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辽宁省黑山县2024-2025七年级上学期单元作业 历史试卷(4个单元含答案)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单元作业
七年级历史参考答案(一)
C 2、B 3、A 4、A 5、D 6、A 7、C 8、C 9、B 10、B
11、B 12、C 13、D 14、A 15、B
16、(1)打制 磨制 (2)反映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3)河姆渡居民 半坡居民
(4)说明我国在河姆渡和半坡居民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原始的农耕生活。
(5)原始农业生产的发展、饲养家畜、建造房屋等。
17、 (1)儒家 孔子:思想核心是“仁”。他反对苛政,提出“为政以德”,要求统治者实行德政。孟子:实行“仁政”,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认为得民心者得天下,拥护正义之战,强调“仁者无敌”。(2)兴办私学 百家争鸣 (3)甲骨文 商周时期
(4)都江堰 李冰 (5)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保护、传承并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学习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传承中创新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挖掘传统文化中的精髓;面向未来,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言之有理即可)
七年级历史参考答案(二)
B 2、 C 3、 A 4、C 5、 C 6、A 7、A 8、C 9、C 10、D
11、A 12、C 13、B 14、D 15、C
16、(1)都江堰 李冰 (2)甲骨文 商朝 (3)司母成鼎 商朝 (4)孔子 儒家学说 百家争鸣 (5)春秋后期 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使农业的深耕细作、山林的开发、耕地的扩大都具备了条件。 (6)商鞅变法 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 (7)分封制 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
17、 (1)夏朝 分封制 (2)变法或改革。持续时间长、涉及面广、最为彻底等。(3)由分散到集中 (4)商鞅变法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5)示例:
观点:商鞅变法使秦国富强起来。
论述:战国时期,秦孝公为了增强秦国的实力, 在争雄战争中处于有利地位,于公元前356年,进行变法。商鞅变法规定:废除旧的土地制度,奖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统一度量衡;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建立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商鞅变法使秦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面貌有了根本的改变,综合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国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由此可见:商鞅变法使秦国富强起来。
观点:改革推动社会发展。
论述:春秋时期,社会经济有很大发展。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统治者纷纷实行变法改革,确立新的政治经济秩序。其中商鞅变法成效最大。商鞅变法使秦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面貌有了根本的改变,综合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国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由此可见:改革推动社会发展。
七年级历史参考答案(三)
C 2、 B 3、 D 4、B 5、B 6、B 7、B 8、C 9、D 10、B
D 12、A 13、B
14、(1)郡县制 御史大夫 (2)主父偃 实施“推恩令” (3)秦始皇:以秦国的圆形方孔半两钱作为统一的货币,在全国流通;汉武帝: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 (4)不同 目的:加强思想控制,巩固统治。 (5)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有利于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等。
15、(1)造纸术 蔡伦 (2)“五禽戏” 麻沸散 (3)司马迁 《史记》
(4)丝绸之路 道教
七年级历史参考答案(四)
D 2、 C 3、 D 4、A 5、D 6、A 7、D 8、D 9、D 10、B
11、B 12、C 13、B
14、(1)推行屯田;造船业发达;发展了海外贸易。 (2)原因:北方战乱不断,南方较为安定。 影响:给南方输送了大量的劳动力,带去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促进江南地区经济的开发。 (3)《史记》中的江南尚未开发,地广人稀,生产水平落后。《宋书》描绘了江南开发后的景象,物产丰富,粮食产量高,手工业发达。 (4)北方地区经济发展缓慢,江南及边远地区经济发展迅速。
15、(1)①魏 ②西晋 ③东晋 (2)北魏孝文帝改革 材料一:说汉语 图一:穿汉服表一:改汉姓 这些措施,改善和巩固了鲜卑拓跋部与汉人的关系,促进了民族交融。 (3)变化:由荒凉、落后变为富庶,南方经济得到发展。 原因:北民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工具,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南方社会相对安定;南方自然条件优越,适合农业发展;南北方劳动人民的共同努力。 (4)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单元作业
七年级历史(一)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对人类起源问题的研究,最科学的方式是 ( )
A.搜集神话故事 B. 发挥想象能力 C. 研究远古化石 D.依靠民间传说
2、考古人员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了大量木炭和几处较大的灰烬。这说明北京人 ( )
A.会建造房屋 B.会使用火 C.会制造彩陶 D.会种植水稻
3、在距今约7000年的浙江余姚河姆渡人遗址中,发现了大量人工栽培农作物的遗迹。这一农作物是 ( )
A.稻 B.粟 C.黍 D.菽
4、考古发现是研究历史的重要证据,陕西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以下石器说明半坡原始居民 ( )
半坡出土的刀 凿 斧 铲
A.已从事农业生产 B.会人工种植粟 C.已过上定居生活 D.会人工种植水稻
5、歌曲《龙的传人》中有一句歌词:“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永永远远是龙的传人。”作为龙的传人的汉族的前身是 ( )
A.元谋人 B.半坡人 C.蚩尤部落 D.华夏族
6、“民主”一直是人类的不懈追求,那么下列制度中最能体现民主精神的是 ( )
A.禅让制 B.世袭制 C.私有制 D.等级制
7、《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如意金箍棒, 据说是上古时期的一位圣人治水时所用的定海神针。这位圣人就是传说中治水有功的部落联盟首领 ( )
A.尧 B.舜 C.禹 D.炎帝
8、周朝“虽历时很久,但却未能建立稳固的中央政府。周朝有许多诸侯国,他们无视周名义上的最高领主地位,彼此征战不休”。这一局面的出现是由于 ( )
A.世袭制的出现 B.禅让制的推行 C.分封制的实行 D.行省制度的确立
9、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 维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 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如图所示文物铸造于 ( )
A.夏朝
B.商朝
C.春秋时期
D.战国时期
10、我国幅员辽阔,各地方言不同、语音不通,但当这些话语成为形声表意的方块字时,却人人都能心领神会,彼此沟通。迄今已知我国最早的文字是 ( )
A.象形文字 B.甲骨文 C.楔形文字 D.字母文字
11、某班级准备举办一次故事会,要求每组同学编写一则战国时期的小故事。下列故事符合要求的是 ( )
A.大禹治水 B.徙木立信,商鞅变法
C. 草船借箭 D.陈桥兵变,黄袍加身
12、“商鞅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 这主要是因为商鞅变法 ( )
A.废除井田制 B.改革户籍制度 C.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 D.统一度量衡
13、都江堰2200多年以来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水运等功能,成都平原因此被称为“天府之国”。这反映了 ( )
