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广东省东莞市2023-2024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查历史试题

广东省东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查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满分48分。本大题共16小题,每题3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将正确答案的代码填涂入答题卡内。
1.(2024高二下·东莞期末)安徽凌家滩遗址和辽宁牛河梁遗址都是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遗存,图1和图2分别为两处出土的玉质人像,人物造型相似,均是萨满向上天祈祷的形象。据此推知,这两地(  )
A.率先出现早期国家 B.有相同的宗教信仰
C.文化存在交流互鉴 D.商贸往来高度繁荣
2.(2024高二下·东莞期末)汉武帝时期,在秦朝山川祭祀制度的基础上,确定了“五岳”祭祀体系。到汉宣帝时,“自是五岳、四渎(长江、黄河、淮河、济水)皆有常礼”,长江的祭祀规格升为“一岁四祠”,仅次于“一岁五祠”的黄河。这种变化反映了(  )
A.君权神授的强化 B.南方区域的开发
C.汉承秦制的延续 D.国家疆域的拓展
3.(2024高二下·东莞期末)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发现的汉墓壁画中绘有圣贤、豪杰、孝子、贤妻的故事图,匈奴习俗本是贵壮贱老,其中“金日磾拜母像”壁画则描绘出匈奴休屠王太子金日磾穿着汉服向母像跪拜。这体现出(  )
A.壁画的政治色彩浓厚 B.对匈战争取得胜利
C.儒家思想向边疆传播 D.边疆族群全面汉化
4.(2024高二下·东莞期末)西汉皇后大多出身微贱,东汉皇后大多出身名门望族,且大多有较高的文化水平。据此可知,东汉(  )
A.存在外戚干政的隐患 B.女性的社会地位提升
C.血缘与政治紧密结合 D.嫡长子继承制被破坏
5.(2024高二下·东莞期末)南朝刘裕建宋后定下制度,荆州以诸皇子轮流镇守,京口要地非宗室近亲不得居。宋、齐、梁皇帝,无不如此,各要州以诸王坐镇。宗王任高官的比例也在同步上升。这些措施表明(  )
A.九品中正制已无法维系 B.门阀势力已彻底瓦解
C.统治集团内部矛盾尖锐 D.统治者意图重振皇权
6.(2024高二下·东莞期末)唐代,藏人自称 bod chen-po。当时活跃于东西草原以及沙漠绿洲贸易道上的粟特人将bodchen-po 翻译成粟特语,于是就有了tuput的读音。唐宋汉地社会对藏人和藏地的称呼,正源于粟特人的音译“吐蕃”。这说明当时(  )
A.丝绸之路商业繁盛 B.商贸促进文化交流
C.大唐文化领先世界 D.对外政策开明包容
7.(2024高二下·东莞期末)唐代,无论城市农村、城内城外,都由县令统一管辖。宋初,城市经济进一步发展,政府采取了前所未有的城乡分治制度,这一调整(  )
A.扩大了城乡发展差距 B.完善了政府的治理体系
C.加强了城市经济控制 D.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8.(2024高二下·东莞期末)元代学者马端临指出:“两税之法,虽非经国之远图,乃救弊之良法也。但立法之初,不任土所宜输其所有,乃计绫帛而输钱。既而物价愈下,所纳愈多,遂至输一者过二、重为民困。此乃掊刻之吏所为,非法之不善也。”这一观点意在强调(  )
A.税制改革存在设计缺陷 B.赋税改革减轻人身控制
C.缴纳银钱导致物价飞涨 D.吏治弊端制约改革成效
9.(2024高二下·东莞期末)明崇祯帝自缢后,清兵打着为崇祯帝“报仇”的旗号入关。与此前新朝竭力丑化前朝不同,清朝统治者认为崇祯帝是“励精图治”之君,并给予“庄烈愍皇帝”谥号,为其举行隆重的葬礼。这一做法旨在(  )
A.加强中央集权 B.强化文化专制
C.塑造政权认同 D.促进民族交融
10.(2024高二下·东莞期末)清初,随着山陕移民入川,秦腔也被带到了四川,与进入四川的昆腔、高腔、胡琴和本土灯戏等发展、融合,形成了川剧的五大声腔。这一历程反映了(  )
A.故土情结助推文化传承 B.经济重心南移改变区域文化
C.民族融合推动文化认同 D.人口迁徙推动文化艺术创新
11.(2024高二下·东莞期末)明清时期,都曾采取沿海岸线横向展布的“海上陆下”的长卷式海图来呈现全域海疆。到清后期,海图逐渐与陆地舆图方位相同,“上北下南”式海图集已是大势所趋。这一变化(  )
A.巩固了传统的宗藩关系 B.改变了国人对世界的认识
C.折射出严峻的海防形势 D.捍卫了清王朝的海疆主权
12.(2024高二下·东莞期末)1951年,“敦煌守护神”常书鸿指出:“有许多壁画已经没有了,或褪色了,在目前我们还没能掌握足够的科学知识和设备来防止他,此项工作便成为头等迫切的重要任务。因为我们至少还可以用这个方法,在纸上、在印刷上完成一种补救工作,使他有无数化身,无限止地传播绵延下去。”“这个方法”最可能是对壁画进行(  )
A.临摹 B.研究 C.宣传 D.修复
13.(2024高二下·东莞期末)在中国民族史的研究实践中,“二重证据法”的理念正在向“三重证据法”过渡,即强调地上文献、地下文物及文献,以及民族学田野调查之间的互释与互证。这说明(  )
A.“二重证据法”存在明显缺陷
B.“三重证据法”具有广泛适用性
C.田野调查是民族史研究的基础
D.历史研究强调多重史料相互印证
14.(2024高二下·东莞期末)阿拉伯帝国第七代哈里发马蒙统治期间,曾在巴格达成立学府,专门翻译希腊文、波斯文和梵文的哲学、文学等著作。其中对亚里士多德的著作不仅进行了翻译,还进行了译注。据此可知,阿拉伯帝国文化繁荣得益于(  )
A.统治者的支持 B.处于亚欧大陆交汇处
C.商业贸易活跃 D.沟通了东西方的文化
15.(2024高二下·东莞期末)桑巴舞源于非洲,进入巴西后,逐渐吸收波西米亚波尔卡舞、法国的马克西克歇舞和古巴的哈巴涅拉舞等元素。1925年,桑巴舞传入欧洲,英国甚至还出现一种以桑巴为形式的舞蹈。这表明(  )
A.技术革新促进文化融合 B.文化交融具有创造性
C.地理环境影响文化交流 D.文化发展具有自主性
16.(2024高二下·东莞期末)有同学在梳理了美国的移民政策后,制作了如表。该表格说明美国(  )
时间 举措
1924年 颁布了移民限额法,将移民限额由占侨民的3%改为2%。
1952年 颁布《外来移民与国籍法》,每年移民总限额增至15.6万,其中50%用于技术类移民,并增设亚太三角区条款。
1965年 颁布《1965年移民和国籍法修正案》,对美国所需要的专业人员给予优先考虑,在移民总限额中有五分之一留给专业技术人员和短缺工种的劳工。
A.国力提升取决于人才流入 B.移民政策基于国家利益的需求
C.顺应全球劳动力市场变化 D.国家立法旨在为移民提供服务
二、非选择题:满分52分,本大题共4小题,其中17题14分,18题14分,19题12分,20题12分。
17.(2024高二下·东莞期末)交通建设与国家盛衰密切相关。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统一六国后,北筑长城防御匈奴,南则积极开发岭南。公元前214年,秦将屠睢率五十万谪徒进军岭南时,在大庾岭上开凿梅岭道、筑横浦关。梅岭道和灵渠一起,将珠江水系纳入全国水运网络,岭南与赣地、中原地区进入了一个全方位的交流时期。
——摘编自陈怀宇《古代大庚岭地区道路交通研究》
材料二 唐开元四年,广东韶关人张九龄主持重修梅关古道,历时约两年完成。古道开通后,政府指定其为官方驿道,用于传递公文、运输物资、调动军队等。南方诸国贡物、域外及岭南物产沿此道北运,“商贾如云,货物如雨”。北宋在广州设立市舶司,扩大开放海外贸易,货物运输越来越多。宋代以后,南迁移民增多,对岭南开发贡献较大,文人墨客络绎于道,促进了沿途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摘编自詹瑞祥《梅关古道沿革考》
材料三 清政府实行海禁后,广州成为唯一的通商口岸,梅关古道更趋繁忙。鸦片战争后,五口通商、海运发展及粤汉铁路的修通,梅岭的货运量逐渐减少。1922年5月,孙中山在韶关誓师北伐,北伐军经此攻入江西,而后国民政府经此迁到汉口。1934年陈毅从中央苏区突围后,以梅岭为中心建立根据地,并在此坚持了三年游击战争,写下了《梅岭三章》等脍炙人口的著名诗篇。
——摘编自杨志刚《文化线路视野中梅关古道的历史演变及其保护研究》
(1)根据材料一、二、分析梅岭道开辟的原因,并概括梅关古道的作用。
(2)指出材料三中梅关古道功能的变化,并简述其作为文化遗产的历史价值。
