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中学2023-2024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北仑中学2023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全年级+外高班使用)
一、选择题Ⅰ(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 古印度的某宗教宣传“当他们分割普鲁沙时,……其口为婆罗门,由其双臂造成罗惹尼耶(刹帝利),其双腿变成吠舍,从其双脚生出首陀罗。”这一宗教是
A. 印度教 B. 佛教 C. 伊斯兰教 D. 婆罗门教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当他们分割普鲁沙时,……其口为婆罗门,由其双臂造成罗惹尼耶(刹帝利),其双腿变成吠舍,从其双脚生出首陀罗”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宗教是婆罗门教,D项正确;印度教是崇拜三向神、直接宣扬世袭等级制度、坚定相信轮回转世,把种姓制度作为核心教义,要求教徒严格遵守种姓制度,排除A项;佛教的主要教义有四谛、缘起、五蕴以及无常、无我等。公历纪元前后,大乘佛教兴起,陆续出现一批阐发大乘思想的经典,在理论上发挥了空、中道、实相、六度的学说,对教义有所发展。其中主要的有无住涅槃、缘起性空和唯识说,排除B项;伊斯兰教兴起于阿拉伯半岛,排除C项。故选D项。
2. 2世纪的演说家阿利斯提德对某帝国一商品汇聚地的描绘是:“所有的货物,所有现存的和曾经存在的东西,贸易、航海、农业、金属加工,任何曾经创造出来或者生长出来的东西,都在这里汇合。这里看不到的东西,肯定不存在于这个世界上。”该帝国是
A. 赫梯帝国 B. 亚述帝国 C. 波斯帝国 D. 罗马帝国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2世纪”、“所有的货物,所有现存的和曾经存在的东西,贸易、航海、农业、金属加工,任何曾经创造出来或者生长出来的东西,都在这里汇合”等信息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当时能够汇聚各地商品的应该是罗马帝国的首都罗马,D项正确;赫梯帝国、亚述帝国以及波斯帝国与材料中的描述不符,排除A、B、C项。故选D项。
3. 在世界历史上,5—15世纪一般被称为“中古时期”。这一时期西欧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包括( )
①封君封臣制 ②庄园与农奴制 ③教会地位显赫 ④王权至高无上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时空是:5—15世纪(欧洲)。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以土地分封为基础形成了金字塔式的封君封臣制。以封建主为核心的庄园经济占主导地位,土地是当时最重要的财富;封建主将土地以份地的方式分给农民,把他们世代束缚在土地上。这些农民为获得份地的使用权,受到封建主的各种剥削和奴役,成为依附于封建领主的农奴。基督教会在西欧封建社会占有统治地位。教会占有大量的地产,是欧洲最大的封建土地所有者。教会还长期垄断西欧封建社会的文化与教育,对人民进行精神统治,是西欧封建社会的精神支柱。①②③正确,A项正确;在西欧封建社会中,教权和王权时而斗争,时而勾结,教权有时凌驾于王权之上,王权并非至高无上,④错误,排除BCD项。故选A项。
4. 9世纪初,阿拉伯帝国的哈里发鼓励并组织对希腊古典哲学的大规模翻译活动。柏拉图、托勒密、盖伦、希波克拉底等大批希腊人、印度人和波斯人的哲学、科学和医学名著的译本经整理、注释之后,相继问世。可见,阿拉伯帝国(  )
A. 推动了西方人文精神的复兴 B. 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
C. 积极吸收被征服地区的文化 D. 奉行较为开明的文化政策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阿拉伯帝国作为穆斯林国家,政府组织学者翻译希腊古典哲学、科学和医学,成就显著,这说明当时的阿拉伯帝国实行较为开明的文化政策,D项正确;西方人文精神的复兴是在意大利,排除A项;桥梁作用主要在沟通东西方交流方面,与题干内容不符,排除B项;材料反映了阿拉伯帝国奉行较为开明的文化政策,C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项。故选D项。
5. 12世纪末,日本进入幕府统治时期。下列选项中准确描述幕府统治特点的是( )
A. 天皇为首的朝廷掌握国家实权 B. 幕府是名义上的最高国家政权机关
C. 模仿隋唐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 D. 采用庄园制和武士集团的统治形式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日本进入幕府统治时期,天皇是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幕府掌握着国家实权,中央集权遭到严重破坏,采用庄园制和武士集团的统治形式。由此可知,D项正确,排除AB项;C项与大化改新有关,排除。故选D项。
6. 中世纪后期,意大利人和阿拉伯人垄断香料贸易引起了一些欧洲人极大的不满。他们热切地寻找能直接抵达东方的途径,以分享这笔厚利。由此可见,地理大发现的现实原因是
A. 西欧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B. 欧洲对东方商品的渴求
C. 垄断贸易引发激烈的商业竞争 D. 奥斯曼帝国隔断东西方主要商路
【答案】C
【解析】
【详解】据题意可知,由于意大利人和阿拉伯人垄断香料贸易导致一些欧洲人的不满,所以他们热切寻找抵达东方的途径,由此可知地理大发现的现实原因是由于垄断贸易引发的商业竞争,故选C;材料主要体现了垄断贸易导致的商业竞争,没有体现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奥斯曼帝国对东西方主要商路的隔断,排除AD;材料主要是体现了商业竞争,而非对东方商品的渴求,排除B。
7. 下图是16世纪西欧人绘制的马铃薯图和番茄植株图。这些物种在16世纪之前,并不为欧洲人所知晓。之所以西欧会出现下图,主要是由于( )
马铃薯图
A. 原产美洲的物种传入欧洲 B. 欧洲农作物栽培技术进步
C. 欧洲的印刷技术水平提高 D. 跨太平洋贸易的不断发展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西欧)。根据材料可知,欧洲人绘制美洲作物的植株,说明原产美洲的物种经过新航路开辟后传入欧洲,A项正确;绘制植株图不能反映出农业栽培技术,排除B项;材内容与印刷术无关,排除C项;材料内容不属于太平洋贸易范畴,排除D项。故选A项。
8. 1531年,最早的一家商品交易所在安特卫普开业,此后阿姆斯特丹出现了粮食交易所,伦敦办起了综合交易所。1609年,荷兰建立阿姆斯特丹银行和世界上第一个股票交易所。这些现象主要反映了( )
A.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欧洲普遍建立 B. 资本主义经营方式的重大变化
