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第14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课时训练(含答案解析) 高中历史部编版(2019)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第14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基础达标】
1.红薯比大米和小麦更加抗旱。有学者通过计量史学研究发现,随着18世纪中叶红薯在中国的大面积种植,旱灾和农民起义的相关程度明显减弱。这表明,高产作物的传入(  )。
A.使土地兼并有所缓解 B.有助于缓和社会矛盾
C.解决了国内饥荒问题 D.促进了农产品商品化
2.明朝时嘉兴石门镇有油坊二十家,“杵油须壮有力者……镇民少,辄募旁邑民为佣……一夕作佣值二铢而赢”。这一记载反映出当时(  )。
A.工商业市镇的快速发展
B.私营手工业发展环境宽松
C.市民阶层队伍不断壮大
D.手工业出现新的生产组织方式
3.有学者认为,“明清之际思想家的主张,由于阶级和历史的局限,不可能从根本上摆脱封建文化的束缚,最终在文化专制政策的高压下黯然失色”。这里“黯然失色”的主要原因是(  )。
A.知识分子群体不够强大 B.新的经济因素发展不充分
C.明清之际社会动荡不安 D.民众的公民意识尚未觉醒
4.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是中国古代药物学的总结性著作;徐光启的《农政全书》记载了到明末为止的历代农学资料;宋应星的《天工开物》系统总结了农业、手工业的生产经验;徐弘祖的《徐霞客游记》细致记录了全国各地的地理地质状况。由此可知,明代科技(  )。
A.服务于农业生产活动 B.注重系统的整理总结
C.缺乏实验和探索精神 D.发展已经陷入了停滞
5.从明朝后期到清朝前期,欧洲传教士来华传教,并将中国文化介绍到西方,用拉丁文翻译了“四书”“五经”等著作。这可以用来研究(  )。
A.欧洲社会转型的思想基础
B.明清之际的早期思想启蒙
C.“西学东渐”产生的双向影响
D.儒家思想对基督教的影响
【拓展提升】
6.明朝洪武十四年(1381年),全国户口为1065万户,人口为5987万人,明朝中后期人口数最高达1.2亿;清朝人口数相继突破2亿、3亿大关,至鸦片战争爆发时已达4.1亿。与明清人口快速增长有关的是(  )。
A.人地之间矛盾得到有效解决
B.外来高产作物的推广种植
C.政府加强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D.农业生产技术的重大突破
7.从明朝后期起,商人、工匠、市井游民和普通妇女经常成为小说的主人公;戏曲的主题也由宣扬忠孝转向展现爱恨别离。这反映出当时(  )。
A.四民社会秩序的瓦解 B.海上丝绸之路的拓展
C.主流意识形态的变化 D.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
8.(原创·情境创新+视角创新)下图是明清时期京杭大运河示意图。观察图片可知,明清时期京杭大运河(  )。
A.带动了运河沿岸经济的发展
B.客观上制约了海运发展
C.使经济重心开始向南方转移
D.促进了长途和大宗贸易发展
9.明代后期,景德镇制瓷业中的一些小作坊主接受瓷商的贷金(作为制瓷的资本),但其生产的产品只能卖给瓷商,他们只能靠赚取部分差价来维持生产。这反映出当时景德镇制瓷业(  )。
A.出现新的经营方式 B.垄断现象较为严重
C.生产技术水平提高 D.生产融资较为普遍
10.(原创·情境创新+视角创新)明代商业社会中要求为商之人“是官当敬……凡见官长,须起立引避,盖尝为卑为降,实吾民之职分也”。这说明明代的商人(  )。
A.对待官员必须谦卑 B.社会地位总体较低
C.加强自身道德修养 D.讨好官员获取利益
11.明清之际出现新的思想因素,在学术研究方面注重社会效用,在君权和民众利益的问题上强调民众利益高于君权,在经济发展方面产生“工商皆本”思想。这些新思想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打破专制集权的现实需要
B.商品经济和新生产关系的发展
C.程朱理学的日益僵化
D.“西学东渐”传入民主思想
12.徐光启的《农政全书》介绍了欧洲先进的水利技术和工具,宋应星的《天工开物》收录了倭缎织造法、朝鲜及西洋棉布染整法和西洋红夷火炮铸造法等。康熙帝重用传教士南怀仁等修订历法、铸造火炮。这(  )。
A.为中国科技的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
B.说明明清开始引进国外的先进科技
C.是统治者推行开明外交政策的力证
D.推动了当时社会科技和经济的转型
二、非选择题(12分)
13.(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明清时期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城市的繁荣,同时促进了人们观念的改变以及社会生活习俗等方面的嬗变,这种变异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中国传统社会的稳定,对中国社会步入近代文明的价值重构具有先期导向作用。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选取材料中的部分或整体信息,自拟论题,加以阐述。(12分,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成文,逻辑清晰。)第14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基础达标】
1.红薯比大米和小麦更加抗旱。有学者通过计量史学研究发现,随着18世纪中叶红薯在中国的大面积种植,旱灾和农民起义的相关程度明显减弱。这表明,高产作物的传入(  )。
A.使土地兼并有所缓解 B.有助于缓和社会矛盾
C.解决了国内饥荒问题 D.促进了农产品商品化
【解析】据材料“红薯在中国的大面积种植,旱灾和农民起义的相关程度明显减弱”可知,高产作物的传入提高了粮食产量,有助于缓和社会矛盾,B项正确。
2.明朝时嘉兴石门镇有油坊二十家,“杵油须壮有力者……镇民少,辄募旁邑民为佣……一夕作佣值二铢而赢”。这一记载反映出当时(  )。
A.工商业市镇的快速发展
B.私营手工业发展环境宽松
C.市民阶层队伍不断壮大