18.(2024高二下·东莞期末)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东南部人口高度密集,西北部人口特别稀少,这是我国人口地域分布最突出的特点.笔者早在1935年发表的《中国人口之分布》一文中采用了瑷珲一腾冲线(注:即胡焕庸线),充分揭示了这一人口地域分布差异。那时瑷珲一腾冲线东南侧,面积约占全国面积的36%,而人口却占全国总人口的96%;该线西北侧面积约占全国面积的64%,人口仅占全国的4%。此后半个世纪以来,我国人口分布的这种大势一直没有大的变动。1982年人口普查时,该线东南包括台湾省在内总面积411.7万公里,占全国面积的42.9%;人口为97139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94.4%;该线西北的人口只占全国人口的5.6%,面积却占全国的57.1%.
——摘编自胡焕庸《中国人口地域分布》
材料二 “胡焕庸线”两侧人口、经济总量分布比例和城镇化率
项目 年份
1990 2000 2010 2014
常住人口占比 (%) 东南半壁 93.78 93.60 93.47 93.43
西北半壁 6.22 6.40 6.53 6.57
国内生产总值占比(%) 东南半壁 94.66 95.31 94.33 94.18
西北半壁 5.34 4.69 5.67 5.82
城镇化率(%) 东南半壁 25.10 36.18 50.76 55.80
西北半壁 28.80 32.87 44.30 48.64
——摘编自吴瑞君、朱宝树《中国人口的非均衡分布与“胡焕庸线”的稳定性》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胡焕庸线”提出的背景和意义。
(2)根据材料一、二、归纳当代中国人口地域分布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成因。
19.(2024高二下·东莞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南澳Ⅰ号”沉船所载瓷器,以漳州窑青花瓷为大宗。青花瓷大盘和带盖青花瓷钵是代表性器物,属于外销瓷中的常见类型。从沉船的货物来看,“南澳Ⅰ号”沉船的始发地极有可能是福建漳州月港。南澳海域位于闽、粤、台交界海面,自古以来即为东南沿海通商的必经泊点和中转站。该地“番舶寇舟多泊焉”,时荷兰人称其为“好望角”,可见当时南澳海域航线之繁忙。
——摘编自崔勇《广东汕头市“南澳Ⅰ号”明代沉船》
材料二 沉船中漳州窑瓷器的图案,均模仿自嘉靖、隆庆之际景德镇青花装饰。沉船中景德镇瓷器的年代,上限为嘉靖年间,下限不晚于隆庆年间,这表明“南澳Ⅰ号”极可能是隆庆开海不久的一艘沉船。沉船发现的位置,处于漳州至马尼拉航线的初始航段。菲律宾是迄今为止发现漳州窑瓷器最为丰富、集中的区域,特别是菲律宾发现了许多与“南澳Ⅰ号”出水的漳州窑、景德镇窑瓷器相同的产品。
——摘编自郭学雷《“南澳Ⅰ号”沉船的年代、航路及性质》
材料三 东盟国家所在的东南亚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千余年来掩埋在海底的沉船不计其数。这些古沉船是人类文明发展的见证,保护它们对人类文明的传承具有重要意义。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为中国与东盟国家合作保护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古沉船提供了法律依据。
——摘编自赵亚娟《论中国与东盟国家合作保护古沉船》
(1)根据材料一、二、自拟一个研究课题,并简要说明理由。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与东盟国家合作保护古沉船的意义。
20.(2024高二下·东莞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人类的政治秩序建构,有两大动力机制,一是战争,一是贸易。血脉债张的战争因其强烈的戏剧性,更容易在历史叙事中被人注意到,也往往掩盖了润物细无声的贸易过程。然而,如果不理解贸易过程,则无法理解远超战争之上的人类文明史。
——张笑宇《商贸与文明:现代世界的诞生》
根据材料,从整体或局部任一角度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中国石器时代的人类与文明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安徽凌家滩遗址和辽宁牛河梁遗址都是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遗存,图1和图2分别为两处出土的玉质人像,人物造型相似,均是萨满向上天祈祷的形象”可知,两处距离遥远的遗址,却出土了造型相似的玉质人像,说明两处文明存在交流,C项正确;
阶级、私有制等是早期国家出现的重要标志,材料均没有体现,排除A项;
虽然两处都有“萨满向上天祈祷的形象”,但不代表两地宗教信仰完全相同,排除B项;
材料没有体现商贸繁荣,排除D项。
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阅读材料分析材料和调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关键是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和中华文明特点进行作答。
2.【答案】B
【知识点】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可知,长江的祭祀规格上升,而山川祭祀多是为了祈求农业丰收,南方祭祀规格的上升体现了南方经济的发展和开发,B项正确;
材料不涉及君权神授,排除A项;
汉承秦制并非材料本质,排除C项;
国家疆域开拓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
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了南方经济的开发,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3.【答案】C
【知识点】儒家、道家与佛教的发展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发现的汉墓壁画中绘有圣贤、豪杰、孝子、贤妻的故事图,匈奴习俗本是贵壮贱老,其中‘金日磾拜母像’壁画则描绘出匈奴休屠王太子金日磾穿着汉服向母像跪拜”可知,匈奴太子金日磾穿着汉服向母像跪拜的场景,体现了儒家孝道思想在边疆地区的传播,C项正确;
材料没有体现政治色彩,排除A项;
材料体现儒家思想在匈奴地区的传播,不等于汉朝对匈战争取得胜利,排除B项;
“全面汉化”的说法过于夸张,排除D。
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儒家思想的传播,侧重于考查考生对知识的掌握理解能力和对材料的分析作答能力。
4.【答案】A
【知识点】东汉的兴衰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西汉皇后大多出身微贱,东汉皇后大多出身名门望族,且大多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可知,东汉皇后不但出身名门,还有较高的文化水平,这就存在外戚干政的隐患,A项正确;
皇后不代表所有女性,排除B项;
材料不涉及血缘和政治的结合,排除C项;
材料没有涉及皇帝的继承,排除D。
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东汉政治制度,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5.【答案】D
【知识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更迭;九品中正制;科举制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南朝刘裕建宋后定下制度,荆州以诸皇子轮流镇守,京口要地非宗室近亲不得居。宋、齐、梁皇帝,无不如此,各要州以诸王坐镇。宗王任高官的比例也在同步上升”并结合所学可知,刘裕重用皇子和宗室,这有利于皇权的重振,D项正确;
重用皇室不等于九品中正制无法维系,排除A项;
魏晋南北朝时期,门阀势力是一股重要势力,并没有彻底瓦解,排除B项;
刘裕重用皇室,不等于统治集团内部有矛盾,排除C项。
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6.【答案】B
【知识点】三国至隋唐的中外文化交流;唐朝的商业发展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可知,“吐蕃”名称源于粟特人的音译,而粟特人之所以音译“吐蕃”,得益于粟特人活跃于东西草原以及沙漠绿洲贸易道上,由此可见商业贸易促进了文化交流,B项正确;
材料没有涉及丝绸之路的繁荣与否,排除A项;
