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课标要求
1.了解中国古代官员选拔方式的更迭过程和不同阶段的特征。(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史料实证)
2.知道中央集权体制下古代中国的官员考核和监察制度。(历史解释、史料实证)
时空定位
学习任务一 秦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1.官员选拔
(1)西周至春秋:实行世官制,官位世袭,贵族世代垄断高官。
(2)春秋战国:鼓励举荐有才能的人为官,或依据军功大小授予官职。
(3)秦统一后:“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制度,即向官吏学习律令而为官。
(4)汉朝时期
察举制 内容 ①先考察而后推举,重点考察被举者在乡里的舆论评价和为官能力,然后推荐为官或提拔任用②分常科和特科。常科为岁举,有人数规定,有具体标准;特科有具体标准但无固定时间
评价 为两汉政权选拔了大批人才
积功劳为官和征辟 两汉官员选拔制度的重要补充
(5)魏晋南北朝
①背景:东汉末年政治和社会秩序大乱,豪强大族控制了地方选人权。
②实施:220年,魏王曹丕推行九品中正制。
③内容:在各州、郡设置大中正、中正,由本籍在中央任高官的人担任。中正根据家世、道德和才能将州、郡士人分为九等,写出评语,称为“状”。获得资品的士人,由吏部授官。
④影响:九品中正制将选官权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后来逐渐形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
2.官员考核
(1)秦汉:上计制
①内容:每年岁末,各县、侯国将一年的户口垦田、钱谷入出、盗贼多少等情况汇集到郡国,再由郡国汇总,制成计簿,上报中央。
②意义:上计考核的结果是官员赏罚的依据。
(2)魏晋南北朝:门阀士族势力强大,战乱频仍,考核法规大都流于形式。
3.官员监察
(1)中央:秦汉建立以御史大夫为首的中央监察体系。
(2)地方:汉武帝为加强中央集权,实行刺史制度,刺史代表皇帝巡行郡国,依朝廷规定的监察法规纠举豪强和郡国守、相的不法行为。
微思考
阅读教材P30“史料阅读”:指出该选官制度的标准和弊端。
提示 标准:以家世门第作为标准。
弊端:世家大族垄断仕途,形成门阀政治。在西晋成为维护门阀士族政治的工具。
助学助考
1.概念阐释——世官制
世官制即贵族世代为官的制度,贵族都具有世袭官职的特权,是先秦时期在选官用人方面所实行的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春秋战国时期,世官制逐步走向衰亡,选贤任能的官吏选任制逐步确立。
2.概念阐释——察举制与征辟制
汉代选官实行察举制和征辟制。察举制是自下而上选拔人才,征辟则是一种自上而下选拔官吏的制度,主要有皇帝征聘与公府、州郡辟除两种方式。
3.易错辨析——世官制与察举制
世官制是官职世袭的制度,这一制度决定了公门有公、卿门有卿的现象,官职被限定在贵族范围内,这一制度主要在战国之前实行。察举制是选官要先经官吏察访,然后推荐给中央予以任用,举荐的标准主要看德行和才能。这一制度自汉代实行,隋唐时期被科举制所取代。
4.深化理解——察举制
西汉的察举制是地方推举孝廉到中央,中央经过考核最终完成选官用官的选拔方式,是一种门阀士族垄断的制度,没有将选官权力收归中央,因此不利于中央集权。
5.思维点拨——刺史职能的转变
西汉中期以后刺史改称州牧,职权进一步扩大,由监察官员变为地方行政长官。东汉末年,刺史成为一方诸侯,严重威胁中央政府的统治。
学习任务二 隋唐至两宋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1.选官制度
(1)背景:南北朝以来,寒门庶族地主势力上升,希望打破门阀士族垄断政治的局面,积极要求参政。
(2)特点:分科考试选拔人才。
(3)内容
①分为制举和常举。制举是皇帝自设科目考试选人;常举每年举行,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等,其中明经和进士最受社会重视。
②考试合格,经吏部选拔后方可正式任官。
(4)发展:两宋科举制度进一步发展完善,成为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
2.考核制度
(1)隋唐:官员考核归属尚书省吏部。
(2)唐朝:以品德和才能为标准,分为九等,依据考核结果确定官员升降。
(3)宋朝:制定严格的标准考核官员。
3.监察制度
时期 表现
隋唐 中央 御史台为最高监察机构,其长官为御史大夫
地方 全国分为十道监察区,委派监察官定期或不定期巡回监察(唐太宗)
宋朝 中央 承唐制设御史台
地方 划分路作为监察区
变化 台谏合一,御史拥有谏官的议事权,谏官拥有御史的监察权
微思考
1.阅读教材P31“思考点”:为什么说科举制是一种更完善的选官制度?
提示 科举制实行自由报名,分科考试,以考试成绩选拔人才,程序严密,体现了公开、公平、客观的原则。官员选拔的社会基础更加广泛,官员的选拔权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
2.阅读教材P32“学思之窗”:阅读材料,谈谈隋唐时期地方官员任用上的变化对中央集权有什么样的影响。
提示 隋唐各级长官的僚属皆由吏部任命和考核,对吏的管理更加严格,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
助学助考
概念阐释——台谏合一
台谏合一是宋代监察制度中的一项重要措施,即将御史台和谏院的职权合二为一,表现在台官具有言事权、赋予谏官以弹劾权以及台谏官可以互相兼领。宋代实行台谏合一的措施,使得谏官和御史两支监察队伍共同监督包括宰相在内的百官,进一步强化了皇权。
学习任务三 元明清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1.官员选拔
(1)元朝:部分保留了蒙古传统方式。1314年恢复科举制,但时断时续。
(2)明清
①形式:分为乡试、会试与殿试三级。
②内容:从四书五经中命题。
③程序:乡试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会试于乡试次年春天举行,殿试在会试后举行,考中者分别称“举人”“贡士”“进士”。
2.官员考核
明朝 考满 对官员任职期满的考核,是决定官员正常升迁或降、调的依据
考察 包括外地官员三年一次的朝觐考察和京官六年一次的京察,重在查处官员的贪、酷和不作为
清朝 考课 包括三年一次的京察和大计,分别考察京官和外省文官
3.官员监察
(1)元朝:中央设御史台,地方设行御史台、肃政廉访司。
(2)明朝:都察院监察御史不仅负责纠察内外百官,还代皇帝巡按各省。六科给事中负责皇帝制敕与大臣奏疏的封还驳正,稽查六部百司之事。
(3)清朝:将六科并入都察院,停止派御史巡按各省,都察院的监察职能没有改变。
微思考
明朝从1427年起,在会试中实行南北卷制度。(摘自教材P32)这一做法的直接目的是什么?
提示 保证科举能选拔出不同地域的优秀人才。
助学助考
1.易错警示——“考满”和“考察”
“考满”有固定的时间,主要是考察任期已满的官员,通过考察结果来决定他们的去留。而“考察”并没有具体的时间,不定期进行,主要就是纠察贪墨败度的官员,及时查处。标准也不同,“考察”有八种标准,而“考满”只有称职、平常、不称职三种标准。
2.思维导图——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INCLUDEPICTURE"课堂研习案.TIF"
重点难点
1.重点:各主要历史时期官员选拔与管理的核心内容。
2.难点:官员选拔与管理制度演变的原因。
主题一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制度
任务1 名家说史——察举制的特点
史料 汉武帝元光元年(前134年)“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举后直接授官,充分适应了君子贤人任官以“轨德立化”的思想。自东汉光武帝始,察举实施中“授试以职”,举主对秀才、孝廉先委以一定职务,以此检验其是否“便习官事”,合格者方举至中央。
——摘编自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
【研讨交流】 根据史料概括西汉察举制的选官原则,并简述东汉察举制发展的表现。
【成果展示】 原则:以德取人。
表现:注重官员的吏治能力,举荐与考试相结合。
任务2 学者观点——九品中正制的影响
史料 魏晋南北朝时的“九品中正制”将举官察吏的标准定在品行情操上,而衡量其高下的唯一尺度是儒学的仁义忠孝。于是,“家训”“家诫”的家学教育便适时而兴盛起来。它们在私学教育的家族化、社会化方面将道德品质的修养贯穿于文化教育之中,不知不觉地对社会产生了十分广泛的影响。
——摘编自吴霓《论魏晋九品中正制与私学的关系》等
【研讨交流】 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分析九品中正制对当时社会的影响。
【成果展示】 早期为曹魏政权选拔了大量的人才;后来以家世出身作为品评的唯一标准,成为巩固门阀政治的工具,严重打击和摧残了下层士人学习的积极性;对魏晋南北朝时的家学教育起了促进作用,推动了儒家思想传播。
任务3 史料证史——科举制的特点和影响
史料 唐人沈既济说:“故太平君子,唯门调户选,征文射策,以取禄位,此行已立身之美者也。父教其子,兄教其弟,无所易业,大者登台阁,小者任郡县,资身奉家,各得其足,五尺童子,耻不言文墨焉。是以进士为士林华选,四方观听,希其风采。每岁得第之人,不浃辰而周闻天下,故忠贤隽彦韫才毓行者,咸出于是。” ——韩国磐《隋唐五代史论集》
【研讨交流】 根据史料,概括科举制的影响。
【成果展示】 科举制使出身社会中下层的读书人通过相对公平的考试参与政权,扩大了统治基础,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趋势及影响
(1)趋势
①选官标准:由家世门第、财产等级等演变为学识、才能。
②选官方式:由血缘、推荐、地方评论及品评演变为考试。
③选官原则:逐渐走向制度化,体现相对的公平、公开。
④选官主体:由地方豪强、世家大族转到中央政府手中。
⑤选官基础:日益扩大,普通平民获得参选资格,官员素质不断提升。
(2)影响
①有利于维持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正常运转,有利于维护国家的大一统局面。
②有利于国家选拔出真正适合统治需要的人才。
③提高了官员的素质,有利于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主题二 中国古代官员的监察与考核
任务1 史料证史——古代监察制度的特点及完善
史料 唐宋时期的中央监察制度由御史、谏官、封驳官三大体系组成。唐朝前期,御史掌“纠绳不法”,监察百官;谏官掌“侍从赞相,规谏讽喻”,规谏皇帝;门下省掌审议、驳奏,监督决策。正如唐太宗所说:“国家本置中书、门下以相检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
宋初曾仿唐设谏官,如谏议大夫、司谏、正言。那时谏官多出外任职,用以消弭藩镇。至真宗天禧元年(1017年)时,设专门机构置谏官六员,并规定三年内不得差出,并使之有专言事的责任。谏官的职务得以确定,使谏院初具规模,仁宗明道元年将门下省的旧址改建成谏院,谏院开始有了相对的独立性。宋王朝分散监察权,在中央和地方上设各级监察机构,实行层层监督。
——摘编自贾玉英《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发展史》
【研讨交流】 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与唐朝相比,宋朝的监察制度出现了哪些变化?分析出现变化的原因。
【成果展示】 变化:宋朝的监察范围进一步扩大,对地方的监察力度进一步加强;对监察官员的要求日益严格,监察官员日趋专业化;监察权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监察制度日益完善。
原因:吸取唐朝藩镇割据的教训;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
任务2 问题探史——古代官吏考核制度的特点及影响
史料 历代统治者都把农林开垦、赋役征发、人口增加、社会治安等作为主要的考核指标,重视官吏的道德、品行、才干、能力、潜质等。而自唐朝开始,中央和地方官吏不论职位和出身门第高低,都要经过考核。对于考核指标,唐制规定以“四善二十七最”为标准。唐以前的官吏考核一般由行政首脑兼行其职,唐代出现了最早的专门考核机构——吏部考功司。唐代还开始设给事中、中书舍人,分别监督京官考、外官考,考核结果当众宣读,公开议其优劣。
——摘编自岳海鹰、杨瑞梅《中国古代官吏考核制度之评介与借鉴》
【研讨交流】 根据史料概括中国古代官吏考核制度的特点,并结合所学对其进行评价。
【成果展示】 特点:①考核的内容全面:在考核经济和社会管理能力的同时,也注重对官吏道德才能的评判。②考核的对象合理分类:包括中央官吏和地方官吏。③考核机构趋向专业化:由唐以前的行政长官兼职到唐代出现了专门的考核机构。④考核的程序公开公正:有效地防止了考核过程中徇私舞弊和排除异己等情况的出现。
评价:①积极方面: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官员清正廉洁;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②消极方面:无法从根本上杜绝腐败、低效现象;服务于君主专制。
1.古代官员考核制度的特点
(1)内容较全面:既考察显性的经济和社会指标,也注重对官吏道德才能的评判。农林开垦、赋役征收、人口增加、社会治安等成为主要的考核指标,以督促官吏励精图治,推动社会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
(2)对象合理分类:不仅对中央朝廷的官吏进行考核,而且对地方官和京官采用了不同的考核体系。
(3)机构专业化:唐代出现最早的专门考核机构——吏部考功司,宋代设审官院、考课院和监司负责不同类别官吏的考核,明代由吏部尚书和御史台都御史会同有关部门行使京察和外察之职。
(4)过程公开公正:宋代对京官的考核叫磨勘,意为检查复核,以防止申报不实或奖惩升降不妥。
2.古代监察制度的特点和影响
(1)特点
皇帝握有最高监察权 在专制制度下最高监察权归于皇帝,御史是皇权的御用工具
重视监察官员的选任 历代统治者都注重监察官的遴选,对监察官的考核也有特定的制度和规定
机构独立,垂直监察 中央监察主体机构与行政机关分离,组成独立的监察机关
以轻制重,以弱制强 对监官采用秩卑、权重、厚赏、重罚的政策,给级别低的监官以监察级别高的官吏权力
