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陕西省西安市城六区2024-2025部编版九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历史试题(含解析)

九年级教学质量监测(一)历史
注意事项:
1.全卷满分60分,答题时间为6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4分)
一、选择题(本部分共12道试题,每题2分,计24分。每道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古埃及君王的王名通常被赋予“我的主人与太阳神”“太阳神属于我”“我的主人是太阳神”等含义。这反映了古埃及( )
A. 宣扬神话故事 B. 法老具有无限权力
C. 商品经济发达 D. 用神权来强化王权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我的主人与太阳神”“太阳神属于我”“我的主人是太阳神”可知,古埃及君王的王名通常被解释为和神相关的含义,用神权来强化王权,是为了维护王权的最高统治权威,D项正确;题干材料重在反映古埃及君王利用神权强化王权,不是宣扬神话故事,排除A项;题干信息未强调法老具有无限的权力,排除B项;题干信息与商品经济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2. 某校九年级历史课堂上提到“美索不达米亚”“古巴比伦”“君主专制制度”等内容。据此判断这节课主题是( )
A. 古代埃及 B. 古代两河流域 C. 古代希腊 D. 古代罗马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美索不达米亚”“古巴比伦”“君主专制制度”结合所学可知,“两河”是指西亚的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两河流域,又称“美索不达米亚”,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完成两河流域中下游的统一,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汉谟拉比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中央集权,还制定了一部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法典,B项正确;古代埃及在尼罗河流域,排除A项;古代希腊、古代罗马在地中海沿岸,排除CD项。故选B项。
3. 下表为世界上主要的农业文明类型及其发源地。这反映了农业起源( )
发源地 农业文明类型
西亚、北非 小麦文明
中国 稻米文明等
美洲 玉米文明
A. 具有多元性特点 B. 都发生在大河流域
C. 由地理环境决定 D. 齐头并进,相互交融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西亚、北非”“中国”“美洲”“小麦文明”“稻米文明等”“玉米文明”等结合所学可知,不同地区的文明有不同的特色,说明文明具有多样性,A项正确;美洲农业并不是在大河流域,排除B项;地理环境只是影响因素,而不是决定因素,排除C项;齐头并进的说法太绝对,不同文明的发展进程是不一样的,排除D项。故选A项。
4. “种姓制度”是一种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建立这种制度的国家是
A. 古埃及 B. 古巴比伦 C. 古印度 D. 古希腊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古代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第一等级是婆罗门,掌管祭祀,第二等级是刹帝利,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第三等级是吠舍,从事农业、畜牧业和商业,第四等级是首陀罗,主要由被征服居民构成,要为前三个等级服务,种姓制度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世代相袭。C项正确,排除ABD项。故选C项。
5. 下列对古代希腊城邦文明的地理环境描述正确的是( )
①环海 ②多山 ③地势平坦 ④多岛屿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希腊地理环境呈现环海、多山、多岛屿的特点,希腊最早的文明产生于爱琴海地区,①②④符合题意,D项正确;古希腊在爱琴海沿岸,多岛屿,地势并不平坦,③不符合题意,排除ABC项。故选D项。
6. 苏格拉底曾评价雅典民主制度“用豆子抓阄的办法来选举国家的领导人,是将社会的命运置于缺乏真知灼见的人们手中……”这反映苏格拉底
A. 认识到雅典民主制度的弊端 B. 主张实行元首制度
