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云南省红河州开远市第一中学校2024-2025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答案)

开远市第一中学校2024年秋季学期高一年级 10月考试
历 史
2024.10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第Ⅱ卷请用直径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3.本卷命题范围:中外历史纲要(上)1-12课
第Ⅰ卷(选择题 共48分)
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
题目要求的。
1.中国原始文化星罗棋布,多姿多彩。龙山文化是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种文化,1928年首次发现于山东章丘龙山镇,广泛分布于黄河中下游等地区。该文化的代表器物是
A.黑陶 B.彩绘陶器 C.玉器 D.骨器
2.西周宗法制规定天子、诸侯等职位,只有嫡长子才有资格继承,其他儿子则被分封为次一级的职位,即诸侯、卿大夫或士。这一制度旨在( )
A.构建完整的祭祀体系 B.适应周天子专制需要
C.维护统治集团的稳定 D.建立规范的礼制社会
3.荀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儒家学者,他的学生韩非、李斯则是法家学派代表人物。下列能代表三人在治国方略上共同主张的是( )
A.“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
B.“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
C.“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D.“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4.春秋时,孔子提出“裔不谋夏,夷不乱华”“内诸夏而外夷狄”的主张。战国时,孟子则逐渐以是否行仁义、知礼仪,是否接受华夏文化来区分华夏与夷狄。这反映出( )
A.统一多民族国家已经形成 B.传统华夷观念已被突破
C.对华夏文化的认同感渐强 D.孟子背离孔子的民族观
5.据史书记载,秦始皇修筑长城,历时五年,动用了约三十万劳动力,这个数字相当于全国男劳动力的十分之一。秦朝有如此大规模的动员和组织能力,主要是由于( )
A.实行思想专制的政策 B.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C.修筑通往各地的驰道 D.制定完备严苛法律
6.秦朝的“三公九卿”中,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殿警卫,少府管皇帝的生活供应,宗正管皇帝家族和亲戚等。这突出反映了秦朝官制设置
A.分工合作 B.唯才是用 C.家国一体 D.官员众多
7.有史料记载:“往者,郡国诸侯各以其物贡输,往来烦杂,物多苦恶,或不偿其费;故郡国置输官以相给运,而便远方之贡。”“大农之诸官,尽笼天下之货物,贵即卖之,贱则买之。”以上史料反映的是( )
A.相地而衰征 B.盐铁官营 C.均输平准 D.摊丁入亩
8.钱穆提到:“汉代选举,最先必进学校读书,才获补吏。补吏以后,才获察举。因古代社会,读书机会就不易得,往往形成书生贵族”。据此可知汉代察举
A.造就了考试做官的社会风气 B.推动了独尊儒学局面的出现
C.促使了社会阶层的趋于固化 D.打破了世家大族的政权垄断
9.北魏孝文帝改鲜卑姓为汉姓,并仿照汉族社会的士族制度将新改姓的部分鲜卑贵族定为第等的高门士族,鼓励他们与汉族高门士族通婚。这一举措
A.促进了北方经济发展 B.奠定了唐盛世的经济基础
C.彻底消除了民族矛盾 D.推动了鲜卑族的封建化进程
10.南朝刘宋时期,“荆城跨有南楚之富裕,扬州拥有全吴之丰饶,鱼盐杞梓的收益,可以滋养四面八方,丝绵布帛之丰茂,可以供天下百姓穿戴”。这反映当时( )
A.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B.长江中下游区域经济发展
C.民族交融取得重要进展 D.南朝刘宋时期百姓安居乐业
11.据《封氏闻见记》记载,唐玄宗开元年间饮茶风俗逐渐从南方蔓延至北方黄河流域。“京邑城市,多开店铺……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色额甚多”。上述材料反映了唐代( )
A.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B.对外贸易繁荣发展
C.南北生活差异缩小 D.重农抑商政策放松
12.明清两朝时期,中国的读书人若以秀才计,大部分时间不下五十万,如果把童生也算在内的话,则以百万计;他们中除少数人能在仕途上有所成就外,多数人成为在各地基层生活的知识分子。这说明科举制( )
A.阻碍了社会各阶层的流动 B.未能选拔出真正的人才
C.有利于文化在民间的传播 D.束缚了广大士人的思想
13.唐代实行三省制,凡有制敕下发,先经门下,认为不当者可以封还重拟,需要修改者直接批注退回,具体由给事中操作,“诏敕有不便者,涂窜而奏还,谓之涂归。”这种做法( )
A.使君主的权力受到相权的严重制约 B.表明君主专制已达到顶峰
C.利于中央各部门分工协作提高效率 D.使皇权受到决策程序的制约
14.780年,唐朝颁行的两税法规定:将诸项税收合并为一总额,按照户税、地税两种征收方法分摊到每户百姓头上。户税按户等征钱,其标准兼顾人丁与资产,地税则是履亩纳粮。由此可知,该税制的实行( )
