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06 讲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及辽夏金元的统治
目 录
模拟·基础演练.............................................................................................................1
重难·创新演练.............................................................................................................8
真题·实战演练...........................................................................................................13
1.【宋初专制集权的加强】宋初的“虚三级”体制——路、州、县三级中,路没有统一的行政机构和单一
的行政长官,路一级由帅、漕、宪、仓四司共同构成,分掌军队、财政、刑狱、经济。其次,在州之上,
不存在单一的行政区划,比如这个州的帅司、漕司、宪司是属于某一路的,而它的仓司属于另一个路。上
述措施( )
A.有利于国家政局的稳定 B.旨在解决宰相专权问题
C.铲除了分裂割据的根源 D.造成了管理的复杂混乱
【答案】A
【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目的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
可知准确时空是:宋朝(中国)。根据材料可知,路作为州的上级机构却没有统一的行政机构和单一的行政
长官,而是由四个平行机构组成,并且州之上没有单一的行政区划,而是由不同路的职能机构管辖同一个
州,这样设置的目的是防止出现汉唐时期地方权力过大威胁中央的情况,这些措施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维护国家政局的稳定,A 项正确;“虚三级”体制的设置是为了削弱地方权力,并不是解决中央宰相专权问
题,排除 B 项;中国分裂割据的根源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宋朝的“虚三级”体制无法铲除小农经济,
排除 C 项;“虚三级”体制一定程度上会使地方管理复杂化,降低行政效率,但是不会使管理混乱,排除 D
项。故选 A 项。
2.【宋初专制集权的加强】宋朝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任用当地土酋为地方长官,但不许土酋自置职名,凡
土酋自置的名号,宋朝一律不予承认,须中央任命方可,如“夔州路降蛮首领皆自置职名,请因而命之,
上不许”。这一措施( )
A.体现了因俗而治的政策特征 B.有利于加强对边疆的社会治理
C.基本稳定了宋代的政权环境 D.推动了宋朝疆域的巩固与拓展
【答案】B
【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
可知准确时空是:宋朝(中国)。由材料可知,宋代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加强管理,这一举措有利于加强对
边疆地区的社会治理,B 项正确;因俗而治是指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和历史文化传统,不改变原有的生
产方式和社会结构,由当地部落首领自主管理本族群内部事务,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A 项;仅材料中举
措难以稳定宋代政权环境,排除 C 项;材料反映的是宋代对已有统治区域的管理,未涉及疆域拓展,排除 D
项。故选 B 项。
3.【王安石变法】熙宁七年(1073),宋政府颁布免行法,规定开封城内各行按获利多寡向政府交纳免行钱,
免除其对官府的物资供应,宫廷及官衙所需物资由市易司估定物价高低,按价购买。这项措施( )
A.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 B.加强了国家商业管控
C.稳定了首都物价水平 D.缩小了社会贫富差距
【答案】A
【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
可知准确时空是:宋朝(中国)。根据材料“宋政府颁布免行法,规定开封城内各行按获利多寡向政府交纳
免行钱,免除其对官府的物资供应,宫廷及官衙所需物资由市易司估定物价高低,按价购买”可知,政府
通过免行法,向开封城内各行收取免行钱,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A 项正确;材料中政府通过免行法,向
开封城内各行收取免行钱,并没有体现加强国家商业管控,排除 B 项;材料中政府通过免行法,向开封城
内各行收取免行钱,没有体现稳定首都物价水平,排除 C 项;材料中政府通过免行法,向开封城内各行收
取免行钱,没有体现缩小社会贫富差距,排除 D 项。故选 A 项。
4.【王安石变法】北宋政府铸造的货币先由直属皇室的内藏库收拢,再拨出一部分作为国家的财政收入。
北宋中期,王安石进行变法,司农寺成为同皇室内藏库一样的财政管理中心,主管朝廷钱物,朝廷财赋“虽
天子不得而用”。这一变化( )
A.造成了中枢机构的臃肿 B.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
C.保障了政府的有序运行 D.构成对专制皇权的威胁
【答案】C
【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
可知准确时空是:北宋(中国)。根据材料“北宋中期,王安石进行变法,司农寺成为同皇室内藏库一样的
财政管理中心,主管朝廷钱物”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王安石将皇室财政与朝廷财政分开管理,有利于保障
政府的有序运行,C 项正确;司农寺分管朝廷财政而内藏库分管皇室财政,由此推不出造成中枢机构臃肿的
结论,排除 A 项;财政收入的增加取决于开源或者节流,题干中的机构调整并不会带来财政收入的增加,
排除 B 项;题干中的司农寺并没有取代服务于皇室的内藏库,推不出司农寺对专制皇权构成威胁这一结论,
排除 D 项。故选 C 项。
5.【辽与西夏】1032 年,党项首领元昊废除中原王朝唐朝、宋朝给他先辈的赐姓,"自号嵬名吾祖",并要
求其他大贵族也回归党项姓氏。上述举措( )
A.增强了统治集团的凝聚力 B.削弱了贵族势力
C.提升了本民族的文化素养 D.打击了门阀士族
【答案】A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选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宋代。根据
材料可知,元昊和其他西夏大贵族一样都是党项人,改回党项姓氏,可增强统治集团内部之间的民族认同
感,提升了统治集团凝聚力,A 项正确;元昊的举措并没有削弱贵族势力和打击门阀士族,排除 B、D 两项;
元昊的举措与文化素养无关,排除 C 项。故选 A 项。
6.【 辽与西夏】在西夏,骆驼的重要性可以与马并列,甚至纳入国家治理体系中,广泛用于战争、运输和
耕地。西夏群牧司明确规定“旧驯之公骆驼年年当分离,当托付行宫司,人杂分用中”。西夏这些做法缘于
( )
A.国家制度 B.地理环境
C.经济形式 D.民族信仰
【答案】B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
空是古代中国。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西夏的疆域位于今天的甘肃、宁夏等西北地区,当地的地理环境决定
了骆驼的重要性,B 项正确;骆驼之所以在西夏的社会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主要和当地的地理环境有关,
并不是因为国家制度,排除 A 项;骆驼在西夏占据重要地位,和经济形式无关,排除 C 项;骆驼之所以在
西夏的社会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和其信仰没有关系,排除 D 项。故选 B 项。
7.【金朝入主中原】金朝中期,金世宗将国号“金”解释为女真完颜部的祖源按出虎水(女真语读“金”),
并将按出虎水附近的长白山、混同江塑造为女真民族的神山圣水。金世宗对国号的解释意在( )
A.构建女真文化本位观 B.神化祖先以强化皇权
C.加强对祖源地的开发 D.保存本民族历史记忆
【答案】A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
时空是:金朝中期(中国)。根据材料可知,金世宗将国号“金”解释为女真完颜部的祖源按出虎水,将长
白山、混同江塑造为女真民族的神山圣水,这种解释意在重新构建女真民族的文化本位观,A 项正确;金
世宗对国号的解释意在构建女真文化本位观,材料中并未神化祖先,排除 B 项;材料的核心在于对国号的
解释和对祖源地特殊性地位的确立,与开发无关,排除 C 项;对国号的解释和对祖源地特殊性地位的确立
是出于政治考量,不仅仅是为了保存本民族历史记忆,排除 D 项。故选 A 项。
8.【金朝入主中原】辽朝契丹人认为自己直承汉唐谱系,“尽致周、秦、两汉、隋、唐文物之遗馀而居有
之”;而后金人灭辽时宣扬:“契丹国主失道,民坠涂炭。”这些都旨在( )
A.构建稳定的社会秩序 B.彰显政权的正统性
C.适应民族交融的趋势 D.继承前代文化传统