没有比较,不能看出唐朝文化领先世界,排除C项;
材料和唐朝的对外政策无关,排除D项。
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民族交融,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学生需要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结合材料关键词和所学知识推导出正确答案。
7.【答案】B
【知识点】宋初专制集权的加强;宋元时期的商业发展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唐代,无论城市农村、城内城外,都由县令统一管辖。宋初,城市经济进一步发展,政府采取了前所未有的城乡分治制度”并结合所学可知,唐代不分城乡,都有县令管辖,而宋代则采取城乡分治制度,体现了宋朝基层治理的完善,B项正确;
城乡分治不等于城乡差距扩大,排除A项;
材料只是强调宋代城乡分治,和加强对城市经济的控制无关,排除C项;
宋朝商品经济高度繁荣,排除D项。
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基层治理,侧重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的能力,考生平时应加强相关习题的练习,不断总结相关知识点,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和解题能力。
8.【答案】D
【知识点】唐朝的租庸调制与两税法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两税之法,虽非经国之远图,乃救弊之良法也。但立法之初,不任土所宜输其所有,乃计绫帛而输钱。既而物价愈下,所纳愈多,遂至输一者过二、重为民困。此乃掊刻之吏所为,非法之不善也。”可知,两税法虽好,但由于吏治腐败导致虽好的两税法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说明吏治弊端制约改革成效,D项正确;
材料一定程度上肯定了两税法的积极性,排除A项;
材料没有具体指出两税法的积极性,排除B项;
材料和缴纳银钱导致物价飞涨无关,排除C项。
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两税法,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答案】C
【知识点】明清易代
【解析】【分析】材料强调清朝打着为崇祯帝“报仇”的旗号入关,并给与崇祯帝较高的评价,这有利于汉族对清朝政权的认同,C项正确;
材料和加强中央集权无关,排除A项;
材料不涉及文化专制,排除C项;
清朝做法是为了塑造政权认同,从而巩固统治,并非是促进民族交融,排除D项。
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明亡清立,解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学生作答时应紧扣材料,抓住材料关键词,并紧密结合所学知识进行作答。
10.【答案】D
【知识点】明清时期的小说与戏曲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清初,随着山陕移民入川,秦腔也被带到了四川,与进入四川的昆腔、高腔、胡琴和本土灯戏等发展、融合,形成了川剧的五大声腔”可知,清初山陕移民入川,使得秦腔带到四川,进而与四川戏曲融合,形成了川剧的五大声腔,说明人口迁徙推动文化艺术创新,D项正确;
材料恰恰体现了人口迁移推动文化传承和创新,而非强调故土情节,排除A项;
经济重心南移是在南宋,排除B项;
材料和民族融合无关,排除C项。
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阅读材料分析材料和调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关键是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和人口迁移的影响进行作答。
11.【答案】C
【知识点】晚清时期的边疆危机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可知,明清时期采取“海上陆下”的长卷式海图来呈现全域海疆,体现了对海域的轻视; 清后期,海图逐渐与陆地舆图方位相同,体现了对海域的重视,折射出严峻的海防形势,C项正确;
清朝后期,传统的宗藩关系逐渐瓦解,排除A项;
材料是国人对世界认识改变的表现,而非原因,排除B项;
改变地图制作不能捍卫海疆主权,排除D项。
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了晚清边疆危机,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12.【答案】A
【知识点】中华优秀文化的特点与价值;中国的历史遗迹与文化遗产
【解析】 【分析】材料强调很多壁画褪色甚至没有了,因此可以在纸上、在印刷上完成一种补救工作,即通过在纸上临摹的方式将壁画得到保存,A项正确;
材料强调将壁画延绵下去,而对壁画的研究不能做到这一点,排除B项;
宣传也不能保存壁画本身,排除C项;
材料强调没有足够的科学知识和设备防止壁画褪色,排除D项。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文化的传播,侧重于考查考生对知识的掌握理解能力和对材料的分析作答能力。
13.【答案】D
【知识点】中国的历史遗迹与文化遗产
【解析】【分析】材料强调在中国民族史的研究中,主张“三重证据法”,即地上文献、地下文物及文献,田野调查三者间互释与互证,说明历史研究强调多重史料相互印证,D正确;
材料并非强调“二重证据法”存在缺陷,而是强调史学研究要多重史料相互印证 ,排除A项;
“三重证据法”的要求更加苛刻,目前为止不具有广泛适用性,排除B项;
材料强调地上文献、地下文物及文献,田野调查三者间互释与互证,并没有单独强调田野调查的重要性,排除C项。
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史学研究,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14.【答案】A
【知识点】阿拉伯帝国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可知,阿拉伯帝国统治者成立学府进行翻译工作并进行译注,促进了阿拉伯帝国的文化繁荣,由此可见,统治者的支持是阿拉伯帝国文化繁荣的重要原因,A项正确;
地理位置并非阿拉伯帝国文化繁荣的主要原因,且材料也没有体现阿拉伯帝国的地理位置,排除B项;
材料没有涉及阿拉伯帝国的商业贸易,排除C项;
材料强调阿拉伯帝国文化繁荣的原因,D是其影响,排除。
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了阿拉伯帝国,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15.【答案】B
【知识点】商品流动与文化交流国际化的联系;文化交流国际化的表现(茶文化、服饰、钟表)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桑巴舞源于非洲,进入巴西后,逐渐吸收波西米亚波尔卡舞、法国的马克西克歇舞和古巴的哈巴涅拉舞等元素。1925年,桑巴舞传入欧洲,英国甚至还出现一种以桑巴为形式的舞蹈”并结合所学可知,桑巴舞最初发源于非洲,后来和巴西多种元素融合,最终再欧洲出现了桑巴形式的舞蹈,说明文化在交流中创新,B项正确;
材料没有涉及技术创新,排除A项;
材料没有体现地理环境和文化交流的关系,排除C项;
材料强调文化的交融性,而非文化发展的自主性,排除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文化的交流与创新,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学生需要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结合材料关键词和所学知识推导出正确答案。
16.【答案】B
【知识点】美国移民文化的形成和影响
【解析】【分析】不同时期的美国实行不同的移民政策,满足美国对人才的需要,说明美国移民政策的出发点为维护国家利益,B项正确;
取决于人才流入的说法过于夸张,排除A项;
顺应全球劳动力市场变化不是美国移民政策改变的原因,排除C项;
美国调整移民政策是出于维护国家利益的需求,而非为移民提供服务,排除D项。