A.抑制了土地兼并的现象 B.缩小了社会贫富差距
C.减轻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D.解决了政府财政问题
15.有人描述中国古代一位书法大家的作品道:“笔飞墨舞,其线条流走飞动,结体险绝,谋篇奇特,犹如夏云变幻莫测,痛快淋漓。”这里描述的书法形式是
A.小篆 B.隶书 C.楷书 D.草书
16.原始印度佛教是一种极端出世型的宗教,根据其教律,僧徒以乞讨为生,不事农业。 传至中国后,唐代时期佛教禅宗提出“一 日不作, 一 日不食” “恩则孝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等观点。这反映出( )
A.佛教与道教思想逐渐趋同 B.思想文化发展多元性
C.佛教与儒家争夺正统地位 D.佛教发展渐趋本土化
17.北宋初年统治者罢免宿将兵权,用文官担任枢密院长官,扩大科举规模,提高士人的地位。这些措施反映出宋朝治国的特点是( )
A.无为而治 B.戒奢从简 C.崇文抑武 D.严刑峻法
18.宋仁宗时期,北宋与西夏爆发战争。宋朝对西夏实施经济封锁,关闭榷场,禁止茶、盐等物资出境。西夏百姓“饮无茶,衣昂贵”,怨声载道。在战场上取得胜利的西夏不得不寻求和议。这说明( )
A.西夏生产方式已由游牧转为农耕
B.榷场贸易利于维护宋、夏和平交往
C.经济封锁是宋朝主要的破敌手段
D.宋、夏在经济方面具有相互依赖性
19.元朝统治者吸取了汉唐以来地方区域的设置“人为地使自然区域分开”,打破了山川形便,采取犬牙交错的行政划分方式。这有助于( )
A.强化行省对地方有效管辖 B.增强对国家政治认同感
C.推动政治文化格局的演变 D.促进民族大交融的趋势
20.种植桑、枣树是唐宋以降施仁政的象征。宋太祖下诏“广植桑枣者”免税,“伐桑枣为薪者”治罪;西夏有“禁民伐桑枣为薪”的规定;金朝也规定“凡桑枣,民户以多植为勤”,即使户籍少的猛安谋克也须拿出十分之一的土地种植桑枣。上述现象说明两宋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表现在( )
A.疆域拓展 B.民户管理 C.文化认同 D.政权认同
21.元朝以户籍、人口数量为标尺在内地设置路、府、州、县等正式政区,同时又在不具备人口登记和户籍管理条件的西南部分民族地区创设了以族群群落为管理基础的特殊政区,如湖广行省十五安抚司、云南行省“甸寨军民等府”。这体现出元朝时期( )
A.西南地区民族问题突出 B.有效地管控了民族地区
C.国家治理较为灵活机动 D.官僚政治趋向成熟稳定
22.宋朝以前,我国民风比较开化。普通民女离婚再嫁毫不出奇。但宋朝时期却强调“三从四德”,“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宋史·烈女传》共记载烈女42人,其中贞节烈女类达38人之多。这表明( )
A.理学思想理论日趋完善 B.理学已经成为官方学说
C.理学思想日益束缚人性 D.理学信仰面临严重危机
23.明太祖废除丞相后,“威权在上,事皆亲决”。成祖时“奏章皆亲览,不假手他人”。宣宗时始有票拟之制,“凡有大事皆与群臣商议,面决可否”。宪宗以后“帝渐疏于政事”,于是票拟、廷议、廷推等决策方式日益重要,并演变成制度。这反映了( )
A.制度建设服从皇权需要 B.皇权受到一定程度制约
C.内阁大臣代行丞相职权 D.决策方式发生根本变化
24.郑和船队主要通过赏赐、贸易等方式向东南亚各国输入瓷器、丝绸、铁制农具等产品,当地的国王也派出使臣来华,如爪哇国“国王常差头目以船只装载方物进贡中国”。以上现象可以说明郑和下西洋(
A.远洋航行的主要目的是经贸交流 B.大大增加了明朝财政收入
C.促进了与东南亚各国的友好交往 D.有效抵御了西方殖民侵略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2分)
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题,共36分。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古典”指以“六经”为代表的先秦典籍。《史记》太史公曰:“书缺有间矣。”唐司马贞解释说:“言古典残缺有年栽,故曰有间。”《后汉书》称孝明皇帝“垂情古典,游意经艺……正坐自讲,诸儒并听”。
有学者提出,对“中国古典”的学术研究可称为“中国古典学”,它至少涵盖三个层面。其一,商周文献、诸子之学、秦汉典籍,以《汉书·艺文志》中所列六类书目为代表。其二,与典籍相关的文字学,如陶玉石器上的刻划文字、甲骨文、金文、简帛文字、两汉今古文以及相关的音韵学、训诂学,以汉代的《尔雅》《释名》《说文解字》为代表。其三,以传世经典与文字资料为线索,充分利用考古资料,统合研究“中国古典”,如古代文明、思想文化、学术史研究等。
有西方学者认为,从西周到魏晋时期为中华文明的“古典时代”。进入古典时代后,技术发展使得农业和整个文明的扩展速度与强度都大大超越过去。秦汉帝国确立了其后中华文明发展的基本要素。该文明要素的结构不仅包括庞大官僚体系和国内服务系统,还包括把这个广大的文明连接起来的道路和运河,支持着农业基础的灌溉网络,以及保护中国内地免于游牧民族袭扰的庞大的边墙。正如这些成就所表明的,中华文明是全部人类历史上最具创造力和影响力的文明之一。
——摘编自《百年考古推动中国古典学步入黄金时代》《全球文明史》等