A.都江堰依势而建,气势恢宏 B.成都平原自然条件优越
C.齐国统治者重视兴修水利 D.我国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14、孔子推崇西周的制度,追求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希望社会和谐、人心和顺。自春秋创立……经2000多年的发展,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对中华文明产生了深刻影响。孔子的核心思想是 ( )
A.仁 B.礼治 C.无为而治 D.以法治国
15、商鞅主张“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韩非认为“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据此可知,二人都主张 ( )
A.无为而治 B.因势而变 C.兼爱非攻 D.尊卑有序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16、在古老的中华大地上,中国人民在艰苦的环境中,用勤劳和智慧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
【工具说进步]
图一 图二
(1)请指出图一、图二这些生产工具分别是采用什么方法制作的
(2)从图一到图二,生产工具的变化反映了什么
【食物话变迁】
图三 炭化的稻种 图四 粟米
(3)请写出种植图三、图四中作物的原始居民分别是谁
(4)稻种和粟种的大量出土,说明了什么
【住房见发展】
材料: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
——《易经》
(5)根据材料及所学分析,远古居民实现定居的原因有哪些
17、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凝结着丰富的历史智慧。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进行探究性学习。
【礼德文化】
材料一: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孔子
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
(1)根据材料一,这两则名言体现的是哪个学派的思想?请结合所学知识,在材料中任选一位人物简述他的思想主张。
【思想之光】
材料二:孔子开创了民间自由讲学的先河,一个中国学术思想史的黄金时代便开始出现,它光芒四射,灿烂夺目,成为人类文化发展史上最富丽的时代。
——李定一《中华史纲》
(2)材料二中孔子“自由讲学”的途径是什么 “黄金时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在思想文化领城出现的什么局面
【汉字之源】
材料三:
这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是汉字的源头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以安阳殷墟等地为代表。考古发现卜骨数量众多,其计十余万片,内容主要是王室的占卜记录。
(3)材料三中的文字是什么 记录了我国什么时期的历史
【工程之伟】
材料四:田肥美,民殷富,战车万乘,奋击百万,沃野千里,蓄积饶多,地势形便,此所谓天府,天下之雄国也。 ——《战国策·秦策》
(4)材料四中文字和图片描述的是哪一伟大工程 其修建者是谁
(5)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应该如何对待传统文化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单元作业
七年级历史(二)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1、考古证实历史。周口店北京人遗址的考古发现为我国人类史研究提供了可靠的证据。以下考古发现与北京人相关的是 ( )
A.农业工具骨耜 B.用火灰烬 C.人面鱼纹彩陶盆 D.穿孔装饰品
2、某城市为打造旅游品牌,面向社会开展了“我为家乡代言”的明信片设计征集活动。下图为其中的一个设计稿,据此判断,该城市最有可能是 ( )
半坡居民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复原图
A.北京 B.余姚 C.西安 D.武汉
3、尧、舜、禹是通过什么方式依次成为部落联盟首领的 ( )
A.禅让 B.抽签 C.世袭 D.由前任首领确定
4、浙江绍兴有一座著名的大禹陵,人们为大禹建陵主要是纪念他 ( )
A.品德高尚,让位给尧 B.建造宫室,制作衣裳
C.治理水患,造福人民 D.发明耒耜,教民农耕
5、下列图片中最能反映商朝高度发达的文明的是 ( )
A.人面鱼纹彩陶盆 B.三彩骑驼乐舞俑 C.司母戊鼎 D.铁制农具
6、某中学课题组在探究的过程中搜集到下列信息,据此可以推断他们探究的主题是 ( )
(

动荡变化中的春秋时期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百家争鸣
)
A.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B.统一国家的建立 C.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D.民族关系的发展
7、《史记·夏本纪》记载:“及禹崩……启遂即天子之位,是为夏后帝启。”这表明 ( )
A.“家天下”代替了“公天下” B.华夏族开始形成
C.夏朝灭亡,商朝兴起 D.禅让制正式确立
8、西安碑林博物馆有一石碑上刻有“皇帝立国……灭六暴强……一家天下”等字,该内容称颂的是( )
A.周武王 B.齐桓公 C.秦始皇 D.秦二世
9、近代学者王仲麟说:“中国历史上实际的大一统,直到此时才得以正式实现,这的确是政治上一大改革。”材料中的“此时”是指 ( )
A.西周 B.春秋 C.秦国 D.西汉
10、有人评价秦始皇: “包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吞并八荒,六合一统,千古一帝,夺万世之潇洒。” 他评价的主要是秦始皇哪一方面的功绩 ( )
A.开始启用“皇帝” 称号 B.修筑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
C.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 D.建立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11、秦灭六国后,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 秦朝创立的制度是 ( )
A.中央集权制度 B.三省六部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度
12、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载: “自今以来……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材料中所包含的政治制度是 ( )
A.皇权专制与分封制 B.世袭制与禅让制
C.皇帝制度与世袭制 D.分封制与郡县制
13、秦朝时期废除了西周以来实行的分封制,建立的由中央直接管辖的地方行政制度是( )
A.行省制 B.郡县制 C.刺史制度 D.三司
14、我国幅员辽阔,是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各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但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从未间断,形成了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这主要得益于秦朝 ( )
A.疆域辽阔 B.统一货币 C. 统一度量衡 D. 统一文字
15、秦始皇建立封建中央集权制的指导思想接近于 ( )
A.道家思想 B.儒家思想 C.法家思想 D.墨家思想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16、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的进步是一个时代发展的重要标志,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科技文化】
图1 图2 图3
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垄断在贵族手中的文化教育事业逐步扩展。有些人创立学说,广招学生,大办私学,在思想上、学术上形成了一个繁荣局面,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图1是哪一水利工程的示意图?它是由谁主持建造的?
(2)图2是我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它是什么?出现于哪一朝代?
(3)图3中文物的名称是什么?它建造于哪一朝代?
(4)材料一中提到的“创立学说”“大办私学”的代表人物是谁 他创立了什么学说 “繁荣局面”指的是什么?
【经济】
图4
材料二:商君合并小乡、小邑为县,设置县令,县承,共三十一个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员治理;努力从事农业生产、耕耘纺织、递交粮食布帛多者,免除本人徭役……变法五年后,国家富强起来。
——摘编自《史记·商君列传》
(5)图4是铁制农具,铁制农具最早在我国何时出现 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有何重要的历史意义?