C. 价格革命对欧洲封建经济制度的冲击 D.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基本形成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6—17世纪(欧洲)。由材料“阿姆斯特丹出现了粮食交易所,伦敦办起了综合交易所”、“世界上第一个股票交易所”可知,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出现了商业革命,促商业经营方式的转变,B项正确;“普遍”表述过于绝对,排除A项;材料中是商业革命的体现,排除C项;第一次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基本形成,排除D项。故选B项。
9. 德国拥有人类文明史上众多灿若星辰的思想家、科学家和艺术家。结合所学判断下表所述的相应成就,正确的是
领域 成就
A 古典艺术 拉斐尔运用高超的艺术表现手法,描绘现世生活,展现人物内心世界
B 宗教改革 马丁·路德写成的《九十五条论纲》引发了宗教改革
C 科学理论 哥白尼提出“日心说”,建立起一种新的宇宙观
D 思想文化 康德是启蒙思想的开创者,主张三权分立
A. A B. B C. C D. D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马丁·路德写成的《九十五条论纲》引发了宗教改革,B项正确;拉斐尔描绘的是宗教题材,排除A项;“日心说”的观点是由局限性的,其成就属于天文学,排除C项;孟德斯鸠主张三权分立,排除D项。故选B项。
10. 美国总统拜登刚上台时推行了新移民法令,要求100天之内暂停驱逐非法进入美国境内的移民,结果遭到了得克萨斯州的反对,不但有人要起诉拜登,而且得克萨斯州一度要举行独立公投以脱离美国的统治。材料主要反映了
A. 美国总统的政策不得人心 B. 拜登的做法违背了宪法的规定
C. 美国三权分立的体制特点 D. 美国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体制
【答案】D
【解析】
【详解】地方政府不赞成中央政府的法令,“得克萨斯州一度要举行独立公投以脱离美国的统治”,这体现了联邦体制下地方自治和中央集权的特点,D项正确;并非所有的地方州都反对该政策,排除A项;材料没有提及联邦法院对于这一法令的态度,因此不能证明这一法令违背了宪法,排除B项;三权分立是中央机构的关系,而非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排除C项。故选D项。
11. 如表是1761—1831年英国粮食进口数量的变化。根据表格可知英国
年份 粮食总产量(指数) 粮食净进口(指数)
1761 124 -4
1781 136 0
1801 159 5
1831 226 12
A. 农业生产逐渐萎缩 B. 工业生产逐步扩大
C. 轻工业占主导地位 D. 世界工厂地位丧失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根据材料“1761—1831年英国粮食进口数量的变化”表的内容,可知,1761—1831年英国粮食进口数量逐渐增加。结合所学可知,当时正值英国工业革命时期,工业生产逐步扩大加大了对粮食的需求,B项正确;材料无法反映英国农业生产逐渐萎缩,排除A项;材料无法体现“轻工业占主导地位”,排除C项;“世界工厂地位丧失”与史实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点睛】
12. 马克思和恩格斯经过长期的理论探索和革命实践,创立了马克思主义,为国际工人运动指明了正确方向。下列工人运动按时间正确排列是
①英国宪章运动②“共产主义者同盟”成立③巴黎公社建立④第一国际成立
A. ①②③④ B. ②①④③ C. ①②④③ D. ②④③①
【答案】C
【解析】
【详解】宪章运动是1836—1848年英国工人们为得到自己应有的权利而掀起的工人运动,这次运动有一个政治纲领——《人民宪章》 ,因此得名为宪章运动;共产主义者同盟,1847年6月在伦敦成立,是第一个以科学社会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国际无产阶级的政党;1871年巴黎公社建立;1864年第一国际成立。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正确排序为①②④③,C项正确,排除A、B、D项。故选C项。
13. 下表选项中,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是
史实 结论
A 美西战争 重新瓜分殖民地的第一次帝国主义战争
B 萨拉热窝事件 标志着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C “大国一致”原则 使国际联盟无法制止战争发生
D 美国参战和俄国十月革命胜利 改变了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
A. A B. B C. C D. D
【答案】A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美西战争是美国和西班牙为了争夺菲律宾,这是重新瓜分殖民地的第一次帝国主义战争,A项正确;萨拉热窝事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导火索,不是直接爆发的标志,排除B项;“无法制止”的说法过于夸张,排除C项;美国参战和俄国十月革命还没有改变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排除D项。故选A项。
14. 下图为1919年英国画家伯拉德·帕特瑞吉发表在《庞奇》杂志上的一幅漫画《超重》。画中文字为:威尔逊总统说:“这根橄榄枝(写有“国际联盟”字样)给你,现在赶紧忙活起来吧。”和平鸽说:“我当然想让每个人高兴,但是这根树枝是不是有点太沉了 ”该漫画的寓意是
A. 一战极大地削弱了欧洲国家的力量
B. 国联难以承担维护世界和平的重任
C. 国联成为美国操纵国际事务的工具
D. 一战后国际新秩序加剧了国际矛盾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我当然想让每个人高兴,但是这根树枝是不是有点太沉了 ”可得出,和平鸽子是指国联,而“有点太沉”是指国联不能承担维护世界和平的重任,B正确;AD项与主旨不符合,排除;美国并没有参加国联,排除C。
15. 1930年,斯大林加快了消灭资本主义经济的步伐,提前结束新经济政策,实现农业全盘集体化。1936年,苏联宣布建成社会主义,但并不想进一步巩固和完善。1939 年,斯大林提出向共产主义过渡。这表明当时的苏联
A. 五年计划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 B. 经济模式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
C. 改革缺乏一以贯之的指导思想 D. 社会主义建设出现了冒进倾向
【答案】D
【解析】
【详解】从题干中的“加快""提前结束"“并不想进一步巩固和完善""向共产主义过渡”等词语可看出当时的苏联急于尽快实现向社会主义及共产主义的过渡,带有明显的急于求成的冒进倾向,D项正确;题干的主旨不是强调五年计划建设取得的显著成就,排除A项;题干中强调的是斯大林模式的冒进倾向,实际上强调其超越了苏联生产力发展水平,排除B项;从题干中可看出斯大林时期急于实现向社会主义及共产主义的过渡,有一致的指导思想,排除C项;故选D项。
