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练习 第十七单元 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 第46讲 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答案)

第十七单元 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
第46练 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
1.[2024武汉重点中学联考]1356年,伦敦市长宣布法庭诉讼使用英语;1362年,英国大法官兼上议院议长用英语宣布议会开幕,爱德华三世首次用英语致辞,以便让平民院的议员听懂。应平民院的请求,爱德华颁布了关于法庭审讯必须用英语的法令。这一现象反映了(   )
A.世俗王权得到强化       
B.民族意识的不断增强
C.大学教育得到普及       
D.区域文明的多元共存
2.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在位期间(1638—1715年),取消了原有地方行政机构的实权,将中央派遣的监督官置于地方长官之上,使其总揽财、政、警、军等一切大权;命令教会为专制王权辩护;等等。这些措施(   )
A.阻碍了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B.体现出民族国家的发展趋势
C.激化了王权与教会间的矛盾
D.不利于法国的对外殖民扩张
3.[2023湖北联考]近代前期,英国将文化认同与经济举措相结合,促使英国民众成为利益整体,在经济上达成了最为集中的共识,从而为英国社会化大生产积累了资金,增强了民众的竞争意识。这说明当时英国 (   )
A.政治变革促进国家意识增强
B.民族主义助推工业革命开展
C.商贸发展催生自由主义思潮
D.文化殖民与经济掠夺相结合
4.[2023北京海淀区期中]下图所示是王绳祖主编的《国际关系史》第一卷关于“三十年战争”(1618—1648年)一章的目录节选,目录中的①应是(   )
第二章 欧洲“三十年战争”及其结局
第一节 “三十年战争”的国际背景
    17世纪初的欧洲局势
    新教联盟和天主教同盟的对垒
    战争的导火线——“掷出窗外事件”
第二节 战争的四个阶段
第三节 ①
A.《战争与和平法》       B.《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C.维也纳会议          D.德意志帝国成立
5.[2024广东佛山摸底]有学者认为:“在1815年维也纳会议的时候,每一个参会的精英都知道他们将要建立的是一个什么样的体系。外交不是国与国的关系,而是宫廷与宫廷的关系,是君主和他们的外交大臣之间的关系。”该观点认为,当时欧洲(   )
A.民主制度尚不成熟       B.民族国家尚未形成
C.国际冲突难以避免       D.外交制度需要完善
6.[2023广东湛江一模]1814—1815年,欧洲各国在维也纳召开会议,会议重申确认国际河川自由航行原则、国际河流共有共管原则,设置了国际管理机构,认定了国际河流管理章程的法律地位。这些措施(   )
A.确保了国际河流的和平开发利用
B.奠定了欧洲国际关系的基础
C.有利于构建大国协调的国际关系
D.推动了近代外交制度的建立
7.[2023湖北七市联考]1909年的《伦敦宣言》是规范海上封锁实践方面最权威的国际法规则。一战爆发后,为了加大对德国的海上封锁力度,英国逐渐背离了《伦敦宣言》中关于海上封锁的原则,在糅合传统国际惯例和战时封锁条件基础上创制了自身的海上封锁原则。这表明(   )
A.国际法有利于国际关系的稳定
B.英国推动国际法不断地走向完善
C.国际法的实施仍有很多局限性
D.英国常常违背和践踏国际法规则
8.[2023江苏连云港调研]1928年,美、英、德、日等国签订《非战公约》,规定:缔约各国在它们的相互关系中废弃以战争作为实行国家政策的工具,和平解决国际争端。这些规定(   )
A.维护了世界长期和平
B.保障了所有缔约国的安全
C.促进了国际法的发展
D.消除了缔约国之间的矛盾
9.[2024广东佛山联考]1243年,伦敦市民被英王亨利三世取消选举市长的权利,直至付出1 000镑罚金才重新获得该权利。1285年后,伦敦城又被英王爱德华一世直接统治13年,直至付出2 000马克罚金才恢复权利。这反映了西欧(   )
A.封建王权强化与城市自治发展
B.封建领主衰落与市民阶级壮大
C.商品经济发展与庄园经济瓦解
D.城市政治独立与民族国家兴起
10.近代早期“国王的两个身体”理论可以表述为小写的国王(自然的)和大写的国王(政治的)。16世纪英格兰的普通法学家们把国王的政治之体和大写的国王视为一个法人,国王和他的臣民构成了这一“集合法人”的头和肢体,随后国王甚至被视为一个“独体法人”。据此可知,“国王的两个身体”理论的建构(   )
A.推动了宗教改革的开展 B.体现民族国家观念的发展
C.挫败了基督教会的势力 D.奠定了自然法学说的基础
11.[2023湖北恩施模拟]清代“外洋”一词通常有两种含义:一种是指纳入行政管辖的海洋区域,另一种是指外国。下表是《清实录》中“外洋”一词的统计情况(单位:次)。据此可知,清政府(   )
