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阶段评估检测(五) 2025年高考历史统编版(2019)一轮复习专题训练(含解析)

阶段评估检测(五)(世界近代史)
(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2024·成都模拟)从16世纪下半期开始一直到19世纪上半期,西班牙人利用大帆船,把中国产的生丝和瓷器等商品,经菲律宾中转,运往美洲及欧洲,同时将美洲产的白银输入中国,史称丝银贸易。这反映出(  )
A.中国重农抑商政策松动
B.中国成为世界贸易中心
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D.东西方联系进一步加强
【解析】选D。根据题干材料及所学可知,新航路开辟以来,中国获得了美洲的白银,美洲、欧洲获得了中国的丝织品,这是东西方联系进一步加强的表现,故D正确;16世纪下半叶是明朝,明朝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没有松动,排除A;新航路开辟后世界贸易的中心逐渐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排除B;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时间不符,排除C。
2.(2023·天津模拟)马克思在对新航路开辟后出现的某一历史现象分析时指出:“一方面是工资和地租跌价,另一方面是工业利润增多。”这一历史现象对欧洲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
A.增强了各地联系 B.扩大了海外市场
C.加速了社会转型 D.出现了股份公司
【解析】选C。据材料“一方面是工资和地租跌价,另一方面是工业利润增多”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对以租地收入为主的西欧封建势力有着重大打击,同时对资本主义的发展有着促进作用,这一历史现象是新航路开辟后欧洲社会出现的价格革命,故选C。
3.(2023·衡水模拟)下表所示为15、16世纪部分学者关于君权的论述。这些主张(  )
论述 提出者
统治者为达到巩固统治的目的可以不择手段 [意大利]马基雅维利(1469-1527)
国家权力是至高无上的,君主是国家主权唯一的承担者 [法国]让·博丹(1530-1596)
A.顺应了民族国家兴起的潮流
B.折射出欧洲政局的四分五裂
C.表明神权与君权的矛盾缓和
D.促进了近代外交制度的推广
【解析】选A。据材料“统治者为达到巩固统治的目的可以不择手段”“君主是国家主权唯一的承担者”可知,15、16世纪部分学者认同君权的扩张,这些论述适应了民族国家兴起的潮流,故选A;据所学可知,15、16世纪欧洲的大多数国家完成了统一,如英国、法国、西班牙、葡萄牙等,排除B;欧洲的神权指的是基督教会的统治权力,随着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发展,神权与君权的矛盾日益突出,“表明神权与君权的矛盾缓和”与史实不符,排除C;据材料“统治者为达到巩固统治的目的可以不择手段”“君主是国家主权唯一的承担者”可知,题中主旨是君权的扩张,近代外交制度于17世纪逐渐建立,“促进了近代外交制度的推广”与主旨不符,排除D。
4.(2023·扬州模拟)“现在人类研究的适当题材是人,是他潜在的力量和身体之美,是他感官和感情的欢乐、痛苦,是他理性的脆弱尊严,是丰富、完美地显露这些题材的古希腊、罗马文学。”这表明该运动旨在(  )
A.拉开启蒙运动的序幕
B.宣扬人文主义精神
C.传承古希腊罗马文化
D.冲击天主教会权威
【解析】选B。据材料“是他感官和感情的欢乐、痛苦,是他理性的脆弱尊严”及所学可知,这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主张人生的目的是追求现世生活中的幸福,倡导个性解放,故选B;启蒙运动是指发生在17—18世纪的一场资产阶级的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运动,其核心主张是“理性”,不符合题意,排除A;文艺复兴是通过传承古希腊罗马文化,宣传新兴资产阶级的文化,排除C;文艺复兴运动冲击了天主教会对人们精神的控制,宗教改革冲击天主教会的权威,排除D。
5.(2024·成都模拟)1763年,一位西班牙新闻记者写道:“透过许多已流行而有害的书本,诸如伏尔泰、卢梭和爱尔维修所著书籍之影响,在这个国家中,已感受到很多对信仰的冷漠。”这反映了欧洲(  )
A.启蒙运动的影响扩大
B.宗教改革的效果明显
C.自然科学的迅速发展
D.国家之间的矛盾尖锐
【解析】选A。据题干材料中“透过许多已流行而有害的书本,诸如伏尔泰、卢梭和爱尔维修所著书籍之影响,在这个国家中,已感受到很多对信仰的冷漠”及所学可知,伏尔泰、卢梭等人是法国启蒙思想家,他们的思想影响力度大,西班牙也受到启蒙运动的影响,A正确;宗教改革是1517年开始的,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伏尔泰和卢梭主要宣传政治思想,不能体现自然科学的迅速发展,排除C;材料反映启蒙思想的影响扩大到西班牙,而没有提到国家之间矛盾,排除D。
6.格劳秀斯认为,人民完全可以为了更良好的政府和更可靠的保护起见,而完全将他们的主权权力转让于一个或多个人,而自己不保留任何部分;他还认为,一些民族能够在征服者的统治下愉快地生活,主权权力也可以通过所谓“正义战争”的方式而取得。由此可知,格劳秀斯(  )
