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24)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一、二单元达标测试卷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陈山遗址位于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向阳镇陈山附近。1987年文物普查时发现,出土文物有砍器、尖状砍器和尖状器、刮削器等。这说明陈山遗址处于( )
A. 旧石器时代 B. 新石器时代
C. 青铜时代 D. 铁器时代
2. 皮洛遗址位于四川省稻城县,平均海拔超过3 750米。考古学家通过对皮洛遗址的挖掘得出结论:这些古人会用火。下列能够佐证此结论的是( )
A. 史学家的论文、著作
B. 远古时代的纪录片
C. 远古时代的神话传说
D. 遗址中20%的烧石
3. 粟具有耐旱、自生能力较强等特点,因此我国北方早期先民首先从粟下手栽培种植;而几乎同时期的长江中下游先民也驯化了稻并开始大量种植。粟和稻的种植说明( )
A. 农业开始精细化发展
B. 原始农业的兴起与发展
C. 中国进入了封建社会
D. 南方农业比北方发达
4. 如图是河姆渡遗址中出土的骨哨。据此推知,河姆渡人( )
骨哨吹响之时,发出的声音正是鹿鸣的声音。专家认为这种骨哨子就是当时河姆渡人用来猎鹿的工具,以声音对其进行诱引。
A. 具有很高的音乐素养
B. 从事农业生产
C. 仍以捕猎作为食物来源
D. 过着定居生活
5. 考古发现,仰韶文化是黄河流域势力最为强大的一种文化,距今约7 000—5 000年,以河南、陕西、晋南为中心,出土的文物有大量陶钵、陶盆、陶碗、陶罐等日用器皿,器表大部分施有彩绘的图案。据材料可推测出,黄河流域( )
A. 手工业技术精湛
B. 聚落间的交流频繁
C. 农业发达
D. 制陶技术较为成熟
6. 半坡遗址出土了用来捻线的石制、陶制纺轮。从半坡陶器底部发现的麻布印痕分析,当时最细的线纹直径0. 5毫米,已和今天的线差不多。这可用于印证半坡人( )
A. 饲养家禽动物
B. 广泛种植水稻
C. 掌握纺织技术
D. 住干栏式房屋
7. 以良渚古城为核心的良渚遗址,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良渚古城的考古发现证实,距今5 000年左右, 长江下游地区已经出现早期国家,进入了文明社会。下列最可能在良渚遗址中出现的是( )
A. 干栏式建筑残余
B. 大禹王的王冠
C. 炭化了的粟颗粒
D. 精美的青铜器
8. 如表是陶寺墓葬(752座)等级分类统计表。据此可知,陶寺遗址所代表的文明( )
墓者身份 “王”者 贵族 平民富有者 平民
数量(座) 6 161 31 554
百分比(%) 0. 8 21. 4 4. 1 73. 7
A. 已经具备成熟国家形态
B. 社会组织能力比较强
C. 形成完备社会管理体系
D. 已出现复杂阶级分化
9. 在距今5 800年前后,辽河流域、黄河流域和长江中游等区域,都出现了社会分化即文明起源的迹象。最终在相互交流中形成了以中原地区为核心的格局。材料突出反映了中华文明( )
A. 连绵不断 B. 一脉相承
C. 多元一体 D. 多姿多彩
10. “古者舜耕历山,陶河濒,渔雷泽,尧得之服泽之阳(尧在服泽的北边得到舜),举以为天子。”由此可见,当时推选首领的制度是( )
A. 禅让制 B. 世袭制 C. 分封制 D. 礼乐制
11. 1959年被发现并开始发掘的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出土了用于祭祀的精美玉器和乐器,成套的青铜酒器,镶嵌绿松石的精美铜牌,王室使用的高贵礼器等。这反映了( )
A. 北京人的生活情况
B. 夏朝时期的文明进程
C. 禅让制的推行情况
D. 秦汉王朝的兴衰历程
12. 历史学家郭沫若诗句:“洹水安阳名不虚,三千年前是帝都;中原文化殷创始,观此胜于读古书。”与“安阳”成为商朝都城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 盘庚迁都 B. 周初分封
C. “国人暴动” D. 牧野之战
13. 商代的方国与商王之间缺乏内在的联系纽带,有很强的独立性。为解决这一问题,西周采取的主要措施是推行( )
A. 禅让制 B. 礼乐制 C. 分封制 D. 中央集权
