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课时作业
一、单选题
1.王国维曾就某制度进行评价:“任天者定,任人者争;定之于天,争乃不生”,该制度是
A.分封制 B.世袭制 C.宗法制 D.郡县制
2.如图为古代中国某朝代的中央权力架构示意图。该朝代是
A.西汉 B.唐朝 C.北宋 D.明朝
3.有学者说,周代的宗法制完备而严格,同一宗族内,“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群弟,通其有无,所以纪理族人者也。”这种关系不断发展的结果是君统宗统的合一。这反映出宗法制( )
A.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 B.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相结合
C.大宗和小宗具有相对性 D.使周天子实现权力高度集中
4.司马迁《史记》中对秦实行的“郡县制”有这样一句评价:“县集而郡,郡集而天下。郡县治,天下无不治。”下列关于秦“郡县制”的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A.基于宗法制的某些作用而实行
B.形成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
C.这是中国官僚政治完善的标志
D.是秦“二世而亡”的根本原因
5.为了家族或者国家的长治久安,中国古代历来有“传嫡”和“传贤”两种继承方式,其优劣也曾长期争论不休。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
A.体现了对王位传承的重视 B.强调了政治统治的合法性
C.“传嫡”可以保持家族垄断优势 D.“传嫡”神秘迷信色彩过于浓烈
6.唐中宗不经中书省和门下省而径自封拜官职,因心怯,故他装置诏敕的封袋,不敢照常式封发,而改用斜封,所书“敕”字也不敢用朱笔,而改用墨笔,当时称为“斜封墨敕”.这说明
A.中书省和门下省的权力高于皇权 B.唐朝中枢机构和行政决策具有民主性
C.唐中宗时皇权有所弱化 D.国家制度对皇权具有一定的约束力
7.《汉书》里有不少迁徙豪强的记载,如《汉书·武帝纪》:“徙郡国豪杰及资三百万以上于茂陵”,《汉书·宣帝纪》:“本始元年春正月,募郡国吏民,资百万以上徙平陵”。汉政府迁徙豪杰的主要目的是
A.开发边远地区 B.修筑皇家陵墓
C.平衡地区经济 D.加强地方治理
8.《汉书·百官公卿表》、《续汉书·百官志》记官而不记机构,以长官、佐贰、属官代表各自府署,即“以官存司”;两唐书《百官志》则在各机构名下记其长官、佐贰及所属官吏,即“以司存官”。这一变化折射出( )
A.汉唐官僚制度已初步建立 B.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不断强化
C.政府机构法律地位明确化 D.行政机关职能分工日趋明确
9.魏晋南北朝时期,尚书、中书、门下三省体制逐渐确立,而原有的三公九卿体系仍然保留,出现了中央职官体系的双轨制特点据此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 )
A.中央职官体系具有过渡性 B.中央行政效率的提高
C.三省掌握国家最高决策权 D.监察制度的不断完善
10.柏杨评价三公九卿制说:“秦政府的组织精神,是政治、军事、监察三权分立,互不统摄。”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A.分权的实质是维护皇权的独尊 B.互不统摄保障了决策的民主性
C.三权分立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D.监察制度有效地防止了官员腐败
11.有学者称“任天者定,任人者争,定之于天,争乃不生。”“立贤之利过于立嫡...... 而终不以此易彼者,盖惧夫名之可籍,而争之易生,其弊将不可胜穷。”材料可以用来说明
A.封邦建国,以藩屏周 B.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C.分科考试选拔人才当官 D.父系血缘遗产继承法
12.奏折是重要官府文书之一,也称折子、奏帖或折奏。它始用于康熙年间,雍正以后普遍采用,乾隆年间形成固定的奏折制度。这一制度
A.约束了君主权力 B.完善了行政体系
C.降低了行政效率 D.强化了官僚控制
13.据载,周朝“酒礼”讲究按时、序、数、令进行,每一次献酒,宾主之间要互拜多次,一杯酒才能下肚。这说明了周礼
A.体现繁文缛节,社会落后 B.强调等级森严,贵贱有序
C.意在规范行为,礼治天下 D.说明思想教条,效率低下
14.唐肃宗以来,翰林学士用白麻纸书写的诏敕号称“内命",中书门下用黄麻纸书写的诏敕号称“外命”,都具有法律效力。翰林学士院的“内命"不经中书门下而直接向下传达。这一制度设计( )
A.避免了政府决策的失误 B.削弱了中书门下的权力
C.形成了中央双轨辅政制 D.降低了政府的行政效率
15.历史地图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该地图反映的政治制度( )
A.加强了中央集权 B.引发了七国之乱
C.解决了边患问题 D.抑制了土地兼并
