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湖北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高考最后一卷(二)历史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4年湖北省高考最后一卷 历史(二)
本试题卷共4页,19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填涂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位置上。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据江陵张家山汉简《二月律令·捕律》载:“捕从诸侯来为间者一人,拜爵一级,有(又)购二万钱。不当拜爵者,级赐万钱,有(又)行其购”;《二月律令·贼律》云:“来诱及为间者,磔(一种酷刑)”。这些规定折射出汉初(  )
A.律和令都具有法律效力 B.按军功授予诸侯王爵位
C.承袭秦朝法家思想治国 D.中央和诸侯王关系紧张
2.宋太祖时期,宰相的人数由两人增加到三人,设立参知政事,使政务由宰相、参知政事等一起讨论,最后由皇帝亲自裁决;设立枢密院掌管军政,其长官地位与宰相相同;财政大权从宰相职权中分离出来,由“三司”掌管,三司使的地位和宰相不相上下。宋太祖的这些举措(  )
A.标志着中央集权制度最终建立 B.有利于皇帝对朝政的全面控制
C.导致行政中枢的权力逐渐分散 D.加强了相权对皇权的制约作用
3.亚里士多德在“临终遗嘱”中明确要求子嗣:“那些曾服侍过我的奴隶,没有一个可以卖掉,让他们留下来,当他们达到要求的年龄,根据他们的服务释放他们。”该遗嘱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雅典(  )
A.人文素养影响奴隶主决策 B.繁荣的基础是奴隶制经济
C.理性主义是社会主流思想 D.社会身份认同的界限模糊
4.公元前8世纪左右,地中海地区形成了一个文明交流共同体,下表为该地区经济状况。
地区 经济活动
大多数地区 以本地农业为主要的经济活动形式
古希腊 本地农业仍然是主要的社会与经济基础,城邦的社会与政治力量的主体是自由农民
古代埃及 农业的地位和重要性也远远高于商业活动。商业活动主要是为了获取原料和一些贵重物品
这反映出当时(  )
A.农业技术的发展较快 B.社会阶级分化的进程加快
C.工商业发展面临困境 D.区域文明交流的规模有限
5.古代波斯帝国统治埃及时期的很多文献,是用埃及祭司体和世俗体、阿拉米语、希腊语、拉丁语、科普特语,以及阿拉伯语7种形式书写的,其中阿拉米语是当时通用语言,其他6种是当地族群用语。这反映出古代波斯帝国(  )
A.加快了通用语言推广进程 B.顺应被征服地文化多样性
C.尚未实现对埃及有效统治 D.保留多种语言促进了交流
6.下列与图1所示帝国相关的历史表述正确的是(  )
图1 某帝国形势图
A.其兴起与古代文明的区域性扩张相关 B.率先实行行省制并推广希腊文化
C.有世界上现存最早较完整的成文法典 D.出现奴隶集中劳作的奴隶制庄园
7.14—16世纪英国制定了多部禁奢法令。其中,1571年的“帽子法令”规定,除了爵位贵族及其女仆、年收入达20马克的乡绅外,其他年满6周岁的臣民都不得戴进口天鹅绒帽子,而且必须在星期天和节假日戴英格兰本土生产的羊毛帽,违者每天罚款3先令4便士。由此可知,英国禁奢法令(  )
A.旨在提倡节俭教化民众 B.利于本国纺织业的发展
C.大力弘扬英国服饰文化 D.加速封建等级制度瓦解
8.16世纪末17世纪初,英国发起道德改革运动,矛头直指懒惰、铺张浪费和过度消费等。英国重商主义的代表人物托马斯·孟认为,在吸烟、喝酒、宴乐、奇装异服和把时间滥用在偷安和享乐方面的普遍的堕落,使英国的事业遭到不幸。这场运动的兴起(  )
A.深受价格革命影响 B.旨在批判封建专制制度
C.体现理性主义精神 D.适应资本主义发展需要
9.表1为有关莱克星顿枪声这一历史事件的记述,据此推知(  )
表1
记述 出处
“在正规军向我们射击之前,我们队伍中没有任何人发射一枪一弹,正规军继续射击,直到我们全部逃逸。” 现场民兵们的证词,1775年
“一旦我们接近他们,他们开了一或两枪,我们的人在没有命令之下匆忙射击,造成他们逃跑。” 英军中尉约翰·巴克日记,1775年
“(统率英军的少校说)他骑马上前,命令他们解散,他们没有立刻照做……当他转身时,他听到了两或三声枪响……民兵们逃命去了。” 耶鲁学院校长斯泰尔斯日记,1775年
A.英国士兵首先向北美民兵开枪 B.英国士兵遵照命令开火
C.北美民兵首先向英国士兵开枪 D.北美民兵并未坚守抗敌
10.图2所示为1761—1830年英国东印度公司从亚洲进口商品的结构变化(单位:百万英镑)这一变化反映出(  )
图2