14. “明君兴国,昏君误国。”下列有关夏、商、周君王的叙述对应正确的是( )
A. 夏王桀——荒淫无度,暴政亡夏
B. 商纣王——任用贤臣,建立商朝
C. 周文王——涿鹿之战,灭商建周
D. 周幽王——专断横行,国人暴动
15. 西周时期,庶民与士只知效忠于“家”(卿大夫),不知有“国”(诸侯),更不知“天下”(天子)。这一现象带来的后果( )
A. 周天子大权旁落
B. 加快了民族交融
C. 促进经济的发展
D. 形成“百家争鸣”局面
16. 春秋时期的许多历史事件后来被凝练成了成语典故,例如“老马识途”“卧薪尝胆”“一鸣惊人”“退避三舍”等。这些成语反映出这一时期的特点是( )
A. “家天下”出现
B. 诸侯争霸,战争不断
C. 中外交往繁盛
D. 政治清明,经济发达
17. 戎、狄等都是春秋时期的少数民族,山戎特有的“戎菽(大豆)”因齐桓公征伐而“布于天下”;晋国与戎、狄作战时,吸取了其擅长的步战,逐步放弃车战。这反映出春秋时期的战争客观上( )
A. 加速民族交融 B. 巩固天子地位
C. 推动政治变革 D. 促进经济发展
18. 《诗经》里描写周的祖先公刘到豳地建国时,曾经“取厉取锻,止基乃理”。但学者考证此处“锻”本应是“碫”,《说文解字》里解释:“碫,石也。”上述材料可以用来解释( )
A. 甲骨文已经发展成熟
B. 文献史料的可信度较低
C. 统一文字是大势所趋
D. 春秋时期出现铁制工具
19. 《史记》载:“(晋)哀公四年,赵襄子、韩康子、魏桓子(晋国的三个卿大夫)共杀知伯(晋国的政治家),尽并其地。……(晋)幽公之时,晋畏,反朝(朝拜)韩、赵、魏之君。”这段材料记载的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 )
A. 田氏代齐 B. 桂陵之战 C. 三家分晋 D. 长平之战
20. 列表中呈现战国变法运动措施的共同点是( )
魏国李悝变法 按照“食有劳而禄有功”的原则授予官职和爵位
楚国吴起变法 封君子孙无功者,“三世而收爵禄”
秦国商鞅变法 “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
A. 建立军功爵制
B. 剥夺贵族特权
C. 旨在发展生产
D. 分封亲戚爵位
21. 春秋中晚期开始发展起来的“八口之家”“五口之家”家庭模式的小规模的生产组织形式,在战国时期进一步得到普及。这一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
A. 商鞅变法的推动
B. 统一趋势日益增强
C. 铁犁牛耕的推广
D. 各诸侯国兴修水利
22. 公元前256年,秦国任命蜀郡郡守李冰主持修建都江堰,治理成都平原水患,为灭楚和统一天下提供战略物资储备。由此可见,都江堰建设的主要目的是( )
A. 促进商品贸易流通
B. 加速江南地区开发
C. 服务于战争的需要
D. 治理长江洪水泛滥
23.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以上材料可能出自( )
A. 《论语》 B.《韩非子》 C.《道德经》 D.《孙子兵法》
24. 孔子说:“民以君为心,君以民为体;君以民存,亦以民亡。”
据此可知,孔子主张( )
A. “兼爱”“非攻” B. 有教无类
C. 以法治国 D. 以民为本
25. 墨子指出:“为贤之道将奈何?曰: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若此,则饥者得食,寒者得衣,乱者得治。”据此可知,墨子主张( )
A. 社会成员间要相互救济
B. 建立大同的和谐社会
C. 政府要赈济贫困的人口
D. 社会财富为人民共有
26. 春秋时期,法家宣扬“信赏必罚,以辅礼制”,战国时期则强调“去仁爱,专任刑法”;春秋时期孔子主张“克己复礼”,战国时期荀子主张“隆礼重法”。这些变化( )
A. 迎合下层民众需求
B. 说明仁政影响社会发展
C. 使法治成为社会共识
D. 顺应了社会转型的需要
27. 《夏小正》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科学文献之一,记载:“正月农纬厥耒,囿有见韭;三月摄桑,委扬,始蚕,祈麦实,越有小旱;四月囿有见杏;五月种黍、菽、糜时也。”这说明夏代历法( )
A. 体系发展已趋于成熟
B. 催生了农时观念
C. 与农业生产联系紧密
D. 适应了小农经济发展