嘉庆朝(1796—1820年) 道光朝(1821—1850年 咸丰、同治朝(1851—1874年) 光绪、宣统朝(1875—1911年)
中国管辖之“外洋” 74 141 27 8
外国同义之“外洋” 4 19 25 148
A.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B.放弃了天朝上国的观念
C.外交政策趋于稳定       D.逐渐融入国际外交体系
12.联合国国际法院在1951年“英挪渔业案”的判决中,肯定了采用直线基线方法来划定领海基线的合法性。后来直线基线方法在1958年《领海与毗连区公约》和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被确认,并且为各国所广泛采用。这说明联合国(   )
A.能够不受大国摆布而自主决策
B.致力于解决国际纠纷和终止局部冲突
C.对海洋共同开发给予足够关注
D.确认了一些具有普遍意义的国际规则
13.[2023浙江联考,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亨利八世与《至尊法案》(见下图):公元1534年,亨利八世与枢密院高级官员进行商议,一致通过了《至尊法案》,宣告教会权力被收回,国王建立起对英国的专制统治。
材料二 国际法是支配国与国之间交往的法律,其目的在于保障国际社会的集体安全,限制掠夺战争的发生,减轻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国际法应通过召开国际会议,由与会各国共同确定,一经确定,各国不论强弱大小,都必须服从国际法的约束,不得以国内法为借口违反国际法的规定;国际法的前提是国家主权,任何国家的主权不受别国的意志或法律的支配。格劳秀斯还拟定了国际法的一些具体条文:交战双方均不得杀害平民、儿童等非作战人员;也不准抢掠他们的财产;不准杀害、虐待停止抵抗的战俘;保护交战双方外交人员的人身安全及财产;等等。
——摘编自[荷]格劳秀斯《战争与和平法》
(1)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一反映的实质,(1分)并以此为视角阐述17世纪国际法产生的时代背景。(4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格劳秀斯国际法主张体现的基本理念,(4分)并用一句话概括《战争与和平法》的历史地位。(1分)
答案版
1.[2024武汉重点中学联考]1356年,伦敦市长宣布法庭诉讼使用英语;1362年,英国大法官兼上议院议长用英语宣布议会开幕,爱德华三世首次用英语致辞,以便让平民院的议员听懂。应平民院的请求,爱德华颁布了关于法庭审讯必须用英语的法令。这一现象反映了( B )
A.世俗王权得到强化       B.民族意识的不断增强
C.大学教育得到普及       D.区域文明的多元共存
2.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在位期间(1638—1715年),取消了原有地方行政机构的实权,将中央派遣的监督官置于地方长官之上,使其总揽财、政、警、军等一切大权;命令教会为专制王权辩护;等等。这些措施( B )
A.阻碍了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B.体现出民族国家的发展趋势
C.激化了王权与教会间的矛盾
D.不利于法国的对外殖民扩张
3.[2023湖北联考]近代前期,英国将文化认同与经济举措相结合,促使英国民众成为利益整体,在经济上达成了最为集中的共识,从而为英国社会化大生产积累了资金,增强了民众的竞争意识。这说明当时英国 ( B )
A.政治变革促进国家意识增强
B.民族主义助推工业革命开展
C.商贸发展催生自由主义思潮
D.文化殖民与经济掠夺相结合
4.[2023北京海淀区期中]下图所示是王绳祖主编的《国际关系史》第一卷关于“三十年战争”(1618—1648年)一章的目录节选,目录中的①应是( B )
第二章 欧洲“三十年战争”及其结局
第一节 “三十年战争”的国际背景
    17世纪初的欧洲局势
    新教联盟和天主教同盟的对垒
    战争的导火线——“掷出窗外事件”
第二节 战争的四个阶段
第三节 ①
A.《战争与和平法》       B.《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C.维也纳会议          D.德意志帝国成立
5.[2024广东佛山摸底]有学者认为:“在1815年维也纳会议的时候,每一个参会的精英都知道他们将要建立的是一个什么样的体系。外交不是国与国的关系,而是宫廷与宫廷的关系,是君主和他们的外交大臣之间的关系。”该观点认为,当时欧洲( A )
A.民主制度尚不成熟       B.民族国家尚未形成
C.国际冲突难以避免       D.外交制度需要完善
6.[2023广东湛江一模]1814—1815年,欧洲各国在维也纳召开会议,会议重申确认国际河川自由航行原则、国际河流共有共管原则,设置了国际管理机构,认定了国际河流管理章程的法律地位。这些措施( C )
A.确保了国际河流的和平开发利用
B.奠定了欧洲国际关系的基础
C.有利于构建大国协调的国际关系
D.推动了近代外交制度的建立