A.深受社会契约思想的影响
B.为欧洲殖民者提供了辩护
C.强调主权国家的主体地位
D.阐述了国际法的理论基础
【解析】选B。格劳秀斯认为人民可以放弃所有主权权力,同时认为征服者能为被征服者带来更好的生活,主权权力也可以通过所谓“正义战争”的方式而取得,这些谬论显然是为当时欧洲殖民者的殖民扩张提供辩护,故选B;材料明显不符合社会契约内容,排除A;格劳秀斯认为主权权力可以通过所谓“正义战争”取得,这显然是否定了一些弱小国家的主权,排除C;国际法中有关于国家领土、主权与独立等原则,“一些民族能够在征服者的统治下愉快地生活,主权权力也可以通过所谓‘正义战争’的方式而取得”的内容明显不符合国际法的主张,排除D。
7.(2024·沈阳模拟)18世纪,法国涌现出大量图书机构为公众阅读提供了方便。1784年,巴黎因拥有18座图书馆名列榜首,法国有20多座城市至少拥有一座公立图书馆。除此之外,还有各种阅览室和各种书店,在那里人们可以尽情阅读而无需购买。这反映出当时的法国(  )
A.革命运动影响民众文化生活
B.工业革命推动主流观念变化
C.公共空间兴起促进思想传播
D.民主共和观念成为社会共识
【解析】选C。根据材料“18世纪,法国涌现出大量图书机构为公众阅读提供了方便”和所学知识可知,18世纪,法国成为启蒙运动的中心,因此这一时期图书机构大量出现,也促进了启蒙思想的传播,C正确;材料强调的是思想运动的影响,而非革命运动,排除A;材料与工业革命无关,排除B;成为社会共识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D。
【加固训练】
公共图书馆在18世纪的欧美还不多见,而到了19世纪中期,法国、美国、普鲁士和奥地利则各有上百个公共图书馆。剧院、音乐厅、博物馆,还有19世纪末的电影院已在城市普遍出现。19世纪中期以来公益设施的建设与推广(  )
A.推动了文化的大众化发展
B.反映出社会矛盾的日益缓和
C.加速了科技向生产力转化
D.促进了现实主义文艺的产生
【解析】选A。据材料信息可知,19世纪中期以来公共图书馆、剧院、音乐厅、博物馆及电影院在西方国家的城市普遍出现,这有利于文化的普及,故选A。B、C、D与题意不符,排除。
8.(2023·武汉模拟)在美国革命初期,《独立宣言》宣布了人民有革命的权力。但是,根据1787年宪法建立的联邦政府拥有对公民直接行使统治的权力。这一变化说明美国宪法(  )
A.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
B.违背了人民主权的思想
C.实现了启蒙运动的政治理想
D.确立了三权分立的原则
【解析】选A。据材料信息可知,美国革命初期,《独立宣言》宣布人民有革命的权力,1787年宪法建立的联邦政府则拥有对公民直接行使统治的权力,说明不同时期法律的内容有所不同,即1787年宪法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法律保障,故选A;1787年宪法规定总统和议员由选举产生并有任期,体现了人民主权思想,排除B;材料并未反映1787年宪法与启蒙运动之间的关系,排除C;1787年宪法确立了三权分立原则,但是与题干无关,排除D。
9.独立前,北美有13个英属殖民地,独立后,北美英属殖民地组成了统一的美利坚合众国;中南美洲的西属殖民地只有4个总督区,独立后却分立出十几个独立的国家。上述局面的出现主要是因为两地(  )
A.独立运动的领导力量差距明显
B.殖民地反抗方式迥异
C.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程度的差异
D.移民人口数量的不同
【解析】选C。据所学可知,北美13个殖民地的宗主国是资本主义的英国,其移民主要来自英国和欧洲其他国家的劳动人民,到独立前,殖民地的经济和资本主义关系得到发展,13个殖民地之间经济往来频繁,初步形成了统一的市场,而西属拉美殖民地由西班牙统治,移民主要是西班牙人,由宗主国出身的封建贵族充任高级官吏,他们控制矿山和种植园,奴役印第安人、黑人和混血种人,没有统一的市场,据此可知,出现上述局面的主要原因在于两地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程度的差异,故选C。
10.(2023·福州模拟)1730—1839年,英国议会共制定了超过5 000部的圈地议案。这些议案是否通过取决于占有大比例土地面积者的意见,而不是支持或反对的所有者的数量。这些议案的通过,反映了当时英国(  )
A.农业资本主义的发展
B.议会立法权力的逐步扩大
C.君主立宪制度的完善
D.新贵族和资产阶级的联合
【解析】选A。据题干可知,在英国1730年到1839年之间通过的诸多圈地议案,大多都是体现出占有大比例土地面积者的利益,结合所学可知,在此时期,英国圈地运动迅速发展,从而促进了农业资本主义的发展,故选A;题干仅是述及“这些议案是否通过取决于占有大比例土地面积者的意见”,并没有述及议会立法权的扩大,排除B;据所学可知,圈地议案涉及的是农业资本主义的发展,与政治制度无关,排除C;题干内容仅是述及了“占有大比例土地面积者”,并没有涉及新贵族和资产阶级的联合,排除D。
11.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国际贸易总额不断增加,国际分工日益明确,世界各国联系更加密切,依赖程度不断加深。这表明(  )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B.国际贸易发展趋于平衡