(2)评价
①积极性:有助于加强皇权,促进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和巩固;加强决策的科学性,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决策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有助于形成科学的决策;有助于澄清吏治,提高官员素质。
②消极性:专制制度决定了监察制度效能有限。
随堂演练
1.(据选择性必修1教材P30“史料阅读”改编)《晋书·段灼传》记载:“今台阁选举,涂塞耳目,九品访人,唯问中正。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由此可知,九品中正制( )
A.已成为维护世家大族特权的工具
B.选拔官员非常重视品德与才能
C.将选官权收归中央,加强中央集权
D.强化并完善了官员的考核制度
答案 A
解析 由“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可知,在九品中正制下,世家大族的子弟把持着高官职位,因而它已经沦为维护世家大族特权的工具,故选A项;由“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可知,九品中正制实际上是把门第作为选拔官员的主要标准,而不是重视品德和才能,排除B项;C项与题目主旨不符,排除;九品中正制属于选官制度,与官员的考核制度不属于同一范畴,排除D项。
2.(据选择性必修1教材P32“学思之窗”改编)据《隋书》记载:隋唐以前,中央只任命州、郡、县的主要官员,“其所具僚,则长官自辟,受诏赴任……今则不然,大小之官,悉由吏部,纤介之迹,皆属考功”。这一记载反映出当时( )
A.中央加强了对官吏的管理
B.坚持德才兼备的考核原则
C.科举制扩大了用人的范围
D.巡视监察制度正不断完善
答案 A
解析 据材料“隋唐以前,中央只任命州、郡、县的主要官员,‘其所具僚,则长官自辟,受诏赴任……今则不然,大小之官,悉由吏部’”可知,隋朝以前中央只任命地方上的主要官员,而其幕僚的任用权掌握在其自己手中。隋朝以后中央、地方大小官员均由吏部任命,体现了中央加强了对官吏的管理,故选A项。
3.(2023·湖南高考,4)宋仁宗下诏废郭皇后。御史中丞孔道辅、谏官范仲淹等以“后无过不可废”,跪求奏对。仁宗遣宰相吕夷简告知他们皇后应废的理由。事后,孔道辅等遭贬黜,朝廷诏令御史、谏官不得“相率请对”。这反映了宋代( )
A.皇帝家事不容外朝官员置疑
B.士大夫政治降低了皇帝权威
C.御史与谏官职能有混通趋势
D.宰相已沦为君主专制的工具
答案 C
解析 材料中宋仁宗废后遭到御史和谏官的反对,最后御史和谏官受到了惩罚,并且皇帝对御史和谏官的职能进行了限制,不允许他们“相率请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朝监察制度的一个重要变化是台谏合一,即材料反映了宋代御史与谏官职能的混通趋势,故选C项;皇帝并不是因为御史和谏官置疑家事而对其加以贬黜,排除A项;材料中皇帝有绝对的权威,B项无从体现,排除;材料并未涉及宰相职能的变化,且“已沦为”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D项。
4.(据选择性必修1教材P34“问题探究”改编)司马光说:“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朱元璋要求选拔官吏“以德行为本,而文艺次之”。康熙帝说:“朕观人必先心术,次才学。心术不善,纵有才学何用?”这说明中国古代官员选拔( )
A.重视德才兼备,以德为先
B.不重视官员的文化素质
C.重视官员队伍的结构
D.知人善任,唯才是举
答案 A
解析 据题干“德者,才之帅也”“以德行为本”“必先心术”等可知,中国古代官员选拔将德行放在首位,据“才者,德之资也”“文艺次之”“次才学”等可知,中国古代官员选拔也重视才能,故选A项;“不重视”不合史实,排除B项;题干未提及官员的年龄、学识等,排除C项;题干“才者,德之资也”“文艺次之”“次才学”等可知,才学处于次要地位,排除D项。
5.(据选择性必修1教材P32“历史纵横”改编)明朝自1427年起,在会试中实行南北卷制度。会试录取100人,其中南方60人,北方40人。后来南北卷演变为南北中卷,录取比例也逐渐稳定,南卷、北卷和中卷的录取人数分别占会试录取总人数的55%、35%和10%。南北卷制度( )
A.凸显了维护政治稳定意图
B.保证了官员选拔的公平性
C.革除了八股取士的局限性
D.满足了政府对人才的需求
答案 A
解析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南北卷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科举制度,平衡了不同地区的利益,在巩固国家稳定和统一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对后世影响深远,故选A项;南北卷制度有利于选拔不同地区的优秀人才,但无法保证选拔的公平性,排除B项;南北卷制度主要涉及如何分配录取名额,并未涉及考试内容改革,无法革除八股取士的局限性,排除C项;南北卷制度有利于选拔各地的优秀人才,但无法确定能否满足政府对人才的需求,排除D项。
6.(据选择性必修1教材P34“学习拓展”改编)张居正曾说:“盖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不难于听言,而难于言之必效。若询事而不考其终,兴事而不加屡省,上无综核之明,人怀苟且之念,虽使尧舜为君,禹皋为佐,恐亦难以底绩而有成也。”针对此现象,明代( )
A.对地方官每年进行巡行考察
B.对官员按照上计考核结果赏罚
C.对任职期满的官员进行考满
D.对外省文官按照考课制度大计
答案 C
解析 据材料“若询事而不考其终……恐亦难以底绩而有成也”体现了考核官员的重要性,对任职期满的官员进行考核,是明代考核官员的制度,故选C项;对地方官每年进行巡行考察为隋朝对地方州县官员的考核,排除A项;对官员按照上计考核结果赏罚为秦朝考核官员的上计制,排除B项;对外省文官按照考课制度大计为清朝考核官员的考课制度,排除D项。
选择题共16小题,共48分。
A组 基础巩固练
题组1 秦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1.(2023·安徽黄山高二期末)西周在选任官员时,推行“六德”“六行”的道德等级体系。“六德”即“知、仁、圣、义、中、和”,“六行”即“孝、友、睦、姻、任、恤”。这种做法( )
A.适应了宗法礼制的要求
B.完善了官员考核制度
C.推动了官僚政治的建立
D.增加了儒生入仕机会
答案 A
解析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西周实行世官制,“六德”主要是道德标准,“六行”主要是宗法伦理,这适应了西周时期宗法礼制对选官的要求,故选A项;材料体现的是选官制度,而非官员考核制度,排除B项;西周实行的是贵族政治,官僚政治在战国时期才开始产生,排除C项;儒家学派春秋末期才创立,西周时期儒生群体尚未出现,排除D项。
2.(2024·福建厦门高二测试)公元前49年,汉宣帝下诏,认为“上计簿,具文而已,务为欺谩,以避其课”,要求“御史察计簿,疑非实者,按之,使真伪毋相乱”。汉宣帝的做法旨在( )
A.完善选官制度 B.加强对官员的考核
C.建立监察体系 D.减轻农民赋役负担
答案 B
解析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秦汉时期官员考核办法主要是上计制,计簿是地方各级官员上报的户口垦田情况,汉宣帝要求御史仔细查阅计簿,且进行核实,有助于了解地方情况,加强对地方官员的考核,故选B项;上计制度是官员考核制度,并非选官制度,排除A项;汉武帝时期开始实行刺史监察制度,且材料涉及的是考核制度,不是监察制度,排除C项;计簿只是地方官员上报的地方情况记录,并非赋税改革,无法减轻农民赋役负担,排除D项。
3.(2024·天一大联考高二测试)《通典》记载:“延康元年(220年),吏部尚书陈群以天朝选用不尽人才,乃立‘九品官人之法’,州郡皆置中正,以定其选,择州郡之贤有识鉴者为之,区别人物,第其高下。”据此可知,九品中正制创设的初衷是( )
A.选拔治国人才 B.增强地方权力
C.强化社会管控 D.打破特权垄断
答案 A
解析 据材料“以天朝选用不尽人才”“区别人物,第其高下”可知,陈群认为,朝廷任用官员,并没有把人才都选拔出来,于是设立九品官人制度,由中正分出高低不同等级的人才,然后加以任用,即九品中正制创设的初衷是选拔治国人才,故选A项;九品中正制将选官权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排除B项;九品中正制是选官制度,与强化社会管控无关,排除C项;科举制打破特权垄断,排除D项。
题组2 隋唐至两宋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4.(2023·广东清远高二期末)隋文帝废除汉代以来州郡长官自辟僚佐的制度,规定凡九品以上地方官吏都要经中央的吏部任免考核。地方官及僚佐不许在本地任职。同时规定“刺史、县令,三年一迁,佐官四年一迁”,不得连任。这表明,当时( )
A.官员选任标准发生变化
B.科举制扩大了录取名额
C.中央集权局面得以强化
D.九品中正制进一步完善
答案 C
解析 隋文帝废除州郡长官自辟僚佐的权力,授权吏部任免考核地方官员的权力,要求地方官员异地任职和定期互迁,加强了中央对地方官僚的控制,故选C项;题干中并未直接涉及隋朝地方官僚选任的具体标准,无法判定其变化情况,排除A项;隋炀帝设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形成,隋文帝时科举制尚未形成,排除B项;九品中正制是魏晋时期的选官制,隋文帝废除了九品中正制,采用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排除D项。
5.(2023·浙江新阵地联盟高二联考)唐肃宗《令谏官言事制》云:“所设谏曹,欲闻讽议,允副从绳之望,须成削藁(稿)之书。其谏官令每月一上封事,指陈时政得失。若不举职事,当别有处分。”这样的规定( )
A.利于减少国家决策失误
B.保障了监察机制独立
C.使谏官拥有门下省职权
D.实现了政府吏治清明
答案 A
解析 据材料“指陈时政得失”可知唐肃宗支持谏官公正履行职责,勇于批评时政,有利于纠察过失,减少国家的决策失误,故选A项;材料并未体现监察机制的独立性,排除B项;门下省职权由侍中主持,后来政事堂迁入门下省,由中书令主持门下省事务,而且唐代谏官分别隶属于中书省和门下省,排除C项;古代集权政治的模式使权力高度集中,很难彻底肃清吏治,排除D项。
6.(2024·河南南阳金太阳联考高二期中)唐朝时,科考前考生常托人将自己的习作上呈给主考官或朝中大员,以期自己的作品获得认可以及公开赞扬,这种比拼人脉的做法甚至可以提前锁定科考名次。宋朝则不看重考生在朝臣中已有的人脉,甚至要求主考官与朝中名臣必须避嫌。这一转变( )
A.有助于维护科场竞争的公平
B.削弱了富商豪绅的政治影响
C.使实用性人才得以脱颖而出
D.对儒学复兴产生了不利影响
答案 A
解析 据材料“宋朝……必须避嫌”可知,宋代较唐朝而言,更加注重规避人脉关系,更能体现公平公正,有助于维护科场竞争的公平,故选A项;唐朝时,富商子弟是不能参加科举考试做官的,排除B项;材料变化是促进科举考试的公平,宋朝王安石变法,进士考试以经、论为主,有助于选拔实用性人才,排除C项;儒学复兴运动是在唐朝,北宋时期理学已经产生,时间不符,排除D项。
7.(2024·河北沧州七县联考高二测试)据统计,武则天统治时期,科举出身的10位宰相中6位来自下层官吏或平民家庭。晚唐正史有传的官员中,14%出身于寒门。宋理宗宝祐四年(1256年)《登科录》中记载有601名中榜进士的详细情况,其中大多数是乡户,平民家庭出身的有417人。这说明唐宋时期科举制( )
A.推动社会公平意识迅速增长 B.提高了知识分子的政治地位
C.拓宽了民众参与政治的途径 D.促使门阀政治退出历史舞台
答案 C
解析 由“科举出身的10位宰相中6位来自下层官吏或平民家庭”“14%出身于寒门”“大多数是乡户,平民家庭出身的有417人”可得,唐宋时期科举制使得更多的寒门子弟有了进阶入仕的机会,意味着拓宽了民众参与政治的途径,故选C项。
题组3 元明清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8.(2023·湖南岳阳高二期末)据史载,元仁宗命令大臣议定科举之法,并明确规定:“举人宜以德行为首,试艺则以经术为先,词章次之。浮华过实,朕所不取。”这表明( )
A.元朝沿用唐朝的科举考试科目
B.德行不再是人才选拔的标准
C.士族阶层的政治地位开始下降
D.统治者受到儒家文化的影响
答案 D
解析 材料“举人宜以德行为首,试艺则以经术为先,词章次之。浮华过实,朕所不取”体现了统治者重视儒家文化及实学,故选D项;材料没有提到元朝沿用唐朝的科举考试科目,排除A项;德行不再是人才选拔的标准与材料“举人宜以德行为首”信息不符,排除B项;材料体现不出士族阶层的政治地位开始下降,排除C项。
9.(2023·广东浮云高二期末)明代设六科给事中(正六品),“凡制敕宣行,大事覆奏,小事署而颁之……内外章疏下,分类抄集,参署付部,驳正其违误焉”,六部官员“无敢抗科参而自行者”。由此可见,六科的设立( )
A.利于减少行政决策失误
B.旨在完善官吏监督体制
C.有助于规范六部的职权
D.强化了中枢机构的权力
答案 A
解析 材料提及六科给事中对于制敕“大事覆奏,小事署而颁之”,对于大臣奏疏“参署付部,驳正其违误焉”,结合所学可知六科给事中有纠正和审查政府决策的功能,故选A项;“旨在完善”不合逻辑,完善官吏监督体制仅为巩固统治的方式,排除B项;规范“职权”不合逻辑,应为减少“失误”,排除C项;“强化了”不合逻辑,应为“规范了”,排除D项。
10.(2024·河北邢台五校联盟高二期中)《大清律例》规定:“凡官吏(因枉法、不枉法事)受财者,计赃科断。无禄人,各减一等。官追夺除名,吏罢役(赃止一两)俱不叙用”“各省有犯贪、酷官员,该督抚随时访察,题参革审,永不叙用”。这表明清朝( )
A.实行严刑峻法治国 B.腐败现象屡禁不止
C.中央监察功能丧失 D.官员管理制度严格
答案 D
解析 据材料“凡官吏(因枉法、不枉法事)受财者……俱不叙用”“各省有犯贪……题参革审,永不叙用”并结合所学可知,《大清律例》对贪赃枉法的官员做出处罚的规定,直至其被罢免官职,永远不再任用,反映了清代官员管理制度严格,故选D项。
B组 能力提升练
11.(2024·浙江强基联盟联考)如图所示是江苏连云港尹湾汉墓木牍《集簿》。墓主师饶曾任东海郡功曹史(掌握地方人事),《集簿》记录了东海郡的行政建制、吏员设置、户口、垦田、钱谷出入等方面的年度统计数字。该文物( )
INCLUDEPICTURE"L47.tif" INCLUDEPICTURE "E:\\2024(秋)历史 选择性必修1转WORD\\L47.tif" \* MERGEFORMATINET
