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本课重点 秦统一多民族国建建立的历史意义
本课难点 秦王创立中央集权制度的原因和内容
一、单选题
1.《史记蒙恬列传》记载:“(秦始皇)使蒙恬将三十万众北逐戎狄,收河南。筑长城,因地形,用制险塞, 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里。”长城的修筑
A. 是政权开拓疆土愿望的优先选择 B. 顺应了儒家知识分子的价值观念
C.形成一道具有军事意义上的屏障 . 彻底解决了来自北方游牧民族的袭扰
2.秦孝公时期,商革典制定军功爵制,“以多杀为爵级,以怯斗为役隶”;秦王嬴政时期,取消计首授爵,将 战争胜负作为论功行赏的标准。秦国政策的调整
A. 表明统治思想发生变化 B.废除了世卿世禄制度
C.顺应国家战略发展需要 D. 改变了对外战争性质
3.据《史记秦本纪》记载,秦惠文“攻楚汉中,取地六百里,置汉中郡”,秦昭王“取郢为南郡”..…秦庄襄 王“秦界至大梁,初置三川郡...…秦统天下的时候,“初并天下为三十六郡”。这一记载意在说明
A. 争霸战争加速了分封制的瓦解进程 B. 国家统成为设置郡县的必备条件
C. 秦统一进程与国家体制变革相结合 D. 秦国的官僚政治已取代了贵族政治
4.公元前220年,秦始皇下令修建了以咸阳为中心的驰道:公元前212年,蒙恬主持修建了一条由咸阳向 北的“直道”,经云阳、上郡直达九原,全长900余公里。后在云贵地区修"五尺道",在湖南、广东等地修筑 了攀越五岭的“新道”.这些道路的修建有利于
A. 法家思想权威树立 B.重农抑商的推行
C.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D. 秦朝的长治久安
5.观察《战国形势图》判断以下表述成立的是
A. 战争频繁推动商业经济发达 B. 楚王问鼎严重威胁晋国地位
C.中原地带居于全国经济重心 D. 长城众多说明民族关系紧张
6.《老子》六经、《论语》等早期文献,透露出雍容、华贵、高雅、宁静的气质。战国中期以后的《战国 策X 韩非子》等书,显示了对于意志力、执行力、决断力的赞美和追求。这种变化反映了
A.百家争鸣趋向吸收融合 B. 天下一家的整体观念
C.礼乐制度淡出历史舞台 D. 趋向统一的文化心理
7.中国古代文官章服采用飞乌图形,不仅象征其文采,且寓示文官集团实为天子羽翼;武官章服图形使用 走兽,不仅象征其猛盐,且寓示他们实为天子爪牙。中国古代章服的设计意在
A. 深化君臣一体的政治意识 B.强调等级鲜明的身份制度
C. 规范文武官员着装行为 D. 强化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8.秦朝创立的中央集权体制中,示相与九卿的行政机构和隶属关系明确,形似现代国家的政府总理与下属 各部部长。据此可知,秦朝
A.构建了完善的国家行政管理制度 B.中央机构设置对后世影响深远
C. 中央行政机构设置水平领先世界 D. 中央政府行政机构具有合理性
9.根据睡虎地出土的秦简记载,秦朝法律规定:官府收钱,无论钱好还是坏,都要收;百姓买卖用钱,好 坏也要收,不许区别对待。这一规定
A. 体现了地方财政受法律限制 B.有利于实现全国货币的统一
C. 源于秦朝青铜冶炼技术落后 D. 损害了国家法定货币的尊严
10.有学者指出:“秦惠王在征服巴蜀之后设蜀郡并把大量秦国罪徒迁移到蜀郡。秦灭六国之后,秦始皇把 原来秦国的货币、度量衡等制度推广到全国,同时也把大量秦国罪徒迁移到边远地区。”该学者意在说明秦 始皇的移民措施
A. 有利于各项统一政策的推行 B.有利于郡县制在地方的实施
C. 有利于先进生产技术的传播 D. 有利于消弭区域间文化差异
11.有人认为,秦朝建立后,战国历史所呈现出来的政治文化和社会习俗的地域性差异还有强大生命力... 必须由类似于战国地域化的政治势力实施地域化的行政管理。这可以用来说明秦朝
A. 统一观念已深入人心 B.民族矛盾不可调和
C. 推行郡县制阻力较大 D. 官僚政治开始建立
12.云梦秦简《厩苑律》中规定:在四月、七月、十月和正月评比耕牛。考核领先的,饲牛者可以免除一 年更役;如果牛因劳累过度而腰围减瘦,每减瘦一寸,主事者要受到笞打10下的惩罚。这一规定
