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考前金卷06-备战2024年中考历史模拟卷(全国通用)(含解析)

备战2024年中考历史模拟卷(全国通用)
06
(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1.在早期文化中,中原地区形成了李家沟文化—裴李岗文化一仰韶文化—龙山文化一二里头文化一二里岗文化一殷墟文化一洛邑文化等的完整的发展链条。这表明中原文明具有( )
A.多样性 B.连续性 C.包容性 D.创新性
2.春秋战国时期,学术思想界出现了诸子并起、学派林立、百家争鸣的繁荣气象,揭开了中国文化史上光彩夺目的新篇章。下列主张属于道家学派思想的是( )
A.仁者爱人 B.民贵君轻 C.“尚贤”“节用” D.顺应自然
3.汉代诗人辛延年写道:“胡姬年十五,春日当垆。长裾连理带,广袖合欢襦。头上蓝田玉,耳后大秦(古罗马)珠。”该诗可以佐证当时( )
A.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B.海上丝绸之路开通
C.边界榷场贸易兴旺 D.都市生活繁华多彩
4.有学者强调,魏晋南北朝时期经过伴随着血与火洗礼的“五胡归华夏”,华夏民族的成员更加众多,文化更加灿烂,生命更加茁壮,人口迁移的规模之大、范围之广、历时之久、影响之深,超过以前任何一个历史时期。据此反映当时( )
A.政权分立动荡 B.民族交流频繁 C.崇尚汉族文化 D.江南得到开发
5.下图为唐朝阎立本绘制的《步辇图》,该图反映的历史场景是( )

A.唐太宗问政于房玄龄 B.唐太宗接见吐蕃使者
C.唐玄宗送别高僧玄奘 D.唐玄宗平定安史之乱
6.随着印刷术的普及,宋代浙江、福建、江西等地的城市中书肆盛行,所刻的书目除传统经典外,还有通俗文学读物,供普通民众阅读。材料强调了印刷术( )
A.降低了书籍印刷的成本 B.提高了书籍的印刷效率
C.促进了文化事业的发展 D.便利了书籍的大量存留
7.宋代体育项目众多,马球运动在开封有游玩的场所。“瓦舍”里有各种体育表演活动,如相扑、使拳、舞剑、射弓等。体育运动的兴盛反映了( )
A.城市经济进一步发展 B.民族交融趋势加强
C.手工业发展水平很高 D.重文轻武之风盛行
8.如图空白方框处应填( )
A.宋元时期的文学艺术 B.宋元时期的都市生活
C.清朝的文学艺术 D.清朝的科学技术
9.明代中后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有突出的成就,并出现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科学技术著作。下列人物与著作搭配正确的是( )
A.宋应星——《齐民要术》 B.李时珍——《本草纲目》
C.徐光启——《天工开物》 D.贾思勰——《农政全书》
10.如图是明朝初期胡椒售价的方块堆叠图。由此可见( )

A.明朝时胡椒开始传入中国 B.郑和下西洋后胡椒大幅降价
C.明政府完全垄断胡椒销售 D.晋商徽商大量从事胡椒贸易
11.中国在甲午战争中失败后,梁启超感叹道:“吾国则一经庚申圆明园之变,再经甲申马江之变,而十八行省之民,尤不知痛痒,未尝稍改其顽固嚣张之习。直待台湾既割,二百兆偿款既输,而鼾睡之声,乃渐惊起。”梁启超认为甲午战争对中国社会的主要影响是
A.清政府进行“新政”改革
B.刺激民众忧患意识的产生
C.迫使中国扩大对列强开放
D.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高涨
12.近代中国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都是在暴力胁迫下订立的,其内容基本上是单方面给予列强种种特权,因而对中国的危害极大。列强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的特权产生于(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3.1920年,在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的推动下,上海机器工会成立,并创办刊物《机器工人》,用通俗的语言向工人宣传马克思主义,启发工人的阶级觉悟。这反映了(  )
A.中国共产党斗争策略转变 B.全国工人运动进入第一次高潮
C.国民革命运动的蓬勃发展 D.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
14.下列是由萧华作词的《长征组歌》的部分歌词,其主要体现了红军战士( )
·三十昼夜飞行军,突破四道封锁墙。不怕流血不怕苦,前仆后继杀虎狼。·昼夜兼程二百四,猛打穷追夺泸定。铁索桥上显威风,勇士万代留英名。
A.国际主义精神 B.敢为人先精神
C.忠诚为民精神 D.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15.1947年中共中央公布的一份文件中规定:乡村中一切地主的土地及公地,由乡村农会接收,连同乡村中其他一切土地,按乡村全部人口,不分男女老幼,统一平均分配。该文件在当时起到的积极作用是(  )
A.调动了农民的革命积极性 B.加强了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
C.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掀起了军民联合大生产运动
16.下表是晚清时期一份广东报刊的更名历程,办报宗旨一脉相承。其宗旨是( )
年份、期数 名称 宗旨
1907年第1期 《商工旬报》 劝奖农工实业
1907年第4期 《农工商报》 劝导实业,开通民智
1909年第55期 《广东劝业报》 提倡实业,振兴中华
A.呼吁实业救国 B.主张启发民智
C.宣扬勤劳致富 D.提倡农工并重
17.图所示时间轴是某同学的学习笔记。其学习内容的主题是( )
A.民族共同繁荣 B.经济特区发展
C.香港回归祖国 D.对内改革深化
18.下列属于20世纪50年代中国外交成就的是( )
①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②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③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④举办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④
19.迈尔斯教授认为:欧洲中世纪的建筑师是罗马古建筑师的学生;中世纪的哲学家从古希腊的大思想家那里获得了许多智慧,这些都极大推动了中世纪末期作为近代先驱的文艺复兴中的思想运动。该观点强调的是古希腊和古罗马是( )
A.两种不同文明 B.世界文明中心
C.欧洲文明之源 D.延续发展至今
