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四十五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含解析) 2025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课时精讲

四十五 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
一、选择题:本题共11小题,每小题3分,共33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印欧人被看做现代西方人最初的祖先,游牧和迁徙是印欧人最显著的特征。在以印欧人为主体的游牧部落大迁徙中,持续数百年甚至上千年,形成了赫梯人、波斯人等。印欧人能够实现大迁徙的主要原因是 (  )
A.原始农业畜牧业最早产生
B.经济发达物资储备丰富
C.铁器牛耕的发明和使用
D.驯化马、使用马拉战车
2.公元前2000年至公元前1000年间,印欧人的一支——雅利安人南下侵入印度河上游地区,并逐渐建立起一系列国家,创建了最初的种姓制度;而印欧人另一支——吐火罗人也在靠近中国西北部的地区定居,并将小麦带入中国。这说明印欧人的迁徙 (  )
A.深刻影响了所到地区文明发展进程
B.对当地的发展进步起到了消极影响
C.对古代印度和中国的影响最为深远
D.加剧了被征服地区的社会不平等性
3.(2023·惠州模拟)从公元前2000年左右印欧人开始了1000多年的大迁徙,公元前2世纪到公元2世纪中国北方的匈奴也不断西迁。游牧民族不断迁徙的主要原因是(  )
A.战争失败 B.生存压力
C.气候变暖 D.文化交流
4.从公元前2千纪起发生了长达1000多年的民族大迁徙(如图),这一过程使(  )
A.战争开启了希腊化时代
B.文明因交流而趋同
C.亚非区域文化深受影响
D.文明因互鉴而进步
5.1500—1800年,美洲人口结构发生变化,欧洲人、印欧混血人、非洲人、非欧混血人的数量不断增加,并最终超过美洲原住民。造成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美洲原住民遭到大量屠杀
B.欧洲人对美洲不断的征服和掠夺
C.外来疾病导致美洲原住民大量死亡
D.欧洲人在美洲大陆的分布越来越广泛
6.(2023·哈尔滨模拟)1864年,美国成立移民局,通过了鼓励移民的法案,准许雇佣外国人。1917年,美国国会通过了新移民法,详尽列举了33类人不准作为移民入美。对这一现象解读合理的是 (  )
A.美国霸权地位受到严重的冲击
B.经济危机导致美国失业现象严重
C.移民政策变化适应了战争需要
D.欧洲文化日益成为美国主流文化
7.澳大利亚原本有500个原住民部落,1778年之前有原住民75万人左右;随着英国殖民运动的发展,1901年澳大利亚的原住民人口降至不足10万人。这一变化 (  )
A.改变了世界的人口结构
B.表明世界殖民体系得以最终形成
C.加速了黑奴贸易的发展
D.导致欧洲文化成为当地主流文化
8.如表反映的是不同历史阶段,来自不同地区的移民在美国移民人口中所占比例情况。对表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
历史阶段 欧洲 亚洲 拉美
1901—1920年 85% 4% 4%
1961—1970年 33% 13% 39%
1981—1990年 10% 38% 47%
A.美国一直是世界经济文化的中心
B.美国社会解决了文化认同的问题
C.亚洲移民是美国新移民中的大多数
D.美国移民结构在不同历史阶段变化显著
【拓展延伸】二战后世界人口迁移变化的原因
(1)经济全球化及科学技术的加速发展,使国际分工日益加深,推动了全球劳动力市场的形成。
(2)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动,两极格局的瓦解。
(3)经济发展不平衡,引起劳动力供求关系的变化。
(4)世界政治、生态环境的恶化引发难民潮。
(5)科技发展不平衡,引发发展中国家人员的出国学习热潮。
9.(2023·哈尔滨模拟)十字军东征期间,新的词汇不断随着东征队伍加入欧洲的语言里,如cotton(棉)、muslin(平纹细布)、divan(矮长沙发)等。欧洲人还带回许多新奇的纺织品、食物和香料等。据此可知,这场战争 (  )
