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与社会变迁
一、选择题
1.(2023浙江义乌模拟)美国牛仔兴起于19世纪60年代,他们是西部广袤土地上的一个特殊的劳工阶层,长途驱赶牛群是他们从事的一项艰险而富有传奇色彩的工作。19世纪90年代,人们越来越少见到他们的身影,牛仔时代一去不复返。牛仔时代终结的直接原因是( )
A.南北战争的冲击
B.奴隶制度的废除
C.铁路干线的兴建
D.大型汽车的普及
2.1908年上海出现了第一辆有轨电车,它只有一节车厢,车速很慢,乘客可以随时上下。中国有轨电车的出现( )
A.促进了人们生活观念的转变
B.完全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
C.消除了中外交通事业的差距
D.实现了自由平等的政治诉求
3.京沪高速铁路途经中国的华北地区和华东地区,两端连接京津冀和长江三角洲两个经济区域,沿线以平原为主,局部为低山丘陵区。京沪高速铁路的修建给京津冀和长江三角洲两个经济区域带来的影响是( )
A.提高了铁路的自主创新能力
B.促进沿线区域经济发展
C.铁路运输结构优化和完善
D.促进两大经济圈之间的交流
4.历史上知名的“大帆船贸易”开始于明朝隆庆年间,西班牙武装商船“马尼拉大帆船”运载美洲白银从墨西哥出发,穿越太平洋,运到马尼拉,在那里与来自中国的商人交换货物。“大帆船贸易”( )
A.是中国与美洲地区直接贸易的开始
B.使中国与西方国家建立了贸易关系
C.促进了美洲地区的开发和建设
D.扩大了中国与国际市场的联系
5.“上海公共租界街市之繁盛,以南京路之江西路转角处为最,自晨七时至晚七时,各车往来,不绝于道,约计其次数,则电车四百五十次,摩托车九百次,马车一千次,腕车一万八千次,羊角车一千次,有过之,无不及也。”材料表明,上海城市交通( )
A.以汽车为主要交通工具
B.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
C.率先引进了近代交通工具
D.呈现新旧并存的显著特征
6.1761年,英国布里奇沃特公爵在曼彻斯特和沃斯利煤矿之间开了一条长7英里(1英里=1.609 344千米)的运河,曼彻斯特的煤价下降了一半……惊人的成果引起运河开凿热,使英国到1830年时拥有2 500英里的运河。“运河开凿热”实质上反映了( )
A.运河交通的优势
B.煤炭市场需求增大
C.工业革命的发展
D.自由主义成为主流
7.下面是中国近代某一时期交通运输方式与运费的对比表。它可从侧面反映( )
运输方式 运费(分/千米·吨) 运输方式 运费(分/千米·吨)
肩挑 34.0 驴车 18.0
公路汽车 30.0 轻便铁路 2.4
独轮车 19.2 铁路 2.0
A.近代交通工具革新的影响
B.近代交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特征
C.中国近代铁路发展的原因
D.中国近代交通的多样性
8.1874年1月29日,《申报》发表题为《记新式小车》的评论写道:“二轮小车近上海新创设之举也,租界通衢已见。斯新式妆饰华丽,乘坐舒服,想实适于时需也。其车来于东洋……所望者惟车数之日渐增多耳。”下列对该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
A.“新式小车”是指近代交通工具自行车
B.“新式小车”仅仅满足了达官贵人的出行需要
C.“新式小车”受到城市居民的欢迎
D.“新式小车”已经取代传统交通工具
9.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限制私人小汽车的发展,建立以地铁为主、公共汽车为辅的市内交通体系。日本各大城市,特别是东京、大阪等特大城市,解决了乘车难的问题。这说明( )
A.汽车工业落后于时代发展趋势
B.交通政策需符合国情
C.市内交通必须公交化
D.交通发展影响城市变迁
10.中华民国建立后,“婚礼铁路”作为时髦的象征,成为青年男女热衷的蜜月旅游交通工具。当时,京沪铁路公司瞄准了这一市场,为凸显“人情味和生意经”,效仿西方推广“蜜月旅行”。这一现象反映了( )
A.新式交通改变了人们的观念
B.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C.对西方文化盲目肯定和效仿
D.近代中国交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特征
11.1872年,轮船招商局成立;19世纪70年代,中国出现了第一条铁路——淞沪铁路。从历史上看,这两件事反映的共同的时代意义是( )
A.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第一步
B.推动了中国交通事业的近代化进程
C.标志着中国南船北马运输时代的结束
D.开启了中国自主发展交通事业的时代
