对比类、背景类材料分析题,主要时空是近代中国。第一小问,关于中国近代计时方面的变化,由材料“明清时期,我国士人对机械钟表计时性能有所关注,这一定程度上是延续了我国古代以漏壶为核心的守时传统。”可知,明清时期,我国虽然对机械钟表有所关注,但是主要计时器是漏壶;由材料“到了19世纪后半叶,钟表在社会中层已达到了一定的普及率。”可知,近代中国钟表计时器已经达到一定的普及率,因此,中国近代计时方面的变化之一是从漏壶计时到钟表计时;由材料“晚清时代,伴随着西洋钟表的大量流入,西方式的hms(时、分、秒)制在中国进一步流传开来,与此同时,很多中国人开始放弃十二时辰制中的专名。”可知,近代中国计时方面的变化之一是从十二时辰制到hms的时间观念。
第二小问,关于机械钟表在近代不断涌入中国的原因,据所学可知,机械钟表是西方人发明的,在近代机械钟表不断涌入中国,它是西学东渐的产物,同时近代中国统治者对西方钟表比较喜爱,西方钟表因工艺精湛而让国人心旷神怡,近代社交场所,钟表是必不可少的,工业革命时期,人们时间观念增强,机械钟表则是这一时期人们守时的体现。
小问2详解】
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主要时空是现代中国。第一小问,关于中国国产民用表在初创时期的设计特点,由材料“我国早期国产表设计均仿自外国表,以瑞士表为主。1966年,天津手表厂设计研发出我国第一只摆脱仿制机芯手表——“东风牌”手表。”可知,我国国产民用表在初创时期的设计特点之一是从仿制到自主研发(走自力更生道路);由材料“这一时期民用表设计的装饰题材多取自体现民族特色,爱国爱党,反映人民当家作主以及向往新生活的内容,阳刚、健康、粗犷的工人、农民、战士形象主导了这一时期社会主流审美”可知,我国国产民用表在初创时期的设计特点之一是体现时代特色;由材料“民用表已然成为大众化的日用工业品四大件之一”可知,大众化;由材料“如何降低生产成本、如何延长使用寿命,以充实市场上民用表的数量供应,及降低用户民用表更新频率,成为该时期的民用表功能设计需要突破的首要问题”可知,致用务实,(经济耐用)简洁质朴;讲求数量生产(降本增效)满足基本读时需求(功能单一)。
第二小问,关于国家大力发展民用表的时代价值,由材料“民用表初创期的积累为我国民族制表业在下一阶段的成功调整转型突破打下了坚实基础。”可知,国家大力发展民用表为钟表行业的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由材料“这一时期民用表设计的装饰题材.......主导了这一时期社会主流审美。”可知,引导社会主义的主流审美;据所学可知,国家大力发展民用表业目的是为了打破国际上钟表业巨头对钟表的垄断,随着国家钟表业的发展,振奋民族精神;人民生产生活需求也是国家大力发展民用表的重要原因。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2023-2024高二下学期期中检测历史试题 (原卷版+解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