A.工业革命影响进口贸易格局 B.殖民扩张加剧了对原料的掠夺
C.工业制成品国内市场已饱和 D.圈地运动降低了农业生产效率
11.1948年,将德国问题“欧洲化”成为不少法国政治家的追求。他们认为,“在经济和政治领域里,必须将这作为一个目标……建议同盟国和德国人自己都要将德国纳入欧洲整体……这是……唯一的办法,可以为经济上的繁荣但在政治上边缘化的德国注入延续和活力。”其将德国问题“欧洲化”的目的是(  )
A.防止美国势力的渗透 B.维护法国的安全与发展
C.促进德国的战后复苏 D.遏制苏联不断向西扩展
12.东方学以近东和远东国家为研究对象,兴起于19世纪的欧洲,一战前后进入黄金时期,二战后却招致国际社会越来越多的批判。1973年,第29届国际东方学学者会议决定放弃这个备受争议的名字,更名为“亚洲和北非人类科学国际大会”。这反映了(  )
A.和平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B.世界大战制约学术交流
C.国际格局影响学术研究 D.冷战博弈加剧国际冲突
13.下列选项中,材料与推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14.2003年,在坎昆召开的世界贸易组织第五届部长会议上,发达国家要求发展中国家降低关税、实行贸易自由化,七十七国集团、非洲联盟、最不发达国家组成联盟,巴西、印度、中国等组成二十一国集团,挫败了发达国家的企图。这一结果(  )
A.表明世界经济旧秩序的瓦解 B.说明南北差距和贫富分化严重
C.凸显了第三世界国家的力量 D.反映了“逆全球化”思潮涌动
15.下表为二战后非洲地区爆发的部分边界冲突。导致这些边界冲突的历史原因是(  )
时间 事件
1963—1982年 阿尔及利亚与摩洛哥发生边界武装冲突
1971—1981年 乌干达与坦桑尼亚爆发边界战争
1977—1978年 索马里与埃塞俄比亚为争夺欧加登地区发生武装冲突
A.经济危机的冲击 B.殖民主义的罪恶
C.世界局势的紧张 D.美苏冷战的加剧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5分。
16.【中非交往历史】(14分)
材料一
中非交往始于唐代的贞观年间。根据史料记载:“殊奈,昆仑人也……贞观二年(628)十月,使至朝贺。”天宝十年(751),唐朝人杜环到达过非洲。唐代的中非交通线主要有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8世纪后,陆路渐趋衰落。瓷器和丝绸是唐代时期输入非洲的大宗物品。从7世纪开始,东非海岸商业性城邦的兴起、发展和繁荣,推动了中国商品进入非洲。香料、象牙则是非洲输往唐代中国的主要物品。
——摘编自景兆玺:《唐代中非关系论述》
材料二
进入21世纪,中非关系快速发展,中非合作取得巨大成就。中国已成为非洲最大贸易伙伴、最大基础设施融资方、对非投资增速最快国家、非洲国际工程的主要承包方以及主要发展合作伙伴。非洲国家也积极支持中国在全球治理上的主张和倡议,非洲是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全球发展倡议和全球安全倡议最积极的方向之一。面对百年变局,中非团结合作是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力量,能为非洲乃至全球繁荣发展和持久和平注入强劲动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无论中国发展到哪一步,中国永远都把非洲国家当作自己的患难之交”。
——摘编自周玉渊:《大变局时代中非合作的新征程与新思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唐代中非交往的特点。(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时代中国处理与非洲关系的基本原则。(6分)
17.【欧元的发展】(14分)
材料一
欧元的产生是伴随着欧共体一体化的逐步加深而形成的。1989年4月17日,欧共体执委会主席雅克·德洛尔向欧共体部长理事会提交了《关于实现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的报告》,报告中提出了分3个阶段实施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计划。按照计划,1999年1月1日起,欧元作为单一货币正式出现,货币联盟正式启动。经过三年的过渡期,2002年7月1日起,各成员国的货币退出流通领域,欧元成为唯一合法的支付手段。
——摘编自怀谷:《欧元的诞生与前景》
材料二