C 认识到雅典民主具有全民性 D. 主张实行元老院制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是将社会的命运置于缺乏真知灼见的人们手中”,再结合所学,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特征是全体公民是统治者,参与政治,集体掌握国家最高权力;公民集体内部相对平等;法律至上。但雅典民主政治的实质和局限性是雅典民主政治维护奴隶主贵族的统治地位和利益,其实质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之上,是少数人的民主,表明苏格拉底认识到雅典民主制度的弊端,A项正确;元首制度是古罗马屋大维实行的,排除B项;材料是在说民主制的缺陷,排除C项;元老制度也是古罗马的,排除D项。故选A项。
7. 2世纪时,版图横跨欧、亚、非三洲,把地中海变成其“内湖”的帝国是
A. 罗马帝国 B. 波斯帝国 C. 查理曼帝国 D. 阿拉伯帝国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2世纪时,版图横跨欧、亚、非三洲,把地中海变成其“内湖”的帝国,再结合所学,2世纪,罗马帝国进入黄金时期黄金时期,帝国版图横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成了罗马帝国的“内湖”,A项正确;波斯帝国是公元前550年-公元前330年,排除B项;查理曼帝国是8世纪时期,排除C项;阿拉伯帝国是632年-1258年,排除D项。故选A项。
8. 某学习小组开展“古代中外文物鉴赏”项目式学习。以下文物被列入古希腊时期的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
【详解】观察题干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项图片是《掷铁饼者》,它取材于希腊的现实生活中的体育竞技活动,刻画的是一名强健的男子在掷铁饼过程中最具有表现力的瞬间,它是古希腊著名雕塑,它的作者是米隆,A项正确;B项是中国古代的文物司母戊鼎,排除B项;C项是古埃及的狮身人面像,排除C项;D项是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排除D项。故选A项。
9. 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日耳曼人在西欧建立了众多王国,被称为“蛮族王国”。其中法兰克王国最为强大,它的建立者是( )
A. 凯撒 B. 屋大维 C. 克洛维 D. 耶稣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西罗马帝国灭亡前后,日耳曼人在西欧建立了众多王国,被称为“蛮族王国”。其中克洛维建立的法兰克王国最为强大。C项正确;凯撒是罗马共和国末期杰出的军事统帅、政治家,并且以其优越的才能成为了罗马帝国的奠基者,排除A项;屋大维是罗马帝国的建立者,排除B项;耶稣是基督教的创始人,也是基督徒所崇拜的神,排除D项。故选C项。
10. 11世纪,西欧封建主之间普遍结成封君封臣关系,在这种关系下( )
A. 封君没有保护封臣的义务 B. 封君封臣具有一定的契约关系
C. 封臣要直接承担国家赋税 D. 封君与封臣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8世纪前期,法兰克王国对土地的分封形式进行了改革,不再像以前那样只是将土地无偿地赏赐给贵族,而是要求得到封地的人必须提供兵役服务。这样,赐地的人成为封君,接受封地的人则为封臣,封臣必须效忠于封君、封君则须保护封臣,这种观念日益流行开来。11世纪时,这种以土地的封赐为纽带而形成的封建制度在西欧已经普遍存在。封臣对封君要忠诚,在封君需要的时候,无偿地为封君服兵役、提供金钱等;封君对封臣也有义务,封君不能任意侵害封臣的荣誉、人身和财产安全;当封臣受到外来攻击时,封君必须提供保护。封君与封臣的关系有着严格的等级性,而且权利、义务交织在一起,带有一定的契约意义,B项正确;西欧封建制度下,封君有保护封臣的义务,排除A项;“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封臣要直接承担封君的赋税、兵役,而不是国家,排除C项;封君与封臣以土地关系为纽带,排除D项。故选B项。
11. “《查士丁尼法典》无疑是罗马法集大成的集中表现,也是罗马法发展到完备、成熟阶段的标志性成就。”材料叙述的是《查士丁尼法典》的( )
A. 产生背景 B. 历史地位 C. 适用范围 D. 编纂过程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查士丁尼法典》无疑是罗马法集大成的集中表现,也是罗马法发展到完备、成熟阶段的标志性成就。”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叙述了《查士丁尼法典》的历史地位,B项正确;东罗马帝国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是《查士丁尼法典》的编纂背景,排除A项;罗马统治范围内的一切自由民是《查士丁尼法典》的适用范围,排除C项;题干信息未涉及《查士丁尼法典》的编纂过程,排除D项。故选B项。
12. 下图为古代“三兔共耳”图案——三只首尾相接的兔子共用三只耳朵,循环追逐、跳跃。这个图案最早出现于敦煌莫高窟,后来出现于13世纪埃及、叙利亚的彩陶上,以及中世纪欧洲教堂的屋顶浮雕与金属圣器上。这可以说明( )
A. 商贸往来促进了文化沟通
B. 拜占庭帝国抄袭东方文化
