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甘肃省古浪县裴家营中学教研联片八年级历史
期中考试试卷
一、选择题(共40分)
1. 在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毛泽东说:“诸位代表先生们,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我们的工作”包括( )
A. 制定并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 颁布《土地改革法》
C. 制定“一五”计划 D. 决定抗美援朝
【答案】A
【解析】
【详解】据题干“在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毛泽东说:‘诸位代表先生们,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结合所学知识,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会议决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因此题干中“我们的工作”包括制定并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A项正确;颁布《土地改革法》是在1950年,不是在1949年的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排除B项;第一个五年计划从1951年开始编制,不是在1949年的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排除C项;决定抗美援朝发生在1950年,不是在1949年的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排除D项。故选A项。
2. 1949年,“人民”开始成为最为流行的政治词汇。从“人民解放军”、到人民使用的”人民币”、乃至每天走过的“人民路”“人民广场”等,“人民”一词频繁地出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这表明我国
A. 完全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 B. 已经成为社会主义国家
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已确立 D. 人民真正成为国家主人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反映了1949年,“人民”一词开始频繁出现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结合所学可知,1949年新中国成立,结束了中国人民的百年屈辱史,中国人从此站了起来,成为了国家的主人,所以“人民”一词开始流行,D项正确;三大改造后,我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完全消灭了剥削制度,进入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排除AB两项;1949年《共同纲领》确定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它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政策,与“人民”一词流行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3.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其中“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指的是( )
A 全境解放 B. 社会主义 C. 国家富强 D. 民族独立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的成立,实现了民族独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里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指的是实现了民族独立,D项正确;新中国成立时,西藏没有解放,排除A项;三大改造之后我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排除B项;新中国成立时,国家还没有实现富强,排除C项。故选D项。
4. 它“展示了一副宏伟的建设蓝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国纲领。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宪法前,它具有国家临时宪法的作用”。这里的“它”是指( )
A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 《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国纲领。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宪法前,它具有国家临时宪法的作用”可知,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宪法前制定的具有临时宪法作用的文献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A项正确,排除B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的,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国纲领,排除C项;《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不具有国家临时宪法的作用,排除D项。故选A项。
5. 20世纪50年代,影片《英雄儿女》主题曲歌词:“烽烟滚滚唱英雄,四面青山侧耳听,侧耳听……人民战士驱虎豹,舍生忘死保和平”。歌词中的“人民战士”指的是( )
A. 中国工农红军 B. 中国国民革命军
C. 中国人民解放军 D. 中国人民志愿军
【答案】D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影片《英雄儿女》讲述了抗美援朝时期,志愿军战士王成阵亡后,他的妹妹王芳在政委王文清的帮助下坚持战斗,最终和养父王复标,亲生父亲王文清在朝鲜上团圆的故事,而主题曲也展现了志愿军战士英勇抗击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的英雄气概,D项正确;“中国工农红军”是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中共创建的革命武装,“中国国民革命军”对应的是国共合作的国民革命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对应的是人民解放战争时期,排除ABC项。故选D项。
6. 为了赢得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截至1952年5月底,东北地区捐款6525.08万元;华北地区捐款6795.06万元,可购战斗机453架( )
A. 武器主要来自人民捐赠 B. 中国国际地位提高
C. 民族凝聚力的空前增强 D. 工农增产支援前线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中抗美援朝的捐款统计,结合所学可知,中国人民纷纷捐款,表明民族凝聚力增强,C项正确;武器主要来自人民捐赠表述不准确,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抗美援朝对中国国际地位的影响,排除B项;工农增产支援前线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7. 古往今来,我国涌现了一批又一批的仁人志士,为了国家,他们甘愿牺牲自我。下列哪位英雄是牺牲在朝鲜战场的( )
A. 雷锋 B. 刘胡兰 C. 邱少云 D. 杨靖宇
【答案】C
【解析】
【详解】据题干“牺牲在朝鲜战场”和所学知识可知,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彭德怀总司令员率领下,开赴朝鲜战场,同朝鲜军民下,抗击美国侵略军。邱少云1951年3月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1952年10月12日因美军燃烧弹发落在邱少云潜伏点附近,火势蔓延全身,为避免暴露,放弃自救壮烈牺牲,时年26岁,C项正确;雷锋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模范人物,排除A项;刘胡兰牺牲于解放战争时期的1947年,排除B项;杨靖宇牺牲于抗日战争时期,排除D项。故选C项。