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美国移民政策,侧重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的能力,考生平时应加强相关习题的练习,不断总结相关知识点,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和解题能力。
17.【答案】(1)原因:秦统一六国后,进军岭南的需要;岭南地区相对闭塞,交通不便;秦朝国力强盛,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秦朝重视道路交通建设。
作用:加强了中央政府对岭南的政治管理和军事控制;为人口迁徙提供了便捷通道;促进了岭南地区的开发;便利了国内外陆海贸易,密切了经济联系;推动了岭南地区与其他区域的文化交流。
(2)变化:经济功能下降,军事功能上升。
历史价值:反映近代中国经济与社会的转型;见证革命历程,承载革命文化;丰富文化创作题材。
【知识点】秦朝的统一措施及其影响;中国的历史遗迹与文化遗产
【解析】【分析】(1)原因:据材料“秦统一六国后......南则积极开发岭南”可知,秦统一六国后,进军岭南的需要;据材料“秦将屠睢率五十万谪徒进军岭南时,在大庾岭上开凿梅岭道、筑横浦关”可知,岭南地区相对闭塞,交通不便;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据材料“梅岭道和灵渠一起,将珠江水系纳入全国水运网络,岭南与赣地、中原地区进入了一个全方位的交流时期”并结合所学可知,秦朝重视道路交通建设。作用:据材料“古道开通后,政府指定其为官方驿道,用于传递公文、运输物资、调动军队等”并结合所学可知,加强了中央政府对岭南的政治管理和军事控制;据材料“宋代以后,南迁移民增多”可知,为人口迁徙提供了便捷通道;据材料“对岭南开发贡献较大,文人墨客络绎于道,促进了沿途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并结合所学可知,促进了岭南地区的开发;据材料“北宋在广州设立市舶司,扩大开放海外贸易,货物运输越来越多”可知,便利了国内外陆海贸易,密切了经济联系;据材料“将珠江水系纳入全国水运网络,岭南与赣地、中原地区进入了一个全方位的交流时期”可知,推动了岭南地区与其他区域的文化交流。
(2)变化:据材料“梅岭的货运量逐渐减少”“以梅岭为中心建立根据地,并在此坚持了三年游击战争”可知,经济功能下降,军事功能上升。历史价值:据材料“清政府实行海禁后,广州成为唯一的通商口岸,梅关古道更趋繁忙。鸦片战争后,五口通商、海运发展及粤汉铁路的修通,梅岭的货运量逐渐减少”并结合所学可知,反映近代中国经济与社会的转型;据材料“1922年5月,孙中山在韶关誓师北伐,北伐军经此攻入江西,而后国民政府经此迁到汉口”并结合所学可知,见证革命历程,承载革命文化;据材料“以梅岭为中心建立根据地,并在此坚持了三年游击战争,写下了《梅岭三章》等脍炙人口的著名诗篇”并结合所学可知,丰富文化创作题材。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文化遗产的历史价值,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8.【答案】(1)背景:日军侵华,民族危机加深;领土主权与民族意识的增强;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历史问题;先进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感;近代科学研究方法的发展。
意义:反映了我国区域经济、人口等资源分布不均衡的基本国情:推动了中国人口地理研究:为制定经济、人口政策提供重要参考。
(2)特点:东南人口密集,西北人口稀少;人口地域分布不均衡;具有稳定性;人口向城镇聚集。
成因:受中国地形和气候的影响;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推进。
【知识点】抗日战争的正面战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解析】【分析】(1)背景:根据材料“东南部人口高度密集,西北部人口特别稀少,这是我国人口地域分布最突出的特点”得出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历史问题。根据材料“笔者早在1935年发表的《中国人口之分布》一文中采用了瑷珲一腾冲线”得出日军侵华,民族危机加深,先进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感;近代科学研究方法的发展。根据所学知识得出领土主权与民族意识的增强。意义:根据所学知识得出反映了我国区域经济、人口等资源分布不均衡的基本国情:推动了中国人口地理研究:为制定经济、人口政策提供重要参考。
(2)特点:根据材料“那时瑷珲一腾冲线东南侧,面积约占全国面积的36%,而人口却占全国总人口的96%;该线西北侧面积约占全国面积的64%,人口仅占全国的4%”得出东南人口密集,西北人口稀少;人口地域分布不均衡。从材料二表中看出东南和西北的人口和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整体比较稳定,具有稳定性。无论是东南还是西北都呈现人口向城镇聚集的特点。原因:根据所学知识得出受中国地形和气候的影响;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根据表格中时间得出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推进。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胡焕庸线”提出的背景和意义,理解 当代中国人口地域分布的特点及其成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
19.【答案】(1)课题:明朝的对外贸易。
理由:“南澳Ⅰ号”极有可能是隆庆开海不久的一艘沉船,且所载瓷器是外销瓷器的常见类型,据此可研究明朝对外贸易的政策变化、商品种类等问题。课题:明朝商船的贸易路线。
理由:“南澳Ⅰ号”从福建漳州月港出发,在南澳沉没。南澳又是东南沿海通商的必经泊点和中转站。菲律宾发现了许多与“南澳Ⅰ号”出水的漳州窑、景德镇窑瓷器相同的产品。据此可推知,其线路应该是从福建漳州月港出发,到东南亚甚至更远的地方。
(2)意义:有利于文明的发展与传承;有助于海上丝绸之路的研究;有利于文化遗产的保护;有利于维护文化的多样性;有利于地区和平与稳定。
【知识点】古代中西方商业贸易及影响;国际贸易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文化遗产保护的背景及措施;近代商业贸易变化对中国的影响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青花瓷大盘和带盖青花瓷钵是代表性器物,属于外销瓷中的常见类型”可看出“南澳Ⅰ号”极有可能是贸易船只,可以研究贸易政策和商品。而“沉船发现的位置,处于漳州至马尼拉航线的初始航段。菲律宾是迄今为止发现漳州窑瓷器最为丰富、集中的区域”可以推测出船只的路线。
(2)根据材料“这些古沉船是人类文明发展的见证,保护它们对人类文明的传承具有重要意义”可得出有利于文明的发展与传承。根据所学知识得出有助于海上丝绸之路的研究;有利于文化遗产的保护;有利于维护文化的多样性;有利于地区和平与稳定。【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嗯能力,理解明代对外贸易的相关内容,理解中国与东盟国家合作保护古沉船的意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
20.【答案】示例:论题:战争与贸易都是推动人类政治秩序建构的重要动力。
公元前4世纪,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率军入侵波斯,灭亡了波斯帝国,并征服了从小亚细亚到印度河流域的广大地区,通过战争方式开疆拓土,建立帝国,重构了这些地区的政治秩序。拿破仑通过战争在欧洲建立起庞大帝国,在欧洲传播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在拿破仑战争的推动下,俄国爆发“十二月党人起义”、奥地利和普鲁士等地发生革命,冲击了这些地区的旧统治秩序。
1500年以来,随着新航路开辟、早期殖民扩张和两次工业革命,世界各地区之间的经济贸易联系不断加强,世界市场逐步形成。在此过程中,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迅速崛起,逐渐确立了对全球的统治,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
综上所述,战争和贸易都是不同文明交流交往的方式,它们都是推动人类政治秩序建构的重要动力。