C. 亚、非、欧区域文明相互交流影响
D. 兔子是东西方文化融合的代表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的“这个图案最早出现于敦煌莫高窟,后来出现于13世纪埃及、叙利亚的彩陶上,以及中世纪欧洲教堂的屋顶浮雕与金属圣器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三兔共耳”的团在亚非欧等地区都出现过,东西方往来密切,特别是13、14世纪时期拜占庭帝国作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对西亚、北非等地的东方文化兼收并蓄,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文化,同时又促进了欧亚非三洲文化的交流与传播,C项正确;题干信息未涉及商贸往来的作用,排除A项;仅从题干信息无法说明拜占庭帝国抄袭东方文化,排除B项;题干强调的是不同地区文明的相互影响,不能说明兔子是东西方文化融合的代表,排除D项。故选C项。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36分)
二、材料解析题(共3道试题,计36分)
1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一图A中的______文字是古代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发明的;公元前450年左右,罗马共和国颁布了成文法,因这部法刻在十二块青铜板上,所以被称为《______》;图B中帝国的都城①处是______;该帝国在______(人物)执政时期编成的《罗马民法大全》,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材料二 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但唯有法律征服世界是最为持久的一次。罗马法以其法理精深、体系完备著称于世。……如果离开了古代罗马发达的商品经济,罗马法要达到如此发达的程度,那是不可想象的。……罗马共和国末年,自然法思想从希腊传入罗马。……西塞罗把自然法思想加以通俗化、系统化、理论化,使之成为具有深远影响的罗马法的理论基础。罗马人也就成了“世界上最懂得使法律为自己意图服务的民族”。罗马皇帝认识到,其统治不仅仅靠武力,还要靠法治来维持。
——摘编自谭建华《罗马法发达之成因探析》
(2)依据材料二,概括古代罗马法“达到如此发达的程度”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试举一例史实印证罗马人是“世界上最懂得使法律为自己意图服务的民族”。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古代世界法制建设的认识。
【答案】(1) ①. 楔形 ②. 十二铜表法 ③. 君士坦丁堡(或“拜占庭”) ④. 查士丁尼
(2)原因:①商品经济的繁荣;②自然法的影响和指导;③古代罗马法学家们的努力;④罗马统治者的重视。
史实:①《十二铜表法》作为成文法,使定罪量刑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②罗马帝国的法学家对法律进行了广泛的论证,以万民法、公民法以及众多的法律概念共同构成了完整的罗马法学体系。
(3)认识:①人类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②古代世界法制建设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表现;③古代法制建设是逐步发展并不断完善的;④世界古代法制建设对近代以来人类社会民主法制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解析】
【小问1详解】
补充:根据“图A”结合所学可知,古代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创造了楔形文字。公元前450左右,罗马共和国时期颁布了《十二铜表法》,《十二铜表法》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根据“图B”结合所学可知,图B是拜占庭帝国的疆域图,拜占庭帝国的都城在君士坦丁堡。527年,查士丁尼继任为拜占庭帝国的皇帝。为了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他组建法典编纂委员会。制定《罗马民法大全》:包括《查士丁尼法典》《法学汇纂》《法理概要》《新法典》,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小问2详解】
原因:根据材料二“……如果离开了古代罗马发达的商品经济,罗马法要达到如此发达的程度,那是不可想象的。”可得出商品经济的繁荣;根据材料二“……罗马共和国末年,自然法思想从希腊传入罗马。”可得出自然法的影响和指导;根据材料二“……西塞罗把自然法思想加以通俗化、系统化、理论化,使之成为具有深远影响的罗马法的理论基础。”可得出古代罗马法学家们的努力;根据材料二“罗马皇帝认识到,其统治不仅仅靠武力,还要靠法治来维持。”可得出罗马统治者的重视。
