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练习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高中历史 年级 高二 学期 秋季
课题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
教科书 书 名: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教材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作业练习
一、选择题 1.在西亚乌尔第一王朝的王陵中发掘出大量铜制的头盔、斧子、标枪等器物,铜块已成为具有职能倾向的交换媒介。这可以佐证( ) A.西亚最早掌握了青铜铸造技术 B.乌尔第一王朝已经进入青铜时代 C.乌尔第一王朝促进了青铜技术外传 D.铜铸币成为当时的流通货币 2.下列图片所示“筒车”和“水排”的出现,从其使用功能的共性来看,能够说明( ) 灌溉技术的发展 生产方式的变革 耕作水平的提高 生产工具的进步 3.《吕氏春秋》在描述春秋战国时期的农耕时说:“上田,夫食九人。下田,夫食五人。可以益,不可以损。一人治之,十人食之,六畜皆在其中矣。”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 A.自然经济正式形成 B.农业动力和工具革新 C.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D.水利灌溉事业的发展 4.1939年在殷墟出土的司母戊大方鼎需用七八十个坩埚一起熔铸铜液,200名左右的熟练工匠共同操作,才能最终铸造完成。据此可获得的史实是( ) A.先秦时期商业经济空前繁荣 B.西周青铜铸造工序非常复杂 C.商朝官营青铜手工作坊规模较大 D.古代民营工匠技艺令人叹服 5.下图为1999年国家邮政局发行的《汉画像石》特种邮票中的一枚。该邮票中的画面反映出汉朝( ) A.男耕女织是基本的生产模式 B.已形成纺织业的手工工场 C.纺织是最主要的手工业部门 D.已出现较齐备的纺织工具 6.匣钵将火焰与坯件隔离,减少了粘釉、火刺、变形等缺陷。陶瓷专家劳法盛指出:越窑因在制瓷时使用了匣钵,其青瓷制品器形端正、器壁减薄、釉面更为晶莹光润,瓷器质量有了极大的提高,成为当时全国瓷器之冠。这表明( ) A.中国古代科技应用十分广泛 B.唐代越窑制瓷水平为中国古代最高 C.中国古代手工业水平享誉世界 D.古代技术创新推动手工业发展 7.唐朝王维有诗云:“晨鸡鸣邻里,群动从所务。农夫行饷田,闺妇起缝素。”该诗体现出当时农业生产的特点是( ) A.刀耕火种 B.集体耕作 C.男耕女织 D.精耕细作 8.右图为汉代画像砖中的农事图。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 A.个体农户的生产劳作状态 B.精耕细作农业的不断发展 C.土地公有制下的集体劳作 D.大地主田庄上的生产情形 9.庄园的规模大小不等,有的庄园就是一个自然村落,有的包括好几个村落。庄园里有封建领主的堡垒、教堂、农奴的茅舍,有铁匠铺、木工房、酿酒坊等各种手工作坊,还有牲畜圈、磨坊、菜园、池塘、树林、草地。这反映了西欧庄园的一大特征是( ) A.开放性 B.以商品经济为主 C.自给自足 D.集体式劳作 10.北魏实行均田制后,文献中出现了“庄园”一词,指被私人圈占的成片土地。唐代均田制实行后,“庄园”一词的使用更加普遍。据此可知( ) A.均田制导致土地集中现象加剧 B.北魏至唐朝前期政府不限制土地买卖 C.均田制未能杜绝土地兼并现象 D.封建小农经济日益被大庄园经济取代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下图可以看出,秦汉时期粮食亩产量已达到一定水平。明代和清前中期,随着稻田复种指数增加,玉米、甘薯种植推广,亩产量又有一定的提高。但从秦汉时期到清前中期,粮食亩产量只增长了39%。 ——摘编自吴慧《中国历代粮食亩产研究》 材料二 在中国,小农经济一锄一镰,一个主要劳动力加上一些辅助劳力,一旦和土地结合,就可以到处组织起简单再生产,虽然脆弱,但破坏后极易复活和再生,又非常顽强。小农经济这种顽强的再生产机制所造成的结果便是中国传统农业经济的水平位移——横向发展。 ——摘编自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材料三 中国传统农业是在国家全力倡导、监督下得以发展成为一种进步的形态。但是,“农为国本”,这话的反面,农业受到特别“照顾”的同时,也意味着国家的一切都得靠它滋养支撑。正是高度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国家对农业的强控制,使农业本身受到重压,更使农业发展的成果无法扩散、转化、辐射到其他的经济领域,整个经济结构缺乏自身运行的独立机制,变得非常僵硬,难以变革。 ——摘编自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怎样的发展概况?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代和清前中期粮食亩产量提高的外来因素。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小农经济既脆弱又顽强的原因。举例说明“中国传统农业经济的水平位移”的具体表现。 (3)概括材料三中“农为国本”的两面性。从经济角度分析农业发展的成果“无法扩散、转化、辐射到其他的经济领域”的原因。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答案:B 解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该王陵中挖掘出大量铜制的器物,而且铜块已成为交换媒介,这说明当时铜的使用已经比较普遍,故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西亚地区与世界其他地区的对比,因此不能得出西亚最早掌握了青铜铸造技术的结论,故A项错误;题干中未涉及青铜技术的外传,故C项错误;题干中涉及铜块成为交换媒介,但没有涉及铜铸币的问题,故D项错误。 2.答案:D 解析:材料中的筒车是灌溉工具,水排属于水力鼓风装置,因此反映的是生产工具的进步,故D项正确;水排是冶金方面的成就,故A、C两项排除;材料未涉及生产方式的变革,B项排除。 3.