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石河子第一中学2024-2025高三上学期8月月考历史试题(含解析)

2024年8月高三年级历史月考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 30小题60分)
1.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冲破西方“文明三要素”(冶金术、文字和城市)的桎梏,提出“以王权和国家的出现作为进入文明社会的关键标志”的中国方案。据此,下列遗址可以作为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证据的是(  )
A.姜寨聚落遗址 B.良渚古城遗址 C.二里头遗址 D.殷墟遗址
2.目前已发现的三星堆八个器物坑中的六个大坑,在分布位置上组成一个“门”字形态。在殷墟墓地中,有一种特殊的门字形墓位形态,据学者研究,门字形墓位形态是商系族群的特质因素,是商礼的体现。这一现象表明(  )
A.古蜀文明影响了商朝文化的发展进程 B.蜀地与中原之间已存在区域文明交流
C.商代已经对巴蜀地区实行了有效治理 D.三星堆文明是商代礼制的翻版与再现
3.据史书记载,殷商时期贵族阶层的服饰形式完备,制作讲究。从“殷墟出土商代贵族残大理石像”看出,贵族服饰的领、袖等边缘多装饰回纹、雷纹。这说明商代(  )
A.审美意识开始萌芽 B.纺织技术得到推广
C.礼仪规范受到重视 D.奢侈享乐之风盛行
4.西周盟誓的种类,包括建周过程中的战争动员盟誓、西周早期的分封册命盟誓和西周中晚期的诉讼判决盟誓等。此外,西周盟誓还形成了一套严格而复杂的程序,逐渐系统化、制度化。由此可见,西周的盟誓(  )
A.促进了宗法分封的形成 B.利于巩固和扩大周王朝的统治基础
C.确保了政治秩序的稳定 D.一定程度推动了中央集权制的完善
5.考古人员在我国鄂尔多斯高原及其临近地区,发现了从商代至西汉时期的青铜和金银制品,被称为“鄂尔多斯青铜器”。该青铜器以动物纹样为主,在产生和发展过程中,受到中原、北方草原、中亚及欧洲草原文化的影响。鄂尔多斯青铜器体现了(  )
A.文明交流 B.民族迁徙 C.华夏认同 D.技术先进
6.夏商时期,农业的主要生产工具是木耜,单独的木耜一个人操作,只能刺土,需要多人合作(通常是三人一组)才可以翻起土块,这种协作方式被称为协田。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牛骨刻辞上刻有“王大令众人曰协田”的字样。这表明当时(  )
A.个体小农经济具有脆弱性 B.精耕细作已处于成熟阶段
C.耕作方式和生产力相适应 D.土地公有提高了生产效率
7.春秋战国时期,民本思想逐渐形成并得到发展。管仲提出君主治理国家要顺应民意;孔子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反对苛政;孟子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些主张,反映当时(  )
A.大一统成为当时社会共识 B.得到了统治者的积极支持
C.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需求 D.社会亟需政治秩序的变革
8.春秋时期,齐桓公提倡穿鲁国绨衣并高价大量进口,使得鲁国农村毁粮种桑,城市改行开织厂。一年后,齐桓公倡导穿齐国丝帛,低价倾销囤积的齐帛,停止进口鲁国丝织品,停止向鲁国出口粮食。两年后,鲁国民众有十分之六跑到了齐国。齐国人口大增,越发强盛,而鲁国国将不国矣。这表明(  )
A.重农抑商政策有其历史根源 B.外向型经济应当严格限制
C.粮食生产事关国家战略安全 D.新经济因素引发社会变动
9.战国时期,朝觐作为邦交手段主要有诸侯朝天子、诸侯相朝、天子朝诸侯三种。据统计,秦国受朝觐16次,魏6次,周、赵、齐各3次,韩1次。这反映出当时(  )
A.诸侯争霸斗争激烈 B.统一趋势十分明显
C.周王统治名存实亡 D.诸侯外交非常频繁
10.“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公元前422年,秦灵公“作吴阳上畴(祭坛),祭黄帝;作下畴,祭炎帝”,这是现存最早祭祀炎帝、黄帝的历史记录。它可以用来说明秦国(  )
A.顺应了民族交融趋势 B.遵循了宗法分封制度
C.开创了祭祀炎黄先例 D.完成了一统天下大业
11.春秋时期,许多诸侯国陆续推行了一些变革措施。如齐国采取“相地而衰征”的政策,即根据土地多少和田质好坏征收赋税;鲁国实行了“初税亩”“履亩而税”,即按亩收税。这(  )
A.根源于井田制的逐渐崩溃 B.推动了工商业的发展
C.反映土地私有制渐趋确立 D.旨在瓦解旧贵族的统治
12.据如表可知,春秋战国时期(  )
史料 出处
“珠玉为上币,黄金为中币,刀布为下币” 《管子·地数篇》
管仲说“处工就官府,处商就市井,处农就田野……” 《国语·齐语》
“子贡好废(卖出)举(买进),与时转货赀……常相鲁卫,家累千金,卒终于齐”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周人之俗,治产业、力工商,逐什二(商业利润增至十分之二)以为务” 《史记·苏秦列传》
A.商业活动不受限制 B.城市经济繁荣发展
C.商人社会地位提高 D.商品经济比较活跃
13.春秋战国时期,来自邹国的孟子与魏惠王探讨治国之道,来自魏国的吴起在楚国担任令尹,同样来自魏国的商鞅在秦国担任大良造,分别主持了变法。这说明(  )
