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益阳市安化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
1.仰韶文化是新石器时代黄河中游地区的重要文化之一、其代表性遗址为河南渑池的庙底沟遗址,出土了大量的粟、黍、石器和陶器。大汶口文化是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重要文化之一、主要分布在山东、江苏一带,出土了大量的农具和农作物遗存。这说明( )
A.生活呈现居无定所特征 B.华夏认同观念已然形成
C.早期农耕文明得到发展 D.两地农业技术水平很低
2.商鞅认为:“国治则富,国乱则贫;治之道征法,法之要在赏罚。”韩非子认为:“法者,治之端也;术者,事之检也;势者,威之制也”。据此可知,他们主要强调了( )
A.对人性的宽容 B.对功利的追求 C.对法治的重视 D.对道德的强调
3.秦始皇下令修建了大量的道路,如驰道、直道和五尺道等,构成了以咸阳为中心的全国性道路网。这些道路不仅促进了交通和经济的发展,也有助于军事行动的迅速展开。秦朝修筑道路的主要目的是( )
A.提高文化水平 B.促进经济发展 C.加强中央控制 D.推动科技进步
4.汉武帝时期,张骞出使西域,推动了丝绸之路的畅通。《汉书》中记载:“丝绸之路,通商天下”;《史记》中记载:“张骞通西域,开拓边疆”。汉朝丝绸之路的主要贡献是( )
A.提升军事力量 B.实现了对西域的行政管理
C.推动文化传播 D.开通了中国与欧亚的商路
5.北宋时期,城市建设繁荣,开封、杭州等城市成为重要的商业和文化中心:金国时期,政府实施了一系列商业政策,如减免商税、鼓励商业活动等。在这种背景下,这些政策( )
A.推动经营模式市场化 B.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C.增大生产理念开放性 D.彻底打破城市时空限制
6.下面为1753—1778年中国四海关征收税银情况(单位:两)。由此可知( )
年份 粤海关税收额 闽海关税收额 江海关税收额 海关税收额
1753 510000 320000 77000 51000
1754 515300 325481 51759 75759
1755 486267 327969 76775 —
1774 541553 358.805 — —
1775 541863 354297 — —
1776 588407 352861 62608 —
1777 588453 368877 72390 53844
1778 556185 374407 72428 54256
A.朝贡贸易逐渐中止 B.闭关锁国政策实施
C.外贸政策发生调整 D.商帮活动范围扩大
7.《海国图志》刊行之初,大多数士绅只是为书中展现的万国风土人情所折服,却对该书核心观点“师夷之长技以制夷”漠然而视。《海国图志》问世后刊印千册便被列为禁书,饱受官方指责。这反映出( )
A.“中体西用”思想观念影响深远 B.近代中国社会转型道路之艰难
C.师夷长技违背时代发展的潮流 D.洋务运动兴起的种种要求俱全
8.《新青年》杂志创刊于1915年9月,停刊于1926年7月,它经历了由新文化运动时期的启蒙刊物向中国因共产党党刊的转变。五四运动以后,《新青年》逐渐将马克思主义作为主要宣传内容。中共二大之后,《新青年》改组成为中共中央的理论刊物,这一时期的文章更多体现了早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和工人运动的经验教训。据此可知,《新青年》的发展,反映了( )
A.推动国民革命运动开展 B.战争彻底改变了国人的认知
C.民主与科学的影响力不对等 D.国人探求救国思想发生转变
9.1936年8月10日,中共中央召开政治局会议,毛泽东指出“抗日必须反蒋”的口号“已不适合”;9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逼蒋抗日问题的指示》,指出……将蒋介石与日本帝国主义同等看待是“错误的”,这反映了( )
A.中日民族矛盾已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 B.国民革命得到了深入发展
C.中共中央倡导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10.如图是1991—2021年中国专利授权数量(单位:万件),据此说明了( )
——据《辉煌70年》和《十年伟大飞跃》
A.进步思想变革与社会的变革同步 B.高等教育率先实现现代化
C.自主创新和科学发明成果迅速增长 D.高等教育已形成完整体系
11.罗马帝国时期,丝绸成为贵族和富商的奢侈品,广受欢迎。丝绸之路连接了汉朝和罗马帝国,使得丝绸贸易成为东西方交流的重要内容。罗马贵族穿着华丽的丝绸衣物,显示他们的地位和财富。由于丝绸的高需求罗马政府曾多次颁布法律限制其进口,以控制贸易逆差。据此可知.丝绸的高需求( )
A.表明丝绸成为罗马贵族身份的象征
B.促进了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C.使罗马商人通过丝绸贸易获取财富
D.导致罗.马政府颁布限制进口的法律
12.如表是奴隶贸易时非洲丧失的精壮劳动力,据此可知( )
年代 奴隶数量 百分比
1450—1500 8100 0.6
1501—1600 338000 2.6
1601—1700 1876000 14.6
1701—1800 6495000 50.7
1801—1900 4027000 31.4
A.葡萄牙、西班牙、英国主导第一阶段黑奴贸易
B.黑奴贸易的高潮为欧洲工业革命提供了劳动力
C.美国南北战争期间通过了禁止奴隶贸易的宣言
D.黑奴贸易是非洲经济长期落后的重要原因
