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练习 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第3讲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答案)

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第3练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1.[2023河南许平汝名校模拟]秦在水利、交通、机械等技术层次的优越,使秦人在兼并战争中取得优势,并赢得最终胜利。这意在说明秦国(   )
A.素有重视农耕文明的传统
B.技术领先东方六国
C.讲求实用最终完成国家统一
D.商鞅变法意义非凡
2.[2024重庆一中开学考]关于上行文体(下级向上级所呈递公文的一种文体),先秦时期,一般臣庶向君主言事,多称“上书”,而秦朝则把臣下上书改称为“奏”。从字形、字义上看,“奏”蕴含以手恭敬、畏惧地进献的意思。这种文体称谓的转变(   )
A.说明封建等级制度正式确立
B.体现了皇权的政治文化诉求
C.反映了秦朝实现统一的愿望
D.表明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尖锐
3.[2024安徽摸底]秦朝在机构设置上形成了三条垂直而相互制约监督的官僚系统,即以丞相、郡守、县令为代表的行政系统;以御史大夫、郡监、县丞为代表的监察系统;以太尉、郡尉、县尉为代表的军事系统。材料所述的这些系统(   )
A.践行了分权制衡的理念
B.捍卫了普通百姓的利益
C.削弱了君主专制的权威
D.提升了国家治理的效能
4.[2024广东检测]商鞅变法后的秦国完成了改制更化,“成文法”“流官制”“军功爵制”“郡县体制”等,都随着秦军的东出而扩散弥漫。至秦完成统一,国家政治实现了“周秦之变”。据此可知,“周秦之变”的主线是(   )
A.国家治理由人治到法治
B.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C.地方官员由世袭到任免
D.选官由重家世到重德才
5.[2024浙江衢州开学考]秦朝虽然施行了“书同文”政策,但由于传承下来的战国文字系统太复杂,一时之间不可能都统一。因此,秦朝制定了八种稍有不同的书体,它们都属于“书同文”政策可以接受的范围。这说明(   )
A.秦朝并没有完成文字统一
B.秦朝“书同文”效果有限
C.秦朝统一措施具有灵活性
D.秦朝的文字系统非常复杂
6.[2024长沙长郡中学月考]下图反映的状况(   )
A.降低了市场交易的成本
B.激化了不同地区的矛盾
C.根源于自然经济的发展
D.反映了治国思想的变化
7.[2024重庆检测]睡虎地秦简《为吏之道》和岳麓秦简《为吏治官及黔首》都强调官吏“为人父则兹(慈),为人子则孝”。与此相应,秦政府也在制度上对官吏尽孝提出要求并提供支持。其直接目的是(   )
A.加强思想控制    B.整顿社会风俗
C.提倡以吏为师    D.提升儒家地位
8.[2024山西部分学校质检]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等人以“伐无道,诛暴秦”为口号发动的反秦起义,得到了广大农民的支持,在南方迅速形成了强大的起义军。这种状况表明(   )
A.暴政导致秦朝短命而亡
B.反秦力量走向联合
C.秦的统一违背历史潮流
D.秦末统治不得人心
9.[2023广东六校联考]有学者认为质朴、务实、外向、功利是秦文化的主要特征,相较于六国文化而言,秦文化是落后的,用相对落后的文化来兼并和统一先进的六国文化,终为其所累。该学者重在强调(   )
A.先秦文化的多元并存
B.文化对统治的重要性
C.法家思想的时代局限
D.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
10.[2024四川南充一模]秦王嬴政每征服一国,就把诸侯后代、原国内的贵族和豪门大户迁往他处,或迁往秦统治中心,或迁往边远地区。嬴政统一全国后,又“徙天下豪富于咸阳十二万户”。由此可见,嬴政的大规模移民政策(   )
A.旨在促进区域经济均衡发展
B.有利于贵族等级制的重构
C.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的基础
D.有利于建立中央集权政治
11.[2024河南名校联考]《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始皇推终始五德之传,以为周得火德,秦代周德,从所不胜。方今水德之始……数以六为纪,符、法冠皆六寸,而舆六尺,六尺为步,乘六马。”秦始皇的这一举措意在(   )
A.推行阴阳五行学说  B.确立统治合法性依据
C.树立皇帝独尊地位  D.实行以德治国的策略