28. 四川三星堆遗址出土的文物中,青铜尊、青铜鼎的造型,与中原青铜器的同类器型非常相似;作为祭祀仪仗的玉璋、玉璧、玉琮,与二里头、殷墟出土玉器几乎如出一辙。这说明( )
A. 三星堆文明源于中原文明
B. 区域文明之间存在交流
C. 蜀地文明的特色十分鲜明
D. 早期国家注重祭祀仪式
29. 胡厚宣在《甲骨文土方为夏民族考》中记载:“断定土方在今山西南部、河南西部,即夏遗民之未服商朝的方国。”这说明甲骨文( )
A. 是中国古代最古老的文字
B. 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
C. 具有印证历史事实的作用
D. 是汉字形成的重要阶段之一
30. 先秦时期中国南方文学倾向抒情。它大量运用神话材料,描绘神奇瑰丽的境界,给人强烈审美愉悦。下列作品中,最能说明南方文学这一特点的是( )
A. 《离骚》 B. 《春秋》 C. 《论语》 D. 《诗经》
二、 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小题14分,第32小题12分,第33小题14分,共40分。
31. 考古发现是了解原始社会的重要依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以下是有关北京人的相关资料。
①北京人使用的石器 ②北京人洞穴中很厚的灰烬遗存 ③北京人狩猎场景想象图
材料二 如表是一些考古发现。
遗址名称 发现地点 部分考古发现
M 浙江余姚 用牛或鹿的肩胛骨制作的骨耜和刃口呈锯齿状的骨镰;大量的稻谷遗存,最厚处超过1米;干栏式建筑遗迹;刻有猪纹的陶钵等
N 陕西西安 40多处圆形或方形的半地穴式房屋遗迹;石斧、骨针、彩陶等大量生产、生活用具;多达数斗的粟;贮存芥菜或白菜菜籽的陶罐等
材料三 陕西榆林的石峁遗址距今约4 000多年,面积逾400万平方米。以石砌的内城和外城拱卫着一块有城墙的台地,这是石峁遗址的核心区域,已具备了早期“宫城”的性质。石砌的墙垣不仅是防御设施,还具有神权或王权的象征意义。这里还发现了铸铜、制骨等早期“核心技术”的生产遗存。遗址中的墓葬分四类,墓葬规模由大到小,随葬品由多到少,四类墓葬极可能代表了四个不同阶层的人群。
——摘编自孙周勇等《石峁遗址的考古发现与研究综述》
(1)从材料一中选出研究北京人生产生活最可信的资料(写序号),并从中任选一则资料提取有关北京人的历史信息。(4分)
(2)指出材料二中M、N的遗址名称,并归纳两处居民生产生活的共同点。(6分)
(3)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提出进入文明社会的主要标准(如下),根据材料三,按示例指出石峁遗址符合文明社会标准的主要依据。(4分)
Ⅰ . 生产发展,出现城市;
Ⅱ . 贫富分化,出现阶级;
Ⅲ . 出现王权国家。
32. 货币是商品流通的重要媒介,货币的演变折射时代的变迁。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材料二 货币的出现,对商代后期的商业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进而发生了有决定意义的大分工,创造了一个专门从事产品交换的阶层——商人,进一步加速了氏族公社制度的解体和奴隶制的形成。
——摘编自王玉哲《中华远古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商周时期的货币演变呈现的变化。(6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货币出现产生的影响。(4分)
(3)综合上述材料,请你谈谈货币演变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2分)
33. 某班围绕“先秦时期科技成就的影响”分组开展专题研究,并依据各自研究角度搜集了如下素材。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
组别 素材 研究角度
第一组 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时钟”,中国人以节气为指南安排生产和生活。“清明前后,种瓜种豆”“谷雨种上红薯秧,一棵能收一大筐”。二十四节气对人们的生活、文化等也有实用价值。比如从中医养生来看,秋初和秋末虽然同在一个季节,但秋初又热又湿,秋末又干又冷,气候完全相反,医生遇到的季节病和中医养生需要预防的病也截然不同。 历法
