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广东省汕尾市部分学校2023-2024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答案)

参考答案
1.B
2.A
3.B
4.A
5.C
6.C
7.D
8.D
9.B
10.A
11.D
12.B
13.B
14.D
15.B
16.C
17.(1)特点:监察官员由皇帝任命:自上而下进行垂直监察;监察机构较多。作用: 有助于加强皇权促进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建立和巩固;为后世的监察制度奠定了基础;有利于澄清吏治,提高官员素质。
(2)元朝的监察制度更加细化;元朝的监察官员地位上升;元朝在地方设立起了正规的监察机构元朝的监察官直接由皇帝进行管理。
18.(1)表现:官僚是君主专制统治的工具;缺乏与王权抗衡的宗教组织;尊崇儒学;不存在西欧那样的原始契约关系。
(2)影响: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形成; 增强了民族凝聚力; 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 为中国长时期的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19.(1)原因:罗马法规定了简单商品生产的各种法律关系,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商品经 济的需要,为资本主义时期的法律借鉴并发展。
成就示例:
①罗马共和国时期颁布《十二铜表法》;罗马帝国时期为适应统治需要,实行“万民法”;6 世纪,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编纂《罗马民法大全》,是古罗马法律的最高成就,也是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渊源。
②12 世纪前后,英国普通法逐渐形成;13世纪,通过《大宪章》,确立了法律至上和王权有限原则; 光荣革命后,颁布《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法律体系更加完善;美国等很多国家在学习英国法律的基础上制定本国法律,他们构成了普通法系,也称“英美法系”。
③13 世纪后法国建立在罗马法基础上的法律体系日益完善;法国大革命期间制定了一系列法律,1804年颁布《法国民法典》,它与此后制定的四部法典一起被统称为“拿破仑法典”;后来,逐渐形成了以罗马法为基础、以《法国民法典》为代表的世界性法律体系,称为“大陆法系”或“民法系”。
④中古时期,各日耳曼王国在记载和整理部落习惯法的基础上编纂了一批成文法, 称为“日耳曼法”,作为庄园法庭的审判依据;1878年德国颁布《国家律师法》,奠定了近代律师制度的基础。
(2)有利于树立法律的神圣性;教规代法,丰富了法律的内容,便利于法律的推广;宗 教思想的长期全面渗透,引导了西方法律价值观;形成了西方司法活动的宗教仪式特征。
20.示例:观点:梁启超“科举观”的嬗变,折射出其思想的与时俱进。
论证方面:鸦片战争以后,西方侵略不断加剧,民族危机日益加深。19世纪60年代,洋务运动兴起,新式学堂建立,但八股取士无助于救亡图存,而且对新式学堂的发展也产生了巨大的阻碍,因此深受维新思想影响的梁启超力主废除科举。受科举制影响而形成的西方文官制度发挥巨大成效。梁启超受此影响,观念发生变化,看到科举制在推动社会阶层流动、提升社会读书风气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并最终认识到科举制的弊端在八股取士而非制度本身,所以提出恢复科举制的倡议。梁启超关于科举制存废的观点并不矛盾,说明历史认识随时代发展而不断变化。汕尾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据《春秋》记载,鲁国的国君去洛阳见周王只有一次,还未行朝见之礼,而去晋国朝见多达21次。晋国为诸侯制定了一系列朝聘、纳贡制度。晋国制定的制度主要调整了( )
A.天子和诸侯的关系 B.霸主和诸侯的关系
C.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D.华夏与周边的关系
2.近期考古学者在昆明发掘出主体为两汉时期的文化堆积层,其中发现封泥共500余枚,有官印封泥和私印封泥,包括“益州太守章”及益州郡下辖24个县中18个县的长官封泥等。这表明汉代( )
A.中央对云南行使治权 B.西南地区经济得到开发
C.民族交融进一步加强 D.官僚行政制度体系完善
3.北魏时,朝廷专门在洛阳设归正里接收南朝人,设归德里接收北方各族人,设慕化里接收"东夷"来人,设慕义里接收"西夷"来人。这反映出当时
A.政府实行民族分化政策 B.北魏政权深受汉文化影响
C.北魏正统地位得以确认 D.北方经济水平仍超过南方
4.《唐律》《宋刑律》均规定“亲亲可以相隐”,指可以袒护、隐瞒亲人的罪行。但谋反叛逆等重大涉及社会安全问题和杀人、重伤等重大刑事案件,则不准“隐”。这反映出中国古代司法( )
A.重视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 B.体现内儒外法的治国理念
C.强调家庭伦理的重要意义 D.德治法治互补的治理模式
5.公元1138年,在宋高宗准备同金人议和时,以刚直敢言闻名的监察御史方庭实上疏:“天下者,中国之天下,祖宗之天下,群臣万姓三军之天下,非陛下之天下!”并劝勉高宗要以“中国”为重、以天下民心为重,不能屈服于外敌,弃天下百姓于不顾。材料反映了宋代( )
A.君权受到相权限制 B.军队羸弱致使外患严重