(1)根据材料,概括“中国古典学”的研究对象。(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在“古典时代”的开创性贡献。(12分)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中国历史上,唐朝是一个少有的既善于继承,又能够兼收并蓄的朝代。人们注意到唐朝因多种文化汇聚而导致的文化昌盛情况,认为唐朝之所以朝气蓬勃、富有生机,一是因为唐朝的社会和文化能条贯、折中此前数百年的遗产,二是因为唐朝能兼容并包地摄取其他民族甚至外来的各种文化营养。通过西域传来的印度、中亚、西亚文明和通过南海传来的南亚文明,它们对唐朝的影响则主要表现在宗教、艺术、实用器物等方面。
——摘编自王小甫《边塞内外》
材料二 古代东亚国家之所以向中国朝贡,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和中国发生关系,是因为各民族的国家形成比中国迟,所以有必要向中国学习其国家机构的建制及其运作。在这个时代,东亚各国与中国的交往,是以此为中心展开,并因此获得各种文化的。中国的国家机构建制及其运作,规定于律令之中。因此,对于各国而言,重要的是学习律令,引入律令所规定的各项制度。
——摘编自《天一阁文丛》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用相关史实说明“唐朝是一个少有的既善于继承,又能够兼收并蓄的朝代”。(10分)
(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朝中外交往的特点。(8分)
三、论述题(本题共16分)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政治体制、政治机构适时的调整,是政府活力的表现,也是保持社会持续发展的必要前提。这种调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哪一个时期调整得快一点,整个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也就会快一点。这在汉武帝时期、唐前期表现得尤为突出。
——据吴宗国主编《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等
围绕材料,结合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具体史实,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2024年秋季学期高一年级
10月考试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C A C B C C C D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C D C D D C B B C
题号 21 22 23 24
答案 C C A C
25.(1)对象:以“六经”为代表的先秦典籍和秦汉典籍;先秦和秦汉的文字学;考古资料。
(2)贡献: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奠定两千年中国古代政治格局;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的出现,成为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生产模式;从百家争鸣到尊崇儒术的演变,丰富和发展了中华文化的内涵;文字的发明和演变,传播和传承中华文明;《诗经》与楚辞分别开创了浪漫主义文学和现实主义文学的先河,《史记》开创了纪传体通史体裁。
26.(1)继承:实行三省六部制、科举制;推行均田制。
兼收并蓄:唐朝佛教在社会上有很大发展;因佛教广泛传播而修造石窟;唐朝高僧玄奘前往天竺取经,研习佛法。
(2)特点:唐朝是当时亚洲文化和各国学习的中心;交往领域全面,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唐朝与各国的交流是双向的;中国输出的主要是制度、文化、生产技术等,外国传入的主要是宗教、艺术、实用器物等。
27.示例:论题:汉唐时期的政治制度建设,巩固了封建社会的统治。
阐述:汉唐时期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制度建设,汉武帝时期,中央官制上实行中外朝制度,任用身边的侍从、秘书等人为中朝官,形成了决策和执行的两套行政机构,相互牵制,从而加强了皇权;地方上,实行推恩令和刺史制度,解决了王国问题,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地方的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选官用官方面,汉朝实行察举制,重视官员品行,有利于良好社会风气的构建。唐朝时期,三省六部制度走向成熟,三省之间相互牵制,既加强了君主专制,又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决策的科学性;科举制在唐朝得到进一步发展,扩大了社会的统治基础,加强了社会阶层的流动,将读书考试和做官联系起来,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
综上所述,汉唐时期进行一系列制度建设,推动了封建社会的不断发展。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云南省红河州开远市第一中学校2024-2025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答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