8. 1952年,湖北省某地区一位农民兴高采烈地在一块土地上耕作,他耕作的这块土地的所有权应该是
A. 国家的 B. 集体的 C. 地主的 D. 他自己的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到1952年,土地改革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所以他耕作的这块土地的所有权应该是他自己的,D项符合题意;A项是三大改造完成后属于国家,排除;B项是改革开放后属于集体,排除;C项是土地改革前属于地主所有,排除。故选D。
9. 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共同之处是
A. 都促进了国有企业发展
B. 都推动了中国工业化的进程
C. 都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D. 都不同程度影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答案】D
【解析】
【详解】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都不同程度影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D选项符合题意。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对国有企业的影响不大,A选项不符合题意。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对中国工业化的推动作用较小,B选项不符合题意。人民公社化运动没有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C选项不符合题意。故答案选D。
【点睛】本题解题关键在于熟悉新中国成立后对农村土地的几次调整,与国有经济和工业化发展没有较大关系;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运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都能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我国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的一次严重挫折。
10. 1956年,广州机械厂在缺乏厂房的情况下,工人和管理者在烈日暴雨下进行露天生产。然而在该年的劳动竞赛中,科室和车间屡屡出现新纪录。这反映出新中国( )
A. 经济结构比例均衡 B. 劳动者工业化建设热情高涨
C. 劳动者的地位提高 D. 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1956年”“在缺乏厂房的情况下,工人和管理者在烈日暴雨下进行露天生产”“每天都出现新记录”可知,反映了一五计划期间,中国劳动者工业化建设热情高涨,B项正确;材料反映中国工人高涨的生产建设热情,没有涉及经济结构比例、劳动者的地位,排除AC项;1961年开始调整国民经济,到1965年,国民经济调整的任务基本完成,与材料时间1956年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11. 建国初期,毛泽东指出:“现在我们能做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这说明当时我国必须( )
A. 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业 B. 加速实现手工业合作化
C. 逐步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D. 优先发展重工业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可得出当时我国重工业基础薄弱,因此要大力发展重工业,D项正确;材料中的并不都是与交能有关的,排除A项;手工业合作化属于手工业的改造,与主旨无关,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重工业,并不是要对工商业进行改造,排除C项。故选D项。
12. 毛泽东指出:“中国革命第一步,改变这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之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社会。”中国革命的第二步取得成功的标志是( )
A. “一五”计划完成 B. 三大改造的完成 C.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D. 土地改革的完成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社会’”结合所学可知,1953年,我国开始进行三大改造,到1956年底,我国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标志着我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因此中国革命的第二步取得成功的标志是三大改造的完成,B项正确;“一五”计划完成使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排除A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排除C项;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士地制度,排除D项。故选B项。
13. 著名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上海申新纺织公司创办于1915年,历经40多年的风雨历程后,该企业的掌门人响应中国共产党的号召接受社会主义改造。改造采用的主要形式是
A. 中外合资 B. 承包经营 C. 私有化 D. 公私合营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依据题干信息“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上海申新纺织公司”“响应中国共产党的号召接受社会主义改造”并结合所学可知,从1954年起,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逐步发展企业的公私合营,公私双方共同经营企业,公方代表居于领导地位。1956年初,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出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所以改造采用的主要形式是公私合营,D项符合题意;AB项是改革开放后对国有企业改革的形式,排除;C项是新中国成立前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性质,排除。故选D。
14.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A.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C. 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 D.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6年底,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三大改造的完成,基本上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标志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选项B符合题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A排除;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制定并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C排除;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D排除。故选B。
15.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涌现出了一批“感动中国”的英雄模范人物。王进喜、焦裕禄、雷锋、邓稼先成为这个时代的典型和象征。他们身上共同体现了( )
A. 开天辟地、立党为公精神 B. 不怕牺牲、乐观主义精神