16.虎符作为兵权的象征曾流行于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唐代因避讳太祖名字中的“虎”字,兵符外形随之被改成鱼或龟,至宋代兵符又恢复成老虎形态。这一变化从侧面反映了( )
A.兵符形态与时俱进 B.皇帝制度影响深远
C.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D.兵权归属备受关注
17.阅读中国某时期的一幅历史地图。据此判断所处朝代是
A.西周 B.秦朝 C.汉初 D.唐朝
18.1677年,康熙帝颁布谕旨:“今欲于翰林内选择二员,常侍左右,讲究文义。但伊等各供其职,且住外城,不时宣召,难以即至。著于城内拨给闲房。”谕旨下达之后,“简侍讲学士张英,中书高士奇等人值,以备顾问”。这一举措
A.有利于加强皇帝的权力 B.分割了内阁的决策权力
C.取缔了议政王大臣会议 D.使得权力分配得以均衡
19.柳宗元评价秦制:“秦之所以革之者,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其情私也,私其一己之威也,私其尽臣畜于我也。然而公天下之端自秦始。”对其观点理解最准确的是
A.秦制实现了官员的民主推选 B.郡国并行更符合历史潮流
C.认为郡县制度优于封建之制 D.郡县制弊在维护专制统治
20.以下关于中国古代不同时期政治状况的表述,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虽置三公,事归台阁,自此以来,三公之职,备员而已
②大盗既灭,而武夫战卒以功起行阵,列为侯王者,皆除节度使
③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
④掌内外藩蒙古、回部及诸番部,制爵禄,定朝会,正刑罚
A.①②③④ B.③②④① C.③①②④ D.③④②①
二、材料分析题
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春秋时期,郡县制开始萌芽。楚、秦、晋等国出现了县,最初设在边地,带有边防性质。郡的出现比县稍迟,多在边地。战国时期,边地郡下分设若干县,产生了郡县两级制秦统一后,废封国,将郡县制推向全国。汉承秦制,汉武帝分境内为十三刺史部,简称“十三州”。此时的州仅是一种监察区,各州置刺史一人,代表中央巡察郡县吏治。到东汉时,刺史已有固定治所,并掌握了地方行政权,对所属郡县官吏实行管理,州正式成为地方行政区。
——摘编自薛明扬主编《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材料二 元统治者吸取了汉唐以来地方割据势力据险对抗中央政府这一教训,打破了自然的疆界,极力避免某一地区成为地方长官据险称雄的国中之国。地方区域的设置,人为地使自然区域割开,造成犬牙交错的局面…元代的地方政权不交在地方,乃由中央派行中书省管理。行省长官是中央官而亲自降临到地方。
——李怀孔《中国古代行政制度史》
材料三 洪武九年(1376年),明太祖朱元璋在地方废除元旧制行省制,代之以承宣布政使司、都指挥使司和提刑按察使司,三司分别行使原行中书省的行政、军政和司法之权,三司既相对独立,又相互牵制。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周代至东汉中国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元朝行省制的特点及其历史作用。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朝地方三司分权的影响。
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统一天下后,群臣就如何治理国家问题展开激烈争论。丞相王绾认为:燕、齐、楚等故地,距离首都咸阳过于遥远,如果不设置诸侯,恐怕很难镇守。李斯提出异议:周王分封同姓子弟为诸侯,但后来彼此相互诛伐,周天子也无力控制。
材料二 汉初仿秦实行郡县制,同时又分封诸侯王。后来,诸侯王势力逐渐强大,对朝廷构成威胁。
——以上材料均摘自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I
材料三 元朝不仅版图辽阔,而且对边疆地区实施了长时间和比较稳定的统治,这是前代大一统王朝没有做到的。《元史地理志》总结道:“盖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云南、湖广之边,唐所谓羁縻之州,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汉唐王朝的辽阔疆域,维持时间都不是很长,对内陆边疆地区往往是通过册封和朝贡实施控制,很不稳定。元朝的辽阔疆域则与王朝统治相始终,边疆管理也更多地呈现出与内地一体化的趋向。
——据新课标高中历史教材《中外历史纲要》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面对如何治理国家的两种不同观点分别是什么,秦始皇在中央对地方的管理上采用了什么制度?这种制度对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指出汉朝初年,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实行的是什么制度?汉武帝时,又进行了怎样的调整?