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础初现 B.平民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C.统治者重视儒家和法家学说 D.中原文化处于领先地位
14.孔子主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老子主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墨子主张“节俭”,说明他们都主张(  )
A.倡导社会和谐与秩序 B.强调道德规范和个人品德
C.推崇节俭和反对奢侈 D.提倡无为而治的政治理念
15.有学者提出,“大都无城墙”是汉代以前中国古代都城的主流形态。安阳殷墟、西周王都丰镐、秦朝都城咸阳的考古遗迹中均未发现外郭城墙。对此现象的合理解释是当时(  )
A.城墙修筑技术相对落后 B.统治者实力强大的反映
C.经济水平落后无力修建 D.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16.宗庙是帝王或诸侯祭祀祖先之所,其设置几乎贯穿古代中国。东周时期,诸侯国的宗庙多设于国都,由国君亲祭。秦统一后,除在都城设宗庙外,还在全国县级行政区域设置祭祀秦始皇父亲的“太上皇庙”,并由地方官主持祭祀。该举措表明秦朝(  )
A.通过宗庙祭祀强化宗法制 B.力图践行以孝治国的理念
C.人伦秩序服务于国家治理 D.郡县制逐渐取代了分封制
17.根据长沙走马楼出土的吴简记载统计,孙吴时期临湘县乡吏总数的26%、县吏的40%,县卒的33%都出身自“潘”“蒸”“邓”“黄”“谢”姓五大家族,这说明了当时(  )
A.地方大族影响当地吏役的任用 B.皇权与世家大族的妥协
C.江南地区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 D.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发展
18.匈奴建立的汉赵政权皇帝刘曜曾规定“非宗庙社稷之祭不得杀牛,犯者皆死”;北魏孝文帝曾诏“六月庚午,禁杀牛马”,孝明帝亦重申“杀牛禁”。这能够反映该时期这些少数民族(  )
A.牛耕技术的发展 B.统治思想的异变 C.政权更迭的频繁 D.经济结构的变化
19.下表是开皇年间隋朝政府前后两次下诏的情况。这反映出隋朝(  )
时间 诏书内容
开皇十五年(595年)二月 “北境诸州,异于余处……所有义仓杂种,并纳本州”,而且用于赈灾的粮食是“杂种及远年粟”。
开皇十六年(596年)二月 义仓“准上中下三等税”,也就是百姓按照划分的户等纳粮食税。规定上等户不超过一石,中等户不超过七斗,下等户不超过四斗。
A.边疆危机持续加重 B.南北经济差距逐步扩大
C.社会矛盾有所缓和 D.政策制定较为务实灵活
20.唐太宗时期,谏议大夫隶属于门下省,“每宰相入内平章大事,必使谏官随入”,谏官可以对君主和宰相“面折廷争”。武则天当政,改谏官为门下、中书二省分隶,并加置左右补阙、左右拾遗,以至时有“补阙连车载,拾遗平斗量”之说.这一调整(  )
A.扩大了谏官的监督权 B.进一步完善了三省制
C.提高了中枢行政效率 D.有利于加强君主集权
21.《唐会要·杂录》载:“贞观四年,诸蕃君长诣阙,请太宗为天可汗。乃下制,令后玺书赐西域北荒之君长,皆称皇帝天可汗。”由此可知(  )
A.西域正式接受中央政权直接管理 B.边疆和内地的民族交融进一步加强
C.唐太宗为周边各民族共同的首领 D.唐政府在各少数民族地区设郡置县
22.后梁太祖朱温早年参加黄巢起义,投降唐朝后以汴州为据点逐渐扩大势力,后废唐自立建后梁;因镇压黄巢起义有功而获封陇西郡王的李克用长期割据河东,后其子灭后梁建后唐;地方上抵抗起义军的地主土豪武装,后建立南方十国。上述材料主要说明(  )
A.农民起义深刻影响唐末五代政局 B.藩镇割据导致了唐朝的土崩瓦解
C.唐末战乱推动藩镇割据局面形成 D.宋朝的首要任务是消灭农民起义
23.831年,吐蕃内乱,其大将悉怛(dà)谋携维州投奔西川节度使李德裕,时任宰相牛僧孺认为“吐蕃之境,四面各万里,失一维州,未能损其势。比来修好,约罢成兵,中国御戎,守信为上”。唐文宗于是令李德裕撤出维州,悉怛谋遭遣返后被吐蕃处死,“德裕由是怨僧孺”。这一事件(  )
A.恶化了西川的边境局势 B.导致了政坛的朋党之争
C.加剧了唐朝国力的衰落 D.违背了三省体制的规定
24.公元723年,唐玄宗将中书省与门下省的职权合二为一,称之为“中书门下”,成为中央的最高权力机构,中书令是大权独揽的宰相。门下省名存实亡,成为空壳,完全失去了原本的审核封驳之权。这一变化(  )
A.扩大了宰相参政议政的职权 B.进一步减少了中央决策失误
C.实现君主对朝政的全面控制 D.提高了中枢机构的行政效率
25.唐德宗建中元年(公元780年),农民归附政府户籍的数量激增,户口总数比肃宗乾元三年(公元760年)增长近一倍。更多的小农在从事农业生产的同时开始兼营手工业和商业,部分失去土地的农民弃农经商,或靠佣工维持生计。这些现象反映了(  )
A.社会成员的身份趋于平等 B.赋税征收不再以人丁为主
C.以庸代役促进农业商品化 D.户籍制度的作用大为削弱
26.据下可推知,唐代两位史学家在治史上的共同点是(  )
史学家 主要观点
刘知几 “史之为用,其利甚博,乃生人之急务,为国家之要道。”——《史通》
杜佑 “实采群言;征诸人事,将施有政。”——《通典》
A.秉笔直书 B.史书官修 C.经世观念 D.以经释史
27.两宋时期,几乎每位皇帝在位期间都会成立专门的资料编修机构,将此前以皇帝、宰相和枢密使名义颁布的“诏”“敕”“宣”进行整理,删削繁文,统一相关指示,编成综合性的通行《编敕》。这一做法旨在(  )