(6)材料二指的是什么事件 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写出该事件有利于农业生产发展的改革措施。
【政治】
材料三: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弟周公旦于曲阜…… ——摘编自《史记·周本纪》
(7)材料三反映了西周哪一重要的政治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周天子这样做的目的。
17、历史学习小组进行“触摸中国王朝,展现东方文明”的主题研讨活动,邀请你参加。
【朝代脉动】
材料一:
图一 商王汤 图二周武王
(1)图一人物于约公元前1600年灭掉了哪个王朝?图二人物建立了哪一制度巩固统治
【社会转型】
材料二:战国时期兼并战争日益剧烈,各国为了富国强兵,纷纷开展政治、经济、军事、社会制度改革。变法运动成为战国时期的一股潮流, 各国通过变法,推动了社会转型。其中,秦国的商鞅变法效果最为显著…… ——选自《中外历史纲要》
(2)根据材料二写出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通过哪一种方式推动了社会转型?写出商鞅变法的特点。
【权力变化】
材料三:公元前350年,商鞅以孝公迁都至咸阳为契机,将原本分散的小乡、邑等自然聚落编制在一起,设立县,由国君派出官吏进行管理,职位不世袭。这种县制的推行,把分散的权力汇聚到国君手中。 ——选自《中国通史》
(3)根据材料三回答,秦国的权力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国家统一】
材料四: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实力超过东方六国, 具备了统一六国的条件。秦王赢政即位后,为灭亡六国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公元前230年,秦国发动强大的攻势,开始了灭六国、统一全国的战争。秦国的军队势如破竹,先后攻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公元前221年,秦国完成统一大业,建立秦朝,定都咸阳。 ——选自《七年历史教材》
(4)根据材料四概括商鞅变法和秦统一全国之间的关系。
(5)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从以下两个观点中选择一个加以论述。
观点一:商鞅变法使秦国富强起来观点二:改革推动社会发展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单元作业
七年级历史(三)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汉武的帝国》一书中写道: “从此,中华帝国有了国家意识形态,也有了恒定的核心价值。”此材料反映的是汉武帝时期的哪一举措 ( )
A.焚书坑儒 B. 统一文字 C.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D.兴办太学
2、“汉并天下” 瓦当的出土进一步证明了 ( )
A.西汉的建筑技术高超 B.汉王朝的兴盛和统一
C.西汉想统一的愿望 D.震慑少数民族的手段
3、直观的图示是有效记忆和理解历史知识的重要方法之一。有同学在学习了东汉衰落的原因后整理出了下图。该图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 )
(
皇帝早逝
幼子即位太后掌权
外戚专权
宦官专权
皇帝长大利用宦官
)
A. 农民起义频繁 B.残暴的东汉统治 C.土地兼并严重 D.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
4、公元前60年今新疆及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广大地区正式归属西汉中央政权。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管辖开始于 ( )
A.张骞出使西域 B.西域都护的设置 C.班超出使西域 D.丝绸之路的开辟
5、史料记载“西城险厄,本无道路,今凿空而通之也”。完成此“凿空”任务的历史人物是 ( )
A.汉武帝 B.张骞 C.卫青 D.霍去病
6、丝绸之路是沟通欧亚的陆上要道,这条古商路以运送丝绸为主,19世纪下半期,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最早将这条古商路称为“丝绸之路” 。如图西汉开通的陆上丝绸之路简图中,空白处应该填写 ( )
(
西域
中亚
西亚
河西走廊
)
A.大秦、长安 B.长安、大秦 C.洛阳、意大利 D.洛阳、安息
7、《后汉书》记载:“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 其用缣帛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敞布、鱼网以为纸。”这段文字反映了造纸术发明的 ( )
A.背景 B.过程 C.作用 D.影响
8、医学研究表明接种疫苗是阻断疾病传播、预防感染的有效手段。早在我国东汉时期,有一位名医也曾提出过预防疾病的理论——“治未病” 。这位名医是 ( )
A.华佗 B.李时珍 C.张仲景 D.扁鹊
9、他重视医疗体育,创编了一套保健运动体操“五禽戏”,帮助人们强身健体,起到祛病长生的作用。他是 ( )
A.司马迁 B.蔡伦 C.张仲景 D.华佗
(
目录
卷一 五帝本纪第一
卷二 夏本纪第二
……
卷六十三 老子韩非列传第三
……
卷一百十 匈奴列传第五十
)10、戴佳同学在图书馆看到一本没有封面的古代史书,目录如图,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这本史书的作者应是 ( )
A.司马相如 B.司马迁 C.司马炎 D.班固
11、下图为某同学在学完《东汉的兴衰》一课后所整理的笔记,该笔记总结的历史事件是 ( )
(
时间:184年
领导者:张角
特点:有组织、有准备
影响:瓦解了东汉政权
)
A.大泽乡起义 B.代汉立新 C.秦末农民起义 D.黄巾起义
12、《汉书》记载:“汉兴,扫除烦苛,与民休息。至于孝文,加之以恭俭,孝景遵业,五六十载之间,至于移风易俗,黎民醇厚,周云成康,汉言文景,美哉!”这反映的治世局面是 ( )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
13、《汉书·食货志》记载,西汉刚建立时“民失作业,而大饥谨,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针对这种状况,汉初的统治者采取的政策是 ( )
A.严刑峻法 B.休养生息 C.严铁官营 D.重文轻武
14、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和巩固的重要时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政治建制】
中央人口 地方人口 中央辖郡 地方辖郡
图1 秦朝的政治建制示意图 图2 西汉初期中央和封国力量对比图
(1)观察图1回答,秦朝在地方实行什么制度 在中央掌管监察事务的官职是什么?
(2)汉武帝为解决图2中出现的政治问题,他采取了谁提出的什么举措
【经济措施】
图3 图4
(3)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图3、图4反映的秦始皇和汉武帝采取的巩固统一的措施内容。
【思想文化】
材料一:秦始皇为禁锢人们的思想言论,下令烧毁民间收藏的诸子百家书籍,仅留下秦国的史书及医药、种植、占卜之类的书籍。 他又将提出非议的460多个儒生和方士全部活理。
——摘自部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二: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使儒家忠君守礼的思想成为大一统政权的精神支柱。 ——摘自部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秦始皇和汉武帝对儒家学说采取的态度相同吗 这背后有怎样相同的目的?
(5)秦始皇、汉武帝采取的上述措施,对我国社会发展有什么共同的重大影响?
15、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进行探究性学习。
【科技创新 共同发展】
材料一:
(1)材料一所展示的是哪项文明成就?此成就是由谁改进的?