C.政治环境相对宽松 D.重文政策弊端开始显现
6.下图是古代中国某一时期的监察体制示意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地方督抚定期在十道监察区巡回监察
B.六科给事中主要负责纠察内外百官
C.都察院和六科合称科道行使监察权
D.监察御史开代表皇帝巡行地方之先例
7.1915年北洋政府颁布《文官高等考试令》,年龄在25岁以上的民国男子可以报考文官高等考试,但有被剥夺公权、品行卑污、有精神病或年历衰弱、亏欠公款等情况者不得报考。据此可知,北洋政府的考试制度( )
A.拓宽了官员的渠道 B.保证了吏治的清明
C.存在完全西化现象 D.具有近代化的特点
8.1947年11月,中共中央转发中央工委的指示,全面变革解放区“三三制”政权形式。要求"在土地改革中,应将解放区政权,改组为人民代表会议政权”;并具体规定“在乡村人民代表大会及政府委员会中,一般贫雇农新中农应合占三分之二,旧中农及其他劳动分子应占三分之一”,这反映出( )
A.中共坚定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得到一定发展
C.解放战争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 D.国内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根本转变
9.1953年12月,新中国进行了全国规模的基层选举。1954年6月,完成参加选举的选民占登记选民总数的86%。6月至8月,逐级召开了地方人民代表大会,最后选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226人。这说明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A.实现了直接民主 B.代表了全国人民的意志
C.完成了土地改革 D.发扬了政治协商的优点
10.1952 年4月,中央政府组织了中国农民代表团访问苏联,代表团在苏联参观了83个集体农庄和2个国营农场。代表团回国后,在各自所在省份的县乡作报告,代表团成员们向人们宣传了一幅苏联“耕地不用牛,点灯不用油,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图。这种宣传( )
A.有助于推进农村土地的所有制变革
B.激发了广大农民的生产劳动积极性
C.有力地展示人民公社体制的优越性
D.巩固了农村的民主革命的胜利果实
11.十八大以来,我国劳动模范大致分为三种类型:如“九天揽星人”孙泽洲式的科技型劳模;“深海钳工第一人”管延安式的工匠型劳模;“贫困群众的亲闺女”刘双燕式的服务型劳模以下是我国不同时代的“劳模精神”,与上述劳模所体现的时代特征相吻合的是( )
A.艰苦奋斗、爱国至上 B.无私奉献、集体至上
C.创先争优、实干至上 D.开拓创新、人民至上
12.古罗马元老院,最早出现于王政时代,由氏族的贵族长老组成,即长老会议。共和国时期由前任国家长官及其他大奴隶主代表组成,拥有批准、认可法律,批准当选的最高官吏,管理财政、外交、军事,以及实施重大宗教措施等权力。这表明古罗马共和国时期的元老院( )
A.由全体公民选举产生 B.是国家重要的权力机关
C.具有制订法律的权力 D.制定国家政策并监督实施
13.百年战争时期,英国的城市和商人为国王提供了大量巨额的贷款支持国王的战争,国王也给予他们不少的利益,如免征关卡税、摊位税等市场特权,授予城市自治特许状等。在王权与教权对抗的过程中,新兴的市民阶层成为国王有力的支持者。这说明,中世纪后期的英国( )
A.解决了王权与教权的矛盾 B.国王与城市相互支持
C.统治者支持民主化的进程 D.君主专制得到了强化
14.德意志自19世纪威廉一世(1861—1888在位)时,就对吏治体制颁布了多个法令,使行政组织与文官管理趋向于统一实际化,而官吏之任用,则采取才能标准以及考试选拔。这反映出德意志( )
A.文官制度完全法制化 B.官吏选拔任用专制化
C.政治体制基本民主化 D.国家行政趋于有序化
15.意大利法学家贝卡里亚在1764年提出,“在法官判决之前,一个人是不能被称为罪犯的。只要还不能断定他已经侵犯了给予他公共保护的契约,社会就不能取消对他的公共保护。”这一主张旨在( )
A.凸显契约精神 B.保障个人权利 C.确保司法独立 D.强调法官尊严
16.有学者指出,新经济政策作为应对政治经济危机的应急措施,虽然被广泛接受,但人们对于新经济政策的意义没有形成广泛的共识。列宁和布哈林等人把这个政策看成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由之路,多数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人则是把它看成权宜之计,在普通党员干部中也存在着这种认识。这意味着新经济政策( )
A.措施脱离实际 B.实施效果不佳
C.难以持久实行 D.偏离政治方向
二、非选择题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秦统一六国后,在全国范围内专设“御史府”,用于监察文武百官。中央设置掌管全国监察事务的御史大夫,地方设有郡监御史,军队设置了军监。当时的监察系统虽然较为粗糙,但对后世监察制度影响较大。
——摘编自王勇《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嬗变及其借鉴意义》
材料二:元朝的御史台长官御史中丞品秩由之前的正三品升至从一品,与中书省、枢密院并立为中央三大重要机构。以前的王朝在地方未建立过正规的监察机构,从元朝开始,地方建立起正规的监察机构,组成从中央到地方的独立监察系统。监察官通过朝廷制定的《风宪宏纲》和“诏作新风纪”,可建言直达皇帝,弹劾不避权贵,有效地行使了职权,保证了元朝整个官僚机构的正常运行。