C. 保家卫国、英雄主义精神 D. 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精神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王进喜被誉为铁人;邓稼先被称为“两弹元勋”;雷锋是党的好战士;焦裕禄是“党的好干部”,他们都是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出现的英模人物,体现的时代精神是艰苦创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不懈,故D符合题意;开天辟地、立党为公精神、不怕牺牲、乐观主义精神、保家卫国、英雄主义精神与题干无关,故ABC不合题意。故此题选D。
16. 某网站征集“共和国足迹”专栏的解说词,要求以简练的语言概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每年所发生的一个重大事件及其影响。其中,1978年的解说词应是( )
A. 举国欢庆、翻身做主 B. 解放思想、改革开放
C. 加入世贸、融入全球 D. 建成小康、圆梦中华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时间“1978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12月,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果断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故解放思想、改革开放,是1978年的解说词,B项正确;举国欢庆,翻身做主与1949年新中国成立有关,排除A项;加入世贸、融入全球与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有关,排除C项;建成小康、圆梦中华与2021年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17. 1984年,石家庄造纸厂推行承包制改革,第二个月就实现利润21万多元,超过了改革前原定的全年指标。第一年承包期满,完成利润140万元,比承包指标翻了一番。这说明
A. 乡镇企业产值迅速提高 B. 经济体制改革为企业注入了活力
C.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D.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反映了1984年造纸厂实行承包制后,企业的利润大幅度增长,这说明企业经营体制的改革,增强了企业的活力,提高了经济效益,故选B;材料反映的是城市国有企业的改革,而不是乡镇企业,故排除A;材料反映的是国有企业改革,没涉及到多种所有制经济,故排除C;21世纪初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与材料时间不符,故排除D。
18. 1984年,有国际媒体评论:“中国政府开放整个海岸,意味着实际开放半个中国,它是35年来中国政府所采取的最大胆行动。”材料中“大胆行动”是指( )
A. 设立经济特区 B. 开放14个沿海城市
C. 设沿海经济开放区 D. 开放上海浦东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根据材料“1984年”“中国政府开放整个海岸,意味着实际开放半个中国,它是35年来中国政府所采取的最大胆行动”结合所学可知1984年进一步开放大连、天津等14各沿海开放城市,被称为是建国以来的最大胆的行动,故选B;1980年建立经济特区,A错误;1985年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C错误;1990年开放上海浦东,D错误。
19. 2022年10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二十大上作了题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的报告。报告中提到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成时间是在( )
A.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B. 二十世纪末
C.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周年 D.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50周年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习近平指出,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C项正确;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排除A项;二十世纪末已经过去了,不可能出现在报告中,排除B项;报告未提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50周年的奋斗目标,排除D项。故选C项。
20. 关于新发展理念,学界研究成果比较丰富,有学者认为它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当代运用和丰富,也有学者认为它是回应新的发展阶段所面临的重大发展问题,还有学者认为它的基本方略是基于对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建设。出现以上不同观点的原因是( )
A. 研究视角不同 B. 研究成果完全因人而异
C. 研究数据不足 D. 新发展理念还不够成熟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学界研究成果比较丰富,有学者认为它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当代运用和丰富,也有学者认为它是回应新的发展阶段所面临的重大发展问题,还有学者认为它的基本方略是基于对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建设”,可知不同的研究领域,出现不同的看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出现以上不同观点的原因是研究视角不同,A项正确;研究成果完全因人而异,过于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研究数据不足,与题干内容不符,题干内容是指“有学者认为它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当代运用和丰富,也有学者认为它是回应新的发展阶段所面临的重大发展问题,还有学者认为它的基本方略是基于对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建设”,排除C项;新发展理念还不够成熟,题干内容没有涉及,题干内容是指“有学者认为它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当代运用和丰富,也有学者认为它是回应新的发展阶段所面临的重大发展问题,还有学者认为它的基本方略是基于对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建设”,排除D项。故选A项。
二、材料分析题(共20分)
21. 材料一:中华民族在经历了一百多年的苦难,实现民族复兴,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推翻了三座大山,从此站起来了,中华民族从此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材料二:新中国成立之初,国民党留下的是满目疮痍的烂摊子,年轻的共和国面临帝国主义的颠覆,美国飞机对我国边境城市和乡村进行轰炸、扫射,严重侵犯我国主权。
材料三:1953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明确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渐实现“一化三改造”目标。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新中国根本政治制度的正式确立。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标志中国人民站起来的事件是什么?谁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2)面对美国的侵扰,中国开始了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这次战争的总指挥是谁?参战的军队名称是什么?