12.[2024武汉调研]云梦睡虎地秦简《为吏之道》中多处谈到“忠”的要求,其中“吏有五善”中的第一条是“中(忠)信敬上”,“吏有五失”中最严重的就是“非上”,对其惩罚可以“身及于死”。上述记载表明秦朝 (   )
A.德治与法治之争激烈
B.重视约束官员行为
C.统一的中央集权建立
D.注重改良社会风俗
13.[2024福建泉州模拟]下表为秦简记载的地方行政运作执行状况(节选)。据表可知,秦朝(   )
序号 行政运作 总数 按律令行政 自主行政
1 县令、丞下达的政令与执行 34 14 20
2 内部政务的申告与裁决 7 4 3
A.律令暴露出一定的缺陷
B.地方行政决策权限较大
C.基层治理模式日臻成熟
D.中央集权逐渐得到加强
14.[2023辽宁联考]下面是秦始皇东巡刻石摘录表。
出处 记载
《峄山刻石》 讨伐乱逆,威动四极,武义直方……上荐高号,孝道显明。
《泰山刻石》 二十有六年,初并天下,罔不宾服。亲巡远方黎民,登兹泰山,周览东极。
《琅琊刻石》 圣智仁义,显白道理。东抚东土,以省卒士。
《碣石刻石》 地势既定,黎庶无繇,天下咸抚。男乐其畴,女修其业,事各有序。
据表可知,秦始皇东巡(   )
A.实现了对东方地区的有效治理
B.为秦朝统一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C.彰显秦朝开放包容的文化政策
D.具有构建国家认同的政治使命
15.[2023广东六校联考,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今国家尽制郡邑,连置守宰,其不可变也固矣。”(柳宗元《封建论》)
“封建之废,非一日之故也;虽圣人起,亦将变而为郡县。”(顾炎武《郡县论》)
“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岂非理而能然哉?”(王夫之《读通鉴论》)
  根据材料,提炼一个观点,以“郡县制”为主题,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答案版
1.[2023河南许平汝名校模拟]秦在水利、交通、机械等技术层次的优越,使秦人在兼并战争中取得优势,并赢得最终胜利。这意在说明秦国( C )
A.素有重视农耕文明的传统
B.技术领先东方六国
C.讲求实用最终完成国家统一
D.商鞅变法意义非凡
2.[2024重庆一中开学考]关于上行文体(下级向上级所呈递公文的一种文体),先秦时期,一般臣庶向君主言事,多称“上书”,而秦朝则把臣下上书改称为“奏”。从字形、字义上看,“奏”蕴含以手恭敬、畏惧地进献的意思。这种文体称谓的转变( B )
A.说明封建等级制度正式确立
B.体现了皇权的政治文化诉求
C.反映了秦朝实现统一的愿望
D.表明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尖锐
3.[2024安徽摸底]秦朝在机构设置上形成了三条垂直而相互制约监督的官僚系统,即以丞相、郡守、县令为代表的行政系统;以御史大夫、郡监、县丞为代表的监察系统;以太尉、郡尉、县尉为代表的军事系统。材料所述的这些系统( D )
A.践行了分权制衡的理念
B.捍卫了普通百姓的利益
C.削弱了君主专制的权威
D.提升了国家治理的效能
4.[2024广东检测]商鞅变法后的秦国完成了改制更化,“成文法”“流官制”“军功爵制”“郡县体制”等,都随着秦军的东出而扩散弥漫。至秦完成统一,国家政治实现了“周秦之变”。据此可知,“周秦之变”的主线是( B )
A.国家治理由人治到法治
B.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C.地方官员由世袭到任免
D.选官由重家世到重德才
5.[2024浙江衢州开学考]秦朝虽然施行了“书同文”政策,但由于传承下来的战国文字系统太复杂,一时之间不可能都统一。因此,秦朝制定了八种稍有不同的书体,它们都属于“书同文”政策可以接受的范围。这说明( C )
A.秦朝并没有完成文字统一
B.秦朝“书同文”效果有限
C.秦朝统一措施具有灵活性
D.秦朝的文字系统非常复杂
6.[2024长沙长郡中学月考]下图反映的状况( A )
A.降低了市场交易的成本
B.激化了不同地区的矛盾
C.根源于自然经济的发展
D.反映了治国思想的变化
7.[2024重庆检测]睡虎地秦简《为吏之道》和岳麓秦简《为吏治官及黔首》都强调官吏“为人父则兹(慈),为人子则孝”。与此相应,秦政府也在制度上对官吏尽孝提出要求并提供支持。其直接目的是( B )
A.加强思想控制    B.整顿社会风俗
C.提倡以吏为师    D.提升儒家地位
8.[2024山西部分学校质检]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等人以“伐无道,诛暴秦”为口号发动的反秦起义,得到了广大农民的支持,在南方迅速形成了强大的起义军。这种状况表明( D )
A.暴政导致秦朝短命而亡
B.反秦力量走向联合
C.秦的统一违背历史潮流
D.秦末统治不得人心