7.[2023湖北七市联考]1909年的《伦敦宣言》是规范海上封锁实践方面最权威的国际法规则。一战爆发后,为了加大对德国的海上封锁力度,英国逐渐背离了《伦敦宣言》中关于海上封锁的原则,在糅合传统国际惯例和战时封锁条件基础上创制了自身的海上封锁原则。这表明( C )
A.国际法有利于国际关系的稳定
B.英国推动国际法不断地走向完善
C.国际法的实施仍有很多局限性
D.英国常常违背和践踏国际法规则
8.[2023江苏连云港调研]1928年,美、英、德、日等国签订《非战公约》,规定:缔约各国在它们的相互关系中废弃以战争作为实行国家政策的工具,和平解决国际争端。这些规定( C )
A.维护了世界长期和平
B.保障了所有缔约国的安全
C.促进了国际法的发展
D.消除了缔约国之间的矛盾
9.[2024广东佛山联考]1243年,伦敦市民被英王亨利三世取消选举市长的权利,直至付出1 000镑罚金才重新获得该权利。1285年后,伦敦城又被英王爱德华一世直接统治13年,直至付出2 000马克罚金才恢复权利。这反映了西欧( A )
A.封建王权强化与城市自治发展
B.封建领主衰落与市民阶级壮大
C.商品经济发展与庄园经济瓦解
D.城市政治独立与民族国家兴起
10.近代早期“国王的两个身体”理论可以表述为小写的国王(自然的)和大写的国王(政治的)。16世纪英格兰的普通法学家们把国王的政治之体和大写的国王视为一个法人,国王和他的臣民构成了这一“集合法人”的头和肢体,随后国王甚至被视为一个“独体法人”。据此可知,“国王的两个身体”理论的建构( B )
A.推动了宗教改革的开展
B.体现民族国家观念的发展
C.挫败了基督教会的势力
D.奠定了自然法学说的基础
11.[2023湖北恩施模拟]清代“外洋”一词通常有两种含义:一种是指纳入行政管辖的海洋区域,另一种是指外国。下表是《清实录》中“外洋”一词的统计情况(单位:次)。据此可知,清政府( D )
嘉庆朝(1796—1820年) 道光朝(1821—1850年 咸丰、同治朝(1851—1874年) 光绪、宣统朝(1875—1911年)
中国管辖之“外洋” 74 141 27 8
外国同义之“外洋” 4 19 25 148
A.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B.放弃了天朝上国的观念
C.外交政策趋于稳定       D.逐渐融入国际外交体系
12.联合国国际法院在1951年“英挪渔业案”的判决中,肯定了采用直线基线方法来划定领海基线的合法性。后来直线基线方法在1958年《领海与毗连区公约》和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被确认,并且为各国所广泛采用。这说明联合国( D )
A.能够不受大国摆布而自主决策
B.致力于解决国际纠纷和终止局部冲突
C.对海洋共同开发给予足够关注
D.确认了一些具有普遍意义的国际规则
13.[2023浙江联考,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亨利八世与《至尊法案》(见下图):公元1534年,亨利八世与枢密院高级官员进行商议,一致通过了《至尊法案》,宣告教会权力被收回,国王建立起对英国的专制统治。
材料二 国际法是支配国与国之间交往的法律,其目的在于保障国际社会的集体安全,限制掠夺战争的发生,减轻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国际法应通过召开国际会议,由与会各国共同确定,一经确定,各国不论强弱大小,都必须服从国际法的约束,不得以国内法为借口违反国际法的规定;国际法的前提是国家主权,任何国家的主权不受别国的意志或法律的支配。格劳秀斯还拟定了国际法的一些具体条文:交战双方均不得杀害平民、儿童等非作战人员;也不准抢掠他们的财产;不准杀害、虐待停止抵抗的战俘;保护交战双方外交人员的人身安全及财产;等等。
——摘编自[荷]格劳秀斯《战争与和平法》
(1)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一反映的实质,(1分)并以此为视角阐述17世纪国际法产生的时代背景。(4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格劳秀斯国际法主张体现的基本理念,(4分)并用一句话概括《战争与和平法》的历史地位。(1分)
答案 (1)实质:专制王权国家的兴起。(1分)时代背景:宗教改革推动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国家主权意识增强;强调国家利益至上,国家利益纷争加剧;欧洲人文主义发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并扩大,西方国家争夺殖民地、争夺霸权的矛盾激化。(4分)
(2)基本理念:维护集体安全;反对掠夺战争,拥护和平;国际法高于国内法;国家主权不可侵犯;保护非作战人员的生存权;保护私有财产。(4分)历史地位:奠定了国际法的基础。(1分)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练习 第十七单元 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 第46讲 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答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