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素养检测(七)(第七单元)
(25分钟 4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7分)
1.(2023·枣庄高一检测)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根据提示,下图中①处应填入的正确史实是 ( )
A.工人罢工 B.农民起义
C.军警支持 D.士兵参与
2.1919年5月6日,《民国日报》主编邵力子呼吁同学们支持北京同学,同时,江苏教育会的大、中学校长呼吁上海各社会团体参加次日支持北京学生的国民大会,上海的“五四运动”揭开了序幕。这说明 ( )
A.上海是五四运动的发源地
B.知识分子在运动中发挥了组织作用
C.工人阶级在斗争中起了巨大作用
D.五四运动取得了初步胜利
3.下图所示的建筑,位于上海兴业路76号,是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它见证了( )
A.新文化运动诞生 B.中国共产党成立
C.人民军队的创建 D.国民大革命发动
4.(2023·潍坊高一检测)中共一大通过的党的第一个决议规定,党在当前的“基本任务是成立产业工会”“应在工会里灌输阶级斗争的精神”,要派党员到工会去工作。这说明当时中国共产党 ( )
A.以领导工人运动为工作重心
B.准确把握了中国的国情
C.找到了救亡图存的正确道路
D.认识到农民阶级同盟军地位
5.(2023·泰安高一检测) “民国十五年六月,国民军入湖南,克长沙,吴佩孚来援,败绩,国民军遂下武汉,入江西,败孙传芳之兵,分军为左右,夹江东下。”这段材料描述的是 ( )
A.黄花岗起义 B.北伐战争
C.辛亥革命 D.南昌起义
6.(2023·临沂高一检测) 1928年,毛泽东总结道:“我们闹革命,光是跑来跑去是不行的,一定要有一个家,不然就很困难。有了这个家,就可以作为同敌人进行革命斗争的根据地。”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个“家”是 ( )
A.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B.湘鄂西革命根据地
C.闽浙赣革命根据地
D.左右江革命根据地
7.20世纪20年代末期毛泽东写道:“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该词可以用来印证 ( )
A.北伐战争中北洋军阀的内部争斗
B.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的工农武装割据
C.国民革命时期根据地的土地政策
D.国民革命时期的北伐战争
【补偿训练】
毛泽东在《战争和战略问题》中指出:“(中国)无议会可以利用,无组织工人举行罢工的合法权利。在这里,共产党的任务,基本上不是经过长期合法斗争以进行起义和战争,也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毛泽东上述观点的核心是 ( )
A.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中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C.中国无产阶级无任何政治权利
D.中国革命可以走从城市到农村的道路
8.观察图片,下列两次起义给中国革命最重要的启示是 ( )
A.必须尽快发动农民起来革命
B.要不惜一切代价夺取大城市
C.必须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D.必须走适合国情的革命道路
9.(2023·菏泽高一检测)毛泽东的诗词像一面中国革命史的镜子,真实而艺术地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的斗争历程。《清平乐·六盘山》为毛泽东1935年10月创作的一首词,其创作的历史背景是 ( )
A.国民革命军推进至长江流域
B.工农武装割据局面的开辟
C.中国工农红军进行战略转移
D.中国共产党领导敌后抗战
二、非选择题(共13分)
1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的特点……在这里,共产党的任务,基本上不是经过长期合法斗争以进行起义和战争,也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
——毛泽东《战争和战略问题》
材料二 参加过遵义会议的伍修权同志曾回忆起当年开会时的情景:“……会议开始还是由博古主持,他坐在一张长条桌子中间的位置上……在报告中,他为自己的错误辩解。……毛主席稍后作了重要发言。……批驳了博古为自己作辩护的观点。毛主席的发言反映了大家的共同想法和正确意见,受到王稼祥、张闻天、朱德、周恩来等与会绝大多数同志的热烈拥护。……会上直接被批判的是博古。批判博古,实际上就是批判李德。因此,会议一开始,李德的处境就很狼狈,别人都是围着长桌子坐的,他却坐在会议室的门口……完全像是处在被告席的地位上。别人发言时,我把发言的内容一一翻译给李德听,他一边听一边不断地抽烟,一支接一支地抽,垂头丧气,神情十分沮丧。”
(1)材料一表明中国革命找到了一条怎样的正确道路 为什么要走这样一条“相反的道路” (5分)
(2)材料二中,博古和李德在遵义会议上为什么会遭到党内大多数同志的批判 (3分)
(3)在批判了博古和李德的错误后,遵义会议作出了什么重要决定 遵义会议在历史上有着什么样的重要意义 (5分)
【备选习题】
1.下表为中国1928—1932年全国新注册工厂数量与资本额,据此可知 ( )
年份 1928年 1929年 1930年 1931年 1932年
工厂数量(个) 250 180 119 117 87
工厂资本额(万元) 11 784 6 402 4 495 2 769 1 459
A.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成果有限
B.欧美列强加剧对华资本输出
C.民族资本主义增长速度减缓
D.中国工业发展出现倒退趋势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某学习小组研究“1927-1929年中国共产党武装起义与宗族组织”时提出的论证思路。
指出材料中有违史实的结论,并阐述你的论证思路。(12分)单元素养检测(七)(第七单元)
(25分钟 4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7分)
1.(2023·枣庄高一检测)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根据提示,下图中①处应填入的正确史实是 ( )