A.施行道德伦理教化 B.完善律令体系
C.维护大一统的局面 D.规范行政治理
28.有史料记载,大臣文彦博对神宗说行交子不便,宋神宗坦言:“行交子,诚非得已,若素有法制,财用既足,则不须此,今未能然,是以急难无有不已之事。”,下列项中属于“诚非得已”的原因有(  )
①支付绍兴和议的“岁贡” ②筹措对西夏战争的军费
③应对官僚队伍膨胀的需要 ④保证交子主币地位的稳固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9.王安石在变法中推行募役法,其原则是“计产赋钱,募民代役”,政府宣布老百姓交纳免役钱后即免除充当差役的负担。同时规定原来不必承担差役的官户等,都要按照免役钱定额的半数交纳“助役钱”。推行募役法意在(  )
A.增加财政收入,均平赋役 B.强化人身控制,稳固统治
C.抑制土地兼并,发展生产 D.限制高利借贷,缓和矛盾
30.《东京梦华录》追溯了作者过往的生活境况:“……出京南来,避地江左。情绪牢落,渐入桑榆。暗想当年,节物风流,人情和美,但成惆怅!”材料中的“京”和“当年”应该是(  )
A.洛阳东汉 B.南京东晋 C.开封北宋 D.杭州南宋
二、非选择题(共3题40分)
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秦汉之际,萧何在刘邦攻入咸阳时,“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掌握山川险要,物产分布,经济虚实,郡县户籍的数字等,因而在楚汉战争中圆满地完成了输送士卒、粮饷的任务。由于各朝各代都有这种以地图为工具的做法,故制图学的作用重大,从而使得各代都有一些名臣钻研制图学。
——摘编自丁海斌、汪广东《论“官科技”及其对中国古代和近代科技发展的影响》
材料二
1093年,苏轼上奏道:“臣所忧者,文书积于高丽而流于契丹,使敌人周知山川险要、边防利害,为患至大。”
——摘编自《苏轼文集》
材料三
宋代地图制作空前繁荣。在宋代著名的地图制作者中,有钦命的主管国家某一部门的大臣,如编绘了《守令图》的沈括,地方行政长官和战区军事将领也成为区域地图测绘的主体,甚至一些士人也绘制了一批览胜路线图。
——摘编自王树连《宋代地图缘何空前繁荣》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官方重视制图技术的原因。(4分)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宋代地图制作空前繁荣的原因,并指出其所体现的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突出特征。(10分)
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一个国家或民族在历史的发展中往往呈现出阶段性特征。而这个阶段性特征,一般是自身传统与现实相妥协的结果。一些在历史中留下自己名字的王朝或者国家,以我们现在的眼光分析其阶段性特征时,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局限性,但如果从当时的角度看,这未必不是他们当时最适合自己的方式。
请根据所给材料并结合具体的朝代或国家,自拟一个论题并加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据充分)
33.【农耕文明与疆域变迁】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张骞“凿空”后,西汉开始控制西域,第一次形成由河西走廊连接中原和西域的版图,形状如下图。
西汉形势图
西汉末年,西域为匈奴所控制。东汉前期,朝廷恢复对西域的管控。东汉末年,中原政权再次失去西域。曹魏西晋时期,该形状的版图再一次形成。东晋十六国南北朝时期,西域为高车等游牧政权所据有。盛唐时期,该形状的版图又一次形成。
——摘编自翦伯赞《中国史纲要》等
材料二
中原王朝一般属于农耕政权,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农业,经营的区域往往是农耕区。其疆域也往往以该区域的边缘为界:北阻大漠、草原,沿年均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修筑长城,区隔游牧;东南阻于浩瀚无垠的太平洋;西南阻于山高流急的横断山脉和高耸入云的青藏高原;只有西北沿河西走廊的狭长农耕带通向新疆。
新疆以天山为界,北有准噶尔盆地,南有塔里木盆地,环塔里木盆地边缘的雪山融化,形成了绿洲农业,也便于中原王朝驻屯军队。
——摘编自冯天瑜等《中华文化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西汉时期西部版图相较秦朝时的变化,以及相应的管理机构设置。(6分)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该形状版图反复出现的原因。(8分)
2024年8月高三年级历史月考
测试试题评分参考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B C B A C D C C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D A B B C A D C D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B A C D B C D C A C