【医学瑰宝 健康固本】
材料二:华佗对他的学生吴普说:“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动摇则谷气得销,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犹户枢,终不朽也。”他模仿动物的活动姿态,创编了一套体操。吴普长期坚持,“年九十余,耳目聪明,齿牙完坚”。 ——摘自统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2)根据材料二,写出华佗为帮助人们强身健体而创编的体操名称。并再举一例华佗的成就。
【文史之萃 传承千年】
(
信息卡
他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开创了纪传体通史的编纂体例,他接任父亲继任太史令,有

中国史学之父

之称。
)材料三:
(3)材料三中的史学家是谁?他的著作是什么?
【宗教文明 传播互鉴】
材料四:东汉、魏晋以来,伴随西方佛教的迅速传播,中原大地礼佛之风盛行,佛教充当了文化交流的使者。而主张修身养性、炼制丹药,以求得道成仙的中国土生土长的一个宗教也逐渐形成。
(4)材料四中佛教是通过什么渠道传入我国的? “土生土长的宗教”指什么?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单元作业
七年级历史(四)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曹操大军南下,远道而来,犹如强弩之末,又不习水战,孙权刘备合作定能取胜。曹操败后势必北撤,三分天下的局面自然形成。”下列最能验证这一观点的战役是 ( )
A. 长平之战 B.巨鹿之战 C.官渡之战 D.赤壁之战
2、公元230年,孙权派将军卫温率万人船队到达夷洲,加强了大陆与台湾的联系。这里的“大陆” 当时最主要是指 ( )
A.魏 B.蜀 C.吴 D.晋
3、“出于不进则退的忧虑,三路军阀都致力于境内的经营与治理,在一段时间内使社会形成了比较稳定有序的状态”。据此可知,三国时期 ( )
A.社会处于大分裂的状态 B.战争客观上促进各民族的交流
C.政治稳定促进经济发展 D.局部统一有利于社会的稳定
4、学习历史,应该分清哪些是历史事实,哪些是历史结论。下列各项中,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 )
A.西晋时的“八王之乱”历时十几年,导致西晋从此衰落
B.220年,曹丕废汉献帝,在洛阳称帝,国号魏
C.317年,司马睿重建晋朝,定都建康,史称东晋
D.北魏孝文帝即位后,于494年迁都洛阳
5、《晋书·食货志》记载东晋后期的南方:“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家给人足矣。”出现这一现象的最主要原因是 ( )
A.国家实现统一 B.南方条件优越 C.对外交往发达 D.北方人民南迁
6、东汉桓帝(永寿二年)到西晋统一前的125年间, 全国人口减少了3390多万,平均每年减少近28万。这时期人口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 )
A.政局动荡,战乱频繁B.人口南迁,土地荒芜 C.北方自然条件恶劣 D.经济重心完成南移
7、东晋成功抵御了来自北方的军事威胁,统治局面相对稳定,社会经济有所发展的战役是 ( )
A. 赤壁之战 B.巨鹿之战 C.官渡之战 D.淝水之战
8、某校学生以“民族融合”为主题进行探究活动,收集到某个王朝推行“说汉话、穿汉服、行汉制”等措施的资料。请问这个王朝的国君是 ( )
A. 汉武帝 B.唐太宗 C.秦始皇 D.北魏孝文帝
9、达尔文曾经说,他的人工选择思想形成是受到中国古代南北朝时期一位著名农学家著作的影响。这部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是 ( )
A.《论语》 B.《史记》 C.《水经注》 D.《齐民要术》
10、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第7位数字的数学家是 ( )
A.郦道元 B.祖冲之 C.司马迁 D.贾思勰
11、中国书法已成为中国文化的代表性符号,2009年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古代杰出的书法家中被后人誉为“书圣”的是 ( )
A.鍾繇 B.王羲之 C.颜真卿 D.欧阳询
12、首钢滑雪大跳台从远处看宛如一只“水晶鞋” ,因设计灵感源于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又名“雪飞天”, 与“冰丝带”“雪如意”等冬奥场馆一样,突出中国元素,彰显了 ( )
A.道路自信 B.理论自信 C.文化自信 D.制度自信
(
先秦时期




明清
时期
1840年
1
368

907

581

220

公元前221

)13.构建历史知识结构体系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而最佳的体系就是时代特征。下面是通过中国古代时间轴建构的时空定位,其中②的特征是 ( )
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B.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C.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D.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14、对史料的搜集、整理、辨析,能够揭示历史表象背后的深层因果关系。阅读下列材料,完成探究任务。
【开发江东】
材料一:孙权重视社会经济的发展,为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孙权推行屯田制,规定屯田兵战时出征,平时从事农耕;设立屯田官,在长江中下游沿江地带广泛屯田,并收到很好的效果。
——赵毅《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孙权开发江东的主要措施。
【北人南迁】
材料二:
时间 从东汉末到东晋后期
概况 北方陷入十六国的混乱时期
结果 大批北方人民为躲避战祸南下,到东晋后期,长江中下游地区布满了南迁的流民,尤以江苏一带为多;有一部分流民继续南下,进入今天的浙江、福建和广东等地。
——改编自统编教材《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2)根据材料二,指出北方汉人南迁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现象对江南经济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
【时移世易】
材料三:楚越之地,地广人希(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无积聚而多贫。
——《史记·货殖列传》
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
(3)材料三中《史记》和《宋书》对江南地区的描述有何不同?
【开发成果】
材料四:整个魏晋南北朝时期,就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而言,呈现出中原经济区先进的生产技术向江南与边远地区推广、扩展的势态;呈现出包括关中和关东在内的广大地区经济发展速度的缓慢与江南及边远地区经济发展速度较为迅速的下降与上升的相对运动。其结果使长期以来的南北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与悬殊性缩小了,甚至萌发了全国经济重心逐步向江南地区转移的幼芽。
——摘编自高敏主编《中国经济通史》
(4)根据材料四概括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经济发展呈现出的特征。
15、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动荡纷争的时期,也是一个承上启下的时代。王老师围绕这一时期的相关历史知识设计了下面的学习任务,请你参与完成。
任务一 【制作示意图,梳理历史时序】
(







东魏
北周
北齐
西魏
前秦
北魏
十六国


)(1)观察下面政权更迭示意图,根据信息填写图中序号处空缺的内容。
① ② ③
任务二 【绘制任务表格——明晰历史事件】
原姓氏 新姓氏
拓跋 元
拔拔 长孙
贺兰 贺
步六孤 陆
图一 表一
材料一: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或不可卒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降爵黜官。 ——摘编自《魏书》
(2)上述材料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哪场重大改革有关?请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一、图一、表一所反映的改革内容。 此次改革产生了什么积极作用?
