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
1.D 2.C 3.D 4.A 5.B
6.A 7.B 8.D 9.B 10.C
11.A 12.B 13.A 14.A 15.A
16.D
17.(1)创新:在原有邦国区域内建立诸侯国。
作用: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西周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
(2)措施:郡县官员分工负责;定期对郡县长官实行考核;中央派员监察地方官。条件:秦始皇统一六国。
(3)不同:汉代皇帝才能实行分封;王国以下仍是郡县制。
后果:诸侯王势力膨胀威胁中央集权。
对策:汉武帝推行推恩令。
18.(1)看法:华夷是地域上的划分,无优劣之分;反对以人和禽兽、中与外来区分华夷。
影响:为边疆民族人主中原地区建立政权提供理论支撑;有利于缓和民族矛盾,巩固统治;有利于加强对边疆的管理和促成中国疆域的形成;有利于促进民族融合和经济文化交流;对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具有深远影响。(任答3点即可)
(2)民族政策: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保障少数民族参与国家治理的权利。评价:中华民国政府不仅追求民族平等,还从法律上促使民族政策与现代国家制度相适应,体现了平等自由、主权在民和民主共和思想,符合时代潮流,具有进步性。(其它言之有理亦可)
(3)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观;“因俗而治”的历史传统。
意义: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中国民族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尝试;有利于赢得少数民族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壮大革命力量,夺取革命胜利;为新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提供了借鉴。(其它言之有理亦可)
19.(1)转变:由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到马克思主义者。
原因:中国近代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救亡图存的需要;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播。
(2)途径:发表著作;创立革命团体;领导工人运动。
精神品质:探求真理、永不退缩、不怕牺牲、艰苦奋斗。
20.示例小平您好“小平您好”,是1984年国庆节首都各界群众游行队伍中北大学生自发打出的一幅标语,它表达了全国人民对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祝愿和爱戴之情,反映了人们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政策的高度认同与衷心拥护。《小平您好》已成为共和国历史上永恒的定格与珍贵的国家记忆。
“文革”结束后的中国,处于何去何从的重大历史关头。1977年复出后的邓小平,以恢复高考为契机,以狠抓科教为突破口,推动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社会风气的形成。他领导全党冲破了“两个凡是”的禁锢,实现了伟大的历史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他领导的拨乱反正,有效地调动了社会各阶层人员的积极性,为改革开放奠定了必不可少的社会基础和群众基础。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突破,农村经济大发展,温饱问题逐步得到解决。1984年,城市改革全面展开,城乡经济活力倍增,人民生活得到很大改善。从试点创办经济特区到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对外开放的新格局由点到线、由线到面逐步铺开。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立了邓小平理论,阐明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等一系列基本问题,引导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不断前进。经过短短五年,我国的综合国力、科技实力以及国际影响力得到迅速提升,大大增强了全国各族人民的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
综上所述,标语口号往往反映着时代脉搏与民心所向。“小平”成了约定俗成的一个亲切称呼,“小平您好”,集中表达了中国人民对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党中央的无比热爱,业已成为人们对邓小平及其开创的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的经典情感符号,不断激励我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说明:示例只提示答题角度其它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黑龙江省水利学校(职普融通部)2023-2024学年
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
时间:75分钟;分值:100
一、单选题(48分,每题3分,共16题)
1.《吕氏春秋·审分览》指出:“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分地则速,无所匿其迟也。”这说明春秋时代( )
A.小农经济的确立 B.奴隶制经济的彻底瓦解
C.分封制被破坏 D.封建生产关系逐渐形成
2.冯天瑜在《中华文化史》中写道:“明朝统治者曾一度以‘心学’为‘诋毁先儒’‘传习邪说’的‘向导’,而士子们则从王学中感悟到‘震霆启寐、烈耀破迷’的思想启蒙。”其主要原因是王阳明
