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第四单元 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测试卷(答案)(江西南昌版)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测试卷(学生版)
(时间:75分钟 分值:80分 班级______姓名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1929年10月,一场以股票市场大崩溃为先导的经济危机爆发,迅速冲垮了美国的金融机构,随即席卷整个经济部门,导致金融危机、工业危机和农业危机交织在一起,使全国经济陷入混乱和窒息的境地。导致这场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是(   )
A.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沉重打击 
B.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C.美国空前繁荣的经济
D.罗斯福采用的国家干预手段
2.★1929年经济大危机从美国爆发后,很快波及英国、法国、丹麦、荷兰等欧洲资本主义国家,乃至亚洲的日本。这些国家都不同程度地陷入了经济恐慌的泥沼,从而演化成世界性经济危机。上述材料反映出这次经济危机的特点是(   )
A.波及范围广
B.地区差异大
C.持续时间长
D.美苏冷战
3.★整个(20世纪)30年代初,在美国,全国都能看到饥民和失业者的示威游行,他们高呼“我们不愿饿死——必须战斗!”“提高工资”等口号;在英国,工人不断掀起示威游行和罢工,甚至发生水兵暴动;在法国,1930年一年之中就爆发了1 700次罢工;在德国,1930—1932年间,每年有几十万工人分别举行几百次罢工。这些现象说明(   )
A.经济危机动摇了资产阶级的统治
B.经济危机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传播
C.经济危机导致各国之间矛盾加剧
D.建立工人政权才能避免经济危机
4.★在漫画中,“山姆大叔”(美国)是病人,罗斯福总统是医生,国会是护士。该漫画表达的旨意是(   )
A.个人社会角色都可能发生变化
B.希望罗斯福通过新政拯救美国
C.美国需不断完善失业救济体系
D.新政无法改变美国的根本问题
5.★罗斯福新政的某项法案在国会讨论时,反对者声称,如果它得到通过,子女就将不再赡养父母,工人也会辞职不干。下列与之直接相关的新政措施是(   )
A.整顿财政金融 B.加强工业计划指导
C.调整农业政策 D.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6.★在罗斯福的努力下,国会通过了《紧急银行法案》,之后全国3/4的银行重新开业,银行信誉获得恢复;通过《农业调整法》,稳定农产品价格;《国家工业复兴法》的颁布,达到了减少盲目生产,规范工业生产的目的……这说明美国(   )
A.加强了国家的计划指导
B.建立了完备的法律体系
C.改变了资本主义的本质
D.使人民生活得到了改善
7.到1939年,罗斯福新政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新政几乎涉及美国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其中多数措施是针对美国摆脱危机、最大限度减轻危机后果的具体考虑,还有一些措施则是从资本主义长远发展目标出发的远景规划。由此,我们可以得到的启示是(  )
A.面对经济危机时要采取政治军事措施
B.国家的干预手段不利于应对经济危机
C.摆脱危机的主要措施是进行远景规划
D.解决问题时要做到谋近和谋远相结合
8.★墨索里尼曾经说:“如果国联把经济制裁扩大到包括石油在内,我就不得不在一个星期内撤出埃塞俄比亚。这对我将是个无可估量的灾难。”这段话说明(  )
A.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的正义性
B.入侵埃塞俄比亚是一次成功的军事冒险
C.意大利侵略得逞是由于英、法的纵容
D.英、法对意大利的侵略实行了经济制裁
9.★观察下面表格,我们能够得到的历史结论是(  )
1929—1932年德国失业人数和纳粹党人数变化情况(单位:万人)
年份 1929 1930 1931 1932
失业人数 130 300 435 600
纳粹党人数 15 30 100 140
A.二战欧洲战争策源地已经形成
B.纳粹党得到了德国全体国民支持
C.德国法西斯势力的扩大与经济大危机有关
D.纳粹党的宣传具有欺骗性和蛊惑性
10.1933年,德国先后退出世界裁军会议和国际联盟;1935年德国重新实行义务兵役制;1936年,德军进驻莱茵非军事区。德国这一系列举动(  )
A.得到了其他法西斯国家的支持
B.是对一战后国际秩序的挑战和否定
C.加速了二战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D.标志着新一轮世界大战的爆发
11.★苏联“一五计划”(1928—1932年)实施时期,正是西方经济一团糟的时期,面对这种糟糕的状况,美国借鉴了苏联的一些做法,顺利地渡过了难关。一些国家则走上了疯狂的扩军备战道路,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正是这一时期形成的。下列对此材料的理解中恰当的是(  )
A.苏联建设成就显著成为世界最强工业国