二、选择题Ⅱ(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6. 在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不同地区之间始终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联系和影响。下列不同地区之间交流的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①张骞出使西域 ②甘英出使大秦
③罗马商人经陆路与海路到达洛阳 ④中国丝绸到达地中海东岸
A. ①②④③ B. ④①③② C. ④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张骞出使西域是公元前138年,甘英出使大秦在公元97年,罗马商人经陆路与海路到达洛阳在公元100年,中国丝绸到达地中海东岸在丝路之前,故排序为④①②③,C项正确;排除ABD项。故选C项。
17. 下表为英国历史上部分宪法性文件。这些文件( )
文件 成果
《大宪章》 规定非经贵族会议的决定,不得征收额外税金。
《权利请愿书》 非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强行征税和借债。
《三年法案》 议会三年一届,未经议会同意,不得强行解散议会或休会
A. 形成以法律限制王权的历史传统 B. 反映了国王与议会矛盾的缓和
C. 确立了议会权力高于王权的原则 D. 标志议会制君主立宪制度的确立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提示词可知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13世纪到17世纪的英国。据题干“规定非经贵族会议的决定……”“非经议会同意……”可知,材料主要体现了英国议会制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过程,王权逐渐受到议会的限制,说明英国有限制王权的传统,A项正确;议会对王权的限制逐渐增多,反映了国王与议会之间的矛盾逐渐激化,排除B项;《权利法案》的颁布,确立了议会权力高于王权的原则,排除C项;《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议会制君主立宪制度的确立,排除D项。故选A项。
18. 在世界历史上①-④四个地点发生的事件,对世界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据下图并结合所学解读,其中正确的是
A. ①地—爆发了西里西亚织工起义 B. ②地—掀开了1848年革命的序幕
C. ③地—建立了首个社会主义政权 D. ④地—诞生了科学社会主义思想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48年1月西西里岛人民起义揭开了革命的序幕,西西里位于意大利,②是意大利,B项正确;西里西亚织工起义发生在德国,①是英国,排除A项;首个社会主义政权是苏俄,③是法国,排除C项;诞生了科学社会主义思想诞生在英国,④是德国,排除D项。故选B项。
19. 列宁在《十月革命四周年》中提到“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这一提法说明列宁
A. 认识到了生产关系与生产力脱节 B. 仍旧坚持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 明确了把苏联建成工业国的任务 D. 准备放弃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及所学知识可知,战时共产主义是在帝国主义武装干涉和国内战争爆发时期,为适应战争需要而采取的临时措施,为集中国内一切人力、物力粉碎外国武装干涉、从而赢得国内战争胜利,起了重要作用。但战争结束后,苏俄项将其作为向社会主义"直接过渡"的一种尝试,使得生产关系与生产力脱节,引发了严重的政治经济危机,A项正确;根据材料“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可知,说明列宁认识到不应该坚持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需要调整政策,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把苏联建成工业国的任务,排除C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列宁并没有放弃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排除D项。故选A项。
20. 下表列出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这些事件整体上反映了
年份 事件
1931年 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拉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序幕,中国开始局部抗战
1939年 德国闪击波兰,英法被迫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1941年 德国入侵苏联,第二次世界大战范围进一步扩大,苏联红军英勇抗击德军
1941年 日本挑起太平洋战争,美国对日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发展到全球阶段
A. 欧洲各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遭到致命打击
B. 第二次世界大战从局部战争发展到全球战争
C. 苏联战场成为抵抗德国法西斯军队的主战场
D. 中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做出重要贡献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开始局部抗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范围进一步扩大”、“发展到全球阶段”等信息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范围和规模不断扩大,从局部战争发展到全球战争,B项正确;材料内容不能说明欧洲各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遭到致命打击,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比较信息,不能说明苏联战场是抗击德国法西斯军队的主战场,排除C项;材料中没有体现中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所做出的贡献,排除D项。故选B项。
21. 19世纪前,人们认为古希腊信史只能从公元前776年即古代第一届奥林匹亚赛会算起。但是19世纪后期以来,考古学家发现了迈锡尼文明和克里特文明,古希腊文明史被推到公元前2000年以前。由此可见