C.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确立
D.世界各国已经连为一体
【解析】选A。据材料信息可知,19世纪末20世纪初,各国联系更加密切,依赖度加深,这说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故选A;“趋于平衡”说法有误,排除B;材料反映的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不是殖民体系,排除C;“已经连为一体”说法过于绝对,排除D。
【拓展延伸】世界市场形成的根源与动力
(1)世界市场的形成源于工商业的发展,世界市场的不断扩大和形成又进一步推动工商业从区域性生产变成世界性的生产和消费。
(2)资本主义开放和扩张的本性是世界市场形成的主要推动力;殖民扩张与掠夺是世界市场形成的主要途径。
12.巴黎公社时期,工人向公社各种报纸投寄大量信件,对公社提出批评和建议,“其中有些是个人提出的,有些是在工人俱乐部或在国际支部通过的”,这些批评和建议往往会被提交公社审查。由此可见,巴黎公社(  )
A.实行直接民主 B.重视民主监督
C.加强舆论控制 D.行政效率较高
【解析】选B。结合材料“工人……对公社提出批评和建议”“这些批评和建议往往会被提交公社审查”可知工人经常对公社提出意见,而公社非常重视工人的意见,组织人员审查,这体现了巴黎公社重视工人的民主监督,故选B;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巴黎公社建立立法与行政合一的政权机关和司法机构,并非实行直接民主,排除A;结合材料“这些批评和建议往往会被提交公社审查”可知,巴黎公社重视工人的意见监督,而控制舆论的做法是不让工人表达意见,排除C;材料只体现巴黎公社重视工人的批评和建议,重视民主监督,没有体现巴黎公社的行政效率是否较高,排除D。
13.(2024·哈尔滨模拟)1884年柏林会议后,英国企图建立从开罗到开普敦的纵贯非洲的帝国,德国制定了一套沿赤道从大西洋到印度洋的侵略计划。这些行动表明(  )
A.西方列强开始侵入非洲
B.非洲民族独立运动的开始
C.协约国和同盟国集团形成
D.列强加快瓜分非洲的进程
【解析】选D。根据所学可知,1884年召开的柏林会议,其实质是瓜分非洲的一次会议,英、德制定侵略非洲的计划,反映出列强加快了瓜分非洲的进程,D正确;早在15-16世纪葡萄牙、荷兰等国家就开始侵入非洲,排除A;材料反映列强瓜分非洲,而非非洲民族独立运动,排除B;协约国集团形成是在20世纪初,排除C。
14.1907年,亚洲许多国家的革命者和流亡者组成了“亚洲和亲会”,明确提出:“本会宗旨为反对帝国主义,期使亚洲已失主权之民族,各得独立。”由此可知(  )
A.亚洲革命者进行了联合斗争的尝试
B.革命者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C.亚洲各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复兴
D.亚洲各国的斗争引起帝国主义国家的恐慌
【解析】选A。据题干信息可知,20世纪初,亚洲革命者希望联合起来,通过“亚洲和亲会”共同反对帝国主义以取得民族独立,故选A;“彻底的”不合时空,如中国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是在1922年中共二大上,排除B;“实现了”不合史实,二战后亚洲国家才纷纷独立,排除C;“引起帝国主义国家的恐慌”不合题意,题干未体现帝国主义国家对“亚洲和亲会”的态度,排除D。
15.(2024·昆明模拟)为了适应大工业时代政府工作专业化及提高政府工作效率的需要,英国先后在1855年和1870年颁布了两道枢密院命令,对文官制度进行了改革。其改革主要内容包括:对文官的录用实行公开竞争考试办法,择优录取,定期考核,文官常任。这说明(  )
A.英国内阁政治地位发生根本改变
B.上层建筑适应工业经济发展
C.文官制度为工业化提供政治前提
D.民众文化教育水平有所提高
【解析】选B。根据“为了适应大工业时代政府工作专业化及提高政府工作效率的需要”可知,英国文官制度的改革是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是上层建筑适应工业经济发展的表现,B正确;英国的内阁地位并没有发生根本改变,排除A;英国工业化的政治前提是君主立宪制的建立,排除C;文官制度的改革并不能说明民众文化教育水平提高,排除D。
16.(2023·扬州模拟)19世纪中期以前,建筑物非常讲究艺术效果,建筑工程也多由艺术家来承担,此后建筑虽仍具有艺术和美学价值,但不再为艺术家所垄断,而逐步成为由工程师承担的工程学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一变化(  )
A.表明工程学已经取代艺术学
B.标志着建筑与艺术实现分离
C.符合工业化城市建设的要求
D.说明了社会结构出现新变化
【解析】选C。据材料“19世纪中期以前,建筑物非常讲究艺术效果,建筑工程也多由艺术家来承担……逐步成为由工程师承担的工程学的一个组成部分”结合所学可知,19世纪中期之后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建筑成为专门的学科,这一变化符合工业化城市建设的要求,故选C。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题,共52分。