A.工人罢工 B.农民起义
C.军警支持 D.士兵参与
【解析】选A。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五四运动期间,学生罢课,商人罢市,工人罢工,广大群众积极参与,故A正确;B、C、D说法均与五四运动基本史实不符,排除。
2.1919年5月6日,《民国日报》主编邵力子呼吁同学们支持北京同学,同时,江苏教育会的大、中学校长呼吁上海各社会团体参加次日支持北京学生的国民大会,上海的“五四运动”揭开了序幕。这说明 ( )
A.上海是五四运动的发源地
B.知识分子在运动中发挥了组织作用
C.工人阶级在斗争中起了巨大作用
D.五四运动取得了初步胜利
【解析】选B。根据“邵力子呼吁”“大、中学校长呼吁”等可知在五四运动中知识分子发挥了组织作用,B正确;北京是五四运动的发源地,排除A;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知识分子的作用,没有涉及工人阶级的作用,排除C;材料内容没有体现五四运动的结果,排除D。
3.下图所示的建筑,位于上海兴业路76号,是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它见证了( )
A.新文化运动诞生 B.中国共产党成立
C.人民军队的创建 D.国民大革命发动
【解析】选B。由“中共一大会址”及“上海”可知,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故选B。
4.(2023·潍坊高一检测)中共一大通过的党的第一个决议规定,党在当前的“基本任务是成立产业工会”“应在工会里灌输阶级斗争的精神”,要派党员到工会去工作。这说明当时中国共产党 ( )
A.以领导工人运动为工作重心
B.准确把握了中国的国情
C.找到了救亡图存的正确道路
D.认识到农民阶级同盟军地位
【解析】选A。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积极投身工人运动,从中共一大规定的党的基本任务可以看出,当时中国共产党以领导工人运动为工作重心,故答案为A;当时中国共产党还没有认识到发动农民阶级的重要性,未能做到准确把握国情,排除B;发动工人阶级主要是开展阶级斗争,而不是救亡图存,排除C;当时中国共产党还没有认识到农民阶级的同盟军地位,排除D。
5.(2023·泰安高一检测) “民国十五年六月,国民军入湖南,克长沙,吴佩孚来援,败绩,国民军遂下武汉,入江西,败孙传芳之兵,分军为左右,夹江东下。”这段材料描述的是 ( )
A.黄花岗起义 B.北伐战争
C.辛亥革命 D.南昌起义
【解析】选B。“民国十五年”是公元1926年,据材料信息“入湖南,克长沙,吴佩孚”“入江西,败孙传芳之兵”,可知该事件应为国民革命时期的北伐战争,故选B;黄花岗起义和辛亥革命的发生时间是1911年,南昌起义的发生时间是1927年,都与题意时间不符,排除A、C、D。
6.(2023·临沂高一检测) 1928年,毛泽东总结道:“我们闹革命,光是跑来跑去是不行的,一定要有一个家,不然就很困难。有了这个家,就可以作为同敌人进行革命斗争的根据地。”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个“家”是 ( )
A.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B.湘鄂西革命根据地
C.闽浙赣革命根据地
D.左右江革命根据地
【解析】选A。根据材料“1928年”“有了这个家,就可以作为同敌人进行革命斗争的根据地”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7年秋收起义后,毛泽东率领起义队伍到达井冈山,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A正确;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建立时间是1928年,晚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排除B;闽浙赣革命根据地建立时间是1930年,晚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排除C;左右江革命根据地建立时间是1929年,晚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排除D。
7.20世纪20年代末期毛泽东写道:“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该词可以用来印证 ( )
A.北伐战争中北洋军阀的内部争斗
B.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的工农武装割据
C.国民革命时期根据地的土地政策
D.国民革命时期的北伐战争
【解析】选B。材料中关键词是“20世纪20年代末期”“分田分地”,这说明是1927年秋收起义后,毛泽东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提出并实践“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故选B。
【补偿训练】
毛泽东在《战争和战略问题》中指出:“(中国)无议会可以利用,无组织工人举行罢工的合法权利。在这里,共产党的任务,基本上不是经过长期合法斗争以进行起义和战争,也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毛泽东上述观点的核心是 ( )
A.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中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C.中国无产阶级无任何政治权利
D.中国革命可以走从城市到农村的道路
【解析】选B。据题干关键信息“也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可知,毛泽东认为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8.观察图片,下列两次起义给中国革命最重要的启示是 ( )
A.必须尽快发动农民起来革命
B.要不惜一切代价夺取大城市
C.必须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D.必须走适合国情的革命道路
【解析】选D。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都是攻打中心城市,结果都遭受挫折,结合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情,以及城市敌人力量异常强大,农村相对薄弱,所以应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之路,选D。