A. 人类认知随着时间推移而深入 B. 文献史料须与实物史料相印证
C. 考古成果丰富了历史认识 D. 新材料能还原历史真相
【答案】C
【解析】
【详解】考古发现迈锡尼文明和克里特文明,使得古希腊文明史被推到公元前2000年以前,纠正了之前人们的错误认识,这说明考古成果能丰富历史认识,C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考古发现的历史价值,而非人类认识的自动深化,排除A项;B项表述绝对,排除B项;新材料如果是信史,才有可能还原历史真相,排除D项。故选C项。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
22. 古代希腊人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对后世影响深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的制度是别人的模范,而不是我们模仿其他人。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是因为政权掌握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让一个人担任公职优先于他人的时候,所考虑的不是某一个特殊阶级的成员,而是他们所具有的真正的才能。
——伯里克利:《在阵亡将士国葬礼上的演说》
材料二 古代希腊文化是世界古典文明中一支绚烂多彩的奇葩,它成果辉煌,影响深远,成为西方文明的摇篮。但是,起步就生机勃勃的希腊文化并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它是在汲取古代东方尤其是埃及和西亚文化遗产的基础上结合本民族的特点形成的一种多元开放型文化。正如黑格尔所说:“东方世界是希腊世界的基础。”
——解晓毅:《古希腊文化的东方之源》
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一概括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并结合所学指出在西方被称为“史学之父”和“政治史传统奠基人”的历史学家分别是谁。
(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古代希腊文化汲取古代埃及和西亚文化遗产的具体表现,据此概括促进文明发展的重要因素。
(3)根据材料三指出古代文明发展的特征。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代文明呈现这一特征的原因。
【答案】(1)特点:多数公民掌权;法律面前公民人人平等;唯才用人,重视个人才能和贡献。
历史学家:“史学之父”希罗多德;“政治史传统奠基人”修昔底德。
(2)表现:冶铁技术起源于西亚,扩散到希腊;腓尼基字母向西传入希腊,形成希腊字母;西亚神话传入希腊,成为希腊神话的重要内容;古希腊最初的雕刻艺术,在很多方面都模仿埃及。(任答3点)
重要因素:文明的传承与交流
(3)特征:明显的多元。原因: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交通条件的限制。
【解析】
【详解】(1)特点:根据材料“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是因为政权掌握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可知多数公民掌权;根据材料“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可知法律面前公民人人平等;根据材料“让一个人担任公职优先于他人的时候,所考虑的不是某一个特殊阶级的成员,而是他们所具有的真正的才能”可知唯才用人,重视个人才能和贡献。
历史学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史学之父”希罗多德;“政治史传统奠基人”修昔底德。
(2)表现:根据材料“起步就生机勃勃希腊文化并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它是在汲取古代东方尤其是埃及和西亚文化遗产的基础上结合本民族的特点形成的一种多元开放型文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冶铁技术起源于西亚,扩散到希腊;腓尼基字母向西传入希腊,形成希腊字母;西亚神话传入希腊,成为希腊神话的重要内容;古希腊最初的雕刻艺术,在很多方面都模仿埃及。
重要因素,根据上述表现可知促进文明发展的重要因素是文明的传承与交流。
(3)特征:根据图片可以看出有好几个文明中心,这体现出文明的多元。
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文明多元是因为文明之间相互隔绝,主要原因是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交通条件的限制。
2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亚洲的觉醒”1905年伊朗(时称为“波斯”)发生立宪革命,一位目击者于1906年写到:我以为东方正从酣睡中觉醒。在中国,它表现为一种显著的反抗外族的态度,偏向“中国是中国人的中国”的理想;在波斯……觉醒似乎表现为偏向民主改革的形式……非常引人注目的是,这些不满的迹象同时出现,不能纯粹归于偶然。东方真正从酣睡中觉醒,我们即将目睹一场数百万不满者反对寡廉鲜耻的西方剥削的起义。
——摘自【英】爱德华·G.布朗《1905—1909年波斯革命》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析材料的“亚洲的觉醒”。
【答案】原因:帝国主义的侵略加深了亚洲各国民族危机,激化了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亚洲国家的封建经济进一步解体,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一定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逐渐形成壮大;亚洲各国民族忧患意识和民主改革意识觉醒。代表:伊朗的立宪革命、中国的辛亥革命、印度的民族解放运动是典型代表。影响:亚洲的觉醒是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运动,冲击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削弱了本国封建势力,推动了民族独立和世界历史发展。
【解析】
【详解】本题是认识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亚洲。首先从背景角度分析亚洲觉醒,根据所学知识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时代考虑,帝国主义的侵略加深了亚洲各国民族危机,激化了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亚洲国家的封建经济进一步解体,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一定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逐渐形成壮大;亚洲各国民族忧患意识和民主改革意识觉醒。
