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第13课 现代交通运输的新变化 评估达标训练(含解析)2023——2024高中政治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法律与生活

第13课现代交通运输的新变化评估达标训练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1958年,铁道部提出修建从北京到江西九江铁路干线的计划,但因技术原因,导致计划搁浅。80年代,全国政协提案中提出,将京九铁路延长至香港九龙,并力争在香港回归前全线贯通。经过多年修建,到1996年9月京九线全线开通。京九铁路的运营( )
①推动了南北运输进一步发展②得益于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
③适应了国民经济调整的需要④密切了内地与香港地区联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2017年首列伦敦至义乌中欧班列满载货品出发,全程长达12451公里。线路始发于英格兰东部,途经法国、德国、波兰、俄罗斯等国,最终抵达终点中国东部。火车通行时间耗时约18天,相当于海运所需约一半的时间。该班列( )
A.必然要经过世界第二长的海底隧道 B.使中美经贸往来更加紧密
C.有助于更好地服务“一带一路”建设 D.是世界上第一条商业运营高铁
3.在交通大发展大跨越的历史进程中,贵州桥梁建设突飞猛进,创造数十个“世界第一”。一座座高桥为贵州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加速发展提供了坚强支撑。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地理环境决定经济发展状况 B.高速公路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C.民众生活水平得到普遍提高 D.交通变迁助推经济文化发展
4.下列是2015—2020年我国高铁客运量及高铁旅客周转量占铁路运输比重的统计图(单位:%),对此解读准确的是( )
A.标志着中国开始进入高铁时代 B.推动了城市形成分工明显的功能区
C.高铁核心技术整体领先于世界 D.推动沿线城市发展和社会生活变化
5.1929年,德国为解决科隆与波恩间的交通堵塞问题而修建公路,此道被视为世界上第一条高速公路。这条公路全程没有交叉路口和红绿灯,当时的科隆市长阿登纳认为:未来的道路就是这个样子的。对此公路修建分析正确的是( )
A.推动了德国经济高速发展 B.得益于汽车工业的发展
C.刺激了郊区购物中心出现 D.受到了高铁问世的启发
6.1949年11月,新中国在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下设民用航空局,受空军指导。1950年,新中国民航有30多架小型飞机,年旅客运输量1万余人,运输总周转量 157万吨公里。1980年,中国政府决定民航脱离军队建制,把中国民航局从隶属于空军改为国务院直属机构,实行企业化管理。1987年,中国政府决定对民航业进行以航空公司与机场分设为特征的体制改革。这一变化反映了( )
A.党和政府对民航业发展的重视 B.中国实现了经济体制的转变
C.中国政府加大经济领域的改革 D.现代交通体系逐步升级改造
7.如表为2020年中国四大区域高速铁路密度表。据表可知( )
范围 高速铁路里程 (公里) 面积(万平方公里) 高速铁路密度(公里/万平方公里)
东北 3712 79 47
东部 11543 92 125
中部 9966 103 97
西部 8589 688 12
A.高铁建设与各地经济水平相关 B.中国的路网规模引领全世界
C.中国高铁建设领先于时代要求 D.高铁建设推动了城市化进程
8.下图表明,我国高速铁路的发展( )
A.提高了交通运营的服务质量 B.有利于区域间的经济交流与合作
C.促进了西北地区的全面开发 D.彰显了我国交通技术领先于世界
9.1880年5月美国一个民间基层组织发起“好路运动”(Good Roads Movement),其宗旨就是呼吁政府平整道路。20世纪初“好路运动”达到了高潮。在该运动的影响下,从1914年到1920年,第一条横跨美国的水泥公路铺设完成,被命名为“林肯公路”。对于这段历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好路运动”源于汽车的普及
B.“林肯公路”是世界上的第一条高速公路
C.华工充当了“林肯公路”的主要劳动力
D.美国的空中航线已先于“林肯公路”开通
10.如图是2010—2018年全球航空货物运输量及增长情况。这反映了航空运输( )
A.健全了国际合作机制 B.推动人力物力全球流动
