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昆山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卷
一、选择题
1.2023年4月,海南海口,猴首、虎首、牛首、猪首共计4件圆明园兽首铜像亮相“中国海外文物回流成果展”。盗取这些文物的罪魁祸首是( )
A.英法联军 B.俄国
C.日本侵略者 D.八国联军
2.据表可知,处在历史变局中的林则徐( )
人物 历史地位
林则徐 中国近代第一个反侵略斗争的领导者
中国近代翻译西方报刊第一人
中国近代开眼看世界第一人
A.为官正直清廉 B.批判封建社会
C.开展禁烟运动 D.洞察时代大势
3.“这是后来蚕食中国大部分主权的长长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的第一个”,这“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指( )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辛丑条约》 D.《九国公约》
4.“国中无人”、“朝中无将”、军事危机、政治危机、信仰危机,太平天国由盛转衰。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而衰的标志是( )
A.永安建制 B.定都天京 C.天京事变 D.天京陷落
5.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关闭已久的大门,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得出此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
A.中国市场大门被打开
B.民族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
C.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D.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6.1860年《北京条约》签订后,躲在避暑山庄的咸丰帝,一不痛心割让九龙,却认为外国派人驻北京“最为中国之害”。这说明咸丰皇帝( )
A.不甘作亡国之君决心变法图强
B.坚决维护国家领土主权
C.支持洋务运动抵抗西方侵略
D.极力维护封建专制统治
7.洪仁玕于1852年起避居香港,1859年来到天京,同年写成《资政新篇》,《资政新篇》在太平军内部没有引起积极反应,也没有实行过。这是因为《资政新篇》( )
A.不符合时代的潮流 B.脱离农民战争的实践
C.存在绝对平均主义 D.体现农民阶级局限性
8.《南京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又被迫与美国签订《望厦条约》、与法国签订《黄埔条约》,比利时、瑞典、挪威等国也要求与中国“援例”订约,沙俄加紧推行武装鲸吞黑龙江流域的计划。这表明鸦片战争( )
A.破坏了中国的自然经济
B.刺激了列强侵略中国的野心
C.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D.形成了列强瓜分中国的局面
9.在太平天国运动中提出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理想社会的纲领文件是( )
A.《天朝田亩制度》 B.《临时约法》
C.《资政新篇》 D.《共同纲领》
10.法国上尉巴特雷写信给雨果,要雨果歌颂他们。他认为,“这次远征行动干得体面而漂亮( )
A.发动鸦片战争 B.火烧圆明园
C.割占中国大片领土 D.对华倾销商品
11.如图是英国输入中国鸦片数量变化情况(单位:万箱)。其中1839﹣1840年下降的原因是( )
A.闭关锁国的限制 B.禁烟运动的开展
C.鸦片战争的冲击 D.通商口岸的开放
12.了解因果关系,是历史学习的基本要求之一。以下因果关系,正确的是( )
A.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第二次鸦片战争——列强的侵略从商品入侵转变为资本入侵
C.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完全变成“洋人的朝廷”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13.“鸦片战争以后,中国被纳入世界资本主义体系之中,传统自然经济的一统天下被打破( )
A.原因 B.性质 C.特点 D.影响
14.19世纪中期开始,列强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下列选项对表格中所蕴含的信息解读最为准确的是( )
时间 条约 开放的通商口岸
1842年 《南京条约》 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1858年 《天津条约》 开放南京、汉口等十处为通商口岸。
1895年 《马关条约》 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
A.列强勒索的赔款数额逐渐增多
B.列强掀起了划分“势力范围”瓜分中国的狂潮
C.列强侵占的领土面积越来越大