17.(1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查尔斯·曼恩认为全球化“根本”就是“哥伦布大交换”的结果,归根结底,是一个生态问题。1492年,哥伦布发现了美洲,舰船带来的不仅是殖民者,更是那些前所未见的新生物。从此,原本彼此相隔的独立大陆产生了混乱的交流与碰撞……历史不仅仅是人类的产物,物种同样能够影响历史发展。他的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来看待现代世界与物种、病菌、文化以及人种的大混合之间的关系。
材料二 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它必须到处落户,到处开发,到处建立联系。
——摘编自《共产党宣言》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哥伦布大交换”带来的影响。(8分)
答案:(1)积极:提高了全球粮食产量,使世界人口激增;改变了人们的饮食习惯;推进了当地经济和贸易的发展;冲击原有的社会等级;促进生活方式的转变;改变了世界地理政治格局。
消极:疾病的传播;对当地生态环境产生了一定影响;对当地文明造成破坏。(8分)
【解析】第(1)题影响,从正反两方面分析,积极影响,据材料一“新生物”等并结合所学可知,“哥伦布大交换”促进物种交流,丰富了物种种类,改变了人们的饮食结构,促进生活方式的转变,提高了粮食产量,促进人口增长;据材料一“原本彼此相隔……交流与碰撞”等并结合所学可知,“哥伦布大交换”推动全球贸易联系,推进了当地经济和贸易的发展,随之而来的价格革命冲击原有的社会等级,封建阶层渐趋衰落;据材料一“……同样能够影响历史发展”等并结合所学可知,“哥伦布大交换”改变了世界地理政治格局。消极影响,据材料一“与物种、病菌、文化以及人种……”并结合所学可知,“哥伦布大交换”导致疾病的传播;土地过度开发,对当地生态环境产生了一定影响;殖民扩张与掠夺对当地文明造成破坏。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世界市场形成的原因。(8分)
答案: (2)资本主义开放和扩张的本性是世界市场形成的根本推动力;殖民扩张与掠夺是世界市场形成的主要途径;两次工业革命是世界市场形成的助推剂;科学技术的进步为世界市场形成提供必要的技术条件。(8分)
【解析】第(2)题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可知,资本主义开放和扩张的本性是世界市场形成的根本推动力;殖民扩张与掠夺是世界市场形成的主要途径;两次工业革命是世界市场形成的助推剂;科学技术的进步为世界市场形成提供必要的技术条件。
18.(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人类思想解放史论》目录节编
第二章 西方第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第四章 科学精神的曙光
第六章 科技进步对人类思想的推动作用
第七章 从封建专制中解放出来——启蒙、革命与改革,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2.部分思想家思想观点摘编
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执行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和对外权,立法权和执行权分立,立法权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立法权应该由人民选的议会掌握,君主必须服从于议会。
——[英]洛克
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因而一切权力的表现和运用必须体现人民的意志。当人民的权力被篡夺并被运用来压迫和奴役人民时,人民完全有权利举行起义,有权利用暴力来消灭篡权者。
——[法 ]卢梭
构成一个社会或国家的人民是国家一切权力的源泉,成立一个政府的目的是保障人民的自然权利。当一个政府实行暴政,人民就有权利也有义务去推翻这样的政府,并且为他们未来的安全设立新的保障。
——[美] 杰斐逊
材料二
《知识界对旧制度的挑战》漫画
依据材料,结合所学,选择两个不同角度,对上述材料进行解释。(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答案:角度一:西方近代思想发展的历程。
解释:14—17世纪,欧洲新兴资产阶级掀起文艺复兴运动,主张以人为中心,反对以神为中心,打破宗教神学世界观,促进科学文化发展;16世纪,天主教会日益腐化,宗教改革发生,批判与冲击基督教神学和教会,发展了人文主义。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引发了近代科学革命,哥白尼的“日心说”,把科学从神学的阴影中解放出来,牛顿力学体系改变了人们的自然观,促进了思想解放。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要求推翻封建专制,掌握政治权力,17世纪英国启蒙思想家洛克提出分权学说,18世纪启蒙思想家主张“君主立宪”“主权在民”“三权分立”,美国杰斐逊发展了欧洲启蒙思想;启蒙思想从批判君权神授到主权在民的阐释,再到人民革命理论。
西方近代思想发展历程说明人类思想继承与发展及其相互影响。(6分)