D.手工业出现新的生产组织方式
【解析】根据材料“辄募旁邑民为佣……一夕作佣值二铢而赢”可知,这一时期出现了新的生产组织方式——雇佣劳动关系,所以D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工商业市镇的快速发展”,所以A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私营手工业发展环境宽松”,所以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市民阶层队伍”,所以C项错误。
3.有学者认为,“明清之际思想家的主张,由于阶级和历史的局限,不可能从根本上摆脱封建文化的束缚,最终在文化专制政策的高压下黯然失色”。这里“黯然失色”的主要原因是(  )。
A.知识分子群体不够强大 B.新的经济因素发展不充分
C.明清之际社会动荡不安 D.民众的公民意识尚未觉醒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清之际思想家的主张未能从根本上突破封建文化的束缚,主要和经济基础有关,即新的经济因素发展不充分,B项正确;A、C、D三项不属于主要原因,排除。
4.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是中国古代药物学的总结性著作;徐光启的《农政全书》记载了到明末为止的历代农学资料;宋应星的《天工开物》系统总结了农业、手工业的生产经验;徐弘祖的《徐霞客游记》细致记录了全国各地的地理地质状况。由此可知,明代科技(  )。
A.服务于农业生产活动 B.注重系统的整理总结
C.缺乏实验和探索精神 D.发展已经陷入了停滞
【解析】从材料中的著作内容来看,明清时期的科技发展进入系统总结的阶段,B项正确;材料与服务于农业生产活动无关,排除A项;从材料中不能看出缺乏实验和探索精神,排除C项;“停滞”的说法错误,排除D项。
5.从明朝后期到清朝前期,欧洲传教士来华传教,并将中国文化介绍到西方,用拉丁文翻译了“四书”“五经”等著作。这可以用来研究(  )。
A.欧洲社会转型的思想基础
B.明清之际的早期思想启蒙
C.“西学东渐”产生的双向影响
D.儒家思想对基督教的影响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欧洲传教士来华传教,传播了西方文化;再结合材料“并将中国文化介绍到西方”可知,“西学东渐”产生了双向影响,C项正确。欧洲社会转型的思想基础是启蒙思想,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明清之际的早期思想启蒙,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儒家思想对基督教的影响,排除D项。
【拓展提升】
6.明朝洪武十四年(1381年),全国户口为1065万户,人口为5987万人,明朝中后期人口数最高达1.2亿;清朝人口数相继突破2亿、3亿大关,至鸦片战争爆发时已达4.1亿。与明清人口快速增长有关的是(  )。
A.人地之间矛盾得到有效解决
B.外来高产作物的推广种植
C.政府加强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D.农业生产技术的重大突破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明朝前期到清朝中后期,中国人口数从近6000万发展到4.1亿,人口增长迅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清人口快速增长的原因是随着海外贸易的发展,特别是在明朝中后期,大量美洲作物如玉米、甘薯、马铃薯等被引入中国,这些作物适应性强、产量高,能够在较差的土地上生长,极大地提高了土地产出率,从而支持了人口的快速增长,B项正确;人地之间的矛盾是明清时期的重要社会问题,这个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排除A项;“政府加强对农民的人身控制”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据所学可知,封建社会后期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弱化,排除C项;D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清朝时期我国农业生产技术并未发生根本性变化,排除D项。
7.从明朝后期起,商人、工匠、市井游民和普通妇女经常成为小说的主人公;戏曲的主题也由宣扬忠孝转向展现爱恨别离。这反映出当时(  )。
A.四民社会秩序的瓦解 B.海上丝绸之路的拓展
C.主流意识形态的变化 D.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
【解析】依据材料“从明朝后期起,商人、工匠、市井游民和普通妇女经常成为小说的主人公”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朝后期,商品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市民文化的繁荣,D项正确;这一时期,传统四民社会秩序并未瓦解,排除A项;材料涉及的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并未涉及海上丝绸之路,排除B项;此时的主流意识形态仍是理学,排除C项。
8.(原创·情境创新+视角创新)下图是明清时期京杭大运河示意图。观察图片可知,明清时期京杭大运河(  )。
A.带动了运河沿岸经济的发展
B.客观上制约了海运发展
C.使经济重心开始向南方转移
D.促进了长途和大宗贸易发展
【解析】清朝时期的漕运主要依托京杭大运河,将货物从江浙地区运往北京,观察示意图可知,京杭大运河沿线集中了大量的城市,说明京杭大运河带动了沿岸地区经济的发展,故A项正确;明清时期政府长期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导致海运发展受到了严格限制,故B项错误;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故C项错误;材料并未强调长途和大宗贸易,故D项错误。
9.明代后期,景德镇制瓷业中的一些小作坊主接受瓷商的贷金(作为制瓷的资本),但其生产的产品只能卖给瓷商,他们只能靠赚取部分差价来维持生产。这反映出当时景德镇制瓷业(  )。