D.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从沿海深入到中国腹地
15.中国船政文化是晚清时期中国社会产生的以“自强”“求富”为口号、谋求强兵富国的文化浪潮。这一“浪潮”根植于( )
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护国运动
16.学校开展“我心目中的英雄”演讲比赛,小华慷慨激昂的进行演讲“他指挥的‘致远舰’燃起了熊火,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他”指的是( )
A.林则徐 B.丁汝昌 C.邓世昌 D.左宗棠
17.下面是1895—1898年清政府向俄、法、英、德的借款。由其内容可见,这些借款活动( )
借款时间 借款对象 借款额(白银) 借款附带条件
1895年7月 俄、法 9896.8万余两 1.同意以海关税款为抵押;2.允许俄法参与海关管理。
1896年3月 英、德 9762.2万余两 不准改变由英国人控制中国海关管理权的现状
1898年2月 英、德 1.1277亿余两 1.以海关关税为担保;2.以内地的税收每年五百万两作抵押;3.由外国人控制海关征收
A.使中国开始丧失海关关税主权
B.使列强进一步控制了中国经济命脉
C.为洋务运动的开展提供了资金
D.促进了中国战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18.李鸿章曾在给曾国藩的信中说:“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不能及。”1861年,被大吹大擂的欧洲武器技术毕竟是中国自己的遗产,中国要重新学习已经遗弃的技术。这些论调着重反映了洋务运动( )
A.学习目的的正当性 B.企业管理的封建性
C.学习内容的局限性 D.学习对象的依赖性
19.以下表格内容反映了洋务运动( )
时间 名称 课程内容
1862年北 京师同文馆 设有英文、法文、俄文等班,改变了传统教学内容
1866年 福州船政学堂 设有船体制造、蒸汽机制造、航海理论学等课程
1879年 天津电报学堂 设有电报制度、电磁学、陆上电线与水下电线等课程
A.开启了近代工业化历程
B.促使民族意识空前觉醒
C.推动了教育文化的发展
D.促进民族资产阶级产生
20.它通过甲午战争迅速地膨胀起来,用中国的巨额赔款,增加了资本的积累( )
A.英国 B.沙俄 C.日本 D.美国
21.中国在甲午战争中失败后,梁启超感叹道:“吾国则一经庚申圆明园之变,再经甲申马江之变,尤不知痛痒,未尝稍改其顽固嚣张之习。直待台湾既割,而鼾睡之声,乃渐惊起。”梁启超认为甲午战争对中国社会的主要影响是( )
A.清政府进行“新政”改革
B.刺激民众忧患意识的产生
C.迫使中国扩大对列强开放
D.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高涨
22.维新派一直宣传民权、开国会,但“维新”实际所做的不过是减汰冗员、裁撤机构、设立制度局等“行政”方面的措施,并没有颁布关于定宪法或开议会的谕旨。这反映了( )
A.古代选官制度被废除 B.君主专制制度终结
C.改革派力量不够强大 D.共和观念渐入人心
23.1877~1889年,英国太古、怡和,美国旗昌等轮船公司与轮船招商局展开了激烈的竞争。最终旗昌公司破产( )
A.完全无力与外国的企业抗衡
B.达到了“自强”“求富”的目标
C.完成了中国近代社会工业化
D.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经济侵略
24.戊戌政变后,因支持维新变法而被革职充军新疆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张荫桓,在路过直隶省城保定时,咸呼曰‘看大奸臣’或有甚其词者,曰:……何如杀却,异口同声”。此现象说明( )
A.变法危害了广大百姓利益
B.总理衙门出卖了国家利益
C.变法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
D.广大百姓痛恨变法者
二、非选择题
2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条约规定: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材料二:19世纪50年代,随着工业革命的完成,西方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商品难以在中国打开销路是因为中国开放的通商口岸太少。1854年和1856年,英、法、美三国两次向清政府提出修改条约的要求……由于此时清政府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还心怀疑惧,因此拒绝了“修约”的要求,英、法就决定用战争手段迫使清王朝屈服
材料三:最近这两天发生在那里的情形却是用任何笔杆子都无法恰当进行描述的。不分青红皂白的抢劫被认可,所有的房间都被洗劫一空。清国的艺术品有的被带走,有的体积太大无法搬走就把它砸掉……
——《纽约时报》1860年10月9日
(1)材料一条约中“割香港岛给英国”给中国带来什么危害?这一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2)根据材料二概括,英、法为什么要向清政府提出“修约”?“用战争手段”指的是后来发生的哪一场侵略战争?
(3)材料三中的“那里”指的是什么地方?