其次从亚洲觉醒的表现,根据材料“在中国,它表现为一种显著的反抗外族的态度,……在波斯……觉醒似乎表现为偏向民主改革的形式”结合所学可知,例如伊朗的立宪革命、中国的辛亥革命、印度的民族解放运动是典型代表。
最后阐述亚洲觉醒的影响,根据材料“东方真正从酣睡中觉醒,我们即将目睹一场数百万不满者反对寡廉鲜耻的西方剥削的起义。”并结合所学,从亚洲的觉醒是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运动,冲击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削弱了本国封建势力,推动了民族独立和世界历史发展等角度回答。
24. 启蒙运动的理性主义是对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科学革命中的人文主义的继承和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对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当其原因不在于缺乏理智,而在于不经别人的引导就缺乏勇气与决心去加以运用时,那么这种不成熟就是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了。Sapereaude!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
——[德]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
材料二 17世纪力学的建立和发展使人们深信可以运用力学原理说明一切,不仅钟表是机器,动物、人类甚至国家也不过是一部机器,他们都可以用力学原理加以解释。把本来只适用于描述机械运动的科学提升为一种哲学观点——机械论。……它告诉人们支配人类社会的法则依靠人的理性也可以为人们所发现。
——姜守明等:《西方文化史》
材料三 启蒙运动乃是相互交叠而联系密切的三代人的共同成就。第一代人以孟德斯鸠和长寿的伏尔泰为领袖,为以后的两代确定了基调。……第二代是在18世纪中期进入成熟阶段:富兰克林……卢梭……狄德罗……正是这批作家把已经变得时髦的第一代的反教权主义和科学思想融合成一套自圆其说的现代世界观。霍尔巴赫……杰斐逊……康德……属于第三代。他们与第二代以及第一代的长寿者交往密切,受前两代人的喝彩、鼓励和挑动。他们进入了新的领域,包括科学的神话研究、唯物主义的形而上学、政治经济学、司法改革乃至实际的政治斗争。批判也通过对自身和自身成果的批判而不断推进。
——[美]彼得·盖伊:《启蒙时代(上)》
(1)根据材料一,概述康德的思想主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启蒙运动的精神内核。
(2)根据材料二,概括17世纪力学进步的作用。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7世纪科学革命对人们的理性思考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指出孟德斯鸠和伏尔泰的思想主张,并阐述启蒙运动在实际政治斗争中的作用。
【答案】(1)主张:“要有勇气运用你的理智”(独立思考,理性判断)精神内核:理性,强调独立思考和自主精神。
(2)作用:力学的进步让人们进一步相信人的理性力量可以发现自然和人的规律,所以依靠理性思考也能够发现社会发展的规律。影响:科学革命形成了重视经验和事实的理性化思维方式,确立了通过观察、实验、分析、归纳和综合等基本途径发现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近代科学的兴起,削弱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3)主张:他们都反对君主专制。孟德斯鸠强调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相互监督、制衡;伏尔泰寄希望于“开明”君主进行改革,建立君主立宪制。作用:启蒙运动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作了理论准备和舆论宣传,直接推动了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有助于在这些国家建立资产阶级统治。启蒙思想也成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精神武器。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启蒙运动时期欧洲。第一小问主张:根据材料“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可知,“要有勇气运用你的理智”(独立思考,理性判断)。第二小问精神内核,根据材料“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对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可得出:理性,强调独立思考和自主精神。
【小问2详解】
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7世纪欧洲。第一小问作用,根据材料“17世纪力学的建立和发展使人们深信可以运用力学原理说明一切,不仅钟表是机器,动物、人类甚至国家也不过是一部机器,他们都可以用力学原理加以解释”“它告诉人们支配人类社会的法则依靠人的理性也可以为人们所发现。”可知,力学的进步让人们进一步相信人的理性力量可以发现自然和人的规律,所以依靠理性思考也能够发现社会发展的规律。
第二小问影响: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科学革命形成了重视经验和事实的理性化思维方式,确立了通过观察、实验、分析、归纳和综合等基本途径发现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近代科学的兴起,削弱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小问3详解】
本题是特点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启蒙运动时期欧洲。第一小问主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孟德斯鸠、伏尔泰都反对君主专制。孟德斯鸠强调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相互监督、制衡;伏尔泰寄希望于“开明”君主进行改革,建立君主立宪制。
第二小问作用,根据材料“他们与第二代以及第一代的长寿者交往密切,受前两代人的喝彩、鼓励和挑动。他们进入了新的领域,包括科学的神话研究、唯物主义的形而上学、政治经济学、司法改革乃至实际的政治斗争。批判也通过对自身和自身成果的批判而不断推进。”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启蒙运动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作了理论准备和舆论宣传,直接推动了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有助于在这些国家建立资产阶级统治。启蒙思想也成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精神武器。