B.德国和日本为摆脱危机走上法西斯道路
C.美国借鉴苏联做法彻底消除了危机根源
D.西方国家为应对经济大危机而团结一致
12.★下图是20世纪四十年代初期美国媒体上的一幅漫画,漫画中有三个卡通人物形象,分别是希特勒、墨索里尼、广田弘毅,他们正在切瓜,而瓜皮上的纹理是一副世界地图。如果给这幅漫画拟定一个题目,那么下列选项中最合适的是(  )
A.《英法对轴心国实行绥靖政策》
B.《苏联与德国、日本互不侵犯》
C.《德意日法西斯正在瓜分世界》
D.《美国与法西斯国家关系稳定》
13.★英国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在《极端的年代》一书中指出:“苏联胜利的真正根基在于苏联主要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大俄罗斯民族总是红军的核心,苏联政府在危急关头求助于他们。事实上,苏联官方把第二次世界大战命名为,伟大的卫国战争,它确实恰如其分。”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苏联对二战的命名富有创见
B.法西斯的入侵激发了苏联的民族主义
C.苏联红军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D.苏联社会主义优越
14.(巴中中考)为了开展研究性学习,某同学搜集了下表专题资源包。请判断该同学研究的主题是(  )
    
资源 名称
视频 《诺曼底登陆》
图片 《苏军攻克柏林》
公告 《波茨坦公告》
回忆录 《丘吉尔回忆录》
15.★二战爆发后,美国据1937年中立法宣布中立。1941年3月11日,美国国会通过租借法案,这意味着美国完全放弃“中立”政策,实际上介入欧洲国家的反法西斯战争。美国态度转变的重要原因是(  )
A.日本偷袭美军的珍珠港
B.德国突然向苏联进攻
C.《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
D.法西斯威胁美国利益
16.斯大林格勒战役中,苏德两军逐街逐屋反复争夺。苏军24名战士坚守一幢大楼,顶住了德军一个师在58天内的反复冲击,守住了大楼。这印证了(  )
A.德国陷入东西两个战场夹击
B.反法西斯战争的艰巨性
C.反法西斯国家开始走向联合
D.苏军武器装备优于德军
17.1943年12月初,开罗会议发表《开罗宣言》。宣言明确规定:日本所窃取的中国领土,例如东北地区、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国。由此可知该宣言(  )
A.维护了中国领土主权
B.维护了中国各项主权
C.承认中国战胜国地位
D.加速中国半殖民地化
18.★“从1944年6月6日到7月初,美国,英国、加拿大的百万军队,17万辆军车,60万吨各类补给品,成功地渡过了英吉利海峡。”这次军事行动(  )
A.彻底消灭了德国法西斯
B.使德国陷入两个战场作战
C.成为太平洋战场转折点
D.成为了二战的重要转折点
19.★老照片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历史瞬间,以下照片共同体现的是(  )
A.反法西斯战争进入全面反攻
B.德国投降,欧洲战争结束
C.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20.★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它是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转折点,具有划时代的影响。这主要表现在(  )
A.诞生了一种崭新的社会制度
B.使国际政治格局发生了根本变化
C.国际秩序中的大国强权色彩被彻底消除
D.终结了帝国主义在世界的殖民统治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分)
21.(10分)历史兴趣小组开展以“历史标志性事件”为主题的探究活动,下面是他们收集的重要历史事件图组。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请从上述图片中任选两个历史事件,分别简述其能被称为历史标志性事件的原因。(4分)
(2)请你补充两次世界大战中的标志性事件(只写事件),(2分)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战争的危害。(4分)
22.(8分)阅读下列材料,以改革为主题提炼一个观点,结合材料和所学世界近、现代史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述条理清楚)
材料一 美国黑船压境的傲慢和强势,凸显出幕府的软弱无能,来自外部的压力终于演变为内部变革的动力。最终,武士们以王政复古的名义推翻了幕府,扶持刚刚登基的明治天皇,建立起合法的新政府。14岁的明治天皇成为日本国的最高领袖。年轻的天皇所要领导的,是一个内忧外患、危机四伏的日本。
材料二 在某种意义上,有人说,他(罗斯福)挽救了市场经济……开创了市场经济的新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市场规律这只“看不见的手”和政府干预这只“看得见的手”联合起来,共同影响经济,市场的作用和政府的作用同时发挥。