20.从7世纪中期开始,日本人的服饰、饮食、建筑、生活习惯、社会风俗以及日本的政治、经济制度都有中国唐朝的印记。古代日本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
A.大和统一 B.大化改新 C.幕府统治 D.明治维新
21.欧洲历史刚刚进入近代的黎明期,在佛罗伦萨和威尼斯诸城升起了一片灿烂的星云。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等人把形形色色的思想汇聚起来,从而产生了崭新的近代文化。这些人文主义者活跃在( )
A.古典文明时期 B.文艺复兴时期 C.宗教改革时期 D.启蒙运动时期
22.下图是《英国就业人口结构的变化示意图》,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
A.长期战争的破坏 B.农村人口的减少
C.农业生产的衰退 D.工业化持续推进
23.“1863年元月1日起,凡在当地人民尚在反抗合众国的任何一州之内,或一州的指明地区之内,为人占有而做奴隶的人们都应在那时及以后永远获得自由……”以上内容出自( )
A.废除农奴制法令 B.1787年美国宪法
C.《宅地法》 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24.1921年列宁强调,“目前俄共在经济方面的基本任务,就是领导苏维埃政权的经济工作:必须从市场的存在出发并考虑市场的规律。掌握市场,通过有系统的、深思熟虑的、建立在对市场过程的精确估计之上的经济措施,来调节市场和货币流通。”下列内容与此相符合的是( )
A.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加速苏联工业化建设
C.允许私人经营中小企业 D.支持集体农庄的建设
25.为了精准防控新冠疫情,“健康码”“行程码”“场所码”等作为个人信息共享和出入通行的电子凭证进入到我们的生活中,在精准防疫、复工复产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种便捷方式的出现得益于
A.航天技术的应用 B.信息技术的发展
C.生物技术的进步 D.能源技术的开发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共50分)
26.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是我国的一个鲜明特征,是先人们留给我们的丰厚遗产,也是我国发展的巨大优势。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图1唐朝阎立本《步辇图》 图2莫高窟中唐时期壁画《反弹琵琶乐舞图》(摹本)
材料二 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汉梗于北狄,隋不能服东夷,唐患在西戎,宋患常在西北。若元,则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遂下江南,而天下为一。故其地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
——《元史》
材料三 明清时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渐趋稳定。……清朝通过大规模的改土归流以及盟旗制度、册封制度、驻藏大臣等措施,有效维护了国家统一,增强了各族人民的政治认同,进一步夯实了中华民族认同的政治基础。
——人民出版社《民族大团结》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图1反映了唐太宗实行怎样的民族政策?根据两幅图片分析唐朝民族交往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在元朝得到发展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例清朝维护国家统一的史实。
(4)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你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认识。
27.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从现在起,党的中心任务就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回顾党的奋斗历程,汲取党的历史经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浴血奋战】
材料一 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是党克敌制胜的重要法宝,也是党执政我国的重要法宝。党始终坚持大团结大联合……最大限度凝聚起共同奋斗的力量,……一定能够汇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伟力。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1)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党在革命战争年代建立的“统一战线”。
【自力更生】
材料二 一亿二千万农户和五百多万个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已经变为集体经济,七万户的私营工业企业已经变为公私合营企业……我们在这个大革命取得基本胜利的第一年,就在各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绩。
——《政府工作报告》(周恩来1957年6月26日)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材料所述的“大革命”及其历史意义。
【解放思想】
材料三 党的十二大以后……农村改革在巩固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改革的重点逐步转向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由试点发展到全部铺开,其它领域随之迈出改革步伐。……随着各方面改革的陆续开展和推进,僵化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开始被冲破,我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改革与发展相互促进的生动局面。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变化。并简析其原因。
