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江西省上饶市横峰县2024—2025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测试题(答案)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测试卷
七年级 (初一) 历史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答案填涂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
1.远古人类“食草木之实,鸟兽之肉,茹其毛”“腥臊恶臭,民多疾病”。远古人类改善上述生存困境的方式是
A.用药治疗疾病 B.用火烧烤食物 C.放弃食用肉类 D.结成群体生活
2.右图为中国某古人类遗址出土的穿孔石珠,石珠的其中一面经过人工磨平,推测穿孔方式是先用尖状器进行打磨,之后再打穿形成。由此可知该遗址可能是
A.元谋人遗址 B.蓝田人遗址
C.北京人遗址 D.山顶洞人遗址
3. CCTV纪录片《中国考古探秘》第一集的主题是“河姆渡文明之谜”。下列解说词可能出现在纪录片的是
A.黄河下游,木构水井 B.干栏式建筑,定居生活
C.农具骨耜,粟作农业 D.成套的陶器,成套玉器
4.下表是山东滕州市岗上遗址南区大汶口文化墓地的统计情况。据此可以推断,这一时期
大型墓 中型墓 小型墓
墓地数量 7 3 6
随葬品情况 随葬品丰富,多有玉器出土 随葬品数量较少,个别发现有玉器 无随葬品,或仅见极少量陶器
A.出现贫富分化 B.萌生爱美意识 C.出现原始农业 D.制玉技术高超
5.下列出土于不同地区文化遗址中的龙形器物,共同印证了
A.中原地区手工业发展迅速 B.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特征
C.中原地区的文明程度较高 D.黄河流域出现了早期国家
6.在良渚遗址和陶寺遗址中均发现了规模空前的城址、气势恢宏的宫殿、大型的贵族墓葬等遗迹。据此推断,长江下游和黄河中游地区
A.文明长期领先世界 B.已经出现早期国家 C.历史遗址分布广泛 D.建筑技术及其高超
7.传说蚕丛是蜀地首先称王的人,他的眼睛向前突出。右图所示文物与蚕从形象吻合。由此可知
A.传说与神话都是真实的历史
B.考古是了解历史真相唯一途径
C.传说蕴含着一定的历史信息
D.传说的历史价值远超考古发现 1986年四川三星堆出土的双目面具
8.小唐同学绘制了如下示意图,①处可以填写的是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9. “明君兴国,昏君误国。”下列关于夏、商、周诸朝君王与其执政期间发生大事的对应,正确的是
A.汤——任用贤才,使商强大 B.周文王——牧野之战,灭商建周
C.桀——有所作为,国力强大 D.周幽王——与民争利,“国人暴动”
一七年级 (初一) 历史 第1页(共4页)一
10.按照周礼规定,周天子可以使用九鼎八簋,诸侯最多只能使用七鼎六簋,而郑国国君却使用九鼎八簋。这反映了
A.周王室的衰微 B.诸侯提倡“尊王攘夷”
C.礼乐制度的建立 D.鼎的铸造技术提高
11.据《左传》记载,春秋时共有一百四十多个诸侯。战国初年,仅剩十几个,以韩、赵、魏、楚、燕、齐、秦七国较强。这反映了
A.兼并战争不断 B.社会经济发展 C.各国变法改革 D.统一趋势增强
12. “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时期。旧的贵族等级体系开始瓦解,新兴的士阶层崛起……各国统治者出于争霸需要,礼贤下士,争相招揽人才。”引发这一时期社会大变革的经济原因是
A.各国统治者实行变法改革 B.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和推广
C.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动荡 D.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13.文物是宝贵的文化财富。如果文物会说话,秦朝文物会说
A. “彩陶盆”让你领略先人的工艺 B. “贾湖骨笛”陪你分享远古音乐
C. “圆形方孔半两钱”带你了解市井百态 D. “勾践剑”带你见证春秋时的动荡不安
14.关于右图所示水利工程,表述正确的是
A.它由秦始皇派人修建
B.它沟通了湘江和漓江
C.它的修建者曾经“三过家门而不入”
D.它的修建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15.复旦大学的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源自“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之一矣”这一名句。此名句出自
A.《论语》 B.《韩非子》 C.《道德经》 D.《孙子兵法》
16.《秦律·田律》规定,地方官员应及时上报农田开垦面积、农作物生长、干旱、水涝、蝗灾等情况。这反映了秦朝
A.推行轻徭薄赋政策 B.重视农业生产 C.实施休养生息政策 D.注重兴修水利
17.《诗经》是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内容丰富。其中,不仅提到252种动植物,还描述了动植物与环境的关系,也有选择农作物良种的概念。由此可知《诗经》
A.文笔清新节奏明快 B.内容通俗易懂 C.蕴含朴素科学意识 D.韵律典雅优美