12.1908年美国实现了汽车量产;1929—1932年德国建成世界上第一条高速公路;1964年,日本建成世界上第一条商业运营高铁;2018年中国建成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这表明( )
A.世界交通持续发展
B.世界经济中心转移
C.亚洲国家集体崛起
D.交通引领经济繁荣
二、非选择题
13.物流虽然是一个现代概念,但早在先秦时期,中国就存在传统的物流活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左传》记载,奚仲担任夏朝的“车正”官职,主管战车、运输车的制造、保管和使用,是我国官办物流运输最早的记载。秦汉时期已有成熟的快递网络,当时用车快递叫“传”,用马速递称“驿”,传递文书的机构多称“驿置”。秦汉创立了漕运,秦始皇攻百越时,开凿灵渠,方便军粮漕运。由于大运河的开凿,隋唐时期水路快递更为突出。宋朝,陕西粮食由惠民河转汴河入京,江淮一带的粮食由淮水转汴水入京,山东粮食由五丈河入京。元朝初年,设京畿都漕运司、江淮都漕运司。明朝通过运河和近海航运,将江南粮食经海路到海河,再至京师。明朝设漕运府总兵官、总督,设立漕运衙门。清朝漕运管理职责分明,正式将漕运总督纳入官制。
——摘编自姜大立等《军民融合物流》等
材料二 随着通商口岸的开放,中国传统的物流方式已不能满足商品与物资的流通。轮船招商局的设立开中国股份制公司的先河,打破了外国资本主义轮船运输势力对中国的垄断,是中国传统物流向近代物流转变的里程碑事件。1903年清政府成立了工商经济管理的专门机构——商部,1906年又专门成立了邮传部,统管全国航运、铁路、道路、邮政等事业。清末以来,形成了由破产农民与手工业者为主体的近代劳动力市场,为物流这种劳动密集型行业提供了充足的廉价劳动力。
——摘编自贾杉《中国物流近代化研究
(1840—1949年)》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物流业发展的基本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古代物流业发展的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近代物流业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背景。
交通与社会变迁
一、选择题
1.(2023浙江义乌模拟)美国牛仔兴起于19世纪60年代,他们是西部广袤土地上的一个特殊的劳工阶层,长途驱赶牛群是他们从事的一项艰险而富有传奇色彩的工作。19世纪90年代,人们越来越少见到他们的身影,牛仔时代一去不复返。牛仔时代终结的直接原因是( )
A.南北战争的冲击
B.奴隶制度的废除
C.铁路干线的兴建
D.大型汽车的普及
解析铁路干线的兴建使得牛群的运输变得更加高效,牧场主不再需要雇用牛仔长途驱赶牛群,因此牛仔时代终结,故选C项;美国南北战争发生于1861—1865年,且美国南北战争之后,伴随着牛肉需求的上升与外部发展,西部牧场主扩充牛的养殖规模,需要劳动力对牛进行看护放养,促使牛仔时代兴起,排除A项;南方黑人奴隶主要工作于南方种植园,其对牛仔的冲击不大,排除B项;1885年,德国人本茨研制成功第一辆三轮机动车,而汽车的普及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排除D项。
2.1908年上海出现了第一辆有轨电车,它只有一节车厢,车速很慢,乘客可以随时上下。中国有轨电车的出现( )
A.促进了人们生活观念的转变
B.完全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
C.消除了中外交通事业的差距
D.实现了自由平等的政治诉求
解析有轨电车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促进了人们生活观念的改变,A项正确;B项中“完全”说法过于绝对,故错误;近代中国交通事业发展落后于西方,C项错误;1908年处于清朝晚期,并未实现政治上的自由平等,D项错误。
3.京沪高速铁路途经中国的华北地区和华东地区,两端连接京津冀和长江三角洲两个经济区域,沿线以平原为主,局部为低山丘陵区。京沪高速铁路的修建给京津冀和长江三角洲两个经济区域带来的影响是( )
A.提高了铁路的自主创新能力
B.促进沿线区域经济发展
C.铁路运输结构优化和完善
D.促进两大经济圈之间的交流
解析 A、C两项是对铁路技术和铁路运输的影响,故排除;B项是对京沪高速铁路沿线地区的影响,排除;结合所学知识,京沪高速铁路的修建促进了京津冀和长江三角洲两个经济区域的交流,故D项正确。
4.历史上知名的“大帆船贸易”开始于明朝隆庆年间,西班牙武装商船“马尼拉大帆船”运载美洲白银从墨西哥出发,穿越太平洋,运到马尼拉,在那里与来自中国的商人交换货物。“大帆船贸易”( )
A.是中国与美洲地区直接贸易的开始
B.使中国与西方国家建立了贸易关系
C.促进了美洲地区的开发和建设
D.扩大了中国与国际市场的联系