【自信自强】
材料四 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支持海南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这是党中央着眼于国际国内发展大局,科学谋划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彰显我国扩大对外开放、积极推动经济全球化决心的重大举措。
——摘编自(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
(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推动海南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
28.社会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常常伴随着危机,面对危机,不同的国家或地区采取了不同的应对方式。某校九年级(1)班同学以“化危为机”为主题展开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英国化解政治危机】
材料一 英国用光荣革命的非暴力手段,建立了一种新的政治制度……新制度营造出一种宽松、自由和开放的环境。否则,就难以想象,英国社会如何能在18、19世纪和平地实现现代化。
——摘自钱乘旦《世界现代化历程》
(1)材料一中“新的政治制度”指的是什么?根据材料一、概括这种“新的政治制度”对英国社会的影响。
【共同应对战争危机】
材料二 第一次世界大战则在危机中打响……但第二次世界大战终究变成了历史的转折点。
——摘自钱乘旦《不平衡的发展》
(2)根据材料二、请回答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回顾第二次世界大战,试举两例“共同应对战争危机”的史实。
【美国面临经济危机】
材料三 罗斯福无意发动一场革命,也无意为美国创建一种新的体制结构。相反,他是在设法医治一种资本主义社会的暂时疾病,通过护理使它恢复健康,只是因为常规疗法也不能奏效,他才适用了实验性疗法。
——摘编自【美】内森·米勒《罗斯福正传》
(3)材料三中罗斯福“实验性疗法”的中心措施是什么?他推行的哪些措施让人民不再抗拒恐惧失业?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罗斯福“实验性疗法”取得了哪些成效?
【面对当前疫情危机】
材料四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正在全球蔓延。人类只有共同努力,才能战而胜之。……在应对这场全球公共卫生危机的过程中,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迫切性和重要性更加凸显,唯有团结协作、携手应对,国际社会才能战胜疫情,维护人类共同家园。
——摘自习近平主席《团结合作是国际社会战胜疫情最有力武器》
(4)面对当前新冠疫情在全球的蔓延,材料四提出“维护人类共同家园”的方案是什么?在全球各国致力于抗击新冠肺炎的斗争中,我国的应对措施和成效得到了大部分国家的认可,请就国家在应对突发危机时应担负的责任,谈谈你的认识;
29.根据下表所示的大事年表,解答下列问题。
大事年表
时间 事件
1946年3月 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
1947年3月 杜鲁门主义出台
1947年6月 马歇尔提出“欧洲复兴计划”
1949年4月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
1949年9-10月 德国分裂为“西德”“东德”
1949年10月 新中国与苏联建立外交关系
1950年2月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
1950年10月 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
1953年7月 《朝鲜停战协定》签订
1953年12月 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4年4月 中国参加日内瓦会议
1955年4月 中国参加万隆会议
1955年5月 华沙条约组织成立
请阅读上表,选择材料中相互关联的事件(两个或两个以上),结合所学自定一个你想论述的观点,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参考答案:
1.B
【详解】根据题干材料“在早期文化中,中原地区形成了李家沟文化—裴李岗文化一仰韶文化—龙山文化一二里头文化一二里岗文化一殷墟文化一洛邑文化等的完整的发展链条”可知,中原文明的发展形成了完整的发展链条,B项正确;题干材料没有体现出中原文明具有多样性,主要阐述中原文明发展的连续性,排除A项;题干材料没有涉及中原文明具有包容性,排除C项;题干材料没有体现出中原文明具有创新性,主要阐述中原文明发展的连续性,排除D项。故选B项。
2.D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道家学派创始人是老子,他认为万物运行有其自然的法则,人们应顺应自然,D项正确;“仁者爱人”是儒家创始人孔子的思想主张,排除A项;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排除B项;“尚贤”“节用”是墨家墨子的思想主张,排除C项。故选D项。
3.A
【详解】根据材料“胡姬年十五,春日当垆。长裾连理带,广袖合欢襦。头上蓝田玉,耳后大秦(古罗马)珠。”可知,材料描绘了该女子卖酒的场景。她戴着著名的蓝田所产的美玉做首饰,发簪两端挂着两串西域大秦国所产的宝珠,反映出当时中外经济文化交流,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海上丝绸之路的内容,排除B项;榷场贸易指的是宋、辽、金、元时在边境所设的同邻国互市的市场,排除C项;材料只体现了卖酒的场景,无法得出都市生活繁华多彩,排除D项。故选A项。
4.B
【详解】根据题干材料中的“五胡归华夏”“华夏民族的成员更加众多”可知,当时各民族交流频繁,出现了大规模的民族融合,B项正确;魏晋南北朝时期,先有三国鼎立,后有东晋十六国对峙,最后是南北朝并立,的确是政权分立动荡,但材料未提及此内容,排除A项;北魏孝文帝的汉化改革,的确体现了北魏鲜卑族崇尚汉族文化,但材料未提及,排除C项;江南得到开发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又一大事件,但材料未提及,排除D项。故选B项。
5.B