C.发展了全球运输网络 D.助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
11.以下是关于我国交通事业的建设成就。按照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①中国第一艘自行设计、建造的万吨级远洋货轮——“东风号”
②中国大陆第一条 高速公路——上海沪嘉高速
③中国第一条 地铁——北京地铁
④中国在海外承建的第一条 高铁——土耳其的伊安高铁二期建成通车
A.③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①③②④ D.①④②③
12.在“中国铁路发展史”的研究性活动中,李同学以五个阶段展示了中国铁路一百多年的发展轨迹。根据所学知识,下列选项的阶段与史实对应正确的是( )
第一阶段 “蹒跚起步” (1876-1911) 第二阶段 “步履维艰” (1911-1949) 第三阶段 “奋发图强” (1949-1978) 第四阶段 “长足发展” (1978-2002 第五阶段 “科学发展” (2002-至今)
A.蹒跚起步,唐胥铁路建成 B.步履维艰,京张铁路竣工
C.奋发图强,进入高铁时代 D.长足发展,伊安高铁通车
13.2015年6月签订的伊朗德黑兰至马什哈德铁路的电气化改造协议,85%的造价款由中国提供贷款融资;而据世界银行估计,中国每建设1公里高速铁路,成本为1700万—2100万美元;欧洲则为2500万—3900万美元,美国更高。这说明( )
A.共建“一带一路”成为国际共识 B.伊朗通过铁路建设提振经济
C.中国高铁国际化具有相对优势 D.铁路建设成本和国力成反比
14.2022年12月9日,首架C919客机正式交付东方航空并进行首飞,“工业皇冠上的明珠”闪耀世界。C919的研制,使上海临港形成了集设计、制造、试飞、配套于一体的产业布局,使我国商用飞机产业的创新链、价值链、产业链得到延伸和拓展,带动了新材料、电子信息等领域技术的集群性突破。据此可知,C919的成功研制( )
A.体现了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 B.奠定了我国航空工业的领先地位
C.标志着我国工业强国的建成 D.推动了我国航空航天时代的到来
15.二战后,由房地产商和大零售商在城市郊区建造的购物中心发展并趋于成熟。购物中心通常是一个由管理机构协调和规划,聚集一系列零售商和超级市场的场所。该商业模式得以推广的直接原因是( )
A.郊区人口稀少 B.城郊交通改善 C.郊区环境美化 D.政府追求效益
二、材料分析题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开皇三年(583年)后,随着国家漕运活动频繁,开封(汴州)确立了交通运输的枢纽地位,其通过蔡颖线和淮泗线辐射了黄淮之间的平原地带,开封成为商船的重要停靠地和交易之地,商船散停在城外的河道之中。唐玄宗开元年间,政府多次整修汴河与黄河的连接点,开封也因运河成为众多“水路辐辏”型城市之一。安史之乱后,东部运河区的中原区变成了战场,洛阳几乎成为废墟,唯有江南道和淮南道的区域可作为国家财富的收集地,汴河作为连接这一区域的主要漕渠,地位较前代更为重要,于是开封运河演化出三条水路。唐代宗广德二年(764年)刘晏首先将“轻货自扬子至汴州”。大量官吏也认识到开封“控河朔之咽喉、通淮湖之运漕”的地位。大量轻货集中于此,开封仓储级别提升到国家级枢纽仓储的地位。796年后,重要高官屡次赴开封任职,在中央控制下,开封段运河再也未出现漕运与屯田争夺水源的状况。
——摘编自郭峰《隋唐五代开封运河演变与城市发展互动关系研究》
材料二 德国内河航道里程仅为7000多公里,但内河货运十分发达,其中人工运河的建设起到了极大的作用,德国的人工运河占航道总里程的25%。德国自工业革命开始至二战之前就修建了众多运河,其中连通北海和波罗的海的基尔运河于1885年建成使用、可通行战列舰、显著改善了地缘劣势,给了德国安全感。此外还沟通了茱菌河、威悉河、易北河等主要河流,初步建起了四通八达的内河航运网,现代化工业区鲁尔就在莱茵河附近,德国修建了4条人工开凿的运河将其与茱茵河联成一体.7000吨海轮可由此直达北海。德国跨水系运河与法国航运网相连,直抵北海岸线和地中海。二战后德国又进行了大规模水运建设,东西德统一后,又实施了统一的交通计划,进一步完善了内河航道网。