1.【答案】B【解析】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良渚古城遗址位于中国浙江省杭州市,是一处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遗址,距今约5300年至4300年。这个遗址展示了早期王权和国家的出现,符合中国方案中将王权和国家的出现作为进入文明社会的关键标志,故选B项;姜寨聚落遗址是一个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主要反映了原始社会的生活状况,没有明显的王权和国家的迹象,排除A项;二里头遗址是中国夏朝的重要遗址,虽然已经出现了王权的迹象,但它的年代较晚,大约在公元前17世纪至前16世纪,与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的时间范围不完全吻合,排除C项;殷墟遗址是商朝后期的都城遗址,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朝代,已经形成了完整的王权和国家制度。但是,殷墟的年代更晚,大约在公元前14世纪至前11世纪,也超出了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的时间范围,排除D项。
2.【答案】B【解析】据题干可知,目前已发现的三星堆八个器物坑中的六个大坑,在分布位置上组成一个“门”字形态,而该形态是“商系族群的特质因素”,是“商礼的体现”,据此可知,该现象表明蜀地与中原之间已存在区域文明交流,故选B项;题干仅是述及三星堆八个器物坑中的六个大坑与商礼中都存在“‘门’字形态”,但是并没有述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排除A项;据所学可知,在商朝内外服制度之下,其并没有实现对巴蜀地区实行了有效治理,排除C项;题干仅述及了商代礼制的门字形墓位形态,并不能扩大为三星堆文明是商代礼制的“翻版与再现”,排除D项。
3.【答案】C【解析】据材料“贵族阶层的服饰形式完备,制作讲究”“贵族服饰的领、袖等边缘多装饰回纹、雷纹”可知,殷商时期贵族阶层的服饰形式完备,制作讲究,有回纹、雷纹等装饰,其作用在于明确等级身份,说明礼仪规范受到重视,故选C项;原始社会时期人类已经有了审美意识,排除A项;材料内容强调的是商朝贵族阶层的服饰制作及装饰特点,“纺织技术得到推广”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殷商时期贵族阶层的服饰是其身份的象征,不能据此说明“奢侈享乐之风盛行”,排除D项。
4.【答案】B【解析】据题干“建周过程中的战争动员盟誓”“西周早期的分封册命盟誓”“西周中晚期的诉讼判决盟誓”“还形成了一套严格而复杂的程序,逐渐系统化、制度化”可知,西周的盟誓加强了周王室与各地诸侯之间的联系,有利于巩固和扩大周王朝的统治基础,故选B项;据题干所述及的诸多盟誓内容(“战争动员”“分封册命”“诉讼判决”等)可知,其所述内容与“分封制”“宗法制”的“形成”没有关系,排除A项;据题干内容及所学可知,诸多盟誓有利于西周统治秩序的稳定,但是并不能扩大为“确保”,排除C项;据所学可知,在西周时期尚未形成“中央集权制”,排除D项。
5.【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了鄂尔多斯青铜器受到中原、北方草原、中亚及欧洲草原文化的影响,说明中原、北方草原、中亚及欧洲草原文化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交融,体现了不同地区文明之间的交融,故选A项;民族迁徙是指历史上一个民族、几个民族或民族共同体全部或大部由一个地区到另一个地区的大规模迁居,材料是民族间的交流,排除B项;华夏认同是指对中国文化、中华民族和中国传统价值观的认同和归属感,体现了个体或群体对自己身为中华民族一员的自豪感和认同感,排除C项;技术先进指的是青铜器制作水平高,技术精湛,排除D项。
6.【答案】C【解析】据材料“单独的木耜……才可以翻起土块”“王大令众人曰协田”可知,夏商时期生产力发展有限,木耜需要多人协作,而在耕作中也采用了协田的方式,体现了耕作方式和当时生产力相适应,故选C项;小农经济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排除A项;中国精耕细作处于成熟阶段在汉朝之后,排除B项;商和西周实行奴隶主土地国有制,周天子名义上占有全国的土地和臣民,土地不能随意买卖,但材料仅涉及生产方式和耕作工具,不体现土地所有制,排除D项。
7.【答案】D【解析】据管仲、孔子、孟子的主张可知,他们都强调了对民众权益的关注和尊重,这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政治秩序变革的迫切需求。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民众生活困苦,因此,这些思想家们希望通过倡导民本思想来推动政治秩序的变革,以更好地满足民众的需求,故选D项;材料中并未提及关于大一统的内容,且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分裂和争霸的时期,“大一统成为当时社会的共识”表述过于绝对,排除A项。从材料给出的信息中,无法得知统治者是否积极支持这些民本思想,而且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环境较为动荡,统治者们并不一定都会积极支持这些思想,排除B项;材料中的民本思想,如“顺应民意”、“体察民情”等,更侧重于对民众需求的关注和尊重,而非直接反映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需求,且孔子代表奴隶主贵族,排除C项