【详解】据所学可知,《步辇图》反映的是唐太宗接见吐蕃求亲使者的场景,B项正确;唐太宗问政于房玄龄与题干图片内容不符,排除A项;玄奘生活于唐太宗时期,排除C项;平定安史之乱的是唐肃宗,排除D项。故选B项。
6.C
【详解】根据“随着印刷术的普及,宋代浙江、福建、江西等地的城市中书肆盛行,所刻的书目除传统经典外,还有通俗文学读物,供普通民众阅读”可知是强调了印刷术促进了文化事业的发展,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C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对文化事业的促进,并没涉及印刷术降低了书籍印刷的成本、提高了书籍的印刷效率和便利了书籍的大量存留,排除ABD。故选C项。
7.A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瓦舍”是宋代城市中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马球运动”“蹴鞠运动”“相扑、使拳、舞斫刀、舞蛮牌、舞剑、射弓等反映了市民娱乐文化活动的丰富,而这是因为城市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市民阶层的壮大,A项正确;题干体现的是市民文化生活的丰富,体系不出民族交融趋势加强,没有涉及不同民族之间的交往,排除B项;题干体现的是市民文化生活的丰富,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手工业发展水平如何,排除C项;题干材料反映的是宋代市民的文化生活,与重文轻武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8.C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红楼梦》”“昆曲的发展演变”“京剧”,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代作家曹雪芹的《红楼梦》以贾宝玉、林黛玉之间的爱情悲剧为中心,通过描写贵族大家庭的兴衰变化,揭示了当时社会种种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及其日益衰亡的历史趋势,将我国古典现实主义文学推向高峰;清朝中期以后,昆曲逐步陷入因循守旧的境地,脱离广大民众和现实生活,逐渐走向衰落,此后,以徽剧、汉调为基础,融合吸收其他剧种的曲调和表演方法,形成京剧,被称为中国的“国粹”之一。可知《红楼梦》属于文学,昆曲、京剧属于艺术,因此三者共同体现了清朝的文学艺术,可知空白方框处应填清朝的文学艺术,C项正确;“《红楼梦》”“昆曲的发展演变”“京剧”,都是清朝的文学艺术,不属于宋元时期的文学艺术,排除A项;题干主要说明清朝的文学艺术,没有体现宋元时期的都市生活的重要内容,排除B项;题干主要说明清朝的文学艺术,没有涉及清朝的科学技术,排除D项。故选C项。
9.B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本草纲目》是明朝医药学家李时珍历时27年编纂而成的药物学巨著,B项正确;《齐民要术》是北魏贾思勰编纂的农学著作,排除A项;《天工开物》的编者是宋应星,排除C项;《农政全书》的编者是徐光启,排除D项。故选B项。
10.B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郑和下西洋发生于永乐皇帝时期,这有利于将东南亚地区的胡椒带入中国,从而影响了胡椒价格的变化,B项正确;明朝以前胡椒已经传入中国,排除A项;“明政府完全垄断胡椒销售”说法太绝对,题干也体现不出明政府对胡椒的垄断,排除C项;晋商主要经营盐业。徽商经营行业以盐、典当、茶木为主,题干无法得出晋商徽商大量从事胡椒贸易的信息,排除D项。故选B项。
11.B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直待台湾既割……鼾睡之声,乃渐惊起”,这是说甲午中日战争使中国人民意识到民族危机加深,进而起来挽救民族危机,进行戊戌变法,故B符合题意,CD均不符合题意。清政府进行“新政”改革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故A不符合题意。故选B。
12.C
【详解】根据题干“列强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的特权”结合所学可知,《马关条约》规定: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潮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其中允许列强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是以前条约中没有的内容,反映了列强资本输出的侵略要求,C项正确;《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有: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排除A项;1860年,英法联军强迫清政府签订中英、中法《北京条约》。在条约中,清政府除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外,又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赔款额也大幅增加,排除B项;1901年9月,清政府被迫同英、美、俄、日、法、德、意、奥,比、荷、西11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主要内容有: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以海关税、盐税等税收作担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外国军队驻扎在从北京到山海关的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驻守,不准中国人居住;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排除D项。 故选C项。
13.D
【详解】根据题干可知,在工人阶级中宣传马克思主义,体现了上海共产主义小组认识到工人阶级的伟大量,将马克思主义和工人运动向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阶级基础,D项正确;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1年,1920年还没有成立,排除A项;掀起全国工人运动高潮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排除B项;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推动下,国民革命运动的蓬勃发展,排除C项。故选D项。