13.巴黎公社鉴于法兰西共和国的首要原则是自由,鉴于信仰自由是一切自由之中首要的自由……鉴于僧侣事实上是君主制度反对自由的罪恶活动中的帮凶,为此决定:第一条教会与国家分离。第二条取消宗教预算。第三条属于宗教团体的所谓永世产业,即所有动产和不动产,现宣布为国家财产。第四条对这类财产应立即调查,开明类别,交由国家支配。这份公告说明,实行政教分离( )
A.不利于解除禁锢人们的精神枷锁
B.有利于摧毁资产阶级统治人民的精神支柱
C.说明巴黎公社主张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D.体现巴黎公社旨在推翻法兰西共和国封建专制
14.下面是《吞下苦果》的漫画,该漫画反映了( )
A.二战后马歇尔计划的实施情况 B.为新的国际冲突埋下了祸根
C.华盛顿体系下欧美列强的矛盾 D.美国最终攫取了世界霸主地位
15.1921年4月列宁在《论粮食税》中首次表述了他的合作社思想,指出“既然我们还不能实现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之间的中间环节(农业合作社),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这表明,列宁农业合作社化思想( )
A.是马克思主义俄国化的产物 B.为苏俄国内战争的胜利提供了保障
C.为苏联农业集体化提供了理论指导 D.体现了向社会主义直接过渡的设想
16.1948年,由于市场主宰了全球化的进程,因而全球化的利益和取消第三世界债务机会都不是均等的,一部分国家和人口得益,而更多的则被边际化,从而形成了危险的两极化。联合国计划署《人类发展报告》统计,全世界最富有的1/5人口与最贫穷的1/5人口之间的收入差由1960年30:1扩大到1997年的74:1。经济全球化加大了世界贫富的差距。据此可知( )
A.发展中国家处于不利地位 B.发展中国家在世界格局中占一席之地
C.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D.全球化发展使各国之间的依存性加强
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与唐、宋相比,那些鞭长莫及、只能设立羁縻州郡的地区,元时都悉数置于中央政府有效的管辖之下,设立的行政机构,与内地无异。元代的疆域大体上包括了清朝全盛时的疆域。由于疆域广袤、交通发达,元政府又鼓励商人四海经商,外国商人来中国者极多。再加上元政府对各种宗教、文化采取兼收并蓄政策,这给东西方的文化交流打开了方便之门。
——任崇岳《元朝的统一及其意义》
材料二
著作 内容摘要
《春秋公羊传》 “何言乎玉正月?大一统也。”
《孟子》 “天下恶乎定?”吾对曰:“定于一。”
《韩非子》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荀子》 “天下为一、诸侯为臣,通达之属莫不从服”“四海之内若一家。”
《史记·秦始皇本纪》 “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
《汉书·董仲舒传》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
《汉书·王吉传》 “六合同风,九州共贯。”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元朝设置的中央行政机构,并概括元朝实现统一的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以‘大一统”为主题,写一篇小论文。(要求:史实准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中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面临着严峻的经济形势。为了恢复和发展经济,中共中央采取了一系列重要举措,包括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运动、抗美援朝等。1953年,中共中央提出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同时兼顾农业、轻工业的发展。通过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初步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
——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
材料二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美国出兵干预。为了保家卫国,援助朝鲜,新中国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策。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展开了艰苦卓绝的战斗。1953年,朝鲜停战协定签订,抗美援朝战争胜利。这场战争不仅保卫了新中国的安全,也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增强了民族自信心。
——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历史背景及其初期面临的主要挑战。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评述抗美援朝战争对中国国内建设和国际地位的影响。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16世纪至18世纪初,英格兰地区的市镇增至700个。为了保证各农户能够进行日常的剩余农产品交换,各镇的集市日子都彼此岔开、互不重叠。在工商业发达的地方还兴起了一批工业集镇,它们一般出现在集市或港口所在地或是水流充沛、落差较大的河谷地区。它们的经济以一项或多项手工业长足的专业发展为特色,同时又对乡村工业的初级产品进行高级加工。市镇还承担起向外输出本地商品和调进原材料的职能。到工业革命前夕,这些城镇都拥有农副产品和手工业产品的专市,如粮食市场有九十六个之多,纺织原料及产品(以毛纺织为主)的专市有五十多个。