(3)建国初期,为实现“国家工业化”目标,制定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它的完成有何意义?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颁布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根本大法,规定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答案】(1)开国大典(或新中国成立)
毛泽东
(2)彭德怀
中国人民志愿军
(3)我国初步建立起独立的工业体系或为社会主义工化业奠定了初步基础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解析】
【详解】(1)依据所学可知,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了起来,成为国家的主人;1949年10月1日,北京30万军民齐集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开国大典。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发表讲话,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开国大典标志着新中国的成立。
(2)依据所学可知,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彭德怀的带领下开赴朝鲜战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在中朝人民的英勇抗击下,1953年中朝人民取得抗美援朝的胜利。抗美援朝的胜利为新政权得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3)依据课本所学,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1953年到1957年我国政府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一五计划的完成,推动了工业生产的发展,开始改变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依据材料三“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新中国根本政治制度的正式确立。”得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颁布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根本大法,规定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全国铁路共有2.18万km(部分线路被拆除),多建在东北和沿海地区,广阔的西北、西南地区只有1600多公里。铁路技术设备基本依赖进口,轨距不一,型号杂乱,有“万国铁路博物馆”之称;管理分割,运输效率低下。
——摘编自傅志寰等《中国铁路百年发展与创新》
材料二 中国铁路发展大事表(部分)
时期 事件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1949—1978年) 新中国成立初期,重点在西南、西北地区建设新线。 1952年开始,先后试制出多种蒸汽机车,设计制造各种客车和货车。 1958年开始制造内燃机车和电力机车,随后投入批量生产。
改革开放时期 (1978—2012年) 改革开放后,中国铁路组织了系列建设大会战,路网规模和质量不断提升。 1997年开始,我国铁路陆续实施6次大提速,累计提速里程为2.2万km。 20世纪90年代开展科研攻关和技术引进,实现高速铁路迅猛发展。
——摘编自傅志寰等《中国铁路百年发展与创新》
(1)根据材料一、二,与新中国成立前相比,简述1949—1978年我国铁路建设发生的变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78—2012年我国铁路发展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一、二,得出一个历史结论。
【答案】(1)变化:由主要分布在东北和沿海地区到重点在西南、西北建设新线;铁路技术设备由基本依赖进口到自主设计制造;由管理分割到国家统一规划。
(2)原因:党和政府高度重视铁路交通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改革开放经济发展迅速;科研攻关和技术引进。
(3)结论:新中国的铁路建设不断发展完善;国家独立是铁路(交通)建设快速发展的前提。
【解析】
【小问1详解】
变化:根据材料一“多建在东北和沿海地区,广阔的西北、西南地区只有1600多公里”“铁路技术设备基本依赖进口,轨距不一,型号杂乱”“管理分割,运输效率低下”和材料二“改革开放后,中国铁路组织了系列建设大会战,路网规模和质量不断提升”“20世纪90年代开展科研攻关和技术引进,实现高速铁路迅猛发展”对比分析可知我国铁路建设的变化由主要分布在东北和沿海地区到重点在西南、西北建设新线;铁路技术设备由基本依赖进口到自主设计制造;由管理分割到国家统一规划。
【小问2详解】
原因:根据材料“1978年—2012年”和结合所学知识,1978年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开启社会主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由此分析我国铁路发展的原因有党和政府高度重视铁路交通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改革开放经济发展迅速;科研攻关和技术引进。
【小问3详解】
结论:对比分析建国初和改革开放后我国铁路建设的状况,我们可以分析得知新中国的铁路建设不断发展完善;结合我国铁路建设发展的原因分析可以得知国家独立是铁路(交通)建设快速发展的前提。
23.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材料一 1978年纯粹是一个中国的时刻,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进程。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40年众志成城,40年砥砺奋进,40年春风化雨,中国人民用双手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
——《习近平讲故事:中国人民用双手书写壮丽史诗》
材料二 他和他的同事找到了一条富国强民的道路。在达成这个目标的过程中,邓小平也引领了中国根本转型,不论它与世界的关系方面,还是本身治理结构和社会方面。
——傅高义《邓小平时代》
材料三 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深入实施“一带一路”建设,筹建和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加快自由贸易实验区建设,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正逐步健全,体现了中国与世界其他各国携手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美好愿景。
——摘自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1)根据材料一归纳我国改革进程的特点。
(2)材料二中“富国强民的道路”指的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指出新时期对外开放的主要任务。
【答案】(1)特点: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