A.佐证了当时重农抑商的统治政策 EB.强化了秦朝的基层社会治理
C. 适应了农耕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 D. 反映了秦朝以法治国的理念
13.云梦睡虎地秦简《为吏之道》记述了秦对官吏的各种要求,提出吏有五善:中(忠)信敬上、精(清) 廉母谤、举事审当、喜为善行、龚(恭)敬多让。还提到:君鬼臣忠,父兹(慈)子孝,政之本也;宽以 治之;毋使民惧。可见,秦的统治
A. 兼采儒家思想 B. 专任法家之术
C.杂糅阴阳学说 D. 奉行无为而治
14.有学者指出:当秦朝全新的政治形态在多种不同的文化类型中被怀疑、被否定时,它无法让秦朝统治 下的人民获得自我身份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于是,秦朝的二世而亡便成了必然性的结果。该学者认为秦朝 亡于
A. 政治新形态被怀疑和否定 B.未能实现文化心理的统合
C.推行郡县制激化社会矛盾 D. 严刑峻法激化了社会矛盾
15.宋代程灏在诗中写道:“大都博弈皆戏剧,象戏番翻能学用兵。车马尚存周战法,偏裨兼备汉官名。中军 八面将军重,河外尖斜步卒轻。却凭纹揪聊自笑,雄如刘项亦闲争。”该诗描绘的是
A. 秦末发生的楚汉相争 B.周代的战争以车马为主
C. 中国象棋的双方对垒 D.诗歌开始反映战争题材
16.公元前128年,谋士徐乐在与汉武帝论为政之道时说:“臣闻天下之患在于土崩,不在于瓦解……何谓 土崩 秦之末世是也。陈涉……偏袒大呼而天下从风..…何谓瓦解 吴、楚、齐、赵之兵是也。”徐乐意在 强调
A. 镇压农民起义的重要性 B.实行郡国并行制的危害性
C. 实行仁政,防止农民起义 D. 王国问题与政治大局无关
17.秦灭六国,诸夏为一,秦始皇接受了邹衍的大九州”理论,欲把边疆之土与四境夷狄尽数吸纳到帝国的 政治结构之内。秦始皇的这一构想
A. 有利于中原农耕文明的拓展 B. 为秦国建立大一统王朝奠定了基础
C. 反映了华夷观的形成与发展 D. 推动了儒、法思想的相互融合
18.“至于秦以一皇帝高出乎公、卿、守、令百僚之上,固若王室益尊,异乎前轨,然亦事势推迁所必至, 非秦君臣处心积虑欲为此以便专制也。”材料认为秦朝政治制度( )
A. 确立了君权至高无上 B.削弱了三公九卿的权力
C.继承先秦的分封制度 D. 顺应了时代的趋势要求
19.秦朝实行三公九卿制,其中:丞相负责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御史大夫则负责颁布诏令和管理奏章, 监察文武百官,太尉负责军事。这反映了此制度
A. 使各部门独立行使职权 B.具有明显的决策高效性
C. 分割了皇帝的部分权力 D. 蕴含了分权制约的理念
20.西周、春秋以来,就有“相”之称。战国后期,“相也者,百官之长也”;秦废相国,复置丞相,设一员称 丞相,设二员则称左、右丞相。“相”的演变反映了古代中国
A. 皇帝权力受到削弱 B. 官僚机构逐渐完善
C. 丞相掌握国家实权 D.皇权与相权的制衡
二、材料分析题
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一 自殷以前,天子、诸候君臣之分未定也.诸侯之于天子,犹后世逝候之于盟主,未有君臣之分 也...…逮克殷践奄,灭国数十,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本周之臣子;而客、卫、晋、齐四国, 又以王室至亲为东方大藩,由是天子之尊,非复诸候之长而为诸侯之君益天子诸侯君臣之分始定于此。此 周初大一统之规模,实与其大居正之制度相待而成者也。
——摘编自王国维《殷周制度论》
材料二秦王胡统一全国后.在政治体制上,建立起以皇叔为核心、以官僚体制为载体的中央集叔的“帝 国制”。在“帝国体制”的政治结构中,国家的立法叔、行政叔、司法权等所有一切叔力都掌握在皇帝手中。 皇权是帝国政治的核心,官僚是望权统治的工具。种新型的国家形态和国家管理方式及政治体制由此建立 起来
— —摘编自《论春秋战国时期贵族改治向官僚改治的转变》