【答案】B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目的题。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
宋朝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辽朝契丹人认为自己直承汉唐谱系”“契丹国主失道,民坠涂炭”可知,辽金
时期的统治者均在宣扬对汉唐统治的继承及天道,主要是为了彰显政权的正统性,B 项正确;材料与构建稳
定的社会秩序无关,排除 A 项;材料强调的是宣扬自身统治的合法性,非适应民族交融的趋势,排除 C 项;
材料与继承前代文化传统无关,排除 D 项。故选 B 项。
9.【元朝的地方管理】据《元史·兵志》记载,全国共有驿站 1383 处。马可·波罗称全国共有驿邸逾万所,
“此种驿站备马逾三十万匹”。正如元人所言:“四海为家……适千里者,如在户庭,之万里者,如出邻家”
“无阗域藩篱之间也”。这有利于( )
A.加强领土的控制与管理 B.扩大统治区域
C.密切对外经济文化交流 D.缓和社会矛盾
【答案】A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
时空是:元朝(中国)。据材料“所有通至各省之要道上……必有一驿。无人居之地,全无道路可通,此类
驿站,亦必设立”可知,驿站制度便利了中央和地方及地方与地方间的联系,有利于元朝加强对领土的控
制与管理,A 项正确;元朝设立驿站的目的是强化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而不是扩大统治区域,排除 B 项;
材料没有体现东西方文化的交融,且这也不是元朝设立驿站的主要目的,排除 C 项;驿站制度与缓和社会
矛盾无关,排除 D 项。故选 A 项。
10.【元朝的地方管理】有学者指出:“元代分省建置 合河南、河北为一、而黄河之险失;合江南、江北
为一、而长江之险失;合浙东、浙西为一、而钱塘之险失……故元、明二季流贼之起也,来无所堵,去无
所侦,破一县,一府震;破一府,一省震;破一省,各直省皆震。”该学者意在说明,元代行省制( )
A.打破山川形变划界原则 B.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C.阻碍了区域间经济交流 D.不利于维护地方社会稳定
【答案】D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目的题。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
元朝时期的中国。材料“故元、明二季流贼之起也,来无所堵,去无所侦,破一县,一府震;破一府,一
省震;破一省,各直省皆震”体现的是该学者认为元朝的行省制使地方天险尽失,面对农民起义,不利于
维护地方社会稳定,D 项正确;行省制推行犬牙交错原则,虽然打破山川形变划界原则,但是与材料无关,
排除 A 项;行省制虽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但是与材料无关,排除 B 项;材料未涉及地方之间的经济交
流,排除 C 项。故选 D 项。
11.【元朝的民族关系】元代,政府规定在常规的乡试及会试中,蒙古、色目人试“经问”“场策”两场,
汉人、南人则需另加试“古赋、诏浩、表章”。在试后发榜上,以“国人暨诸部”为右榜,以汉人、南人为
左榜。无论对乡试中选者,还是对会试录用者,皆规定蒙古、色目、汉人、南人各占四分之一。元朝的这
些规定( )
A.反映了民族融合趋势的弱化 B.体现了分而治之与因俗而治的结合
C.为民族矛盾激化埋下了隐患 D.表明科举入仕成为选官的主体形式
【答案】C
【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
可知准确时空是:元朝(中国)。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应试程式和内容上,汉人和南人不仅在
考试场次上要较前者多试一场,而且在具体要求上也要较前者高的多。古代行文书写是先右后左,所以右
榜为上,左榜为下,右榜为贵,左榜为贱。在名额录取上,蒙古、色目人所占比例大于汉人、南人。汉人、
南人是元朝人口的主体,约占全国总人口的五分之四,参加科试者也远在蒙古、色目人之上,因此,在名
额录取上,蒙古、色目人所占比例大于汉人、南人。元代科举规模的狭小以及在录用上对汉人、南人的种
种限制,使汉族知识分子由科举入仕的机遇变得极小,从而使其积极的进取精神受到严重抑制,这也是元
代文化迟滞发展乃至倒退的一个重要原因。而元代科试本身对不同民族的宽严要求悬殊,反过来又加深了
汉族特别是知识分子对元朝政策的不满,从而也使业已存在的各民族矛盾进一步加剧和激化,C 项正确;元
朝的这些规定为民族矛盾激化埋下了隐患,A 项材料并未体现,排除 A 项;元朝的这些规定为民族矛盾激
化埋下了隐患,“因俗而治”材料并未反映,排除 B 项;元朝的这些规定为民族矛盾激化埋下了隐患,仅从
材料无法判定 D 项,排除 D 项。故选 C 项。
12.【元朝的民族关系】元朝在同高丽、安南交涉时明确提出君长亲朝、子弟入质、编民、助军役、纳赋税、
置达鲁花赤等“六事”,此后“六事外交”成为周边交往的惯例。“六事外交”( )
A.有利于民族交融与贸易往来 B.促进与周边国家的文明交流
C.是民族等级政策的对外表现 D.推动了儒家文化的对外传播
【答案】B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影响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
元朝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元朝在同高丽、安南交涉时明确提出君长亲朝、子弟入质、编民、助军役、
纳赋税、置达鲁花赤等‘六事’”和所学可知,“六事外交”体现了元朝对周边国家的一种宗主权态度,要
求这些国家承认元朝的宗主地位,并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接受元朝的管辖和征调。“六事外交”显示
了元朝对周边国家和地区实施的控制和影响力,促进了与周边国家的文明交流,B 项正确;民族交融指的是
国家内部不同民族之间通过经济、文化和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密切联系,逐渐形成的相互学习、相互认同的
过程,排除 A 项;材料未涉及民族等级政策,排除 C 项;材料强调的是对周边国家的控制及双边往来,非
推动了儒家文化的对外传播,排除 D 项。故选 B 项。
13.【宋初专制集权的加强】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人从什么时候开始在地图上画长城现在已经无法确知,我们今天可以看到的最早标有长
城的地图是宋代的。学者研究发现宋代并不是一个修筑长城和利用长城进行军事防御的朝代,但宋人却认
真地在许多全国性舆图上都画上了长城。今天苏州碑刻博物馆藏有一块宋代图碑,上刻《地理图》一幅,
图中就有长城。值得注意的是图下部的跋文说道:“中原土壤北属幽燕以长城为境,旧矣。至五代时,石
敬塘弃十六州之地以赂契丹,而幽蓟朔易之境不复为吾有者三百余年。”长城虽不是边境,但长城的意义
本是阻抗北方民族的南下,所以图的编制者仍画上实际上不起作用的长城以求理念上的不败。此幅地图的
编制有当年的时代意义,如跋文的最后一句话所言:“庶几观者亦有所感发焉”。所谓观者的“感发”就是
感怀华夏北方领土的失弃。
——摘编自唐晓峰《宋代地图上的长城》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代在地图上标注长城的原因。
(2)据材料,概括指出地图在宋代国家治理中发挥的功能。
【答案】(1)原因:长城自古有抵御外敌入侵的功效;宋代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边防压力较大;契丹占
据燕云十六州;北宋意图恢复北方领土;北宋意图阻抗北方民族南下;传统理念的影响。
(2)功能:军事功能;宣扬理念;激励功能;凝聚人心;政权认同。
【解析】(1)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宋代的中国。根据材料“中国人从什么时候开始在地图上
画长城现在已经无法确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长城自古有抵御外敌入侵的功效;根据材料“宋代并不是
一个修筑长城和利用长城进行军事防御的朝代,但宋人却认真地在许多全国性舆图上都画上了长城”结合
所学知识可知,宋代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边防压力较大;根据材料“中原土壤北属幽燕以长城为境,旧
矣。至五代时,石敬塘弃十六州之地以赂契丹,而幽蓟朔易之境不复为吾有者三百余年”结合所学知识可
知,契丹占据燕云十六州,北宋意图恢复北方领土;根据材料“长城虽不是边境,但长城的意义本是阻抗
北方民族的南下,所以图的编制者仍画上实际上不起作用的长城以求理念上的不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北宋意图阻抗北方民族南下以及传统理念的影响。
(2)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宋代的中国。根据材料“长城的意义本是阻抗北方民族的南下”结
合所学知识可知,军事功能并且宣扬理念;根据材料“所谓观者的‘感发’就是感怀华夏北方领土的失
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激励功能,凝聚人心与加强政权认同