角度二: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或思想与社会实践。
解释: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启蒙思想批判君主专制,不仅为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提供思想武器,也直接推动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独立宣言》《人权宣言》将启蒙思想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作为资产阶级革命的纲领与旗帜,推动革命胜利。同时,也为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奠定了理论基础。美国确立了“三权分立”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体,初步实现了启蒙运动的政治构想;法国也确立了共和政体;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是启蒙思想实践的结果。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与启蒙思想的传播。
总之,思想是一定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又指导着人们的政治经济活动。(6分)
角度三:近代人文主义与自然科学发展互相促进。
解释:文艺复兴运动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崇尚理性,提倡探索人与自然的奥秘,使人们更多地关注人本身和现世世界,促进了自然科学的发展。近代自然科学兴起,哥白尼、伽利略、牛顿等人的成就确立了新的宇宙观和方法论,冲击了天主教世界观。
近代科学形成重视经验和事实的理性化思维方式,确立观察、实验、分析等科学方法,促进启蒙思想家探索人类社会发展规律。(6分)
【解析】本题属于开放型试题,要求学生选择两个不同角度对材料进行阐述。根据材料一的内容可以分析出近代思想的发展历程,可依据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阶段及每个阶段思想家的思想主张去阐释。根据材料二所给信息可以得到,思想的解放推动了社会的转型,这一角度可从西方近代思想的解放对近代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方面去阐述。其他角度言之有理亦可。
19.(12分)(2023·北京模拟)依法治国是现代国家治国理政的需要。管窥西方法制演进,立足国情,借鉴精华。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爱德华·柯克,英国著名大法官和法学家。1608年的一天,英王詹姆斯一世意欲亲临法院坐堂问案,时为首席法官的柯克犯颜谏阻:“陛下没有学习过英国法律……法律是一门技艺,只有经过长时间学习和具有实践经验的人,才可以行使司法审判权。”柯克强调:“国王在万人之上,但却在上帝和法律之下。”他坚决抵制詹姆斯一世对司法的干预,并表示:“如果今后再遇见类似情形,仍将做一个法官所应当做的事。”1628年,议会通过了柯克起草的宪法性文件《权利请愿书》,为《权利法案》的制定提供了借鉴。柯克逝世6年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1701年的《王位继承法》规定,法官只要“品行端正”即可终身任职。
——摘编自[英]霍兹沃斯《英国法律史》
材料二 “旧制度”下的法国法律长期被一系列疑难杂症伤害,比如司法管辖权重叠,诉讼程序缓慢且昂贵。为了纠正这种状况,拿破仑任命了一个专家委员会,耗费了两年多时间讨论司法改革问题。其成果便是一部全新的《法国民法典》。它以6世纪的罗马法和另一些法律为蓝本,将法国大革命自由、平等、博爱的精神编入法典中,在字面上将封建残余和王室特权废除了。
——摘编自斯科特·克里斯蒂安松《文件中的历史
——改变世界历史进程的100份文件》
(1)根据材料一,概括柯克的法律思想。(4分)
答案:(1)思想:法律高于王权,司法审判不受干预;法官必须具备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4分)
【解析】第(1)题据材料一“国王在万人之上,但却在上帝和法律之下”“坚决抵制詹姆斯一世对司法的干预”可得法律高于王权,司法审判不受干预;据材料一“法律是一门技艺,只有经过长时间学习和具有实践经验的人,才可以行使司法审判权”可得法官必须具备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
(2)根据材料二,分析拿破仑编纂《法国民法典》的原因,概括该法典与启蒙原则的关系。(8分)
答案: (2)原因:旧法律弊端重重;资产阶级革命成果需要巩固;传播法国大革命的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6分)
关系:启蒙原则法律化。(2分)
【解析】第(2)题第一问原因,据材料二“‘旧制度’下的法国法律长期被一系列疑难杂症伤害,比如司法管辖权重叠,诉讼程序缓慢且昂贵”可得旧法律弊端重重;据材料二“将法国大革命自由、平等、博爱的精神编入法典中,在字面上将封建残余和王室特权废除了”,结合所学拿破仑颁布《法国民法典》的背景及意义,可得资产阶级革命成果需要巩固;传播法国大革命的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第二问关系,据材料二“将法国大革命自由、平等、博爱的精神编入法典中”可得启蒙原则法律化。