A.推动欧洲语言的发展
B.加速了基督教的传播
C.丰富欧洲人民的生活
D.提升欧洲制造业水平
【加固训练】
  20世纪初80年代初,新加坡开展“东方价值观教育运动”,提出“首要任务就是要增强国民对新加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培养出‘新加坡人’”。这场运动兴起的背景是 (  )
A.资本主义弊端凸显
B.新加坡传统封建残余思想蔓延
C.美苏冷战对抗加剧
D.全球化加剧了移民社会的矛盾
10.(2023·天津模拟)鸦片战争后出国的华工,绝大多数是闽、粤两省沿海各地区的农民。如广东南路各县,一般雇农或佃农,或因为田租太贵无法承佃,或因为工值太廉、无工可做,相继卖身到南洋去当苦工者,每年约以千万计。据此可知 (  )
A.闽粤农民预见到了国内商业前景暗淡
B.商业的发展吸引更多农民下南洋经商
C.工业革命使南洋劳动力数量极度缺乏
D.经济结构变动促使华工出国人数增多
11.(2023·泰州模拟)20世纪90年代以来,非西方世界的人们通常在接受西方物质文化的同时,会用自己的“本土价值观”对其进行精神文化上的过滤。该现象
表明 (  )
A.发展中国家面临机遇与挑战
B.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依然存在
C.世界的多极化趋势继续发展
D.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多样性并存
【拓展延伸】美国移民文化的多样性与统一性
(1)美国移民群体保持着他们自己的语言和文化,体现出移民文化的多样性。
(2)美国移民群体共有相同的、独一无二的美国移民文化,这是统一性的体现。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1题,共17分。
12.(17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2019年是美国太平洋铁路建成通车150周年。在这一被誉为19世纪人类最伟大工程的建造中,华工是建造铁路西段的主力。美国学者多从劳工身份、廉价劳动力、华工效率等方面讨论对铁路建设加快推进的意义,同时强调华工的自由劳动者身份;中国学者对铁路华工贡献的论述也较多集中在铁路自身。为了深入研究美国铁路华工,必须以更宏大的历史视野和当代视野去认识这个劳工群体。所谓更宏大的视野,即从太平洋铁路与美国近代历史的紧密联系中去评价铁路华工。
——摘编自冉琰杰、张国雄
《跨域视角下的美国铁路华工研究述评》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试从更宏大的视野出发,提出观点,并进行简要论述。(要求:观点明确,逻辑清晰,史论结合)四十五 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
(30分钟 5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1小题,每小题3分,共33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印欧人被看做现代西方人最初的祖先,游牧和迁徙是印欧人最显著的特征。在以印欧人为主体的游牧部落大迁徙中,持续数百年甚至上千年,形成了赫梯人、波斯人等。印欧人能够实现大迁徙的主要原因是 (  )
A.原始农业畜牧业最早产生
B.经济发达物资储备丰富
C.铁器牛耕的发明和使用
D.驯化马、使用马拉战车
【解析】选D。根据所学可知,印欧人最早驯化了马,并使用马拉战车,提升了其战斗力,因此能够进行大迁徙,D正确;原始农业畜牧业最早产生在西亚等地区,排除A;经济发达物资储备丰富不是印欧人的特点,排除B;C不符合史实,排除。
2.公元前2000年至公元前1000年间,印欧人的一支——雅利安人南下侵入印度河上游地区,并逐渐建立起一系列国家,创建了最初的种姓制度;而印欧人另一支——吐火罗人也在靠近中国西北部的地区定居,并将小麦带入中国。这说明印欧人的迁徙 (  )
A.深刻影响了所到地区文明发展进程
B.对当地的发展进步起到了消极影响
C.对古代印度和中国的影响最为深远
D.加剧了被征服地区的社会不平等性