——摘编自周继中《论元朝监察制度的特点》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朝监察制度的特点及作用。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与秦朝相比,元朝监察体制的不同之处。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古代中国政治制度中,官吏既没有独立的权力,也谈不上维护自己的权力并与君权抗衡。中国也缺乏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并与王权抗衡的宗教及教会组织。儒学对中国民众精神生活影响最大,但它并非官僚皇帝制的对立物,恰恰相反,儒学与后者是相伴相生的。此外,中国“编户齐民”与朝廷之间也没有西欧领主附庸关系中的契约因素,当农民个人受到来自上面侵害的时候,几乎没有多少抵抗和自卫的手段。显然,与西欧的封建制度相距甚远。
——摘编自武寅等主编《世界历史·中古政治制度》
材料二 中国历代的政治制度是奠基于中国的土壤之上的,必然体现本国的国情和具有本国的特点。我们应看到,中国悠久的政治制度对于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凝聚力的增强,对于形成独具特色的中国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对于从公元前2世纪以来形成的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国家体制及其运行,对于抵御外来侵扰(侵略)和保卫本国,都起过不容否定的作用。
——摘编自韦庆远《中国政治制度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政治制度与西欧“相距甚远”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简析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对中华文明发展的影响。
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罗马法虽属奴隶制社会的产物,但由于它对反映简单商品生产的各种法律关系作了详尽的规定,因而也就包含着资本主义时期的许多法律关系,因此它 对资本主义民法领域产生了很大影响,特别是在属于大陆法系的许多国家,其影响 更加显著。
材料二 在西方,“神的法则”是法律的渊源。对宗教忠实地信奉,使得人们保持了对法律的敬畏。西方历史上,法律不仅脱胎于宗教,而且有些宗教式的规则直接发挥着法律的效力。古 希伯来法律与希伯来一神教密不可分,兼有戒律和道德规范的性质。这造成了法律、宗教和道德三者的糅杂和融合。“摩西十诫”就是这种“三合一”的典型。到中世纪,教会通过对欧洲几乎全部信仰基督教的人民适用教会法,使教会法实际上起到 了欧洲世俗法的作用。教会所强调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及其司法程序方面的楷模作用等,均对近代西方法律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在公法领域,美国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座椅的上方,“美国之鹰 ”护卫着圣经中的 “摩西十诫 ”;在司法领域,西方各国的婚姻法也都规定了宗教仪式可以是婚姻成立的有效形式要件。
——摘编自陈敏《中西方宗教对法律影响之异同的探原》
(1)据材料一指出罗马法对“资本主义民法领域”产生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从图中①②③④任选两个国家或地区说明其在法律建设上的主要成就。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宗教伦理对西方法律的影响。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905年,科举制被废除。但此后有关科举制是否应该废除的讨论,曾一度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梁启超在戊戌变法前夕撰写的《变法通议》指出:“吾今为一言以蔽之曰: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而梁启超在《官制与官规》(1910年)中又提及:“夫科举非恶制也。所恶夫畴昔之科举者,徒以其所试之科不足致用耳。昔美国用选举官吏之制,不胜其弊,及一八九三年,始改用此种试验,美人颂为政治上一新纪元。而德国、日本行之大效,抑更章章也。世界万国中行此法最早者莫如我,此法实我先民千年前之一大发明也。自此法行而我国贵族寒门之阶级永消灭,自此法行,我国民不待劝而竞于学,此法之造于我国也大矣。人方拾吾之唾余以自夸耀,我乃惩末流之弊,因噎以废食,其不智抑甚矣。吾故悍然曰:复科举,便!”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梁启超关于科举制存废的观点进行合理的历史解释与论述。(要求:观点明确,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广东省汕尾市部分学校2023-2024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答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