20.(12分)(2023·福州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有学者估算,1851年英国3-15岁人群入学率约为43%,其中大部分人就读的是主日学校(是一种私人创办的,在星期日为在工厂做工的青少年进行宗教教育、识字教育、传授工艺知识的免费学校)。办学对慈善的依赖带来校舍、师资的严重不足,贴补家用的需求也导致学生因做工而缺课的现象严重,以及随处可见的体罚管教等种种问题,引发了关于国家是否应该干预教育的激烈讨论。自由主义者、国教徒、工厂主、上层阶级等纷纷加入反对干预的一方,而支持干预的一方则认为,自由、平等地接受教育是天赋人权之一,国家应该承担教育人民的责任。
——摘编自王晓晋《19世纪英国初等教育制度的初步确立》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反对干预一方的意图。(任答材料所列四种势力中的一种即可)请你站在支持干预一方的立场上,进一步阐释干预的理由。
答案:意图:
自由主义者:维护自由主义传统,限制政府权力。
国教徒:维系英国国教(宗教)的影响力。
工厂主:维护使用童工带来的丰厚收益。
上层阶级:维护其在教育乃至政治上的优势地位。(任答一种即可,3分)
理由:
工业革命对劳动者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经济快速发展为国家对教育的投入提供条件;国家干预有利于克服私人教育的弊端与不足,扩大教育对象;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削弱宗教在教育领域的影响。(9分)
【解析】第一问意图,材料中列举了反对干预的四类人群:自由主义者、国教徒、工厂主、上层阶级,按照题干要求任选一类即可,如果选择工厂主,据材料“贴补家用的需求也导致学生因做工而缺课的现象严重”可知工厂主反对干预的目的在于维护使用童工带来的丰厚收益。第二问理由,材料涉及的时间是1851年,即19世纪中期,结合所学可知,工业革命对劳动者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经济快速发展为国家对教育的投入提供条件;据材料“校舍、师资的严重不足”“学生因做工而缺课的现象严重”等可知国家干预有利于克服私人教育的弊端与不足,扩大教育对象;据材料“(是一种私人创办的,在星期日为在工厂做工的青少年进行宗教教育……的免费学校)”可知削弱宗教在教育领域的影响;结合所学可知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阶段评估检测(五)(世界近代史)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2024·成都模拟)从16世纪下半期开始一直到19世纪上半期,西班牙人利用大帆船,把中国产的生丝和瓷器等商品,经菲律宾中转,运往美洲及欧洲,同时将美洲产的白银输入中国,史称丝银贸易。这反映出(  )
A.中国重农抑商政策松动
B.中国成为世界贸易中心
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D.东西方联系进一步加强
2.(2023·天津模拟)马克思在对新航路开辟后出现的某一历史现象分析时指出:“一方面是工资和地租跌价,另一方面是工业利润增多。”这一历史现象对欧洲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
A.增强了各地联系 B.扩大了海外市场
C.加速了社会转型 D.出现了股份公司
3.(2023·衡水模拟)下表所示为15、16世纪部分学者关于君权的论述。这些主张(  )
论述 提出者
统治者为达到巩固统治的目的可以不择手段 [意大利]马基雅维利(1469-1527)
国家权力是至高无上的,君主是国家主权唯一的承担者 [法国]让·博丹(1530-1596)
A.顺应了民族国家兴起的潮流
B.折射出欧洲政局的四分五裂
C.表明神权与君权的矛盾缓和
D.促进了近代外交制度的推广
4.(2023·扬州模拟)“现在人类研究的适当题材是人,是他潜在的力量和身体之美,是他感官和感情的欢乐、痛苦,是他理性的脆弱尊严,是丰富、完美地显露这些题材的古希腊、罗马文学。”这表明该运动旨在(  )
A.拉开启蒙运动的序幕
B.宣扬人文主义精神
C.传承古希腊罗马文化
D.冲击天主教会权威
5.(2024·成都模拟)1763年,一位西班牙新闻记者写道:“透过许多已流行而有害的书本,诸如伏尔泰、卢梭和爱尔维修所著书籍之影响,在这个国家中,已感受到很多对信仰的冷漠。”这反映了欧洲(  )
A.启蒙运动的影响扩大
B.宗教改革的效果明显
C.自然科学的迅速发展
D.国家之间的矛盾尖锐
6.格劳秀斯认为,人民完全可以为了更良好的政府和更可靠的保护起见,而完全将他们的主权权力转让于一个或多个人,而自己不保留任何部分;他还认为,一些民族能够在征服者的统治下愉快地生活,主权权力也可以通过所谓“正义战争”的方式而取得。由此可知,格劳秀斯(  )
A.深受社会契约思想的影响
B.为欧洲殖民者提供了辩护
C.强调主权国家的主体地位
D.阐述了国际法的理论基础