23.(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70—1903年间,德国工业生产增长了4.6倍,同期英国增长了1.3倍……德国工业的起飞……使得瓜分市场和殖民地的矛盾越来越尖锐……建立幅员辽阔的殖民帝国,从19世纪末起成为德国对外政策的重心……最终促成了20世纪初世界两大对立军事集团的形成。
材料二  危机造成了世界市场容量的缩小,给所的方有资本主义现代化国家经济生活都带来影响……无法以“经济兼并”的方式去获取赖以生存的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也就构成了德国……易于求助于战争的特点。纳粹党鼓吹战争……成了垄断资本家在危机时刻理想的工具。
——丁建弘《德国通史》
材料三  希特勒的“扩张计划”先是建立一个以大德意志为核心,包括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和波兰的部分有大量德意志人居住的地区;其次是打败法国和苏联,夺取欧洲大陆的霸权……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与英国相比,1870—1903年,德国的工业生产情况。(1分)
(2)材料二中的“危机”指的是什么?(1分)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一中“德国对外政策的重心”与材料二中“纳粹党鼓吹战争”的共同目的。(2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希特勒的“扩张计划”出台的历史背景。(2分)分析该计划出台所带来的历史影响。(2分)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怎样才能让曾经发生在德国的历史不再重演?(2分)
24.(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9年8月31日晚,一支身穿波兰军装的德国党卫军,冒充波军,袭击了德国边境的格莱维茨电台。他们在广播里用波兰语辱骂德国,并丢下几具身穿波兰军服,实际上是德国囚犯的尸体,接着,全德各电台都广播了“德国遭到了波兰突然袭击”的消息。9月1日拂晓,德国便大举入侵波兰。
材料二  昨天,1941年12月7日——一个遗臭万年的日子——美利坚合众国遭到了日本帝国海空军部队突然和蓄谋的进攻。合众国当时同该国处于和平状态,而且,根据日本的请求,当时仍同该国政府和该国天皇进行着对话……
——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的演讲
材料三 
材料四  我们,这些代表德国最高统帅部的签字者,同意德国一切陆、海、空军及目前仍在德国控制下的一切部队,向红军最高统帅部,同时向盟国远征军最高统帅部无条件投降。
——1945年5月8日
材料五  朕深鉴于世界之大势与帝国之现状,欲以非常之措施,收拾时局,兹告尔等之臣民。朕已命帝国政府通告美、英、中、苏四国,接受其联合公告……
——1945年8月15日
(1)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其产生的历史影响。(2分)
(2)材料三中图一、图二两幅图片反映了世界人民面对法西斯的侵略走向了联合。结合图片及所学知识,列举这种联合在政治、军事上的表现。(2分)
(3)根据材料四、五,指出德、日法西斯的结局。(1分)结合材料三,分析这一结局出现的主要原因。(1分)
(4)综合上述材料,你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中获得了哪些启示?(4分)九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测试卷(教师版)
(时间:75分钟 分值:80分 班级______姓名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1929年10月,一场以股票市场大崩溃为先导的经济危机爆发,迅速冲垮了美国的金融机构,随即席卷整个经济部门,导致金融危机、工业危机和农业危机交织在一起,使全国经济陷入混乱和窒息的境地。导致这场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是( B )
A.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沉重打击 
B.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C.美国空前繁荣的经济
D.罗斯福采用的国家干预手段
2.★1929年经济大危机从美国爆发后,很快波及英国、法国、丹麦、荷兰等欧洲资本主义国家,乃至亚洲的日本。这些国家都不同程度地陷入了经济恐慌的泥沼,从而演化成世界性经济危机。上述材料反映出这次经济危机的特点是( A )
A.波及范围广
B.地区差异大
C.持续时间长
D.美苏冷战
3.★整个(20世纪)30年代初,在美国,全国都能看到饥民和失业者的示威游行,他们高呼“我们不愿饿死——必须战斗!”“提高工资”等口号;在英国,工人不断掀起示威游行和罢工,甚至发生水兵暴动;在法国,1930年一年之中就爆发了1 700次罢工;在德国,1930—1932年间,每年有几十万工人分别举行几百次罢工。这些现象说明( A )
A.经济危机动摇了资产阶级的统治
B.经济危机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传播
C.经济危机导致各国之间矛盾加剧
D.建立工人政权才能避免经济危机
4.★在漫画中,“山姆大叔”(美国)是病人,罗斯福总统是医生,国会是护士。该漫画表达的旨意是( B )