【知识点】亚历山大帝国与亚历山大远征;欧洲早期的殖民扩张及其影响;第一次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 人类的政治秩序建构,有两大动力机制,一是战争,一是贸易”可得出论题为战争与贸易都是推动人类政治秩序建构的重要动力。论述可结合亚历山大帝国、拿破仑战争对政治秩序的推动作用,然后结合世界市场形成的过程来阐述贸易对政治秩序的构建,注意史论结合,论从史出,逻辑严密,最后进行总结即可。【点评】本题考查了人类文明交流,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广东省东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查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满分48分。本大题共16小题,每题3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将正确答案的代码填涂入答题卡内。
1.(2024高二下·东莞期末)安徽凌家滩遗址和辽宁牛河梁遗址都是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遗存,图1和图2分别为两处出土的玉质人像,人物造型相似,均是萨满向上天祈祷的形象。据此推知,这两地(  )
A.率先出现早期国家 B.有相同的宗教信仰
C.文化存在交流互鉴 D.商贸往来高度繁荣
【答案】C
【知识点】中国石器时代的人类与文明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安徽凌家滩遗址和辽宁牛河梁遗址都是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遗存,图1和图2分别为两处出土的玉质人像,人物造型相似,均是萨满向上天祈祷的形象”可知,两处距离遥远的遗址,却出土了造型相似的玉质人像,说明两处文明存在交流,C项正确;
阶级、私有制等是早期国家出现的重要标志,材料均没有体现,排除A项;
虽然两处都有“萨满向上天祈祷的形象”,但不代表两地宗教信仰完全相同,排除B项;
材料没有体现商贸繁荣,排除D项。
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阅读材料分析材料和调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关键是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和中华文明特点进行作答。
2.(2024高二下·东莞期末)汉武帝时期,在秦朝山川祭祀制度的基础上,确定了“五岳”祭祀体系。到汉宣帝时,“自是五岳、四渎(长江、黄河、淮河、济水)皆有常礼”,长江的祭祀规格升为“一岁四祠”,仅次于“一岁五祠”的黄河。这种变化反映了(  )
A.君权神授的强化 B.南方区域的开发
C.汉承秦制的延续 D.国家疆域的拓展
【答案】B
【知识点】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可知,长江的祭祀规格上升,而山川祭祀多是为了祈求农业丰收,南方祭祀规格的上升体现了南方经济的发展和开发,B项正确;
材料不涉及君权神授,排除A项;
汉承秦制并非材料本质,排除C项;
国家疆域开拓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
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了南方经济的开发,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3.(2024高二下·东莞期末)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发现的汉墓壁画中绘有圣贤、豪杰、孝子、贤妻的故事图,匈奴习俗本是贵壮贱老,其中“金日磾拜母像”壁画则描绘出匈奴休屠王太子金日磾穿着汉服向母像跪拜。这体现出(  )
A.壁画的政治色彩浓厚 B.对匈战争取得胜利
C.儒家思想向边疆传播 D.边疆族群全面汉化
【答案】C
【知识点】儒家、道家与佛教的发展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发现的汉墓壁画中绘有圣贤、豪杰、孝子、贤妻的故事图,匈奴习俗本是贵壮贱老,其中‘金日磾拜母像’壁画则描绘出匈奴休屠王太子金日磾穿着汉服向母像跪拜”可知,匈奴太子金日磾穿着汉服向母像跪拜的场景,体现了儒家孝道思想在边疆地区的传播,C项正确;
材料没有体现政治色彩,排除A项;
材料体现儒家思想在匈奴地区的传播,不等于汉朝对匈战争取得胜利,排除B项;
“全面汉化”的说法过于夸张,排除D。
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儒家思想的传播,侧重于考查考生对知识的掌握理解能力和对材料的分析作答能力。
4.(2024高二下·东莞期末)西汉皇后大多出身微贱,东汉皇后大多出身名门望族,且大多有较高的文化水平。据此可知,东汉(  )
A.存在外戚干政的隐患 B.女性的社会地位提升
C.血缘与政治紧密结合 D.嫡长子继承制被破坏
【答案】A
【知识点】东汉的兴衰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西汉皇后大多出身微贱,东汉皇后大多出身名门望族,且大多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可知,东汉皇后不但出身名门,还有较高的文化水平,这就存在外戚干政的隐患,A项正确;
皇后不代表所有女性,排除B项;
材料不涉及血缘和政治的结合,排除C项;
材料没有涉及皇帝的继承,排除D。
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东汉政治制度,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5.(2024高二下·东莞期末)南朝刘裕建宋后定下制度,荆州以诸皇子轮流镇守,京口要地非宗室近亲不得居。宋、齐、梁皇帝,无不如此,各要州以诸王坐镇。宗王任高官的比例也在同步上升。这些措施表明(  )
A.九品中正制已无法维系 B.门阀势力已彻底瓦解
C.统治集团内部矛盾尖锐 D.统治者意图重振皇权
【答案】D
【知识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更迭;九品中正制;科举制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南朝刘裕建宋后定下制度,荆州以诸皇子轮流镇守,京口要地非宗室近亲不得居。宋、齐、梁皇帝,无不如此,各要州以诸王坐镇。宗王任高官的比例也在同步上升”并结合所学可知,刘裕重用皇子和宗室,这有利于皇权的重振,D项正确;
重用皇室不等于九品中正制无法维系,排除A项;
魏晋南北朝时期,门阀势力是一股重要势力,并没有彻底瓦解,排除B项;
刘裕重用皇室,不等于统治集团内部有矛盾,排除C项。
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6.(2024高二下·东莞期末)唐代,藏人自称 bod chen-po。当时活跃于东西草原以及沙漠绿洲贸易道上的粟特人将bodchen-po 翻译成粟特语,于是就有了tuput的读音。唐宋汉地社会对藏人和藏地的称呼,正源于粟特人的音译“吐蕃”。这说明当时(  )
A.丝绸之路商业繁盛 B.商贸促进文化交流
C.大唐文化领先世界 D.对外政策开明包容
【答案】B
【知识点】三国至隋唐的中外文化交流;唐朝的商业发展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可知,“吐蕃”名称源于粟特人的音译,而粟特人之所以音译“吐蕃”,得益于粟特人活跃于东西草原以及沙漠绿洲贸易道上,由此可见商业贸易促进了文化交流,B项正确;
材料没有涉及丝绸之路的繁荣与否,排除A项;
没有比较,不能看出唐朝文化领先世界,排除C项;
材料和唐朝的对外政策无关,排除D项。
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民族交融,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学生需要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结合材料关键词和所学知识推导出正确答案。
7.(2024高二下·东莞期末)唐代,无论城市农村、城内城外,都由县令统一管辖。宋初,城市经济进一步发展,政府采取了前所未有的城乡分治制度,这一调整(  )
A.扩大了城乡发展差距 B.完善了政府的治理体系