14.【王安石变法】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澶渊之盟条约的效果被普遍歪曲了,尤其是岁币被描绘成给宋朝国家造成了沉重的负担。
每年送给契丹岁币的份额仅仅相当于南方一个州如越州的产量。而且条约缔结之后,辽宋贸易在更大的规
模上得以恢复,在这一贸易中,宋朝获得了大量的盈余,岁币中银的大约 60%,作为购买宋朝产品的支付款
项,最终仍回到宋朝手中。契丹把绢用于自身巨大的国内消费,比如在和约之后立即建立了新中京,而且
他们还用大量的绢与他们的邻居,包括回鹘人、党项人、高丽人和蒙古地区诸部落的部民进行贸易。
——摘编自[英]崔瑞德[美]史乐民《剑桥中国宋代史》
材料二 今湖南西部及其边临地区为宋代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宋代继承发展了唐以来的羁縻制度,
实行以“本土之法”治本土的政策,“民不服役,田不输赋”,又设立博易场,“皆听与互市”。王安石变
法,国力增强,1072年,变法主将章惇为荆湖南北查访使,在梅山地区先后设新化县、安化县。章惇作《开
梅山歌》云:“人家迤逦见板屋,火耕硗确多畬田……如今丁口渐繁息……给牛货种使开垦,植桑种稻输
缗钱。”不久,又在湘西设立沅州,少数民族归顺,“岁入课米,以盐酬之”。
——摘编自伍新福主编《湖南通史·古代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澶渊之盟的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王安石变法前后湖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变化。
【答案】(1)宋代以有限的代价获得了边境持久和平;契丹获得额外收入,致力于国内发展;促进了榷场
贸易,各民族之间的贸易得到发展;有利于各民族间友好往来,文化交流,促进民族交流交融。
(2)从羁縻制度到设置州县;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从免除赋役到纳税课粮。王安石变法,国力增强,
力求加强对民族地区的有效管辖;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生产发展和封建化进程;推动了民族交流交融,
加强了宋朝的中央集权。
【解析】(1)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北宋时期(中国)。结合所学宋辽的澶渊之盟是战签订停止
协定可得出宋代以有限的代价获得了边境持久和平;据材料“每年送给契丹岁币的份额仅仅相当于南方一
个州如越州的产量。”可得出契丹获得额外收入,致力于国内发展;据材料“而且条约缔结之后,辽宋贸易
在更大的规模上得以恢复”可得出促进了榷场贸易,各民族之间的贸易得到发展;据材料“契丹把绢用于
自身巨大的国内消费,比如在和约之后立即建立了新中京,而且他们还用大量的绢与他们的邻居,包括回
鹘人、党项人、高丽人和蒙古地区诸部落的部民进行贸易。”有利于各民族间友好往来,文化交流,促进民
族交流交融。
(2)本题是对比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北宋时期(中国)。先回答其变化,然后阐述其带来的影响。据材
料“王安石变法,国力增强,1072 年,变法主将章惇为荆湖南北查访使,在梅山地区先后设新化县、安化
县。”可得出从羁縻制度到设置州县;据材料“给牛货种使开垦,植桑种稻输缗钱。”可得出从刀耕火种到
铁犁牛耕;据材料“岁入课米,以盐酬之”。从免除赋役到纳税课粮。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得出王安石变法,
国力增强,力求加强对民族地区的有效管辖;结合其变化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内容可得出促进了少数
民族地区的生产发展和封建化进程;据材料“不久,又在湘西设立沅州,少数民族归顺,”可得出推动了民
族交流交融,加强了宋朝的中央集权。
15.【元朝的民族关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八思巴(1235—1280),生于吐蕃贵族之家,跟从伯父高僧萨班学习,精通藏传佛教经典八思
巴是尊称,意为“圣者”。窝阔台汗时,蒙古军进入吐蕃引起震动。1244 年,八思巴跟随萨班北上凉州会盟,
吐蕃各僧俗首领表示归顺。1251 年,萨班去世。八思巴继为藏传佛教萨斯迦派首领。1253 年,在六盘山谒
见忽必烈,备受崇敬。中统元年(1260),忽必烈即帝位,封八思巴为国师,赐玉印,让他统领天下释教。
至元元年(1264),立总制院(后改名宣政院)管辖全国释教和吐蕃僧俗政务,以国师领之。至元六年,八
思巴创制成以藏文字母为基础的蒙古新字(即八思巴字)颁行。八思巴升号为帝师、大宝法王,元世祖把
吐蕃十三万户指定为其供养地。十一年,八思巴祝贺元军攻克南宋诸城,劝戒行善止杀。八思巴著有《彰
所知论》等著作。
——摘编自《中国历史大辞典》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八思巴被忽必烈封为国师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八思巴的历史功绩。
【答案】(1)原因:参加凉州会盟,代表吐蕃归顺蒙古;精通佛教经典;僧俗身份高贵;忽必烈对宗教与
民族关系的重视。
(2)历史功绩:加强元朝在西藏地区的管理,维护国家统一;领导全国释教,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创制八思巴字,加强蒙、藏、汉等民族的团结与文化交流,推动民族交融;减少战争对南方地区的破坏,
有利于社会的安定。
【解析】(1)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元代(中国)。据材料“八思巴跟随萨班北上凉州会盟,
吐蕃各僧俗首领表示归顺”可知,参加凉州会盟,代表吐蕃归顺蒙古;据材料“精通藏传佛教经典”“八思
巴继为藏传佛教萨斯迦派首领”可知,精通佛教经典;僧俗身份高贵;据材料“忽必烈即帝位,封八思巴
为国师,赐玉印,让他统领天下释教。至元元年(1264),立总制院(后改名宣政院)管辖全国释教和吐蕃
僧俗政务,以国师领之”可知,忽必烈对宗教与民族关系的重视。
(2)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元代(中国)。据材料“忽必烈即帝位,封八思巴为国师,赐玉
印,让他统领天下释教。至元元年(1264),立总制院(后改名宣政院)管辖全国释教和吐蕃僧俗政务,以
国师领之”可知,加强元朝在西藏地区的管理,维护国家统一;据材料“统领天下释教”及所学知识可知,
领导全国释教,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据材料“八思巴创制成以藏文字母为基础的蒙古新字(即八
思巴字)颁行”可知,创制八思巴字,加强蒙、藏、汉等民族的团结与文化交流,推动民族交融;据材料
“八思巴祝贺元军攻克南宋诸城,劝戒行善止杀”可知,减少战争对南方地区的破坏,有利于社会的安定。
1.北宋时,南方人在全国统一的科举考试中优势明显,后来朝廷被迫对北方地区的考生单独分配录取名额。
1426 年,又在南榜和北榜中各拿出部分份额,指定录取四川、广西、云南、贵州这几个西南省份的士人。
这一举措旨在( )
A.加强统治的稳定性 B.促进全国尚学风气的形成
C.完善人才选拔制度 D.打破世家大族的政治垄断
【答案】A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
时空是北宋时期(中国)。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北宋时期由于南北经济发展的差异,导致不同地区的教育水
平不一,设置南北榜主要是为了照顾教育水平相对较低的地区,实现全国的统一和平衡,从而加强政治的
稳定性,A 项正确;科举制是实行就有助于全国尚学风气的形成,排除 B 项;材料反映的举措主要是为了
地域平衡,并不是完善人才选拔制度的表现,排除 C 项;科举制在设立之初就开始打破世家大族的政治垄
断,而不是到北宋时期,排除 D 项。故选 A 项。
2.北宋时期,出身贫寒的王拱辰、欧阳修同榜登科,都被参知政事薛奎招为女婿。王拱辰的夫人病逝后,
又由薛家动议“再娶其妹”。后来此二人官至参知政事、枢密副使、彰德军节度使等。上述二人的经历折射
出宋代( )
A.高门士族世代把持官位 B.国家放松对社会的控制
C.纲常伦理观念得到强化 D.文官和士人的地位提升
【答案】D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
时空是:宋代(中国)。据材料“出身贫寒的王拱辰、欧阳修同榜登科,都被参知政事薛奎招为女婿”及所
学知识可知,伴随着宋朝科举制的发展和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知识分子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材料中王
拱辰与欧阳修的人生轨迹正是文官和士人地位提升的表现,D 项正确;材料中王拱辰出身贫寒,最后身居
高位,排除 A 项;宋朝国家对社会控制的放松主要体现在迁移住所、土地买卖、更换职业等受到政府的限
制减少,与材料内容无关,排除 B 项;材料没有涉及三纲五常的伦理纲常观念,排除 C 项。故选 D 项。
3.苏辙《栾城集》载:“熙宁以前,民间两税皆用米麦布帛,未尝纳钱。然方是时,东南诸郡犹苦乏钱,
钱重物轻,有钱荒之患。自熙宁以来,民间出钱免役,官库之钱贯朽而不可较,民间官钱搜索殆尽。”材料
意在说明( )
A.赋役沉重阻碍商业发展 B.赋役征银折射商品经济发展
