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专项练习(含解析) 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一、选择题
1.1861年,慈禧发动政变处置政敌时,特别把“不能尽心和议”列为罪状。英国人在华创办的《北华捷报》称:“在这个特别的关头,我们要比我们同中国发生联系的其他任何时期,更有必要去支持帝国的现存政府。”由此可知 (  )
A.太平天国将面临更严峻的形势
B.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
C.清廷顽固派势力地位得到加强
D.传统的外交体制被抛弃
2.1889年张之洞与李鸿章的争论
主张
张之洞 储铁宜急,勘路宜缓……前六七年积款积铁,后三四年兴工修造(铁路)……岂有地球之上独中华之铁皆是弃物?
李鸿章 筹划开矿,炼成铁条(钢轨),器款甚巨,岂能各省同开?……日本铁路日增,至今工料皆用土产,惟钢轨等项仍购西洋。
二人争论的问题是(  )
A.洋务运动要不要借鉴明治维新
B.兴办炼铁业可否举借外债
C.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孰重孰轻
D.修筑铁路与炼铁孰先孰后
3.下图为甲午战争前晚清主要军工企业的资本来源构成图。这主要说明该时期
(  )
A.中央政府对地方控制的削弱
B.近代军工企业的半殖民地性
C.国家资本对近代工业兴起的重要性
D.民族资本投资近代军工企业的热忱
4.[2024河北摸底]1889年,中国第一艘钢质军舰“龙威号”问世,其完全是由福州船政局自己培养出来的技术人员制造的,被人赞为“船式之精良,轮机之灵巧,钢甲之坚密,炮位之整严”,甚至超过所仿造的法国钢甲舰。这表明当时(  )
A.工匠精神推进了近代中国的工业化进程
B.洋务派官办企业仍居于经济主导地位
C.洋务运动初步改变了中国工业落后面貌
D.政府政策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5.维新变法期间,湖南巡抚陈宝箴推行变法改革,但在上《请厘正学术造就人才折》中称“康有为平日所著《孔子改制考》一书……其徒和之,持之愈坚,失之愈远,嚣然自命,号为‘康学’,而民权平等之说炽矣”,并奏请销毁《孔子改制考》。这种主张(  )
A.推动了新旧势力的合流
B.试图突破“中体西用”束缚
C.有助于减少变法的阻力
D.意在彻底否定变法理论基础
6.近代一位外国人这样评价戊戌变法:“如果认为维新是要从顶端而不是从基础上开始的话,在这一张变法的清单上是挑剔不出什么毛病的。条条都很健全,条条都打中一个显著的弊端,并且条条都是可以付诸实施的;但是这种以上谕变法的整套结构就是一个倒置的金字塔。”他认为变法的缺陷在于(  )
A.采取了自上而下的方式 
B.变法措施贪大求全
C.缺乏充分的思想动员  
D.没有得到广泛的社会支持
7.[2023河北张家口三模]百日维新期间,光绪以上谕形式所发的变法诏书有数百道之多,涉及人事、文化教育、政治、经济、社会等诸多方面,但是维新派最重视的政治方面的改革方案并不多,真正获得通过并以上谕形式颁布的更少。这表明百日维新(  )
A.并未涉及政治领域改革  B.注重变法措施的策略性
C.造成维新阵营内部分裂  D.深受守旧派势力的掣肘
8.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制度规定:完全废除私有制,居民的财物全部没收归“圣库”,生活必需品由圣库按定额供给。男性青壮年除参加战斗外还要从事集体生产劳动,除按定额分配的吃、穿外别无报酬。这些规定体现出太平天国(  )
A.重视维护农民的利益
B.具有主观空想的特征
C.实行全民皆兵的体制
D.沉重打击了清朝统治
9.洋务派在“自强”口号下,从19世纪60年代起创办军事工业,建立新式陆海军;在“求富”的口号下,从19世纪70年代起采取官办、官督商办和官商合办等方式,开办民用企业。该运动工业企业资金来源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民用企业资金来自政府
B.军事工业资金来自民用企业
C.军事工业资金来自民间
D.民用企业资金来自政府和民间
10.(2023·浙江舟山联考)观察下图,这是清朝“光绪七年”发行的开平矿务局股票。这反映了(  )
A.中国最早的股票之一,开风气之先
B.中国已经卷入资本主义市场体系中
C.清政府洋务运动已经取得较大成功
D.中国经济近代化的一种表现
11.1898年6月11日,清廷颁布《明定国是》,诏书明确宣示:“……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材料表明戊戌维新运动(  )
①用西学补充中学之不足 ②兼具改良与革命色彩 ③用妥协减少变革阻力 ④未能实现预期的目标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2.如图史料记载:庚子三春,日照重阴;君非桀纣,奈有匪人。最恨合约一误,致皆党鬼殃民。上行下效兮奸究道生。中原忍绝兮羽翼洋人。趋炎附势兮四畜同群。逢天坛怒兮假手良民。红灯暗照兮民不迷经。义和明教兮不约同心。金鼠漂洋孽,时逢本命年,待到重阳日,剪草自除根。该史料所反映历史事件(  )
A.由“三国干涉还辽”直接引发
B.引起政治和权力结构的变化
C.促进革命统一战线的形成