【解析】选A。根据“雅利安人南下侵入印度……创建了最初的种姓制度”“吐火罗人……将小麦带入中国”可知,材料反映印欧人的迁移对古代印度和中国产生了重要影响,A正确;“消极影响”表述过于绝对,排除B;“最为深远”表述绝对,排除C;吐火罗人的迁徙属于自然迁移不属于征服,排除D。
3.(2023·惠州模拟)从公元前2000年左右印欧人开始了1000多年的大迁徙,公元前2世纪到公元2世纪中国北方的匈奴也不断西迁。游牧民族不断迁徙的主要原因是(  )
A.战争失败 B.生存压力
C.气候变暖 D.文化交流
【解析】选B。据材料“从公元前2000年左右印欧人开始了1000多年的大迁徙,公元前2世纪到公元2世纪中国北方的匈奴也不断西迁”并结合所学可知,游牧民族不断迁徙的原因是逐水草而居,生存的需要,B正确;游牧民族不断迁徙是其民族的特点,而不是因为战争失败,排除A;游牧民族不断迁徙是因为他们需要逐水草而居,而不是因为气候变暖,排除C;文化交流是游牧民族迁徙的影响,而不是原因,排除D。
4.从公元前2千纪起发生了长达1000多年的民族大迁徙(如图),这一过程使(  )
A.战争开启了希腊化时代
B.文明因交流而趋同
C.亚非区域文化深受影响
D.文明因互鉴而进步
【解析】选C。据图片内容并结合所学可知,从公元前2千纪初起,以印欧人为主体的游牧部落陆续进入西起欧洲、东到印度的广大地区,推动了亚欧大陆中西部几个重要文化区域的形成和发展,C正确;从公元前334年亚历山大远征到罗马最终征服托勒密埃及之间大约300年被称为“希腊化时代”,与材料不符,排除A;从公元前2千纪初起以印欧人为主体的游牧部落陆续进入西起欧洲、东到印度的广大地区,推动了亚欧大陆中西部几个重要文化区域的形成和发展,但文明未因交流而趋同,排除B;材料未涉及文明因互鉴而进步,排除D。
5.1500—1800年,美洲人口结构发生变化,欧洲人、印欧混血人、非洲人、非欧混血人的数量不断增加,并最终超过美洲原住民。造成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美洲原住民遭到大量屠杀
B.欧洲人对美洲不断的征服和掠夺
C.外来疾病导致美洲原住民大量死亡
D.欧洲人在美洲大陆的分布越来越广泛
【解析】选B。据材料“1500—1800年,美洲人口结构发生变化,欧洲人、印欧混血人、非洲人、非欧混血人的数量不断增加,并最终超过美洲原住民”并结合所学可知,新航路开辟后,欧洲人大量来到美洲掠夺,美洲原住民遭到大量屠杀,并进行罪恶的黑奴贸易,导致16—19世纪美洲人口结构发生巨大变化,B正确;据所学可知,欧洲人在美洲扩张和掠夺的过程中,疯狂屠杀美洲原住民,故 A是美洲人口结构发生变化的原因之一,但不是根本原因,排除;据所学可知,欧洲人在美洲扩张掠夺的过程中,带去了天花、麻疹等传染病,导致美洲原住民大量死亡,故C是美洲人口结构发生变化的原因之一,但不是根本原因,排除;D是欧洲人在美洲扩张掠夺的结果,是美洲人口结构变化的表现而非原因,排除。
6.(2023·哈尔滨模拟)1864年,美国成立移民局,通过了鼓励移民的法案,准许雇佣外国人。1917年,美国国会通过了新移民法,详尽列举了33类人不准作为移民入美。对这一现象解读合理的是 (  )
A.美国霸权地位受到严重的冲击
B.经济危机导致美国失业现象严重
C.移民政策变化适应了战争需要
D.欧洲文化日益成为美国主流文化
【解析】选C。根据材料“1864年”“1917年”结合所学可知,在1861—1865年美国内战期间,且正处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美国正是缺乏人口的时候,积极鼓励移民,1914—1918年一战期间,美国通过移民法,限制一些人移民,这些移民政策变化适应了战争需要,C正确;美国霸权地位是在二战后确立的,排除A;经济危机是在1929年至1933年,时间不符,排除B;材料不涉及欧洲文化日益成为美国主流文化,排除D。
7.澳大利亚原本有500个原住民部落,1778年之前有原住民75万人左右;随着英国殖民运动的发展,1901年澳大利亚的原住民人口降至不足10万人。这一变化 (  )
A.改变了世界的人口结构
B.表明世界殖民体系得以最终形成
C.加速了黑奴贸易的发展
D.导致欧洲文化成为当地主流文化