——摘编自韩时琳《德国运河建设的特点及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隋唐时期开封段运河兴盛的主要表现,并简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近代以来德国运河建设的特点。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运河建设的认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880年12月,刘铭传上奏《筹造铁路以图自强折》,请建铁路,由此拉开了朝廷内部关于兴建铁路的第一次争论。李鸿章等力陈铁路之用,“考铁路之兴,大利有九端”:便于国计、便于军政、便于京师、便于民生、便于转运、便于邮政、便于矿务、便于轮船招商、便于行旅;此外,铁路具有“快捷、安全、制敌、弥内乱、节俭军费”等特点,因此,开通铁路有“万国缩伏,三军必皆踊跃”的作用。但以驻英副使刘锡鸿为代表的官员则认为,修筑铁路的弊端有三:一是“山川之灵不安,即早潦之灾易召”:二是“走私漏税之弊百出,国课益以不供”:三是千里铁路“势难节节严守”。外敌”一奋骨可直入室矣”。
——摘编自曹文翰 张雪永《晚清朝廷关于修建铁路之争》
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前,全国铁路共有2.18万公里(部分线路被拆除),多建在东北和沿海地区;铁路轨距不一、型号杂乱,有“万国铁路博物馆”之称。新中国成立后,铁路由国家统一接管,不仅加快组织既有铁路全面修复工作,还集中力量组织新铁路建设,在“解放军打到哪里,铁路就修到哪里”口号的影响下,先后建成成渝、天兰、包兰、兰新等铁路。从1952年开始,我国先后试制出多种蒸汽机车;1958年开始制造内燃机车和电力机车,并逐渐实现批量生产。到1978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5.17万公里,连通除西藏外的大陆各省市。
——摘编自傅志寰 刘忠民 李子明《中国铁路百年发展与创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晚清朝廷铁路之争出现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新中国成立初期铁路建设的特点及其影响。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隋统一后,隋炀帝征发民夫开凿了以东都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全长2500公里的大运河,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对南北经济文化交流、维护全国统一作用显著。此后,唐、宋、元均重视漕运,在整治河道的同时建立了漕运仓储制度。明清时期,中央设置京畿都漕运司,以漕运使主之;地方以府佐、院道和科道官吏掌管本地漕事。淮安是大运河上重要的漕运枢纽,明清鼎盛时期与苏、扬、杭齐名,为大运河“四大名都”之一。为确保漕运畅通无阻,清朝设置漕运总督驻扎淮安城,赋予了相应的国家管理职能。大量的码头、水陆联络线建成,并逐步延伸到古城的街巷内部,形成了大量棋盘格式的街道布局。同时由于人员往来频繁,漕船到达淮安古城后,需接受漕台衙门的盘查,城内外店肆酒楼鳞次栉比,市不以夜息。淮安逐步融合衍生出的宗教文化、园林文化、建筑文化、淮扬菜为核心的饮食文化、以淮剧、淮海戏为代表的戏曲文化传承至今。
——摘编自章耀《京杭运河对淮安城市空间形态的影响研究》
材料二 据统计,自1895年至1913年,外国资本在中国设立的工业企业就达157家;民族资本在1895年至1927年间则设立2517家,资本达58923万元。19世纪末20世纪初,上海人口大幅度增加,到抗战前夕已达330万人;天津人口从1895年50多万人,到1925年即增加到100万人以上;汉口1888年城市人口约为18万人,到20世纪30年代也上升到百万人口的规模。沿江的重要开埠口岸城市汉口到20世纪初也开始规划、实施马路工程,市内规划的几条重要马路几乎都是在这一时期修建的。1906年初,天津首先开通电车,两年后,上海有轨电车也正式运营。此后,机械化的公共交通开始逐渐向其他城市传播,近代中国进而向电车、公共汽车发展为特征的新式公共交通时代。
——摘编自鲍成志《试论新式公共交通兴起与近代中国城市发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京杭大运河发展的特点,并说明其对淮安城市发展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城市交通发展的主要原因。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城市与交通关系的认识。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清中期,鲁西运河沿岸以临清、济宁、东昌、德州等为代表的商业重镇,运输量、交易额、关税额等均居前列,成为山东经贸重心所在。
随着中国社会跨入近代,山东各区域经贸格局为之巨变。以临清直隶州、东昌府等州县构成的鲁西北和以济宁直隶州、泰安府(部分)、曹州府及兖州府等州县构成的鲁西南平原,丧失了经贸繁荣的基本条件。以登州府、青州府(部分)、菜州府等州县构成的胶东半岛地区,有青岛、烟台、龙口、登州、威海卫5大港口,胶济铁路及河海联运的现代交通体系,逐渐成为以外贸带动山东经济转型的龙头,推动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在工业生产随之发达后,其崛起具有必然性。