D.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迷梦
二、非选择题
13.随着晚清政府统治危机的加深,清政府权力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时间 总督(单位:个)
总数 满人 汉人
1748年 11 9 2
1779年 11 7 4
1864—1867年 8 2 6
1872—1875年 8 1 7
1876—1883年 8 0 8
——摘编自钱实甫《清代职官年表》
材料二 义和团运动兴起后,英国担心波及其势力范围长江流域,遂策动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等与列强合作。后由盛宣怀从中牵线策划,上海道余联沅与各国驻沪领事商定“保护东南章程九款”。清政府向各国宣战后,南方更多督抚加入进来,和各参战国商订协议,表示“无论北方情形如何,请列国勿进兵长江流域与各省内地;各国人民生命财产,凡在辖区之内者,决依条约保护”。
——据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教
科书 历史 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 (上)》整理
(1)根据材料一,概括晚清时期总督构成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变化的原因及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该历史事件的名称及其背景,结合所学知识,对该事件作一简要评述。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一、选择题
1.1861年,慈禧发动政变处置政敌时,特别把“不能尽心和议”列为罪状。英国人在华创办的《北华捷报》称:“在这个特别的关头,我们要比我们同中国发生联系的其他任何时期,更有必要去支持帝国的现存政府。”由此可知 (  )
A.太平天国将面临更严峻的形势
B.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
C.清廷顽固派势力地位得到加强
D.传统的外交体制被抛弃
解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太平天国运动对清政府的统治和列强在华利益造成了威胁,慈禧夺取最高统治权后有意与列强和议,英国表示支持清政府,这体现了清朝统治者和外国侵略势力的勾结,太平天国将面临更加严峻的形势,A项正确。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B项排除。C项材料依据不足,排除。“传统的外交体制被抛弃”说法不符合史实,D项排除。
2.1889年张之洞与李鸿章的争论
主张
张之洞 储铁宜急,勘路宜缓……前六七年积款积铁,后三四年兴工修造(铁路)……岂有地球之上独中华之铁皆是弃物?
李鸿章 筹划开矿,炼成铁条(钢轨),器款甚巨,岂能各省同开?……日本铁路日增,至今工料皆用土产,惟钢轨等项仍购西洋。
二人争论的问题是(  )
A.洋务运动要不要借鉴明治维新
B.兴办炼铁业可否举借外债
C.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孰重孰轻
D.修筑铁路与炼铁孰先孰后
解析 “储铁宜急,勘路宜缓”表明张之洞主张中国应先炼铁,后修铁路,而李鸿章认为炼铁耗资巨大,可学习日本用西洋钢轨修筑铁路,反对先炼铁,故二人争论的问题是修筑铁路与炼铁孰先孰后,故选D项。材料中二人争论的是修筑铁路与炼铁孰先孰后的问题,并非借鉴明治维新的问题,故A项错误;张之洞认为“前六七年积款积铁”,李鸿章认为炼铁“器款甚巨”,但二人并未说款来自何处,故B项错误;炼铁和修建铁路同属于民用工业,故C项错误。
3.下图为甲午战争前晚清主要军工企业的资本来源构成图。这主要说明该时期
(  )
A.中央政府对地方控制的削弱
B.近代军工企业的半殖民地性
C.国家资本对近代工业兴起的重要性
D.民族资本投资近代军工企业的热忱
解析 结合图文信息可知,晚清时期主要军工企业的资本来源以海关税款为主,这主要说明该时期国家资本对近代工业兴起的重要性,C项正确。A项缺乏材料依据,排除;军工企业的半殖民地性的表现是列强对中国军工企业生产的控制,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B项;民族资本投资的主要是轻工业,而不是近代军工企业,排除D项。
4.[2024河北摸底]1889年,中国第一艘钢质军舰“龙威号”问世,其完全是由福州船政局自己培养出来的技术人员制造的,被人赞为“船式之精良,轮机之灵巧,钢甲之坚密,炮位之整严”,甚至超过所仿造的法国钢甲舰。这表明当时(  )
A.工匠精神推进了近代中国的工业化进程
B.洋务派官办企业仍居于经济主导地位
C.洋务运动初步改变了中国工业落后面貌
D.政府政策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解析 结合材料“船式之精良,轮机之灵巧,钢甲之坚密,炮位之整严”可知,中国技术人员生产的船只工艺精良,可见当时技术人员追求完美,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推进了近代中国的工业化进程,故选A项;当时占主导地位的仍是自然经济,排除B项;洋务运动开始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但是并没有改变中国工业落后面貌,排除C项;福州船政局属于洋务企业,而非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排除D项。