任务三 【阅读历史史料——汲取历史智慧】
材料二:江南地广或火耕水耨,民食鱼稻,以渔猎山伐为业。……饮食还给,不忧冻饿,亦无千金之家。 ——摘编自《史记》
材料三:(东晋建立后)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摘自《宋书》
(3)根据材料二、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江南地区的经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分析发生这些变化的原因。
(4)综合上述内容,概据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时代特征。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单元作业
七年级历史(一)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对人类起源问题的研究,最科学的方式是 ( )
A.搜集神话故事 B. 发挥想象能力 C. 研究远古化石 D.依靠民间传说
2、考古人员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了大量木炭和几处较大的灰烬。这说明北京人 ( )
A.会建造房屋 B.会使用火 C.会制造彩陶 D.会种植水稻
3、在距今约7000年的浙江余姚河姆渡人遗址中,发现了大量人工栽培农作物的遗迹。这一农作物
是 ( )
A.稻 B.粟 C.黍 D.菽
4、考古发现是研究历史的重要证据,陕西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以下石器说明半坡原始居民
( )
半坡出土的刀 凿 斧 铲
A.已从事农业生产 B.会人工种植粟 C.已过上定居生活 D.会人工种植水稻
5、歌曲《龙的传人》中有一句歌词:“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永永远远是龙的传人。”作为龙的传
人的汉族的前身是 ( )
A.元谋人 B.半坡人 C.蚩尤部落 D.华夏族
6、“民主”一直是人类的不懈追求,那么下列制度中最能体现民主精神的是 ( )
A.禅让制 B.世袭制 C.私有制 D.等级制
7、《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如意金箍棒, 据说是上古时期的一位圣人治水时所用的定海神针。这位
圣人就是传说中治水有功的部落联盟首领 ( )
A.尧 B.舜 C.禹 D.炎帝
七年历史 第 1页(共 16页)
{#{QQABaQQUogiIAAAAAQhCAQkyCAEQkgCCCYgGgFAMsAAACQFABAA=}#}
8、周朝“虽历时很久,但却未能建立稳固的中央政府。周朝有许多诸侯国,他们无视周名义上的最
高领主地位,彼此征战不休”。这一局面的出现是由于 ( )
A.世袭制的出现 B.禅让制的推行 C.分封制的实行 D.行省制度的确立
9、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 维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 是加强社
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如图所示文物铸造于 ( )
A.夏朝
B.商朝
C.春秋时期
D.战国时期
10、我国幅员辽阔,各地方言不同、语音不通,但当这些话语成为形声表意的方块字时,却人人都
能心领神会,彼此沟通。迄今已知我国最早的文字是 ( )
A.象形文字 B.甲骨文 C.楔形文字 D.字母文字
11、某班级准备举办一次故事会,要求每组同学编写一则战国时期的小故事。下列故事符合要求的
是 ( )
A.大禹治水 B.徙木立信,商鞅变法
C. 草船借箭 D.陈桥兵变,黄袍加身
12、“商鞅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这主要是因为商鞅变法 ( )
A.废除井田制 B.改革户籍制度 C.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 D.统一度量衡
13、都江堰2200多年以来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水运等功能,成都平原因此被称为“天府之国”。
这反映了 ( )
A.都江堰依势而建,气势恢宏 B.成都平原自然条件优越
C.齐国统治者重视兴修水利 D.我国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14、孔子推崇西周的制度,追求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希望社会和谐、人心和顺。自春秋创立……
经2000多年的发展,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对中华文明产生了深刻影响。孔子的核
心思想是 ( )
A.仁 B.礼治 C.无为而治 D.以法治国
15、商鞅主张“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韩非认为“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据此
可知,二人都主张 ( )
A.无为而治 B.因势而变 C.兼爱非攻 D.尊卑有序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16、在古老的中华大地上,中国人民在艰苦的环境中,用勤劳和智慧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
七年历史 第 2页(共 16页)
{#{QQABaQQUogiIAAAAAQhCAQkyCAEQkgCCCYgGgFAMsAAACQFABAA=}#}
【工具说进步]
图一 图二
(1)请指出图一、图二这些生产工具分别是采用什么方法制作的
(2)从图一到图二,生产工具的变化反映了什么
【食物话变迁】
图三 炭化的稻种 图四 粟米
(3)请写出种植图三、图四中作物的原始居民分别是谁
(4)稻种和粟种的大量出土,说明了什么
【住房见发展】
材料: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
——《易经》
(5)根据材料及所学分析,远古居民实现定居的原因有哪些
17、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凝结着丰富的历史智慧。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以“弘
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进行探究性学习。
【礼德文化】
材料一: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孔子
七年历史 第 3页(共 16页)
{#{QQABaQQUogiIAAAAAQhCAQkyCAEQkgCCCYgGgFAMsAAACQFABAA=}#}
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
(1)根据材料一,这两则名言体现的是哪个学派的思想?请结合所学知识,在材料中任选一位人物
简述他的思想主张。
【思想之光】
材料二:孔子开创了民间自由讲学的先河,一个中国学术思想史的黄金时代便开始出现,它光芒四射,
灿烂夺目,成为人类文化发展史上最富丽的时代。
——李定一《中华史纲》
(2)材料二中孔子“自由讲学”的途径是什么 “黄金时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在思想文化领城出现
的什么局面
【汉字之源】
材料三:
这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是汉
字的源头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以安阳殷墟等地为
代表。考古发现卜骨数量众多,其计十余万片,内容主要
是王室的占卜记录。
(3)材料三中的文字是什么 记录了我国什么时期的历史
【工程之伟】
材料四:田肥美,民殷富,战车万乘,奋击百万,沃野千里,蓄积饶多,地势形便,此所谓天府,天
下之雄国也。 ——《战国策·秦策》
(4)材料四中文字和图片描述的是哪一伟大工程 其修建者是谁
(5)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应该如何对待传统文化
七年历史 第 4页(共 16页)