9.[2023广东六校联考]有学者认为质朴、务实、外向、功利是秦文化的主要特征,相较于六国文化而言,秦文化是落后的,用相对落后的文化来兼并和统一先进的六国文化,终为其所累。该学者重在强调( B )
A.先秦文化的多元并存
B.文化对统治的重要性
C.法家思想的时代局限
D.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
10.[2024四川南充一模]秦王嬴政每征服一国,就把诸侯后代、原国内的贵族和豪门大户迁往他处,或迁往秦统治中心,或迁往边远地区。嬴政统一全国后,又“徙天下豪富于咸阳十二万户”。由此可见,嬴政的大规模移民政策( D )
A.旨在促进区域经济均衡发展
B.有利于贵族等级制的重构
C.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的基础
D.有利于建立中央集权政治
11.[2024河南名校联考]《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始皇推终始五德之传,以为周得火德,秦代周德,从所不胜。方今水德之始……数以六为纪,符、法冠皆六寸,而舆六尺,六尺为步,乘六马。”秦始皇的这一举措意在( B )
A.推行阴阳五行学说  B.确立统治合法性依据
C.树立皇帝独尊地位  D.实行以德治国的策略
12.[2024武汉调研]云梦睡虎地秦简《为吏之道》中多处谈到“忠”的要求,其中“吏有五善”中的第一条是“中(忠)信敬上”,“吏有五失”中最严重的就是“非上”,对其惩罚可以“身及于死”。上述记载表明秦朝 ( B )
A.德治与法治之争激烈
B.重视约束官员行为
C.统一的中央集权建立
D.注重改良社会风俗
13.[2024福建泉州模拟]下表为秦简记载的地方行政运作执行状况(节选)。据表可知,秦朝( B )
序号 行政运作 总数 按律令行政 自主行政
1 县令、丞下达的政令与执行 34 14 20
2 内部政务的申告与裁决 7 4 3
A.律令暴露出一定的缺陷
B.地方行政决策权限较大
C.基层治理模式日臻成熟
D.中央集权逐渐得到加强
14.[2023辽宁联考]下面是秦始皇东巡刻石摘录表。
出处 记载
《峄山刻石》 讨伐乱逆,威动四极,武义直方……上荐高号,孝道显明。
《泰山刻石》 二十有六年,初并天下,罔不宾服。亲巡远方黎民,登兹泰山,周览东极。
《琅琊刻石》 圣智仁义,显白道理。东抚东土,以省卒士。
《碣石刻石》 地势既定,黎庶无繇,天下咸抚。男乐其畴,女修其业,事各有序。
据表可知,秦始皇东巡( D )
A.实现了对东方地区的有效治理
B.为秦朝统一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C.彰显秦朝开放包容的文化政策
D.具有构建国家认同的政治使命
15.[2023广东六校联考,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今国家尽制郡邑,连置守宰,其不可变也固矣。”(柳宗元《封建论》)
“封建之废,非一日之故也;虽圣人起,亦将变而为郡县。”(顾炎武《郡县论》)
“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岂非理而能然哉?”(王夫之《读通鉴论》)
  根据材料,提炼一个观点,以“郡县制”为主题,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答案 示例 观点:郡县制的形成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产生了积极影响。(2分)
论述:分封制下,诸侯独立性较强,容易形成地方割据势力。春秋战国时期,随着诸侯国变法运动的开展,集权趋势出现,在此背景下,郡县制产生。秦朝建立后,确立中央集权制度,在全国推广郡县制。郡县制改变了分封制造成的分权体制,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地方严格服从中央,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郡县长官由朝廷任免,不能世袭,不易形成地方割据势力而危及中央,有利于政治的安定和经济的发展。它的形成及推广标志着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发生了划时代的变革,郡县制历朝基本沿用,且不断加强和完善,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10分)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练习 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第3讲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答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