8.【答案】C【解析】齐桓公通过提倡穿鲁国绨衣并大量进口,诱导鲁国将农业资源转向丝织业,从而削弱了鲁国的粮食生产能力。随后,齐桓公又改变策略,提倡穿齐国丝帛,并通过低价倾销和停止贸易来进一步削弱鲁国的经济基础。这种策略导致了鲁国经济的崩溃和民众的大量流失,而齐国则因此人口增加,国力强盛。由此可见,鲁国国将不国都是因为其在短期利益的诱惑下放弃了粮食种植的缘故,表明粮食生产事关国家战略安全,故选C项;材料反映的是齐国用一系列经济手段来削弱鲁国,同时增强齐国的经济实力,与重农抑商政策无关,排除A项;据材料“齐桓公提倡穿鲁国绨衣并高价大量进口”可知,齐国的外向型经济取得了成功,排除B项;春秋时期的新经济因素是小农经济,材料信息反映的是齐桓公的经济手段,没有新经济因素对社会的影响的相关内容,排除D项。
9.【答案】C【解析】据材料“秦国受朝觐16次,魏6次,周、赵、齐各3次,韩1次”,可知战国时期分封制度逐渐走向崩溃,使得秦、魏等强大诸侯的影响力逐渐超过了周王室,反映了周王统治的名存实亡,故选C项;“朝觐作为邦交手段主要有诸侯朝天子、诸侯相朝、天子朝诸侯三种”说明材料主要强调的是诸侯与诸侯、诸侯与天子之间的关系,诸侯争霸不能完全反映材料的内容,排除A项;王室衰微和秦、魏等诸侯的崛起会加剧兼并战争,不利于国家统一,排除B项;“秦国受朝觐16次,魏6次,周、赵、齐各3次,韩1次”说明材料主要强调其他诸侯与秦、魏之间的外交非常频繁,并不能适用于所有诸侯之间,排除D项。
10.【答案】A【解析】据材料并结合纲要上册第2课所学华夏认同观念可知,秦灵公设立祭坛祭祀黄帝、炎帝,表明秦国认为其也是华夏族,华夏认同观念增强,顺应了民族交融趋势,故选A项;秦灵公与炎帝、黄帝没有血缘关系,公元前900年,嬴非子受封于东周孝王,“遵循了宗法分封制度”不合逻辑,排除B项;“开创了祭祀炎黄先例”不合史实,距今5000多年,黄帝去世后,其大臣左彻就削木为黄帝之像,率诸侯祭祀,排除C项;“完成了一统天下大业”的是秦王嬴政,排除D项。
11.【答案】C【解析】据所学可知,在春秋晚期,井田制开始走向崩溃,大量“公田”被抛荒,同时部分“私田”逐渐成为使用者的私有土地,随着该现象的日益普遍,各诸侯国先后进行税制改革,如齐国的“相地而衰征”、鲁国的“初税亩”,这反映出土地私有制渐趋确立,故选C项;据所学可知,春秋晚期各诸侯国进行税制改革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及生产效率的提高,井田制的崩溃是其直接原因,排除A项;题干内容述及的是土地税收的改革,与工商业发展无关,其直接结果是推动了土地私有制的确立,排除B项;据所学可知,在该时期各诸侯国所推行税制改革的目的在于刺激生产积极性,扩大剥削量,排除D项。
12.【答案】D【解析】据材料可知,《管子》中把珠玉、黄金、刀币分别称为上等、中等、下等货币,体现了货币的使用,《国语》中记载商人忙碌于市场,《史记》记载子贡精通商业买卖,资产丰厚,周人从事工商,以追求商业利润为事业,这些信息都是商业发展的表现,说明春秋战国时期商品经济比较活跃,故选D项;据材料“处商就市井”可知,商人在专门开辟的“市井”中进行贸易,商业活动范围受限制,排除A项;据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商业的发展,形成了一些著名都会,但此时城市经济尚达不到繁荣发展的程度,宋朝时期城市经济繁荣发展,排除B项;春秋时期商人社会地位提高的表现有,商人为诸侯国高官、诸子百家及史学家对商人的赞扬、执政者与商人之间的密切关系等方面,材料只涉及商业发展的表现,没有体现商人社会地位的提高,且战国时期,伴随着重农抑商政策的实施,商人的社会地位较低,排除C项。
13.【答案】A【解析】据材料“来自邹国的孟子与魏惠王探讨治国之道,来自魏国的吴起在楚国担任令尹,同样来自魏国的商鞅在秦国担任大良造”可知,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国君对人才的任用跨越国别,而有能力之人也为他国君主服务,这说明当时在思想上超越了一国,具有“天下”色彩,故选A项;材料中呈现的是人才来源跨越了国别,而平民政治取代贵族政治应体现为通过新的选官标准,官吏选拔跨越阶层,排除B项;据材料可知,诸侯国君重用各地人才,进行变法以实现富国强兵,而不是重视儒法思想,并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吴起是兵家代表,排除C项;材料中没有将中原地区与其他地区的文化进行比较,故不能得出“领先地位”,排除D项。
14.【答案】B【解析】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体现了对他人的尊重和道德准则;老子的“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强调高尚的品德和与世无争的态度;墨子的“节俭”也是一种个人品德的体现,他们的这些主张都着重强调了道德规范和个人品德,故选B项;倡导社会和谐与秩序与“节俭”思想不符,排除A项;只有墨子明确主张“节俭”,不能就此说他们都推崇节俭,排除C项;“无为而治”主要是老子的道家思想,孔子和墨子并没有强调这一点,排除D项。