史实:结合所学可知,罗马法从习惯法向成文法转变的标志是颁布了《十二铜表法》。《十二铜表法》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罗马帝国的法学家对法律进行了广泛的论证,以万民法、公民法以及众多的法律概念共同构成了完整的罗马法学体系。
【小问3详解】
认识: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根据罗马发展的历程可从法制发展的历程、特点、影响等方面简要说明,言之有理即可。如:人类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古代世界法制建设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表现;古代法制建设是逐步发展并不断完善的;世界古代法制建设对近代以来人类社会民主法制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A 公元前2500年左右的亚非文明地图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①处的古代文明被认为是“尼罗河的赠礼”的理由。②处的古代文明产生的世界性宗教是什么?依据材料一图A,分析古代亚非文明的共同特征。
材料二 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制,是因为政权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端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就人的价值而言,无论任何人以何种方式显露出优于他人,担任一些荣耀的公职,那不是因为他们属于哪个阶级,而是因为他们的个人才能。
——摘编自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图B 伯里克利
材料三 秦汉帝国与罗马帝国东西并峙,都是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帝国。……文化的统一,早于政治的统一,实为两大帝国兴起时共同的现象。东西两大帝国的统一大业,均由本处于边陲的势力凭借优势的武装力量,以征伐完成——这也是双方共有的形式。
——摘编自许倬云《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
图C 骑在战马上亚历山大
(2)选做题:以下两个小题,请任选一个作答。(如果两个都答,按第①小题计分)
①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B人物主政时期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状况。分析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及积极影响。
②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C人物建立帝国的都城。分析秦汉帝国和罗马帝国在完成统一过程中的共同之处以及古代战争的影响。
(3)结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代文明特征。谈谈我们在当今应如何对待不同文明的差异性。
【答案】(1)理由:①尼罗河的定期泛滥为埃及带来了肥沃的土壤;②尼罗河浇灌着两岸的庄稼;③尼罗河河水哺育着沿岸的埃及人民。
宗教:佛教。
特征:①地处大河流域;②以农业经济为主;③都存在等级制度,阶级分化明显。(答出任意一点即可)
(2)①状况: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
特点:①城邦的权力属于全体公民;②公民在法律上一律平等;③不论出身,任人唯贤。
积极影响:①促进了雅典的经济繁荣,使雅典国力强盛;②为近代西方的民主政治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借鉴意义。
②都城:巴比伦。
共同之处:①文化统一早于政治统一;②统一形式都是采取武力征服。
影响:①给被征服地区的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②客观上促进了各民族、各地区之间的交流。
(3)特征:①具有多元性;②受自然环境影响较大;③古代文明之间的交流主要以和平交往与暴力冲突两种形式为主。
对待:①维护文明的多样性,尊重各国、各民族的文明;②向优秀文明学习借鉴;③相互尊重,开放包容。
【解析】
【小问1详解】
理由:结合所学可知,世界上最长的河流尼罗河贯穿埃及南北。每年尼罗河定期泛滥,当洪水退去后,两岸留下肥沃的黑色淤泥,非常有利于农业生产。因此,古埃及文明被认为是“尼罗河的赠礼”。(意思相近即可)
宗教:根据材料一“图A公元前2500年左右的亚非文明地图”结合所学可知,②处位于古印度,古印度创立的宗教是佛教。
特征:根据材料一“图A公元前2500年左右的亚非文明地图”结合所学可知,古代亚非文明都地处大河流域;都以农业经济为主;古埃及、古巴比伦、古代中国等已进入奴隶社会都存在等级制度,阶级分化明显。(答出任意一点即可)
【小问2详解】