C.加强了城市经济控制 D.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答案】B
【知识点】宋初专制集权的加强;宋元时期的商业发展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唐代,无论城市农村、城内城外,都由县令统一管辖。宋初,城市经济进一步发展,政府采取了前所未有的城乡分治制度”并结合所学可知,唐代不分城乡,都有县令管辖,而宋代则采取城乡分治制度,体现了宋朝基层治理的完善,B项正确;
城乡分治不等于城乡差距扩大,排除A项;
材料只是强调宋代城乡分治,和加强对城市经济的控制无关,排除C项;
宋朝商品经济高度繁荣,排除D项。
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基层治理,侧重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的能力,考生平时应加强相关习题的练习,不断总结相关知识点,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和解题能力。
8.(2024高二下·东莞期末)元代学者马端临指出:“两税之法,虽非经国之远图,乃救弊之良法也。但立法之初,不任土所宜输其所有,乃计绫帛而输钱。既而物价愈下,所纳愈多,遂至输一者过二、重为民困。此乃掊刻之吏所为,非法之不善也。”这一观点意在强调(  )
A.税制改革存在设计缺陷 B.赋税改革减轻人身控制
C.缴纳银钱导致物价飞涨 D.吏治弊端制约改革成效
【答案】D
【知识点】唐朝的租庸调制与两税法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两税之法,虽非经国之远图,乃救弊之良法也。但立法之初,不任土所宜输其所有,乃计绫帛而输钱。既而物价愈下,所纳愈多,遂至输一者过二、重为民困。此乃掊刻之吏所为,非法之不善也。”可知,两税法虽好,但由于吏治腐败导致虽好的两税法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说明吏治弊端制约改革成效,D项正确;
材料一定程度上肯定了两税法的积极性,排除A项;
材料没有具体指出两税法的积极性,排除B项;
材料和缴纳银钱导致物价飞涨无关,排除C项。
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两税法,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2024高二下·东莞期末)明崇祯帝自缢后,清兵打着为崇祯帝“报仇”的旗号入关。与此前新朝竭力丑化前朝不同,清朝统治者认为崇祯帝是“励精图治”之君,并给予“庄烈愍皇帝”谥号,为其举行隆重的葬礼。这一做法旨在(  )
A.加强中央集权 B.强化文化专制
C.塑造政权认同 D.促进民族交融
【答案】C
【知识点】明清易代
【解析】【分析】材料强调清朝打着为崇祯帝“报仇”的旗号入关,并给与崇祯帝较高的评价,这有利于汉族对清朝政权的认同,C项正确;
材料和加强中央集权无关,排除A项;
材料不涉及文化专制,排除C项;
清朝做法是为了塑造政权认同,从而巩固统治,并非是促进民族交融,排除D项。
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明亡清立,解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学生作答时应紧扣材料,抓住材料关键词,并紧密结合所学知识进行作答。
10.(2024高二下·东莞期末)清初,随着山陕移民入川,秦腔也被带到了四川,与进入四川的昆腔、高腔、胡琴和本土灯戏等发展、融合,形成了川剧的五大声腔。这一历程反映了(  )
A.故土情结助推文化传承 B.经济重心南移改变区域文化
C.民族融合推动文化认同 D.人口迁徙推动文化艺术创新
【答案】D
【知识点】明清时期的小说与戏曲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清初,随着山陕移民入川,秦腔也被带到了四川,与进入四川的昆腔、高腔、胡琴和本土灯戏等发展、融合,形成了川剧的五大声腔”可知,清初山陕移民入川,使得秦腔带到四川,进而与四川戏曲融合,形成了川剧的五大声腔,说明人口迁徙推动文化艺术创新,D项正确;
材料恰恰体现了人口迁移推动文化传承和创新,而非强调故土情节,排除A项;
经济重心南移是在南宋,排除B项;
材料和民族融合无关,排除C项。
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阅读材料分析材料和调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关键是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和人口迁移的影响进行作答。
11.(2024高二下·东莞期末)明清时期,都曾采取沿海岸线横向展布的“海上陆下”的长卷式海图来呈现全域海疆。到清后期,海图逐渐与陆地舆图方位相同,“上北下南”式海图集已是大势所趋。这一变化(  )
A.巩固了传统的宗藩关系 B.改变了国人对世界的认识
C.折射出严峻的海防形势 D.捍卫了清王朝的海疆主权
【答案】C
【知识点】晚清时期的边疆危机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可知,明清时期采取“海上陆下”的长卷式海图来呈现全域海疆,体现了对海域的轻视; 清后期,海图逐渐与陆地舆图方位相同,体现了对海域的重视,折射出严峻的海防形势,C项正确;
清朝后期,传统的宗藩关系逐渐瓦解,排除A项;
材料是国人对世界认识改变的表现,而非原因,排除B项;
改变地图制作不能捍卫海疆主权,排除D项。
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了晚清边疆危机,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12.(2024高二下·东莞期末)1951年,“敦煌守护神”常书鸿指出:“有许多壁画已经没有了,或褪色了,在目前我们还没能掌握足够的科学知识和设备来防止他,此项工作便成为头等迫切的重要任务。因为我们至少还可以用这个方法,在纸上、在印刷上完成一种补救工作,使他有无数化身,无限止地传播绵延下去。”“这个方法”最可能是对壁画进行(  )
A.临摹 B.研究 C.宣传 D.修复
【答案】A
【知识点】中华优秀文化的特点与价值;中国的历史遗迹与文化遗产
【解析】 【分析】材料强调很多壁画褪色甚至没有了,因此可以在纸上、在印刷上完成一种补救工作,即通过在纸上临摹的方式将壁画得到保存,A项正确;
材料强调将壁画延绵下去,而对壁画的研究不能做到这一点,排除B项;
宣传也不能保存壁画本身,排除C项;
材料强调没有足够的科学知识和设备防止壁画褪色,排除D项。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文化的传播,侧重于考查考生对知识的掌握理解能力和对材料的分析作答能力。
13.(2024高二下·东莞期末)在中国民族史的研究实践中,“二重证据法”的理念正在向“三重证据法”过渡,即强调地上文献、地下文物及文献,以及民族学田野调查之间的互释与互证。这说明(  )
A.“二重证据法”存在明显缺陷
B.“三重证据法”具有广泛适用性
C.田野调查是民族史研究的基础
D.历史研究强调多重史料相互印证
【答案】D
【知识点】中国的历史遗迹与文化遗产
【解析】【分析】材料强调在中国民族史的研究中,主张“三重证据法”,即地上文献、地下文物及文献,田野调查三者间互释与互证,说明历史研究强调多重史料相互印证,D正确;
材料并非强调“二重证据法”存在缺陷,而是强调史学研究要多重史料相互印证 ,排除A项;
“三重证据法”的要求更加苛刻,目前为止不具有广泛适用性,排除B项;
材料强调地上文献、地下文物及文献,田野调查三者间互释与互证,并没有单独强调田野调查的重要性,排除C项。
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史学研究,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14.(2024高二下·东莞期末)阿拉伯帝国第七代哈里发马蒙统治期间,曾在巴格达成立学府,专门翻译希腊文、波斯文和梵文的哲学、文学等著作。其中对亚里士多德的著作不仅进行了翻译,还进行了译注。据此可知,阿拉伯帝国文化繁荣得益于(  )
A.统治者的支持 B.处于亚欧大陆交汇处
C.商业贸易活跃 D.沟通了东西方的文化
【答案】A
【知识点】阿拉伯帝国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可知,阿拉伯帝国统治者成立学府进行翻译工作并进行译注,促进了阿拉伯帝国的文化繁荣,由此可见,统治者的支持是阿拉伯帝国文化繁荣的重要原因,A项正确;
地理位置并非阿拉伯帝国文化繁荣的主要原因,且材料也没有体现阿拉伯帝国的地理位置,排除B项;