C.熙宁变法加重民众负担 D.钱重物轻导致货币结构转变
【答案】C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目的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
宋朝时期的中国。材料“自熙宁以来,民间出钱免役,官库之钱贯朽而不可较,民间官钱搜索殆尽”反映
宋朝王安石变法之募役法加重钱荒导致民众负担加重,C 项正确;材料是对募役法的批判,非赋役沉重,排
除 A 项;宋代白银尚未成为普遍流通货币,排除 B 项;材料与货币结构的变化无关,排除 D 项。故选 C 项。
4.1144 年,西夏仁宗皇帝下令在境内各县设立学校,大力倡导儒家教育,甚至在宫廷内设立“小学”,专
门让宗室贵族中 7-15 岁的子弟全部入学。1146 年 3 月,仁宗皇帝亲临太学祭奠孔子,并下令尊孔子为文宣
帝。此举意在( )
A.确立儒学独尊地位 B.提升国家治理水平
C.推动民族交融进程 D.借鉴中原先进制度
【答案】D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句,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空间信息可知准确
时空是:南宋时期(中国)。材料提供的信息为公元 1144 年西夏仁宗皇帝下令兴办学校发展儒学教育并祭
奠孔子,西夏属于少数民族政权,它大力倡导儒家教育并尊孔子为文宣帝,体现了对中原文化和制度的借
鉴,以促进自身的发展和进步,D 项正确;儒学独尊的地位早在西汉时期就已经确立,西夏仁宗皇帝的举
措并非是要确立儒学独尊地位,排除 A 项;西夏仁宗皇帝设立学校、倡导儒家教育、在宫廷内设立“小学”
等措施,并没有上升到提升国家治理水平的高度,排除 B 项;材料中没有明确提及民族交融的相关内容,
而且推动民族交融是措施也不是目的,排除 C 项。故选 D 项。
5.金人灭辽、北宋,号称是因为“契丹国主失道,民坠涂炭”“(宋)天厌其恶,民不聊生”,所以金以“吊
民伐罪”的名义用兵,认为承天命、以有道伐无道是共主的职责。这表明( )
A.天命观念逐渐形成 B.百姓不满辽宋统治
C.华夏认同得到发展 D.金朝注重以德治国
【答案】C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
时空是:两宋时期(中国)。据材料“契丹国主失道,民坠涂炭”“(宋)天厌其恶,民不聊生”“认为承天
命、以有道伐无道是共主的职责”及所学知识可知,金在灭辽和北宋的时候,号称是承接天命,以有道伐
无道,这受到了中原文明的影响,反映了金朝对中原文化的认同,C 项正确;据所学知识可知,先秦时期就
已经形成了天命观念,排除 A 项;材料反映的是金灭辽、宋的借口,与真实情况存在一定的差距,排除 B
项;材料反映的是金灭辽、北宋的借口,并非金的统治方式,排除 D 项。故选 C 项。
6.元朝云南行省在少数民族众多而又情况复杂的云南红河地区,建立起一套比较完备的行政组织机构,比
较稳固地把红河地区统一在行省的管辖之下。同时又在部分民族地区创设了以族群部落为管理基础的特殊
政区,如湖广行省十五安抚司。这体现出元朝时期( )
A.西南地区民族问题突出 B.有效地管控了民族地区
C.民族地区治理较为灵活机动 D.边疆管理呈现出与内地一体化趋向
【答案】C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
时空是:元朝(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元朝在云南地区建立行省,同时又在部分民族地区创设了以族群部
落为管理基础的特殊政区,这体现出元朝时期民族地区治理较为灵活机动,C 项正确;材料体现出元朝时期
民族地区治理较为灵活机动,未涉及西南地区民族问题,排除 A 项;材料体现出元朝时期民族地区治理较
为灵活机动,是否有效地管控了民族地区,材料依据不足,无法确定,排除 B 项;材料体现出元朝时期民
族地区治理较为灵活机动,未体现边疆管理呈现出与内地一体化趋向,排除 D 项。故选 C 项。
7.中山府(河北定州),元代时属真定路,至正八年(1348 年)立有一块石碑,碑上镌刻的《重建礼拜寺
碑记》称:“回回之人遍天下,而此地尤多,朝夕亦不废礼。但府第之兑隅,有古刹寺一座。堂宇止三间,
名为礼拜寺,乃教众朝夕拜天、祝延圣寿之所。”由此可以说明,当时( )
A.地方行政制度发生变革 B.地方政府重视宗教保护
C.政策导致社会矛盾尖锐 D.中外交流影响民族构成
【答案】D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型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元朝时期。根据材
料“回回之人遍天下,而此地尤多,朝夕亦不废礼。但府第之兑隅,有古刹寺一座。堂宇止三间,名为礼
拜寺,乃教众朝夕拜天、祝延圣寿之所”及所学可知,元朝时期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回族,体现
了中外交流对民族构成的影响,D 项正确;材料未涉及行省制的相关信息,体现不出地方行政制度的变革,
排除 A 项;材料未涉及政府保护宗教的相关政策,而是体现了中外交流影响民族构成,排除 B 项;材料体
现不出社会矛盾尖锐的相关信息,而是体现了元朝时期新民族形成的现象,排除 C 项。故选 D 项。
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代以来,中央集权的不断强化基本上解决了地方割据的问题,但也陷入了一定的历史困
局之中。政治上,“百年之忧,一朝之患,皆上所独当,而群臣不与也”。地方长官以事上为能,“而无肯
为其民兴一日之利者,民乌得而不穷,国乌得而不弱?”君主对于地方“人人而疑之,事事而制之……而
又设之监司,设之督抚”。由于任期有限和回避制度,地方长官对地方事务往往疏离,不得不任用当地的胥
吏。胥吏们父子相传,谋取私利,造成了“官无封建而吏有封建”的局面,无异于“养百万虎狼于民间”。
——摘编自吕冰洋《央地关系的历史困局与顾炎武的思考》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一度建立起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20世纪 80年代开始,央地关系进入一个
调整期。20世纪 80年代,财政上的包税制改革使地方收入大增。1994年又实行分税制,将主要税种划分
给中央,但同时又规定了中央对地方税收的返还制度。同时,地方获得了一定的制定地方法规的权力。20
世纪 80年代,中央还向地方下放了一批国有企业的管理权、投资审批权等经济管理权。1992年,中共中央
提出实行市场经济和“政企分开”的目标,中央政府主要负责宏观调控,地方政府也退出了企业的经营管
理。同时,中共中央在文化教育等方面也采取了许多权力下放和市场化的措施。
——摘编自顾煜《我国中央与地方关系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以来央地关系困局的具体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改革开放后我国央地关系调整的特点,并分析其作用。
【答案】(1)中央集权过于集中,地方缺乏自主权和积极性;地方长官唯上是从,影响地方治理的效果,
造成地方的困弱;官僚机构膨胀加剧;地方吏治腐败严重。
(2)特点:持续推进;涉及多个领域;注重央地平衡;与经济体制改革相结合。作用:有利于央地关系的
平衡;有利于发挥地方的积极性;有利于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有利于优化社会治理。
【解析】(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宋代的中国。根据材料“一朝之
患,皆上所独当,而群臣不与也”得出中央集权过于集中,导致地方缺乏自主性和积极性。根据材料“地
方长官以事上为能,而无肯为其民兴一日之利者”得出地方长官唯上是从,影响地方治理的效果,造成地
方的困弱。根据材料“事事而制之...而又设之监司,设之督抚”得出官僚机构膨胀加剧。根据材料“胥
吏们父子相传,谋取私利”得出地方吏治腐败严重。
(2)本题是特点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第一问,根
据材料“20 世纪 80 年代....1994 年又实行....”得出持续推进。根据材料“财政上的包税制改革...中
央还向地方下放了一批国有企业的管理权....在文化教育等方面采取了许多权力下放和市场化的措施”得
出涉及多个领域,注重央地平衡。根据材料“提出实行市场经济和政企分开的目标”得出和经济体制改革
相结合。第二问,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从央地关系的平衡、地方积极性、经济发展、社会治理等角度考虑,
有利于央地关系的平衡;有利于发挥地方的积极性;有利于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有利于优化社会治理。
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司马光在奏疏中指出“今国用不足,节省冗费,当自贵近为始……天地所生财货百物,止有
此数,不在民则在官……古之王者,藏之于民,百姓足,君孰与不足……臣闻古之圣王,安民勿扰,养之
有道,用之有节,何患财利之不丰哉……不加赋而上用足,不过设法侵夺民利,其害甚于加赋也”。同时进
一步提出“君子之所尚者,义也;小人之所徇者,利也。为国者当以义褒君子,利悦小人”。
——摘编自《司马光奏议》等
材料二 王安石认为“方今之所以穷空,不独费出之无节,又失生财之道故也,富其家者资之国,富