——摘编自江沛等著《城市化进程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如图中①②分别是哪个朝代开凿的运河。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鲁西地区城市兴、衰的原因。
(3)综合以上问题,可以得到什么认识。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现代中国。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京九线是位于京广线、京沪线之间的南北铁路干线,它起到了推动南北运输进一步发展的作用,①符合题意;根据材料“80年代,全国政协提案中提出,将京九铁路延长至香港九龙,并力争在香港回归前全线贯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铁路建设取得的成就离不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综合实力的增强,②符合题意;根据材料“将京九铁路延长至香港九龙,并力争在香港回归前全线贯通。经过多年修建,到1996年9月京九线全线开通”可知,京九铁路把香港九龙和内地多个城市连接起来,确实密切了内地与香港地区联系,④符合题意;B项正确;国民经济调整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与材料中的时间不符,③不符合题意,排除ACD项。故选B项。
2.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当代世界。据题意可知,中欧班列的开通连接了欧洲、亚洲多国与中国,有助于加强中国与这些国家之间的联系,从而有助于更好地服务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建设,C项正确;该班列必然经过的海底隧道—英法海底隧道是世界上最长的海底隧道,而不是第二长的海底隧道,它是世界上第二长的铁路隧道,排除A项;中欧班列主要联系亚欧国家,与美国无关,排除B项;中欧班列并不是高铁,排除D项。故选C项。
3.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中国)。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贵州桥梁建设突飞猛进,这为贵州的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即交通变迁助推经济文化发展,D项正确;地理环境虽然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但不能起决定性作用,排除A项;材料中主要讨论的是桥梁建设,而非高速公路建设,排除B项;材料中并未提及民众生活水平的提高,无法得出“民众生活水平得到普遍提高”这一结论,排除C项。故选D项。
4.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中国)。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15年,我国高铁客运量占铁路比重的37.9%,到2020年的五年内客运量占比达70.7%,也就是说在所有铁路运量中,高铁大概有三分之二的贡献量,同时我国高铁客运量占铁路比重与旅客周转率占比呈稳健上涨态势,这说明我国技术的进步促进了高铁的发展,而高铁的发展一方面有利于促进沿线城市发展,另一方面也给沿线城市社会生活带来变化,D项正确;2003年中国开始进入高铁时代,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高铁的发展与城市分工没有必然的联系,排除B项;材料只涉及中国高铁的发展,没有涉及中国高铁的技术,也没有涉及世界高铁的技术,不能反映中国高铁技术领先世界,排除C项。故选D项。
5.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德国)。据材料“德国为解决科隆与波恩间的交通堵塞问题而修建公路”可知,德国修建高速公路的原因是因为汽车工业发展,汽车使用量增加,B项正确;据所学知识可知,1929年正值经济大危机爆发之际,德国经济受到冲击,排除A项;据所学知识可知,此时期购物中心仍旧位于城市,而不位于郊区,排除C项;高铁问世于20世纪60年代,排除D项。故选B项。