解析 由题干材料时间,可知“大帆船贸易”发生于新航路开辟后,各个大洲的相对孤立状态已被打破,世界各地区的经济联系不断加强;中国商人通过“大帆船贸易”,扩大了与国际市场的联系,故选D项。题干材料反映的不是中国与美洲地区的直接贸易,排除A项;中国早就同西方国家存在贸易关系,排除B项;C项在题干材料中不能体现,排除。
5.“上海公共租界街市之繁盛,以南京路之江西路转角处为最,自晨七时至晚七时,各车往来,不绝于道,约计其次数,则电车四百五十次,摩托车九百次,马车一千次,腕车一万八千次,羊角车一千次,有过之,无不及也。”材料表明,上海城市交通( )
A.以汽车为主要交通工具
B.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
C.率先引进了近代交通工具
D.呈现新旧并存的显著特征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电车”“摩托车”“马车”,可知近代上海交通呈现出新旧并存的显著特征,D项正确;A项与题干材料不符,排除;B项与题干材料无关,排除;C项在题干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
6.1761年,英国布里奇沃特公爵在曼彻斯特和沃斯利煤矿之间开了一条长7英里(1英里=1.609 344千米)的运河,曼彻斯特的煤价下降了一半……惊人的成果引起运河开凿热,使英国到1830年时拥有2 500英里的运河。“运河开凿热”实质上反映了( )
A.运河交通的优势
B.煤炭市场需求增大
C.工业革命的发展
D.自由主义成为主流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1761年,英国布里奇沃特公爵在曼彻斯特和沃斯利煤矿之间开了一条长7英里(1英里=1.609344千米)的运河,曼彻斯特的煤价下降了一半”,可知此时处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煤炭开采量增加,“运河开凿热”正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发展的表现,故C项正确。A项只是表面现象,排除。题干材料没有体现煤炭的市场需求,排除B项。D项在题干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
7.下面是中国近代某一时期交通运输方式与运费的对比表。它可从侧面反映( )
运输方式 运费(分/千米·吨) 运输方式 运费(分/千米·吨)
肩挑 34.0 驴车 18.0
公路汽车 30.0 轻便铁路 2.4
独轮车 19.2 铁路 2.0
A.近代交通工具革新的影响
B.近代交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特征
C.中国近代铁路发展的原因
D.中国近代交通的多样性
解析:近代以来,西方先进交通工具传入中国,题干表格直接体现近代交通革新的情况,排除A项;题干表格中传统交通工具和现代交通工具并存,直接体现了近代交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特征,排除B项;题干表格反映了多种交通工具,直接体现了中国近代交通的多样性,排除D项;根据题干表格,可知近代交通运输成本总体上低于传统交通方式,所以为近代交通发展提供了空间,故选C项。
8.1874年1月29日,《申报》发表题为《记新式小车》的评论写道:“二轮小车近上海新创设之举也,租界通衢已见。斯新式妆饰华丽,乘坐舒服,想实适于时需也。其车来于东洋……所望者惟车数之日渐增多耳。”下列对该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
A.“新式小车”是指近代交通工具自行车
B.“新式小车”仅仅满足了达官贵人的出行需要
C.“新式小车”受到城市居民的欢迎
D.“新式小车”已经取代传统交通工具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二轮小车近上海新创设之举也,租界通衢已见”“所望者惟车数之日渐增多耳”,可知“新式小车”受到城市居民的欢迎,故C项正确。
9.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限制私人小汽车的发展,建立以地铁为主、公共汽车为辅的市内交通体系。日本各大城市,特别是东京、大阪等特大城市,解决了乘车难的问题。这说明( )
A.汽车工业落后于时代发展趋势
B.交通政策需符合国情
C.市内交通必须公交化
D.交通发展影响城市变迁
解析:题干材料未体现汽车工业的落后,故A项错误;题干材料反映了日本的城市交通管理政策,根据题干材料“特别是东京、大阪等特大城市,解决了乘车难的问题”,可知日本的城市交通政策是根据国情而制定的,B项正确;C项说法过于绝对,故排除;题干材料主要从政策制定角度论述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解决,而不是城市变迁,故D项错误。