{#{QQABaQQUogiIAAAAAQhCAQkyCAEQkgCCCYgGgFAMsAAACQFABAA=}#}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单元作业
七年级历史(二)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1、考古证实历史。周口店北京人遗址的考古发现为我国人类史研究提供了可靠的证据。以下考古发
现与北京人相关的是 ( )
A.农业工具骨耜 B.用火灰烬 C.人面鱼纹彩陶盆 D.穿孔装饰品
2、某城市为打造旅游品牌,面向社会开展了“我为家乡代言”的明信片设计征集活动。下图为其中
的一个设计稿,据此判断,该城市最有可能是 ( )
半坡居民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复原图
A.北京 B.余姚 C.西安 D.武汉
3、尧、舜、禹是通过什么方式依次成为部落联盟首领的 ( )
A.禅让 B.抽签 C.世袭 D.由前任首领确定
4、浙江绍兴有一座著名的大禹陵,人们为大禹建陵主要是纪念他 ( )
A.品德高尚,让位给尧 B.建造宫室,制作衣裳
C.治理水患,造福人民 D.发明耒耜,教民农耕
5、下列图片中最能反映商朝高度发达的文明的是 ( )
A.人面鱼纹彩陶盆 B.三彩骑驼乐舞俑 C.司母戊鼎 D.铁制农具
6、某中学课题组在探究的过程中搜集到下列信息,据此可以推断他们探究的主题是 ( )
七年历史 第 5页(共 16页)
{#{QQABaQQUogiIAAAAAQhCAQkyCAEQkgCCCYgGgFAMsAAACQFABAA=}#}
◆动荡变化中的春秋时期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百家争鸣
A.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B.统一国家的建立 C.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D.民族关系的发展
7、《史记·夏本纪》记载:“及禹崩……启遂即天子之位,是为夏后帝启。”这表明 ( )
A.“家天下”代替了“公天下” B.华夏族开始形成
C.夏朝灭亡,商朝兴起 D.禅让制正式确立
8、西安碑林博物馆有一石碑上刻有“皇帝立国……灭六暴强……一家天下”等字,该内容称颂的是
( )
A.周武王 B.齐桓公 C.秦始皇 D.秦二世
9、近代学者王仲麟说:“中国历史上实际的大一统,直到此时才得以正式实现,这的确是政治上一
大改革。”材料中的“此时”是指 ( )
A.西周 B.春秋 C.秦国 D.西汉
10、有人评价秦始皇: “包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吞并八荒,六合一统,千古一帝,夺万
世之潇洒。”他评价的主要是秦始皇哪一方面的功绩 ( )
A.开始启用“皇帝” 称号 B.修筑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
C.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 D.建立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11、秦灭六国后,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 秦朝创立的制度是 ( )
A.中央集权制度 B.三省六部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度
12、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载: “自今以来……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
至于万世,传之无穷。”材料中所包含的政治制度是 ( )
A.皇权专制与分封制 B.世袭制与禅让制
C.皇帝制度与世袭制 D.分封制与郡县制
13、秦朝时期废除了西周以来实行的分封制,建立的由中央直接管辖的地方行政制度是( )
A.行省制 B.郡县制 C.刺史制度 D.三司
14、我国幅员辽阔,是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各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但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从
未间断,形成了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这主要得益于秦朝 ( )
A.疆域辽阔 B.统一货币 C. 统一度量衡 D. 统一文字
15、秦始皇建立封建中央集权制的指导思想接近于 ( )
A.道家思想 B.儒家思想 C.法家思想 D.墨家思想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七年历史 第 6页(共 16页)
{#{QQABaQQUogiIAAAAAQhCAQkyCAEQkgCCCYgGgFAMsAAACQFABAA=}#}
16、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的进步是一个时代发展的重要标志,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科技文化】
图1 图2 图3
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垄断在贵族手中的文化教育事业逐步扩展。有些人创立学说,广招学生,
大办私学,在思想上、学术上形成了一个繁荣局面,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
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图1是哪一水利工程的示意图?它是由谁主持建造的?
(2)图2是我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它是什么?出现于哪一朝代?
(3)图3中文物的名称是什么?它建造于哪一朝代?
(4)材料一中提到的“创立学说”“大办私学”的代表人物是谁 他创立了什么学说 “繁荣局面”指
的是什么?
【经济】
图4
材料二:商君合并小乡、小邑为县,设置县令,县承,共三十一个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员治理;
努力从事农业生产、耕耘纺织、递交粮食布帛多者,免除本人徭役……变法五年后,国家富强起来。
——摘编自《史记·商君列传》
(5)图4是铁制农具,铁制农具最早在我国何时出现 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有何重要的历史意义?
(6)材料二指的是什么事件 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写出该事件有利于农业生产发展的改革措施。
【政治】
材料三: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
封。……封弟周公旦于曲阜…… ——摘编自《史记·周本纪》
七年历史 第 7页(共 16页)
{#{QQABaQQUogiIAAAAAQhCAQkyCAEQkgCCCYgGgFAMsAAACQFABAA=}#}
(7)材料三反映了西周哪一重要的政治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周天子这样做的目的。
17、历史学习小组进行“触摸中国王朝,展现东方文明”的主题研讨活动,邀请你参加。
【朝代脉动】
材料一:
图一 商王汤 图二周武王
(1)图一人物于约公元前1600年灭掉了哪个王朝?图二人物建立了哪一制度巩固统治
【社会转型】
材料二:战国时期兼并战争日益剧烈,各国为了富国强兵,纷纷开展政治、经济、军事、社会制度
改革。变法运动成为战国时期的一股潮流, 各国通过变法,推动了社会转型。其中,秦国的商鞅变
法效果最为显著…… ——选自《中外历史纲要》
(2)根据材料二写出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通过哪一种方式推动了社会转型?写出商鞅变法的特点。
【权力变化】
材料三:公元前350年,商鞅以孝公迁都至咸阳为契机,将原本分散的小乡、邑等自然聚落编制在
一起,设立县,由国君派出官吏进行管理,职位不世袭。这种县制的推行,把分散的权力汇聚到国
君手中。 ——选自《中国通史》
(3)根据材料三回答,秦国的权力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国家统一】