5.维新变法期间,湖南巡抚陈宝箴推行变法改革,但在上《请厘正学术造就人才折》中称“康有为平日所著《孔子改制考》一书……其徒和之,持之愈坚,失之愈远,嚣然自命,号为‘康学’,而民权平等之说炽矣”,并奏请销毁《孔子改制考》。这种主张(  )
A.推动了新旧势力的合流
B.试图突破“中体西用”束缚
C.有助于减少变法的阻力
D.意在彻底否定变法理论基础
解析 根据材料“湖南巡抚陈宝箴推行变法改革”“奏请销毁《孔子改制考》”可知,陈宝箴赞同并推行变法改革,但“康学”使民权平等学说兴盛,造成守旧派的更大阻挠,故陈宝箴奏请销毁《孔子改制考》是为了减少变法的阻力,C项正确,排除B、D两项;A项不符合史实,排除。
6.近代一位外国人这样评价戊戌变法:“如果认为维新是要从顶端而不是从基础上开始的话,在这一张变法的清单上是挑剔不出什么毛病的。条条都很健全,条条都打中一个显著的弊端,并且条条都是可以付诸实施的;但是这种以上谕变法的整套结构就是一个倒置的金字塔。”他认为变法的缺陷在于(  )
A.采取了自上而下的方式 
B.变法措施贪大求全
C.缺乏充分的思想动员  
D.没有得到广泛的社会支持
解析 材料“这种以上谕变法的整套结构就是一个倒置的金字塔”说明这位外国人认为戊戌变法的缺陷在于没有得到广泛的社会支持,故选D项。这位外国人认为戊戌变法的缺陷不在于采取了自上而下的方式,而是缺乏广泛的社会支持,A项错误。由材料“条条都很健全……条条都是可以付诸实施的”可知,这位外国人对戊戌变法的措施持肯定态度,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思想动员问题,且维新派创办了很多报刊来宣传自己的变法思想,C项错误。
7.[2023河北张家口三模]百日维新期间,光绪以上谕形式所发的变法诏书有数百道之多,涉及人事、文化教育、政治、经济、社会等诸多方面,但是维新派最重视的政治方面的改革方案并不多,真正获得通过并以上谕形式颁布的更少。这表明百日维新(  )
A.并未涉及政治领域改革  B.注重变法措施的策略性
C.造成维新阵营内部分裂  D.深受守旧派势力的掣肘
解析 由材料可知,百日维新期间光绪皇帝以上谕形式所发的变法诏书中,真正涉及政治改革的很少,而真正获得通过并颁布的就更少,这主要是由于戊戌变法中的部分政治举措触及了守旧派势力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反对,故选D项;百日维新涉及政治改革的很少,但不是没有涉及,排除A项;真正涉及政治改革很少的主要原因是反对派实力强大,与变法活动策略性无关,排除B项;从材料中不能得出维新阵营内部发生分裂的结论,排除C项。
8.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制度规定:完全废除私有制,居民的财物全部没收归“圣库”,生活必需品由圣库按定额供给。男性青壮年除参加战斗外还要从事集体生产劳动,除按定额分配的吃、穿外别无报酬。这些规定体现出太平天国(  )
A.重视维护农民的利益
B.具有主观空想的特征
C.实行全民皆兵的体制
D.沉重打击了清朝统治
解析:B 据材料“完全废除私有制……全部没收归‘圣库’……除按定额分配的吃、穿外别无报酬”可知,太平天国是农民平均主义的空想,不可能实现,故选B项;太平天国的绝对平均主义损害了农民利益,排除A项;据材料“男性青壮年……参加战斗”可知,没有全民皆兵,排除C项;材料主旨是太平天国的圣库制度,与打击清朝统治无关,排除D项。
9.洋务派在“自强”口号下,从19世纪60年代起创办军事工业,建立新式陆海军;在“求富”的口号下,从19世纪70年代起采取官办、官督商办和官商合办等方式,开办民用企业。该运动工业企业资金来源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民用企业资金来自政府
B.军事工业资金来自民用企业
C.军事工业资金来自民间
D.民用企业资金来自政府和民间
解析:D 据材料“从19世纪70年代起采取官办、官督商办和官商合办等方式,开办民用企业”可知,洋务运动创办的民用企业的资金一部分是政府出资,一部分是民间筹集,故选D项;民用企业资金来自政府和民间,排除A项;军事工业创办先于民用企业,不可能来自民用企业,军事工业资金来自政府,排除B、C两项。
10.(2023·浙江舟山联考)观察下图,这是清朝“光绪七年”发行的开平矿务局股票。这反映了(  )
A.中国最早的股票之一,开风气之先
B.中国已经卷入资本主义市场体系中
C.清政府洋务运动已经取得较大成功
D.中国经济近代化的一种表现
解析:D 清朝“光绪七年”发行的开平矿务局股票,是近代中国金融业发展的表现,是中国经济近代化的一种表现,故选D项;单凭清朝“光绪七年”发行的开平矿务局股票,没有与其他发行股票的事件进行比较,不能得出这是中国最早的股票之一的结论,排除A项;清朝“光绪七年”发行的开平矿务局股票是开平矿务局集资的一种手段,无法说明其资金来自资本主义市场,不能说明其是否卷入了资本主义市场体系之中,排除B项;单凭清朝“光绪七年”发行的开平矿务局股票,只能证明这个企业的存在,不能说明洋务运动已经取得较大成功,排除C项。