A.可作为墓主官职升降的主要依据
B.是研究汉朝中央官制的重要资料
C.体现了朝廷将选官权力收归中央
D.反映了秦汉时期监察体制的情况
答案 A
解析 秦汉官员的考核办法主要是上计制,即每年岁末,地方将一年来的户口、垦田、钱谷出入、盗贼多少等情况汇集到郡国,再由郡国汇总,制成计簿,上报中央,《集簿》成为考核官员的重要依据,据此可知,该文物可作为墓主官职升降的主要依据,故选A项;据题干可知,该文物属于地方层面诸多内容的记录,与“中央官制”和“选官制度”无关,排除B、C项;据题干“行政建制、吏员设置、户口、垦田、钱谷出入”等内容可知该文物与“监察”无关,排除D项。
12.(2023·江苏苏州高二期中)东汉顺帝阳嘉年间,时任尚书令的左雄建议改革察举制,即由公府主考,“诸生试家法,文吏课笺奏”。公府考毕,再由尚书台覆试。这一变化表明东汉察举制( )
A.取士从以德取人变为以能取人
B.保证了选拔人才的公平公正
C.官吏任免权和考核权收归中央
D.蕴含着向科举制变化的因子
答案 D
解析 据材料可知,东汉时期左雄建议改革察举制,由公府主考然后由尚书台覆试,这种强调考试的特点蕴含着向科举制变化的因子,故选D项;材料体现增加考试以及复试的环节,并未说明取士标准的变化,排除A项;“保证了”一词过于绝对,排除B项;材料提及增加考试和复试的环节,并无任免权和考核权收归中央的信息,排除C项。
13.(2024·河北承德九师联盟高二联考)唐朝时期,御史台下设三院。(台院)侍御史主要掌纠举百僚及入阁承诏、知、推、弹、杂事;(殿院)殿中侍御史掌殿廷供奉之仪,检查朝班时百官之仪态行履;(察院)监察御史“掌分察百僚,巡按州县,狱讼、军戎、祭祀、营作、太府出纳皆莅焉”。据此可知,唐朝( )
A.监察机构的权力和范围得到扩大
B.通过台谏合一强化皇权
C.中枢机构设置遵循分权制衡原则
D.监察机构职责分工明确
答案 D
解析 据材料信息可知,唐朝御史台下设三院负责管理不同的事务,这说明唐朝监察机构职责分工明确,故选D项。
14.(2024·山东济南摸底)下图呈现的是西晋至北宋出身寒门子弟入朝为官的比例。这反映了( )
A.统治基础的扩大 B.崇尚教育的思想
C.儒家思想是主流 D.崇文抑武之风气
答案 A
解析 据题干柱状图可知,自隋以后,出身寒门子弟入朝为官的比例不断上升,结合所学可知,其主要原因在于科举制的实行,科举制度可以使平民子弟通过考试入仕,有利于扩大封建统治的基础,故选A项;题干柱状图仅是显示通过考试入朝为官的比例不断扩大,但是并不能证明统治者“崇尚教育”,排除B项;自西汉之后,儒家思想逐渐成为社会的主流思想,而并不是自隋朝,排除C项;北宋统治者主张“崇文抑武”,其并不能概括隋唐,排除D项。
15.(2024·河南中原名校联盟调研)明思宗崇祯元年(1628年),吏科给事中韩一良上疏曰:“臣所闻见,一督抚也,非五六千金不得;道府之美缺,非二三千金不得;以至州县并佐贰之求缺,各有定价;举监及吏承之优选,俱以贿成。”这主要体现了( )
A.选官制度的变革 B.阶级矛盾的激化
C.皇帝权力的旁落 D.晚明官场的腐败
答案 D
解析 根据材料“一督抚也,非五六千金不得”“道府之美缺,非二三千金不得”可知,明朝末年,卖官鬻爵之风盛行,官场腐败,故选D项;明朝中后期,科举制度仍然为主要的选官制度,排除A项;材料未提及阶级矛盾,排除B项;明清时期,君主专制不断强化,排除C项。
16.(2023·重庆南川区高二期末)明清时期,政府常从治行卓著的州县官长中选拔御史、给事中等监察官员,避免监察官员因“不悉民情”而“陈肤泛之语”;同时监察官员因职司之故,熟悉地方吏治民生,被赋予举荐官员、表彰善政之责。这说明明清时期( )
A.监察体制趋于完善 B.官僚机构相互牵制
C.制度运行注重成效 D.中央权力高度集中
答案 C
解析 据材料可知明清时期的监察官员常选拔自地方官员,可以大幅提高监察官员的执行力和监察的科学性,甚至还被赋予考核官员政绩的职责,这说明当时国家的监察体制更加注重实践性、科学性和高效率,故选C项;监察体制的完善需要经历一个制度不断创新的长期过程,A项存在以偏概全的错误,排除;材料主要介绍了监察官员的产生和职责,并未说明监察官员与其他官僚机构之间的制衡关系,排除B项;明清时期的监察官员直接对皇帝负责,实际上反映的是皇权的不断强化,排除D项。
17.(15分)(2024·河北邢台高二质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武帝时期,官吏不法行为日渐增多,而监郡御史难以对其开展有效的监察。汉武帝废除监郡御史后,把全国分为十三个州,每州设六百石的刺史一人负责监察。刺史作为地方专职监察官,职责为“周行郡国,省察治政”“以六条问事”,史称“刺史六条问事”。作为古代中国首部监察法规,它是由汉武帝亲自主持并制定的。其内容如下:“一条,强宗豪右,田宅逾制,以强凌弱,以众暴寡;二条,二千石不奉诏书,遵承典制,倍公向私,旁诏守利,侵渔百姓,聚敛为奸;三条,二千石不恤疑狱,风厉杀人,怒则任刑,喜则淫赏,烦扰刻暴,剥截黎元,为百姓所疾,山崩石裂,祅祥讹言;四条,二千石选署不平,苟阿所爱,蔽贤宠顽;五条,二千石子弟恃怙荣势,请托所监;六条,二千石违公下比,阿附豪强,通行货赂,割损政令也。”
——摘编自高正荣《中国古代第一个监察法规》
材料二 开元初年,唐玄宗在严密的监察制度十道巡按制度的基础之上(巡按使以五品以上官员任),具体制定了巡按监察法规:其一,“察官人善恶”;其二,“察户口流散,籍帐隐没,赋役不均”;其三,“察农桑不勤,仓库减耗”;其四,“察妖滑盗贼,不事生业,为私蠹害”;其五,“察德行孝悌,茂材异等,藏器晦迹,应时用者”;其六,“察黠吏豪宗兼并纵暴,贫弱冤苦不能自申者”。以上六项任务,历史上亦称“巡察六条”。这些条文简要而又明确地规定了巡察内容,在朝廷处理社会经济问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摘编自毛健《监督与制衡:唐代巡察制度的特征、运作及成效》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武帝制定“刺史六条问事”的原因及刺史制度的特点。(6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西汉相比,唐朝中后期“巡察六条”的不同之处,并分析“巡察六条”出台的意义。(9分)
答案 (1)原因:①吏治逐渐腐败(官吏不法行为日渐增多);②传统监察机制存在弊端(监郡御史难以开展有效的监察);③汉初社会经济得到恢复与发展;④汉武帝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
特点:①划定了独立于行政区之上的监察区(以州为单位开展监察工作);②以地方行政机构为监察重点(主要监察对象为郡守和强宗豪右);③地方监察制度受到朝廷的高度重视;④严格规范监察官员的职责;⑤刺史独立行使权力,位卑权重。
(2)不同:①监察事项扩大,把户口、赋役等经济问题纳入地方监察业务之中; ②监察对象增多,不论官品大小,都纳入其中;③重视监察官员个人品行及民间口碑。
意义:①推动了地方监察法规的发展与完善;②为朝廷处理地方社会经济问题提供了重要依据,提升了国家治理能力;③加强了对地方官员的管理,有助于吏治清明;④有助于缓和社会矛盾,稳定地方统治秩序。
18.(12分)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影响深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南北朝时期,随着士族势力被摧折,察举和学校入仕之途又开始恢复。而察举的方式也逐渐由举荐向通过考试转变,士人得官主要依据于策试和“明经”考试。察举的标准也逐渐由孝悌、吏能、经术并重,转向以考察对于儒家经典的熟悉程度的文化考试为主。由此察举制和学校制度的关联也更为密切,更为重要的是成为后来科举的根本性特征的自由投考制度在北朝开始萌芽。
——干春松《知识与权力的互动:科举制度与
儒家的制度化建构》
材料二 儒家文化能够在几千年间不曾中断地沿袭下来,与科举考试以其作为主要内容是密不可分的。隋唐时期的科举考试,把儒家经典作为考试主要内容,孔颖达《五经正义》的颁行,是儒学定于一尊的标志,而其具体内容又要依赖于学校教育和考试。明清的科举考试主要以理学为主要内容,这为有效地抵御佛、道,巩固儒学在封建文化中的主体地位起到了重要作用。自从唐朝以后,儒学发生了一系列的重大演变,唐代的注疏经学,宋代的理学,明清之际的实学,以及清代乾嘉时期的汉学,等等,这些学术思想的兴起使中国文化呈现出绚烂的色彩。以儒学为主要内容的科举考试促进了这些演变结果的传播。另外,参加科举考试的士子们在承
担起儒家文化传承重任的同时,也是儒家文化的创造者。
——朱效梅、郑国民《科举考试与独尊儒术封建文化的互动关系》
(1)据材料一,概括南北朝时期选官制度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其带来的影响。(6分)
(2)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以“科举考试与儒家文化的关系”为主题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260字左右。)(6分)
答案 (1)特点:方式多样;继承传统并有所发展。
影响:进一步打击士族势力;儒家经典受到重视;为科举制度的创立提供了借鉴。
(2)
论点方面 论据方面
科举考试与儒家文化相互影响,密不可分 科举考试以儒家思想为主要内容;巩固了儒学在封建文化中的主体地位;促进了儒家思想的不断传播。儒家思想的传播有赖于学校教育和科举考试,这有利于人才选拔的公平公正;从而推动科举制度的不断完善。由于儒家思想的独尊地位的确立,科举考试内容的趋向单一化和伦理政治化,尤其明清时期的八股取士,在抑制科技发展的同时,也使得儒家思想日益僵化,忽视实际问题的解决。两者的相互影响,共同发展,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封建王朝的统治。第二单元 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课标要求
1.了解中国古代官员选拔方式的更迭过程和不同阶段的特征。(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史料实证)
2.知道中央集权体制下古代中国的官员考核和监察制度。(历史解释、史料实证)
时空定位
学习任务一 秦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1.官员选拔
(1)西周至春秋:实行世官制,官位世袭,贵族世代垄断高官。
(2)春秋战国:鼓励举荐有才能的人为官,或依据________大小授予官职。
(3)秦统一后:“以法为教”“____________”制度,即向官吏学习律令而为官。
(4)汉朝时期
察举制 内容 ①先考察而后推举,重点考察被举者在乡里的舆论评价和为官能力,然后推荐为官或提拔任用②分常科和________。常科为岁举,有人数规定,有具体标准;特科有具体标准但无固定时间
评价 为两汉政权选拔了大批人才
积功劳为官和征辟 两汉官员选拔制度的重要补充
(5)魏晋南北朝
①背景:东汉末年政治和社会秩序大乱,豪强大族控制了地方选人权。
②实施:220年,魏王曹丕推行____________。
③内容:在各州、郡设置大中正、中正,由本籍在中央任高官的人担任。中正根据________、道德和才能将州、郡士人分为九等,写出评语,称为“状”。获得资品的士人,由吏部授官。
④影响:九品中正制将选官权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后来逐渐形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
2.官员考核
(1)秦汉:上计制
①内容:每年岁末,各县、侯国将一年的户口垦田、________、盗贼多少等情况汇集到郡国,再由郡国汇总,制成计簿,上报中央。
②意义:上计考核的结果是官员赏罚的依据。
(2)魏晋南北朝:门阀士族势力强大,战乱频仍,考核法规大都流于形式。
3.官员监察
(1)中央:秦汉建立以____________为首的中央监察体系。
(2)地方:汉武帝为加强中央集权,实行刺史制度,刺史代表皇帝巡行郡国,依朝廷规定的监察法规纠举豪强和郡国守、相的不法行为。
微思考
阅读教材P30“史料阅读”:指出该选官制度的标准和弊端。
试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助学助考
1.概念阐释——世官制
世官制即贵族世代为官的制度,贵族都具有世袭官职的特权,是先秦时期在选官用人方面所实行的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春秋战国时期,世官制逐步走向衰亡,选贤任能的官吏选任制逐步确立。
2.概念阐释——察举制与征辟制
汉代选官实行察举制和征辟制。察举制是自下而上选拔人才,征辟则是一种自上而下选拔官吏的制度,主要有皇帝征聘与公府、州郡辟除两种方式。
3.易错辨析——世官制与察举制
世官制是官职世袭的制度,这一制度决定了公门有公、卿门有卿的现象,官职被限定在贵族范围内,这一制度主要在战国之前实行。察举制是选官要先经官吏察访,然后推荐给中央予以任用,举荐的标准主要看德行和才能。这一制度自汉代实行,隋唐时期被科举制所取代。
4.深化理解——察举制
西汉的察举制是地方推举孝廉到中央,中央经过考核最终完成选官用官的选拔方式,是一种门阀士族垄断的制度,没有将选官权力收归中央,因此不利于中央集权。
5.思维点拨——刺史职能的转变
西汉中期以后刺史改称州牧,职权进一步扩大,由监察官员变为地方行政长官。东汉末年,刺史成为一方诸侯,严重威胁中央政府的统治。
学习任务二 隋唐至两宋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1.选官制度
(1)背景:南北朝以来,寒门庶族地主势力上升,希望打破门阀士族垄断政治的局面,积极要求参政。
(2)特点:________选拔人才。
(3)内容
①分为制举和常举。制举是皇帝自设科目考试选人;常举每年举行,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等,其中________和________最受社会重视。
②考试合格,经吏部选拔后方可正式任官。
(4)发展:两宋科举制度进一步发展完善,成为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
2.考核制度
(1)隋唐:官员考核归属尚书省吏部。
(2)唐朝:以____和才能为标准,分为九等,依据考核结果确定官员升降。
(3)宋朝:制定严格的标准考核官员。
3.监察制度
时期 表现
隋唐 中央 ________为最高监察机构,其长官为御史大夫
地方 全国分为十道监察区,委派监察官定期或不定期巡回监察(唐太宗)
宋朝 中央 承唐制设御史台
地方 划分路作为监察区
变化 ________,御史拥有谏官的议事权,谏官拥有御史的监察权
微思考
1.阅读教材P31“思考点”:为什么说科举制是一种更完善的选官制度?