欧债危机后,欧盟国际经济地位急剧下降,其占全球GDP比重从2007年30.66%降至2018年的22.1%。使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E)“特别提款权”这一直接反映国际货币分量的指标中,欧洲下滑明显。2015年,IMF调整新一期货币篮子权重,人民币首次纳入“特别提款权”,并占有10.92%的份额。在安全领域,乌克兰战争、难民危机以及中东、非洲、阿富汗等周边地区安全形势持续恶化,其安全威胁也不断向欧洲蔓延。除此之外,欧元虽然是全球第二大货币,但欧盟仍然依赖于美元为基础的交易体系。近年来,美国利用美元优势,肆意挥舞制裁大棒,对欧洲企业处以没收在美资产、切断美元交易等处罚。据统计,欧元综合国际化水平在2004年左右为其顶峰,超过27%,随后即呈现震荡下跌趋势,2017年已不足22%。
——摘编自董一凡:《当前欧元国际化的挑战、应对以及前景》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欧元诞生的历史意义。(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欧元国际化所面临的主要挑战。(6分)
18.【晚清公债与新中国国债】(15分)
材料一
表2 晚清国内公债筹募概况(节选)
公债名称 时间与用途 筹募额定数 实际额度 具体承销情况
西征借款 1878年西征善后及新疆建设 350万两 认购150万两 成立乾泰公司借款
昭信股票 1898年战争赔款 1亿两 认购2000万 户部通过银行、钱庄筹款
湖南公债 1910年地方财政 120万两 转外债 外资银行承销
爱国公债 1911年镇压辛亥革命 3000万元 不足1200万元 资政院委托大清银行办理,实为向亲贵及官员摊派
——摘编自刘杰《辛亥鼎革与财政举债:晚清民初“爱国公债”的发行与偿还》
材料二
1949年12月,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决定来年发行第一期人民胜利折实公债,总额为1亿分,华东区分担45%,上海市分担华东区的66.6%。上海市组建了公债推销委员会,深入宣传,“购买公债不但还本,而且付息……是争取人民解放战争最后胜利的重要保证”。《解放日报》为公债开设了答疑专栏。工商界巨擘带头认购,群团组织还推动了公债认购竞赛,最终圆满完成目标。
——摘编自孔祥成、牛茹琪《从首笔国债发行看新中国初期中共的城市社会动员能力》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晚清公债发行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9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发行人民胜利折实公债圆满成功的原因。(6分)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公元一千五百年前后的地理大发现,拉开了不同国家相互对话和相互竞争的历史大幕,由此,大国崛起的道路有了全球坐标。五百年来,在人类现代化进程的大舞台上,相继出现九个世界性大国,他们是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和美国。大国兴衰更替的故事,留下了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和经验教训,启迪着今天,也影响着未来。
——摘自央视纪录片《大国崛起·海洋时代》解说词
根据材料,结合近代西方社会发展历史(至少以两个不同发展道路的国家为例),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试题评分参考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B A D B A B D D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B C A C B
1.【答案】D【解析】据材料《二月律令·捕律》、《二月律令·贼律》中记载可知,为了限制诸侯国的势力,汉政府用拜爵赐钱的方式打击诸侯王国的间谍,以及诸侯王国的人到汉廷的郡引诱人口和刺探情报等行为都要处于严格的酷刑,据此能够折射出汉初中央和诸侯王关系紧张,故选D项;律是固定性的规范,令是暂时性的制度,违令有罪者,依律定罪。而材料中的《二月律令·捕律》、《二月律令·贼律》均属于“律”,排除A项;按军功授予诸侯王爵位,即军功爵制,与材料限制诸侯国的势力不符合,排除B项;法家思想主张通过法律手段来维护统治,“拜爵赐钱的方式”不属于法家思想,排除C项。
2.【答案】B【解析】据材料可知,宋太祖通过增设官员、分割相权等手段来削弱宰相的权力,从而强化皇权,故选B项;中央集权制度建立在秦朝,排除A项;“行政中枢”概念混淆,应为“权力中枢”,排除C项;材料侧重的是皇权对相权的削弱,排除D项。