(2)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3)任务: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或建立健全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解析】
【小问1详解】
特点:根据所学和材料一“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40年众志成城,40年砥砺奋进,40年春风化雨”可知,这体现了改革开放特点是: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
【小问2详解】
道路:根据所学和材料二“在达成这个目标的过程中,邓小平也引领了中国根本转型,不论它与世界的关系方面,还是本身治理结构和社会方面”可知,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他找出的“富国强民的道路”指的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小问3详解】
任务:根据所学和材料三“我国……筹建和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加快自由贸易实验区建设,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正逐步健全”可知,这体现任务是,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建立健全开放型经济新体制。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甘肃省古浪县裴家营中学教研联片八年级历史
期中考试试卷
一、选择题(共40分)
1. 在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毛泽东说:“诸位代表先生们,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我们的工作”包括( )
A. 制定并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 颁布《土地改革法》
C. 制定“一五”计划 D. 决定抗美援朝
2. 1949年,“人民”开始成为最为流行的政治词汇。从“人民解放军”、到人民使用的”人民币”、乃至每天走过的“人民路”“人民广场”等,“人民”一词频繁地出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这表明我国
A. 完全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 B. 已经成为社会主义国家
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已确立 D. 人民真正成为国家主人
3.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其中“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指的是( )
A. 全境解放 B. 社会主义 C. 国家富强 D. 民族独立
4. 它“展示了一副宏伟的建设蓝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国纲领。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宪法前,它具有国家临时宪法的作用”。这里的“它”是指( )
A.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 《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
5. 20世纪50年代,影片《英雄儿女》主题曲歌词:“烽烟滚滚唱英雄,四面青山侧耳听,侧耳听……人民战士驱虎豹,舍生忘死保和平”。歌词中的“人民战士”指的是( )
A. 中国工农红军 B. 中国国民革命军
C. 中国人民解放军 D. 中国人民志愿军
6. 为了赢得抗美援朝战争胜利,截至1952年5月底,东北地区捐款6525.08万元;华北地区捐款6795.06万元,可购战斗机453架( )
A. 武器主要来自人民捐赠 B. 中国国际地位提高
C. 民族凝聚力的空前增强 D. 工农增产支援前线
7. 古往今来,我国涌现了一批又一批的仁人志士,为了国家,他们甘愿牺牲自我。下列哪位英雄是牺牲在朝鲜战场的( )
A. 雷锋 B. 刘胡兰 C. 邱少云 D. 杨靖宇
8. 1952年,湖北省某地区一位农民兴高采烈地在一块土地上耕作,他耕作的这块土地的所有权应该是
A. 国家的 B. 集体的 C. 地主的 D. 他自己的
9. 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共同之处是
A. 都促进了国有企业的发展
B. 都推动了中国工业化的进程
C. 都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D. 都不同程度影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10. 1956年,广州机械厂在缺乏厂房的情况下,工人和管理者在烈日暴雨下进行露天生产。然而在该年的劳动竞赛中,科室和车间屡屡出现新纪录。这反映出新中国( )
A. 经济结构比例均衡 B. 劳动者工业化建设热情高涨
C. 劳动者的地位提高 D. 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
11. 建国初期,毛泽东指出:“现在我们能做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这说明当时我国必须( )
A. 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业 B. 加速实现手工业合作化
C. 逐步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D. 优先发展重工业
12. 毛泽东指出:“中国革命第一步,改变这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态使之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社会。”中国革命的第二步取得成功的标志是( )
A. “一五”计划完成 B. 三大改造的完成 C.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D. 土地改革的完成
13. 著名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上海申新纺织公司创办于1915年,历经40多年的风雨历程后,该企业的掌门人响应中国共产党的号召接受社会主义改造。改造采用的主要形式是
A. 中外合资 B. 承包经营 C. 私有化 D. 公私合营
14.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A.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C. 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 D.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15.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涌现出了一批“感动中国”的英雄模范人物。王进喜、焦裕禄、雷锋、邓稼先成为这个时代的典型和象征。他们身上共同体现了( )
A. 开天辟地、立党为公精神 B. 不怕牺牲、乐观主义精神
C. 保家卫国、英雄主义精神 D. 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精神