①状况:根据材料二“图B伯里克利”结合所学可知,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伯里克利主政时期,雅典达到全盛,奴隶制民主政治也随之发展到高峰。
特点:根据材料二“是因为政权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可知,城邦的权力属于全体公民;根据材料二“解决私人争端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可知,公民在法律上一律平等;根据材料二“就人的价值而言,无论任何人以何种方式显露出优于他人,担任一些荣耀的公职,那不是因为他们属于哪个阶级,而是因为他们的个人才能。”可知,不论出身,任人唯贤。
积极影响:结合所学可知,雅典的民主政治促进了雅典的经济繁荣,使雅典国力强盛;为近代西方的民主政治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借鉴意义。
②都城:根据材料三“图C骑在战马上的亚历山大”结合所学可知,公元前334年,马其顿王亚历山大率军进攻波斯,开始了亚历山大东征。历时十年,亚历山大征服了波斯、埃及、小亚细亚、两河流域,最终建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亚历山大帝国。都城在巴比伦。
共同之处:根据材料三“……文化的统一,早于政治的统一,实为两大帝国兴起时共同的现象。”可知,文化统一早于政治统一;根据材料三“东西两大帝国的统一大业,均由本处于边陲的势力凭借优势的武装力量,以征伐完成——这也是双方共有的形式。”可知,统一形式都是采取武力征服。
影响:结合所学可知,亚历山大东征和秦朝的统一战争给被征服地区的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但在客观上促进了各民族、各地区之间的交流和发展。
【小问3详解】
特征:根据材料一“图A公元前2500年左右的亚非文明地图”可知,不同地区产生了不同的文明,说明古代文明具有多样性及受自然环境影响较大;根据材料二雅典的民主政治和材料三亚历山大东征及秦朝统一的史实可知,古代文明之间的交流主要以和平交往与暴力冲突两种形式为主。
对待: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可从尊重文明的多样性、相互学习和借鉴方面简要说明,言之有理即可。如:维护文明的多样性,尊重各国、各民族的文明;向优秀文明学习借鉴;相互尊重,开放包容。
15. 西罗马帝国灭亡后,西欧逐渐进入封建社会,欧洲人称之为“中世纪”。某校九年级(1)班同学开展了一场历史主题的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历史基础】
材料一 西欧封建社会中的政权与教权关系,是二元的关系。它们相辅相成,关系密切;但各有其主,自成系统。政权与教权是西欧封建制度、为封建主阶级服务的两种权力。它们的地位和相互关系,是西欧封建制度特征的反映。
——摘编自胡玉堂《中世纪西欧的政权、教权与封建制度》
图A 查理曼的三个孙子缔结条约时的情景
(1)依据材料一文字,指出西欧封建制度的特征。图A反映的事件为之后哪几个国家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结合所学知识,用史实说明中世纪时期基督教势力是如何逐渐强大并影响到整个欧洲社会的。
【生产组织】
材料二 11世纪中期之后,随着封君封臣关系的发展,法国各地庄园化程度加强。……庄园生产经营之目的是满足领主生活所需和服役所需,而非为了市场生产。为确保劳动效果,领主往往使用庄园官员来监督农奴生产过程,领主还以庄园法庭权威和地方习惯法来规范和约束农奴,对农民形成某种威慑。
——摘编自黄春高《封建时代的领主经济》
图B 一个庄园的图解
(2)材料二图B中由领主自己保留、直接经营的耕地称作什么?依据材料二文字,分析庄园经济的特点。分析领主“为确保劳动效果”而采取的管理方式。
【自治城市】
材料三 北宋的汴梁、元朝的大都,都是由于政治中心的作用,才能出现这种人口在几十万、上百万以上的城市。……大城市的中心作用,辐射着众多的中小城市……使城市的腹地更大,更增强了统治者的控制作用。
——摘编自张健,刘春雪等《浅析我国古代城市规划的文化与特色》
11世纪以后的(欧洲)中世纪城市,作为地区手工业生产、消费和交易的中心,作为拥有教堂、修道院的宗教中心而得到发展。……在1300年至1350年期间,人口拥有10万人以上(估算)的“特大城市”,就有巴黎(20万),佛罗伦萨(10万~12万)。中世纪城市社会是阶级分化的社会。13世纪以后,由包括贵族在内的少数富裕商人、老板来管理城市的自治。
——摘编自河原温、崛越宏一《图说中世纪生活史》
(3)依据材料三两则材料,比较封建时代中国与西方城市的不同。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中世纪欧洲城市争取“自治”的两种方式。
材料四 大学制是中世纪欧洲文化繁荣的标志,也是西方教育制度变革的成果,不仅提升了市民阶级的知识水平,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还造就了一批又一批主导文化事业的知识分子,奠定了中世纪晚期与近代早期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代世俗文化繁盛、学术自由传统形成的基础。