答案:B 解析:由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随着铁农具和牛耕的逐渐推广,生产力得到提高,于是出现“一人治之,十人食之,六畜皆在其中矣”的现象,故B项正确;自然经济并非正式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故A项错误;C、D两项并非材料现象的主要原因,排除。 4.答案:C 解析:从材料“需用七八十个坩埚一起熔铸铜液,200名左右的熟练工匠共同操作”可知,商朝官营青铜手工作坊规模较大,故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商业的发展,故A项错误;题干中未涉及西周青铜铸造工序种类,故B项错误;司母戊大方鼎是商朝官营手工业的产品,故D项错误。 5.答案:D 解析:【命题立意】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古代的纺织业。 【解题思路】 根据该邮票画面并结合所学可知,汉代纺织有三道工序,即一人调丝,一人络丝、并丝,一人踏机织作,这三位纺织女密切合作,协调统一,反映出当时纺织工具较为先进且生产环节比较齐全,故D项正确;该邮票画面只反映出汉代纺织业的发展状况,A、C两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故排除;手工工场出现于明朝中后期,故B项排除。 6.答案:D 解析:材料“越窑因在制瓷时使用了匣钵,其青瓷制品器形端正、器壁减薄、釉面更为晶莹光润,瓷器质量有了极大的提高,成为当时全国瓷器之冠”表明技术创新推动生产发展,故D项正确。仅根据材料不能认为中国古代科技应用广泛,故排除A项;B项说法与史实不符,故排除;C项在材料中不能体现,故排除。 7.答案:C 解析:题干材料“农夫行饷田,闺妇起缝素”体现了男耕女织的特点,故选C项。 8.答案:D 解析:由材料信息“汉代画像砖”和图片中集体劳作的场景可知,这应是大地主田庄上的生产情形,故D项正确;“个体农户的生产劳作状态”明显与图片信息矛盾,故A项错误;精耕细作是小农经济的特点,材料中无法体现,故B项错误;汉代时已是土地私有制,故C项错误。 9.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庄园中有农业、手工业、畜牧业、渔林业等,基本能够实现自给自足,故C项正确。材料中的庄园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经济实体,具有封闭性,A项错误;材料中的庄园明显带有更多自然经济的特征,故B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集体式劳作,故D项排除。 10.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中的北魏实行均田制后出现“庄园”一词,到唐代“庄园”一词使用更加普遍,再结合北魏和唐朝前期一直推行均田制可知,均田制的实行没有杜绝土地兼并的发展,故C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 11.答案:(1)概况:粮食亩产量总体呈增长趋势,但增速较缓。外来因素:新航路开辟后,玉米、甘薯等高产农作物的传入。 (2)原因:生产规模小、封建剥削沉重、自然灾害等,都使小农经济易于破产;而小农经济下的农民具有生产积极性,当简单生产工具、个体劳动力和土地结合,就能使其再生。表现: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3)两面性:一方面重视农业,促其发展;另一方面过度依赖农业,严控重压,使其难以变革。 原因:自然经济的封闭性;对农业的重压,使农民缺乏产品剩余和积累;对工商业的抑制,使农业资源难以进入工商领域。 解析:【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食物生产和家庭式劳作方式,重点考查的核心素养是时空观念、唯物史观和历史解释。 【解题思路】 第一步:分析问题。 第(1)问中的“发展概况”,回答时注意提取图片信息组织答案。 第(1)问中的“明代和清前中期粮食亩产量提高的外来因素”,要注意结合所学知识组织答案。 第(2)问中的“分析我国小农经济既脆弱又顽强的原因”,注意需结合所学知识作答。 第(2)问中的“举例说明‘中国传统农业经济的水平位移’的具体表现”,注意需结合所学知识作答。 第(3)问中的“概括材料三中‘农为国本’的两面性”,注意需提取材料信息作答。 第(3)问中的“农业发展的成果‘无法扩散、转化、辐射到其他的经济领域’的原因”,注意需提取材料信息作答。 第二步:从材料中提取关键信息,组织答案。 第(1)问中的发展概况,根据材料中关键信息“秦汉时期粮食亩产量已达到一定水平。明代和清前中期,随着稻田复种指数增加,玉米、甘薯种植推广,亩产量又有一定的提高。但从秦汉时期到清前中期,粮食亩产量只增长了39%”可得出答案:粮食亩产量总体呈增长趋势,但增速较缓。第(1)问中的外来因素,根据所学知识,可得出答案:新航路开辟后,玉米、甘薯等高产农作物的传入。第(2)问中的原因,根据所学知识,可得出答案:生产规模小、封建剥削沉重、自然灾害等,都使小农经济易于破产;而小农经济下的农民具有生产积极性,当简单生产工具、个体劳动力和土地结合,就能使其再生。第(2)问中的表现,根据所学知识,可得出答案: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第(3)问中的两面性,根据材料中关键句“中国传统农业是在国家全力倡导、监督下得以发展成为一种进步的形态。……正是高度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国家对农业的强控制,使农业本身受到重压,更使农业发展的成果无法扩散”可得出答案:一方面重视农业,促其发展;另一方面过度依赖农业,严控重压,使其难以变革。第(3)问中的原因,根据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国家对农业的强控制,使农业本身受到重压,更使农业发展的成果无法扩散、转化、辐射到其他的经济领域”可得出答案:自然经济的封闭性;对农业的重压,使农民缺乏产品剩余和积累;对工商业的抑制,使农业资源难以进入工商领域。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第4课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课后练习(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