试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教材P32“学思之窗”:阅读材料,谈谈隋唐时期地方官员任用上的变化对中央集权有什么样的影响。
试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助学助考
概念阐释——台谏合一
台谏合一是宋代监察制度中的一项重要措施,即将御史台和谏院的职权合二为一,表现在台官具有言事权、赋予谏官以弹劾权以及台谏官可以互相兼领。宋代实行台谏合一的措施,使得谏官和御史两支监察队伍共同监督包括宰相在内的百官,进一步强化了皇权。
学习任务三 元明清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1.官员选拔
(1)元朝:部分保留了蒙古传统方式。1314年恢复科举制,但时断时续。
(2)明清
①形式:分为乡试、________与殿试三级。
②内容:从____________中命题。
③程序:乡试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会试于乡试次年春天举行,殿试在会试后举行,考中者分别称“举人”“贡士”“进士”。
2.官员考核
明朝 ____ 对官员任职期满的考核,是决定官员正常升迁或降、调的依据
考察 包括外地官员三年一次的朝觐考察和京官六年一次的________,重在查处官员的贪、酷和不作为
清朝 考课 包括三年一次的京察和________,分别考察京官和外省文官
3.官员监察
(1)元朝:中央设________,地方设行御史台、肃政廉访司。
(2)明朝:都察院____________不仅负责纠察内外百官,还代皇帝巡按各省。六科给事中负责皇帝制敕与大臣奏疏的封还驳正,稽查六部百司之事。
(3)清朝:将六科并入都察院,停止派御史巡按各省,都察院的监察职能没有改变。
微思考
明朝从1427年起,在会试中实行南北卷制度。(摘自教材P32)这一做法的直接目的是什么?
试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助学助考
1.易错警示——“考满”和“考察”
“考满”有固定的时间,主要是考察任期已满的官员,通过考察结果来决定他们的去留。而“考察”并没有具体的时间,不定期进行,主要就是纠察贪墨败度的官员,及时查处。标准也不同,“考察”有八种标准,而“考满”只有称职、平常、不称职三种标准。
2.思维导图——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重点难点
1.重点:各主要历史时期官员选拔与管理的核心内容。
2.难点:官员选拔与管理制度演变的原因。
主题一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制度
任务1 名家说史——察举制的特点
史料 汉武帝元光元年(前134年)“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举后直接授官,充分适应了君子贤人任官以“轨德立化”的思想。自东汉光武帝始,察举实施中“授试以职”,举主对秀才、孝廉先委以一定职务,以此检验其是否“便习官事”,合格者方举至中央。
——摘编自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
【研讨交流】 根据史料概括西汉察举制的选官原则,并简述东汉察举制发展的表现。
【成果展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任务2 学者观点——九品中正制的影响
史料 魏晋南北朝时的“九品中正制”将举官察吏的标准定在品行情操上,而衡量其高下的唯一尺度是儒学的仁义忠孝。于是,“家训”“家诫”的家学教育便适时而兴盛起来。它们在私学教育的家族化、社会化方面将道德品质的修养贯穿于文化教育之中,不知不觉地对社会产生了十分广泛的影响。
——摘编自吴霓《论魏晋九品中正制与私学的关系》等
【研讨交流】 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分析九品中正制对当时社会的影响。
【成果展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任务3 史料证史——科举制的特点和影响
史料 唐人沈既济说:“故太平君子,唯门调户选,征文射策,以取禄位,此行已立身之美者也。父教其子,兄教其弟,无所易业,大者登台阁,小者任郡县,资身奉家,各得其足,五尺童子,耻不言文墨焉。是以进士为士林华选,四方观听,希其风采。每岁得第之人,不浃辰而周闻天下,故忠贤隽彦韫才毓行者,咸出于是。”
——韩国磐《隋唐五代史论集》
【研讨交流】 根据史料,概括科举制的影响。
【成果展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趋势及影响
(1)趋势
①选官标准:由家世门第、财产等级等演变为学识、才能。
②选官方式:由血缘、推荐、地方评论及品评演变为考试。
③选官原则:逐渐走向制度化,体现相对的公平、公开。
④选官主体:由地方豪强、世家大族转到中央政府手中。
⑤选官基础:日益扩大,普通平民获得参选资格,官员素质不断提升。
(2)影响
①有利于维持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正常运转,有利于维护国家的大一统局面。
②有利于国家选拔出真正适合统治需要的人才。
③提高了官员的素质,有利于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主题二 中国古代官员的监察与考核
任务1 史料证史——古代监察制度的特点及完善
史料 唐宋时期的中央监察制度由御史、谏官、封驳官三大体系组成。唐朝前期,御史掌“纠绳不法”,监察百官;谏官掌“侍从赞相,规谏讽喻”,规谏皇帝;门下省掌审议、驳奏,监督决策。正如唐太宗所说:“国家本置中书、门下以相检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
宋初曾仿唐设谏官,如谏议大夫、司谏、正言。那时谏官多出外任职,用以消弭藩镇。至真宗天禧元年(1017年)时,设专门机构置谏官六员,并规定三年内不得差出,并使之有专言事的责任。谏官的职务得以确定,使谏院初具规模,仁宗明道元年将门下省的旧址改建成谏院,谏院开始有了相对的独立性。宋王朝分散监察权,在中央和地方上设各级监察机构,实行层层监督。
——摘编自贾玉英《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发展史》
【研讨交流】 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与唐朝相比,宋朝的监察制度出现了哪些变化?分析出现变化的原因。
【成果展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任务2 问题探史——古代官吏考核制度的特点及影响
史料 历代统治者都把农林开垦、赋役征发、人口增加、社会治安等作为主要的考核指标,重视官吏的道德、品行、才干、能力、潜质等。而自唐朝开始,中央和地方官吏不论职位和出身门第高低,都要经过考核。对于考核指标,唐制规定以“四善二十七最”为标准。唐以前的官吏考核一般由行政首脑兼行其职,唐代出现了最早的专门考核机构——吏部考功司。唐代还开始设给事中、中书舍人,分别监督京官考、外官考,考核结果当众宣读,公开议其优劣。
——摘编自岳海鹰、杨瑞梅《中国古代官吏考核制度之评介与借鉴》
【研讨交流】 根据史料概括中国古代官吏考核制度的特点,并结合所学对其进行评价。
【成果展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古代官员考核制度的特点
(1)内容较全面:既考察显性的经济和社会指标,也注重对官吏道德才能的评判。农林开垦、赋役征收、人口增加、社会治安等成为主要的考核指标,以督促官吏励精图治,推动社会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
(2)对象合理分类:不仅对中央朝廷的官吏进行考核,而且对地方官和京官采用了不同的考核体系。
(3)机构专业化:唐代出现最早的专门考核机构——吏部考功司,宋代设审官院、考课院和监司负责不同类别官吏的考核,明代由吏部尚书和御史台都御史会同有关部门行使京察和外察之职。
(4)过程公开公正:宋代对京官的考核叫磨勘,意为检查复核,以防止申报不实或奖惩升降不妥。
2.古代监察制度的特点和影响
(1)特点
皇帝握有最高监察权 在专制制度下最高监察权归于皇帝,御史是皇权的御用工具
重视监察官员的选任 历代统治者都注重监察官的遴选,对监察官的考核也有特定的制度和规定
机构独立,垂直监察 中央监察主体机构与行政机关分离,组成独立的监察机关
以轻制重,以弱制强 对监官采用秩卑、权重、厚赏、重罚的政策,给级别低的监官以监察级别高的官吏权力
(2)评价
①积极性:有助于加强皇权,促进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和巩固;加强决策的科学性,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决策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有助于形成科学的决策;有助于澄清吏治,提高官员素质。
②消极性:专制制度决定了监察制度效能有限。
随堂演练
1.(据选择性必修1教材P30“史料阅读”改编)《晋书·段灼传》记载:“今台阁选举,涂塞耳目,九品访人,唯问中正。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由此可知,九品中正制( )
A.已成为维护世家大族特权的工具
B.选拔官员非常重视品德与才能
C.将选官权收归中央,加强中央集权
D.强化并完善了官员的考核制度
2.(据选择性必修1教材P32“学思之窗”改编)据《隋书》记载:隋唐以前,中央只任命州、郡、县的主要官员,“其所具僚,则长官自辟,受诏赴任……今则不然,大小之官,悉由吏部,纤介之迹,皆属考功”。这一记载反映出当时( )
A.中央加强了对官吏的管理
B.坚持德才兼备的考核原则
C.科举制扩大了用人的范围
D.巡视监察制度正不断完善
3.(2023·湖南高考,4)宋仁宗下诏废郭皇后。御史中丞孔道辅、谏官范仲淹等以“后无过不可废”,跪求奏对。仁宗遣宰相吕夷简告知他们皇后应废的理由。事后,孔道辅等遭贬黜,朝廷诏令御史、谏官不得“相率请对”。这反映了宋代( )
A.皇帝家事不容外朝官员置疑
B.士大夫政治降低了皇帝权威
C.御史与谏官职能有混通趋势
D.宰相已沦为君主专制的工具
4.(据选择性必修1教材P34“问题探究”改编)司马光说:“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朱元璋要求选拔官吏“以德行为本,而文艺次之”。康熙帝说:“朕观人必先心术,次才学。心术不善,纵有才学何用?”这说明中国古代官员选拔( )
A.重视德才兼备,以德为先
B.不重视官员的文化素质
C.重视官员队伍的结构
D.知人善任,唯才是举
5.(据选择性必修1教材P32“历史纵横”改编)明朝自1427年起,在会试中实行南北卷制度。会试录取100人,其中南方60人,北方40人。后来南北卷演变为南北中卷,录取比例也逐渐稳定,南卷、北卷和中卷的录取人数分别占会试录取总人数的55%、35%和10%。南北卷制度( )
A.凸显了维护政治稳定意图
B.保证了官员选拔的公平性
C.革除了八股取士的局限性
D.满足了政府对人才的需求
6.(据选择性必修1教材P34“学习拓展”改编)张居正曾说:“盖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不难于听言,而难于言之必效。若询事而不考其终,兴事而不加屡省,上无综核之明,人怀苟且之念,虽使尧舜为君,禹皋为佐,恐亦难以底绩而有成也。”针对此现象,明代( )
A.对地方官每年进行巡行考察
B.对官员按照上计考核结果赏罚
C.对任职期满的官员进行考满
D.对外省文官按照考课制度大计(共90张PPT)
第二单元 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课标要求】
1.了解中国古代官员选拔方式的更迭过程和不同阶段的特征。(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史料实证)
2.知道中央集权体制下古代中国的官员考核和监察制度。(历史解释、史料实证)
【时空定位】
课前·预习案
课堂·研习案
随堂演练
课后·检测案
目
录
学习任务一 秦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学习任务二 隋唐至两宋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学习任务三 元明清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主题一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制度
主题二 中国古代官员的监察与考核
课前 · 预习案
1
1.官员选拔
(1)西周至春秋:实行世官制,官位世袭,贵族世代垄断高官。
(2)春秋战国:鼓励举荐有才能的人为官,或依据______大小授予官职。
(3)秦统一后:“以法为教”“_________”制度,即向官吏学习律令而为官。
学习任务一 秦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军功
以吏为师
(4)汉朝时期
特科
(5)魏晋南北朝
①背景:东汉末年政治和社会秩序大乱,豪强大族控制了地方选人权。
②实施:220年,魏王曹丕推行____________。
③内容:在各州、郡设置大中正、中正,由本籍在中央任高官的人担任。中正根据______、道德和才能将州、郡士人分为九等,写出评语,称为“状”。获得资品的士人,由吏部授官。
④影响:九品中正制将选官权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后来逐渐形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
九品中正制
家世
2.官员考核
(1)秦汉:上计制
①内容:每年岁末,各县、侯国将一年的户口垦田、__________、盗贼多少等情况汇集到郡国,再由郡国汇总,制成计簿,上报中央。
②意义:上计考核的结果是官员赏罚的依据。
(2)魏晋南北朝:门阀士族势力强大,战乱频仍,考核法规大都流于形式。
钱谷入出
3.官员监察
(1)中央:秦汉建立以__________为首的中央监察体系。
(2)地方:汉武帝为加强中央集权,实行刺史制度,刺史代表皇帝巡行郡国,依朝廷规定的监察法规纠举豪强和郡国守、相的不法行为。
御史大夫
微思考
阅读教材P30“史料阅读”:指出该选官制度的标准和弊端。
提示 标准:以家世门第作为标准。
弊端:世家大族垄断仕途,形成门阀政治。在西晋成为维护门阀士族政治的工具。
助学助考
1.概念阐释——世官制
世官制即贵族世代为官的制度,贵族都具有世袭官职的特权,是先秦时期在选官用人方面所实行的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春秋战国时期,世官制逐步走向衰亡,选贤任能的官吏选任制逐步确立。
2.概念阐释——察举制与征辟制
汉代选官实行察举制和征辟制。察举制是自下而上选拔人才,征辟则是一种自上而下选拔官吏的制度,主要有皇帝征聘与公府、州郡辟除两种方式。
3.易错辨析——世官制与察举制
世官制是官职世袭的制度,这一制度决定了公门有公、卿门有卿的现象,官职被限定在贵族范围内,这一制度主要在战国之前实行。察举制是选官要先经官吏察访,然后推荐给中央予以任用,举荐的标准主要看德行和才能。这一制度自汉代实行,隋唐时期被科举制所取代。
4.深化理解——察举制
西汉的察举制是地方推举孝廉到中央,中央经过考核最终完成选官用官的选拔方式,是一种门阀士族垄断的制度,没有将选官权力收归中央,因此不利于中央集权。
5.思维点拨——刺史职能的转变
西汉中期以后刺史改称州牧,职权进一步扩大,由监察官员变为地方行政长官。东汉末年,刺史成为一方诸侯,严重威胁中央政府的统治。
1.选官制度
(1)背景:南北朝以来,寒门庶族地主势力上升,希望打破门阀士族垄断政治的局面,积极要求参政。
(2)特点:__________选拔人才。
学习任务二 隋唐至两宋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分科考试
(3)内容
①分为制举和常举。制举是皇帝自设科目考试选人;常举每年举行,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等,其中______和______最受社会重视。
②考试合格,经吏部选拔后方可正式任官。
(4)发展:两宋科举制度进一步发展完善,成为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
明经
进士
2.考核制度
(1)隋唐:官员考核归属尚书省吏部。
(2)唐朝:以______和才能为标准,分为九等,依据考核结果确定官员升降。
(3)宋朝:制定严格的标准考核官员。
品德
3.监察制度
御史台
台谏合一
微思考
1.阅读教材P31“思考点”:为什么说科举制是一种更完善的选官制度?