10.中华民国建立后,“婚礼铁路”作为时髦的象征,成为青年男女热衷的蜜月旅游交通工具。当时,京沪铁路公司瞄准了这一市场,为凸显“人情味和生意经”,效仿西方推广“蜜月旅行”。这一现象反映了( )
A.新式交通改变了人们的观念
B.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C.对西方文化盲目肯定和效仿
D.近代中国交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特征
解析:题干材料反映了新式交通改变了人们的婚礼观念,故选A项;题干材料没有涉及民主共和观念,B项不符合题意;题干材料强调的不是盲目肯定和效仿西方文化而是在顺应潮流,C项不符合题意;题干材料没有体现交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特征,D项不符合题意。
11.1872年,轮船招商局成立;19世纪70年代,中国出现了第一条铁路——淞沪铁路。从历史上看,这两件事反映的共同的时代意义是( )
A.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第一步
B.推动了中国交通事业的近代化进程
C.标志着中国南船北马运输时代的结束
D.开启了中国自主发展交通事业的时代
解析:轮船招商局的成立成为中国近代航运史上的里程碑;淞沪铁路是中国出现的第一条铁路。两者推动了中国交通事业的近代化进程,故选B项。
12.1908年美国实现了汽车量产;1929—1932年德国建成世界上第一条高速公路;1964年,日本建成世界上第一条商业运营高铁;2018年中国建成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这表明( )
A.世界交通持续发展
B.世界经济中心转移
C.亚洲国家集体崛起
D.交通引领经济繁荣
解析:题干材料反映了世界主要国家在交通运输方面的一系列新成果,时间跨度大,成就突出,故A项正确;B、C、D三项题干材料未体现,故排除。
二、非选择题
13.物流虽然是一个现代概念,但早在先秦时期,中国就存在传统的物流活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左传》记载,奚仲担任夏朝的“车正”官职,主管战车、运输车的制造、保管和使用,是我国官办物流运输最早的记载。秦汉时期已有成熟的快递网络,当时用车快递叫“传”,用马速递称“驿”,传递文书的机构多称“驿置”。秦汉创立了漕运,秦始皇攻百越时,开凿灵渠,方便军粮漕运。由于大运河的开凿,隋唐时期水路快递更为突出。宋朝,陕西粮食由惠民河转汴河入京,江淮一带的粮食由淮水转汴水入京,山东粮食由五丈河入京。元朝初年,设京畿都漕运司、江淮都漕运司。明朝通过运河和近海航运,将江南粮食经海路到海河,再至京师。明朝设漕运府总兵官、总督,设立漕运衙门。清朝漕运管理职责分明,正式将漕运总督纳入官制。
——摘编自姜大立等《军民融合物流》等
材料二 随着通商口岸的开放,中国传统的物流方式已不能满足商品与物资的流通。轮船招商局的设立开中国股份制公司的先河,打破了外国资本主义轮船运输势力对中国的垄断,是中国传统物流向近代物流转变的里程碑事件。1903年清政府成立了工商经济管理的专门机构——商部,1906年又专门成立了邮传部,统管全国航运、铁路、道路、邮政等事业。清末以来,形成了由破产农民与手工业者为主体的近代劳动力市场,为物流这种劳动密集型行业提供了充足的廉价劳动力。
——摘编自贾杉《中国物流近代化研究
(1840—1949年)》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物流业发展的基本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古代物流业发展的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近代物流业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背景。
答案 (1)基本特点:起源早,历史悠久;以粮食和军事物资运输为主;政府主导,以政治、军事功能为主;管理呈现专业化倾向;水陆并用。积极作用: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维护国家统治;为后世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借鉴。
(2)历史背景:传统物流弊端显露,无法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西方列强入侵,近代物流思想和管理制度传入;近代交通运输业发展;民族危机加深,救亡图存思潮推动(洋务运动、清末新政等的推动);自然经济逐渐解体,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第五单元 交通与社会变迁 综合练习(含解析) 高三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