(3)根据材料三,指出元朝为管理辽阔版图而实行的地方制度及其意义。
(4)综合以上材料,指出中国古代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发展趋势。
23.国家对地方的治理
材料一 与后代皇帝从深宫中下达命令不同,西周时期周王经常出行至王畿内隶属于大贵族的中小贵族之家,举行册命、祭祀、赏赐、宴饮等活动。周王朝在西起宝鸡、东至郑州、开封一线广设都邑,建设宫馆,设置官员,供周王巡行时驻跸。周王在不同都邑之间往复巡行,安排并检查地方的军事布置,控制重要的人事变动。在王畿之外,周王在巡省过程中需处理涉及地方邦伯、诸侯本人的一些纠纷,并召集领域内的邦伯、诸侯举行祭祀、大射和酬酢等礼仪活动,由此检验邦伯和诸侯的能力,考察方国势力的忠顺程度,利用烦琐的礼仪强化上下级的臣属关系。
——摘编自王坤鹏《西周王巡与王权运作》
(1)依据材料一,概括西周王巡的主要内容;结合所学,谈谈你对西周王巡的认识。
材料二 魏晋南北朝时期,统治者将地方官职作为对将领功臣的封授和奖励。南北朝后期的535—546年间,仅梁便有104个州,加上同时期北方东魏、西魏州的数量,总共达到220个州,州的数目增加了十倍多。同时,三级的管理层次使得政令下达的速度受到影响。
隋初民部尚书杨尚希曾说:“当今郡县,倍多于古,或地无百里,数县并置,或户不满千,二郡分领。具僚以众,资费日多,吏卒人倍,租调岁减 ”于是,隋文帝“罢天下诸郡”,直接将三级制变成了州县二级制,隋炀帝即位后把州改名为郡,数量进一步压缩到190个。
材料三 南北朝时期,地方官有权辟署自己的僚佐,刺史迁官时能携佐官一起迁转。《隋书·百官志》载:“别置品官,皆吏部除授,每岁考殿最,刺史、县令三年一迁,佐官四年一迁”,“则六品以下官吏,咸吏部所掌。自是,海内一命以上之官,州郡无复辟署矣”。
——摘编自叶炜《中国古代史十四讲》
(2)依据材料二、三,概述隋朝地方治理的主要措施;结合材料和所学,分析原因。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C B B C D D C A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D C C B B C A C C
1.C
【详解】“定之于天,争乃不生”的意思是指根据宗法制的嫡长子继承制确定继承者,可以减少争端,故答案为C项;分封制是将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分封到地方建立诸侯国的制度,排除A项;世袭制是根据血缘关系世代为官的制度,排除B项;郡县制是秦朝统一后在全国推行的地方行政制度,排除D项。
2.C
【详解】根据“中书门下”、“枢密院”、“三司”判断可知这是北宋时期的中央权力架构,故选C;西汉时期没有中书门下,唐朝没有三司,排除AB;明朝废除了丞相,没有中书门下,排除D。
3.B
【详解】根据材料“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群弟......君统宗统的合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周宗法制与分封制相结合,体现了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相结合的特点,B项正确;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是宗法制的特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项;大宗和小宗具有相对性,是宗法制的特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西周时期,周天子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排除D项。故选B项。
4.B
【详解】“郡县制”之下郡守县令由皇帝直接任命,这样也就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郡县制”是基于分封制度的某些作用而实行而非基于宗法制的某些作用而实行,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是中国官僚政治开始的标志而非完善的标志,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秦“二世而亡”的根本原因在于暴政而非“郡县制”,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5.C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嫡长子继承制维护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C项正确;材料与对王位传承的重视无关,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政治统治的合法性,排除B项;“传嫡”体现的是对血缘关系的重视,非神秘色彩,排除D项。故选C项。