材料没有涉及阿拉伯帝国的商业贸易,排除C项;
材料强调阿拉伯帝国文化繁荣的原因,D是其影响,排除。
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了阿拉伯帝国,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15.(2024高二下·东莞期末)桑巴舞源于非洲,进入巴西后,逐渐吸收波西米亚波尔卡舞、法国的马克西克歇舞和古巴的哈巴涅拉舞等元素。1925年,桑巴舞传入欧洲,英国甚至还出现一种以桑巴为形式的舞蹈。这表明(  )
A.技术革新促进文化融合 B.文化交融具有创造性
C.地理环境影响文化交流 D.文化发展具有自主性
【答案】B
【知识点】商品流动与文化交流国际化的联系;文化交流国际化的表现(茶文化、服饰、钟表)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桑巴舞源于非洲,进入巴西后,逐渐吸收波西米亚波尔卡舞、法国的马克西克歇舞和古巴的哈巴涅拉舞等元素。1925年,桑巴舞传入欧洲,英国甚至还出现一种以桑巴为形式的舞蹈”并结合所学可知,桑巴舞最初发源于非洲,后来和巴西多种元素融合,最终再欧洲出现了桑巴形式的舞蹈,说明文化在交流中创新,B项正确;
材料没有涉及技术创新,排除A项;
材料没有体现地理环境和文化交流的关系,排除C项;
材料强调文化的交融性,而非文化发展的自主性,排除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文化的交流与创新,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学生需要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结合材料关键词和所学知识推导出正确答案。
16.(2024高二下·东莞期末)有同学在梳理了美国的移民政策后,制作了如表。该表格说明美国(  )
时间 举措
1924年 颁布了移民限额法,将移民限额由占侨民的3%改为2%。
1952年 颁布《外来移民与国籍法》,每年移民总限额增至15.6万,其中50%用于技术类移民,并增设亚太三角区条款。
1965年 颁布《1965年移民和国籍法修正案》,对美国所需要的专业人员给予优先考虑,在移民总限额中有五分之一留给专业技术人员和短缺工种的劳工。
A.国力提升取决于人才流入 B.移民政策基于国家利益的需求
C.顺应全球劳动力市场变化 D.国家立法旨在为移民提供服务
【答案】B
【知识点】美国移民文化的形成和影响
【解析】【分析】不同时期的美国实行不同的移民政策,满足美国对人才的需要,说明美国移民政策的出发点为维护国家利益,B项正确;
取决于人才流入的说法过于夸张,排除A项;
顺应全球劳动力市场变化不是美国移民政策改变的原因,排除C项;
美国调整移民政策是出于维护国家利益的需求,而非为移民提供服务,排除D项。
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美国移民政策,侧重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的能力,考生平时应加强相关习题的练习,不断总结相关知识点,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和解题能力。
二、非选择题:满分52分,本大题共4小题,其中17题14分,18题14分,19题12分,20题12分。
17.(2024高二下·东莞期末)交通建设与国家盛衰密切相关。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统一六国后,北筑长城防御匈奴,南则积极开发岭南。公元前214年,秦将屠睢率五十万谪徒进军岭南时,在大庾岭上开凿梅岭道、筑横浦关。梅岭道和灵渠一起,将珠江水系纳入全国水运网络,岭南与赣地、中原地区进入了一个全方位的交流时期。
——摘编自陈怀宇《古代大庚岭地区道路交通研究》
材料二 唐开元四年,广东韶关人张九龄主持重修梅关古道,历时约两年完成。古道开通后,政府指定其为官方驿道,用于传递公文、运输物资、调动军队等。南方诸国贡物、域外及岭南物产沿此道北运,“商贾如云,货物如雨”。北宋在广州设立市舶司,扩大开放海外贸易,货物运输越来越多。宋代以后,南迁移民增多,对岭南开发贡献较大,文人墨客络绎于道,促进了沿途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摘编自詹瑞祥《梅关古道沿革考》
材料三 清政府实行海禁后,广州成为唯一的通商口岸,梅关古道更趋繁忙。鸦片战争后,五口通商、海运发展及粤汉铁路的修通,梅岭的货运量逐渐减少。1922年5月,孙中山在韶关誓师北伐,北伐军经此攻入江西,而后国民政府经此迁到汉口。1934年陈毅从中央苏区突围后,以梅岭为中心建立根据地,并在此坚持了三年游击战争,写下了《梅岭三章》等脍炙人口的著名诗篇。
——摘编自杨志刚《文化线路视野中梅关古道的历史演变及其保护研究》
(1)根据材料一、二、分析梅岭道开辟的原因,并概括梅关古道的作用。
(2)指出材料三中梅关古道功能的变化,并简述其作为文化遗产的历史价值。
【答案】(1)原因:秦统一六国后,进军岭南的需要;岭南地区相对闭塞,交通不便;秦朝国力强盛,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秦朝重视道路交通建设。
作用:加强了中央政府对岭南的政治管理和军事控制;为人口迁徙提供了便捷通道;促进了岭南地区的开发;便利了国内外陆海贸易,密切了经济联系;推动了岭南地区与其他区域的文化交流。
(2)变化:经济功能下降,军事功能上升。
历史价值:反映近代中国经济与社会的转型;见证革命历程,承载革命文化;丰富文化创作题材。
【知识点】秦朝的统一措施及其影响;中国的历史遗迹与文化遗产
【解析】【分析】(1)原因:据材料“秦统一六国后......南则积极开发岭南”可知,秦统一六国后,进军岭南的需要;据材料“秦将屠睢率五十万谪徒进军岭南时,在大庾岭上开凿梅岭道、筑横浦关”可知,岭南地区相对闭塞,交通不便;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据材料“梅岭道和灵渠一起,将珠江水系纳入全国水运网络,岭南与赣地、中原地区进入了一个全方位的交流时期”并结合所学可知,秦朝重视道路交通建设。作用:据材料“古道开通后,政府指定其为官方驿道,用于传递公文、运输物资、调动军队等”并结合所学可知,加强了中央政府对岭南的政治管理和军事控制;据材料“宋代以后,南迁移民增多”可知,为人口迁徙提供了便捷通道;据材料“对岭南开发贡献较大,文人墨客络绎于道,促进了沿途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并结合所学可知,促进了岭南地区的开发;据材料“北宋在广州设立市舶司,扩大开放海外贸易,货物运输越来越多”可知,便利了国内外陆海贸易,密切了经济联系;据材料“将珠江水系纳入全国水运网络,岭南与赣地、中原地区进入了一个全方位的交流时期”可知,推动了岭南地区与其他区域的文化交流。
(2)变化:据材料“梅岭的货运量逐渐减少”“以梅岭为中心建立根据地,并在此坚持了三年游击战争”可知,经济功能下降,军事功能上升。历史价值:据材料“清政府实行海禁后,广州成为唯一的通商口岸,梅关古道更趋繁忙。鸦片战争后,五口通商、海运发展及粤汉铁路的修通,梅岭的货运量逐渐减少”并结合所学可知,反映近代中国经济与社会的转型;据材料“1922年5月,孙中山在韶关誓师北伐,北伐军经此攻入江西,而后国民政府经此迁到汉口”并结合所学可知,见证革命历程,承载革命文化;据材料“以梅岭为中心建立根据地,并在此坚持了三年游击战争,写下了《梅岭三章》等脍炙人口的著名诗篇”并结合所学可知,丰富文化创作题材。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文化遗产的历史价值,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8.(2024高二下·东莞期末)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东南部人口高度密集,西北部人口特别稀少,这是我国人口地域分布最突出的特点.笔者早在1935年发表的《中国人口之分布》一文中采用了瑷珲一腾冲线(注:即胡焕庸线),充分揭示了这一人口地域分布差异。那时瑷珲一腾冲线东南侧,面积约占全国面积的36%,而人口却占全国总人口的96%;该线西北侧面积约占全国面积的64%,人口仅占全国的4%。此后半个世纪以来,我国人口分布的这种大势一直没有大的变动。1982年人口普查时,该线东南包括台湾省在内总面积411.7万公里,占全国面积的42.9%;人口为97139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94.4%;该线西北的人口只占全国人口的5.6%,面积却占全国的57.1%.