材料三与分封制相适应,商周的官员选披采用“世卿世禄制”。三代(夏商周)时期治理国家的统治者 是贵族....从遗侯到士,根据出身的高低贵啜来兼任政府职务,世代为官春秋时期,随着兼并战事的进 行,秦、造等国都在新占领的地方上设立县和郡,作为新的行政建制。一般县在中心区城,郡在边远地区。 郡县的长官,不再是世袅领主,而是由君主委派官员直接管理。郡县长官由君主任免,对君主负责,成为 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取代贵族领主的职业官僚。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1)根据材料一,概括西周制度相比于以前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变化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秦朝“帝国体制”在政治上的主要构成和特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分封制与郡县制在任用行政官员的依据和方式上的差异。
参考答案
1.C
【详解】
材料反映了蒙恬北逐戎狄后,“筑长城,因地形,用制险塞”,结合所学可知,秦朝修筑长城是为了防御北方 游牧民族的袭扰,有了长城可以形成一道具有军事意义上的屏障,故选C; 长城是军事防御工程,不具有开 拓疆土的功能,故排除A; 修筑长城耗费人力、物力和财力,这与儒家民本等思想不符,故排除B; “彻底 解决了来自北方游牧民族的袭扰”说法过于绝对且不符合史实,故排除D。
2.C
【详解】
秦孝公时期,秦国国力尚若,为求得生存,因此“以多杀为爵级,以怯斗为役隶”;嬴政时期,为实现统一全 国,因此取消计首授爵,将战争胜负作为论功行赏的标准,这是顺应国家战略发展需要的结果,C 正 确 秦 孝公和秦王嬴政的治国思想都是法家思想,排除A; 将战争胜负作为论功行赏的标准不等于废除世卿世禄 制度,排除B; 通过政策变化无法得出秦国对外战争的性质,排除D。
3.C
【详解】
材料体现的是秦朝的郡县制是伴随着兼并战争而逐步推行的,因此说明的是秦统一进程与国家体制变革相 结合,C 正确;战国时期的战争是兼并战争,A 排除;B 与材料无关,排除;郡县制的确立是官僚政治取代 贵族政治的显著标志,D 排除。故选C。
4.C
【详解】
材料中秦朝修建驰道、直道、“五尺道”、“新道”,有利于加强全国各地的联系和交流,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 家的发展,故C 正确;材料与树立法家思想权威无关,故A 项错误;道路的四通八达,主要是为了加强对 地方的控制和交流,有利于经济发展,与重农抑商无关,排除B 项;材料并不能体现出社会秩序安定,相 反,有秦一代,修建如此多的道路,加重了百姓负担,不利于统治的长治久安,故排除D 项 。
5.C
【详解】
从图示可以看出,战国时期的城市多集中于中原地带,说明这一地区是全国经济重心,故答案为C 项;战 争频繁对经济发展造成伤害,A 项本身因果关系不成立,排除A 项;楚王问鼎是在春秋时期,排除B 项 ; 长城不止出现在不同民族间,长城众多只能反映出不同政权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排除D 项 。
6.D
【详解】
战国时期为进行兼并战争、建立中央集权体制的需要,《战国策X 韩非子》等书突出对意志力、执行力、 决断力的追求和赞美,反映出趋向统一的文化心理,故答案为D 项;材料反映的是不同时期的特点,不是 吸收融合,排除A 项;材料没有涉及天下一家的观念,排除B 项;材料没有涉及礼乐制度的变化,排除C 项。
7.A
【详解】
结合材料文官集团实为天子羽翼“寓示他们实为天子爪牙”可知,古代皇帝通过官员服饰加强对官员的控制, 旨在强化君臣一体的政治意识,A 正确;B 不是主要目的,排除;规范着装和题干内容无关,排除C; 题干 未涉及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排除D。
8.D
【详解】