【点睛】
6.D
【详解】古代中国皇权至高无上,但是中宗不经中书省和门下省而径自封拜官职不符合程序,因此他装置诏敕的封袋,不敢照常式封发,而改用斜封,而且用墨笔书写“敕”字,说明在当时的国家制度面前,皇权不能任意妄为,即国家制度对皇权有一定的约束力,D正确;A不符合史实,封建社会皇权至上,排除A;唐代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最后的决策权在皇帝手中,并没有民主性,而且题干主旨并不是关于唐代中枢决策,排除B;皇权受到限制不等于皇权弱化,排除C。
7.D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汉时期,政府多次迁徙豪强地主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控制豪强地主和商人,加强地方治理,稳定统治秩序,D项正确;开发边远地区与迁徙豪强到“茂陵”、“平陵”等地不符,A项错误;“修筑皇家陵墓”不是政府迁徙“豪强地主”的目的,B项错误;平衡地区经济不是西汉政府屡次迁徙豪强地主的主要目的,C项错误。
8.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材料可知,汉代官制记载以官员管理为中心,唐代官制记载转为以各机构为中心的官吏设置,这反映出政府机构法律地位的明确化,C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官僚制度初步建立,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行政机关职能分工,排除D项。故选C项。
9.A
【详解】根据材料“尚书、中书、门下三省体制逐渐确立,而原有的三公九卿体系仍然保留”可知,魏晋时期,秦汉的三公九卿制度仍然保留,但却已逐步确立新的三省制,反映了魏晋时期中央职官体系具有过渡性,A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行政效率的提高,排除B项;C项材料无从体现,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监察制度,排除D项。故选A项。
10.A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专制体制下,政府分权是为了维护皇帝独裁,A项正确;当时属于专制体制,决策民主性的说法错误,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中央机构的相互制约,非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排除C项;专制体制下,官员的腐败不可能避免,排除D项。故选A项。
11.D
【详解】材料突出立嫡的原因,解释为什么不立贤,D正确;“封邦建国,以藩屏周”是指分封制,与材料不符,A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是礼乐制,与材料不符,B错;“分科考试选拔人才当官”是指科举制,与材料不符,C错。
12.D
【详解】根据材料“奏折是重要官府文书之一,也称折子、奏帖或折奏。它始用于康熙年间,雍正以后普遍采用,乾隆年间形成固定的奏折制度”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通过奏折制度,皇帝加强了对官员的控制,D项正确;奏折制度加强了君主权力,排除A项;“完善了行政体系”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B项;奏折制度提高了行政效率,排除C项。故选D项。
13.C
【详解】从材料“周朝“酒礼”讲究按时、序、数、令进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周礼意在规范行为,礼治天下,C项正确;酒礼是礼乐制度的体现,不能得出当时社会落后的结论,排除A项;“宾主之间要互拜多次”无法体现出贵贱差别,排除B项;D与题干内容无关,是对材料的曲解,排除D项。故选C项。
14.C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后期,在下达皇帝诏敕时,区分“内命"和“外命”,交由翰林学士院和中书门下省分理的制度设计,推动了中央双轨辅政制的形成,C项正确;翰林学士院和中书门下省分类传达诏敕并不能避免政府的决策失误,排除A项;削弱中书门下权力只是部分信息,并非材料主旨,排除B项;区分“内命"和“外命”,明确不同类型文件的下发部门,并不会降低政府的行政效率,排除D项。故选C项。
15.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汉(中国)。据所学解读材料信心可知,材料中有郡县,也有封国,说明这是汉初实行的郡国并行制,最终引发七国之乱,B项正确;郡国并行,导致地方势力过大,威胁中央,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排除A项;解决了边患问题,说法过于绝对,也不符合历史史实,排除C项;诸侯国不断扩大势力范围,导致土地兼并严重,而非抑制兼并,排除D项。故选B项。