材料四: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实力超过东方六国, 具备了统一六国的条件。秦王赢政即位后,为灭
亡六国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公元前230年,秦国发动强大的攻势,开始了灭六国、统一全国的战争。
秦国的军队势如破竹,先后攻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公元前221年,秦国完成统一大业,
建立秦朝,定都咸阳。 ——选自《七年历史教材》
(4)根据材料四概括商鞅变法和秦统一全国之间的关系。
(5)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从以下两个观点中选择一个加以论述。
观点一:商鞅变法使秦国富强起来观点二:改革推动社会发展
七年历史 第 8页(共 16页)
{#{QQABaQQUogiIAAAAAQhCAQkyCAEQkgCCCYgGgFAMsAAACQFABAA=}#}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单元作业
七年级历史(三)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汉武的帝国》一书中写道: “从此,中华帝国有了国家意识形态,也有了恒定的核心价值。”
此材料反映的是汉武帝时期的哪一举措 ( )
A.焚书坑儒 B. 统一文字 C.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D.兴办太学
2、“汉并天下”瓦当的出土进一步证明了 ( )
A.西汉的建筑技术高超 B.汉王朝的兴盛和统一
C.西汉想统一的愿望 D.震慑少数民族的手段
3、直观的图示是有效记忆和理解历史知识的重要方法之一。有同学在学习了东汉衰落的原因后整理
出了下图。该图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 )
皇帝早逝 幼子即位太后掌权 外戚专权
宦官专权 皇帝长大利用宦官
A. 农民起义频繁 B.残暴的东汉统治 C.土地兼并严重 D.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
4、公元前60年今新疆及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广大地区正式归属西汉中央政权。新疆地区正式
归属中央政权管辖开始于 ( )
A.张骞出使西域 B.西域都护的设置 C.班超出使西域 D.丝绸之路的开辟
5、史料记载“西城险厄,本无道路,今凿空而通之也”。完成此“凿空”任务的历史人物是 ( )
A.汉武帝 B.张骞 C.卫青 D.霍去病
6、丝绸之路是沟通欧亚的陆上要道,这条古商路以运送丝绸为主,19世纪下半期,德国地理学家
李希霍芬最早将这条古商路称为“丝绸之路” 。如图西汉开通的陆上丝绸之路简图中,空白处应该
填写 ( )
七年历史 第 9页(共 16页)
{#{QQABaQQUogiIAAAAAQhCAQkyCAEQkgCCCYgGgFAMsAAACQFABAA=}#}
河西走廊
西域 中亚 西亚
A.大秦、长安 B.长安、大秦 C.洛阳、意大利 D.洛阳、安息
7、《后汉书》记载:“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 其用缣帛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
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敞布、鱼网以为纸。”这段文字反映了造纸术发明的 ( )
A.背景 B.过程 C.作用 D.影响
8、医学研究表明接种疫苗是阻断疾病传播、预防感染的有效手段。早在我国东汉时期,有一位名医
也曾提出过预防疾病的理论——“治未病”。这位名医是 ( )
A.华佗 B.李时珍 C.张仲景 D.扁鹊
9、他重视医疗体育,创编了一套保健运动体操“五禽戏”,帮助人们强身健体,起到祛病长生的作
用。他是 ( )
A.司马迁 B.蔡伦 C.张仲景 D.华佗
10、戴佳同学在图书馆看到一本没有封面的古代史书,目录如图,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这本史书的作
者应是 ( )
目录
卷一 五帝本纪第一
卷二 夏本纪第二
……
卷六十三 老子韩非列传第三
……
卷一百十 匈奴列传第五十
A.司马相如 B.司马迁 C.司马炎 D.班固
11、下图为某同学在学完《东汉的兴衰》一课后所整理的笔记,该笔记总结的历史事件是 ( )
时间:184年
领导者:张角
特点:有组织、有准备
影响:瓦解了东汉政权
七年历史 第 10页(共 16页)
{#{QQABaQQUogiIAAAAAQhCAQkyCAEQkgCCCYgGgFAMsAAACQFABAA=}#}
A.大泽乡起义 B.代汉立新 C.秦末农民起义 D.黄巾起义
12、《汉书》记载:“汉兴,扫除烦苛,与民休息。至于孝文,加之以恭俭,孝景遵业,五六十载之
间,至于移风易俗,黎民醇厚,周云成康,汉言文景,美哉!”这反映的治世局面是 ( )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
13、《汉书·食货志》记载,西汉刚建立时“民失作业,而大饥谨,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
半”。针对这种状况,汉初的统治者采取的政策是 ( )
A.严刑峻法 B.休养生息 C.严铁官营 D.重文轻武
14、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和巩固的重要时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政治建制】
中央人口 地方人口 中央辖郡 地方辖郡
图1 秦朝的政治建制示意图 图2 西汉初期中央和封国力量对比图
(1)观察图1回答,秦朝在地方实行什么制度 在中央掌管监察事务的官职是什么?
(2)汉武帝为解决图2中出现的政治问题,他采取了谁提出的什么举措
【经济措施】
图3 图4
(3)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图3、图4反映的秦始皇和汉武帝采取的巩固统一的措施内容。
【思想文化】
材料一:秦始皇为禁锢人们的思想言论,下令烧毁民间收藏的诸子百家书籍,仅留下秦国的史书及
医药、种植、占卜之类的书籍。 他又将提出非议的460多个儒生和方士全部活理。
——摘自部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二: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使儒家忠君守礼的思想成为大一统
七年历史 第 11页(共 16页)
{#{QQABaQQUogiIAAAAAQhCAQkyCAEQkgCCCYgGgFAMsAAACQFABAA=}#}
政权的精神支柱。 ——摘自部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4) 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秦始皇和汉武帝对儒家学说采取的态度相同吗 这背后有怎样相同的目的?
(5)秦始皇、汉武帝采取的上述措施,对我国社会发展有什么共同的重大影响?
15、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进行探究性学习。
【科技创新 共同发展】
材料一:
(1)材料一所展示的是哪项文明成就?此成就是由谁改进的?
【医学瑰宝 健康固本】
材料二:华佗对他的学生吴普说:“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动摇则谷气得销,血脉流通,病
不得生,譬犹户枢,终不朽也。”他模仿动物的活动姿态,创编了一套体操。吴普长期坚持,“年
九十余,耳目聪明,齿牙完坚”。 ——摘自统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2)根据材料二,写出华佗为帮助人们强身健体而创编的体操名称。并再举一例华佗的成就。
【文史之萃 传承千年】
材料三:
信息卡
他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开创了纪传体通史的编纂体例,他
接任父亲继任太史令,有“中国史学之父”之称。
(3)材料三中的史学家是谁?他的著作是什么?
【宗教文明 传播互鉴】
材料四:东汉、魏晋以来,伴随西方佛教的迅速传播,中原大地礼佛之风盛行,佛教充当了文化交流
的使者。而主张修身养性、炼制丹药,以求得道成仙的中国土生土长的一个宗教也逐渐形成。
(4)材料四中佛教是通过什么渠道传入我国的? “土生土长的宗教”指什么?