提示 科举制实行自由报名,分科考试,以考试成绩选拔人才,程序严密,体现了公开、公平、客观的原则。官员选拔的社会基础更加广泛,官员的选拔权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
2.阅读教材P32“学思之窗”:阅读材料,谈谈隋唐时期地方官员任用上的变化对中央集权有什么样的影响。
提示 隋唐各级长官的僚属皆由吏部任命和考核,对吏的管理更加严格,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
助学助考
概念阐释——台谏合一
台谏合一是宋代监察制度中的一项重要措施,即将御史台和谏院的职权合二为一,表现在台官具有言事权、赋予谏官以弹劾权以及台谏官可以互相兼领。宋代实行台谏合一的措施,使得谏官和御史两支监察队伍共同监督包括宰相在内的百官,进一步强化了皇权。
1.官员选拔
(1)元朝:部分保留了蒙古传统方式。1314年恢复科举制,但时断时续。
(2)明清
①形式:分为乡试、______与殿试三级。
②内容:从__________中命题。
③程序:乡试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会试于乡试次年春天举行,殿试在会试后举行,考中者分别称“举人”“贡士”“进士”。
学习任务三 元明清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会试
四书五经
2.官员考核
考满
京察
大计
3.官员监察
(1)元朝:中央设________,地方设行御史台、肃政廉访司。
(2)明朝:都察院__________不仅负责纠察内外百官,还代皇帝巡按各省。六科给事中负责皇帝制敕与大臣奏疏的封还驳正,稽查六部百司之事。
(3)清朝:将六科并入都察院,停止派御史巡按各省,都察院的监察职能没有改变。
御史台
监察御史
微思考
明朝从1427年起,在会试中实行南北卷制度。(摘自教材P32)这一做法的直接目的是什么?
提示 保证科举能选拔出不同地域的优秀人才。
助学助考
1.易错警示——“考满”和“考察”
“考满”有固定的时间,主要是考察任期已满的官员,通过考察结果来决定他们的去留。而“考察”并没有具体的时间,不定期进行,主要就是纠察贪墨败度的官员,及时查处。标准也不同,“考察”有八种标准,而“考满”只有称职、平常、不称职三种标准。
2.思维导图——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课堂·研习案
2
重点难点
1.重点:各主要历史时期官员选拔与管理的核心内容。
2.难点:官员选拔与管理制度演变的原因。
主题一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制度
任务1 名家说史——察举制的特点
史料 汉武帝元光元年(前134年)“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举后直接授官,充分适应了君子贤人任官以“轨德立化”的思想。自东汉光武帝始,察举实施中“授试以职”,举主对秀才、孝廉先委以一定职务,以此检验其是否“便习官事”,合格者方举至中央。
——摘编自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
【研讨交流】 根据史料概括西汉察举制的选官原则,并简述东汉察举制发展的表现。
【成果展示】 原则:以德取人。
表现:注重官员的吏治能力,举荐与考试相结合。
任务2 学者观点——九品中正制的影响
史料 魏晋南北朝时的“九品中正制”将举官察吏的标准定在品行情操上,而衡量其高下的唯一尺度是儒学的仁义忠孝。于是,“家训”“家诫”的家学教育便适时而兴盛起来。它们在私学教育的家族化、社会化方面将道德品质的修养贯穿于文化教育之中,不知不觉地对社会产生了十分广泛的影响。
——摘编自吴霓《论魏晋九品中正制与私学的关系》等
【研讨交流】 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分析九品中正制对当时社会的影响。
【成果展示】 早期为曹魏政权选拔了大量的人才;后来以家世出身作为品评的唯一标准,成为巩固门阀政治的工具,严重打击和摧残了下层士人学习的积极性;对魏晋南北朝时的家学教育起了促进作用,推动了儒家思想传播。
任务3 史料证史——科举制的特点和影响
史料 唐人沈既济说:“故太平君子,唯门调户选,征文射策,以取禄位,此行已立身之美者也。父教其子,兄教其弟,无所易业,大者登台阁,小者任郡县,资身奉家,各得其足,五尺童子,耻不言文墨焉。是以进士为士林华选,四方观听,希其风采。每岁得第之人,不浃辰而周闻天下,故忠贤隽彦韫才毓行者,咸出于是。”
——韩国磐《隋唐五代史论集》
【研讨交流】 根据史料,概括科举制的影响。
【成果展示】 科举制使出身社会中下层的读书人通过相对公平的考试参与政权,扩大了统治基础,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趋势及影响
(1)趋势
①选官标准:由家世门第、财产等级等演变为学识、才能。
②选官方式:由血缘、推荐、地方评论及品评演变为考试。
③选官原则:逐渐走向制度化,体现相对的公平、公开。
④选官主体:由地方豪强、世家大族转到中央政府手中。
⑤选官基础:日益扩大,普通平民获得参选资格,官员素质不断提升。
(2)影响
①有利于维持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正常运转,有利于维护国家的大一统局面。
②有利于国家选拔出真正适合统治需要的人才。
③提高了官员的素质,有利于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主题二 中国古代官员的监察与考核
任务1 史料证史——古代监察制度的特点及完善
史料 唐宋时期的中央监察制度由御史、谏官、封驳官三大体系组成。唐朝前期,御史掌“纠绳不法”,监察百官;谏官掌“侍从赞相,规谏讽喻”,规谏皇帝;门下省掌审议、驳奏,监督决策。正如唐太宗所说:“国家本置中书、门下以相检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
宋初曾仿唐设谏官,如谏议大夫、司谏、正言。那时谏官多出外任职,用以消弭藩镇。至真宗天禧元年(1017年)时,设专门机构置谏官六员,并规定三年内不得差出,并使之有专言事的责任。谏官的职务得以确定,使谏院初具规模,仁宗明道元年将门下省的旧址改建成谏院,谏院开始有了相对的独立性。宋王朝分散监察权,在中央和地方上设各级监察机构,实行层层监督。
——摘编自贾玉英《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发展史》
【研讨交流】 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与唐朝相比,宋朝的监察制度出现了哪些变化?分析出现变化的原因。
【成果展示】 变化:宋朝的监察范围进一步扩大,对地方的监察力度进一步加强;对监察官员的要求日益严格,监察官员日趋专业化;监察权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监察制度日益完善。
原因:吸取唐朝藩镇割据的教训;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
任务2 问题探史——古代官吏考核制度的特点及影响
史料 历代统治者都把农林开垦、赋役征发、人口增加、社会治安等作为主要的考核指标,重视官吏的道德、品行、才干、能力、潜质等。而自唐朝开始,中央和地方官吏不论职位和出身门第高低,都要经过考核。对于考核指标,唐制规定以“四善二十七最”为标准。唐以前的官吏考核一般由行政首脑兼行其职,唐代出现了最早的专门考核机构——吏部考功司。唐代还开始设给事中、中书舍人,分别监督京官考、外官考,考核结果当众宣读,公开议其优劣。
——摘编自岳海鹰、杨瑞梅《中国古代官吏考核制度之评介与借鉴》
【研讨交流】 根据史料概括中国古代官吏考核制度的特点,并结合所学对其进行评价。
【成果展示】 特点:①考核的内容全面:在考核经济和社会管理能力的同时,也注重对官吏道德才能的评判。②考核的对象合理分类:包括中央官吏和地方官吏。③考核机构趋向专业化:由唐以前的行政长官兼职到唐代出现了专门的考核机构。④考核的程序公开公正:有效地防止了考核过程中徇私舞弊和排除异己等情况的出现。
评价:①积极方面: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官员清正廉洁;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②消极方面:无法从根本上杜绝腐败、低效现象;服务于君主专制。
1.古代官员考核制度的特点
(1)内容较全面:既考察显性的经济和社会指标,也注重对官吏道德才能的评判。农林开垦、赋役征收、人口增加、社会治安等成为主要的考核指标,以督促官吏励精图治,推动社会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
(2)对象合理分类:不仅对中央朝廷的官吏进行考核,而且对地方官和京官采用了不同的考核体系。
(3)机构专业化:唐代出现最早的专门考核机构——吏部考功司,宋代设审官院、考课院和监司负责不同类别官吏的考核,明代由吏部尚书和御史台都御史会同有关部门行使京察和外察之职。
(4)过程公开公正:宋代对京官的考核叫磨勘,意为检查复核,以防止申报不实或奖惩升降不妥。
2.古代监察制度的特点和影响
(1)特点
皇帝握有最高监察权 在专制制度下最高监察权归于皇帝,御史是皇权的御用工具
重视监察官员的选任 历代统治者都注重监察官的遴选,对监察官的考核也有特定的制度和规定
机构独立,垂直监察 中央监察主体机构与行政机关分离,组成独立的监察机关
以轻制重,以弱制强 对监官采用秩卑、权重、厚赏、重罚的政策,给级别低的监官以监察级别高的官吏权力
(2)评价
①积极性:有助于加强皇权,促进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和巩固;加强决策的科学性,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决策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有助于形成科学的决策;有助于澄清吏治,提高官员素质。
②消极性:专制制度决定了监察制度效能有限。
随堂演练
3
A
1.(据选择性必修1教材P30“史料阅读”改编)《晋书·段灼传》记载:“今台阁选举,涂塞耳目,九品访人,唯问中正。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由此可知,九品中正制( )
A.已成为维护世家大族特权的工具
B.选拔官员非常重视品德与才能
C.将选官权收归中央,加强中央集权
D.强化并完善了官员的考核制度
解析 由“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可知,在九品中正制下,世家大族的子弟把持着高官职位,因而它已经沦为维护世家大族特权的工具,故选A项;由“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可知,九品中正制实际上是把门第作为选拔官员的主要标准,而不是重视品德和才能,排除B项;C项与题目主旨不符,排除;九品中正制属于选官制度,与官员的考核制度不属于同一范畴,排除D项。
2.(据选择性必修1教材P32“学思之窗”改编)据《隋书》记载:隋唐以前,中央只任命州、郡、县的主要官员,“其所具僚,则长官自辟,受诏赴任……今则不然,大小之官,悉由吏部,纤介之迹,皆属考功”。这一记载反映出当时( )
A.中央加强了对官吏的管理 B.坚持德才兼备的考核原则
C.科举制扩大了用人的范围 D.巡视监察制度正不断完善
解析 据材料“隋唐以前,中央只任命州、郡、县的主要官员,‘其所具僚,则长官自辟,受诏赴任……今则不然,大小之官,悉由吏部’”可知,隋朝以前中央只任命地方上的主要官员,而其幕僚的任用权掌握在其自己手中。隋朝以后中央、地方大小官员均由吏部任命,体现了中央加强了对官吏的管理,故选A项。
A
3.(2023·湖南高考,4)宋仁宗下诏废郭皇后。御史中丞孔道辅、谏官范仲淹等以“后无过不可废”,跪求奏对。仁宗遣宰相吕夷简告知他们皇后应废的理由。事后,孔道辅等遭贬黜,朝廷诏令御史、谏官不得“相率请对”。这反映了宋代( )
A.皇帝家事不容外朝官员置疑 B.士大夫政治降低了皇帝权威
C.御史与谏官职能有混通趋势 D.宰相已沦为君主专制的工具
C
解析 材料中宋仁宗废后遭到御史和谏官的反对,最后御史和谏官受到了惩罚,并且皇帝对御史和谏官的职能进行了限制,不允许他们“相率请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朝监察制度的一个重要变化是台谏合一,即材料反映了宋代御史与谏官职能的混通趋势,故选C项;皇帝并不是因为御史和谏官置疑家事而对其加以贬黜,排除A项;材料中皇帝有绝对的权威,B项无从体现,排除;材料并未涉及宰相职能的变化,且“已沦为”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D项。