16.B
【详解】根据材料“唐代因避讳太祖名字中的‘虎’字,兵符外形随之被改成鱼或龟,至宋代兵符又恢复成老虎形态。”可知,避讳制度下,君王为了显示威严,规定人们说话中避免直呼其名或在行文中直写其名,而以别的字相代替,体现了君权至高无上的影响,B项正确;“兵符形态与时俱进”与题干主旨不符,兵符形态的变化只是表象,排除A项;“中央集权不断加强”与题干主旨不符,题干未涉及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关系,排除C项;“兵权归属备受关注”与题意不符,材料反映的是皇帝制度的特点及其影响,排除D项。故选B项。
17.C
【详解】通过观察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地图中山东半岛一带济南郡、高密国等郡国交叉并存的现象与西汉初年实行郡国并行的制度相符,C项正确;西周时期山东一带只有齐鲁等诸侯国,没有郡制,A项错误;图中郡国并存与秦朝废除分封制,在全国实行郡县制不符,B项不符合题意;图中郡、国并存与唐朝时期地方上实行道、州、县三级制度不符,D项错误。
18.A
【详解】题干描述的是康熙帝时设立南书房,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南书房与议政王大臣会议、内阁形成三足鼎立、互相制约的态势,最后集权于皇帝,A项正确;清初内阁并无决策权,排除B;乾隆时期取缔了议政王大臣会议,排除C;D项中“均衡”与史实不符,排除。
19.C
【详解】据材料“秦之所以革之者,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其情私也,私其一己之威也,私其尽臣畜于我也。然而公天下之端自秦始。”并结合所学可知,柳宗元认为秦朝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虽然是为巩固自身统治,但其是公天下之开端,C项正确;据所学可知,秦朝的官员是由皇帝任免,而非选举制,排除A项;郡国并行制是汉初的措施,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郡县制的弊端,而是强调其其情私也,私其一己之威也,私其尽臣畜于我也。然而公天下之端自秦始”,排除D项。故选C项。
【点睛】
20.C
【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古代(中国)。据材料“虽置三公,事归台阁,自此以来,三公之职,备员而已”可知,①反映的是东汉时期的尚书成为国家的政务中枢;据材料“大盗既灭,而武夫战卒以功起行阵,列为侯王者,皆除节度使”可知,②反映的唐朝时期繁镇割据;据材料“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可知,③反映的是西周时期的分封制;据材料“掌内外藩蒙古、回部及诸番部,制爵禄,定朝会,正刑罚”及所学知识可知,④反映的是清朝的理藩院;所以按照时间顺序是③①②④,C项正确;按照时间顺序是③①②④,排除ABD项。故选C项。
21.(1)演变:西周实行分封制;春秋战国时出现郡县制雏形;秦统一后在全国推行郡县制;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东汉至魏晋南北朝继续实行州、郡、县三级制。
(2)特点:地方行政区划打破自然疆界,犬牙交错;设行中书省管理地方;行省长官由中央官员担任。
作用: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发展;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3)影响:有利于防止地方割据,加强中央集权;三司互不统属,互相牵制,不利于行政效率的提高。
【分析】(1)
演变:由所学知识可知,西周实行分封制;由材料“春秋时期,郡县制开始萌芽。楚、秦、晋等国出现了县,最初设在边地,带有边防性质。郡的出现比县稍迟,多在边地。战国时期,边地郡下分设若干县,产生了郡县两级制”得出,春秋战国时出现郡县制雏形;由材料“秦统一后,废封国,将郡县制推向全国”得出,秦统一后在全国推行郡县制;由所学知识可知,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由材料“到东汉时,刺史已有固定治所,并掌握了地方行政权,对所属郡县官吏实行管理,州正式成为地方行政区”及所学知识得出,东汉至魏晋南北朝继续实行州、郡、县三级制。
(2)
特点:根据材料“打破了自然的疆界,极力避免某一地区成为地方长官据险称雄的国中之国”得出,地方行政区划打破了山川地形的自然疆界;根据材料“元代的地方政权不交在地方,乃由中央派行中书省管理”得出,设行中书省管理地方;根据材料“行省长官是中央官而亲自降临到地方”得出,行省长官由中央官员担任。