——摘编自杨杰《英国小市镇与乡村工业化的协调发展》
材料二 “这是个到处都是机器和高耸的烟囱的市镇,无穷无尽的长蛇般浓烟,一直不停地从烟囱里冒出来……镇上有一条黑色的水渠,还有一条河,这里面的水被气味难闻的染料冲成深紫色,许多庞大的建筑物上面开满了窗户,里面整天只听到嘎啦嘎啦的颤动声响,蒸汽机上的活塞单调地移上移下,就像一个患了忧郁症的大象的头。”这是狄更斯对19世纪中期英国一个工业市镇的描述。……到1851年,英国城市化率已经突破50%,英国总人口1800万,其中城市人口占52%,城市中人口10万以上的城市有10个,法国仅5个。以棉纺织中心曼彻斯特为例,工业革命前,这里人口仅在1万人左右,仅有几条又脏又暗的街道,没有市政机关,也无权选派议会议员。1786年阿克莱特纱厂在此创办,仅过15年后,该地已经建成50家纱厂,成排的大烟囱日夜不停地将滚滚浓烟吐向天空。同时,城市中心区域已开始美化,那里开辟了宽阔的街道,旁边设有商店,街道有了照明,还成立了城市消防队。
——王斯德《世界通史》
材料三 20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北欧和西欧的一些发达国家大城市人口明显减少,人口由中心城市大量向郊区及更远的乡村地区迁移,更多的人口集居在大城市的边缘地带。很多工业企业纷纷离开城市,向中小城镇及乡村地区转移,中等城市人口迅速增加,城市化区域不断扩大。随后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许多发达国家都出现了这种现象,如丹麦、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英国、美国和日本等,其中在西欧和美国表现较为突出。
——摘编自王子全《二战后世界城市化进程》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17—18世纪初英国工业集镇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析19世纪中后期英国城市发生的变化趋势。
(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启欧洲城市化的新变化,并简析影响城市化发展的因素。
参考答案
1.【答案】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新石器时代中国。据材料可知,仰韶文化和大汶口文化遗址出土大量的粟、黍、石器和陶器、农具和农作物遗存,这说明早期农耕文明得到发展 C项正确;农业产生后,人们生活走向定居,排除A项;华夏认同观念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材料涉及新石器时代,但是还没有产生华夏认同观念,排除B项;材料不涉及农业技术的信息,无法得出两地农业技术水平的认识,排除D项。故选C项。
2.【答案】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战国时期中国。根据材料“治之道在法,法之要在赏罚”、“法者,治之端也”可知,商鞅和韩非子都强调法治的重要性,C项正确;材料强调法治,与对人性的宽容无关,排除A项;材料提及的是国家治理得好就能实现富强目标,不能理解为对功利的追求,而且材料重点是强调法治的重要性,排除B项;材料不涉及道德的信息,材料主要强调的是法治的重要性,排除D项。故选C项。
3.【答案】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秦朝时期中国。根据材料“构成了以咸阳为中心的全国性道路网”可知,秦朝修筑道路有助于强化都城咸阳与地方之间的联系,据材料“也有助于军事行动的迅速展开。”可知,秦朝修筑道路也有助于应对地方突发情况从而开展军事行动,因此综合起来,秦朝修筑道路的主要目的是加强中央控制,C项正确;材料信息不涉及文化水平,排除A项;道路修筑确实对经济发展有促进作用,但是材料反映了秦朝修筑道路的主要目的是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排除B项;交通建设与科技发展没有必然联系,排除D项。故选C项。
4.【答案】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以得出准确时空是汉朝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张骞出使西域,推动了丝绸之路的畅通”“丝绸之路,通商天下”和所学可知,汉朝丝绸之路的主要贡献是开通了中国与欧亚的商路,促进了中外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D项正确;汉朝开通丝绸之路与提升军事实力没有多大联系,排除A项;对西域地区的行政管理主要与西域都护府的设置有关,排除B项;丝绸之路一定程度促进文化传播,但主要贡献是开通了中国与欧亚的商路,排除C项。故选D项。
5.【答案】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金时期中国。据材料可知,北宋城市繁荣,金国实施了许多惠及商业发展的政策,据所学可知这些政策有利于商业的发展,B项正确;材料主要反映了宋金的政策利于商业发展,材料不涉及经营模式的信息,排除A项;材料信息不涉及生产理念开放性,材料涉及惠及商业发展的政策,排除C项;据所学可知,宋朝以后市的时空限制被打破,但是彻底说法绝对化,排除D项。故选B项。