A.个人社会角色都可能发生变化
B.希望罗斯福通过新政拯救美国
C.美国需不断完善失业救济体系
D.新政无法改变美国的根本问题
5.★罗斯福新政的某项法案在国会讨论时,反对者声称,如果它得到通过,子女就将不再赡养父母,工人也会辞职不干。下列与之直接相关的新政措施是( D )
A.整顿财政金融 B.加强工业计划指导
C.调整农业政策 D.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6.★在罗斯福的努力下,国会通过了《紧急银行法案》,之后全国3/4的银行重新开业,银行信誉获得恢复;通过《农业调整法》,稳定农产品价格;《国家工业复兴法》的颁布,达到了减少盲目生产,规范工业生产的目的……这说明美国( A )
A.加强了国家的计划指导
B.建立了完备的法律体系
C.改变了资本主义的本质
D.使人民生活得到了改善
7.到1939年,罗斯福新政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新政几乎涉及美国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其中多数措施是针对美国摆脱危机、最大限度减轻危机后果的具体考虑,还有一些措施则是从资本主义长远发展目标出发的远景规划。由此,我们可以得到的启示是( D )
A.面对经济危机时要采取政治军事措施
B.国家的干预手段不利于应对经济危机
C.摆脱危机的主要措施是进行远景规划
D.解决问题时要做到谋近和谋远相结合
8.★墨索里尼曾经说:“如果国联把经济制裁扩大到包括石油在内,我就不得不在一个星期内撤出埃塞俄比亚。这对我将是个无可估量的灾难。”这段话说明( C )
A.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的正义性
B.入侵埃塞俄比亚是一次成功的军事冒险
C.意大利侵略得逞是由于英、法的纵容
D.英、法对意大利的侵略实行了经济制裁
9.★观察下面表格,我们能够得到的历史结论是( C )
1929—1932年德国失业人数和纳粹党人数变化情况(单位:万人)
年份 1929 1930 1931 1932
失业人数 130 300 435 600
纳粹党人数 15 30 100 140
A.二战欧洲战争策源地已经形成
B.纳粹党得到了德国全体国民支持
C.德国法西斯势力的扩大与经济大危机有关
D.纳粹党的宣传具有欺骗性和蛊惑性
10.1933年,德国先后退出世界裁军会议和国际联盟;1935年德国重新实行义务兵役制;1936年,德军进驻莱茵非军事区。德国这一系列举动( B )
A.得到了其他法西斯国家的支持
B.是对一战后国际秩序的挑战和否定
C.加速了二战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D.标志着新一轮世界大战的爆发
11.★苏联“一五计划”(1928—1932年)实施时期,正是西方经济一团糟的时期,面对这种糟糕的状况,美国借鉴了苏联的一些做法,顺利地渡过了难关。一些国家则走上了疯狂的扩军备战道路,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正是这一时期形成的。下列对此材料的理解中恰当的是( B )
A.苏联建设成就显著成为世界最强工业国
B.德国和日本为摆脱危机走上法西斯道路
C.美国借鉴苏联做法彻底消除了危机根源
D.西方国家为应对经济大危机而团结一致
12.★下图是20世纪四十年代初期美国媒体上的一幅漫画,漫画中有三个卡通人物形象,分别是希特勒、墨索里尼、广田弘毅,他们正在切瓜,而瓜皮上的纹理是一副世界地图。如果给这幅漫画拟定一个题目,那么下列选项中最合适的是( C )
A.《英法对轴心国实行绥靖政策》
B.《苏联与德国、日本互不侵犯》
C.《德意日法西斯正在瓜分世界》
D.《美国与法西斯国家关系稳定》
13.★英国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在《极端的年代》一书中指出:“苏联胜利的真正根基在于苏联主要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大俄罗斯民族总是红军的核心,苏联政府在危急关头求助于他们。事实上,苏联官方把第二次世界大战命名为,伟大的卫国战争,它确实恰如其分。”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B )
A.苏联对二战的命名富有创见
B.法西斯的入侵激发了苏联的民族主义
C.苏联红军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D.苏联社会主义优越
14.为了开展研究性学习,某同学搜集了下表专题资源包。请判断该同学研究的主题是( B )
    
资源 名称
视频 《诺曼底登陆》
图片 《苏军攻克柏林》
公告 《波茨坦公告》
回忆录 《丘吉尔回忆录》
15.★二战爆发后,美国据1937年中立法宣布中立。1941年3月11日,美国国会通过租借法案,这意味着美国完全放弃“中立”政策,实际上介入欧洲国家的反法西斯战争。美国态度转变的重要原因是( D )
A.日本偷袭美军的珍珠港
B.德国突然向苏联进攻
C.《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
D.法西斯威胁美国利益
16.斯大林格勒战役中,苏德两军逐街逐屋反复争夺。苏军24名战士坚守一幢大楼,顶住了德军一个师在58天内的反复冲击,守住了大楼。这印证了( B )
A.德国陷入东西两个战场夹击
B.反法西斯战争的艰巨性