七年历史 第 12页(共 16页)
{#{QQABaQQUogiIAAAAAQhCAQkyCAEQkgCCCYgGgFAMsAAACQFABAA=}#}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单元作业
七年级历史(四)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曹操大军南下,远道而来,犹如强弩之末,又不习水战,孙权刘备合作定能取胜。曹操败后势
必北撤,三分天下的局面自然形成。”下列最能验证这一观点的战役是 ( )
A. 长平之战 B.巨鹿之战 C.官渡之战 D.赤壁之战
2、公元230年,孙权派将军卫温率万人船队到达夷洲,加强了大陆与台湾的联系。这里的“大陆”
当时最主要是指 ( )
A.魏 B.蜀 C.吴 D.晋
3、“出于不进则退的忧虑,三路军阀都致力于境内的经营与治理,在一段时间内使社会形成了比较
稳定有序的状态”。据此可知,三国时期 ( )
A.社会处于大分裂的状态 B.战争客观上促进各民族的交流
C.政治稳定促进经济发展 D.局部统一有利于社会的稳定
4、学习历史,应该分清哪些是历史事实,哪些是历史结论。下列各项中,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
A.西晋时的“八王之乱”历时十几年,导致西晋从此衰落
B.220年,曹丕废汉献帝,在洛阳称帝,国号魏
C.317年,司马睿重建晋朝,定都建康,史称东晋
D.北魏孝文帝即位后,于494年迁都洛阳
5、《晋书·食货志》记载东晋后期的南方:“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家
给人足矣。”出现这一现象的最主要原因是 ( )
A.国家实现统一 B.南方条件优越 C.对外交往发达 D.北方人民南迁
6、东汉桓帝(永寿二年)到西晋统一前的125年间, 全国人口减少了3390多万,平均每年减少近
28万。这时期人口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 )
A.政局动荡,战乱频繁B.人口南迁,土地荒芜 C.北方自然条件恶劣 D.经济重心完成南移
7、东晋成功抵御了来自北方的军事威胁,统治局面相对稳定,社会经济有所发展的战役是 ( )
A. 赤壁之战 B.巨鹿之战 C.官渡之战 D.淝水之战
8、某校学生以“民族融合”为主题进行探究活动,收集到某个王朝推行“说汉话、穿汉服、行汉制”
等措施的资料。请问这个王朝的国君是 ( )
A. 汉武帝 B.唐太宗 C.秦始皇 D.北魏孝文帝
9、达尔文曾经说,他的人工选择思想形成是受到中国古代南北朝时期一位著名农学家著作的影响。
七年历史 第 13页(共 16页)
{#{QQABaQQUogiIAAAAAQhCAQkyCAEQkgCCCYgGgFAMsAAACQFABAA=}#}
这部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是 ( )
A.《论语》 B.《史记》 C.《水经注》 D.《齐民要术》
10、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第7位数字的数学家是 ( )
A.郦道元 B.祖冲之 C.司马迁 D.贾思勰
11、中国书法已成为中国文化的代表性符号,2009年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古代杰出的书
法家中被后人誉为“书圣”的是 ( )
A.鍾繇 B.王羲之 C.颜真卿 D.欧阳询
12、首钢滑雪大跳台从远处看宛如一只“水晶鞋” ,因设计灵感源于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又名
“雪飞天”,与“冰丝带”“雪如意”等冬奥场馆一样,突出中国元素,彰显了 ( )
A.道路自信 B.理论自信 C.文化自信 D.制度自信
13.构建历史知识结构体系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而最佳的体系就是时代特征。下面是通过中国古
代时间轴建构的时空定位,其中②的特征是 ( )
先秦时期 ① ② ③ ④ 明清时期
公元前221年 220年 581年 907年 1368年 1840年
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B.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C.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D.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14、对史料的搜集、整理、辨析,能够揭示历史表象背后的深层因果关系。阅读下列材料,完成探
究任务。
【开发江东】
材料一:孙权重视社会经济的发展,为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孙权推行屯田制,规定屯田兵战时出征,
平时从事农耕;设立屯田官,在长江中下游沿江地带广泛屯田,并收到很好的效果。
——赵毅《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孙权开发江东的主要措施。
【北人南迁】
材料二:
七年历史 第 14页(共 16页)
{#{QQABaQQUogiIAAAAAQhCAQkyCAEQkgCCCYgGgFAMsAAACQFABAA=}#}
时间 从东汉末到东晋后期
概况 北方陷入十六国的混乱时期
结果 大批北方人民为躲避战祸南下,到东晋后期,长江中下游地区布满了南
迁的流民,尤以江苏一带为多;有一部分流民继续南下,进入今天的浙
江、福建和广东等地。
——改编自统编教材《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2)根据材料二,指出北方汉人南迁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现象对江南经济发展产生的积
极影响。
【时移世易】
材料三:楚越之地,地广人希(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无积聚而多贫。
——《史记·货殖列传》
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
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
(3)材料三中《史记》和《宋书》对江南地区的描述有何不同?
【开发成果】
材料四:整个魏晋南北朝时期,就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而言,呈现出中原经济区先进的生产技术向江
南与边远地区推广、扩展的势态;呈现出包括关中和关东在内的广大地区经济发展速度的缓慢与江
南及边远地区经济发展速度较为迅速的下降与上升的相对运动。其结果使长期以来的南北经济发展
的不平衡性与悬殊性缩小了,甚至萌发了全国经济重心逐步向江南地区转移的幼芽。
——摘编自高敏主编《中国经济通史》
(4)根据材料四概括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经济发展呈现出的特征。
15、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动荡纷争的时期,也是一个承上启下的时代。王老师围
绕这一时期的相关历史知识设计了下面的学习任务,请你参与完成。
任务一 【制作示意图,梳理历史时序】
七年历史 第 15页(共 16页)
{#{QQABaQQUogiIAAAAAQhCAQkyCAEQkgCCCYgGgFAMsAAACQFABAA=}#}
(1)观察下面政权更迭示意图,根据信息填写图中序号处空缺的内容。
东魏 北齐
① 十六国 前秦 北魏
西魏 北周

蜀 吴
③ 宋 齐 梁 陈
① ② ③
任务二 【绘制任务表格——明晰历史事件】
原姓氏 新姓氏
拓跋 元
拔拔 长孙
贺兰 贺
步六孤 陆
图一 表一
材料一: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或不可卒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
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降爵黜官。 ——摘编自《魏书》
(2)上述材料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哪场重大改革有关?请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一、图一、表
一所反映的改革内容。 此次改革产生了什么积极作用?
任务三 【阅读历史史料——汲取历史智慧】
材料二:江南地广或火耕水耨,民食鱼稻,以渔猎山伐为业。……饮食还给,不忧冻饿,亦无千金
之家。 ——摘编自《史记》
材料三:(东晋建立后)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
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摘自《宋书》
(3)根据材料二、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江南地区的经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分析发生这些变
化的原因。
(4)综合上述内容,概据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时代特征。
七年历史 第 16页(共 16页)
{#{QQABaQQUogiIAAAAAQhCAQkyCAEQkgCCCYgGgFAMsAAACQFABAA=}#}
七年历史 第 17页(共 16页)
{#{QQABaQQUogiIAAAAAQhCAQkyCAEQkgCCCYgGgFAMsAAACQFABAA=}#}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辽宁省黑山县2024-2025七年级上学期单元作业 历史试卷(4个单元含答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