3.【答案】A【解析】据材料“那些曾服侍过我的奴隶......根据他们的服务释放他们”可知,亚里士多德在“临终遗嘱”中,要求子嗣善待奴隶,这体现了对于人价值与地位的尊重,是人文思想的体现,故选A项;雅典繁荣的基础,依靠的是特殊的经济基础(商业发达)和优越的政治条件(民主制度的确立和发展),排除B项;古希腊是西方人文主义的起源,理性主义在启蒙运动后才逐渐成为西方社会的主流思想,排除C项;仅依据亚里士多德对奴隶的态度,不能说明雅典社会身份认同的界限模糊,以偏概全,排除D项。
4.【答案】D【解析】据材料可知,公元前8世纪左右,地中海沿岸大多数地区仍以本地农业为主要的经济活动形式,商贸活动和文明交流在这一时期的历史发展中并不占主导地位,故选D项;“农业技术”偷换概念,与材料主要涉及农业在地中海地区的经济地位相悖,排除A项;“社会阶级分化的进程加快”不合题意,材料仅提及地中海地区农民占有重要地位,工商业者所占比例较低,未见明显的阶级分化相悖,排除B项;“工商业发展面临困境”不合题意,与材料“农业的地位和重要性也远远高于商业活动”的题意相悖,排除C项。
5.【答案】B【解析】古代波斯帝国统治埃及时期的很多文献是用多种语言形式书写的,这顺应了被征服地区文化的多样性,故选B项;如果加快了通用语言的推广进程,就不会出现许多文献采用多种语言形式书写的情况了,而会采用通用语言形式书写官方文献,排除A项;波斯帝国存在统治埃及时期的文献本身就说明当时已经实现了对埃及的有效统治,排除C项;保留多种语言并不利于促进交流,而是尊重当地文化多样性的态度,排除D项。
6.【答案】A【解析】据所学可知,古代世界帝国的兴起和发展是通过不断扩张而形成的,因此,图1帝国形势图反映了其兴起与古代文明的区域性扩张相关,故选A项;据图1可知,体现的是亚历山大帝国,古代文明中,波斯帝国兴起的时间和实行行省制度的时间均早于亚历山大帝国,因此,图1所示的亚历山大帝国率先实行行省制的说法与史实不符,排除B项;世界上现存最早较完整的成文法典是古巴比伦王汉穆拉比颁布的,古巴比伦王国兴起于两河流域,与图示地理位置不符,排除C项;奴隶集中劳作的奴隶制庄园主要指罗马帝国,但图1所示疆域是亚历山大帝国,排除D项。
7.【答案】B【解析】由“不得戴进口天鹅绒帽子”、“必须在星期天和节假日戴英格兰本土生产的羊毛帽”、“违者每天罚款3先令4便士”可知,英国禁奢法是允许有限范围的权贵消费进口的天鹅绒帽子,而鼓励和提倡大众消费本土羊毛帽,这有利于本国纺织业的发展,故选B项;帽子法令颁布的目的是保护和发展本国纺织业,而不是提倡节俭教化民众,排除A项;题干的禁奢令反映出英国对本国所产产品的保护,而与弘扬英国的服饰文化无关,排除C项;由“爵位贵族及其女仆、年收入达20马克的乡绅”可以戴进口天鹅绒帽子,而其他人则必须戴英格兰本土生产的羊毛帽,这本身就是封建等级制的体现,所以不能据此得出加速封建等级制度瓦解的结论,排除D项。
8.【答案】D【解析】据材料“矛头直指懒惰、铺张浪费和过度消费等”可知,16世纪末17世纪初,英国发起道德改革运动,反对懒惰、铺张浪费和过度消费等,这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适应资本主义发展需要,故选D项;价格革命是新航路开辟后,欧洲物价上涨,货币贬值,扰乱了传统的经济关系,商业资产阶级实力上升,对道德改革运动没有影响,排除A项;道德改革运动主要是为了资本的积累,没有批判封建专制制度,启蒙运动把矛头直指封建专制制度,排除B项;理性主义是启蒙运动的核心思想,启蒙运动发生在17、18世纪,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
9.【答案】D【解析】由“直到我们全部逃逸”、“造成他们逃跑”、“民兵们逃命去了”可得,三则材料都提到北美民兵逃走,证明他们并未坚守抗敌,故选D项;由“在正规军向我们射击之前”“我们队伍中没有任何人发射一枪一弹”可得,现场民兵的日记提到了英国士兵首先项北美民兵开枪,但是另外两则材料并不能说明这一点,排除A项;由“我们的人在没有命令之下匆忙射击”可知,英国士兵并不是遵照命令开火,排除B项;只有英军中尉约翰·巴克日记中记载了“他们开了一或两枪”,其他两个材料没法证明北美民兵首先向英国士兵开枪,排除C项。
10.【答案】A【解析】据题干柱状图数据可知,在工业革命过程中,英国从亚洲进口杂货和纺织品的数量逐渐减少,并最终消失,但是进口茶叶的数量逐渐增多,并占据了绝对优势地位,结合所学可知,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其主要原因在于英国在工业革命过程中生产了大量的棉纺织品,在客观上促进提高了国内民众的收入,使得茶叶的进口量增加,故选A项;据所学可知,茶叶属于消费品,而不是“原料”,排除B项;工业制成品国内市场已饱和仅能够说明英国无需进口杂货和纺织品,但是题干柱状图数据还有进口“茶叶”这一项目,排除C项;据所学可知,圈地运动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是“降低”,排除D项。