——摘编自姜守明《中世纪欧洲大学制的兴起与发展》
(4)请为材料四①处拟定一个小标题。(要求:主题鲜明,语言凝练)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从中世纪欧洲的发展历程中得到的认识。
【答案】(1)特征:①政权与教权相辅相成;②政权与教权各有其主,自成系统。
国家:德意志、法兰西和意大利。
说明:①4世纪末,罗马帝国皇帝将基督教确定为国教,促进了基督教的传播;②法兰克王国的国王克洛维皈依了基督教,承认罗马教会在欧洲的重要地位并推动整个法兰克王国信仰基督教;③法兰克王国国王克洛维把一部分原属于罗马国有的土地和无主土地赐给了教会;④查理统治时期,继续实行鼓励基督教发展的政策,实行“什一税”,使教会变得富有起来,势力也越来越大。
(2)“自营地”。
特点:自给自足。
方式:①使用庄园官员监督农奴劳动;②利用庄园法庭权威及地方习惯法来规范和约束农奴。
(3)不同:①从职能或地位上来看,中国城市是政治中心,而西方城市是经济或宗教中心;②从城市规模来看,中国城市规模大、人口多,而西方城市规模小、人口少。
方式:①金钱赎买;②武力斗争。
(4)小标题:大学兴起。
认识:①欧洲历史在传承中发展;②经济发展推动社会变革;③中世纪欧洲社会的经济发展催生了早期的资本主义。
【解析】
小问1详解】
特征:根据材料一“西欧封建社会中的政权与教权关系,是二元的关系。它们相辅相成,关系密切”可知,政权与教权相辅相成;根据材料二“但各有其主,自成系统。”可知,政权与教权各有其主,自成系统。
国家:根据材料“图A查理曼的三个孙子缔结条约时的情景”结合所学可知,843年,查理曼的三个孙子缔结条约,将帝国一分为三,形成以后德意志、法兰西和意大利三个国家的雏形,三个王国彼此间不存在隶属关系。
说明:结合所学可知,4世纪末,罗马帝国皇帝将基督教确定为国教,促进了基督教的传播;法兰克王国的国王克洛维皈依了基督教,承认罗马教会在欧洲的重要地位并推动整个法兰克王国信仰基督教;法兰克王国国王克洛维把一部分原属于罗马国有的土地和无主土地赐给了教会;查理统治时期,继续实行鼓励基督教发展的政策,实行“什一税”,使教会变得富有起来,势力也越来越大。
【小问2详解】
耕地:庄园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庄园的居民均为领主的佃户。庄园的土地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由领主自己保留,直接经营,称为“自营地”。
特点:根据材料二“……庄园生产经营之目的是满足领主生活所需和服役所需,而非为了市场生产。”可知,庄园生产经营均为庄园服务,具有自给自足的特点。
方式:根据材料二“为确保劳动效果,领主往往使用庄园官员来监督农奴生产过程,领主还以庄园法庭权威和地方习惯法来规范和约束农奴,对农民形成某种威慑。”可知,领主使用庄园官员监督农奴劳动;利用庄园法庭权威及地方习惯法来规范和约束农奴。
【小问3详解】
不同:根据材料三“北宋的汴梁、元朝的大都,都是由于政治中心的作用”“11世纪以后的(欧洲)中世纪城市,作为地区手工业生产、消费和交易的中心,作为拥有教堂、修道院的宗教中心而得到发展。”可知,从职能或地位上来看,中国城市是政治中心,而西方城市是经济或宗教中心;根据材料三“才能出现这种人口在几十万、上百万以上的城市。……大城市的中心作用,辐射着众多的中小城市……使城市的腹地更大,更增强了统治者的控制作用。”“……在1300年至1350年期间,人口拥有10万人以上(估算)的“特大城市”,就有巴黎(20万),佛罗伦萨(10万~12万)。中世纪城市社会是阶级分化的社会。13世纪以后,由包括贵族在内的少数富裕商人、老板来管理城市的自治。”可知,从城市规模来看,中国城市规模大、人口多,而西方城市规模小、人口少。
方式:结合所学可知,从10世纪起,西欧开始恢复起来,旧的城市开始复苏,新的城市不断产生。领主对城市居民任意征税,引起城市居民的反抗,争取城市的自由和自治。当时城市争取自治的方式主要有金钱赎买和武力斗争。
【小问4详解】
标题:根据材料四“大学制是中世纪欧洲文化繁荣的标志,也是西方教育制度变革的成果,不仅提升了市民阶级的知识水平,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可知,材料反映的是中世纪大学的产生和影响。故可拟定标题为:大学兴起。
认识: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可从历史的发展历程、经济发展与社会变革的关系、经济发展与资本主义产生的关系等方面进行简要说明,言之有理即可。如:欧洲历史在传承中发展;经济发展推动社会变革;中世纪欧洲社会的经济发展催生了早期的资本主九年级教学质量监测(一)历史
注意事项:
1.全卷满分60分,答题时间为6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4分)
一、选择题(本部分共12道试题,每题2分,计24分。每道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古埃及君王的王名通常被赋予“我的主人与太阳神”“太阳神属于我”“我的主人是太阳神”等含义。这反映了古埃及( )
A. 宣扬神话故事 B. 法老具有无限权力
C. 商品经济发达 D. 用神权来强化王权