6.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中国)。根据题干信息“1949年11月,新中国在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下设民用航空局,受空军指导。”“1980年,中国政府决定民航脱离军队建制,把中国民航局从隶属于空军改为国务院直属机构,实行企业化管理。”可知这一变化是由军事化管理到企业化管理、市场化管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体现了中国政府加大经济领域的改革,C项正确;A选项不能反映这一变化,排除A项;中国在21世纪初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B项;材料只是提及对民航业的改革,未涉及现代交通体系的改造,排除D项。故选C项。
7.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20年(中国)。据本题材料表格信息可知,中国四大区域高速铁路中,东部地区经济发达,高铁密度大,西部地区经济相对发展慢,高铁密度小,说明高铁建设与各地经济水平相关,A项正确;材料并未与其他国家对比,无法说明中国的路网规模引领全世界,排除B项;材料对比了中国四大区域高速铁路密度的差异,主旨并非体现中国高铁建设引领时代要求,排除C项;材料只提到高铁的密度,并未涉及高铁对城市化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A项。
8.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的中国。据图可知,中国已经建成了世界上最密集、最快捷的高铁交通网络,几乎覆盖了全国各大中城市和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有利于加速区域间的经济交流与合作,B项正确;高铁的快速发展不等于交通运营服务质量的提高,排除A项;从图示中可知,西北地区高铁尚待发展,排除C项;没有我国和世界的比较数据,无法说明我国领先于世界,排除D项。故选B项。
9.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80年至1920年(美国)。根据材料可知,“林肯公路”铺设于1914-1920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4年美国开通了从旧金山到洛杉矶的空中航线,美国的空中航线已先于“林肯公路”开通,D项正确;“好路运动”出现时汽车尚未发明,排除A项;世界上第一条高速公路是德国的科隆-波恩高速公路,排除B项;华工在美国太平洋铁路的修筑中发挥了主要作用,而非“林肯公路”,排除C项。故选D项。
10.D
【详解】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范围为2010—2018年(世界)。根据材料柱状分布图可以看出,2010—2018年全球航空货物运输量在上升,这在很大程度上助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D项正确;全球航空货物运输量及增长情况并不能反映出国际合作机制的发展情况,排除A项;材料信息是货物运输,和人力流动无关,排除B项;航空运输只是运输网络的一部分,其发展不能推动全球运输网络的发展,C项以偏概全,排除C项。故选D项。
11.C
【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近现代(中国)。中国第一艘自行设计、建造的万吨级远洋货轮——“东风号”时间是1960年;中国大陆第一条高速公路——上海沪嘉高速于1988年通车;中国第一条地铁——北京地铁在1969年通车;中国在海外承建的第一条高铁——土耳其的伊安高铁二期在2014年建成通车。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正确的排序是①③②④,C项正确;A、B、D三项排序有误,排除。故选C项。
12.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以得出准确时空是近现代中国。据所学可知,唐胥铁路1880年建成,在1876-1911时段内,A项正确;据所学可知,京张铁路1905年开建,1909年竣工,明显不在“步履维艰”(1911-1949)时段内,排除B项;据所学可知,中国进入高铁时代是在21世纪,时间明显不符,排除C项;伊安高铁2005年开建,与“长足发展” (1978-2002)时间明显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13.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世界)。根据材料“哈德铁路的电气化改造协议,85%的造价款由中国提供贷款融资;而据世界银行估计,中国每建设1公里高速铁路,成本为1700万—2100万美元;欧洲则为2500万—3900万美元,美国更高。”可知中国高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有着相对的优势,C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中国高铁技术的进步,不能说明“一带一路”成为国际共识,排除A项;材料没有说明铁路建设给伊朗带来的影响,排除B项;铁路建设成本与多种因素有关,铁路建设成本和国力成反比表述错误,排除D项。故选C项。