15.【答案】B【解析】由材料“安阳殷墟、西周王都丰镐、秦朝都城咸阳的考古遗迹中均未发现外郭城墙”可知古代城墙作为保护都城的防御性建筑,在安阳殷墟、西周王都丰镐、秦朝都城咸阳都未发现,这体现出统治者强大的实力和自信,故选B项;材料没有说明城墙的修筑技术,且没有比较信息,无法得出此结论,排除A项;秦朝铁犁牛耕已经出现,生产力已经得到迅速发现,选项表述与史实不符,排除C项;只有秦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排除D项。
16.【答案】C【解析】据材料“秦统一后……秦始皇父亲的‘太上皇庙’,并由地方官主持祭祀”并结合所学可知,作为统治家族祭祀先祖之所,国家宗庙的设置在秦朝逐渐推广到全国县级行政区域,皇室的宗庙设置虽然其出发点是“亲亲”的血缘关系,但是其最终目的则是“刑罚中、庶民安”等政治效果,也正是由于皇室宗庙具有血缘和政治上的双重价值,所以皇室宗庙的设置就成为一个重要的政治问题,故该举措表明人伦秩序服务于国家治理,故选C项;宗法制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瓦解,排除A项;秦朝的主流思想是法家思想,强调以法治国,其核心思想并非以孝治国,排除B项;秦完成统一后,在全国推行郡县制,与材料主旨“宗庙祭祀”不符合,排除D项。
17.【答案】A【解析】据材料“孙吴时期临湘县乡吏总数的26%、县吏的40%,县卒的33%都出身自‘潘’‘蒸’‘邓’‘黄’‘谢’姓五大家族”并结合基础知识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地方管理中五大家族人数囊括了地方官吏和卒的很大比例,说明地方大族在当地影响力极大,故选A项;材料仅涉及到官员构成中的姓氏构成,没有明确官员任免过程中的具体行政原则,排除B项;材料仅涉及到江南地区的政治状况,没有明确具体经济发展情况,排除C项;基层吏役任用被五大家族影响甚至垄断,不利于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发展,排除D项。
18.【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匈奴汉赵政权和北魏时期,少数民族政权的统治者出台了一系列禁止杀牛马的措施,这说明这些少数民族重视牛马,反映了少数民族经济由游牧经济向农耕经济的转变,从而使得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故选D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时牛耕技术并没有得到发展,排除A项;这时少数民族政权逐渐封建化,学习儒家思想,排除B项;魏晋时期,政治上政权更迭频繁,而材料涉及的是经济的变化,排除C项。
19.【答案】C【解析】结合材料可知,隋朝政府结合北境诸州的特殊情况、划定户等的户籍制度,制定了义仓纳粮集中存贮、梯度缴存的各项措施,表明隋朝政府政策制定较为务实灵活,故C项正确。材料未体现边疆危机、南北经济差距、社会矛盾等信息,排除A.B.D三项。
20.【答案】D【解析】据材料“唐太宗时期……谏官可以对君主和宰相‘面折廷争’”可知此时谏官的作用较大,可以对皇帝和宰相提出意见,然而到了武则天时期出现了“补阙连车载,拾遗平斗量”的情况,补阙的人多到用车来装载,官至拾遗的像斗里的米一样多,谏官多的无法计量,这主要是因为武则天为了栽培势力,用大量官职俘获人心,同时武则天还将谏官改为中书、门下两省分立,这使谏官之间相互牵制,降低了其地位和作用,从而加强了君主的权力,故选D项;唐朝谏官的监察权包括言事谏诤权、封驳权、笔谏权等权力,材料中主要反映了从唐太宗时期到武则天时期谏官数量激增,权力制衡,地位下降,排除A项;三省制主要涉及中书、门下、尚书省之间的分权制衡,材料主要体现了从唐太宗到武则天时期谏官制度的发展,排除B项;提高行政效率是指中枢作出决策费力少,速度快且效果好,材料体现的是唐太宗时期到武则天时期谏议制度的发展变化,排除C项。
21.【答案】B【解析】据材料“令后玺书赐西域北荒之君长,皆称皇帝天可汗”可知各少数民族请求称呼唐太宗为“天可汗”得到了中央政府的许可,并且将这种称呼向其他地区推广,体现了各少数民族对中原政权的认同不断加强,有利于边疆与内地民族融合的强化,故选B项;汉代设置西域都护府标志着西域正式接受中央政权直接管理,排除A项;“天可汗”只能表示少数民族对中央政权的认可,并不代表少数民族以唐太宗为首领,排除C项;“天可汗”只是一种尊称,不代表中央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设置了郡县,实行直接政治管辖,排除D项。
22.【答案】A【解析】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在镇压黄巢起义的过程中形成的地方割据势力后来成为五代十国时期割据的政治基础,说明农民起义深刻影响唐末五代政局,故选A项;藩镇割据削弱了中央集权,但在一定时期内维系了唐朝的统治,且材料主旨并不是在强调唐朝的土崩瓦解,排除B项;安史之乱推动藩镇割据局面形成,排除C项;宋朝的首要任务是结束唐末五代的藩镇割据局面,D项与史实不符,排除D项。
23.【答案】C【解析】据材料信息“失一维州,未能损其势”、“唐文宗于是令李德裕撤出维州”并结合所学可知,唐朝后期牛李党争(牛李党争,通常是指唐代统治后期的九世纪前半期以牛僧孺、李宗闵等为领袖的牛党与李德裕、郑覃等为领袖的李党之间的争斗),为权力相互倾轧,统治者置国家利益于不顾,加剧了国力的衰落,故选C项;材料反映了牛李党争加剧了唐朝国力的衰落,未涉及此事后边境局势的描述,排除A项;朋党之争,即唐朝后期,统治集团内部出现不同派别的争权斗争,牛李党争不是由此事导致的,排除B项;材料事件加剧了唐朝国力的衰落,材料并未体现三省的决策、审议、执行的制度规定,无法看出违背了三省体制的规定,排除D项。