第二组 在早期国家历史研究中,武王伐纣的日期是一个极为重要的节点。……各领域学者通力合作,根据利簋上“甲子”“岁鼎”等记录,结合《尚书·牧誓》《国语》《淮南子》的历史记载,将上述天文现象发生的时间范围聚焦到公元前1046年1月20日,武王伐纣的日期得以确定。——摘编自徐成《当失落的西周史从青铜器上获得重生》 青铜器
第三组 古代蜀地非涝即旱,有“泽国”“赤盆”之称。当时,蜀地生产力水平低下,人口稀少……居住在成都平原的蜀人从此“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秦国在蜀郡获得了继关中平原后的又一个大粮仓。 水利工程
(1)在上述三组中任选一组,帮该小组撰写一份简要的研究报告。(要求:标明研究角度,结合素材信息和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研究思路,结论明确)(10分)
(2)除上述各小组的研究角度之外,再为他们提供两个研究角度。
(4分)
第一、二单元达标测试卷
1. A 2. D 3. B 4.C 5. D 6. C 7. A 8.D 9. C 10. A 11. B 12. A 13. C 14. A 15. A 16. B 17. A 18. D 19. C 20. B 21. C 22. C
23. C 24. D 25. A 26. D 27. C 28. B 29. C
30. A
【难题4解析】根据材料“骨哨吹响之时,发出的声音正是鹿鸣的声音。专家认为这种骨哨子就是当时河姆渡人用来猎鹿的工具,以声音对其进行诱引”可知,捕猎仍是食物来源,C项正确。
【难题8解析】根据材料表格可知,陶寺墓葬墓主身份不同,从“王”者到平民皆有,说明陶寺遗址所代表的文明已出现复杂阶级分化,D项正确。
【难题17解析】根据材料“‘戎菽(大豆)’因齐桓公征伐而‘布于天下’;晋国与戎、狄作战时,吸取了其擅长的步战”可知,春秋时期的战争促进了民族间的交流,加速了民族交融,A项正确。
【难题18解析】“取厉取锻,止基乃理”大意为:取来砺石和碫石,选好田地进行治理。根据材料中将碫石的“碫”写作金字旁的“锻”可以推测,春秋后期铁制工具的出现,为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创造了条件。因此材料可以用来解释春秋时期出现铁制工具,D项正确。
【难题23解析】材料反映了形势相互转化的辩证思想,属于道家思想,《道德经》是道家的经典著作,C项正确。
【难题26解析】材料反映了法家思想由重视礼制到重视法治的转变;儒家思想由重视礼制到礼法并重的转变。这些变化顺应了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变革和社会转型的需要,D项正确。
31. (1)最可靠的资料:①②。(2分)选择①。历史信息:会制造工具;会打制石器。选择②。历史信息:会使用火;会长期保存火种。(任选1则答出1点即可,2分)
(2)遗址名称:M为河姆渡遗址,N为半坡遗址。(2分)共同点:会种植农作物;会使用磨制工具;会制造陶器;会建造房屋;过定居生活等。(任答2点即可,4分)
(3)墓葬的分类表明其贫富分化,出现阶级;内外城拱卫的台地,石砌的墙垣表明其出现王权国家。(4分)
32. (1)货币形状从简单到复杂;货币材质从贝壳到金属;货币来源或工艺从天然货币到人造货币;制作工艺逐渐复杂。(任答3点即可,6分)
(2)促进了商业的发展;推动了新的社会阶层的出现;促进社会制度的变革。(任答2点即可,4分)
(3)货币随着社会发展而出现;货币的出现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任答1点即可,2分)
33. (1)研究角度:水利工程
研究思路:从组内搜集素材看,古代蜀地自然条件恶劣,生产力水平低下,人口稀少,但后来,不仅蜀人温饱得到满足,秦国也获得了一个大粮仓。结合相关知识并深入分析可发现,公元前256年,蜀郡郡守李冰主持修建都江堰,改变了成都平原的生态环境,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影响了人民生活。
研究结论:都江堰的修建,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10分)
(2)天文;医学等。(4分)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