2. 某校九年级历史课堂上提到“美索不达米亚”“古巴比伦”“君主专制制度”等内容。据此判断这节课主题是( )
A. 古代埃及 B. 古代两河流域 C. 古代希腊 D. 古代罗马
3. 下表为世界上主要的农业文明类型及其发源地。这反映了农业起源( )
发源地 农业文明类型
西亚、北非 小麦文明
中国 稻米文明等
美洲 玉米文明
A. 具有多元性特点 B. 都发生在大河流域
C. 由地理环境决定 D. 齐头并进,相互交融
4. “种姓制度”是一种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建立这种制度的国家是
A. 古埃及 B. 古巴比伦 C. 古印度 D. 古希腊
5. 下列对古代希腊城邦文明的地理环境描述正确的是( )
①环海 ②多山 ③地势平坦 ④多岛屿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6. 苏格拉底曾评价雅典民主制度“用豆子抓阄的办法来选举国家的领导人,是将社会的命运置于缺乏真知灼见的人们手中……”这反映苏格拉底
A. 认识到雅典民主制度的弊端 B. 主张实行元首制度
C. 认识到雅典民主具有全民性 D. 主张实行元老院制
7. 2世纪时,版图横跨欧、亚、非三洲,把地中海变成其“内湖”的帝国是
A 罗马帝国 B. 波斯帝国 C. 查理曼帝国 D. 阿拉伯帝国
8. 某学习小组开展“古代中外文物鉴赏”项目式学习。以下文物被列入古希腊时期是( )
A B.
C. D.
9. 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日耳曼人在西欧建立了众多王国,被称为“蛮族王国”。其中法兰克王国最为强大,它的建立者是( )
A. 凯撒 B. 屋大维 C. 克洛维 D. 耶稣
10. 11世纪,西欧封建主之间普遍结成封君封臣关系,在这种关系下( )
A. 封君没有保护封臣的义务 B. 封君封臣具有一定的契约关系
C. 封臣要直接承担国家赋税 D. 封君与封臣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11. “《查士丁尼法典》无疑是罗马法集大成的集中表现,也是罗马法发展到完备、成熟阶段的标志性成就。”材料叙述的是《查士丁尼法典》的( )
A. 产生背景 B. 历史地位 C. 适用范围 D. 编纂过程
12. 下图为古代“三兔共耳”图案——三只首尾相接的兔子共用三只耳朵,循环追逐、跳跃。这个图案最早出现于敦煌莫高窟,后来出现于13世纪埃及、叙利亚的彩陶上,以及中世纪欧洲教堂的屋顶浮雕与金属圣器上。这可以说明( )
A. 商贸往来促进了文化沟通
B. 拜占庭帝国抄袭东方文化
C. 亚、非、欧区域文明相互交流影响
D. 兔子是东西方文化融合的代表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36分)
二、材料解析题(共3道试题,计36分)
1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一图A中的______文字是古代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发明的;公元前450年左右,罗马共和国颁布了成文法,因这部法刻在十二块青铜板上,所以被称为《______》;图B中帝国的都城①处是______;该帝国在______(人物)执政时期编成的《罗马民法大全》,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材料二 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但唯有法律征服世界是最为持久的一次。罗马法以其法理精深、体系完备著称于世。……如果离开了古代罗马发达的商品经济,罗马法要达到如此发达的程度,那是不可想象的。……罗马共和国末年,自然法思想从希腊传入罗马。……西塞罗把自然法思想加以通俗化、系统化、理论化,使之成为具有深远影响的罗马法的理论基础。罗马人也就成了“世界上最懂得使法律为自己意图服务的民族”。罗马皇帝认识到,其统治不仅仅靠武力,还要靠法治来维持。
——摘编自谭建华《罗马法发达之成因探析》
(2)依据材料二,概括古代罗马法“达到如此发达的程度”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试举一例史实印证罗马人是“世界上最懂得使法律为自己意图服务的民族”。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古代世界法制建设的认识。
1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A 公元前2500年左右亚非文明地图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①处的古代文明被认为是“尼罗河的赠礼”的理由。②处的古代文明产生的世界性宗教是什么?依据材料一图A,分析古代亚非文明的共同特征。
材料二 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制,是因为政权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端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就人的价值而言,无论任何人以何种方式显露出优于他人,担任一些荣耀的公职,那不是因为他们属于哪个阶级,而是因为他们的个人才能。