14.D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由题干"三十昼夜飞行军,突破四道封锁墙。不怕流血不怕苦,前仆后继杀虎狼""昼夜兼程二百四,猛打穷追夺泸定。铁索桥上显威风,勇士万代留英名"可知,题干材料主要体现了红军战士不怕困难,不怕牺牲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D项正确;题干材料主要体现了红军战士的英雄主义精神,与国际主义精神无关,排除A项;题干材料主要体现了红军战士的英雄主义精神,没有体现敢为人先精神,排除B项;题干材料主要体现了红军战士的英雄主义精神,没有涉及忠诚为民精神,排除C项。故选D项。
15.A
【详解】根据材料“乡村中一切地主的土地及公地,由乡村农会接收,连同乡村中其他一切土地,按乡村全部人口,不分男女老幼,统一平均分配”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解放区进行的土地改革,让农民获得了土地,从而调动了农民的革命积极性,积极参军参战,A项正确;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是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排除B项;抗日战争于1945年结束,材料内容与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无关,排除C项;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后,掀起了军民联合大生产运动,与材料时间“1947年”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16.A
【详解】根据材料“劝奖农工实业”“劝导实业,开通民智”“提倡实业,振兴中华”可知,反映了实业救国的思想。结合所学知识,实业救国是中国近代民族资产阶级一些代表人物所宣扬的、以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即实业)作为救国救民主要途径的一种思想,A项正确;“启发民智”只是一个方面,排除B项;宣扬勤劳致富与“振兴中华”不符,排除C项;晚清时期没有提倡农工并重,排除D项。故选A项。
17.C
【详解】根据题干时间轴内容“1984年,中英鉴定联合声明”“1990年全国人大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法》和《关于设立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决定》”“1997年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职权”。可知,时间轴主要说明中国对香港恢复主权的历程,最终在1997年7月1日恢复对香港的主权,C项正确;题干主要强调香港回归,未涉及民族共同繁荣,排除A项;题干主要强调香港回归,未体现经济特区发展,排除B项;题干主要强调香港回归,未阐释对内改革深化,排除D项。故选C项。
18.A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①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时间是1953年12月,属于20世纪50年代;②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1971年10月,属于20世纪70年代;③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是1955年4月,属于20世纪50年代;④中国举办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是2001年。所以属于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外交成就的是①③,A项正确,排除BCD项。故选A项。
19.C
【详解】根据题干“罗马古建筑古希腊的大思想家、极大推动了中世纪末期作为近代先驱的文艺复兴中的思想运动”可知,古希腊、罗马文化影响文艺复兴,这体现出古希腊和古罗马是欧洲文明之源,C项正确,排除A项;那时古希腊、罗马文化是世界文明的一部分,古希腊、罗马文化被发展成了欧洲近代文化,排除BD两项。故选C项。
20.B
【详解】根据题干中“从7世纪中期开始,日本人的服饰、饮食、建筑、生活习惯、社会风俗以及日本的政治、经济制度都有中国唐朝的印记”,结合所学知识,从646年开始,日本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史称“大化改新”,可以得出,日本的政治、经济制度都有中国唐朝的印记的主要原因是大化改新,B项正确;大和统一是指5世纪在本州中部兴起的大和政权基本实现了统一,与唐朝无关,排除A项;幕府统治开始于12世纪晚期的日本,排除C项;明治维新是指1868年日本明治政府以西方为榜样,全面改造日本的改革,与唐朝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21.B
【详解】根据题干“欧洲历史刚刚进入近代的黎明期,……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等人”可知,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等人都是文艺复兴运动的代表人物,他们宣扬人文主义思想,掀起了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解放运动,B项正确;古希腊罗马属于古典文明时期,排除A项;宗教改革在16世纪最先从德国发生,代表人物是路德、加尔文,排除C项;启蒙运动的高潮在18世纪的法国,代表人物是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以及德国的康德,排除D项。 故选B项。
22.D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1840年左右,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到十九世纪七十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由于工业革命的持续推进,英国工业人口比例由不到半到占一半强,D项正确;英国政局保持了长期稳定,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不同行业所占人口比例,体现不出 农村人口的减少、农业生产的衰退,排除BC二项。故选D项。