4.(据选择性必修1教材P34“问题探究”改编)司马光说:“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朱元璋要求选拔官吏“以德行为本,而文艺次之”。康熙帝说:“朕观人必先心术,次才学。心术不善,纵有才学何用?”这说明中国古代官员选拔( )
A.重视德才兼备,以德为先 B.不重视官员的文化素质
C.重视官员队伍的结构 D.知人善任,唯才是举
解析 据题干“德者,才之帅也”“以德行为本”“必先心术”等可知,中国古代官员选拔将德行放在首位,据“才者,德之资也”“文艺次之”“次才学”等可知,中国古代官员选拔也重视才能,故选A项;“不重视”不合史实,排除B项;题干未提及官员的年龄、学识等,排除C项;题干“才者,德之资也”“文艺次之”“次才学”等可知,才学处于次要地位,排除D项。
A
5.(据选择性必修1教材P32“历史纵横”改编)明朝自1427年起,在会试中实行南北卷制度。会试录取100人,其中南方60人,北方40人。后来南北卷演变为南北中卷,录取比例也逐渐稳定,南卷、北卷和中卷的录取人数分别占会试录取总人数的55%、35%和10%。南北卷制度( )
A.凸显了维护政治稳定意图 B.保证了官员选拔的公平性
C.革除了八股取士的局限性 D.满足了政府对人才的需求
A
解析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南北卷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科举制度,平衡了不同地区的利益,在巩固国家稳定和统一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对后世影响深远,故选A项;南北卷制度有利于选拔不同地区的优秀人才,但无法保证选拔的公平性,排除B项;南北卷制度主要涉及如何分配录取名额,并未涉及考试内容改革,无法革除八股取士的局限性,排除C项;南北卷制度有利于选拔各地的优秀人才,但无法确定能否满足政府对人才的需求,排除D项。
6.(据选择性必修1教材P34“学习拓展”改编)张居正曾说:“盖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不难于听言,而难于言之必效。若询事而不考其终,兴事而不加屡省,上无综核之明,人怀苟且之念,虽使尧舜为君,禹皋为佐,恐亦难以底绩而有成也。”针对此现象,明代( )
A.对地方官每年进行巡行考察
B.对官员按照上计考核结果赏罚
C.对任职期满的官员进行考满
D.对外省文官按照考课制度大计
C
解析 据材料“若询事而不考其终……恐亦难以底绩而有成也”体现了考核官员的重要性,对任职期满的官员进行考核,是明代考核官员的制度,故选C项;对地方官每年进行巡行考察为隋朝对地方州县官员的考核,排除A项;对官员按照上计考核结果赏罚为秦朝考核官员的上计制,排除B项;对外省文官按照考课制度大计为清朝考核官员的考课制度,排除D项。
课后·检测案
A
选择题共16小题,共48分。
A组 基础巩固练
题组1 秦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1.(2023·安徽黄山高二期末)西周在选任官员时,推行“六德”“六行”的道德等级体系。“六德”即“知、仁、圣、义、中、和”,“六行”即“孝、友、睦、姻、任、恤”。这种做法( )
A.适应了宗法礼制的要求 B.完善了官员考核制度
C.推动了官僚政治的建立 D.增加了儒生入仕机会
解析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西周实行世官制,“六德”主要是道德标准,“六行”主要是宗法伦理,这适应了西周时期宗法礼制对选官的要求,故选A项;材料体现的是选官制度,而非官员考核制度,排除B项;西周实行的是贵族政治,官僚政治在战国时期才开始产生,排除C项;儒家学派春秋末期才创立,西周时期儒生群体尚未出现,排除D项。
B
2.(2024·福建厦门高二测试)公元前49年,汉宣帝下诏,认为“上计簿,具文而已,务为欺谩,以避其课”,要求“御史察计簿,疑非实者,按之,使真伪毋相乱”。汉宣帝的做法旨在( )
A.完善选官制度 B.加强对官员的考核
C.建立监察体系 D.减轻农民赋役负担
解析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秦汉时期官员考核办法主要是上计制,计簿是地方各级官员上报的户口垦田情况,汉宣帝要求御史仔细查阅计簿,且进行核实,有助于了解地方情况,加强对地方官员的考核,故选B项;上计制度是官员考核制度,并非选官制度,排除A项;汉武帝时期开始实行刺史监察制度,且材料涉及的是考核制度,不是监察制度,排除C项;计簿只是地方官员上报的地方情况记录,并非赋税改革,无法减轻农民赋役负担,排除D项。
A
3.(2024·天一大联考高二测试)《通典》记载:“延康元年(220年),吏部尚书陈群以天朝选用不尽人才,乃立‘九品官人之法’,州郡皆置中正,以定其选,择州郡之贤有识鉴者为之,区别人物,第其高下。”据此可知,九品中正制创设的初衷是( )
A.选拔治国人才 B.增强地方权力
C.强化社会管控 D.打破特权垄断
解析 据材料“以天朝选用不尽人才”“区别人物,第其高下”可知,陈群认为,朝廷任用官员,并没有把人才都选拔出来,于是设立九品官人制度,由中正分出高低不同等级的人才,然后加以任用,即九品中正制创设的初衷是选拔治国人才,故选A项;九品中正制将选官权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排除B项;九品中正制是选官制度,与强化社会管控无关,排除C项;科举制打破特权垄断,排除D项。
C
题组2 隋唐至两宋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4.(2023·广东清远高二期末)隋文帝废除汉代以来州郡长官自辟僚佐的制度,规定凡九品以上地方官吏都要经中央的吏部任免考核。地方官及僚佐不许在本地任职。同时规定“刺史、县令,三年一迁,佐官四年一迁”,不得连任。这表明,当时( )
A.官员选任标准发生变化 B.科举制扩大了录取名额
C.中央集权局面得以强化 D.九品中正制进一步完善
解析 隋文帝废除州郡长官自辟僚佐的权力,授权吏部任免考核地方官员的权力,要求地方官员异地任职和定期互迁,加强了中央对地方官僚的控制,故选C项;题干中并未直接涉及隋朝地方官僚选任的具体标准,无法判定其变化情况,排除A项;隋炀帝设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形成,隋文帝时科举制尚未形成,排除B项;九品中正制是魏晋时期的选官制,隋文帝废除了九品中正制,采用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排除D项。
A
5.(2023·浙江新阵地联盟高二联考)唐肃宗《令谏官言事制》云:“所设谏曹,欲闻讽议,允副从绳之望,须成削藁(稿)之书。其谏官令每月一上封事,指陈时政得失。若不举职事,当别有处分。”这样的规定( )
A.利于减少国家决策失误 B.保障了监察机制独立
C.使谏官拥有门下省职权 D.实现了政府吏治清明
解析 据材料“指陈时政得失”可知唐肃宗支持谏官公正履行职责,勇于批评时政,有利于纠察过失,减少国家的决策失误,故选A项;材料并未体现监察机制的独立性,排除B项;门下省职权由侍中主持,后来政事堂迁入门下省,由中书令主持门下省事务,而且唐代谏官分别隶属于中书省和门下省,排除C项;古代集权政治的模式使权力高度集中,很难彻底肃清吏治,排除D项。
A
6.(2024·河南南阳金太阳联考高二期中)唐朝时,科考前考生常托人将自己的习作上呈给主考官或朝中大员,以期自己的作品获得认可以及公开赞扬,这种比拼人脉的做法甚至可以提前锁定科考名次。宋朝则不看重考生在朝臣中已有的人脉,甚至要求主考官与朝中名臣必须避嫌。这一转变( )
A.有助于维护科场竞争的公平
B.削弱了富商豪绅的政治影响
C.使实用性人才得以脱颖而出
D.对儒学复兴产生了不利影响
解析 据材料“宋朝……必须避嫌”可知,宋代较唐朝而言,更加注重规避人脉关系,更能体现公平公正,有助于维护科场竞争的公平,故选A项;唐朝时,富商子弟是不能参加科举考试做官的,排除B项;材料变化是促进科举考试的公平,宋朝王安石变法,进士考试以经、论为主,有助于选拔实用性人才,排除C项;儒学复兴运动是在唐朝,北宋时期理学已经产生,时间不符,排除D项。
C
7.(2024·河北沧州七县联考高二测试)据统计,武则天统治时期,科举出身的10位宰相中6位来自下层官吏或平民家庭。晚唐正史有传的官员中,14%出身于寒门。宋理宗宝祐四年(1256年)《登科录》中记载有601名中榜进士的详细情况,其中大多数是乡户,平民家庭出身的有417人。这说明唐宋时期科举制( )
A.推动社会公平意识迅速增长
B.提高了知识分子的政治地位
C.拓宽了民众参与政治的途径
D.促使门阀政治退出历史舞台
解析 由“科举出身的10位宰相中6位来自下层官吏或平民家庭”“14%出身于寒门”“大多数是乡户,平民家庭出身的有417人”可得,唐宋时期科举制使得更多的寒门子弟有了进阶入仕的机会,意味着拓宽了民众参与政治的途径,故选C项。
D
题组3 元明清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8.(2023·湖南岳阳高二期末)据史载,元仁宗命令大臣议定科举之法,并明确规定:“举人宜以德行为首,试艺则以经术为先,词章次之。浮华过实,朕所不取。”这表明( )
A.元朝沿用唐朝的科举考试科目 B.德行不再是人才选拔的标准
C.士族阶层的政治地位开始下降 D.统治者受到儒家文化的影响
解析 材料“举人宜以德行为首,试艺则以经术为先,词章次之。浮华过实,朕所不取”体现了统治者重视儒家文化及实学,故选D项;材料没有提到元朝沿用唐朝的科举考试科目,排除A项;德行不再是人才选拔的标准与材料“举人宜以德行为首”信息不符,排除B项;材料体现不出士族阶层的政治地位开始下降,排除C项。
A
9.(2023·广东浮云高二期末)明代设六科给事中(正六品),“凡制敕宣行,大事覆奏,小事署而颁之……内外章疏下,分类抄集,参署付部,驳正其违误焉”,六部官员“无敢抗科参而自行者”。由此可见,六科的设立( )
A.利于减少行政决策失误 B.旨在完善官吏监督体制
C.有助于规范六部的职权 D.强化了中枢机构的权力
解析 材料提及六科给事中对于制敕“大事覆奏,小事署而颁之”,对于大臣奏疏“参署付部,驳正其违误焉”,结合所学可知六科给事中有纠正和审查政府决策的功能,故选A项;“旨在完善”不合逻辑,完善官吏监督体制仅为巩固统治的方式,排除B项;规范“职权”不合逻辑,应为减少“失误”,排除C项;“强化了”不合逻辑,应为“规范了”,排除D项。
D
10.(2024·河北邢台五校联盟高二期中)《大清律例》规定:“凡官吏(因枉法、不枉法事)受财者,计赃科断。无禄人,各减一等。官追夺除名,吏罢役(赃止一两)俱不叙用”“各省有犯贪、酷官员,该督抚随时访察,题参革审,永不叙用”。这表明清朝( )
A.实行严刑峻法治国 B.腐败现象屡禁不止
C.中央监察功能丧失 D.官员管理制度严格
解析 据材料“凡官吏(因枉法、不枉法事)受财者……俱不叙用”“各省有犯贪……题参革审,永不叙用”并结合所学可知,《大清律例》对贪赃枉法的官员做出处罚的规定,直至其被罢免官职,永远不再任用,反映了清代官员管理制度严格,故选D项。
A
B组 能力提升练
11.(2024·浙江强基联盟联考)如图所示是江苏连云港尹湾汉墓木牍《集簿》。墓主师饶曾任东海郡功曹史(掌握地方人事),《集簿》记录了东海郡的行政建制、吏员设置、户口、垦田、钱谷出入等方面的年度统计数字。该文物( )
A.可作为墓主官职升降的主要依据
B.是研究汉朝中央官制的重要资料
C.体现了朝廷将选官权力收归中央
D.反映了秦汉时期监察体制的情况
解析 秦汉官员的考核办法主要是上计制,即每年岁末,地方将一年来的户口、垦田、钱谷出入、盗贼多少等情况汇集到郡国,再由郡国汇总,制成计簿,上报中央,《集簿》成为考核官员的重要依据,据此可知,该文物可作为墓主官职升降的主要依据,故选A项;据题干可知,该文物属于地方层面诸多内容的记录,与“中央官制”和“选官制度”无关,排除B、C项;据题干“行政建制、吏员设置、户口、垦田、钱谷出入”等内容可知该文物与“监察”无关,排除D项。
D
12.(2023·江苏苏州高二期中)东汉顺帝阳嘉年间,时任尚书令的左雄建议改革察举制,即由公府主考,“诸生试家法,文吏课笺奏”。公府考毕,再由尚书台覆试。这一变化表明东汉察举制( )
A.取士从以德取人变为以能取人 B.保证了选拔人才的公平公正
C.官吏任免权和考核权收归中央 D.蕴含着向科举制变化的因子
解析 据材料可知,东汉时期左雄建议改革察举制,由公府主考然后由尚书台覆试,这种强调考试的特点蕴含着向科举制变化的因子,故选D项;材料体现增加考试以及复试的环节,并未说明取士标准的变化,排除A项;“保证了”一词过于绝对,排除B项;材料提及增加考试和复试的环节,并无任免权和考核权收归中央的信息,排除C项。
D
13.(2024·河北承德九师联盟高二联考)唐朝时期,御史台下设三院。(台院)侍御史主要掌纠举百僚及入阁承诏、知、推、弹、杂事;(殿院)殿中侍御史掌殿廷供奉之仪,检查朝班时百官之仪态行履;(察院)监察御史“掌分察百僚,巡按州县,狱讼、军戎、祭祀、营作、太府出纳皆莅焉”。据此可知,唐朝( )
A.监察机构的权力和范围得到扩大
B.通过台谏合一强化皇权
C.中枢机构设置遵循分权制衡原则
D.监察机构职责分工明确
解析 据材料信息可知,唐朝御史台下设三院负责管理不同的事务,这说明唐朝监察机构职责分工明确,故选D项。
A