其国资者之天下……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善理财者,民不加赋而国
用足……理财乃所谓义也。一部《周礼》,理财居其半,周公岂为利哉 ” ,“夫以当今之世,去先王之世
远,所遭之变,所遇之势不一,而欲一二修先王之政,犹知其难也”。
——摘编自《王安石全集》
(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司马光、王安石的经济主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二人的主张进行整体性评价。
【答案】(1)司马光:主张君主生活应节俭,节约官员开支;赞同“藏富于民”。
王安石:主张发展农业生产,用信用贷款的办法刺激经济发展,扩大百姓需求,理财不是要节俭开支,而
是开辟财源,增加政府财政和不增加赋税是可以同时实现的。
(2)评价:司马光注重节流,而王安石注重开源,都一定程度上改善北宋积贫的局面;王安石的主张是符
合历史发展潮流的,但在执行中要注意保护百姓的利益,否则会出现新法危害百姓的现象。
【解析】(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北宋(中国)。主张,司马光:根据材料一“古之圣王,安
民勿扰,养之有道,用之有节”可分析出主张君主生活应节俭,节约官员开支;根据材料一“古之王者,
藏之于民,百姓足,君孰与不足”可分析出赞同“藏富于民”。
王安石:根据材料二“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善理财者,民不加赋而国用足”可分析出主张发展
农业生产,用信用贷款的办法刺激经济发展,扩大百姓需求;据材料二“善理财者,民不加赋而国用
足……理财乃所谓义也”可知理财不是要节俭开支,而是开辟财源,增加政府财政和不增加赋税是可以同
时实现的。
(2)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北宋(中国)。评价:根据材料一“节省冗费”、“生天下之财”可
分析出司马光注重节流,而王安石注重开源,都一定程度上改善北宋积贫的局面;王安石的主张是符合历
史发展潮流的,但在执行中要注意保护百姓的利益,否则会出现新法危害百姓的现象。
1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代三级地方行政区划,首为路,初期有 15 路,最多时发展到 26 路;路下设府、州、军、
监(宋初惩唐五代节镇之祸,收回节度使的兵权,由中央直接统领府、州、军、监),府是皇帝即位前居住
或任职的州以及京都、陪都所在地,军是冲要之地,监是有矿产之地,府、军、监与州的级别相同,宋全
盛时有 4 京府、30 普通府、254 州、63 监;再下是县,全盛时有 1234 个县。这个时期县以下都设有乡、里
基层行政组织,其划分主要以户口多少为标准。
——摘编自韦庆远《中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 元朝行省创立了一种以中央集权为主,辅以部分地方分权的新体制,并将行省权力规范在
大而不专模式内。行省虽然在中央对地方的行政统属中发挥统摄的作用,但是在人事权方面,又表现得无
甚作为。行省实行群官负责和圆暑会议制,群官中蒙古人、色目人、汉人交参任用,重要政务“事从公
议”。行御史台与廉访使司所构成的地方监察网络,构成了防范行省擅权坐大的特殊机制。行省区划主要以
中央军事控制为目的,人为地造成犬牙交错和以北制南的局面,使行省官失去了扼险而守、割据称雄的地
理条件。
——李治安《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三级行政区划细化的表现并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元代行省权力”展开论述。(要求: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表达清
晰)。
【答案】(1)表现:州级行政区功能的分立;县以下设有乡、里基层行政组织。
影响: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防止地方割据;权力分工过细,影响行政效率;造成积贫积弱的局面。
(2)示例论点:元代行省权力大而不专。
论述:元代行省是中央中书省的派出机构,行省掌握地方行政权、军政权与财政权等,但其行使权力受到
制约。元朝中央朝廷实行群官圆署会议制度,分权制衡,有效防止行省长官权重难制。行省区划实行犬牙
交错和以北制南原则,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使得地方行省缺乏割据叛乱的条件。元朝由御史台、行御
史台、肃政廉访司组成的监察网络成为中央监督地方的一重要工具,对中央有效地控制地方行省发挥了重
要作用。
总之,元代行省的权力虽然很大,但终元一代没有出现地方行省发动反抗中央的叛乱。元代行省制成功协
调了地方分权与中央集权的关系,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解析】(1)表现:根据“宋代三级地方行政区划,首为路,初期有 15 路,最多时发展到 26 路;路下设
府、州、军、监”得出州级行政区功能的分立;根据“这个时期县以下都设有乡、里基层行政组织,其划
分主要以户口多少为标准。”可得出县以下设有乡、里基层行政组织。影响:根据所学可得出加强了中央集
权;有利于防止地方割据;权力分工过细,影响行政效率;造成积贫积弱的局面。
(2)根据“行省虽然在中央对地方的行政统属中发挥统摄的作用,但是在人事权方面,又表现得无甚作
为。”得出元代行省权力大而不专。论述:根据所学,可从行省制的性质、地位、权力的大小、产生的影响
等角度概括。最后总结可得出,元代行省的权力虽然很大,但终元一代没有出现地方行省发动反抗中央的
叛乱。元代行省制成功协调了地方分权与中央集权的关系,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1.(2024·全国新课标卷)下表所列史书皆涉及南宋初年与金朝关系,研讨这一问题,首先应信重的是( )
书名 基本内容 成书时间
《宋史》 依据宋朝国史、实录等编撰而成的纪传体史书 元朝后期
《三朝北盟会编》 按时间汇编徽宗、钦宗、高宗时期宋金和战史料 南宋中期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 据南宋高宗朝国史,文集等编而成的编年史 南宋后期
《宋史纪事本末》 汇编《宋史》等书,以事件为中心 明朝后期
A.《宋史》 B.《三朝北盟会编》 C.《建炎以来系年要录》 D.《宋史纪事本末》
【答案】B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
时空是:南宋时期(中国)。南宋初年与金朝的关系经历了战和交织的复杂过程,《三朝北盟会编》是宋代
徐梦莘创作的史学著作,“三朝”,指宋徽宗赵佶、宋钦宗赵桓、宋高宗赵构三朝,该书会集了三朝有关宋
金和战的多方面史料,按年月日标出事目,加以编排,故称为“北盟会编”,作者通过大量事实和细致的叙
述,以揭示自“海上之盟”到“靖康之祸”的原委终始,《三朝北盟会编》征引的文献材料达二百多种,且
成书时间相对较早,更接近南宋初年的历史事件,B 项正确;《宋史》篇幅浩繁,且元朝后期成书,成书时
间距离南宋初年较远,可能受到元朝政治立场的影响,因此不是最直接、最原始的史料,排除 A 项;《建炎
以来系年要录》是宋代李心传撰写的记述宋高宗赵构一朝时事的编年史书,是南宋后期的作品,虽然也是
根据南宋高宗朝的国史和文集编成的,但是成书时间比《三朝北盟会编》晚,可能受到后来政治和社会环
境的影响,排除 C 项;《宋史纪事本末》是明朝陈邦瞻创作的断代纪事本末体史书,《宋史纪事本末》作为
《宋史》的缩写本,在写作过程中,虽然也参考了许多其他《宋史》中所没有的资料,但基本上还是以《宋
史》为蓝本,许多观点明显还是沿袭《宋史》而来,且《宋史纪事本末》是明朝后期的作品,成书时间最
晚,排除 D 项。故选 B 项。
2.(2024·辽宁卷)赦书是朝廷颁布赦令的文告。宋仁宗天圣二年(1024 年),因赦书由书吏抄录多有差错,
致使地方州县“错认刑名,失行恩赏”,遂下诏“自今赦书,令刑部摹印颁行”。由此赦书“勒楷书写本”,
经勘读后雕版“印造发递”。此举有助于( )
A.扩大朝廷政令推行范围 B.提高国家行政管理能力
C.强化地方民众法律意识 D.完善朝廷文书传递体系
【答案】B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
时空是:宋朝(中国)。敕书是皇帝任官封爵和告诫臣僚的文书,材料提到敕书抄录多有差错,导致地方官
员在落实敕书诏令时,存在失当的现象,故令刑部摹印颁行,敕书更加规范化和准确化,有利于政令的传
递,上下一体,减少失误,故此举有利于提高国家的行政管理能力,B 项正确;材料的主旨信息是敕令更加
规划化,其推行范围并未因此扩大,排除 A 项;材料未提及民众法律意识的高低,敕令的规范有利于地方
官员的落实和管理,排除 C 项;“完善”的表述太过绝对,且材料并非强调敕书的传递程序,而是内容的规
范,排除 D 项。故选 B 项。
3.(2023·重庆卷)武成王庙,又称太公庙,是古代国家祭祀兵家鼻祖吕尚的祠庙。唐玄宗时,曾下令在
两京及诸州各置太公庙一所,按文宣王庙的规格进行祭祀。但到宋代,仅在京师及个别地方保留武成王庙,
祭祀规格也低于文宣王庙。这一现象反映出宋代( )
A.漠视兵家思想 B.抑制地方势力 C.打压民间信仰 D.实行抑武方针
【答案】D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本质题,本题时空是:唐宋时期(中国)。根据
材料“宋代,仅在京师及个别地方保留武成王庙,祭祀规格也低于文宣王庙”可知,宋代武成王庙数量减