24.【答案】D【解析】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唐朝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中书省负责起草和颁发皇帝的诏令,而门下省则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下设六部)执行政令。合并后,中书门下成为最高权力机构,中书令作为宰相,其权力得到了加强。与此同时,因为减少了审核这一环节——门下省“完全失去了原本的审核封驳之权”,使得皇帝的意志能够更快速地转化为具体的行政命令,提高了中枢机构的行政效率,故选D项;合并后,“中书令是大权独揽的宰相”,门下省“完全失去了原本的审核封驳之权”,说明并没有扩大宰相参政议政的职权,排除A项;合并后,减少了审核这一环节——门下省“完全失去了原本的审核封驳之权”,不利于减少中央决策失误,排除B项;唐玄宗时期的“中书门下”制度确实加强了皇帝对朝政的控制,但要说实现了全面控制则可能有些过于绝对。在唐代,皇帝的权力虽然很大,但仍然存在一定的制衡机制,比如谏官制度和廷议制度等,这些制度允许一定程度的官员议政和进谏,对皇帝的决策有一定的影响力,排除C项。
25.【答案】B【解析】据材料“(公元780年)……户籍的数量激增,户口总数……增长近一倍”、“兼营手工业和商业……靠佣工维持生计”并结合所学可知,780年,唐德宗接受宰相杨炎的建议,实行两税法,它“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材料中的现象正是受两税法影响而出现的,故选B项;社会成员的身份趋于平等是宋朝的社会变化的表现,与材料“唐德宗”不符,排除A项;材料信息反映的是两税法的影响,与“以庸代役”的租庸调制无关,排除C项;到清前期赋役实行固定丁银、摊丁入亩后,户籍的作用大为削弱,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D项。
26.【答案】C【解析】刘知几强调史学对国家百姓的重要性,强调史学经世致用;杜佑编写的《通典》强调对国计民生有重要实用的内容,体现经世观念。由此可知,他们都强调了史学的社会功能,即经世观念,故选C项;秉笔直书是指史官书写历史只根据史实的真相来写,二人均没有提及相关信息,排除A项;《史通》和《通典》都属于私人修史,不是史书官修,排除B项;“以经释史”是一种治史方法,指的是用儒家经典来解释历史事件和现象。如,史学家们常常会引用《诗经》、《尚书》、《礼记》等经典来阐述历史的合理性和道德教化,材料中并没有相关信息,排除D项。
27.【答案】D【解析】宋代皇帝成立资料编修机构,将颁发的各类文书进行整理,统一编写成通行的《编敕》,主要是让文书行政有统一的标准,以规范国家行政治理,维护封建统治,故选D项;资料编修机构的工作是为了统一行政管理和维护封建统治,“道德伦理教化”不是其目的,所以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题干所述做法有利于完善律令体系,但题干所问是“旨在”,而皇帝做法的目的不是为了完善律令体系,而应该是为了行政治理和维护统治,排除B项;两宋均未完成国家统一,“维护大一统局面”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
28.【答案】C【解析】绍兴和议是1141年南宋与金所订立的合约,而题干中的宋神宗属于北宋,故①错误;据所学,北宋经常与辽、西夏发生战争,其军费开支和赔款数额很大,需要发行纸币来弥补铜币的不足,属于“诚非得已”的原因,故②正确;据所学,北宋加强了中央集权,却出现了“三冗”现象(冗官、冗兵、冗费),其财政开支增多,需要纸币来弥补铜币的不足,属于“诚非得已”的原因,故③正确;北宋时期的主币仍然是铜钱,而不是纸币,故④错误;选择C项符合题意。
29.【答案】A【解析】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可知,王安石变法后,原有差役由民户按户等分摊经费,官府自行出钱雇人应役,原来不用负担差役的官户等缴纳的助役钱属于新增的额外收入,可加王安石此举旨在增加财政收入,故选A项;结合所学可知,募役法会减轻政府对百姓的人身控制,排除B项;土地兼并是指土地资源逐渐集中到少数人手中的社会现象,该问题解决的关键是把土地私有制变成公有制,结合所学可知,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并未解决土地兼并问题,排除C项;高利贷是指索取特别高额利息的贷款,结合所学可知,王安石变法中起到限制高利贷作用的是青苗法,而不是募役法,排除D项。
30.【答案】C【解析】《东京梦华录》是宋代孟元老的笔记体散记文,追述了北宋都城东京开封府城市风俗人情,材料的意思是宋钦宗靖康元年的第二年,我离开汴京来到了南方,因躲避战乱而住在江左,情绪郁闷而低落,年岁又逐渐进入老年晚景。暗想当年在汴京城里的生活,每逢佳节时的人物风流倜傥,人情和顺畅美,都已化成惆怅和隐恨,所以“京”是北宋都城东京开封府,“当年”是北宋,故选C项;东汉是全国统一的封建王朝,与材料不符,排除A项;《东京梦华录》追述了北宋都城东京开封府城市风俗人情,不是东晋,排除B项;《东京梦华录》成书于南宋时期,是追述北宋,排除D项。
二、非选择题
31.【答案】(14分)
(1)原因:军事斗争及国防建设的需要;山川地图有利于行政管理。(4分)