A.否定孔孟权威
B.否定“存天理,灭人欲”
C.高扬人的主体地位
D.强调知行合一
3.东晋时期,道教代表人物葛洪在《抱朴子·对俗》中说,“欲求仙者,要当以忠孝、和顺、仁信为本,若德行不修,而但务方术,皆不得长生”。这反映了( )
A.道教发展超过儒学 B.三教合流的趋势已出现
C.儒学符合民间需求 D.道教思想与儒学的融合
4.读下图,以下符合此时期时代特征的是( )
A.生产关系出现重大调整 B.土地私有制开始瓦解
C.官僚政治已经形成 D.郡县制在全国实行
5.刘邦崇尚黄老之道,但对儒生陆贾的《新语》大为赞赏,勉励太子读诗书,以太牢祭祀孔子,尊敬三老。这反映了
A.儒学正统地位已确立 B.汉代尊儒有-定的延续性
C.汉初治国思想的转变 D.汉朝宽松自由的学术氛围
6.国歌是一个民族的梦想,它记录了一个国家的历史和追求。以下歌词最有可能摘自德意志国歌的是
A.“统一、权力和自由,是我们千秋万代的誓言”
B.“愿她保护法律,使民心齐归向,一致衷心歌唱,神佑女王”
C.“这就是星条旗,愿它永远飘扬;在这自由国家,勇士的家乡”
D.“公民们,投入战斗!前进,前进,万众一心,把敌人消灭净”
7.公元前4世纪,一个庞大的帝国建立起来。其版图西起希腊,东到印度河流域,北抵中亚,南达埃及,地跨欧、亚、非三洲。该帝国是
A.罗马帝国 B.亚历山大帝国 C.阿拉伯帝国 D.波斯帝国
8.有学者评论近代某条约:“一个不得不走向世界的国家,防务上却门户洞开,且已几乎无法实现今日所谓‘军事现代化’,怪不得此后‘瓜分’就成了舆论的持续主题。而巨额的赔款,不仅使全民直接感受到了朝廷倒行逆施的代价,也为此后一系列内政改革的艰困埋下了伏笔。”该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天津条约》 D.《辛丑条约》
9.拿破仑在其所有征服地区废除封建制度和农奴制,承认所有公民的平等,实施其著名的法典。在被统治地区,人们普遍认为拿破仑的统治意味着行政管理质量的提高,尤其是人们对行政管理的法国式性质的印象比对行政管理的质量的印象更深刻。由此可知,拿破仑的统治( )
A.引发了欧洲各国的反抗 B.推动了欧洲政治文化的重构
C.促进了欧洲统一的实现 D.揭开了欧洲民族觉醒的序幕
10.隋唐时期居世界领先地位的科技是
①雕版印刷术和火药 ②实测地球子午线长度和编修《唐本草》
③活字印刷术和城市建筑技术 ④指南针和造纸术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11.元朝泰定元年间,丝织业主要产地在建康、平江、杭州、庆元、泉州等地,产量很高,比如镇江府-年造缎5901匹,建康4527匹,花色也很多,有暗花、丝绸、胸背花等。这反映了元朝江南地区( )
A.丝织业较发达 B.棉布成为人们的主要衣料
C.农民赋役沉重 D.农业生产商品化程度提升
12.新经济政策期间,苏俄共有租让企业和其他形式的外资企业350多家,吸收资金约l亿金卢布,外资产值在全国工业总产值中约占1%,同时还签署了引进了西方先进技术的各种援助合同。这些措施
A.冲击了苏俄的公有制经济
B.推动了苏俄工业恢复和发展
C.完成了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D.便利了西方国家的经济渗透
13.照片是“看得见”的历史。下图记录了新中国两次重大的外交活动,他们所体现的共同原则是
A.睦邻友好 B.战略结盟 C.另起炉灶 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14.电影《我和我的祖国》由7个故事构成,其中《白昼流星》讲述的是两个男孩看到“神舟十一号”返回,从此坚定改变贫穷的决心。党的十八以来,我国自主研发和制造实力又有了新的突破,下列属于这一时期的成就是
①潘建伟团队构建了世界首台单光子量子计算机
②试制并成功发射了中远程弹道导弹和人造卫星
③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FAST(天眼)启用
④国产民用大飞机C919成功首飞
A.①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5.出土文物是历史研究的重要史料。2002 年,湖南湘西龙山县里耶镇出土了三万七千余枚秦简,主要是秦洞庭郡迁陵县的档案,内容包罗万象,涉及到户口登记、土地开垦、田租赋税、劳役徭役、仓储钱粮、兵甲物资、道路津渡等。下图所示是其中一片“迁陵以邮行洞庭”的简牍。这些史料可佐证秦朝( )
①推行文书行政管理制度 ②建立以邮传为中心的文书传送系统
③已形成较完备的地方官员考核办法 ④实施“大索貌阅”以重新核定户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6.中共二十大报告指出:“新时代的十年的伟大变革,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下列成就能说明该观点的是( )
①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②综合国力的显著提升
③在应对风险挑战中推进各项事业
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二、材料分析题(40分,共3道题)
17.(12分)中国古代中央政府注重对地方的管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周人以同姓兄弟或姻姓亲信所封的诸侯国已非过去承认的原有邦国,而是以武力为背景,在原有众多邦国的地域内人为“插队”进去,很像“掺沙子”。这是鉴于殷商孤立而亡的教训,属于周的创造。分封出去的邦国,仍是“有其土,田,人民”的地方实体,并实行贵族世袭统治,地方拥有实权。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材料二 秦始皇全面推行郡县制,以郡统县,郡行政长官称守,掌一郡行政等事务,设郡尉负责军事。郡下设县,县行政长官称县令。每年岁末,郡守派遣官吏赴京师上计,向中央呈交记录本郡情况的计簿。朝廷据此行赏罚。县则在郡上计前,向郡守呈交县计簿。中央派监御史监察郡政,纠举弹劾有罪过的官吏。
——摘编自《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材料三 西周的封建是层层分封,而汉代封建只有一层分封,诸侯王国以下依然是郡县制。所以《隋书·地理志》说;“汉高祖矫秦始皇之失策,封建王侯,并跨州连邑,有逾古典,而郡县之制,无改于秦。”这一点也是不错的。