【解析】选D。依据材料可知,反映的是随着英国的对外殖民扩张,澳大利亚的原住民人口迅猛下降,结合所学可知,这有利于欧洲人移民澳大利亚,促进欧洲文化的传播,使其成为当地主流文化,D正确;材料只是涉及了澳大利亚的原住民人口的情况,没有涉及世界其他地区的情况,因此无法得出改变了世界的人口结构,排除A;材料与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无关,排除B;黑奴贸易主要涉及的是非洲,材料涉及的是大洋洲的澳大利亚,排除C。
8.如表反映的是不同历史阶段,来自不同地区的移民在美国移民人口中所占比例情况。对表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
历史阶段 欧洲 亚洲 拉美
1901—1920年 85% 4% 4%
1961—1970年 33% 13% 39%
1981—1990年 10% 38% 47%
A.美国一直是世界经济文化的中心
B.美国社会解决了文化认同的问题
C.亚洲移民是美国新移民中的大多数
D.美国移民结构在不同历史阶段变化显著
【解析】选D。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得出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1901—1920年间移民多来自欧洲,1981—1990年间移民多来自拉丁美洲,体现了美国移民结构在不同历史阶段变化显著,D正确;A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A;材料未涉及文化认同问题,排除B;亚洲移民并不是美国新移民中的大多数,排除C。
【拓展延伸】二战后世界人口迁移变化的原因
(1)经济全球化及科学技术的加速发展,使国际分工日益加深,推动了全球劳动力市场的形成。
(2)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动,两极格局的瓦解。
(3)经济发展不平衡,引起劳动力供求关系的变化。
(4)世界政治、生态环境的恶化引发难民潮。
(5)科技发展不平衡,引发发展中国家人员的出国学习热潮。
9.(2023·哈尔滨模拟)十字军东征期间,新的词汇不断随着东征队伍加入欧洲的语言里,如cotton(棉)、muslin(平纹细布)、divan(矮长沙发)等。欧洲人还带回许多新奇的纺织品、食物和香料等。据此可知,这场战争 (  )
A.推动欧洲语言的发展
B.加速了基督教的传播
C.丰富欧洲人民的生活
D.提升欧洲制造业水平
【解析】选C。根据材料可知,新的词汇、新奇的纺织品、食物和香料等随着东征队伍传到欧洲,反映了这场战争丰富欧洲人民的生活,C正确;十字军东征丰富欧洲人民的语言和物质生活,A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材料未涉及基督教的传播,排除B;材料内容未体现欧洲制造业水平提升,排除D。
【加固训练】
  20世纪初80年代初,新加坡开展“东方价值观教育运动”,提出“首要任务就是要增强国民对新加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培养出‘新加坡人’”。这场运动兴起的背景是 (  )
A.资本主义弊端凸显
B.新加坡传统封建残余思想蔓延
C.美苏冷战对抗加剧
D.全球化加剧了移民社会的矛盾
【解析】选D。根据“首要任务就是要增强国民对新加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培养出‘新加坡人’”可得出新加坡要增强自我民族的认同感是基于全球化趋势下,新加坡作为移民国家,不同国家民族的矛盾凸显,因此要凝聚新加坡本国人民的凝聚力,D正确;A、B不是其背景,排除;20世纪80年代美苏对抗有所缓和,排除C。
10.(2023·天津模拟)鸦片战争后出国的华工,绝大多数是闽、粤两省沿海各地区的农民。如广东南路各县,一般雇农或佃农,或因为田租太贵无法承佃,或因为工值太廉、无工可做,相继卖身到南洋去当苦工者,每年约以千万计。据此可知 (  )
A.闽粤农民预见到了国内商业前景暗淡
B.商业的发展吸引更多农民下南洋经商
C.工业革命使南洋劳动力数量极度缺乏
D.经济结构变动促使华工出国人数增多
【解析】选D。根据“如广东南路各县,一般雇农或佃农,或因为田租太贵无法承佃,或因为工值太廉、无工可做,相继卖身到南洋去当苦工者,每年约以千万计”可得出华工出国主要是因为自然经济逐步瓦解,即传统的经济结构变动,D正确;材料与国内商业前景无关,排除A;材料反映的是当苦工,而不是经商,排除B;由材料看不出工业革命对南洋的影响,排除C。