6.【答案】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753—1778年(中国)。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朝时期保留广州一处通商口岸,实行闭关自守的政策,因此呈现出原来多海关征税格局转变为粤海关为主体的格局,C项正确;材料信息与朝贡贸易不相关,且清初朝贡贸易依然存在,排除A项;B项表述符合史实,但是材料主要反映了清朝由原来多海关征税格局转变为粤海关为主体的格局,排除B项;材料信息不涉及清朝商帮,无法得出商帮活动范围扩大的认识,排除D项。故选C项。
7.【答案】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鸦片战争时期(中国)。据由材料可知,《海国图志》在近代中国列为禁书,说明中国保守势力强大,阻碍了向西方学习,近代中国社会转型道路之艰难,B项正确;魏源时期,尚无“中体西用”思想,排除A项;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御侮之道,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排除C项;由材料可知,当时我国保守势力异常强大,尚难兴起向西方学习的洋务运动,排除D项。故选B项。
8.【答案】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20年代前后中国。据材料可知,《新青年》由新文化运动时期的启蒙刊物向中国共产党党刊转变,体现了国人探求救国思想发生转变,D项正确;材料不涉及国民大革命的信息,排除A项;材料不涉及战争的信息,谈不上战争如何改变国人认知,排除B项;民主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时期的两面大旗,但是材料中不涉及相关信息,材料主要反映了《新青年》由新文化运动时期的启蒙刊物向中国共产党党刊转变,排除C项。故选D项。
9.【答案】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抗日战争时期中日。据材料可知,1936年毛泽东和中共中央逐渐认识到基于当时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不能将蒋介石与日本帝国主义同等看待,要逼蒋抗日,这说明当时中共中央已经认识到中日民族矛盾已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A项正确;国民革命是1924-1927年,题干涉及时间是1936年,时间不符,排除B项;西安事变是1936年12月12日,题干涉及时间截至1936年9月,当时西安事变还未发生,排除C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于1937年9月,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10.【答案】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91至2021年(中国)。根据材料可知,1991—2021年中国专利授权数量呈现出大幅增加的趋势,说明我国的自主创新和科学发明成果迅速增长,C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思想变革与社会变革的同步关系,排除A项;材料无法体现高等教育是否“率先”实现现代化,排除B项;高等教育的体系包含办学理念、课程、学制设置以及本硕博教学体系等内容,无法得出形成完整体系的结论,排除D项。故选C项。
11.【答案】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罗马)。据材料可知,丝绸在古罗马很畅销,据材料“丝绸成为贵族和富商的奢侈品”可知,丝绸价格昂贵,因此丝绸的高需求使罗马商人通过丝绸贸易获取财富,C项正确;丝绸的高需求不一定能表明丝绸成为罗马贵族身份的象征,因为丝绸还是富商欢迎的奢侈品,排除A项;据所学可知,丝绸之路确实促进了东西方的文化交流,但是据材料无法得出此认识,排除B项;材料中罗马颁布法律限制丝绸进口,不是限制所有商品的进口,排除D项。故选C项。
12.【答案】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450年至1900年非洲。根据表格信息可知,从1450年到1900年,非洲丧失了大量的精壮劳动力,这就意味着非洲经济发展缺乏足够的精壮劳动力,这说明黑奴贸易是非洲经济长期落后的重要原因,D项正确;材料仅涉及1450年到1900年非洲黑人奴隶贸易的情况,不涉及其他信息,无法得出葡萄牙、西班牙、英国主导第一阶段黑奴贸易的认识,排除A项;黑奴贸易的高潮为欧洲工业革命提供了资本,而不是劳动力,排除B项;材料信息与美国南北战争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13.【答案】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71年(法国)。材料中“鉴于僧侣事实上是君主制度反对自由的罪恶活动中的帮凶”说明实行政教分离有利于摧毁资产阶级统治人民的精神支柱,B项正确; A项说法与题意相反,据材料可知,实行政教分离有利于解除禁锢人们的精神枷锁,排除A项;C项表述符合史实,但是材料无法体现,排除C项;法兰西共和国是资本主义政体,“封建专制”的说法不符史实,排除D项。故选B项。
14.【答案】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一战后(世界)。根据漫画中文字信息“大英帝国”“法国”“美国” “不论你喜欢与否,都要吞下它”等可知,漫画中被大手握代表的是德国,漫画中的“和约”指的是《凡尔赛条约》,因此漫画反映的是一战德国战败,协约国对战败国德国等国实行严厉制裁,因此战后德国有复仇主义情绪,为二战的爆发埋下祸根,B项正确;材料涉及一战后国际秩序,不涉及二战后,排除A项;华盛顿体系主要是调节美日矛盾,不涉及“四大巨头”,C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材料涉及一战后国际秩序,当时英国是世界霸主,排除D项。故选B项。