18. “因地形,用制险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里。”材料描述的是
A.灵渠 B.万里长城 C.阿房宫 D.骊山陵墓
19.小唐同学收集了“鱼腹藏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等词语。他收集的词语主题应是
A.马陵之战 B.秦灭六国 C.陈胜、吴广起义 D.楚汉之争
一七年级 (初一) 历史 第2页 (共4页)一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 第21题10分, 第22题8分, 第23题12分, 第24题10 分, 共40分。)
21. (10分)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我国最早培植的农作物有哪些 (2分) 并说一说农业的起源和发展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2分)
材料二 距今5000年左右,传说中的炎帝和黄帝部落生活在今陕西渭河流域和黄土高原一带,炎、黄部落之间不断地联合、交融,在中原地区形成以黄帝、炎帝部落为主体的华夏族。
——摘编自普通高中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上)
(2) 结合所学知识,说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2分) 根据材料二,概括华夏族形成的特点。(2分)
材料三 某地区举办轩辕黄帝祭祀活动,来自社会各界共1000余人来到当地的黄帝祭祀广场,共同祭祀轩辕黄帝……诵读祭文、行祭祀礼,百余人着汉服颂歌乐祭,还有轩辕车会、舞狮等民俗表演活动,民众纷纷敬献花篮和鲜花……
——摘编自人民网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人们举办祭祀黄帝活动的现实意义。(2分)
22.(8分) 制度的创新影响着社会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周王室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以巩固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扩大统治范围。
——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1) 根据材料一,指出西周推行分封制的目的。(2分)
材料二 “大一统”理念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天下一统,即国家领土的完整。第二,即天下统一于一个国家、一个君王。第三,思想一统,民族一统,华夏族与周边民族融为一体。
——摘编自何星亮《“大一统”理念与中国少数民族》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这一观点加以论述。(6分)(要求:至少列举两个史实,条理清晰)
23.(12分) 中国青铜文化,历史悠久、工艺精湛、技术娴熟、内容丰富,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精华。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青铜·展]
材料一 2024年2月,上海市博物馆举办“星耀中国·三星堆展”,以下是部分展品: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以上展品中可以了解到“三星堆遗址”的历史信息。(2分)
一七年级 (初一) 历史 第3页 (共4页)一
[青铜·用]
材料二 每一件青铜礼器都是随着贵族地位而来的权力象征性的徽章与道具。青铜礼器中大量狰狞的纹饰,使王公贵族附上莫须有的神力,成为王权的守护者。……说到底的话,青铜器是只与地位高贵的人相联合的。
——摘编自张光直《中国青铜时代》
(2) 根据材料二,指出青铜礼器象征的意义,(2分) 并列举一例与之相关的成语或典故。(2分)
[青铜·字]
材料三商朝中晚期以后,在钟、鼎等青铜器上铸有文字,被称为金文。以下表格展示了“封”和“郡”两个字的金文写法以及释义。
封 郡
释义: 释义:
植树为标志, 划定疆域, 驻军守土。 君主 (从中央) 派官员管理地方。
(3) 秦朝统一后,秦始皇将分封制改为郡县制,结合“封”“郡”的写法与释义,说明秦朝这一举措的影响。(2分)
[青铜·传]
西北工业大学青铜工艺研究小组杨欢博士正在为参加2025年第75届世界铸造大会作准备,请你参加。
(4) 请从上图中选择一件青铜器,用一句话为其做简单介绍。(4分)(介绍内容包括青铜器的名称、历史地位等)
24.(10分) 国家的治理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就如何更好的治国安邦不同时期的统治者都进行着不断地尝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商君治秦,法令至行……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
——摘编自《战国策·秦策》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商鞅变法的影响。(2分)
材料二 秦朝向农民征收沉重的赋税,又连年在全国大规模征调民力服徭役和兵役。……秦朝的法律非常严苛,民众稍有不慎即触犯法律,一人犯法,亲属和邻里都要受到牵连。当时的刑罚极其残酷,有各种残害肢体的肉刑,还有车裂、腰斩、活埋等10多种死刑。