14.(2024·山东济南摸底)下图呈现的是西晋至北宋出身寒门子弟入朝为官的比例。这反映了( )
A.统治基础的扩大
B.崇尚教育的思想
C.儒家思想是主流
D.崇文抑武之风气
解析 据题干柱状图可知,自隋以后,出身寒门子弟入朝为官的比例不断上升,结合所学可知,其主要原因在于科举制的实行,科举制度可以使平民子弟通过考试入仕,有利于扩大封建统治的基础,故选A项;题干柱状图仅是显示通过考试入朝为官的比例不断扩大,但是并不能证明统治者“崇尚教育”,排除B项;自西汉之后,儒家思想逐渐成为社会的主流思想,而并不是自隋朝,排除C项;北宋统治者主张“崇文抑武”,其并不能概括隋唐,排除D项。
D
15.(2024·河南中原名校联盟调研)明思宗崇祯元年(1628年),吏科给事中韩一良上疏曰:“臣所闻见,一督抚也,非五六千金不得;道府之美缺,非二三千金不得;以至州县并佐贰之求缺,各有定价;举监及吏承之优选,俱以贿成。”这主要体现了( )
A.选官制度的变革 B.阶级矛盾的激化
C.皇帝权力的旁落 D.晚明官场的腐败
解析 根据材料“一督抚也,非五六千金不得”“道府之美缺,非二三千金不得”可知,明朝末年,卖官鬻爵之风盛行,官场腐败,故选D项;明朝中后期,科举制度仍然为主要的选官制度,排除A项;材料未提及阶级矛盾,排除B项;明清时期,君主专制不断强化,排除C项。
C
16.(2023·重庆南川区高二期末)明清时期,政府常从治行卓著的州县官长中选拔御史、给事中等监察官员,避免监察官员因“不悉民情”而“陈肤泛之语”;同时监察官员因职司之故,熟悉地方吏治民生,被赋予举荐官员、表彰善政之责。这说明明清时期( )
A.监察体制趋于完善 B.官僚机构相互牵制
C.制度运行注重成效 D.中央权力高度集中
解析 据材料可知明清时期的监察官员常选拔自地方官员,可以大幅提高监察官员的执行力和监察的科学性,甚至还被赋予考核官员政绩的职责,这说明当时国家的监察体制更加注重实践性、科学性和高效率,故选C项;监察体制的完善需要经历一个制度不断创新的长期过程,A项存在以偏概全的错误,排除;材料主要介绍了监察官员的产生和职责,并未说明监察官员与其他官僚机构之间的制衡关系,排除B项;明清时期的监察官员直接对皇帝负责,实际上反映的是皇权的不断强化,排除D项。
17.(15分)(2024·河北邢台高二质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武帝时期,官吏不法行为日渐增多,而监郡御史难以对其开展有效的监察。汉武帝废除监郡御史后,把全国分为十三个州,每州设六百石的刺史一人负责监察。刺史作为地方专职监察官,职责为“周行郡国,省察治政”“以六条问事”,史称“刺史六条问事”。作为古代中国首部监察法规,它是由汉武帝亲自主持并制定的。其内容如下:“一条,强宗豪右,田宅逾制,以强凌弱,以众暴寡;二条,二千石不奉诏书,遵承典制,倍公向私,旁诏守利,侵渔百姓,聚敛为奸;三条,二千石不恤疑狱,风厉杀人,怒则任刑,喜则淫赏,烦扰刻暴,剥截黎元,为百姓所疾,山崩石裂,祅祥讹言;四条,二千石选署不平,苟阿所爱,蔽贤宠顽;五条,二千石子弟恃怙荣势,请托所监;六条,二千石违公下比,阿附豪强,通行货赂,割损政令也。”
——摘编自高正荣《中国古代第一个监察法规》
材料二 开元初年,唐玄宗在严密的监察制度十道巡按制度的基础之上(巡按使以五品以上官员任),具体制定了巡按监察法规:其一,“察官人善恶”;其二,“察户口流散,籍帐隐没,赋役不均”;其三,“察农桑不勤,仓库减耗”;其四,“察妖滑盗贼,不事生业,为私蠹害”;其五,“察德行孝悌,茂材异等,藏器晦迹,应时用者”;其六,“察黠吏豪宗兼并纵暴,贫弱冤苦不能自申者”。以上六项任务,历史上亦称“巡察六条”。这些条文简要而又明确地规定了巡察内容,在朝廷处理社会经济问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摘编自毛健《监督与制衡:唐代巡察制度的特征、运作及成效》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武帝制定“刺史六条问事”的原因及刺史制度的特点。(6分)
答案 (1)原因:①吏治逐渐腐败(官吏不法行为日渐增多);②传统监察机制存在弊端(监郡御史难以开展有效的监察);③汉初社会经济得到恢复与发展;④汉武帝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
特点:①划定了独立于行政区之上的监察区(以州为单位开展监察工作);②以地方行政机构为监察重点(主要监察对象为郡守和强宗豪右);③地方监察制度受到朝廷的高度重视;④严格规范监察官员的职责;⑤刺史独立行使权力,位卑权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西汉相比,唐朝中后期“巡察六条”的不同之处,并分析“巡察六条”出台的意义。(9分)
答案 不同:①监察事项扩大,把户口、赋役等经济问题纳入地方监察业务之中;②监察对象增多,不论官品大小,都纳入其中;③重视监察官员个人品行及民间口碑。
意义:①推动了地方监察法规的发展与完善;②为朝廷处理地方社会经济问题提供了重要依据,提升了国家治理能力;③加强了对地方官员的管理,有助于吏治清明;④有助于缓和社会矛盾,稳定地方统治秩序。
18.(12分)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影响深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南北朝时期,随着士族势力被摧折,察举和学校入仕之途又开始恢复。而察举的方式也逐渐由举荐向通过考试转变,士人得官主要依据于策试和“明经”考试。察举的标准也逐渐由孝悌、吏能、经术并重,转向以考察对于儒家经典的熟悉程度的文化考试为主。由此察举制和学校制度的关联也更为密切,更为重要的是成为后来科举的根本性特征的自由投考制度在北朝开始萌芽。
——干春松《知识与权力的互动:科举制度与
儒家的制度化建构》
材料二 儒家文化能够在几千年间不曾中断地沿袭下来,与科举考试以其作为主要内容是密不可分的。隋唐时期的科举考试,把儒家经典作为考试主要内容,孔颖达《五经正义》的颁行,是儒学定于一尊的标志,而其具体内容又要依赖于学校教育和考试。明清的科举考试主要以理学为主要内容,这为有效地抵御佛、道,巩固儒学在封建文化中的主体地位起到了重要作用。自从唐朝以后,儒学发生了一系列的重大演变,唐代的注疏经学,宋代的理学,明清之际的实学,以及清代乾嘉时期的汉学,等等,这些学术思想的兴起使中国文化呈现出绚烂的色彩。以儒学为主要内容的科举考试促进了这些演变结果的传播。另外,参加科举考试的士子们在承担起儒家文化传承重任的同时,也是儒家文化的创造者。
——朱效梅、郑国民《科举考试与独尊儒术封建文化的互动关系》
(1)据材料一,概括南北朝时期选官制度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其带来的影响。(6分)
答案 特点:方式多样;继承传统并有所发展。
影响:进一步打击士族势力;儒家经典受到重视;为科举制度的创立提供了借鉴。
(2)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以“科举考试与儒家文化的关系”为主题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260字左右。)(6分)
答案
论点方面 论据方面
科举考试与儒家文化相互影响,密不可分 科举考试以儒家思想为主要内容;巩固了儒学在封建文化中的主体地位;促进了儒家思想的不断传播。
儒家思想的传播有赖于学校教育和科举考试,这有利于人才选拔的公平公正;从而推动科举制度的不断完善。
由于儒家思想的独尊地位的确立,科举考试内容的趋向单一化和伦理政治化,尤其明清时期的八股取士,在抑制科技发展的同时,也使得儒家思想日益僵化,忽视实际问题的解决。
两者的相互影响,共同发展,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封建王朝的统治。训练5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分值:75分)
选择题共16小题,共48分。
A组 基础巩固练
题组1 秦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1.(2023·安徽黄山高二期末)西周在选任官员时,推行“六德”“六行”的道德等级体系。“六德”即“知、仁、圣、义、中、和”,“六行”即“孝、友、睦、姻、任、恤”。这种做法( )
适应了宗法礼制的要求
完善了官员考核制度
推动了官僚政治的建立
增加了儒生入仕机会
2.(2024·福建厦门高二测试)公元前49年,汉宣帝下诏,认为“上计簿,具文而已,务为欺谩,以避其课”,要求“御史察计簿,疑非实者,按之,使真伪毋相乱”。汉宣帝的做法旨在( )
完善选官制度 加强对官员的考核
建立监察体系 减轻农民赋役负担
3.(2024·天一大联考高二测试)《通典》记载:“延康元年(220年),吏部尚书陈群以天朝选用不尽人才,乃立‘九品官人之法’,州郡皆置中正,以定其选,择州郡之贤有识鉴者为之,区别人物,第其高下。”据此可知,九品中正制创设的初衷是( )
选拔治国人才 增强地方权力
强化社会管控 打破特权垄断
题组2 隋唐至两宋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4.(2023·广东清远高二期末)隋文帝废除汉代以来州郡长官自辟僚佐的制度,规定凡九品以上地方官吏都要经中央的吏部任免考核。地方官及僚佐不许在本地任职。同时规定“刺史、县令,三年一迁,佐官四年一迁”,不得连任。这表明,当时( )
官员选任标准发生变化
科举制扩大了录取名额
中央集权局面得以强化
九品中正制进一步完善
5.(2023·浙江新阵地联盟高二联考)唐肃宗《令谏官言事制》云:“所设谏曹,欲闻讽议,允副从绳之望,须成削藁(稿)之书。其谏官令每月一上封事,指陈时政得失。若不举职事,当别有处分。”这样的规定( )
利于减少国家决策失误
保障了监察机制独立
使谏官拥有门下省职权
实现了政府吏治清明
6.(2024·河南南阳金太阳联考高二期中)唐朝时,科考前考生常托人将自己的习作上呈给主考官或朝中大员,以期自己的作品获得认可以及公开赞扬,这种比拼人脉的做法甚至可以提前锁定科考名次。宋朝则不看重考生在朝臣中已有的人脉,甚至要求主考官与朝中名臣必须避嫌。这一转变( )
有助于维护科场竞争的公平
削弱了富商豪绅的政治影响
使实用性人才得以脱颖而出
对儒学复兴产生了不利影响
7.(2024·河北沧州七县联考高二测试)据统计,武则天统治时期,科举出身的10位宰相中6位来自下层官吏或平民家庭。晚唐正史有传的官员中,14%出身于寒门。宋理宗宝祐四年(1256年)《登科录》中记载有601名中榜进士的详细情况,其中大多数是乡户,平民家庭出身的有417人。这说明唐宋时期科举制( )
推动社会公平意识迅速增长
提高了知识分子的政治地位
拓宽了民众参与政治的途径
促使门阀政治退出历史舞台
题组3 元明清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8.(2023·湖南岳阳高二期末)据史载,元仁宗命令大臣议定科举之法,并明确规定:“举人宜以德行为首,试艺则以经术为先,词章次之。浮华过实,朕所不取。”这表明( )
元朝沿用唐朝的科举考试科目
德行不再是人才选拔的标准
士族阶层的政治地位开始下降
统治者受到儒家文化的影响
9.(2023·广东浮云高二期末)明代设六科给事中(正六品),“凡制敕宣行,大事覆奏,小事署而颁之……内外章疏下,分类抄集,参署付部,驳正其违误焉”,六部官员“无敢抗科参而自行者”。由此可见,六科的设立( )
利于减少行政决策失误
旨在完善官吏监督体制
有助于规范六部的职权
强化了中枢机构的权力
10.(2024·河北邢台五校联盟高二期中)《大清律例》规定:“凡官吏(因枉法、不枉法事)受财者,计赃科断。无禄人,各减一等。官追夺除名,吏罢役(赃止一两)俱不叙用”“各省有犯贪、酷官员,该督抚随时访察,题参革审,永不叙用”。这表明清朝( )
实行严刑峻法治国 腐败现象屡禁不止
中央监察功能丧失 官员管理制度严格
B组 能力提升练
11.(2024·浙江强基联盟联考)如图所示是江苏连云港尹湾汉墓木牍《集簿》。墓主师饶曾任东海郡功曹史(掌握地方人事),《集簿》记录了东海郡的行政建制、吏员设置、户口、垦田、钱谷出入等方面的年度统计数字。该文物( )
可作为墓主官职升降的主要依据
是研究汉朝中央官制的重要资料
体现了朝廷将选官权力收归中央
反映了秦汉时期监察体制的情况
12.(2023·江苏苏州高二期中)东汉顺帝阳嘉年间,时任尚书令的左雄建议改革察举制,即由公府主考,“诸生试家法,文吏课笺奏”。公府考毕,再由尚书台覆试。这一变化表明东汉察举制( )
取士从以德取人变为以能取人
保证了选拔人才的公平公正
官吏任免权和考核权收归中央
蕴含着向科举制变化的因子
13.(2024·河北承德九师联盟高二联考)唐朝时期,御史台下设三院。(台院)侍御史主要掌纠举百僚及入阁承诏、知、推、弹、杂事;(殿院)殿中侍御史掌殿廷供奉之仪,检查朝班时百官之仪态行履;(察院)监察御史“掌分察百僚,巡按州县,狱讼、军戎、祭祀、营作、太府出纳皆莅焉”。据此可知,唐朝( )
监察机构的权力和范围得到扩大
通过台谏合一强化皇权
中枢机构设置遵循分权制衡原则
监察机构职责分工明确
14.(2024·山东济南摸底)下图呈现的是西晋至北宋出身寒门子弟入朝为官的比例。这反映了( )
统治基础的扩大 崇尚教育的思想