2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550年以来,全球气温下降显著,小冰期取暖曾消耗了伦敦2/3的能源供给量。沿海和海外贸易的扩大促进了英国造船业的发展,皇家海军的军舰对于造船木料用料考究、用量巨大,这无疑也加剧了英国的木柴短缺和能源危机。17世纪,国王詹姆斯一世开始允许曾经备受英国皇室和贵族讨厌的“海煤”进入皇家圣地威斯敏斯特,并鼓励富人在日常生活中接受和使用煤炭。到18世纪上半叶,玻璃制造、肥皂制造、石灰烧制、酿酒、制糖、印染、制砖、铸造和冶铁等行业都开始使用煤炭作为生产燃料。1700年时,英国煤炭产量为同时期法国煤炭产量的30倍,煤炭已经取代柴薪成为主要能源。19世纪的100年间,英国人口只增长了3倍,但煤炭消费量则增加了18倍。企业主借助煤气灯延长了工人夜间劳动的时间,发明了三班倒的工作模式,英国人还通过管道将煤气输送到城市的大街小巷,点亮了夜间的街道,英国人的夜生活由此变得丰富。
——摘编自潘荣成《近代早期英国能源转型及其启示》
提取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以“英国能源:危机与转型”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答案】论题:英国能源:危机与转型。
阐述:16世纪以来,随着美洲高产物种的传播及社会生活条件的改善,英国人口出现了增长,加之气候环境的变化,使得生活上对于木柴的需求增加;这一时期,资本主义经济不断发展,手工业生产需要用木材作为能源;海上贸易及殖民扩张的推进,刺激了对于造船和军备的木材需求量;加上英国还存在对煤炭能源使用上的陈旧观念。以上种种因素使得16世纪中期以来,英国逐步出现了能源危机。17世纪,英国逐步推进能源转型。英国煤炭的运用范围扩展,从生活扩展到生产领域;煤炭产量剧增,取代柴薪,成为主要能源。这一时期英国的能源转型促进了社会转型,它推动英国工业革命的发生,使英国成为世界工厂,推动企业改进了生产方式;煤炭用于城市生活,促进城市化,改善了民众的生活方式。可是煤炭的运用也带来了环境污染问题,体现了社会转型中的代价。
总之,英国能源的危机及其转型,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其成功转型又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英国社会的近代化。
【解析】
【详解】本题是论述题之历史事物阐述题,时空是16世纪以来的英国。设问是以“英国能源:危机与转型”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根据材料“1550年以来,全球气温下降显著,小冰期取暖曾消耗了伦敦2/3的能源供给量”及所学可知,16世纪以来,随着美洲高产物种的传播及社会生活条件的改善,英国人口出现了增长,加之气候环境的变化,使得生活上对于木柴的需求增加;根据材料“沿海和海外贸易的扩大促进了英国造船业的发展,皇家海军的军舰对于造船木料用料考究、用量巨大,这无疑也加剧了英国的木柴短缺和能源危机”及所学可知,这一时期,资本主义经济不断发展,手工业生产需要用木材作为能源;海上贸易及殖民扩张的推进,刺激了对于造船和军备的木材需求量;根据材料“17世纪,国王詹姆斯一世开始允许曾经备受英国皇室和贵族讨厌的‘海煤’进入皇家圣地威斯敏斯特,并鼓励富人在日常生活中接受和使用煤炭”可知,英国还存在对煤炭能源使用上的陈旧观念。根据材料“到18世纪上半叶,玻璃制造、肥皂制造、石灰烧制、酿酒、制糖、印染、制砖、铸造和冶铁等行业都开始使用煤炭作为生产燃料”及所学可知,7世纪,英国逐步推进能源转型。英国煤炭的运用范围扩展,从生活扩展到生产领域;煤炭产量剧增,取代柴薪,成为主要能源。根据材料“19世纪的100年间,英国人口只增长了3倍,但煤炭消费量则增加了18倍。企业主借助煤气灯延长了工人夜间劳动的时间,发明了三班倒的工作模式”及所学可知,这一时期英国的能源转型促进了社会转型,它推动英国工业革命的发生,使英国成为世界工厂,推动企业改进了生产方式;根据材料“点亮了夜间的街道,英国人的夜生活由此变得丰富”及所学可知,煤炭用于城市生活,促进城市化,改善了民众的生活方式。结合所学可知,煤炭的运用也带来了环境污染问题,体现了社会转型中的代价。最后,总结升华,明确主旨,英国能源的危机及其转型,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其成功转型又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英国社会的近代化。注意史实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北仑中学2023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全年级+外高班使用)
一、选择题Ⅰ(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 古印度的某宗教宣传“当他们分割普鲁沙时,……其口为婆罗门,由其双臂造成罗惹尼耶(刹帝利),其双腿变成吠舍,从其双脚生出首陀罗。”这一宗教是
A. 印度教 B. 佛教 C. 伊斯兰教 D. 婆罗门教
2. 2世纪的演说家阿利斯提德对某帝国一商品汇聚地的描绘是:“所有的货物,所有现存的和曾经存在的东西,贸易、航海、农业、金属加工,任何曾经创造出来或者生长出来的东西,都在这里汇合。这里看不到的东西,肯定不存在于这个世界上。”该帝国是
A. 赫梯帝国 B. 亚述帝国 C. 波斯帝国 D. 罗马帝国
3. 在世界历史上,5—15世纪一般被称为“中古时期”。这一时期西欧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包括( )
①封君封臣制 ②庄园与农奴制 ③教会地位显赫 ④王权至高无上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4. 9世纪初,阿拉伯帝国的哈里发鼓励并组织对希腊古典哲学的大规模翻译活动。柏拉图、托勒密、盖伦、希波克拉底等大批希腊人、印度人和波斯人的哲学、科学和医学名著的译本经整理、注释之后,相继问世。可见,阿拉伯帝国(  )
A. 推动了西方人文精神的复兴 B. 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
C. 积极吸收被征服地区的文化 D. 奉行较为开明的文化政策
5. 12世纪末,日本进入幕府统治时期。下列选项中准确描述幕府统治特点是( )
A. 天皇为首的朝廷掌握国家实权 B. 幕府是名义上的最高国家政权机关
C. 模仿隋唐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 D. 采用庄园制和武士集团的统治形式
6. 中世纪后期,意大利人和阿拉伯人垄断香料贸易引起了一些欧洲人极大的不满。他们热切地寻找能直接抵达东方的途径,以分享这笔厚利。由此可见,地理大发现的现实原因是
A. 西欧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B. 欧洲对东方商品的渴求