少,规格也低于文宣王庙,这说明宋代对于兵家鼻祖的重视程度远远低于对儒家先圣孔子的重视,结合所
学可知,这是因为宋代重文轻武,D 项正确;材料更加强调的抑武方针,而不是漠视兵家思想,排除 A 项;
在京师及个别地方保留武成王庙,无法体现抑制地方势力,排除 B 项;材料更加强调的抑武方针,没有体
现打压民间信仰,排除 C 项。故选 D 项。
4.(2023·山东卷)北宋理学家张载认为:“封建者,天下之事,分得简则治之精,不简则不精,故圣人必
以天下分之于人,则事无不治者。……为天下者,奚为纷纷必亲天下之事 ”这表明张载主张( )
A.扩大地方权力 B.恢复郡国并行制度
C.健全中央机构 D.简化官员选任程序
【答案】A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
时空是:宋朝(中国)。根据材料“封建者,天下之事,分得简则治之精,不简则不精,故圣人必以天下分
之于人,则事无不治者。……为天下者,奚为纷纷必亲天下之事?”可知,张载认为,若一切都由中央朝
廷来管,必有许多事情管理不好,所以,要实行“封建”,扩大地方的权力,这与北宋时期地方的边防无力
有一定的联系,A 项正确;材料描述的是中央权力过大,而非主张恢复郡国并行制度,排除 B 项;材料描
述的是中央与地方权力的分配,没有体现中央机构的健全以及官员选拔制度,排除 C 项和 D 项。故选 A 项。
5.(2023·广东卷)王夫之在《宋论》中评论历史上某一基层制度时,认为聚乡村之民成兵达不到御敌的
目的,贼寇一旦来袭,乡民便携家散去,“非什保之所能制”。这一基层制度是( )
A.邻保制度 B.保甲制度 C.十家牌法 D.里甲制度
【答案】B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以得出准
确时空是宋朝(中国)。据材料“《宋论》”可知,题干涉及时间是宋朝,据所学可知,王安石变法时期实行
保甲制度,B 项正确;邻保制度是唐朝的,排除 A 项;十家牌法是明朝的,排除 C 项;里甲制度是清朝的,
排除 D 项。故选 B 项。
6.(2022·全国乙卷)宋朝在州府设通判,重要州府设两名,民户少的州可以不置,但若武官任知州,则
必置。通判有自己专属的衙门通判厅,与知州(府)共议政务、同署文书,“有军旅之事,则专任钱粮之
责”。据此可知,设置通判的主要目的是( )
A.规范地方行政 B.防止武人干政 C.提升军事能力 D.削弱州府权力
【答案】A
【解析】题干信息重点阐释了通判的建制员额、职责权限,通判的设置起到了协理政事、审核把关、权力
监督及制衡等作用,有助于行政程序规范化和流程化、弥补知州(知府)不足之处、避免出现重大失误以
及防止权力的滥用、误用,因此设置通判的主要目的在于规范地方行政,A 项正确;“干政”是指干预朝政
(中央权力),题干信息说的是地方,此外任知州的一般是文官,武官担任较少,说通判主要目的是为了防
武人,显得多此一举,B 排除;通判一般都是文官,且相互制约,不能提升军事能力,排除 C 项﹔通判与
知州一起行使州府权力,州府总体权力未变,只是分散了,削弱的不是州府,而是知州,排除 D 项。故选 A
项。
7.(2022·浙江卷 1 月)元朝是中国历史上首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疆域广大、民族众多、推进
了新的民族融合。下列关于元朝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举措,叙述正确的是
A.首次设立枢密院主管军事
B.在西南地区实行土司制度
C.确定行省以下的行政区划依次为道、州、县
D.设理藩院管辖西藏和四川、青海部分地区
【答案】B
【解析】元朝疆域广大、民族众多,为了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在西南地区实行土司制度,故 B 项正确;
宋朝已经设立枢密院主管军事,排除 A 项;行省以下的行政区划依次为路、府、州、县,排除 C 项;元朝
设立宣政院掌管全国佛教事宜和藏族地区军政事务,排除 D 项。故选 B 项。
8.(2024·甘肃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辽朝设南、北面官,太祖将皇族分为近亲组成的南面与远亲组成的北面,并任命南、北府宰
相。太宗令北面官穿契丹服装。南面官着汉式服装。南、北面并非严格按地理划分,北面官掌治契丹与诣
部,不管他们生活在哪里;南面官掌治汉人。世宗正式确立按地域划分的南、北两套职官系统,南面包括
汉人与渤海人居住的南部和东部地区,北面为契丹及其属部居住的地区。北面官本质上是部落领袖的私人
扈从,南面官相比更加成熟,模仿了唐和五代的官制。
——摘编自《剑桥中国辽西夏金元史》
材料二 西夏职官建置,大多效仿宋朝。朝贺礼仪,杂用唐、宋制度。李元昊仿宋里置书令,设十六
司,官制渐备。毅宗李谅祚设各部尚书、侍郎、南北宣徽使及中
书学士等官,增设昂聂、昂星、谟个、阿泥等本族官号。
——摘编自《宋史·夏国传》等
材料三 天会四年,建尚书省,遂有三省之制。至熙宗颁新官制及换官格,除拜内外官,始定勤封食
邑入衔。而后其制定。然大率皆循辽、宋之旧。
——《金史·百官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述辽代职官制度的发展历程。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辽夏金职官制度的共同特点及其意义。
【答案】(1)发展历程:辽太祖南北面官按照血缘关系远近划分管理;辽太宗时期,非严格按照地理位置
划分;辽世宗时正式确立按地域划分的南、北两套职官系统。
(2)共同特点:双轨制,因地制宜,因俗而治,保持民族特色;借鉴汉制,强化君主权威。
意义:有利于学习借鉴汉族的先进文明,巩固政治统治;推动了辽政权的封建化进程;适应了南北地区经
济文化发展水平的差异,促进了民族交融;根据具体国情调整统治政策,进行制度创新,为之后的少数民
族统治提供了经验,也对后世的治理提供了借鉴。
【解析】(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辽朝时期的中国。发展历程:根据材料“太祖将皇族分为
近亲组成的南面与远亲组成的北面,并任命南、北府宰相。”得出辽太祖南北面官按照血缘关系远近划分管
理;根据材料“太宗令北面官穿契丹服装。南面官着汉式服装。南、北面并非严格按地理划分”得出辽太
宗时期,非严格按照地理位置划分;根据材料“世宗正式确立按地域划分的南、北两套职官系统”得出辽
世宗时正式确立按地域划分的南、北两套职官系统。
(2)本题是特点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辽夏金时期的中国。共同特点:根据辽朝的南北面官制度
结合材料而“西夏职官建置,大多效仿宋朝。朝贺礼仪,杂用唐、宋制度。”材料三“天会四年,建尚书省,
遂有三省之制。……然大率皆循辽、宋之旧。”可知双轨制,因地制宜,因俗而治,保持民族特色;借鉴汉
制,强化君主权威。
意义:根据所学,从巩固统治、民族交融交流、封建化进程、对后世等几个方面回答。如有利于学习借鉴
汉族的先进文明,巩固政治统治;推动了辽政权的封建化进程;适应了南北地区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的差异,
促进了民族交融;根据具体国情调整统治政策,进行制度创新,为之后的少数民族统治提供了经验,也对
后世的治理提供了借鉴。第 06 讲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及辽夏金元的统治
目 录
模拟·基础演练.............................................................................................................1
重难·创新演练.............................................................................................................4
真题·实战演练.............................................................................................................6
1.【宋初专制集权的加强】宋初的“虚三级”体制——路、州、县三级中,路没有统一的行政机构和单一
的行政长官,路一级由帅、漕、宪、仓四司共同构成,分掌军队、财政、刑狱、经济。其次,在州之上,
不存在单一的行政区划,比如这个州的帅司、漕司、宪司是属于某一路的,而它的仓司属于另一个路。上
述措施( )
A.有利于国家政局的稳定 B.旨在解决宰相专权问题
C.铲除了分裂割据的根源 D.造成了管理的复杂混乱
2.【宋初专制集权的加强】宋朝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任用当地土酋为地方长官,但不许土酋自置职名,凡
土酋自置的名号,宋朝一律不予承认,须中央任命方可,如“夔州路降蛮首领皆自置职名,请因而命之,
上不许”。这一措施( )
A.体现了因俗而治的政策特征 B.有利于加强对边疆的社会治理
C.基本稳定了宋代的政权环境 D.推动了宋朝疆域的巩固与拓展
3.【王安石变法】熙宁七年(1073),宋政府颁布免行法,规定开封城内各行按获利多寡向政府交纳免行钱,
免除其对官府的物资供应,宫廷及官衙所需物资由市易司估定物价高低,按价购买。这项措施( )
A.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 B.加强了国家商业管控
C.稳定了首都物价水平 D.缩小了社会贫富差距
4.【王安石变法】北宋政府铸造的货币先由直属皇室的内藏库收拢,再拨出一部分作为国家的财政收入。