15.【答案】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21(苏俄)。由材料“1921年”“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之间的中间环节(农业合作社),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体现了新经济政策中的国家资本主义,说明列宁利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适时调整经济政策,是马克思主义俄国化的产物,A项正确;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为苏俄国内战争的胜利提供了保障,排除B项;苏联农业集体化是斯大林时期,排除C项;列宁农业合作化思想体现了向社会主义间接过渡,排除D项。故选A项。
16.【答案】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48年、1960年和1997年(世界)。根据材料“由于市场主宰了全球化的进程,因而全球化的利益和取消第三世界债务机会都不是均等的,一部分国家和人口得益,而更多的则被边际化,从而形成了危险的两极化”可知,经济全球化加大了世界贫富的差距,发展中国家处于不利地位,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发展中国家在世界格局中占一席之地,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全球化发展使各国之间的依存性加强,排除D项。故选A项。
17.【答案】(1)中央行政机构:中书省。
历史意义:元朝的统一,促使各民族之间交流更加密切,民族交融大大加强;同时,元朝统治者在统一之后还加强了对外的经济文化交流,推动了世界各地文化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2)儒家提倡的“大一统”观念推动了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大一统”是儒家提倡的政治观念,尤其是在汉代,董仲舒系统提出了“大一统”理论,提倡国家统一,加强中央权威。自秦汉以后,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迅速发展。秦汉以来,郡县制一直沿用下来,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社会稳定、推动了经济发展,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明清时期对少数民族地区“因俗而治”,一定程度上加强了中央集权。由此可知,儒家提倡的“大一统”观念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推动了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详解】(1)本题是特点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主要时空是元朝时期中国。第一小问,关于元朝设置的中央行政机构,据所学可知,元朝时期设置中书省作为中央最高行政机构。
第二小问,关于元朝实现统一的历史意义,据材料“元政府又鼓励商人四海经商,外国商人来中国者极多。再加上元政府对各种宗教、文化采取兼收并蓄政策,这给东西方的文化交流打开了方便之门。”可知,元朝统治者在统一之后还加强了对外的经济文化交流,推动了世界各地文化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据所学可知,元朝统一后境内民族众多,不同民族间的交流频繁,民族融合趋势进一步加强。
(2)本题是论述题之历史事物阐释题,时空是古代中国。首先,阅读材料,材料涉及不同时期古代作品中关于对统一的认识,其中《孟子》、《汉书·董仲舒传》均是儒家作品,题干要求以‘大一统”为主题,写一篇小论文,这里不妨选择材料中儒家关于大一统的看法,拟定论题,据所学可知,秦汉以来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以形成发展,可以拟定论题:儒家提倡的“大一统”观念推动了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其次,结合史实阐述。据所学可知,儒家学派很早就提出“大一统”的观念,汉武帝时期,国家处在大一统时代,董仲舒为迎合大一统需要,提出“春秋大一统”思想,主张统治者加强中央权威。秦朝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开始形成,汉朝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发展。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地方管理体制上,秦朝的郡县制基本上被沿袭下来。明清时期,为了正视多民族国家的现状,某些少数民族集中的地区统治者实行“因俗而治”,西南地区实行土司制度,这些做法一定层度加强了中央集权。