——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秦朝的暴政导致的后果。(2分)
材料三 农,天下之本,其开籍田,朕亲率耕。
——摘自《史记·孝文本纪》
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其令郡国务劝农桑。
——摘自《史记·景帝本纪》
(3) 根据材料三,归纳文帝和景帝都关注什么的发展。(2分) 因此,汉初出现了什么局面 (2分)
(4) 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的感悟。(2分)
一七年级 (初一) 历史 第4页 (共4页)一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测试卷
七年级 (初一) 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答案填涂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
序号 l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D B A B B C A A A
序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B C D A B C B C D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 第21题10分, 第22题8分, 第23题12分, 第24题10分,共40分。)
21.(10分)
(1)农作物: 水稻, 粟; (一个1分, 共2分)
意义:促进了人类的定居生活,社会生产力水平得到提高; 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基础。(任意一点2分)
(2)人文初祖:黄帝和炎帝。(2分)特点:华夏民族是多部落融合交流而逐渐形成的。(2分)
(3)可以表达对祖先的敬仰之情,同时可以增加中华民族的民族凝聚力和认同感。(2分,言之有理即可)
22. (8分)
(1)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扩大统治范围。(任意一点2分)
(2)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论述:
政治:秦统一后,创立了以皇帝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使国家的一切权力都高度集中在中央政府,奠定了后世政治制度的框架,对以后历史的发展有着深远影响。
经济文化:秦朝统一度量衡、货币和文字,加强了经济交流,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交通:统一车轨和道路,修筑贯通全国的道路,形成以咸阳为中心的全国交通网; 开凿灵渠,沟通了湘江和离江,把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连接起来,促进水路交通的发展。
边疆的开拓与经营:统一岭南及东南沿海地区,设置桂林、南海、象郡等; 北击匈奴,修筑长城。秦朝疆域广大,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之一。
综述:秦朝结束了春秋战国长期分裂混乱的局面,建立了中央集权的行政体系,有效管理了广阔的疆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任选两个方面进行论述4分,综述2分)
23. (12分)
(1) 手工业发展水平; 金属冶炼技术; 信仰和祭祀礼仪。(任意一点2分)
(2) 象征着权力和地位。(2分) 一言九鼎、问鼎中原。(任写一例2分,言之有理即可)
(3) 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加强中央集权。(任意一点2分)
(4) ①司母戊鼎,是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之一。
②利簋,其铭文记载了武王伐纣 (牧野之战) 的时间,对研究这段历史有重要的史料价值。③何尊,刻有铭文“中国”一词,是目前所见“中国”一词最早的实物见证。
(任选一件青铜器,写出作品名称2分,地位、特殊性2分,共4分)
24. (10分)
(1) 使秦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面貌有了根本改变,秦国的综合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任意一点2分)
(2) 后果:引发了农民起义,最终导致了秦的灭亡。(2分)
(3) 重视发展农业生产。(2分) 局面:文景之治。(2分)
(4) 改革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暴政亡国,统治者要关心民众,体恤民勤,以民为本统治才能长远。(任意一点2分,言之有理即可)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江西省上饶市横峰县2024—2025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测试题(答案)

分享:

相关推荐