7.(2024·沈阳模拟)18世纪,法国涌现出大量图书机构为公众阅读提供了方便。1784年,巴黎因拥有18座图书馆名列榜首,法国有20多座城市至少拥有一座公立图书馆。除此之外,还有各种阅览室和各种书店,在那里人们可以尽情阅读而无需购买。这反映出当时的法国(  )
A.革命运动影响民众文化生活
B.工业革命推动主流观念变化
C.公共空间兴起促进思想传播
D.民主共和观念成为社会共识
【加固训练】
公共图书馆在18世纪的欧美还不多见,而到了19世纪中期,法国、美国、普鲁士和奥地利则各有上百个公共图书馆。剧院、音乐厅、博物馆,还有19世纪末的电影院已在城市普遍出现。19世纪中期以来公益设施的建设与推广(  )
A.推动了文化的大众化发展
B.反映出社会矛盾的日益缓和
C.加速了科技向生产力转化
D.促进了现实主义文艺的产生
8.(2023·武汉模拟)在美国革命初期,《独立宣言》宣布了人民有革命的权力。但是,根据1787年宪法建立的联邦政府拥有对公民直接行使统治的权力。这一变化说明美国宪法(  )
A.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
B.违背了人民主权的思想
C.实现了启蒙运动的政治理想
D.确立了三权分立的原则
9.独立前,北美有13个英属殖民地,独立后,北美英属殖民地组成了统一的美利坚合众国;中南美洲的西属殖民地只有4个总督区,独立后却分立出十几个独立的国家。上述局面的出现主要是因为两地(  )
A.独立运动的领导力量差距明显
B.殖民地反抗方式迥异
C.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程度的差异
D.移民人口数量的不同
10.(2023·福州模拟)1730—1839年,英国议会共制定了超过5 000部的圈地议案。这些议案是否通过取决于占有大比例土地面积者的意见,而不是支持或反对的所有者的数量。这些议案的通过,反映了当时英国(  )
A.农业资本主义的发展
B.议会立法权力的逐步扩大
C.君主立宪制度的完善
D.新贵族和资产阶级的联合
11.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国际贸易总额不断增加,国际分工日益明确,世界各国联系更加密切,依赖程度不断加深。这表明(  )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B.国际贸易发展趋于平衡
C.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确立
D.世界各国已经连为一体
【拓展延伸】世界市场形成的根源与动力
(1)世界市场的形成源于工商业的发展,世界市场的不断扩大和形成又进一步推动工商业从区域性生产变成世界性的生产和消费。
(2)资本主义开放和扩张的本性是世界市场形成的主要推动力;殖民扩张与掠夺是世界市场形成的主要途径。
12.巴黎公社时期,工人向公社各种报纸投寄大量信件,对公社提出批评和建议,“其中有些是个人提出的,有些是在工人俱乐部或在国际支部通过的”,这些批评和建议往往会被提交公社审查。由此可见,巴黎公社(  )
A.实行直接民主 B.重视民主监督
C.加强舆论控制 D.行政效率较高
13.(2024·哈尔滨模拟)1884年柏林会议后,英国企图建立从开罗到开普敦的纵贯非洲的帝国,德国制定了一套沿赤道从大西洋到印度洋的侵略计划。这些行动表明(  )
A.西方列强开始侵入非洲
B.非洲民族独立运动的开始
C.协约国和同盟国集团形成
D.列强加快瓜分非洲的进程
14.1907年,亚洲许多国家的革命者和流亡者组成了“亚洲和亲会”,明确提出:“本会宗旨为反对帝国主义,期使亚洲已失主权之民族,各得独立。”由此可知(  )
A.亚洲革命者进行了联合斗争的尝试
B.革命者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C.亚洲各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复兴
D.亚洲各国的斗争引起帝国主义国家的恐慌
15.(2024·昆明模拟)为了适应大工业时代政府工作专业化及提高政府工作效率的需要,英国先后在1855年和1870年颁布了两道枢密院命令,对文官制度进行了改革。其改革主要内容包括:对文官的录用实行公开竞争考试办法,择优录取,定期考核,文官常任。这说明(  )
A.英国内阁政治地位发生根本改变
B.上层建筑适应工业经济发展
C.文官制度为工业化提供政治前提
D.民众文化教育水平有所提高
16.(2023·扬州模拟)19世纪中期以前,建筑物非常讲究艺术效果,建筑工程也多由艺术家来承担,此后建筑虽仍具有艺术和美学价值,但不再为艺术家所垄断,而逐步成为由工程师承担的工程学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一变化(  )
A.表明工程学已经取代艺术学
B.标志着建筑与艺术实现分离
C.符合工业化城市建设的要求
D.说明了社会结构出现新变化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题,共52分。
17.(1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查尔斯·曼恩认为全球化“根本”就是“哥伦布大交换”的结果,归根结底,是一个生态问题。1492年,哥伦布发现了美洲,舰船带来的不仅是殖民者,更是那些前所未见的新生物。从此,原本彼此相隔的独立大陆产生了混乱的交流与碰撞……历史不仅仅是人类的产物,物种同样能够影响历史发展。他的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来看待现代世界与物种、病菌、文化以及人种的大混合之间的关系。