北宋中期,王安石进行变法,司农寺成为同皇室内藏库一样的财政管理中心,主管朝廷钱物,朝廷财赋“虽
天子不得而用”。这一变化( )
A.造成了中枢机构的臃肿 B.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
C.保障了政府的有序运行 D.构成对专制皇权的威胁
5.【辽与西夏】1032 年,党项首领元昊废除中原王朝唐朝、宋朝给他先辈的赐姓,"自号嵬名吾祖",并要
求其他大贵族也回归党项姓氏。上述举措( )
A.增强了统治集团的凝聚力 B.削弱了贵族势力
C.提升了本民族的文化素养 D.打击了门阀士族
6.【 辽与西夏】在西夏,骆驼的重要性可以与马并列,甚至纳入国家治理体系中,广泛用于战争、运输和
耕地。西夏群牧司明确规定“旧驯之公骆驼年年当分离,当托付行宫司,人杂分用中”。西夏这些做法缘于
( )
A.国家制度 B.地理环境 C.经济形式 D.民族信仰
7.【金朝入主中原】金朝中期,金世宗将国号“金”解释为女真完颜部的祖源按出虎水(女真语读“金”),
并将按出虎水附近的长白山、混同江塑造为女真民族的神山圣水。金世宗对国号的解释意在( )
A.构建女真文化本位观 B.神化祖先以强化皇权
C.加强对祖源地的开发 D.保存本民族历史记忆
8.【金朝入主中原】辽朝契丹人认为自己直承汉唐谱系,“尽致周、秦、两汉、隋、唐文物之遗馀而居有
之”;而后金人灭辽时宣扬:“契丹国主失道,民坠涂炭。”这些都旨在( )
A.构建稳定的社会秩序 B.彰显政权的正统性
C.适应民族交融的趋势 D.继承前代文化传统
9.【元朝的地方管理】据《元史·兵志》记载,全国共有驿站 1383 处。马可·波罗称全国共有驿邸逾万所,
“此种驿站备马逾三十万匹”。正如元人所言:“四海为家……适千里者,如在户庭,之万里者,如出邻家”
“无阗域藩篱之间也”。这有利于( )
A.加强领土的控制与管理 B.扩大统治区域
C.密切对外经济文化交流 D.缓和社会矛盾
10.【元朝的地方管理】有学者指出:“元代分省建置 合河南、河北为一、而黄河之险失;合江南、江北
为一、而长江之险失;合浙东、浙西为一、而钱塘之险失……故元、明二季流贼之起也,来无所堵,去无
所侦,破一县,一府震;破一府,一省震;破一省,各直省皆震。”该学者意在说明,元代行省制( )
A.打破山川形变划界原则 B.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C.阻碍了区域间经济交流 D.不利于维护地方社会稳定
11.【元朝的民族关系】元代,政府规定在常规的乡试及会试中,蒙古、色目人试“经问”“场策”两场,
汉人、南人则需另加试“古赋、诏浩、表章”。在试后发榜上,以“国人暨诸部”为右榜,以汉人、南人为
左榜。无论对乡试中选者,还是对会试录用者,皆规定蒙古、色目、汉人、南人各占四分之一。元朝的这
些规定( )
A.反映了民族融合趋势的弱化 B.体现了分而治之与因俗而治的结合
C.为民族矛盾激化埋下了隐患 D.表明科举入仕成为选官的主体形式
12.【元朝的民族关系】元朝在同高丽、安南交涉时明确提出君长亲朝、子弟入质、编民、助军役、纳赋税、
置达鲁花赤等“六事”,此后“六事外交”成为周边交往的惯例。“六事外交”( )
A.有利于民族交融与贸易往来 B.促进与周边国家的文明交流
C.是民族等级政策的对外表现 D.推动了儒家文化的对外传播
13.【宋初专制集权的加强】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人从什么时候开始在地图上画长城现在已经无法确知,我们今天可以看到的最早标有长
城的地图是宋代的。学者研究发现宋代并不是一个修筑长城和利用长城进行军事防御的朝代,但宋人却认
真地在许多全国性舆图上都画上了长城。今天苏州碑刻博物馆藏有一块宋代图碑,上刻《地理图》一幅,
图中就有长城。值得注意的是图下部的跋文说道:“中原土壤北属幽燕以长城为境,旧矣。至五代时,石
敬塘弃十六州之地以赂契丹,而幽蓟朔易之境不复为吾有者三百余年。”长城虽不是边境,但长城的意义
本是阻抗北方民族的南下,所以图的编制者仍画上实际上不起作用的长城以求理念上的不败。此幅地图的
编制有当年的时代意义,如跋文的最后一句话所言:“庶几观者亦有所感发焉”。所谓观者的“感发”就是
感怀华夏北方领土的失弃。
——摘编自唐晓峰《宋代地图上的长城》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代在地图上标注长城的原因。
(2)据材料,概括指出地图在宋代国家治理中发挥的功能。
14.【王安石变法】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澶渊之盟条约的效果被普遍歪曲了,尤其是岁币被描绘成给宋朝国家造成了沉重的负担。
每年送给契丹岁币的份额仅仅相当于南方一个州如越州的产量。而且条约缔结之后,辽宋贸易在更大的规
模上得以恢复,在这一贸易中,宋朝获得了大量的盈余,岁币中银的大约 60%,作为购买宋朝产品的支付款
项,最终仍回到宋朝手中。契丹把绢用于自身巨大的国内消费,比如在和约之后立即建立了新中京,而且
他们还用大量的绢与他们的邻居,包括回鹘人、党项人、高丽人和蒙古地区诸部落的部民进行贸易。
——摘编自[英]崔瑞德[美]史乐民《剑桥中国宋代史》
材料二 今湖南西部及其边临地区为宋代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宋代继承发展了唐以来的羁縻制度,
实行以“本土之法”治本土的政策,“民不服役,田不输赋”,又设立博易场,“皆听与互市”。王安石变
法,国力增强,1072年,变法主将章惇为荆湖南北查访使,在梅山地区先后设新化县、安化县。章惇作《开
梅山歌》云:“人家迤逦见板屋,火耕硗确多畬田……如今丁口渐繁息……给牛货种使开垦,植桑种稻输
缗钱。”不久,又在湘西设立沅州,少数民族归顺,“岁入课米,以盐酬之”。
——摘编自伍新福主编《湖南通史·古代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澶渊之盟的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王安石变法前后湖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变化。
15.【元朝的民族关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八思巴(1235—1280),生于吐蕃贵族之家,跟从伯父高僧萨班学习,精通藏传佛教经典八思
巴是尊称,意为“圣者”。窝阔台汗时,蒙古军进入吐蕃引起震动。1244 年,八思巴跟随萨班北上凉州会盟,
吐蕃各僧俗首领表示归顺。1251 年,萨班去世。八思巴继为藏传佛教萨斯迦派首领。1253 年,在六盘山谒
见忽必烈,备受崇敬。中统元年(1260),忽必烈即帝位,封八思巴为国师,赐玉印,让他统领天下释教。
至元元年(1264),立总制院(后改名宣政院)管辖全国释教和吐蕃僧俗政务,以国师领之。至元六年,八
思巴创制成以藏文字母为基础的蒙古新字(即八思巴字)颁行。八思巴升号为帝师、大宝法王,元世祖把
吐蕃十三万户指定为其供养地。十一年,八思巴祝贺元军攻克南宋诸城,劝戒行善止杀。八思巴著有《彰
所知论》等著作。
——摘编自《中国历史大辞典》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八思巴被忽必烈封为国师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八思巴的历史功绩。
1.北宋时,南方人在全国统一的科举考试中优势明显,后来朝廷被迫对北方地区的考生单独分配录取名额。
1426 年,又在南榜和北榜中各拿出部分份额,指定录取四川、广西、云南、贵州这几个西南省份的士人。
这一举措旨在( )
A.加强统治的稳定性 B.促进全国尚学风气的形成
C.完善人才选拔制度 D.打破世家大族的政治垄断
2.北宋时期,出身贫寒的王拱辰、欧阳修同榜登科,都被参知政事薛奎招为女婿。王拱辰的夫人病逝后,
又由薛家动议“再娶其妹”。后来此二人官至参知政事、枢密副使、彰德军节度使等。上述二人的经历折射
出宋代( )
A.高门士族世代把持官位 B.国家放松对社会的控制
C.纲常伦理观念得到强化 D.文官和士人的地位提升
3.苏辙《栾城集》载:“熙宁以前,民间两税皆用米麦布帛,未尝纳钱。然方是时,东南诸郡犹苦乏钱,
钱重物轻,有钱荒之患。自熙宁以来,民间出钱免役,官库之钱贯朽而不可较,民间官钱搜索殆尽。”材料
意在说明( )
A.赋役沉重阻碍商业发展 B.赋役征银折射商品经济发展
C.熙宁变法加重民众负担 D.钱重物轻导致货币结构转变
4.1144 年,西夏仁宗皇帝下令在境内各县设立学校,大力倡导儒家教育,甚至在宫廷内设立“小学”,专
门让宗室贵族中 7-15 岁的子弟全部入学。1146 年 3 月,仁宗皇帝亲临太学祭奠孔子,并下令尊孔子为文宣
帝。此举意在( )
A.确立儒学独尊地位 B.提升国家治理水平
C.推动民族交融进程 D.借鉴中原先进制度
5.金人灭辽、北宋,号称是因为“契丹国主失道,民坠涂炭”“(宋)天厌其恶,民不聊生”,所以金以“吊
民伐罪”的名义用兵,认为承天命、以有道伐无道是共主的职责。这表明( )
A.天命观念逐渐形成 B.百姓不满辽宋统治
C.华夏认同得到发展 D.金朝注重以德治国
6.元朝云南行省在少数民族众多而又情况复杂的云南红河地区,建立起一套比较完备的行政组织机构,比
较稳固地把红河地区统一在行省的管辖之下。同时又在部分民族地区创设了以族群部落为管理基础的特殊
政区,如湖广行省十五安抚司。这体现出元朝时期( )
A.西南地区民族问题突出 B.有效地管控了民族地区
C.民族地区治理较为灵活机动 D.边疆管理呈现出与内地一体化趋向
7.中山府(河北定州),元代时属真定路,至正八年(1348 年)立有一块石碑,碑上镌刻的《重建礼拜寺
碑记》称:“回回之人遍天下,而此地尤多,朝夕亦不废礼。但府第之兑隅,有古刹寺一座。堂宇止三间,