A.出现新的经营方式 B.垄断现象较为严重
C.生产技术水平提高 D.生产融资较为普遍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瓷商通过融资垄断了瓷器,即制瓷业垄断现象较为严重,B项正确;材料里没有体现新的经营方式,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制瓷业的资本来源和销售问题,排除C项;材料说的是一些小作坊主接受瓷商的贷金,没有体现生产融资较为普遍,排除D项。
10.(原创·情境创新+视角创新)明代商业社会中要求为商之人“是官当敬……凡见官长,须起立引避,盖尝为卑为降,实吾民之职分也”。这说明明代的商人(  )。
A.对待官员必须谦卑 B.社会地位总体较低
C.加强自身道德修养 D.讨好官员获取利益
【解析】据材料可知,明代商业社会要求商人对待官员必须谦卑,反映了商人对权势的畏惧,说明商人群体的社会地位总体较低,故B项正确;A项是社会的要求,不是其说明的问题,故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商人对官员的礼仪,而不是商人自身的道德修养问题,故C项错误;材料体现不出商人讨好官员获取利益,故D项错误。
11.明清之际出现新的思想因素,在学术研究方面注重社会效用,在君权和民众利益的问题上强调民众利益高于君权,在经济发展方面产生“工商皆本”思想。这些新思想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打破专制集权的现实需要
B.商品经济和新生产关系的发展
C.程朱理学的日益僵化
D.“西学东渐”传入民主思想
【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得到显著发展,新的经营方式出现,这促使社会结构和生产关系发生变化,这种变化为新思想的产生提供了经济基础和社会背景,B项正确;明清时期,专制集权达到顶峰,这确实激发了部分知识分子对现实政治制度的反思和批判,然而,这并非新思想产生的主要原因,因为新思想更多的是在经济、社会层面上的反映,排除A项;程朱理学在明清时期成为官方哲学,但其日益僵化和教条化也引起了部分知识分子的不满和反思,这种反思促进了新思想的产生,但这并非主要原因,主要原因是经济层面的,排除C项;当时的“西学东渐”内容主要是传播科技,并没有传入民主思想,排除D项。
12.徐光启的《农政全书》介绍了欧洲先进的水利技术和工具,宋应星的《天工开物》收录了倭缎织造法、朝鲜及西洋棉布染整法和西洋红夷火炮铸造法等。康熙帝重用传教士南怀仁等修订历法、铸造火炮。这(  )。
A.为中国科技的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
B.说明明清开始引进国外的先进科技
C.是统治者推行开明外交政策的力证
D.推动了当时社会科技和经济的转型
【解析】据材料“介绍了欧洲先进的水利技术和工具”“收录了倭缎织造法、朝鲜及西洋棉布染整法和西洋红夷火炮铸造法”“传教士南怀仁等修订历法、铸造火炮”并结合所学可知,明清之际传教士来华,西学传入中国,为中国科技的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A项正确;中国并非明清时期才“开始”引进国外先进科技,B项不符合史实,排除;明清时期外交逐渐转为保守,C项不符合史实,排除;明清之际的“西学东渐”没有推动当时社会科技和经济的转型,排除D项。
二、非选择题(12分)
13.(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明清时期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城市的繁荣,同时促进了人们观念的改变以及社会生活习俗等方面的嬗变,这种变异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中国传统社会的稳定,对中国社会步入近代文明的价值重构具有先期导向作用。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选取材料中的部分或整体信息,自拟论题,加以阐述。(12分,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成文,逻辑清晰。)
【答案】 论题: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使中国出现了近代的曙光。(2分)
阐述:明后期,农业多种经营方式兴盛,农产品商品化趋势增强;手工业出现了以“雇佣关系”为特征的新的经营方式;商品经济繁荣发展,全国性市场网络形成,形成地域性商人群体商帮,出现大批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赋役货币化和货币白银化,推动了货币经济发展。明清时期,中国出现了近代的曙光。但是由于传统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专制制度空前强化,加上重农抑商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中国难以实现向近代社会的转型。(10分)
【解析】根据“明清时期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对中国社会步入近代文明的价值重构具有先期导向作用”,可拟出论题: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使中国出现了近代的曙光。再结合明清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表现和局限进行阐述。社会经济发展的表现可分别从农业、手工业、商业方面进行总结,局限可从经济、政治、政策等角度进行总结。若答其他论题,观点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成文、逻辑清晰即可。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第14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课时训练(含答案解析) 高中历史部编版(2019)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