最后,强调儒家提倡的“大一统”观念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推动了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18.【答案】(1)背景: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推翻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的统治;民族资本主义发展陷入困境,国民经济处于崩溃边缘;共产党的新民主主义道路赢得民心;美苏冷战,形成两大对立的阵营。
挑战:巩固政权;完成解放取得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运动;恢复和发展经济;打破帝国主义的封锁和包围。
(2)影响:国内建设方面:巩固了新生政权,为恢复和发展经济创造了稳定的国内环境。国际地位:打破美国不可战胜的神话,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激发中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为经济建设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详解】(1)本题是背景类、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第一小问历史背景,据材料“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中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面临着严峻的经济形势。”得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推翻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的统治;民族资本主义发展陷入困境,国民经济处于崩溃边缘;结合所学可知,共产党的新民主主义道路赢得民心;美苏冷战,形成两大对立的阵营。
第二小问初期面临的主要挑战,据材料“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面临着严峻的经济形势。为了恢复和发展经济,中共中央采取了一系列重要举措,包括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运动、抗美援朝等。”并结合所学得出,巩固政权;完成解放取得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运动;恢复和发展经济;打破帝国主义的封锁和包围。
(2)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950——1953年(中国)。据材料“1953年,朝鲜停战协定签订,抗美援朝战争胜利。这场战争不仅保卫了新中国的安全,也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增强了民族自信心。”并结合所学得出国内建设方面:巩固了新生政权,为恢复和发展经济创造了稳定的国内环境。国际地位:打破美国不可战胜的神话,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激发中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为经济建设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19.【答案】(1)特点:都由工商业的发展所引起;生产专业化。
(2)趋势:城市化进程加快;社会分层现象复杂化;公共卫生问题的凸显;城市服务功能增强。
(3)新变化:人口从中心城市迁出;城市化区域扩大。因素:国家政策;社会经济发展;城市功能的变化。
【详解】(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6世纪至18世纪初的英国。由材料“工商业发达的地方还兴起了一批工业集镇”,可得出由工商业的发展所引起;由材料“拥有农副产品和手工业产品的专市”,可得出生产专业化。
(2)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本题是对比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工业革命前后的英国。由材料“到1851年,英国城市化率已经突破 50%”,可得出城市化进程加快;结合所学,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社会分层现象复杂化;由材料“成排的大烟囱日夜不停地将滚滚浓烟吐向天空”,可得出公共卫生问题的凸显;由材料“开辟了宽阔的街道,旁边设有商店,街道有了照明,还成立了城市消防队”,可得出城市服务功能增强。
(3)本题是对比类、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二战后的欧洲。第一小问新变化,由材料“人口由中心城市大量向郊区及更远的乡村地区迁移”,可得出人口从中心城市迁出;由材料“城市化区域不断扩大”,可得出城市化区域扩大。第二小问因素,城市受到政府规划和管理,因此国家政策印象城市发展;从城市自身发展来看,受到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从城市的新变化来看,城市功能的变化影响城市的发展。
第 page number 页,共 number of pages 页
第 page number 页,共 number of pages 页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湖南省益阳市安化县2023-2024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