16. 某网站征集“共和国足迹”专栏的解说词,要求以简练的语言概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每年所发生的一个重大事件及其影响。其中,1978年的解说词应是( )
A. 举国欢庆、翻身做主 B. 解放思想、改革开放
C. 加入世贸、融入全球 D. 建成小康、圆梦中华
17. 1984年,石家庄造纸厂推行承包制改革,第二个月就实现利润21万多元,超过了改革前原定的全年指标。第一年承包期满,完成利润140万元,比承包指标翻了一番。这说明
A. 乡镇企业产值迅速提高 B. 经济体制改革为企业注入了活力
C.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D.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
18. 1984年,有国际媒体评论:“中国政府开放整个海岸,意味着实际开放半个中国,它是35年来中国政府所采取的最大胆行动。”材料中“大胆行动”是指( )
A. 设立经济特区 B. 开放14个沿海城市
C. 设沿海经济开放区 D. 开放上海浦东
19. 2022年10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二十大上作了题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的报告。报告中提到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成时间是在( )
A.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B. 二十世纪末
C.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周年 D.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50周年
20. 关于新发展理念,学界研究成果比较丰富,有学者认为它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当代运用和丰富,也有学者认为它是回应新的发展阶段所面临的重大发展问题,还有学者认为它的基本方略是基于对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建设。出现以上不同观点的原因是( )
A. 研究视角不同 B. 研究成果完全因人而异
C. 研究数据不足 D. 新发展理念还不够成熟
二、材料分析题(共20分)
21. 材料一:中华民族在经历了一百多年的苦难,实现民族复兴,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推翻了三座大山,从此站起来了,中华民族从此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材料二:新中国成立之初,国民党留下的是满目疮痍的烂摊子,年轻的共和国面临帝国主义的颠覆,美国飞机对我国边境城市和乡村进行轰炸、扫射,严重侵犯我国主权。
材料三:1953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明确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渐实现“一化三改造”目标。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新中国根本政治制度的正式确立。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标志中国人民站起来的事件是什么?谁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2)面对美国的侵扰,中国开始了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这次战争的总指挥是谁?参战的军队名称是什么?
(3)建国初期,为实现“国家工业化”目标,制定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它的完成有何意义?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颁布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根本大法,规定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2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全国铁路共有2.18万km(部分线路被拆除),多建在东北和沿海地区,广阔的西北、西南地区只有1600多公里。铁路技术设备基本依赖进口,轨距不一,型号杂乱,有“万国铁路博物馆”之称;管理分割,运输效率低下。
——摘编自傅志寰等《中国铁路百年发展与创新》
材料二 中国铁路发展大事表(部分)
时期 事件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1949—1978年) 新中国成立初期,重点在西南、西北地区建设新线。 1952年开始,先后试制出多种蒸汽机车,设计制造各种客车和货车。 1958年开始制造内燃机车和电力机车,随后投入批量生产。
改革开放时期 (1978—2012年) 改革开放后,中国铁路组织了系列建设大会战,路网规模和质量不断提升。 1997年开始,我国铁路陆续实施6次大提速,累计提速里程为2.2万km。 20世纪90年代开展科研攻关和技术引进,实现高速铁路迅猛发展。
——摘编自傅志寰等《中国铁路百年发展与创新》
(1)根据材料一、二,与新中国成立前相比,简述1949—1978年我国铁路建设发生变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78—2012年我国铁路发展原因。
(3)根据材料一、二,得出一个历史结论。
23.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取得了翻天覆地变化。
材料一 1978年纯粹是一个中国的时刻,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进程。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40年众志成城,40年砥砺奋进,40年春风化雨,中国人民用双手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
——《习近平讲故事:中国人民用双手书写壮丽史诗》
材料二 他和他的同事找到了一条富国强民的道路。在达成这个目标的过程中,邓小平也引领了中国根本转型,不论它与世界的关系方面,还是本身治理结构和社会方面。
——傅高义《邓小平时代》
材料三 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深入实施“一带一路”建设,筹建和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加快自由贸易实验区建设,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正逐步健全,体现了中国与世界其他各国携手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美好愿景。
——摘自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1)根据材料一归纳我国改革进程的特点。
(2)材料二中“富国强民的道路”指的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指出新时期对外开放的主要任务。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裴家营学校联片教研2023-2024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原卷版+解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