11.【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两次世界大战都与法德矛盾有关,战后法国普遍认为应该避免德国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的复苏,防止德国东山再起,以保证自身的安全,促进自身的发展,借此希望借助欧洲其他国家的力量把德国问题“欧洲化”就是法国借机削弱德国的手段,故选B项;二战后,美国已经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美国干涉欧洲事务成为不可避免的事实,排除A项;法国主要关心的是自身利益,真实目的是为了削弱德国,排除C项;将德国问题“欧洲化”不涉及意识形态的冲突,与苏联无关,排除D项。
12.【答案】C【解析】据材料及所学可知,二战前,东方学以近东和远东国家为研究对象,主导国家是欧洲,二战后,美苏由于国家利益的冲突,进入冷战时期,国际格局也发生变化,美苏冷战的发展,亚非拉民族解放浪潮的高涨,新兴国家的发展,社会主义国家及马克思主义影响力的扩大,主导国家由欧洲到苏美,所以,东方学招致国际社会越来越多的批判,最终更名为“亚洲和北非人类科学国际大会”,这反映了国际格局影响学术研究,故选C项;和平发展成为时代主题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时间不符,排除A项;材料变化发生在二战后,且材料主旨是学术研究不是学术交流,排除B项;材料是冷战博弈等因素影响学术研究,不是国际冲突,排除D项。
13.【答案】A【解析】材料体现的是美苏签订了关于削减武器的条约,同时苏联宣布从阿富汗撤军,由此可以推知,苏联的举措推动了美苏关系走向缓和,故选A项;棉花是经济作物,其产量并不能和棉纺织业(手工业)等同,从而无法得出此项的结论,排除B项;从2030年的世博会主题中可以看出追求合作、共同发展的美好愿望,但和平与发展并未成为当今时代的共识,极少数国家正在破坏世界和平,排除C项;材料体现了南方共同市场的地位和扩大,缺少在其引领下世界其他地区的区域经济合作的表现,排除D项。
14.【答案】C【解析】由材料“最不发达国家组成联盟”“挫败了发达国家的企图”可知第三世界国家联合起来拒绝了发达国家的要求,凸显出第三世界国家的力量,故选C项;20世纪中后期,随着政治多极化的发展,世界经济旧秩序已经瓦解,排除A项;材料没有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比较,不能得出贫富分化严重的结论,排除B项;“逆全球化”是指与经济全球化完全相悖的发展趋势,与材料内容无关,排除D项。
15.【答案】B【解析】二战后,非洲很多国家并没有形成和平安定的局面,而是出现了很多冲突或者战争,主要是因边界和民族问题引发,边界冲突背后的历史原因主要是19世纪末西方列强瓜分非洲,“地图上作业”人为划分非洲国家边界所导致的后果,故选B项;非洲的冲突主要是由于殖民侵略与殖民统治的历史遗留问题导致,与经济危机无关,排除A项;二战后,世界秩序经历了变化与调整,虽然有局势的紧张,但这不影响非洲的边界或民族间的冲突与争端,排除C项;美苏冷战的加剧是两个国家间出于世界霸权的争夺,并非是非洲边界冲突的历史原因,排除D项。
二、非选择题
16.【答案】(14分)
(1)特点:基于朝贡外交体系(天朝上国观念);和平交往;存在双方人员往来(直接交往);经济交流密切;海上陆上交往并进,以海路为主;交往受到双方政治经济状况影响;(每点2分,共8分,4点即可)
(2)原则:政治合作,经济支持,互利共赢;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真实亲诚”理念,加强与非洲合作;积极构建中非命运共同体;坚持多边主义,构建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每点2分,共6分,3点即可)
【解析】
(1)据材料一“殊奈,昆仑人也……使至朝贺”可知,中非交往基于朝贡外交体系(天朝上国观念),双方是和平交往;据材料一“殊奈,昆仑人也”“唐朝人杜环到达过非洲”可知,存在双方人员往来(直接交往);据材料一“唐代的中非交通线主要有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8世纪后,陆路渐趋衰落”可知,海上陆上交往并进,以海路为主;据材料一“瓷器和丝绸是唐代时期输入非洲的大宗物品”“香料、象牙则是非洲输往唐代中国的主要物品”可知,经济交流密切,交往受到双方政治经济状况影响。