C.反法西斯国家开始走向联合
D.苏军武器装备优于德军
17.1943年12月初,开罗会议发表《开罗宣言》。宣言明确规定:日本所窃取的中国领土,例如东北地区、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国。由此可知该宣言( A )
A.维护了中国领土主权
B.维护了中国各项主权
C.承认中国战胜国地位
D.加速中国半殖民地化
18.★“从1944年6月6日到7月初,美国,英国、加拿大的百万军队,17万辆军车,60万吨各类补给品,成功地渡过了英吉利海峡。”这次军事行动( B )
A.彻底消灭了德国法西斯
B.使德国陷入两个战场作战
C.成为太平洋战场转折点
D.成为了二战的重要转折点
19.★老照片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历史瞬间,以下照片共同体现的是( C )
A.反法西斯战争进入全面反攻
B.德国投降,欧洲战争结束
C.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20.★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它是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转折点,具有划时代的影响。这主要表现在( B )
A.诞生了一种崭新的社会制度
B.使国际政治格局发生了根本变化
C.国际秩序中的大国强权色彩被彻底消除
D.终结了帝国主义在世界的殖民统治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分)
21.(10分)历史兴趣小组开展以“历史标志性事件”为主题的探究活动,下面是他们收集的重要历史事件图组。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请从上述图片中任选两个历史事件,分别简述其能被称为历史标志性事件的原因。(4分)
示例及原因:图一引发的萨拉热窝事件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图三日本偷袭珍珠港使得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4分)
(2)请你补充两次世界大战中的标志性事件(只写事件),(2分)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战争的危害。(4分)
事件:诺曼底登陆;(1分)日本投降。(1分)危害: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的伤亡和破坏。(4分)
22.(8分)阅读下列材料,以改革为主题提炼一个观点,结合材料和所学世界近、现代史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述条理清楚)
材料一 美国黑船压境的傲慢和强势,凸显出幕府的软弱无能,来自外部的压力终于演变为内部变革的动力。最终,武士们以王政复古的名义推翻了幕府,扶持刚刚登基的明治天皇,建立起合法的新政府。14岁的明治天皇成为日本国的最高领袖。年轻的天皇所要领导的,是一个内忧外患、危机四伏的日本。
材料二 在某种意义上,有人说,他(罗斯福)挽救了市场经济……开创了市场经济的新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市场规律这只“看不见的手”和政府干预这只“看得见的手”联合起来,共同影响经济,市场的作用和政府的作用同时发挥。
观点:改革(创新)是促进国家富强,社会进步的重要手段。(2分)
论述:19世纪中期,日本还是一个封建落后、民族危机严重的国家。日本通过明治维新,大力发展近代工业,提倡文明开化,重视教育,学习西方等,促使日本摆脱了民族危机,走上了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富国强兵。1929—1933年经济危机,引发了政治危机。美国罗斯福实施新政,采用国家干预手段来扭转经济形势。新政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推行“以工代赈”,减少失业;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缓和社会矛盾,增强人民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信心等。新政使美国经济缓慢复苏,人民生活得到改善。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发展。因而说在面对危机时,只有锐意改革,大胆创新才能自我完善与发展。(6分)
23.(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70—1903年间,德国工业生产增长了4.6倍,同期英国增长了1.3倍……德国工业的起飞……使得瓜分市场和殖民地的矛盾越来越尖锐……建立幅员辽阔的殖民帝国,从19世纪末起成为德国对外政策的重心……最终促成了20世纪初世界两大对立军事集团的形成。
材料二  危机造成了世界市场容量的缩小,给所的方有资本主义现代化国家经济生活都带来影响……无法以“经济兼并”的方式去获取赖以生存的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也就构成了德国……易于求助于战争的特点。纳粹党鼓吹战争……成了垄断资本家在危机时刻理想的工具。