儒家思想是主流 崇文抑武之风气
15.(2024·河南中原名校联盟调研)明思宗崇祯元年(1628年),吏科给事中韩一良上疏曰:“臣所闻见,一督抚也,非五六千金不得;道府之美缺,非二三千金不得;以至州县并佐贰之求缺,各有定价;举监及吏承之优选,俱以贿成。”这主要体现了( )
选官制度的变革 阶级矛盾的激化
皇帝权力的旁落 晚明官场的腐败
16.(2023·重庆南川区高二期末)明清时期,政府常从治行卓著的州县官长中选拔御史、给事中等监察官员,避免监察官员因“不悉民情”而“陈肤泛之语”;同时监察官员因职司之故,熟悉地方吏治民生,被赋予举荐官员、表彰善政之责。这说明明清时期( )
监察体制趋于完善 官僚机构相互牵制
制度运行注重成效 中央权力高度集中
17.(15分)(2024·河北邢台高二质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武帝时期,官吏不法行为日渐增多,而监郡御史难以对其开展有效的监察。汉武帝废除监郡御史后,把全国分为十三个州,每州设六百石的刺史一人负责监察。刺史作为地方专职监察官,职责为“周行郡国,省察治政”“以六条问事”,史称“刺史六条问事”。作为古代中国首部监察法规,它是由汉武帝亲自主持并制定的。其内容如下:“一条,强宗豪右,田宅逾制,以强凌弱,以众暴寡;二条,二千石不奉诏书,遵承典制,倍公向私,旁诏守利,侵渔百姓,聚敛为奸;三条,二千石不恤疑狱,风厉杀人,怒则任刑,喜则淫赏,烦扰刻暴,剥截黎元,为百姓所疾,山崩石裂,祅祥讹言;四条,二千石选署不平,苟阿所爱,蔽贤宠顽;五条,二千石子弟恃怙荣势,请托所监;六条,二千石违公下比,阿附豪强,通行货赂,割损政令也。”
——摘编自高正荣《中国古代第一个监察法规》
材料二 开元初年,唐玄宗在严密的监察制度十道巡按制度的基础之上(巡按使以五品以上官员任),具体制定了巡按监察法规:其一,“察官人善恶”;其二,“察户口流散,籍帐隐没,赋役不均”;其三,“察农桑不勤,仓库减耗”;其四,“察妖滑盗贼,不事生业,为私蠹害”;其五,“察德行孝悌,茂材异等,藏器晦迹,应时用者”;其六,“察黠吏豪宗兼并纵暴,贫弱冤苦不能自申者”。以上六项任务,历史上亦称“巡察六条”。这些条文简要而又明确地规定了巡察内容,在朝廷处理社会经济问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摘编自毛健《监督与制衡:唐代巡察
制度的特征、运作及成效》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武帝制定“刺史六条问事”的原因及刺史制度的特点。(6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西汉相比,唐朝中后期“巡察六条”的不同之处,并分析“巡察六条”出台的意义。(9分)
18.(12分)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影响深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南北朝时期,随着士族势力被摧折,察举和学校入仕之途又开始恢复。而察举的方式也逐渐由举荐向通过考试转变,士人得官主要依据于策试和“明经”考试。察举的标准也逐渐由孝悌、吏能、经术并重,转向以考察对于儒家经典的熟悉程度的文化考试为主。由此察举制和学校制度的关联也更为密切,更为重要的是成为后来科举的根本性特征的自由投考制度在北朝开始萌芽。
——干春松《知识与权力的互动:科举制度与
儒家的制度化建构》
材料二 儒家文化能够在几千年间不曾中断地沿袭下来,与科举考试以其作为主要内容是密不可分的。隋唐时期的科举考试,把儒家经典作为考试主要内容,孔颖达《五经正义》的颁行,是儒学定于一尊的标志,而其具体内容又要依赖于学校教育和考试。明清的科举考试主要以理学为主要内容,这为有效地抵御佛、道,巩固儒学在封建文化中的主体地位起到了重要作用。自从唐朝以后,儒学发生了一系列的重大演变,唐代的注疏经学,宋代的理学,明清之际的实学,以及清代乾嘉时期的汉学,等等,这些学术思想的兴起使中国文化呈现出绚烂的色彩。以儒学为主要内容的科举考试促进了这些演变结果的传播。另外,参加科举考试的士子们在承担起儒家文化传承重任的同时,也是儒家文化的创造者。
——朱效梅、郑国民《科举考试与独尊儒术
封建文化的互动关系》
(1)据材料一,概括南北朝时期选官制度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其带来的影响。(6分)
(2)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以“科举考试与儒家文化的关系”为主题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260字左右。)(6分)
训练5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1.A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西周实行世官制,“六德”主要是道德标准,“六行”主要是宗法伦理,这适应了西周时期宗法礼制对选官的要求,故选A项;材料体现的是选官制度,而非官员考核制度,排除B项;西周实行的是贵族政治,官僚政治在战国时期才开始产生,排除C项;儒家学派春秋末期才创立,西周时期儒生群体尚未出现,排除D项。]
2.B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秦汉时期官员考核办法主要是上计制,计簿是地方各级官员上报的户口垦田情况,汉宣帝要求御史仔细查阅计簿,且进行核实,有助于了解地方情况,加强对地方官员的考核,故选B项;上计制度是官员考核制度,并非选官制度,排除A项;汉武帝时期开始实行刺史监察制度,且材料涉及的是考核制度,不是监察制度,排除C项;计簿只是地方官员上报的地方情况记录,并非赋税改革,无法减轻农民赋役负担,排除D项。]
3.A [据材料“以天朝选用不尽人才”“区别人物,第其高下”可知,陈群认为,朝廷任用官员,并没有把人才都选拔出来,于是设立九品官人制度,由中正分出高低不同等级的人才,然后加以任用,即九品中正制创设的初衷是选拔治国人才,故选A项;九品中正制将选官权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排除B项;九品中正制是选官制度,与强化社会管控无关,排除C项;科举制打破特权垄断,排除D项。]
4.C [隋文帝废除州郡长官自辟僚佐的权力,授权吏部任免考核地方官员的权力,要求地方官员异地任职和定期互迁,加强了中央对地方官僚的控制,故选C项;题干中并未直接涉及隋朝地方官僚选任的具体标准,无法判定其变化情况,排除A项;隋炀帝设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形成,隋文帝时科举制尚未形成,排除B项;九品中正制是魏晋时期的选官制,隋文帝废除了九品中正制,采用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排除D项。]
5.A [据材料“指陈时政得失”可知唐肃宗支持谏官公正履行职责,勇于批评时政,有利于纠察过失,减少国家的决策失误,故选A项;材料并未体现监察机制的独立性,排除B项;门下省职权由侍中主持,后来政事堂迁入门下省,由中书令主持门下省事务,而且唐代谏官分别隶属于中书省和门下省,排除C项;古代集权政治的模式使权力高度集中,很难彻底肃清吏治,排除D项。]
6.A [据材料“宋朝……必须避嫌”可知,宋代较唐朝而言,更加注重规避人脉关系,更能体现公平公正,有助于维护科场竞争的公平,故选A项;唐朝时,富商子弟是不能参加科举考试做官的,排除B项;材料变化是促进科举考试的公平,宋朝王安石变法,进士考试以经、论为主,有助于选拔实用性人才,排除C项;儒学复兴运动是在唐朝,北宋时期理学已经产生,时间不符,排除D项。]
7.C [由“科举出身的10位宰相中6位来自下层官吏或平民家庭”“14%出身于寒门”“大多数是乡户,平民家庭出身的有417人”可得,唐宋时期科举制使得更多的寒门子弟有了进阶入仕的机会,意味着拓宽了民众参与政治的途径,故选C项。]
8.D [材料“举人宜以德行为首,试艺则以经术为先,词章次之。浮华过实,朕所不取”体现了统治者重视儒家文化及实学,故选D项;材料没有提到元朝沿用唐朝的科举考试科目,排除A项;德行不再是人才选拔的标准与材料“举人宜以德行为首”信息不符,排除B项;材料体现不出士族阶层的政治地位开始下降,排除C项。]
9.A [材料提及六科给事中对于制敕“大事覆奏,小事署而颁之”,对于大臣奏疏“参署付部,驳正其违误焉”,结合所学可知六科给事中有纠正和审查政府决策的功能,故选A项;“旨在完善”不合逻辑,完善官吏监督体制仅为巩固统治的方式,排除B项;规范“职权”不合逻辑,应为减少“失误”,排除C项;“强化了”不合逻辑,应为“规范了”,排除D项。]
10.D [据材料“凡官吏(因枉法、不枉法事)受财者……俱不叙用”“各省有犯贪……题参革审,永不叙用”并结合所学可知,《大清律例》对贪赃枉法的官员做出处罚的规定,直至其被罢免官职,永远不再任用,反映了清代官员管理制度严格,故选D项。]
11.A [秦汉官员的考核办法主要是上计制,即每年岁末,地方将一年来的户口、垦田、钱谷出入、盗贼多少等情况汇集到郡国,再由郡国汇总,制成计簿,上报中央,《集簿》成为考核官员的重要依据,据此可知,该文物可作为墓主官职升降的主要依据,故选A项;据题干可知,该文物属于地方层面诸多内容的记录,与“中央官制”和“选官制度”无关,排除B、C项;据题干“行政建制、吏员设置、户口、垦田、钱谷出入”等内容可知该文物与“监察”无关,排除D项。]
12.D [据材料可知,东汉时期左雄建议改革察举制,由公府主考然后由尚书台覆试,这种强调考试的特点蕴含着向科举制变化的因子,故选D项;材料体现增加考试以及复试的环节,并未说明取士标准的变化,排除A项;“保证了”一词过于绝对,排除B项;材料提及增加考试和复试的环节,并无任免权和考核权收归中央的信息,排除C项。]
13.D [据材料信息可知,唐朝御史台下设三院负责管理不同的事务,这说明唐朝监察机构职责分工明确,故选D项。]
14.A [据题干柱状图可知,自隋以后,出身寒门子弟入朝为官的比例不断上升,结合所学可知,其主要原因在于科举制的实行,科举制度可以使平民子弟通过考试入仕,有利于扩大封建统治的基础,故选A项;题干柱状图仅是显示通过考试入朝为官的比例不断扩大,但是并不能证明统治者“崇尚教育”,排除B项;自西汉之后,儒家思想逐渐成为社会的主流思想,而并不是自隋朝,排除C项;北宋统治者主张“崇文抑武”,其并不能概括隋唐,排除D项。]
15.D [根据材料“一督抚也,非五六千金不得”“道府之美缺,非二三千金不得”可知,明朝末年,卖官鬻爵之风盛行,官场腐败,故选D项;明朝中后期,科举制度仍然为主要的选官制度,排除A项;材料未提及阶级矛盾,排除B项;明清时期,君主专制不断强化,排除C项。]
16.C [据材料可知明清时期的监察官员常选拔自地方官员,可以大幅提高监察官员的执行力和监察的科学性,甚至还被赋予考核官员政绩的职责,这说明当时国家的监察体制更加注重实践性、科学性和高效率,故选C项;监察体制的完善需要经历一个制度不断创新的长期过程,A项存在以偏概全的错误,排除;材料主要介绍了监察官员的产生和职责,并未说明监察官员与其他官僚机构之间的制衡关系,排除B项;明清时期的监察官员直接对皇帝负责,实际上反映的是皇权的不断强化,排除D项。]
17.(1)原因:①吏治逐渐腐败(官吏不法行为日渐增多);②传统监察机制存在弊端(监郡御史难以开展有效的监察);③汉初社会经济得到恢复与发展;④汉武帝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
特点:①划定了独立于行政区之上的监察区(以州为单位开展监察工作);②以地方行政机构为监察重点(主要监察对象为郡守和强宗豪右);③地方监察制度受到朝廷的高度重视;④严格规范监察官员的职责;⑤刺史独立行使权力,位卑权重。
(2)不同:①监察事项扩大,把户口、赋役等经济问题纳入地方监察业务之中;②监察对象增多,不论官品大小,都纳入其中;③重视监察官员个人品行及民间口碑。
意义:①推动了地方监察法规的发展与完善;②为朝廷处理地方社会经济问题提供了重要依据,提升了国家治理能力;③加强了对地方官员的管理,有助于吏治清明;④有助于缓和社会矛盾,稳定地方统治秩序。
18.(1)特点:方式多样;继承传统并有所发展。
影响:进一步打击士族势力;儒家经典受到重视;为科举制度的创立提供了借鉴。
(2)
论点方面 论据方面
科举考试与儒家文化相互影响,密不可分 科举考试以儒家思想为主要内容;巩固了儒学在封建文化中的主体地位;促进了儒家思想的不断传播。儒家思想的传播有赖于学校教育和科举考试,这有利于人才选拔的公平公正;从而推动科举制度的不断完善。由于儒家思想的独尊地位的确立,科举考试内容的趋向单一化和伦理政治化,尤其明清时期的八股取士,在抑制科技发展的同时,也使得儒家思想日益僵化,忽视实际问题的解决。两者的相互影响,共同发展,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封建王朝的统治。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课件+教案+ 学案 +练习)高中历史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