23.D
【详解】1862年,林肯政府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规定从1863年元旦起,废除叛乱各州的奴隶制,奴隶可以作为自由人参加北方军队,北方因此获得了雄厚的兵员,也成为美国南北战争的转折点。据“1863年元月1日起,凡在当地人民尚在反抗合众国的任何一州之内,或一州的指明地区之内,为人占有而做奴隶的人们都应在那时及以后永远获得自由”及所学知识可知,此内容应当出自《解放黑人奴隶宣言》,D项正确;废除农奴制法令与俄国1861年改革相关,材料没有涉及,排除A项;1787年美国宪法在材料中没有涉及,排除B项;《宅地法》是美国南北战争时期颁布,材料没有涉及,排除C项。故选D项。
24.C
【详解】根据所学和材料“从市场的存在出发并考虑市场的规律。掌握市场,通过有系统的、深思熟虑的、建立在对市场过程的精确估计之上的经济措施,来调节市场和货币流通”可知,这是利用市场来管理经济,为此,允许私人经营中小企业,这有利于恢复国民经济,C项正确;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排斥市场,排除A项; 材料说的是列宁,斯大林当政后加速苏联工业化建设, 排除B项;集体农庄体现的是计划经济的特征,排除D项。故选C项。
25.B
【详解】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的普及,标志着人类进入信息时代。题干的“健康码、行程码、场所码”等便捷方式的出现得益于信息技术的发展,B项正确;航天技术的应用与题干的“健康码、行程码、场所码”等便捷方式的出现无关,排除A项;生物技术的进步与题干的“健康码、行程码、场所码”等便捷方式的出现无关,排除C项;能源技术的开发与题干的“健康码、行程码、场所码”等便捷方式的出现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26.(1)开明的民族政策。(平等、包容)
特点:民族友好往来;民族关系和睦;民族交融等。(双向交流、双向学习、兼容并包、平等团结、和平交往等)
(2)元朝完成了国家统一(天下为一),元朝的版图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幅员之广)。
(3)顺治帝册封达赖;康熙帝册封班禅;在西藏设置驻藏大臣;在西藏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建立金瓶掣签制度;康熙平定噶尔丹叛乱;乾隆平定回部大小和卓叛乱,设置伊犁将军;左宗棠收复新疆;在台湾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1885年,在台湾正式建省,成为中国的一个行省;康熙组织两次雅克萨之战等。
(4)认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是我国的一个鲜明特征,是先人们留给我们的丰厚遗产,也是我国发展的巨大优势;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是我国各民族在长期的交往、交流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优势,使中华民族成为具有强大包容性、凝聚力和创造力的伟大民族等。
【详解】(1)政策:根据材料《步辇图》《反弹琵琶乐舞图》及所学可知,《步辇图》是唐代画家阎立本的作品,内容反映的是吐蕃(今西藏)王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入藏的事。它是汉藏兄弟民族友好情谊的历史见证。由此可见,图1反映了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根据图示及所学可知,两幅图片反映了唐朝民族交往的特点是民族友好往来;民族关系和睦;民族交融等(双向交流、双向学习、兼容并包、平等团结、和平交往等)。
(2)原因:根据材料“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及所学可知,元朝完成了国家统一(天下为一),元朝的版图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幅员之广)。
(3)史实:根据材料“清朝通过大规模的改土归流以及盟旗制度、册封制度、驻藏大臣等措施,有效维护了国家统一”及所学可知,清朝维护国家统一的史实包括:顺治帝册封达赖;康熙帝册封班禅;在西藏设置驻藏大臣;在西藏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建立金瓶掣签制度;康熙平定噶尔丹叛乱;乾隆平定回部大、小和卓叛乱,设置伊犁将军;左宗棠收复新疆;在台湾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1885年,在台湾正式建省,成为中国的一个行省;康熙组织两次雅克萨之战等。
(4)认识:根据材料“明清时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渐趋稳定。……有效维护了国家统一,增强了各族人民的政治认同,进一步夯实了中华民族认同的政治基础。”及所学可知,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是我国的一个鲜明特征,是先人们留给我们的丰厚遗产,也是我国发展的巨大优势;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是我国各民族在长期的交往、交流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优势,使中华民族成为具有强大包容性、凝聚力和创造力的伟大民族等。
27.(1)国民革命统一战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2)三大改造。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实现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标志着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3)变化:改革的重点逐步由农村转向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由试点发展到全部铺开。原因:计划经济体制严重束缚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4)设立海南岛为经济特区。