14.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中国)。首架C919客机的成功研制和交付,展示了中国在商用飞机领域的实力和技术水平,这是我国科技创新和高端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成果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种成果的取得需要强大综合国力的支撑,A项正确;虽然C919的成功研制代表了中国在商用飞机领域的发展,但并不能说明我国航空工业已经领先或者已经成为工业强国,排除BC项;C919的成功研制主要是在商用飞机领域,而不是航空航天领域,排除D项。故选A项。
15.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原因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二战后的世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能够在郊区建造大型的购物中心与当时的高速路修建、汽车的发展等因素有着密切关系,B项正确;材料与郊区人口稀少、环境美化及政府追求效益无关,排除ACD项。故选B项。
16.(1)主要表现:开封因运河而实现了战略地位的提升;运河系统的多线拓展;商船、货物大量集散于此;仓储级别的提升。(任答三点即可)原因:对汴河的疏浚治理提高了漕运能力;经济重心南移提升了开封漕运地位;国家对开封控制力的增强;军事活动的影响(安史之乱的影响);官员对开封战略地位认识的深化。(任答两点即可)
(2)特点:运河建设与工业化进程同步;依靠运河构建四通八达的内河航运网;连通欧洲他国;注重发挥运河的军事功能;具有渐进性,不断完善。(任答两点即可)认识:运河的修建需要强有力的政治、经济保障;运河有提升地区战略地位的功能;运河与城市发展相互促进。(言之有理即可)
【详解】(1)本题为特点类、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为隋唐时期的中国。主要表现:由材料一中“随着国家漕运活动频繁,开封(汴州)确立了交通运输的枢纽地位”可知,开封因运河而实现了战略地位的提升;由“其通过蔡颖线和淮泗线辐射了黄淮之间的平原地带,开封成为商船的重要停靠地和交易之地,商船散停在城外的河道之中”可知,运河系统的多线拓展;商船、货物大量集散于此;由“大量轻货集中于此,开封仓储级别提升到国家级枢纽仓储的地位”可知,仓储级别的提升。原因:由材料一中“唐玄宗开元年间,政府多次整修汴河与黄河的连接点”可知,对汴河的疏浚治理提高了漕运能力;由“796年后,重要高官屡次赴开封任职,在中央控制下,开封段运河再也未出现漕运与屯田争夺水源的状况”可知,国家对开封控制力的增强;由“安史之乱后,东部运河区的中原区变成了战场,洛阳几乎成为废墟,唯有江南道和淮南道的区域可作为国家财富的收集地,汴河作为连接这一区域的主要漕渠”可知,军事活动的影响;由“大量官吏也认识到开封‘控河朔之咽喉、通淮湖之运漕’的地位”可知,官员对开封战略地位认识的深化;结合所学可知,安史之乱后,经济重心开始南移,这提升了开封漕运地位。
(2)本题为特点类、认识类材料分析题。时空为近现代德国。特点:由材料二中“德国自工业革命开始至二战之前就修建了众多运河”可知,运河建设与工业化进程同步;由“此外还沟通了茱菌河、威悉河、易北河等主要河流,初步建起了四通八达的内河航运网”可知,依靠运河构建四通八达的内河航运网;由“德国跨水系运河与法国航运网相连”可知,连通欧洲他国;由“其中连通北海和波罗的海的基尔运河于1885年建成使用、可通行战列舰、显著改善了地缘劣势,给了德国安全感”可知,注重发挥运河的军事功能;由“德国自工业革命开始至二战之前就修建了众多运河”及“二战后德国又进行了大规模水运建设,东西德统一后,又实施了统一的交通计划,进一步完善了内河航道网”具有渐进性,不断完善。认识:结合所学,从运河修建条件上看,运河的修建需要政治、经济保障;从运河的作用上看,其有提升地区战略地位和促进城市发展的功能。
17.(1)原因:洋务运动的进一步推进;民族危机加剧;近代西方工业传入造成的多重影响;保守势力强大;受“重文教、轻科技”等传统思想的影响。