本题强调秦朝中央集权体制中对于国家政府机构的设置和管理与现代体制具有相似性,体现了秦朝中央政 府行政机构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故,D 项正确;从材料中得不出构建了完善的国家行政管理制度,故A 项排 除;材料不涉及中央机构对后世的影响,故B 项排除;通过材料无法判断中央行政机构的设置处于领先水 平,故C 排除。
9.B
【详解】
秦统一后,为了解决货币换算困难和商品流通困难,下令统一全国货市,并用法律规定“官府收钱,无论钱 好还是坏,都要收;百姓买卖用钱,好坏也要收,不许区别对待”,这有利于实现全国货币的统一,故选B; 材料无法体现地方财政受法律限制,排除A; 秦朝的货币材质是黄金、铜钱,与青铜冶炼技术无关,排除 C;材料反映在国家政权下的法律强制,货市的信用职能增强,在交易使用时不需要称量,按照其面文所写 的名义价值使用,并没有损害国家法定货币的尊严,排除D。
【点睛】
10.A
【详解】
根据材料“秦灭六国之后,秦始皇把原来秦国的货市、度量衡等制度推广到全国,同时也把大量秦国罪徒迁 移到边远地区”可知,将秦国罪徒迁移到边远地区是为了维护社会的稳定,便于推行各项统一政策,所以A
正确;郡县制涉及中央集权制度,与秦始皇的移民措施无关,所以B 错误;秦始皇的移民措施是把大量秦 国罪徒迁移到边远地区,没有体现传播先进生产技术,所以C 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区域文化交流,所以D 错误。
11.C
【详解】
秦朝建立后,为巩固统一面临着一系列制度安排。材料“地域性差异还有强大生命力“必须由类似于战国地 域化的政治势力实施地域化的行政管理”表明,当时实行中央直接控制地方的郡县制有很大阻力,C 项正确。 A、B 两项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材料主要论述的是秦朝推行郡县制阻力大,D 项与材料无关。
12.C
【详解】
根据材料“《厩苑律》的规定如果牛因劳累过度而腰围减瘦,每减瘦一寸,主食者要受到笞打10下的惩罚” 可知,秦朝对过度使用耕牛的问题进行处罚,体现了秦朝通过立法来保护农业生产,耕牛是古代农业生产 的重要工具,对耕牛的保护适应了农耕经济发展的需要,故C 正确;材料体现的是用法律手段保护农业
生产,却并未体现抑商的政策,故排除A; 材料未涉及基层社会治理的问题,故排除B; 秦朝是用法家思想 治国,不是以法治国,法律也是为维护君主统治服务的,所以D 与史实不符,故排除D。
13.A
【详解】
据题意可知,秦朝的法律中对官吏提出了各种要求,这些要求中包含了忠孝等儒家思想,说明秦的统治兼 采儒家思想,而不是专任法家之术,故选A, 排除B; 材料中没有体现杂糅阴阳学说,排除C; 汉初奉行无 为而治,排除D。
14.B
【详解】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法家和秦始皇未能了解文化统合的作用,他们试图通过否定旧有文化来达 成最大的政治效能,这种做法无法让秦朝统治下的人民获得认同感和归属感,国家政治、文化和社会全方 位的融合也不可能实现,从文化角度而言秦朝二世而亡便成了必然性的结果,B 正确;A 项从政治形态角 度解读失之片面,排除;材料主旨强调秦完成了政治统一而未能实现文化上的融合,没有反映都县制的推 行和严刑峻法激化社会矛盾的信息排除C、D。
15.A
【详解】
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该诗为程灏的《象戏大都博弈皆戏剧》本诗词主要描写象棋攻防,而这都源于楚汉 之争,故A 正 确 ;B 项过于片面,不是该诗主要描绘的内容,故排除;C 项,诗词反映的是象棋蕴含的当 时战争的情景,而不是象棋本身的对垒,故排除;D 项中的“开始反映”表述不正确,材料中并不能体现这一 内容,故排除。
16.C
【详解】
根据“何谓土崩 秦之末世是也。陈涉.. …偏袒大呼而天下从风.. …何谓瓦解 吴、楚、齐、赵之兵是
也。”可知土崩指农民起义,瓦解指诸侯犯上作乱。根据“臣闻天下之患在于土崩,不在于瓦解”可知,徐乐 意在强调防止农民起义,强调君主施行仁政,故C 正 确 ,A 错误;材料强调君主施行仁政、防止农民起义 的重要性,B 不符合题意,排除;D 表述太绝对,错误。
17.A
【详解】