【详解】(1)统一战线:根据所学可知,1924年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国民革命统一战线建立;1937年,随着日寇全面侵华,为了团结抗日,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解放战争期间,建立了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2)“大革命”:根据材料二中的“个体经济已经变为集体经济”“私营工业企业已经变为公私合营企业”可知,材料二中的“大革命”指的是三大改造。
历史意义:根据所学可知,1956年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标志着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3)变化:根据材料三中的“农村改革在巩固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改革的重点逐步转向城市”可知,改革的重点逐步由农村转向城市;根据材料三中的“经济体制改革由试点发展到全部铺开”可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另一变化是经济体制改革由试点发展到全部铺开。
原因:根据所学可知,随着国家的发展,计划经济体制严重束缚了国民经济的发展,1978年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所以才有了材料三中的经济体制改革。
(4)举措:根据所学可知,1988年,海南岛成为经济特区,这是我国推动海南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
28.(1)君主立宪制。营造出一种宽松、自由和开放的环境;和平地实现现代化。
(2)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雅尔塔会议的召开;英、美联军成功登陆法国诺曼底;《波茨坦公告》的发表等。(任举两例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3)中心措施: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性指导。
措施:推行“以工代赈”,投资兴建大量公共设施;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成效:美国经济开始复苏,工业生产有所恢复,就业人数逐步增加,人民生活得到改善;增强了美国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恢复了美国人民的信心,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4)方案:团结协作、携手应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认识:要以人为本,把人民的利益、生命安全和健康放在首位;要有大国担当,齐心协力,共克时艰等。(言之有理即可)
【详解】(1)“新的政治制度”:根据材料一“英国用光荣革命的非暴力手段,建立了一种新的政治制度”结合所学可知,“新的政治制度”是君主立宪制。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限制了国王的权利,确立了议会至上的原则,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确立。根据材料一中“新制度营造出一种宽松、自由和开放的环境”可知,“新的政治制度”对英国社会的影响是营造出一种宽松、自由和开放的环境;影响:根据材料一中“英国社会如何能在18、19世纪和平地实现现代化”可知,“新的政治制度”对英国社会的影响是和平地实现现代化。
(2)根本原因:根据材料二“第一次世界大战则在危机中打响”结合所学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由于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加剧,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分割世界。他们之间的斗争愈演愈烈,引发一战。史实:根据所学可知,“共同应对战争危机”的史实有: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成立。1942年1月,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代表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标志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正式形成。各国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相互支援,协同作战。逐渐扭转了战争的形势。1944年6月,美、英盟军成功登陆法国诺曼底,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使德国陷入东西两个战场的夹击之中。为协调盟军行动,取得二战最后胜利,1945年2月,美、英、苏三国首脑在雅尔塔召开会议。
(3)中心措施:根据材料三“罗斯福”“设法医治一种资本主义社会的暂时疾病”“常规疗法也不能奏效,他才适用了实验性疗法”结合所学可知,“实验性疗法”指罗斯福新政。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为了应对经济大危机,罗斯福宣布实行新政,采用国家干预手段来扭转经济形势。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是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性指导。措施:根据所学可知,他推行“以工代赈”制度,投资兴建大量公共设施,为失业者提供就业机会;建立社会保障制度让人们不再恐惧失业。成效:根据所学知识,罗斯福新政使美国经济开始复苏,工业生产有所恢复,就业人数逐步增加,人民生活得到改善;增强了美国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恢复了美国人民的信心,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深远影响。