11.1898年6月11日,清廷颁布《明定国是》,诏书明确宣示:“……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材料表明戊戌维新运动(  )
①用西学补充中学之不足 ②兼具改良与革命色彩 ③用妥协减少变革阻力 ④未能实现预期的目标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解析:B 依据材料“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可知,用西学补充中学之不足,①正确;依据材料“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减少变法阻力,戊戌维新运动利用儒家思想来宣传资产阶级思想,③正确,B项正确;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不具有革命色彩,②错误,排除A、C两项;材料没有体现戊戌维新运动的结果,无法得出“未能实现预期的目标”,④错误,排除D项。
12.如图史料记载:庚子三春,日照重阴;君非桀纣,奈有匪人。最恨合约一误,致皆党鬼殃民。上行下效兮奸究道生。中原忍绝兮羽翼洋人。趋炎附势兮四畜同群。逢天坛怒兮假手良民。红灯暗照兮民不迷经。义和明教兮不约同心。金鼠漂洋孽,时逢本命年,待到重阳日,剪草自除根。该史料所反映历史事件(  )
A.由“三国干涉还辽”直接引发
B.引起政治和权力结构的变化
C.促进革命统一战线的形成
D.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迷梦
解析:D 根据材料“庚子三春,日照重阴……义和明教兮不约同心”可知,庚子年的“义和明教”反映的是1900年的义和团运动,义和团运动展现了国人不畏强暴的牺牲精神,使列强认识到“瓜分一事,实为下策”,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迷梦,故选D项;《马关条约》签订后,“三国干涉还辽”掀起瓜分狂潮,排除A项;太平天国运动引起政治和权力结构的变化,排除B项;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革命统一战线的形成,排除C项。
二、非选择题
13.随着晚清政府统治危机的加深,清政府权力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时间 总督(单位:个)
总数 满人 汉人
1748年 11 9 2
1779年 11 7 4
1864—1867年 8 2 6
1872—1875年 8 1 7
1876—1883年 8 0 8
——摘编自钱实甫《清代职官年表》
材料二 义和团运动兴起后,英国担心波及其势力范围长江流域,遂策动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等与列强合作。后由盛宣怀从中牵线策划,上海道余联沅与各国驻沪领事商定“保护东南章程九款”。清政府向各国宣战后,南方更多督抚加入进来,和各参战国商订协议,表示“无论北方情形如何,请列国勿进兵长江流域与各省内地;各国人民生命财产,凡在辖区之内者,决依条约保护”。
——据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教
科书 历史 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 (上)》整理
(1)根据材料一,概括晚清时期总督构成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变化的原因及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该历史事件的名称及其背景,结合所学知识,对该事件作一简要评述。
解析:第(1)问变化,从材料一数据可知,晚清时期汉人总督所占比例逐渐增加。原因,结合材料一时间和所学知识可知,这主要和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有关。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主要体现为湘淮系官僚集团崛起;清朝中央权力下移;深刻影响了晚清历史的发展。第(2)问名称及背景,根据材料二“义和团运动兴起后,英国担心波及其势力范围长江流域,遂策动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等与列强合作”和所学知识可知,义和团运动爆发后,八国联军为了维护在华利益,发动了侵华战争,为此东南互保局面出现。评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南互保表明中央权威的式微与地方势力的进一步扩张;严重动摇了清政府统治的根基。
答案:(1)变化:晚清时期汉人总督所占比例逐渐增加。
原因:太平天国运动的迅速发展。
影响:湘淮系官僚集团崛起;清朝中央权力下移;深刻影响了晚清历史的发展。
(2)事件:东南互保。
背景: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专项练习(含解析) 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