C. 垄断贸易引发激烈的商业竞争 D. 奥斯曼帝国隔断东西方主要商路
7. 下图是16世纪西欧人绘制的马铃薯图和番茄植株图。这些物种在16世纪之前,并不为欧洲人所知晓。之所以西欧会出现下图,主要是由于( )
马铃薯图
A. 原产美洲的物种传入欧洲 B. 欧洲农作物栽培技术进步
C. 欧洲的印刷技术水平提高 D. 跨太平洋贸易的不断发展
8. 1531年,最早的一家商品交易所在安特卫普开业,此后阿姆斯特丹出现了粮食交易所,伦敦办起了综合交易所。1609年,荷兰建立阿姆斯特丹银行和世界上第一个股票交易所。这些现象主要反映了( )
A.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欧洲普遍建立 B. 资本主义经营方式的重大变化
C. 价格革命对欧洲封建经济制度的冲击 D.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基本形成
9. 德国拥有人类文明史上众多灿若星辰的思想家、科学家和艺术家。结合所学判断下表所述的相应成就,正确的是
领域 成就
A 古典艺术 拉斐尔运用高超的艺术表现手法,描绘现世生活,展现人物内心世界
B 宗教改革 马丁·路德写成的《九十五条论纲》引发了宗教改革
C 科学理论 哥白尼提出“日心说”,建立起一种新的宇宙观
D 思想文化 康德是启蒙思想的开创者,主张三权分立
A. A B. B C. C D. D
10. 美国总统拜登刚上台时推行了新移民法令,要求100天之内暂停驱逐非法进入美国境内的移民,结果遭到了得克萨斯州的反对,不但有人要起诉拜登,而且得克萨斯州一度要举行独立公投以脱离美国的统治。材料主要反映了
A. 美国总统的政策不得人心 B. 拜登的做法违背了宪法的规定
C. 美国三权分立的体制特点 D. 美国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体制
11. 如表是1761—1831年英国粮食进口数量的变化。根据表格可知英国
年份 粮食总产量(指数) 粮食净进口(指数)
1761 124 -4
1781 136 0
1801 159 5
1831 226 12
A. 农业生产逐渐萎缩 B. 工业生产逐步扩大
C. 轻工业占主导地位 D. 世界工厂地位丧失
12. 马克思和恩格斯经过长期的理论探索和革命实践,创立了马克思主义,为国际工人运动指明了正确方向。下列工人运动按时间正确排列是
①英国宪章运动②“共产主义者同盟”成立③巴黎公社建立④第一国际成立
A ①②③④ B. ②①④③ C. ①②④③ D. ②④③①
13. 下表选项中,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史实 结论
A 美西战争 重新瓜分殖民地的第一次帝国主义战争
B 萨拉热窝事件 标志着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C “大国一致”原则 使国际联盟无法制止战争的发生
D 美国参战和俄国十月革命胜利 改变了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
A. A B. B C. C D. D
14. 下图为1919年英国画家伯拉德·帕特瑞吉发表在《庞奇》杂志上的一幅漫画《超重》。画中文字为:威尔逊总统说:“这根橄榄枝(写有“国际联盟”字样)给你,现在赶紧忙活起来吧。”和平鸽说:“我当然想让每个人高兴,但是这根树枝是不是有点太沉了 ”该漫画的寓意是
A. 一战极大地削弱了欧洲国家的力量
B. 国联难以承担维护世界和平的重任
C. 国联成为美国操纵国际事务的工具
D. 一战后国际新秩序加剧了国际矛盾
15. 1930年,斯大林加快了消灭资本主义经济的步伐,提前结束新经济政策,实现农业全盘集体化。1936年,苏联宣布建成社会主义,但并不想进一步巩固和完善。1939 年,斯大林提出向共产主义过渡。这表明当时的苏联
A. 五年计划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 B. 经济模式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
C. 改革缺乏一以贯之的指导思想 D. 社会主义建设出现了冒进倾向
二、选择题Ⅱ(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6. 在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不同地区之间始终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联系和影响。下列不同地区之间交流的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①张骞出使西域 ②甘英出使大秦
③罗马商人经陆路与海路到达洛阳 ④中国丝绸到达地中海东岸
A. ①②④③ B. ④①③② C. ④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17. 下表为英国历史上部分宪法性文件。这些文件( )
文件 成果
《大宪章》 规定非经贵族会议的决定,不得征收额外税金。
《权利请愿书》 非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强行征税和借债。
《三年法案》 议会三年一届,未经议会同意,不得强行解散议会或休会
A. 形成以法律限制王权的历史传统 B. 反映了国王与议会矛盾的缓和
C. 确立了议会权力高于王权的原则 D. 标志议会制君主立宪制度的确立
18. 在世界历史上①-④四个地点发生的事件,对世界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据下图并结合所学解读,其中正确的是
A. ①地—爆发了西里西亚织工起义 B. ②地—掀开了1848年革命的序幕
C. ③地—建立了首个社会主义政权 D. ④地—诞生了科学社会主义思想
19. 列宁在《十月革命四周年》中提到“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这一提法说明列宁
A. 认识到了生产关系与生产力脱节 B. 仍旧坚持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 明确了把苏联建成工业国的任务 D. 准备放弃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
20. 下表列出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这些事件整体上反映了
年份 事件
1931年 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拉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序幕,中国开始局部抗战
1939年 德国闪击波兰,英法被迫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1941年 德国入侵苏联,第二次世界大战范围进一步扩大,苏联红军英勇抗击德军
1941年 日本挑起太平洋战争,美国对日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发展到全球阶段
A. 欧洲各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遭到致命打击