11.(2023·泰州模拟)20世纪90年代以来,非西方世界的人们通常在接受西方物质文化的同时,会用自己的“本土价值观”对其进行精神文化上的过滤。该现象
表明 (  )
A.发展中国家面临机遇与挑战
B.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依然存在
C.世界的多极化趋势继续发展
D.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多样性并存
【解析】选D。根据材料“非西方世界的人们通常在接受西方物质文化的同时,会用自己的‘本土价值观’对其进行精神文化上的过滤”可以看出经济全球化使各种文化之间相互交流,但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使得外来文化会被“本土价值观” 过滤,这体现的是文化的多样性,D正确;材料主要体现的是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多样性并存,没有体现发展中国家面临机遇与挑战,排除A;材料主要体现的是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多样性并存,没有体现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排除B;材料主要体现的是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多样性并存,没有体现世界的多极化趋势继续发展,排除C。
【拓展延伸】美国移民文化的多样性与统一性
(1)美国移民群体保持着他们自己的语言和文化,体现出移民文化的多样性。
(2)美国移民群体共有相同的、独一无二的美国移民文化,这是统一性的体现。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1题,共17分。
12.(17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2019年是美国太平洋铁路建成通车150周年。在这一被誉为19世纪人类最伟大工程的建造中,华工是建造铁路西段的主力。美国学者多从劳工身份、廉价劳动力、华工效率等方面讨论对铁路建设加快推进的意义,同时强调华工的自由劳动者身份;中国学者对铁路华工贡献的论述也较多集中在铁路自身。为了深入研究美国铁路华工,必须以更宏大的历史视野和当代视野去认识这个劳工群体。所谓更宏大的视野,即从太平洋铁路与美国近代历史的紧密联系中去评价铁路华工。
——摘编自冉琰杰、张国雄
《跨域视角下的美国铁路华工研究述评》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试从更宏大的视野出发,提出观点,并进行简要论述。(要求:观点明确,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答案:示例:
观点:铁路华工参与修建的太平洋铁路促进了美国社会的发展。(3分)
论述:随着国土面积的扩张,东西交通不便,严重影响了美国的统一与稳定;为加速西部经济开发,开拓太平洋彼岸的中国市场;华工是建造铁路西段的主力。
太平洋铁路的修建完善了美国西部的交通运输网,加强了东西部联系,促进了西部开发,有利于美国经济的发展;有利于美国的统一与稳定;有利于西部精神的形成和发扬;铁路华工精神也融入美国当代精神之中。(11分)
铁路华工是近代美国重大历史进程的见证者、参与者和推动者,为美国社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3分)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四十五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含解析) 2025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课时精讲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