(2)特点:发展速度快;国家主导,逐渐统一;强调独立自主;注重区域均衡发展;服务于政治、经济的需要。影响:有利于新中国的政权巩固,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改善我国社会经济结构,促进社会主义工业化发展;促进了西部地区的社会发展和经济开发。
【详解】(1)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晚清时期(中国)。原因:由材料一“1880年12月,刘铭传上奏《筹造铁路以图自强折》,请建铁路,由此拉开了朝廷内部关于兴建铁路的第一次争论。”及所学可得出洋务运动的进一步推进;由材料一“‘考铁路之兴,大利有九端’:便于国计、便于军政、便于京师、便于民生、便于转运、便于邮政、便于矿务、便于轮船招商、便于行旅”及所学可得出近代西方工业传入造成的多重影响;由材料一“但以驻英副使刘锡鸿为代表的官员则认为,修筑铁路的弊端有三”可得出保守势力强大;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民族危机加剧;受“重文教、轻科技”等传统思想的影响。
(2)本题是特点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新中国初期(中国)。第一小问特点:由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后,铁路由国家统一接管,不仅加快组织既有铁路全面修复工作,还集中力量组织新铁路建设”及所学可得出发展速度快;国家主导,逐渐统一;由材料二“解放军打到哪里,铁路就修到哪里”可得出强调独立自主;由材料二“先后建成成渝、天兰、包兰、兰新等铁路。从1952年开始,我国先后试制出多种蒸汽机车;1958年开始制造内燃机车和电力机车,并逐渐实现批量生产。”及所学可得出注重区域均衡发展;服务于政治、经济的需要。第二小问影响:由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后,铁路由国家统一接管,不仅加快组织既有铁路全面修复工作,还集中力量组织新铁路建设”及所学可得出有利于新中国的政权巩固,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由材料二“先后建成成渝、天兰、包兰、兰新等铁路”及所学可得出促进了西部地区的社会发展和经济开发;由材料二“到1978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5.17万公里,连通除西藏外的大陆各省市。”及所学可得出改善我国社会经济结构,促进社会主义工业化发展。
18.(1)特点:政府重视;历史悠久;功能多样;规模大,涉及区域多;具有时代性。(任答两点即可)影响:提高了淮安城市的区域地位;促进了淮安城市基础设施的完善;促进了淮安城市规划的科学合理性;推动了淮安城市商业的发展;提升了淮安城市的品质和文化气质。(任答三点即可)
(2)主要原因:城市工商业的快速发展;城市化速度加快;政府政策的推动;西方列强的侵略及其工业文明的传入。(任答三点即可)认识:交通的发展加速了城市化的进程;城市化的发展对城市交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或城市的发展带动城市交通的发展);交通的发展利于促进城市经济的增长。(言之有理即可)
【详解】(1)本题是特点、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隋唐至明清时期。第一小问特点:由材料“隋统一后,隋炀帝征发民夫开凿了以东都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全长2500公里的大运河”“唐、宋、元均重视漕运,在整治河道的同时建立了漕运仓储制度。”可得出政府重视;历史悠久;由材料“”可得出;由材料“大量的码头、水陆联络线建成,并逐步延伸到古城的街巷内部,形成了大量棋盘格式的街道布局。”可得出功能多样;由材料“全长2500公里的大运河,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可得出规模大,涉及区域多;由材料“唐、宋、元均重视漕运,在整治河道的同时建立了漕运仓储制度。明清时期,中央设置京畿都漕运司,以漕运使主之;地方以府佐、院道和科道官吏掌管本地漕事。”可得出具有时代性。第二小问影响:由材料“淮安是大运河上重要的漕运枢纽,明清鼎盛时期与苏、扬、杭齐名,为大运河‘四大名都’之一。”可得出提高了淮安城市的区域地位;由材料“大量的码头、水陆联络线建成,并逐步延伸到古城的街巷内部,形成了大量棋盘格式的街道布局。”及所学可得出促进了淮安城市基础设施的完善;促进了淮安城市规划的科学合理性;由材料“同时由于人员往来频繁,漕船到达淮安古城后,需接受漕台衙门的盘查,城内外店肆酒楼鳞次栉比,市不以夜息。”可得出推动了淮安城市商业的发展;由材料“淮安逐步融合衍生出的宗教文化、园林文化、建筑文化、淮扬菜为核心的饮食文化、以淮剧、淮海戏为代表的戏曲文化传承至今。”可得出提升了淮安城市的品质和文化气质。