B. 第二次世界大战从局部战争发展到全球战争
C. 苏联战场成为抵抗德国法西斯军队的主战场
D. 中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做出重要贡献
21. 19世纪前,人们认为古希腊信史只能从公元前776年即古代第一届奥林匹亚赛会算起。但是19世纪后期以来,考古学家发现了迈锡尼文明和克里特文明,古希腊文明史被推到公元前2000年以前。由此可见
A 人类认知随着时间推移而深入 B. 文献史料须与实物史料相印证
C. 考古成果丰富了历史认识 D. 新材料能还原历史真相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
22. 古代希腊人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对后世影响深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的制度是别人的模范,而不是我们模仿其他人。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是因为政权掌握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让一个人担任公职优先于他人的时候,所考虑的不是某一个特殊阶级的成员,而是他们所具有的真正的才能。
——伯里克利:《在阵亡将士国葬礼上的演说》
材料二 古代希腊文化是世界古典文明中一支绚烂多彩的奇葩,它成果辉煌,影响深远,成为西方文明的摇篮。但是,起步就生机勃勃的希腊文化并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它是在汲取古代东方尤其是埃及和西亚文化遗产的基础上结合本民族的特点形成的一种多元开放型文化。正如黑格尔所说:“东方世界是希腊世界的基础。”
——解晓毅:《古希腊文化的东方之源》
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一概括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并结合所学指出在西方被称为“史学之父”和“政治史传统奠基人”的历史学家分别是谁。
(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古代希腊文化汲取古代埃及和西亚文化遗产的具体表现,据此概括促进文明发展的重要因素。
(3)根据材料三指出古代文明发展的特征。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代文明呈现这一特征的原因。
2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亚洲的觉醒”1905年伊朗(时称为“波斯”)发生立宪革命,一位目击者于1906年写到:我以为东方正从酣睡中觉醒。在中国,它表现为一种显著的反抗外族的态度,偏向“中国是中国人的中国”的理想;在波斯……觉醒似乎表现为偏向民主改革的形式……非常引人注目的是,这些不满的迹象同时出现,不能纯粹归于偶然。东方真正从酣睡中觉醒,我们即将目睹一场数百万不满者反对寡廉鲜耻的西方剥削的起义。
——摘自【英】爱德华·G.布朗《1905—1909年波斯革命》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析材料的“亚洲的觉醒”。
24. 启蒙运动的理性主义是对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科学革命中的人文主义的继承和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对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当其原因不在于缺乏理智,而在于不经别人的引导就缺乏勇气与决心去加以运用时,那么这种不成熟就是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了。Sapereaude!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
——[德]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
材料二 17世纪力学的建立和发展使人们深信可以运用力学原理说明一切,不仅钟表是机器,动物、人类甚至国家也不过是一部机器,他们都可以用力学原理加以解释。把本来只适用于描述机械运动的科学提升为一种哲学观点——机械论。……它告诉人们支配人类社会的法则依靠人的理性也可以为人们所发现。
——姜守明等:《西方文化史》
材料三 启蒙运动乃是相互交叠而联系密切的三代人的共同成就。第一代人以孟德斯鸠和长寿的伏尔泰为领袖,为以后的两代确定了基调。……第二代是在18世纪中期进入成熟阶段:富兰克林……卢梭……狄德罗……正是这批作家把已经变得时髦的第一代的反教权主义和科学思想融合成一套自圆其说的现代世界观。霍尔巴赫……杰斐逊……康德……属于第三代。他们与第二代以及第一代的长寿者交往密切,受前两代人的喝彩、鼓励和挑动。他们进入了新的领域,包括科学的神话研究、唯物主义的形而上学、政治经济学、司法改革乃至实际的政治斗争。批判也通过对自身和自身成果的批判而不断推进。
——[美]彼得·盖伊:《启蒙时代(上)》
(1)根据材料一,概述康德的思想主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启蒙运动的精神内核。
(2)根据材料二,概括17世纪力学进步的作用。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7世纪科学革命对人们的理性思考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指出孟德斯鸠和伏尔泰的思想主张,并阐述启蒙运动在实际政治斗争中的作用。
2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550年以来,全球气温下降显著,小冰期取暖曾消耗了伦敦2/3的能源供给量。沿海和海外贸易的扩大促进了英国造船业的发展,皇家海军的军舰对于造船木料用料考究、用量巨大,这无疑也加剧了英国的木柴短缺和能源危机。17世纪,国王詹姆斯一世开始允许曾经备受英国皇室和贵族讨厌的“海煤”进入皇家圣地威斯敏斯特,并鼓励富人在日常生活中接受和使用煤炭。到18世纪上半叶,玻璃制造、肥皂制造、石灰烧制、酿酒、制糖、印染、制砖、铸造和冶铁等行业都开始使用煤炭作为生产燃料。1700年时,英国煤炭产量为同时期法国煤炭产量的30倍,煤炭已经取代柴薪成为主要能源。19世纪的100年间,英国人口只增长了3倍,但煤炭消费量则增加了18倍。企业主借助煤气灯延长了工人夜间劳动的时间,发明了三班倒的工作模式,英国人还通过管道将煤气输送到城市的大街小巷,点亮了夜间的街道,英国人的夜生活由此变得丰富。
——摘编自潘荣成《近代早期英国能源转型及其启示》
提取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以“英国能源:危机与转型”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中学2023-2024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