——摘编自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图B 伯里克利
材料三 秦汉帝国与罗马帝国东西并峙,都是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帝国。……文化的统一,早于政治的统一,实为两大帝国兴起时共同的现象。东西两大帝国的统一大业,均由本处于边陲的势力凭借优势的武装力量,以征伐完成——这也是双方共有的形式。
——摘编自许倬云《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
图C 骑在战马上的亚历山大
(2)选做题:以下两个小题,请任选一个作答。(如果两个都答,按第①小题计分)
①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B人物主政时期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状况。分析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及积极影响。
②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C人物建立的帝国的都城。分析秦汉帝国和罗马帝国在完成统一过程中的共同之处以及古代战争的影响。
(3)结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代文明的特征。谈谈我们在当今应如何对待不同文明的差异性。
15. 西罗马帝国灭亡后,西欧逐渐进入封建社会,欧洲人称之为“中世纪”。某校九年级(1)班同学开展了一场历史主题的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历史基础】
材料一 西欧封建社会中的政权与教权关系,是二元的关系。它们相辅相成,关系密切;但各有其主,自成系统。政权与教权是西欧封建制度、为封建主阶级服务的两种权力。它们的地位和相互关系,是西欧封建制度特征的反映。
——摘编自胡玉堂《中世纪西欧的政权、教权与封建制度》
图A 查理曼的三个孙子缔结条约时的情景
(1)依据材料一文字,指出西欧封建制度的特征。图A反映的事件为之后哪几个国家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结合所学知识,用史实说明中世纪时期基督教势力是如何逐渐强大并影响到整个欧洲社会的。
【生产组织】
材料二 11世纪中期之后,随着封君封臣关系的发展,法国各地庄园化程度加强。……庄园生产经营之目的是满足领主生活所需和服役所需,而非为了市场生产。为确保劳动效果,领主往往使用庄园官员来监督农奴生产过程,领主还以庄园法庭权威和地方习惯法来规范和约束农奴,对农民形成某种威慑。
——摘编自黄春高《封建时代的领主经济》
图B 一个庄园的图解
(2)材料二图B中由领主自己保留、直接经营的耕地称作什么?依据材料二文字,分析庄园经济的特点。分析领主“为确保劳动效果”而采取的管理方式。
【自治城市】
材料三 北宋的汴梁、元朝的大都,都是由于政治中心的作用,才能出现这种人口在几十万、上百万以上的城市。……大城市的中心作用,辐射着众多的中小城市……使城市的腹地更大,更增强了统治者的控制作用。
——摘编自张健,刘春雪等《浅析我国古代城市规划的文化与特色》
11世纪以后的(欧洲)中世纪城市,作为地区手工业生产、消费和交易的中心,作为拥有教堂、修道院的宗教中心而得到发展。……在1300年至1350年期间,人口拥有10万人以上(估算)的“特大城市”,就有巴黎(20万),佛罗伦萨(10万~12万)。中世纪城市社会是阶级分化的社会。13世纪以后,由包括贵族在内的少数富裕商人、老板来管理城市的自治。
——摘编自河原温、崛越宏一《图说中世纪生活史》
(3)依据材料三两则材料,比较封建时代中国与西方城市的不同。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中世纪欧洲城市争取“自治”的两种方式。
材料四 大学制是中世纪欧洲文化繁荣的标志,也是西方教育制度变革的成果,不仅提升了市民阶级的知识水平,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还造就了一批又一批主导文化事业的知识分子,奠定了中世纪晚期与近代早期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代世俗文化繁盛、学术自由传统形成的基础。
——摘编自姜守明《中世纪欧洲大学制的兴起与发展》
(4)请为材料四①处拟定一个小标题。(要求:主题鲜明,语言凝练)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从中世纪欧洲的发展历程中得到的认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陕西省西安市城六区2024-2025部编版九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历史试题(含解析)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