作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行省制的实施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3)
变化:根据材料“明太祖朱元璋在地方废除元旧制——行省制,代之以承宣布政使司、都指挥使司和提刑按察使司”得出,废除行省制,设三司分管地方事务。
作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由材料“三司分别行使原行中书省的行政、军政和司法之权,三司既相对独立,又相互牵制”得出,三司分权分散了地方统治权,有利于防止地方割据,加强中央集权;但三司互不统属,不利于行政效率提高。
22.(1)观点:分封制、郡县制。制度:郡县制。影响:奠定了中央集权制度的基础。
(2)制度:郡国并行制;调整:实行“推恩令”。
(3)地方制度:行省制度。意义: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中国省制的开端。(任写两点)
(4)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详解】(1)观点:依据材料“丞相王绾认为:燕、齐、楚等故地,距离首都咸阳过于遥远,如果不设置诸侯,恐怕很难镇守”,得出实行分封制;依据材料“李斯提出异议:周王分封同姓子弟为诸侯,但后来彼此相互诛伐,周天子也无力控制”,得出实行郡县制。
制度: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秦朝实行郡县制。
影响:从对中央集权制本身而言,得出奠定了中央集权制度的基础。
(2)依据材料“ 汉初仿秦实行郡县制,同时又分封诸侯王”,得出郡国并行制;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时期,实行“推恩令”,来解决地方诸侯问题。
(3)地方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实行行省制度。
意义:依据材料“元朝不仅版图辽阔,而且对边疆地区实施了长时间和比较稳定的统治”,得出加强了中央集权;从巩固多民族国家角度分析,得出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从对中国之后的行政区划的影响角度分析,得出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4)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央集权的演变趋势是,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被削弱。
23.(1)内容:王畿内直接与中小贵族进行接触;广建都邑,设置官员,驻扎巡行,处理政务;王畿外,处理涉及地方邦伯、诸侯的纠纷,举行礼仪活动。
认识:西周处于早期国家阶段,政治权力分配与血缘关系相结合,周王未实现地方的直接管理。西周王巡有利于控制地方贵族势力,扩大王权影响;刺激都邑的建设与发展。
(2)措施:地方行政制度由三级制改为二级制,减少州一级行政区的数量;地方官吏由中央任命和考核。
原因:隋朝建立并统一南北,需要加强中央集权;地方行政区数量多,行政效率低下,财政负担重。
【详解】(1)本题为特点类、认识类材料分析题。时空为西周时期的中国。内容:根据材料一中“西周时期周王经常出行至王畿内隶属于大贵族的中小贵族之家,举行册命、祭祀、赏赐、宴饮等活动”可知,王畿内直接与中小贵族进行接触;根据“周王朝在西起宝鸡、东至郑州、开封一线广设都邑,建设宫馆,设置官员,供周王巡行时驻跸”可知,广建都邑,设置官员,驻扎巡行,处理政务;根据“在王畿之外,周王在巡省过程中需处理涉及地方邦伯、诸侯本人的一些纠纷,并召集领域内的邦伯、诸侯举行祭祀、大射和酬酢等礼仪活动”可知,王畿外,处理涉及地方邦伯、诸侯的纠纷,举行礼仪活动。认识:结合所学,可以从时代背景和影响等方面谈对西周王巡的认识,如从时代背景方面看,西周处于早期国家阶段,政治权力分配与血缘关系相结合,周王未实现地方的直接管理;从影响上看,西周王巡有利于控制地方贵族势力,扩大王权影响;刺激都邑的建设与发展。
(2)本题为特点类、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为隋朝时期的中国。措施:根据材料二中“隋文帝‘罢天下诸郡’,直接将三级制变成了州县二级制,隋炀帝即位后把州改名为郡,数量进一步压缩到190个”可知,地方行政制度由三级制改为二级制,减少州一级行政区的数量;根据材料三中“别置品官,皆吏部除授,每岁考殿最”和所学可知,地方官吏由中央任命和考核。原因:结合所学可知,从政治上看,隋朝建立并统一南北,需要加强中央集权;从经济上看,地方行政区数量多,行政效率低下,财政负担重。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课时作业(含解析) --2024-2025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