——摘编自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1)据材料一,指出西周分封制的创新之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分封制实施产生的政治作用。(4分)
(2)据材料二,概括秦朝中央政府通过郡县制来加强对地方控制的措施。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郡县制全面推行的政治条件。(4分)
(3)据材料三,分析汉初的分封与周代有何不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代实行分封的后果及汉武帝采取的对策。(4分)
18.(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清朝雍正皇帝表示:“夷狄之名,本朝所不讳”,又认为所谓“夷狄”仅是地域上的一种划分,“本其所生而言,犹今人之籍贯耳”,“何得以华夷而有殊视?”否认这是“中外”划分的标准,并认为“尽人伦则谓人,灭天理则为禽兽,非可因华夷而区别人禽也。”
——摘编自李大龙《传统夷夏观与中国疆域的形成》
材料二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第二章第五条 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还提出少数民族参与国家会议的主张。1912年颁布的《参议员选举法》和《众议员选举法》中,在参众议员的分配问题上,还规定了蒙古、青海、西藏等地区的少数民族的代表名额。
——摘编自刘卫宁《民国时期宁夏回汉民族关系研究》
材料三 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核心是主张各民族在平等的基础上友好团结。根据这一指导思想,我党在早期工作中就比较关注民族问题。早在1935年,中央红军长征经过固原地区(今宁夏)时,就制定了严格纪律,要求尊重当地回族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宣传民族平等,受到回族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也播下了革命火种。1936年5月发布的《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对回族人民的宣言》中提出了党的民族平等主张及对回族解放的关切。1936年10月陕甘宁豫海县回民自治政府成立,这是我党领导的第一个民族区域自治的地方政权。虽然存在时间很短,却写下了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史上光辉的一页,是我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民族理论和中国民族实际相结合,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伟大尝试。
——摘编自郑彦卿、陈卫鹏《改革开放以来宁夏回族自治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成就与经验》
(1)根据材料一指出雍正帝对于传统“华夷观’的看法,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4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临时约法》中涉及的民族政策,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4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的思想基础,并简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党落实民族政策的意义。4(分)
19.(1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恽代英年谱(节选)
恽代英(1895——1931),生于湖北武昌,祖籍江苏武进,出生在一个旧官僚家庭。
1913年,考入武汉中华大学预科。
1914年《东方杂志》刊登了他的《义务论》。他在文中一针见血地指出帝国主义实际是“权利论者”,列强标榜的“自卫”不过是“侵犯”的代名词罢了。
1915—1919年间,撰写、翻译了大量的文章,宣传民主与科学的观念和反帝反封建的政治主张。
1919年,以激进民主主义者的姿态,领导了武汉地区的五四运动。
1920年1月,在武昌创办了利群书社,该社具有“工读互助团性质”。同年春,他翻译了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的一部分。
1921年,受陈独秀委托,翻译出版了考茨基的《阶级争斗》一书。7月,在湖北黄冈创立了具有共产主义小组性质的革命团体——共存社。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4年,编辑《新建设》月刊,宣传中共原则立场,批驳国民党右派的种种谬论。
1925年,参与领导五卅运动。
——摘编自李孝君《论恽代英早期思想的发展、特点及实践》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恽代英的角色转变及其客观原因。(8分)
(2)根据材料概括指出恽代英传播马克主义的主要途径及其精神品质。(8分)
三、论述题(12分,1道题)
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历史的定格:《小平您好》
材料
1984年10月1日,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5周年,盛大的国庆阅兵和首都群众游行活动在天安门广场举行。游行队伍中的北京大学学生突然举出“小平您好”的横幅,此画面瞬间传遍世界。10月2日,《人民日报》刊发该照片,新华社接着进行深入采访报道。“小平您好”迅速传遍大江南北,成为共和国历史上的珍贵记忆。
根据材料并运用所学知识,以“小平您好”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黑龙江省水利学校(职普融通部)2023-2024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