材料二 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它必须到处落户,到处开发,到处建立联系。
——摘编自《共产党宣言》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哥伦布大交换”带来的影响。(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世界市场形成的原因。(8分)
18.(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人类思想解放史论》目录节编
第二章 西方第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第四章 科学精神的曙光
第六章 科技进步对人类思想的推动作用
第七章 从封建专制中解放出来——启蒙、革命与改革,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2.部分思想家思想观点摘编
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执行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和对外权,立法权和执行权分立,立法权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立法权应该由人民选的议会掌握,君主必须服从于议会。
——[英]洛克
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因而一切权力的表现和运用必须体现人民的意志。当人民的权力被篡夺并被运用来压迫和奴役人民时,人民完全有权利举行起义,有权利用暴力来消灭篡权者。
——[法 ]卢梭
构成一个社会或国家的人民是国家一切权力的源泉,成立一个政府的目的是保障人民的自然权利。当一个政府实行暴政,人民就有权利也有义务去推翻这样的政府,并且为他们未来的安全设立新的保障。
——[美] 杰斐逊
材料二
《知识界对旧制度的挑战》漫画
依据材料,结合所学,选择两个不同角度,对上述材料进行解释。(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19.(12分)(2023·北京模拟)依法治国是现代国家治国理政的需要。管窥西方法制演进,立足国情,借鉴精华。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爱德华·柯克,英国著名大法官和法学家。1608年的一天,英王詹姆斯一世意欲亲临法院坐堂问案,时为首席法官的柯克犯颜谏阻:“陛下没有学习过英国法律……法律是一门技艺,只有经过长时间学习和具有实践经验的人,才可以行使司法审判权。”柯克强调:“国王在万人之上,但却在上帝和法律之下。”他坚决抵制詹姆斯一世对司法的干预,并表示:“如果今后再遇见类似情形,仍将做一个法官所应当做的事。”1628年,议会通过了柯克起草的宪法性文件《权利请愿书》,为《权利法案》的制定提供了借鉴。柯克逝世6年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1701年的《王位继承法》规定,法官只要“品行端正”即可终身任职。
——摘编自[英]霍兹沃斯《英国法律史》
材料二 “旧制度”下的法国法律长期被一系列疑难杂症伤害,比如司法管辖权重叠,诉讼程序缓慢且昂贵。为了纠正这种状况,拿破仑任命了一个专家委员会,耗费了两年多时间讨论司法改革问题。其成果便是一部全新的《法国民法典》。它以6世纪的罗马法和另一些法律为蓝本,将法国大革命自由、平等、博爱的精神编入法典中,在字面上将封建残余和王室特权废除了。
——摘编自斯科特·克里斯蒂安松《文件中的历史
——改变世界历史进程的100份文件》
(1)根据材料一,概括柯克的法律思想。(4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拿破仑编纂《法国民法典》的原因,概括该法典与启蒙原则的关系。(8分)
20.(12分)(2023·福州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有学者估算,1851年英国3-15岁人群入学率约为43%,其中大部分人就读的是主日学校(是一种私人创办的,在星期日为在工厂做工的青少年进行宗教教育、识字教育、传授工艺知识的免费学校)。办学对慈善的依赖带来校舍、师资的严重不足,贴补家用的需求也导致学生因做工而缺课的现象严重,以及随处可见的体罚管教等种种问题,引发了关于国家是否应该干预教育的激烈讨论。自由主义者、国教徒、工厂主、上层阶级等纷纷加入反对干预的一方,而支持干预的一方则认为,自由、平等地接受教育是天赋人权之一,国家应该承担教育人民的责任。
——摘编自王晓晋《19世纪英国初等教育制度的初步确立》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反对干预一方的意图。(任答材料所列四种势力中的一种即可)请你站在支持干预一方的立场上,进一步阐释干预的理由。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阶段评估检测(五) 2025年高考历史统编版(2019)一轮复习专题训练(含解析)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