9.(2023·菏泽高一检测)毛泽东的诗词像一面中国革命史的镜子,真实而艺术地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的斗争历程。《清平乐·六盘山》为毛泽东1935年10月创作的一首词,其创作的历史背景是 ( )
A.国民革命军推进至长江流域
B.工农武装割据局面的开辟
C.中国工农红军进行战略转移
D.中国共产党领导敌后抗战
【解析】选C。根据材料所给时间“1935年10月”可知这一时期处于土地革命时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中国工农红军正在进行长征,C正确;国民革命发生时间是1924—1927年,排除A;工农武装割据局面的开辟时间是1927年,排除B;中国共产党领导敌后抗战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排除D。
二、非选择题(共13分)
1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的特点……在这里,共产党的任务,基本上不是经过长期合法斗争以进行起义和战争,也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
——毛泽东《战争和战略问题》
材料二 参加过遵义会议的伍修权同志曾回忆起当年开会时的情景:“……会议开始还是由博古主持,他坐在一张长条桌子中间的位置上……在报告中,他为自己的错误辩解。……毛主席稍后作了重要发言。……批驳了博古为自己作辩护的观点。毛主席的发言反映了大家的共同想法和正确意见,受到王稼祥、张闻天、朱德、周恩来等与会绝大多数同志的热烈拥护。……会上直接被批判的是博古。批判博古,实际上就是批判李德。因此,会议一开始,李德的处境就很狼狈,别人都是围着长桌子坐的,他却坐在会议室的门口……完全像是处在被告席的地位上。别人发言时,我把发言的内容一一翻译给李德听,他一边听一边不断地抽烟,一支接一支地抽,垂头丧气,神情十分沮丧。”
(1)材料一表明中国革命找到了一条怎样的正确道路 为什么要走这样一条“相反的道路” (5分)
(2)材料二中,博古和李德在遵义会议上为什么会遭到党内大多数同志的批判 (3分)
(3)在批判了博古和李德的错误后,遵义会议作出了什么重要决定 遵义会议在历史上有着什么样的重要意义 (5分)
【解析】第(1)题,中国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是由中国的特殊国情决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在城市敌强我弱,农村蕴含着革命力量,这就决定了中国革命走向胜利之路是“农村包围城市”。第(2)题需要结合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和长征开始时遭受的损失来分析。第(3)题第一问需要结合遵义会议的内容回答,从军事、组织方面的决定进行总结。第二问意义要从对党、红军及中国革命的影响等方面层层递进地回答。
答案:(1)道路:“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原因:中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在城市敌强我弱,以城市暴动为中心的道路(城市中心论)在中国行不通,必须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2)在第五次反“围剿”时,博古、李德等人不考虑中国的实际情况,犯了“左”倾错误,给革命造成了惨重损失。
(3)重要决定:集中全力解决军事和组织问题,增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重要意义:这次会议挽救了党和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备选习题】
1.下表为中国1928—1932年全国新注册工厂数量与资本额,据此可知 ( )
年份 1928年 1929年 1930年 1931年 1932年
工厂数量(个) 250 180 119 117 87
工厂资本额(万元) 11 784 6 402 4 495 2 769 1 459
A.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成果有限
B.欧美列强加剧对华资本输出
C.民族资本主义增长速度减缓
D.中国工业发展出现倒退趋势
【解析】选C。据表中数据可知,全国新注册工厂数量与资本额逐年下降,说明民族工业受到打压,成长速度减缓,故C正确;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开始于1935年,故A错误;1929-1933年,欧美列强受到大萧条的影响,急于倾销本国的滞销商品,而不是加剧对华的资本输出,故B错误;新注册工厂数量的减少,并不能表明中国工业发展出现倒退,故D错误。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某学习小组研究“1927-1929年中国共产党武装起义与宗族组织”时提出的论证思路。
指出材料中有违史实的结论,并阐述你的论证思路。(12分)
【解析】据史实1“家族优势使他易于获得支持”得出结论1错误,据结论3“设置了障碍”得出总结论错误;史实1讲述的是曾氏家族的优势,不等于阶级斗争意识深入江西乡村,应修改为:起义领导人的家族优势有利于武装起义的发动,据史实3所知宗族组织的存在给中国共产党武装起义带来障碍,得出总结论比较片面,应修改为:在中国共产党武装起义的过程中,宗族组织是一把双刃剑。
答案:错误之处:结论1和总结论。
示例:历史学习与研究应坚持“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的原则。
史实1讲述的是曾氏家族的优势,有助于其发动武装起义,但不能体现阶级斗争意识深入江西乡村。故结论1错误,应修改为:起义领导人的家族优势有利于武装起义的发动。
史实3说明宗族组织的存在给中国共产党武装起义带来障碍。综合三个史实,得出宗族组织的存在对中国共产党武装起义的发动有利有弊,总结论比较片面,故总结论错误,应修改为:在中国共产党武装起义的过程中,宗族组织是一把双刃剑。 (意思相近,表述不同也可酌情给分)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七)单元素养检测(含解析) 2024-2025高一历史部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