秦始皇欲将边疆之土与四境夷狄尽数吸纳到帝国的政治结构之内,这体现了王者无外的疆域观念,有助于 秦朝将农耕文明传播到四夷之地,A 正确;题干描述的是秦统一之后的情形,排除B; 华夷观形成是在商周, 排除C;D 与题干信息无关,排除。
18.D
【详解】
根据材料“至于秦以一皇帝高出乎公、卿、守、令百僚之上,固若王室益尊,异乎前轨,然亦事势推迁所必 至,非秦君臣处心积虑欲为此以便专制也”可知,材料大意为至于秦朝皇帝高出了公,卿,守,令等所有官 僚之上,王室煎加的尊贵,超过了以前的朝代,这是因为大势发展是这样这是必然的,因此材料内容强调 的是秦朝政治制度顺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D 项正确;确立君权至高无上只符合“至于秦以一皇帝高出乎公、 卿、守、令百僚之上”,不能全面反映材料内容,A 项错误;三公九卿是秦朝时期主要的中央体制,材料内 容主要体现的是秦朝政治制度适应了时代发展的需求,没有体现对三公九卿的削弱,B 项错误,秦朝在地方 废除西周的分封制,全面推行郡县制,C 项错误。
19.D
【详解】
秦代三公中,虽然丞相负责处理全国政务,但政务执行程序中的诏令颁布却由御史大夫负责,这实际上是 对丞相的权力起着制约的作用,因而体现了分权制约的理念,D 项正确;材料信息说明丞相与御史大夫的 权力间存在着制约性,因而都不能独立行使职权,A 项错误;材料信息没有体现B 项 ;C 项说法本身错误。
20.B
【详解】
据题意可知,相是百官之长,秦代废止相国,设置丞相或左右丞相,这都体现了对官僚机构的完善,故选 B; 设置丞相不代表对皇权的削弱,排除A;CD 项内容在材料中均没有涉及,不能体现,排除。
21. (1)变化:分封的主体是王族和功臣;天子由诸侯之长变为诸侯之君。影响: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 巩固了周王室的统治;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维护了西周较长时间的强盛统治。
(2)构成: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地方推行郡县制。
特点:皇权至高无上,皇位世袭,官僚是维护皇权的工具(或为皇权服务)。
(3)依据:分封制——出身、血缘;郡县制- 军功、选贤任能。方式:分封制———世袭;郡县制—_ 君主任命。
【详解】
(1)变化:根据“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得出分封的主体是王族和功臣;根据“由是天子之尊,非 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盖天子诸侯君臣之分始定于此”得出天子由诸侯之长变为诸侯之君。带来的影响结 合所学可知主要是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巩固了周王室的统治;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维护 了西周较长时间的强盛统治。
(2)根据“国家的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等所有一切权力都掌握在皇帝手中。皇权是帝国政治的核心,
官僚是皇权统治的工具”可知秦朝“帝国体制”在政治上的构成是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在地方推行郡县制。 特点则是皇权至高无上,皇位世袭,官僚是维护皇权的工具。
(3)根据“郡县的长官,不再是世袭领主,而是由君主委派官员直接管理。郡县长官由君主任免”并综合材 料内容可知在依据上,分封制侧重出身、血缘;郡县制侧重军功、选贤任能。在方式上分封制注重世袭;
郡县制则是君主任命。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中外历史纲要上册课后培优练(统编版)(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