(2)据材料二“中非关系快速发展,中非合作取得巨大成就”“中国已成为非洲最大贸易伙伴”及所学可知,中国处理与非洲关系的原则是政治合作,经济支持,互利共赢;据材料二“中国永远都把非洲国家当作自己的患难之交”可知,积极构建中非命运共同体;结合所学可知,中国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非洲国家提出“真实亲诚”理念,形成中国与非洲国家休戚与共、共同发展、文明互鉴的友好合作关系;为了中非共同发展,中国坚持多边主义,构建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17.【答案】(14分)
(1)意义:推动欧洲一体化进一步发展;有利于欧盟内部统一市场的构建(有利于欧盟内部的经贸往来);加强了欧盟内部的政治和文化认同;挑战了美元的霸权地位;推动了世界多极化趋势。(每点2分,共8分,答出4点即可满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得分)
(2)经济危机导致欧洲自身经济实力的下降;地区安全形势恶化;美国的霸权主义;新兴经济体(中国)的崛起。(每点2分,共6分,答出3点即可满分)
【解析】
(1)据材料一“伴随着欧共体一体化的逐步加深而形成的”可知,推动欧洲一体化进一步发展;据材料一“欧元作为单一货币正式出现,货币联盟正式启动”并结合所学可知,有利于欧盟内部统一市场的构建(有利于欧盟内部的经贸往来);加强了欧盟内部的政治和文化认同;据材料一“欧元成为唯一合法的支付手段”并结合所学可知,挑战了美元的霸权地位;推动了世界多极化趋势。
(2)据材料二“欧债危机后,欧盟国际经济地位急剧下降”可知,经济危机导致欧洲自身经济实力的下降;据材料二“周边地区安全形势持续恶化”可知,地区安全形势恶化;据材料二“美国利用美元优势……处罚”可知,美国的霸权主义;据材料二“人民币首次纳入‘特别提款权’”可知,新兴经济体(中国)的崛起。
18.【答案】(15分)
(1)特点:兼具中央公债与地方公债;主要用于应对军事和财政危机;凭借特权摊销公债仍无法完成发行目标;公债承销的主体多样;人们对政府的信任不足;数额巨大。(每点2分,任答2点,共4分)
影响: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财政危机,支持了边疆开发,维系了政权运转;后期勒捐亲贵,强制摊销公债以解危局,加速了清朝的崩溃;有利于西方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每点2分,辩证分析才能得5分,只答一方面只能得2分)
(2)原因:新中国成立;新中国实行人民民主专政(或表述为人民当家做主);新政权强大的政治动员能力和制度优势;将市民投资与爱国主义相结合的宣传手段;华东地区和上海经济发达,实力雄厚。(每点2分,任答3点,共6分)
【解析】
(1)第一小问特点,据材料一“1878年西征善后及新疆建设”、“1910年地方财政”可知,兼具中央公债与地方公债;据材料一“1898年战争赔款”、“1910年地方财政”、“1911年镇压辛亥革命”可知,主要用于应对军事和财政危机;据材料一“不足1200万元”、“实为向亲贵及官员摊派”可知,凭借特权摊销公债仍无法完成发行目标;据材料一“成立乾泰公司借款”、“户部通过银行、钱庄筹款”、“外资银行承销”、“实为向亲贵及官员摊派”可知,公债承销的主体多样;据材料一“筹募额定数”、“实际额度”对比可知,人们对政府的信任不足;据材料一“筹募额定数”可知,数额巨大。第二小问影响,据材料一“1878年西征善后及新疆建设”可知,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财政危机,支持了边疆开发,维系了政权运转;据材料一“实为向亲贵及官员摊派”可知,后期勒捐亲贵,强制摊销公债以解危局,加速了清朝的崩溃;据材料一“外资银行承销”可知,有利于西方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2)据材料二“1949年12月”可知,新中国成立;据材料二“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人民胜利折实公债”可知,新中国实行人民民主专政(或表述为人民当家做主);据材料二“上海市组建了公债推销委员会,深入宣传”可知,新政权强大的政治动员能力和制度优势;据材料二“争取人民解放战争最后胜利的重要保证”可知,将市民投资与爱国主义相结合的宣传手段;据材料二“工商界巨擘带头认购”并结合所学可知,华东地区和上海经济发达,实力雄厚。
19.【答案】(12分)
示例一
论题:近代以来,大国兴衰道路启迪今天、影响未来。(2分)