——摘编自胡焕庸《中国人口地域分布》
材料二 “胡焕庸线”两侧人口、经济总量分布比例和城镇化率
项目 年份
1990 2000 2010 2014
常住人口占比 (%) 东南半壁 93.78 93.60 93.47 93.43
西北半壁 6.22 6.40 6.53 6.57
国内生产总值占比(%) 东南半壁 94.66 95.31 94.33 94.18
西北半壁 5.34 4.69 5.67 5.82
城镇化率(%) 东南半壁 25.10 36.18 50.76 55.80
西北半壁 28.80 32.87 44.30 48.64
——摘编自吴瑞君、朱宝树《中国人口的非均衡分布与“胡焕庸线”的稳定性》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胡焕庸线”提出的背景和意义。
(2)根据材料一、二、归纳当代中国人口地域分布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成因。
【答案】(1)背景:日军侵华,民族危机加深;领土主权与民族意识的增强;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历史问题;先进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感;近代科学研究方法的发展。
意义:反映了我国区域经济、人口等资源分布不均衡的基本国情:推动了中国人口地理研究:为制定经济、人口政策提供重要参考。
(2)特点:东南人口密集,西北人口稀少;人口地域分布不均衡;具有稳定性;人口向城镇聚集。
成因:受中国地形和气候的影响;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推进。
【知识点】抗日战争的正面战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解析】【分析】(1)背景:根据材料“东南部人口高度密集,西北部人口特别稀少,这是我国人口地域分布最突出的特点”得出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历史问题。根据材料“笔者早在1935年发表的《中国人口之分布》一文中采用了瑷珲一腾冲线”得出日军侵华,民族危机加深,先进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感;近代科学研究方法的发展。根据所学知识得出领土主权与民族意识的增强。意义:根据所学知识得出反映了我国区域经济、人口等资源分布不均衡的基本国情:推动了中国人口地理研究:为制定经济、人口政策提供重要参考。
(2)特点:根据材料“那时瑷珲一腾冲线东南侧,面积约占全国面积的36%,而人口却占全国总人口的96%;该线西北侧面积约占全国面积的64%,人口仅占全国的4%”得出东南人口密集,西北人口稀少;人口地域分布不均衡。从材料二表中看出东南和西北的人口和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整体比较稳定,具有稳定性。无论是东南还是西北都呈现人口向城镇聚集的特点。原因:根据所学知识得出受中国地形和气候的影响;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根据表格中时间得出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推进。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胡焕庸线”提出的背景和意义,理解 当代中国人口地域分布的特点及其成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
19.(2024高二下·东莞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南澳Ⅰ号”沉船所载瓷器,以漳州窑青花瓷为大宗。青花瓷大盘和带盖青花瓷钵是代表性器物,属于外销瓷中的常见类型。从沉船的货物来看,“南澳Ⅰ号”沉船的始发地极有可能是福建漳州月港。南澳海域位于闽、粤、台交界海面,自古以来即为东南沿海通商的必经泊点和中转站。该地“番舶寇舟多泊焉”,时荷兰人称其为“好望角”,可见当时南澳海域航线之繁忙。
——摘编自崔勇《广东汕头市“南澳Ⅰ号”明代沉船》
材料二 沉船中漳州窑瓷器的图案,均模仿自嘉靖、隆庆之际景德镇青花装饰。沉船中景德镇瓷器的年代,上限为嘉靖年间,下限不晚于隆庆年间,这表明“南澳Ⅰ号”极可能是隆庆开海不久的一艘沉船。沉船发现的位置,处于漳州至马尼拉航线的初始航段。菲律宾是迄今为止发现漳州窑瓷器最为丰富、集中的区域,特别是菲律宾发现了许多与“南澳Ⅰ号”出水的漳州窑、景德镇窑瓷器相同的产品。
——摘编自郭学雷《“南澳Ⅰ号”沉船的年代、航路及性质》
材料三 东盟国家所在的东南亚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千余年来掩埋在海底的沉船不计其数。这些古沉船是人类文明发展的见证,保护它们对人类文明的传承具有重要意义。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为中国与东盟国家合作保护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古沉船提供了法律依据。
——摘编自赵亚娟《论中国与东盟国家合作保护古沉船》
(1)根据材料一、二、自拟一个研究课题,并简要说明理由。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与东盟国家合作保护古沉船的意义。
【答案】(1)课题:明朝的对外贸易。
理由:“南澳Ⅰ号”极有可能是隆庆开海不久的一艘沉船,且所载瓷器是外销瓷器的常见类型,据此可研究明朝对外贸易的政策变化、商品种类等问题。课题:明朝商船的贸易路线。
理由:“南澳Ⅰ号”从福建漳州月港出发,在南澳沉没。南澳又是东南沿海通商的必经泊点和中转站。菲律宾发现了许多与“南澳Ⅰ号”出水的漳州窑、景德镇窑瓷器相同的产品。据此可推知,其线路应该是从福建漳州月港出发,到东南亚甚至更远的地方。
(2)意义:有利于文明的发展与传承;有助于海上丝绸之路的研究;有利于文化遗产的保护;有利于维护文化的多样性;有利于地区和平与稳定。
【知识点】古代中西方商业贸易及影响;国际贸易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文化遗产保护的背景及措施;近代商业贸易变化对中国的影响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青花瓷大盘和带盖青花瓷钵是代表性器物,属于外销瓷中的常见类型”可看出“南澳Ⅰ号”极有可能是贸易船只,可以研究贸易政策和商品。而“沉船发现的位置,处于漳州至马尼拉航线的初始航段。菲律宾是迄今为止发现漳州窑瓷器最为丰富、集中的区域”可以推测出船只的路线。
(2)根据材料“这些古沉船是人类文明发展的见证,保护它们对人类文明的传承具有重要意义”可得出有利于文明的发展与传承。根据所学知识得出有助于海上丝绸之路的研究;有利于文化遗产的保护;有利于维护文化的多样性;有利于地区和平与稳定。【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嗯能力,理解明代对外贸易的相关内容,理解中国与东盟国家合作保护古沉船的意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
20.(2024高二下·东莞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人类的政治秩序建构,有两大动力机制,一是战争,一是贸易。血脉债张的战争因其强烈的戏剧性,更容易在历史叙事中被人注意到,也往往掩盖了润物细无声的贸易过程。然而,如果不理解贸易过程,则无法理解远超战争之上的人类文明史。
——张笑宇《商贸与文明:现代世界的诞生》
根据材料,从整体或局部任一角度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答案】示例:论题:战争与贸易都是推动人类政治秩序建构的重要动力。
公元前4世纪,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率军入侵波斯,灭亡了波斯帝国,并征服了从小亚细亚到印度河流域的广大地区,通过战争方式开疆拓土,建立帝国,重构了这些地区的政治秩序。拿破仑通过战争在欧洲建立起庞大帝国,在欧洲传播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在拿破仑战争的推动下,俄国爆发“十二月党人起义”、奥地利和普鲁士等地发生革命,冲击了这些地区的旧统治秩序。
1500年以来,随着新航路开辟、早期殖民扩张和两次工业革命,世界各地区之间的经济贸易联系不断加强,世界市场逐步形成。在此过程中,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迅速崛起,逐渐确立了对全球的统治,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
综上所述,战争和贸易都是不同文明交流交往的方式,它们都是推动人类政治秩序建构的重要动力。
【知识点】亚历山大帝国与亚历山大远征;欧洲早期的殖民扩张及其影响;第一次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 人类的政治秩序建构,有两大动力机制,一是战争,一是贸易”可得出论题为战争与贸易都是推动人类政治秩序建构的重要动力。论述可结合亚历山大帝国、拿破仑战争对政治秩序的推动作用,然后结合世界市场形成的过程来阐述贸易对政治秩序的构建,注意史论结合,论从史出,逻辑严密,最后进行总结即可。【点评】本题考查了人类文明交流,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广东省东莞市2023-2024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查历史试题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