(2)原因:民族政权并立;印刷技术的进步;商品经济的发展;政府重视;士子的积极参与。(6分,答出三点即可)
特征:实用性;经验性。(4分)
【解析】
(1)据材料一“掌握山川险要”、“在楚汉战争中圆满地完成了输送士卒、粮饷的任务”、材料二“使敌人周知山川险要、边防利害”可知,军事斗争及国防建设的需要;据材料一“掌握山川险要,物产分布,经济虚实,郡县户籍的数字等”可知,山川地图有利于行政管理。
(2)第一小问原因,据材料二“文书积于高丽而流于契丹”可知,民族政权并立;据材料三“宋代地图制作空前繁荣”并结合所学可知,印刷技术的进步;商品经济的发展;据材料三“有钦命的主管国家某一部门的大臣”可知,政府重视;据材料三“一些士人也绘制了一批览胜路线图”可知,士子的积极参与。第二小问特征,结合所学可知,中国古代科举具有实用性;经验性。
32.【答案】
论题:西汉从“无为”到“有为”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阐述:西汉建立初期,社会经济凋敝,汉初统治集团吸取秦朝速亡的教训,尊奉黄老无为思想,采取“与民休息”政策,减轻赋税、徭役和刑罚,提倡节俭,减少财政支出。文帝、景帝在位期间,经济得到明显恢复,社会稳定,史称“文景之治”。汉武帝时期,社会经济恢复发展,国力增强;贫富分化严重,阶级矛加深;地方割据势力壮大,威胁国家统—,匈奴政权威胁西汉统治;“无为而治”已不符合时代要求;汉武帝渴望积极有为,极力加强中央集权。综上可知,西汉从“无为”到“有为”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具有其客观必然性。
【解析】
据材料“这个阶段性特征,一般是自身传统与现实相妥协的结果”并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可拟定论题:西汉从“无为”到“有为”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在阐述部分,主要强调西汉初期的时代背景和阶段特征:西汉初年民生凋敝,统治者吸取秦亡教训,实行“无为而治”,随着生产力的恢复发展,地方割据势力壮大,汉武帝采取措施,汉朝国力强盛。论证材料“如果从当时的角度看,这未必不是他们当时最适合自己的方式”。综上可知,西汉从“无为”到“有为”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具有其客观必然性。
33.【答案】(14分)
(1)变化:①版图范围明显扩大;(1分)②开始对河西走廊和西域地区进行了有效管辖。(1分)
机构设置:①河西走廊设置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2分)②公元前60年,在乌垒城设置西域都护府管理西域。(2分)
(2)①中原王朝的政局动荡、政权更迭及与游牧政权的实力对比变化,影响中原王朝对西域的控制程度;(2分)②河西走廊和西域地区处于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交界地带,自然地理环境宜农宜牧,导致农耕文明与游牧民族间的反复争夺;(2分)③西域地区冰雪融水充沛,气候适宜,利于农业发展,有利于中原王朝驻兵在此屯田,减少对中央财政的依赖和压力;(2分)④地理位置重要,控制丝绸之路,商业贸易繁荣,吸引中原王朝与游牧民族争夺游牧民族争夺对该地的控制权。(2分)
【解析】
(1)第一小问变化,据材料一“图2 西汉形势图”结合纲要上第3课秦朝形势图的相关史实可知,版图范围明显扩大;另外结合纲要上第4课西汉的强盛的相关史实可知,开始对河西走廊和西域地区进行了有效管辖。第二小问管理机构,结合纲要上第4课汉武帝开疆拓土的相关举措可知,西汉时期,在河西走廊设置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公元前60年,在乌垒城设置西域都护府管理西域。
(2)据材料一“西汉末年……盛唐时期,该形状的版图又一次形成”“西域为匈奴所控制”“西域为高车等游牧政权所据有”可得,中原王朝的政局动荡、政权更迭及与游牧政权的实力对比变化,影响中原王朝对西域的控制程度;据材料二“中原王朝一般属于农耕政权……年均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修筑长城,区隔游牧”可得,河西走廊和西域地区处于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交界地带,自然地理环境宜农宜牧,导致农耕文明与游牧民族间的反复争夺;据材料二“新疆以天山为界……绿洲农业,也便于中原王朝驻屯军队”可得,西域地区冰雪融水充沛,气候适宜,利于农业发展,有利于中原王朝驻兵在此屯田,减少对中央财政的依赖和压力;据材料一“张骞“凿空”后……河西走廊连接中原和西域的版图”结合纲要上第4课和8课汉唐时期路上丝绸之路的相关史实可得,地理位置重要,控制丝绸之路,商业贸易繁荣,吸引中原王朝与游牧民族争夺游牧民族争夺对该地的控制权。
第 页,共 页
试题资源网-凸飞教育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第 18 页,共 18 页
试题资源网-凸飞教育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石河子第一中学2024-2025高三上学期8月月考历史试题(含解析)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