论述:1500年前后,随着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扩张的发展,拉开了不同国家相互对话和相互竞争的历史大幕。在强大的王权和狂热的宗教信仰支撑下,伊比利亚半岛征服了海洋、获得了世界。但是,像潮水一样涌入的财富没有用来发展真正能够让国家富强起来的工商业,到16世纪下半叶,曾经拥有难以计数的金银和无比强大的国家机器的伊比利亚半岛,在世界性的演出中开始谢幕。(4分)英国紧随葡萄牙和西班牙之后,加入海外探险的行列,逐步建立起自诩为“日不落”的殖民帝国。在殖民扩张过程中,大量财富为英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本原始积累,广大殖民地则提供了广阔的海外市场,因此英国最早开始同时也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以英国为代表的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在攫取利益的同时,客观上也传播了先进的思想和生产方式,开始改变世界的面貌。(4分)葡萄牙和西班牙与英国的不同发展道路告诉我们,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2分)
示例二
论题:国家实力影响经济政策,经济政策影响国家发展。(2分)
论述:1917年俄国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的专制统治。十月革命后,俄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为了恢复和发展经济,巩固苏维埃政权,列宁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斯大林上台后,实行斯大林模式,通过两个五年计划,俄国走上了工业化强国的道路,但是由于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显现,最终导致苏联解体。(4分)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美国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国力迅速增强,提出了“门户开放”政策,力求扩大其占有的世界市场份额,促进其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二战后,美国致力于促进世界贸易自由化,凭借绝对的经济实力,主导建立包括关贸总协定(世贸组织)在内的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该体系维护了二战后美国长期的霸权地位。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的发展,美国面临的竞争压力日益加大,霸权受到冲击,重拾贸易保护主义政策,会削弱美国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4分)
总结:合作共赢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旋律,世界各国应扩大开放,加强合作,实现互利共赢。(2分)(“示例”只做阅卷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
【解析】
首先,阅读材料和设问,根据自己对上述九个国家发展道路的熟悉程度,确定选择材料中所提到的九个国家中具有不同发展道路的两个或者两类国家,从中提取一个观点。结合所学世界近代史的知识分析可知,上述九个国家根据发展道路可以分为西班牙和葡萄牙、荷兰、英国和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美国七种,考生可以选择其中的任何两类或者两个国家,同时也必须是符合两个不同发展道路这一要求,在此基础上,确定一个观点。
如:近代以来,大国兴衰的道路启迪今天,也影响未来;或者国家实力影响经济政策,经济政策影响国家发展;或者选择不同的发展道路,国家间会有不同的发展结果;或者道路选择影响大国兴衰;等等。然后,围绕自己确定的观点和选择的两类国家或者两个国家,分别论述其发展道路的表现及其结果,要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成文、表达完整清晰。最后,总结陈词,得出启示,或者升华(或者深化)自己的观点即可。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湖北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高考最后一卷(二)历史试卷(含答案解析)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