——丁建弘《德国通史》
材料三  希特勒的“扩张计划”先是建立一个以大德意志为核心,包括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和波兰的部分有大量德意志人居住的地区;其次是打败法国和苏联,夺取欧洲大陆的霸权……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与英国相比,1870—1903年,德国的工业生产情况。(1分)
生产情况:德国工业生产增长速度明显快于英国。(1分)
(2)材料二中的“危机”指的是什么?(1分)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一中“德国对外政策的重心”与材料二中“纳粹党鼓吹战争”的共同目的。(2分)
“危机”:1929——1933年的世界性经济大危机。(1分)共同目的:争夺领土以获取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资源。(2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希特勒的“扩张计划”出台的历史背景。(2分)分析该计划出台所带来的历史影响。(2分)
历史背景: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建立法西斯专政。(2分)历史影响:使德国的对外扩张有了清晰的战略目标;推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终爆发。(2分)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怎样才能让曾经发生在德国的历史不再重演?(2分)
做法:了解、正视历史,以史为鉴,认识到法西斯的危害;警惕法西斯主义复活;各国共同维护和平的社会环境;大力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等等。(言之有理且答出2点即可得2分)
24.(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9年8月31日晚,一支身穿波兰军装的德国党卫军,冒充波军,袭击了德国边境的格莱维茨电台。他们在广播里用波兰语辱骂德国,并丢下几具身穿波兰军服,实际上是德国囚犯的尸体,接着,全德各电台都广播了“德国遭到了波兰突然袭击”的消息。9月1日拂晓,德国便大举入侵波兰。
材料二  昨天,1941年12月7日——一个遗臭万年的日子——美利坚合众国遭到了日本帝国海空军部队突然和蓄谋的进攻。合众国当时同该国处于和平状态,而且,根据日本的请求,当时仍同该国政府和该国天皇进行着对话……
——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的演讲
材料三 
材料四  我们,这些代表德国最高统帅部的签字者,同意德国一切陆、海、空军及目前仍在德国控制下的一切部队,向红军最高统帅部,同时向盟国远征军最高统帅部无条件投降。
——1945年5月8日
材料五  朕深鉴于世界之大势与帝国之现状,欲以非常之措施,收拾时局,兹告尔等之臣民。朕已命帝国政府通告美、英、中、苏四国,接受其联合公告……
——1945年8月15日
(1)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其产生的历史影响。(2分)
事件:德国突袭波兰;(1分)日军偷袭珍珠港。(1分)影响: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1分)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1分)
(2)材料三中图一、图二两幅图片反映了世界人民面对法西斯的侵略走向了联合。结合图片及所学知识,列举这种联合在政治、军事上的表现。(2分)
政治: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成立;召开雅尔塔会议等。军事:诺曼底登陆等。(各举一例即可得2分)
(3)根据材料四、五,指出德、日法西斯的结局。(1分)结合材料三,分析这一结局出现的主要原因。(1分)
结局:宣布无条件投降。(1分)原因: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联合。(1分)
(4)综合上述材料,你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中获得了哪些启示?(4分)
启示:和平来之不易,世界大战的悲剧绝不能重演;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不同的国家在平等的基础上能够联合起来,共同面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挑战;所有国家都应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和平共处;人类命运休戚相关,只有加强合作,才能求得共同发展等。(言之有理即可得4分)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第四单元 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测试卷(答案)(江西南昌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