(4)方案:根据材料四“在应对这场全球公共卫生危机的过程中,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迫切性和重要性更加凸显”“团结协作、携手应对,国际社会才能战胜疫情”可知,“维护人类共同家园”的方案是团结协作、携手应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可以从我国关注人民生命建康和大国担当来说明。认识:结合以上所学可知,就国家在应对突发危机时,要以人为本,把人民的利益、生命安全和健康放在首位;要有大国担当,齐心协力,共克时艰等。
29.【示例一】
观点: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取得了重大的外交成就。
论述:1950年《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打破了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的孤立和封锁;1953年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维护了亚洲和世界的和平,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1953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1954年中国参加日内瓦会议,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为打开新中国外交新局面作出重大贡献;1955年中国参加万隆会议,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加强了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总之,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取得了一系列外交成就,为外交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示例二】
观点:二战后初期,美国推行冷战政策。
论述:1946年丘吉尔在美国富尔顿发表“铁幕演说”,揭开了冷战的序幕;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冷战开始;随后,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欧洲复兴计划”,是美国实施冷战政策的又一重要步骤;1949年,美国联合西欧国家成立了对抗苏联的军事同盟——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总之,二战后初期,美国从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推行冷战政策,试图遏制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
【详解】【示例一】:开放性回答,言之有理即可,注意史论,结合根据材料,选择材料中相互关联的事件,应该知道所选事件之间是如何联系的,结合所学可知,1950年2月《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1953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1954年中国参加日内瓦会议、1955年中国参加万隆会议,都说明了50年代我国外交取得了重大成就,据此可以拟定观点: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取得了重大的外交成。接着用具体的史实阐述,着重从史实的影响加以论述,注意史论结合,条理清晰,表述完整。最后,简要对论述加以总结即可。如:1950年《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打破了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的孤立和封锁;1953年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维护了亚洲和世界的和平,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1953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1954年中国参加日内瓦会议,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为打开新中国外交新局面作出重大贡献;1955年中国参加万隆会议,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加强了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总之,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取得了一系列外交成就,为外交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示例二】:开放性回答,言之有理即可,注意史论,根据材料,选择材料中相互关联的事件,应该知道所选事件之间是如何联系的。结合所学可知,1946年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出台、马歇尔提出“欧洲复兴计划”,北大西洋公约组织,都和美国推行的冷战政策有关联,冷战揭开序幕、开始、在政治、经济、军事等各个方面的表现等,据此可以拟定观点:二战后初期,美国推行的冷战政策。接着用具体史实阐述,注意史论结合,条理清晰,表述完整。最后,简要对论述加以总结即可。如:1946年丘吉尔在美国富尔顿发表“铁幕演说”,揭开了冷战的序幕;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冷战开始;随后,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欧洲复兴计划”,是美国实施冷战政策的又一重要步骤;1949年,美国联合西欧国家成立了对抗苏联的军事同盟——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总之,二战后初期,美国从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推行冷战政策,试图遏制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考前金卷06-备战2024年中考历史模拟卷(全国通用)(含解析)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