(4)综合上述材料,谈一谈材料中涉及的事件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
26.列强的侵略既具有破坏性,又具有建设性,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阅读材料
材料一 就一般而言,历史事件随着时光流逝而意义日减。鸦片战争则不然。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提出了中国必须近代化的历史使命。中国的现代化一日未完成
——摘编自茅海建《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
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商品输出猛烈增加。中国进口的货物,第一是鸦片,棉纱和棉布的进口值超过鸦片进口值,中国出口商品以传统的丝、茶为大宗,丝、茶在出口总值中所占的比重逐渐下降……19世纪70年代以后,中国对外贸易逐渐由顺差向逆差转变。
——赵德馨《中国近现代经济史》
材料三 太平天国诸多发明中最重要的一项,也许当数废除土地和财产的私有权,这项发明背后的精神是,免除匮乏,有田耕,有衣服穿,有钱花。要达到这样一种理想的状态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1)根据材料一,概括鸦片战争后中国人的历史使命。如何理解“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
(2)根据材料二,归纳鸦片战争后我国对外贸易发生的变化。并根据所学知识指出造成这种变化的重要因素。
(3)材料三中“废除土地……对现存的土地制度进行一场根本性的变革”跟哪一文献有关?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该文献不能实现的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与探索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27.一次次列强的侵略,一个个屈辱的条约,记录着中国的苦难岁月。八年级(1),请你参与完成。
任务一【文本阅读】
材料一:(中国)是一个不大理会其他国家的自命不凡的国家。她视所有其他国家都不如她……一记来自外国强国的有力准确一击,就会动摇她的基础。
——1836年《中国丛报》登载
材料二:一律预备与倭人决一死战,不愿将全台归于倭人,众志成城
——《申报》1895年5月15日
(1)你知道材料一中率先对中国“准确一击”的国家是哪个国家?该国出于何种目的向中国发起战争?
(2)材料二中“全台归于倭人”出自中国近代哪个不平等条约?该不平等条约签订后,给中国带来什么影响?
任务二【以图说史】
任务三【以史为鉴】
(3)历史图片一中的遗址与哪次战争有关?
(4)结合历史图片二及所学知识,《辛丑条约》签订后,其中哪个条款说明清政府已经成为“洋人的朝廷”?这一条约给中国社会带来什么影响?
(5)中国近代史留给我们的沉重感受就是——屈辱。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得到了怎样的认识?
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比之西欧各国资产阶级革命完成之后实现的产业革命,洋务运动像是在缺乏产业革命条件的情况下出现的产业革命迹象。它因模仿一部分西方器物而异于传统,又因其主其事者以新卫旧的本来意愿而难以挣脱传统。结果是“东一块西一块的进步。零零碎碎的。是零买的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第七章近代化的一小步》
材料二 梁启超强烈地反对自强运动中的技术决定论。由于学习了日本明治维新的经验,他坚定地认为,为了使中国复兴,军事和技术的革新将自然而然地会实现,而没有政治变革伴同的单纯的技术革新
——费正清《剑桥中国晚清史》下卷
材料三 自从19世纪中叶中国被迫卷入世界近代化潮流,整个社会的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各个领域都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但是由于近代中国政治结构的衰败腐朽和观念意识的落后守旧,加之帝国主义者的阻挠破坏、百年动荡战乱环境的干扰以及社会生产力落后等因素的制约
——摘编自李清源《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管窥》
(1)据材料一指出洋务运动相对西欧的产业革命缺少了哪一环节?其难以“挣脱传统”的原因是什么?并指出其对中国近代化产生的影响。
(2)梁启超领导进行的政治近代化尝试是哪一历史事件?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梁启超对政治变革和技术革新的观念。
(3)据材料三概括指出中国近代化的特点。
参考答案
1-10 ADACD DBBAB
11-20 BADDB CBCCC
21-24 BCDC
25.(1)破坏中国领土主权。使中国开始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在华利益。第二次鸦片战争。
(3)圆明园。
(4)启示: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等。
26.(1)历史使命:实现近代化。理解:鸦片战争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中国开始由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等。
(2)表现:鸦片战争后,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商品输出猛烈增加;棉纱和棉布的进口量不断增加;丝、茶在出口商品中所占比重下降;对外贸易由顺差变为逆差。原因:《南京条约》签订后,列强获得协定关税的特权;东南沿海开放了通商口岸。
(3)文献:《天朝田亩制度》;原因:违背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主张在小生产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和平均社会财富具有空想性,是不可能实现的。
(4)影响:列强的侵略既具有破坏性又具有建设性;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近代化等。
27.(1)英国;打开中国市场,掠夺原料。
(2)《马关条约》;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3)第二次鸦片战争。
(4)条款: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影响: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5)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只有善于学习先进、敢于创新,国家富强,才能避免历史悲剧重演等。
28.(1)环节:资产阶级革命。原因:以新守旧(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封建统治)。影响:迈出中国近代化第一步。
(2)事件:戊戌变法(百日维新)。观念:政治变革比技术革新重要,政治变革为技术革新提供保障(单纯技术革新不会成功)。
(3)特点:被迫性;多领域(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各领域);曲折性(举步维艰、发展缓慢)。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2024-2025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卷(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