名为礼拜寺,乃教众朝夕拜天、祝延圣寿之所。”由此可以说明,当时( )
A.地方行政制度发生变革 B.地方政府重视宗教保护
C.政策导致社会矛盾尖锐 D.中外交流影响民族构成
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代以来,中央集权的不断强化基本上解决了地方割据的问题,但也陷入了一定的历史困
局之中。政治上,“百年之忧,一朝之患,皆上所独当,而群臣不与也”。地方长官以事上为能,“而无肯
为其民兴一日之利者,民乌得而不穷,国乌得而不弱?”君主对于地方“人人而疑之,事事而制之……而
又设之监司,设之督抚”。由于任期有限和回避制度,地方长官对地方事务往往疏离,不得不任用当地的胥
吏。胥吏们父子相传,谋取私利,造成了“官无封建而吏有封建”的局面,无异于“养百万虎狼于民间”。
——摘编自吕冰洋《央地关系的历史困局与顾炎武的思考》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一度建立起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20世纪 80年代开始,央地关系进入一个
调整期。20世纪 80年代,财政上的包税制改革使地方收入大增。1994年又实行分税制,将主要税种划分
给中央,但同时又规定了中央对地方税收的返还制度。同时,地方获得了一定的制定地方法规的权力。20
世纪 80年代,中央还向地方下放了一批国有企业的管理权、投资审批权等经济管理权。1992年,中共中央
提出实行市场经济和“政企分开”的目标,中央政府主要负责宏观调控,地方政府也退出了企业的经营管
理。同时,中共中央在文化教育等方面也采取了许多权力下放和市场化的措施。
——摘编自顾煜《我国中央与地方关系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以来央地关系困局的具体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改革开放后我国央地关系调整的特点,并分析其作用。
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司马光在奏疏中指出“今国用不足,节省冗费,当自贵近为始……天地所生财货百物,止有
此数,不在民则在官……古之王者,藏之于民,百姓足,君孰与不足……臣闻古之圣王,安民勿扰,养之
有道,用之有节,何患财利之不丰哉……不加赋而上用足,不过设法侵夺民利,其害甚于加赋也”。同时进
一步提出“君子之所尚者,义也;小人之所徇者,利也。为国者当以义褒君子,利悦小人”。
——摘编自《司马光奏议》等
材料二 王安石认为“方今之所以穷空,不独费出之无节,又失生财之道故也,富其家者资之国,富
其国资者之天下……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善理财者,民不加赋而国
用足……理财乃所谓义也。一部《周礼》,理财居其半,周公岂为利哉 ” ,“夫以当今之世,去先王之世
远,所遭之变,所遇之势不一,而欲一二修先王之政,犹知其难也”。
——摘编自《王安石全集》
(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司马光、王安石的经济主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二人的主张进行整体性评价。
1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代三级地方行政区划,首为路,初期有 15 路,最多时发展到 26 路;路下设府、州、军、
监(宋初惩唐五代节镇之祸,收回节度使的兵权,由中央直接统领府、州、军、监),府是皇帝即位前居住
或任职的州以及京都、陪都所在地,军是冲要之地,监是有矿产之地,府、军、监与州的级别相同,宋全
盛时有 4 京府、30 普通府、254 州、63 监;再下是县,全盛时有 1234 个县。这个时期县以下都设有乡、里
基层行政组织,其划分主要以户口多少为标准。
——摘编自韦庆远《中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 元朝行省创立了一种以中央集权为主,辅以部分地方分权的新体制,并将行省权力规范在
大而不专模式内。行省虽然在中央对地方的行政统属中发挥统摄的作用,但是在人事权方面,又表现得无
甚作为。行省实行群官负责和圆暑会议制,群官中蒙古人、色目人、汉人交参任用,重要政务“事从公
议”。行御史台与廉访使司所构成的地方监察网络,构成了防范行省擅权坐大的特殊机制。行省区划主要以
中央军事控制为目的,人为地造成犬牙交错和以北制南的局面,使行省官失去了扼险而守、割据称雄的地
理条件。
——李治安《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三级行政区划细化的表现并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元代行省权力”展开论述。(要求: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表达清
晰)。
1.(2024·全国新课标卷)下表所列史书皆涉及南宋初年与金朝关系,研讨这一问题,首先应信重的是( )
书名 基本内容 成书时间
《宋史》 依据宋朝国史、实录等编撰而成的纪传体史书 元朝后期
《三朝北盟会编》 按时间汇编徽宗、钦宗、高宗时期宋金和战史料 南宋中期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 据南宋高宗朝国史,文集等编而成的编年史 南宋后期
《宋史纪事本末》 汇编《宋史》等书,以事件为中心 明朝后期
A.《宋史》 B.《三朝北盟会编》 C.《建炎以来系年要录》 D.《宋史纪事本末》
2.(2024·辽宁卷)赦书是朝廷颁布赦令的文告。宋仁宗天圣二年(1024 年),因赦书由书吏抄录多有差错,
致使地方州县“错认刑名,失行恩赏”,遂下诏“自今赦书,令刑部摹印颁行”。由此赦书“勒楷书写本”,
经勘读后雕版“印造发递”。此举有助于( )
A.扩大朝廷政令推行范围 B.提高国家行政管理能力
C.强化地方民众法律意识 D.完善朝廷文书传递体系
3.(2023·重庆卷)武成王庙,又称太公庙,是古代国家祭祀兵家鼻祖吕尚的祠庙。唐玄宗时,曾下令在
两京及诸州各置太公庙一所,按文宣王庙的规格进行祭祀。但到宋代,仅在京师及个别地方保留武成王庙,
祭祀规格也低于文宣王庙。这一现象反映出宋代( )
A.漠视兵家思想 B.抑制地方势力 C.打压民间信仰 D.实行抑武方针
4.(2023·山东卷)北宋理学家张载认为:“封建者,天下之事,分得简则治之精,不简则不精,故圣人必
以天下分之于人,则事无不治者。……为天下者,奚为纷纷必亲天下之事 ”这表明张载主张( )
A.扩大地方权力 B.恢复郡国并行制度
C.健全中央机构 D.简化官员选任程序
5.(2023·广东卷)王夫之在《宋论》中评论历史上某一基层制度时,认为聚乡村之民成兵达不到御敌的
目的,贼寇一旦来袭,乡民便携家散去,“非什保之所能制”。这一基层制度是( )
A.邻保制度 B.保甲制度 C.十家牌法 D.里甲制度
6.(2022·全国乙卷)宋朝在州府设通判,重要州府设两名,民户少的州可以不置,但若武官任知州,则
必置。通判有自己专属的衙门通判厅,与知州(府)共议政务、同署文书,“有军旅之事,则专任钱粮之
责”。据此可知,设置通判的主要目的是( )
A.规范地方行政 B.防止武人干政 C.提升军事能力 D.削弱州府权力
7.(2022·浙江卷 1 月)元朝是中国历史上首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疆域广大、民族众多、推进
了新的民族融合。下列关于元朝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举措,叙述正确的是
A.首次设立枢密院主管军事
B.在西南地区实行土司制度
C.确定行省以下的行政区划依次为道、州、县
D.设理藩院管辖西藏和四川、青海部分地区
8.(2024·甘肃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辽朝设南、北面官,太祖将皇族分为近亲组成的南面与远亲组成的北面,并任命南、北府宰
相。太宗令北面官穿契丹服装。南面官着汉式服装。南、北面并非严格按地理划分,北面官掌治契丹与诣
部,不管他们生活在哪里;南面官掌治汉人。世宗正式确立按地域划分的南、北两套职官系统,南面包括
汉人与渤海人居住的南部和东部地区,北面为契丹及其属部居住的地区。北面官本质上是部落领袖的私人
扈从,南面官相比更加成熟,模仿了唐和五代的官制。
——摘编自《剑桥中国辽西夏金元史》
材料二 西夏职官建置,大多效仿宋朝。朝贺礼仪,杂用唐、宋制度。李元昊仿宋里置书令,设十六
司,官制渐备。毅宗李谅祚设各部尚书、侍郎、南北宣徽使及中
书学士等官,增设昂聂、昂星、谟个、阿泥等本族官号。
——摘编自《宋史·夏国传》等
材料三 天会四年,建尚书省,遂有三省之制。至熙宗颁新官制及换官格,除拜内外官,始定勤封食
邑入衔。而后其制定。然大率皆循辽、宋之旧。
——《金史·百官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述辽代职官制度的发展历程。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辽夏金职官制度的共同特点及其意义。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第06讲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及辽夏金元的统治(练习)(含解析) 2025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