(2)本题是原因、认识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第一小问原因:由材料“自1895年至1913年,外国资本在中国设立的工业企业就达157家;民族资本在1895年至1927年间则设立2517家,资本达58923万元。”及所学可得出城市工商业的快速发展;西方列强的侵略及其工业文明的传入;由材料“19世纪末20世纪初,上海人口大幅度增加,到抗战前夕已达330万人;天津人口从1895年50多万人,到1925年即增加到100万人以上;汉口1888年城市人口约为18万人,到20世纪30年代也上升到百万人口的规模。”可得出城市化速度加快;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政府政策的推动。第二小问认识:由材料“同时由于人员往来频繁,漕船到达淮安古城后,需接受漕台衙门的盘查,城内外店肆酒楼鳞次栉比,市不以夜息。”“1906年初,天津首先开通电车,两年后,上海有轨电车也正式运营。此后,机械化的公共交通开始逐渐向其他城市传播,近代中国进而向电车、公共汽车发展为特征的新式公共交通时代。”可得出交通的发展加速了城市化的进程;城市化的发展对城市交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或城市的发展带动城市交通的发展);结合所学可得出交通的发展利于促进城市经济的增长。
19.(1)①:元朝开凿,京杭大运河。②:隋朝开凿,隋朝大运河。
(2)兴的原因:邻近运河,交通便利。
衰的原因:运河淤塞,交通不便;近代交通运输的发展,冲击传统运输业;近代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近代沿海港口城市开辟为通商口岸;沿海地区自然经济解体较早,近代工业的产生和发展等角度进行说明。
(3)认识:交通运输是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工业化助推经济发展。
【详解】(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中国)。据材料地图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①为京杭大运河,开凿时间为元朝,②为隋朝开通的隋朝大运河。
(2)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清朝、近代(中国)。兴的原因:据材料“鲁西运河沿岸以临清、济宁、东昌、德州等为代表的商业重镇”可知,邻近运河,交通便利。衰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运河淤塞,交通不便;据材料“有青岛、烟台、龙口、登州、威海卫5大港口,胶济铁路及河海联运的现代交通体系”可知,近代交通运输的发展,冲击传统运输业;据材料“以外贸带动山东经济转型的龙头,推动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在工业生产随之发达后,其崛起具有必然性”及所学知识可知,还可以从近代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近代沿海港口城市开辟为通商口岸;沿海地区自然经济解体较早,近代工业的产生和发展等角度进行说明。
(3)本题是认识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近代(中国)。据材料信息可知,近代以前,运河沿岸城市发展较好,近代以来,伴随着铁路等现代交通的发展,运河沿岸城市有所衰落,反映了交通运输是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据材料“逐渐成为以外贸带动山东经济转型的龙头,推动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在工业生产随之发达后,其崛起具有必然性”可知,近代山东经贸中心由鲁西地区向沿海地区转移,还受到了沿海地区工业发展的影响,工业化助推经济发展。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第13课 现代交通运输的新变化 评估达标训练(含解析)2023——2024高中政治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法律与生活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